青年脑卒中诊治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四、其他 1.颅内高压治疗:对于颅内压过高的患者,应进行颅内压监测和相应的治疗 2.营对于心理和情绪问题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精神支持和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是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和中国卒中学组织专家组共同制定的指南。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一、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符合急性脑卒中标准,且无出血性病变 2.脑CT或MRI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标准 3.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出现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
二、早期治疗 1.快速评估: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功能评估、颅内出血排除和脑血管影像学评估 2.溶栓治疗:在确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上,对适当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 3.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应及早开始抗血小板治疗 4.抗凝治疗:对于房颤、动脉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早开始抗凝治疗
以上是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一些主要内容。这份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水平和患者的康复率。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CATALOGUE目录•概述•急性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总结与展望定义与分类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残疾、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个体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
床边康复急性期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是指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急性期物理治疗是指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反力量的恢复和预防肌肉萎缩。
急性期作业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性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职业技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1康复训练计划23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目标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训练强度和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药物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治疗方案心理评估进行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康复方法、护理技巧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和能力。
提供咨询在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脑卒中相关指南解读2024
内科治 疗
七、并发症治疗 1.颅内压增高的处理 推荐意见: 颅内压升高者,应卧床、适度抬高床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Ⅰ级推荐, C级证据)。 需要脱水降颅压时,应给予甘露醇(Ⅰ级推荐,C级证据)和高渗盐水(Ⅱ级推荐,B 级证据)静脉滴注,用量及疗程依个体化而定。同时,注意监测心、肾及电解质情况。 必要时,也可用呋塞米、甘油果糖和(或)白蛋白(Ⅱ 级推荐,B级证据)。对伴有意 识障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以缓解颅内压增高(Ⅱ级推荐,B级证据)。
出血性脑卒中诊治
院前处理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 急救人员应 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 院(Ⅰ级推荐,D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推荐意见:
(1)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 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Ⅰ级推荐,C级证据)。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Ⅰ 级推荐,A级证 据)。 (3)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Ⅰ级 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 CT的“点征”(spot sign)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 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肿瘤或CAA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行CTA、 CTV、增强 CT、增强 MRI、MRA、MRV、DSA、GRE-T 2 或 SWI 检查,以明确 诊断(Ⅱ 级推荐,B级证据)。 (5)可应用GCS或NIHSS等量表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内科治 疗
五、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止血药rFⅦa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 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 荐常规使用(Ⅰ级推荐,A级证据)。氨甲环酸有助于限制血肿体积扩大和降低早 期病死率, 但长期获益不确定,不推荐无选择性使用(Ⅱ 级推荐,A级证据)。神 经保护剂、中药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Ⅱ 级推荐,C级证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神经保护剂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未来方向和挑战
早期诊断和预警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方法 ,以便于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个体化治疗
由于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 一步开展个体化治疗研究,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联合治疗
目前,单一治疗方法可能难以取得最佳效果,联合治疗可 能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溶栓治疗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等。
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估
未来研究应关注患者的长期预后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 和生存质量,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PART 06
参考文献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定期检查、及时就医等。
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医疗过 程中,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 的随访教育。
患者自我管理应与医生密切合 作,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管理措施。
PART 0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 展和未来方向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研究进展
01
急性期救治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主要集中在急性期,包括溶栓治疗、血
一步形成。
抗凝治疗
对于心房颤动等易栓症患者, 应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预
防血栓形成。
改善脑代谢
使用胞磷胆碱、吡拉西坦等改 善脑代谢药物,促进脑功能恢
复。
预防并发症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预防和治 疗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血管内治疗
01
02
03
脑卒中诊疗指南
有助于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脑部症状。
诊断流程和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首先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 体格检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影 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最后综 合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注意事项
诊断脑卒中需要快速准确,避免 误诊和漏诊。同时,要积极寻找 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03
脑卒中治疗
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康 复效果。
05
脑卒中护理
家庭护理指导
定期翻身拍背
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受损,长期卧床可能会出现肺内 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以促进痰 液排出和预防肺部感染。
饮食调理
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以低脂、低盐、低糖为主,同时需要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纤维素,以维持身体机能和预防便秘 。
严格控制血糖,避免高血 糖对血管的损害,减少脑 卒中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和普及
