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
常见逻辑谬误其实逻辑学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神秘和阳春白雪,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话以及在论坛上发言都在遵循语法、文法的逻辑严谨,但是有时也会出一些笑话。
为了给无暇深究逻辑学原理的网友一个在论坛上发言更加简洁、有理、有力的速成办法,现将常见逻辑谬误单独发帖如下:谬误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
谬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概念谬误)。
形式谬误是指那种由于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则而产生的逻辑形式不正确的各种谬误,如:同语反复、循环定义、概念不当并列、偷换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两不可、以偏盖全、循环论证、倒置因果等。
非形式谬误是从形