01 合理饮食
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 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
03 适量运动
坚持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瑜伽等,增加身体
活动量。
02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
免肥胖和超重。
04 戒烟限酒
戒烟可显著降低脑卒中风
保持皮肤清洁
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虚弱,容易出汗,皮肤容易受到细菌 侵袭,因此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以 预防皮肤感染。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肺部感染
通过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等方法预 防肺部感染。如出现发热、咳嗽
现行脑卒中诊断标准
现行脑卒中诊断标准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起病的神经科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急性起病脑卒中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如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
起病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是指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肢体麻木、无力、头晕、言语不清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并持续存在至少24小时以上。
3.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责任缺血灶或出血灶通过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组织缺血灶或出血灶,这些病灶通常是脑卒中的责任病灶。
影像学检查对于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症状脑卒中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
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病史询问,以确定病因。
5.脑CT或MRI检查显示有缺血性或出血性病灶脑CT或MRI检查是诊断脑卒中的必要条件。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脑组织缺血灶或出血灶,有助于确诊脑卒中。
6.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存在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通常是一过性或持续性存在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偏瘫、失语、视力障碍等,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7.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通常是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血管超声等检查结果,有助于确定病因。
8.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脑卒中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药物中毒、严重感染等。
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病史询问,以确定病因。
9.脑CT或MRI检查显示有缺血性或出血性病灶脑CT或MRI检查是诊断脑卒中的必要条件。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脑组织缺血灶或出血灶,有助于确诊脑卒中。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检查以确定病灶的性质和程度。
2023脑卒中指南解读
2023脑卒中指南解读脑卒中(Stroke)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全球范围内的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指导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和诊治脑卒中患者,各国学者和专家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脑卒中的诊疗指南。
2023年发布的脑卒中指南,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3脑卒中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中的内容。
一、指南概述2023脑卒中指南的发布旨在更新和整合最新研究成果,提供最佳的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导。
指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病因分析与分类:指南详细介绍了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分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颅内出血等。
2. 早期评估与处理:指南强调了早期评估的重要性,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脑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在评估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等。
3. 并发症预防与治疗:指南针对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如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等,提供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此外,还对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
4. 康复与护理:指南强调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包括功能康复、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康复方案和护理措施。
二、指南亮点2023脑卒中指南与以往的版本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亮点:1. 个体化治疗:指南鼓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按病因分类、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和治疗反应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综合干预策略:指南提倡综合干预策略,即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结合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3. 多学科团队合作:指南明确提出脑卒中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康复医学和心理科等,以实现全面、个体化的治疗。
4. 技术更新与推广:指南重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包括血管内溶栓技术、颅内血流重建术和旁路手术等,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类型。
重症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卒中疾病负担的关键任务。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在《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的基础上,结合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指南和共识,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制订了《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
该指南针对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重症监护与管理、神经专科管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我国现有卒中患者超过1 700万例,高居全球首位。
重症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负担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于2015年组织编写并发布了我国首部《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也发布了相关专家共识。
此版更新拟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指南和共识,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由于篇幅所限,本次更新主要以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SAH)为代表,未涵盖脑静脉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病,相关内容可参考相应指南。
本版指南基于不同类型卒中重症管理共性,提出重症卒中全程管理的理念,关注重症管理与卒中专科诊治相结合,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为患者提供合理诊治,转重症为轻症,防止发展为危重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我们通过系统文献检索进行证据更新和评价,由神经内科医师和神经重症医师执笔撰写,经过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神经外科和护理等专家多次讨论形成共识,为参与重症卒中诊疗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化指导。
本指南已注册(PREPARE⁃2023CN092)。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要点(全文)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要点(全文)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我国现有卒中患者超过1700万例,高居全球首位。
重症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负担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针对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重症监护与管理、神经专科管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关于卒中的重症管理,指南主要提出以下推荐意见。
01气道管理(1)应重视患者的气道管理,维持氧饱和度>94%(Ⅰ级推荐,C级证据)。
(2)出现急性意识障碍、呼吸功能衰竭时,应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Ⅰ级推荐,C级证据)。
(3)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评估拔除气管插管(Ⅰ级推荐,C级证据)。
(4)当患者拔管失败或插管超过14 d,应选择时机行气管切开(Ⅱ级推荐,C级证据)。
02血压管理(1)重症卒中血压管理尚缺乏充分证据,应密切监测血压,积极寻找和纠正导致血压升高的可逆原因,遵循现行指南进行个体化管理(Ⅱ级推荐,C级证据)。
(2)无研究证明LHI与其他脑梗死降压治疗不同,溶栓取栓患者应降至<180/100 mmHg,应减少血压变异,避免低血压,无出血转化的患者维持平均动脉压>85 mmHg(Ⅰ级推荐,B 级证据)。
(3)脑出血患者降压至130~140 mmHg是安全的,可能改善预后(Ⅱ级推荐,B级证据);针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降压目标尚缺乏证据,应个体化治疗和进一步研究(Ⅱ级推荐,C级证据)。
(4)目前尚缺乏证据推荐SAH的血压目标值,对已发生动脉瘤破裂者,应维持收缩压<160 mmHg且保持平均动脉压>90 mmHg,严格避免低血压(Ⅲ级推荐,C级证据)。
03体温管理(1)发热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重症卒中患者的体温监测(Ⅱ级推荐,C级证据)。
(2)体温升高时应全面寻找发热原因,在治疗病因的同时可考虑降温治疗,脑梗死患者体温超过38 ℃,可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式;物理降温应注意监测和预防寒颤,如发生寒颤,应考虑调整物理降温为药物降温(Ⅰ级推荐,C级证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是一份全面且权威的医学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专业建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该疾病发病急、进展快,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指南的制定基于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诊治规范。
本指南涵盖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康复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医生全面了解并掌握该疾病的诊治要点,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本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重要性,提倡建立跨学科的医疗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医疗服务。
希望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推动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AI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和人群差异。
北方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而南方地区相对较低。
同时,城乡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显著,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
AI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学方面,S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血管狭窄和闭塞的主要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最终引发S。
血栓形成则是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在血管内部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脑部缺血。
脑卒中诊断标准最新指南2024版
脑卒中诊断标准最新指南2024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并发症严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重大影响。
2023版《脑卒中防治最新指南》正式发布
2023版《脑卒中防治最新指南》正式发布前言脑卒中作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加强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工作,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对《脑卒中防治指南》进行了全面的更新。
2023版《脑卒中防治最新指南》现正式对外发布。
更新亮点1. 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 “FAST”诊断法更新:新增了关于面瘫(Face drooping)、言语困难(Arm weakness)、平衡障碍(Speech difficulty)的识别方法,帮助公众更快识别脑卒中症状。
- 紧急医疗转运:强调在发现脑卒中症状后的黄金治疗时间内(通常为4.5小时内),迅速就医的重要性。
2. 风险评估与干预策略- 高血压管理:强化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新增了针对糖尿病患者和高脂血症患者的专门防治建议。
- 生活方式干预:增加了关于戒烟、限酒、健康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对脑卒中预防的作用。
3. 药物治疗与最新进展- 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更新了关于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的指南,包括新型抗凝药物的应用。
- 神经保护剂与神经再生:介绍了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和药物治疗策略,探讨了未来治疗脑卒中的潜在方向。
4. 康复治疗和长期管理- 个体化康复方案:强调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计划的重要性。
- 心理支持和社区参与:增加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管理的指导,以及提倡社区支持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实施与推广为了让最新指南得到广泛应用,卫生健康委员会将采取以下措施:1. 专业培训:组织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脑卒中防治知识和技能。
2. 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社区活动,提升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普及“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
3. 政策支持:推动将脑卒中防治纳入公共卫生政策,提高救治体系的整体效率。
结论2023版《脑卒中防治最新指南》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脑卒中防治领域迈入了新的阶段。
脑卒中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安徽省脑卒中分级诊疗指南(2015版)一、我国脑卒中的现状(包括我国及本省)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首要杀手,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损失。
据估算,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65岁以下人群约占50%,表明我国脑卒中年轻化趋势严重,且每年仍以13%的速率在上升,复发率高达17.7%。
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时病死率9%~9.6%,死亡/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率33.4%~44.6%。
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数(包括已痊愈者)600~700万,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据统计全国县以上医院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住院费用在100亿元以上,间接治疗费用4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脑卒中防治中急需建立的长效机制。
世界各国脑卒中防控经验表明,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一级、二级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大多数脑卒中的发生,控制已患病者的病情,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前兆,也是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重点之一。
各国指南均指出,脑卒中或TIA患者规范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改善临床预后,但我国出院3个月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仅有63.6%的患者持续服用所有出院时开具的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大大增加了复发风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一个急症,一旦发病都具有急、危、重的特点,治疗是否及时、合理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其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目前,被证明最为有效的脑卒中治疗方法有3种: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和持续康复治疗以及脑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治疗。
青年脑卒中诊治指南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A P S)
在人体循环血清中存在一组能与负性或中性 磷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其中与临床关系最 密切的主要有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 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其次还有抗磷脂酰肌醇抗 体,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 抗磷脂酰胆碱抗体, 抗磷脂酰甘油抗体, 抗磷脂酰脂酸抗体。 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组自身抗体与血栓形 成,血小板减少,反复流产有关。1983年由 Harris和Hughes定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APS),此后确认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脑血管畸形
•MRA, DSA检查Moyamoya病、 AVM、动脉瘤?
•来自疫区,凝溶试验查钩端螺旋体抗体? •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 •偏头痛 •家族史及基因检查: •MELAS、CADASIL? •APC-R
★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
–急性期死亡率约1%-7%,低于老年患者 –治疗原则与老年患者基本相同
一 脑血管畸形或先天发育异常
二 感染
三 自身变态反应
四 少见的心源性栓子
五 凝血机能亢进或出现异常成分
六 遗传基因突变 七 血管损伤 八 其他
脑血管畸形
MoyaMoya病,脑血管动静脉畸形/瘘,夹层 动脉瘤
先天发育异常:血管壁纤维肌肉发育异常、 颈动脉扭结、盘绕、发育不良和蜿蜒扩张等,
新生物性血管内皮病等。
感 染
•钩端螺旋体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肉芽肿性动脉炎:结核,梅毒
•感染性动脉炎: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
• 肺炎,疟疾,立克次体病,布鲁杆菌 • 热,霉菌病,AIDS等 •寄生虫感染:脑囊虫,肺吸虫等。
青年卒中
外伤
• 外伤导致的动脉夹层是常见的非动脉粥样 硬化性动脉病,由于头颈部血管的血液通 过内膜下渗透产生的壁内血肿在层间纵向 延伸一定范围形成动脉夹层,通常与内膜 撕裂有关。
• 最常累及颈动脉的颅外段,而颅内血管和 颅内外的椎动脉很少受累。 • 诊断方法为常规动脉造影。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
• • • • • 1. 血管发育异常和先天性疾病 2. 烟雾病(moyamoya) 3.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脑动脉炎 4. 外伤 5.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
• 1. 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 2.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 3.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 作 • 4. 家族性Sneddon综合征
脑淀粉样血管病
• 因β2淀粉样蛋白(Aβ)和变异胱蛋白C在脑血 管局部沉积,引起血管壁坏死,微动脉瘤 形成,纤维素样坏死,最后导致出血,也 可导致局部脑血管炎,发生缺血。 • 常呈家族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主 要表现为皮质下出血和脑梗死,在正常高 龄人中也可发生CAA。 • 家族性Alzheimer病(AD)和Down综合征等在 青年期便可发病。
颈内动脉异常
• 如先天性颈内动脉血管袢,血管迂曲或扭 结可引起脑梗死,由于颈段动脉闭塞或受 损的动脉内皮源性栓子可引起脑栓塞。患 者常伴有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的动脉 瘤也可以引起脑梗死。
脑血管畸形
• 是青年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 病理分类有 四种: • 1. 动静脉血管畸形(AVM):可以发生在颅内任 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表面特别是大脑中动脉 分布区的顶、颞叶外侧面最为多见。 • 2. 毛细血管扩张症:病变小,常形成隐性血管 畸形,病变多位于皮层下,有时在基底节和脑 干。 • 3. 海绵状血管畸形:血管缺少肌层和弹力层, 形成薄壁的海绵状血窦。 • 4. 静脉血管畸形。
脑卒中指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 - 80%。
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牛伞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止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1],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
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υ为方便l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
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L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
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日]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片)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O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
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国素。
一千、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l推荐强度(分4级,I级最强,IV级最弱): I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II 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III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源性脑栓塞
过去,风心脑栓塞是最常见的原因,但近 年来二尖瓣脱垂和卵圆孔未闭,心律失常 则为主要原因,其次为心肌病变和心房粘 液瘤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急,多为大脑中 动脉供血区受损,预后较好。
Moyamoya 病
(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动脉造影脑基底部的异常血管网酷似吸烟 者吐出的烟团而得名。 临床表现变异大;20岁以下患者以发作性 肢体无力或偏瘫等缺血症状多见;20岁以 上则多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确诊依靠脑血管造影。DSA和MR联合应用 可更好显示血管病变和脑内小梗塞灶。
–重点是全面检查,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特
异性治疗
–恢复期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复发。
凝血机能亢进或出现异常成分:
– 蛋白C 、S缺乏 –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抗凝血酶Ⅲ缺乏,血小板
增多症,血小板高聚集,DIC,镰状细胞贫血, β-地中海贫血,PNH(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促 凝物质和补体),前激肽释放酶缺乏,酒精中 毒
– 血液中出现异常成分:抗磷脂抗体,浆细胞病
或骨髓增殖综合征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等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关
系密切。
–基 因 型 有 插 入 型 (Insert,I) 和 缺 失 型
(Deletion, D)两种.
–纯合的缺失型DD基因型与缺血性心、脑血管
疾病关系最为密切。
–国内报道脑梗死患者中DD基因频率为0.43-
0.45,国外报道约为0.17-0.21。
常见病种
动脉粥样硬化
约占青年人脑梗塞的20%左右,故仍是青 年人脑梗塞最主要的病因。
代谢综合征 (X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概念:糖尿病、糖耐量减低(IGT)或胰岛 素抵抗伴随以下两项异常:动脉血压升高、 血浆甘油三酯升高、腹型肥胖和微量白蛋白 尿。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35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 明显增多,是近年来青年人脑卒中增多,发 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居青年脑卒中病因首 位。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基本同老年人群
青年脑卒中的特殊性
★ 病因复杂繁多:
潜在病因一百多种,可粗略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常见于老年人群,传统的危险因素 在青年人群中普遍提前。如动脉粥样硬化、高 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烟酒、肥胖、活动减 少等,约占青年人脑卒中病因的20%左右,列 第一位。 第二大类:少见的,主要发生于年轻人群的病 因,可再分为以下几类:
青年人脑卒中
概念 : 青年人脑卒中是指18~45岁之 间青年人发生的脑血管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我 国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 年轻化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流行病学: •欧美发达国家的青年脑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病 人的5-8%。 •青年脑卒中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约占全部脑血 管病人的10%左右。
– 蛇咬伤。
遗传基因突变
– CADASIL: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
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 MELAS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
和中风发作
– Fabry病:弥漫性体血管角质瘤,家族
性磷脂贮积病而影响血管
– Marfan综合征:蜘蛛指,眼病,心血
管病如房室动脉瘤
血管损伤
颅脑外伤,手术,插入导管,穿刺等
新生物性血管内皮病等。
感 染
•钩端螺旋体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肉芽肿性动脉炎:结核,梅毒
•感染性动脉炎: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
• 肺炎,疟疾,立克次体病,布鲁杆菌 • 热,霉菌病,AIDS等 •寄生虫感染:脑囊虫,肺吸虫等。
自身变态反应
多发性大动脉炎
系统性动脉炎:Wegener综合征,
风湿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 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主动脉及其主干分支的慢性进
行性炎症,主要侵犯主动脉弓、头臂动脉、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 – 东方人和女性常见,国人发病率高。 – 受累动脉呈节段性内膜增厚,胶原纤维增生,动脉壁 有慢性炎症伴淋巴细胞浸润,最终导致管腔狭窄、闭 塞、血栓形成。 –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表现为TIA、脑梗塞、腔隙 梗塞、分水岭梗塞。颈动脉及基底动脉皆可受累,甚 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瘫。 –病程早期和急性期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 炎症过程,缓解病情。
其它
偏头痛 口服避孕药 Sneddon综合征 环枢椎半脱位,骨硬化病 静脉血栓脱落,脂肪栓子,纤维软骨栓子, 气拴,异物栓子,瘤栓,囊状动脉瘤远端栓 子,羊水栓子。
★新的危险因素层出不穷
近年来与青年脑卒中发生关系密切
的遗传、代谢、生活方式、心理社 会等新的危险因素不断被发现,简 述如下:
代谢相关性危险因素
其
它
–颈部血管杂音 意味着局部动脉粥样硬 化形成,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在西方人群中更明显。
–抗氧化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维生素 E和胡萝卜素缺乏与血压升高和动脉粥样 硬化有关,也可导致青年人脑卒中。
★临床表现多样
–缺血性病变比出血性病变多见,但不如老年人 比例悬殊 –出血性病变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 –脑出血时,部位广泛,不象老年人主要局限于 基底节区,丘脑部位 –缺血性改变以大血管分布区多见。
其
他
纤维肌肉发育异常 口服避孕药 夹层动脉瘤
偏头痛 MELAS
青年人脑卒中 的诊断思路
首先找常见病因:
有无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及同步胰岛素释放 •血脂全套 •血压
•血流变(纤维蛋白原,粘稠度)
•凝血机制
•血、尿β2微球蛋白
•尿白蛋白排泄率
•肥胖、BMI、腰臀围比
– 1996年确定本病为NOTCH3基因错义突变
CADASIL诊断标准
– 有明确家族史,没有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中年发病,平均发病年龄45岁,主要表现为进 行性加重的皮层下梗塞症状、智能减退、痴呆、情 绪紊乱和偏头痛等。
– CT及MRI显示:广泛多发性脑白质病变和梗死灶 –皮肤和脑组织活检没有动脉硬化和淀粉样变性, 超微结构可找到嗜锇颗粒 – 基因检查 19号染色体NOTCH3基因第4外显子错 义突变
aCL与脑梗塞,TIA关系密切,在临床 上无任何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脑梗塞患 者aCL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aCL 阳性的脑梗塞患者易复发,易导致血 管性痴呆,因此对青年人脑梗塞患者 应常规检查aCL。
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
蛋白C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天然抗凝系统,由 蛋白C (PC),蛋白S(PS),活化蛋白C抑 制物(APC-I),调节蛋白(TM)组成,其中 PC是中心环节,蛋白C缺乏症有先天性和获得 性两种,获得性有三种原因: 肝脏合成减少:见于严重肝脏疾病 消耗过多:DIC,大手术后,血栓形成 APC 形成障碍:重度感染,血管内皮损伤, ARDS,TM合成减少导致PC活化障碍
脑血管畸形
•MRA, DSA检查Moyamoya病、 AVM、动脉瘤?
•来自疫区,凝溶试验查钩端螺旋体抗体? •既往史: •口服避孕药 •偏头痛 •家族史及基因检查: •MELAS、CADASIL? •APC-R
★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
–急性期死亡率约1%-7%,低于老年患者 –治疗原则与老年患者基本相同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A P S)
在人体循环血清中存在一组能与负性或中性 磷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其中与临床关系最 密切的主要有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 antibody-aCL),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其次还有抗磷脂酰肌醇抗 体,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 抗磷脂酰胆碱抗体, 抗磷脂酰甘油抗体, 抗磷脂酰脂酸抗体。 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组自身抗体与血栓形 成,血小板减少,反复流产有关。1983年由 Harris和Hughes定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APS),此后确认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遗传易感性标志
Apo E – 与心脑血管疾病,淀粉样血管病,Alzheimer 病密切相关,其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动脉粥样硬 化发展早期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 ApoE的三种等位基因频率约为:ε 2 0.04, ε 3 0.83, ε 4 0.13 – PCR—RFLP技术分析:ε 4 可能是青年人ACI 的一种遗传易感标志。 ε 4有致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Fra bibliotek 胶原病等
心源性栓子
– 少见的瓣膜病变:二尖瓣脱垂,瓣环钙化,
– 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液质,无菌性心内膜炎
–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
– 病窦综合征
– 心房粘液瘤,心脏横纹肌瘤,心脏毛细血管
纤维弹性组织瘤,
– 扩张型心肌病 – 心脏手术或导管术后 – 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伴返流,附壁血栓形成。
1.脂蛋白a: – 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无关的脑卒 中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许多青年脑梗塞 患者仅有Lp(a)水平升高而无其它危险因 素,而且Lp(a)水平比老年患者明显增高 2.同型半胱胺酸
– 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
大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血中同型半胱胺酸水平每上升5μmol/L, 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5倍。
•阳性家族史等 •不良饮食习惯
其次要开阔思路,大胆思维,找非 常见的原因:
罕见的心源性栓子? • • 查体:心尖部收缩中期喀喇音 超声心动检查
•
经食道超声心动检查
血液成分异常
1血液粘稠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 病,血小板增多症,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症, 镰状红细胞贫血、β -低中海贫血(因血红蛋 白异常,细胞僵硬,变形能力差,可阻塞微循 环引起梗塞) 2凝血因子、血小板活性、抗栓障碍:蛋白 C,S缺乏症?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高凝状态 (β -血小板球蛋白释放增多)? 3自身抗体,结缔组织全套:自身免疫性大动 脉炎? 4抗磷脂抗体aCLs(+)→ ACLS? 5 脂类代谢障碍: Lp(a) ,apoE基因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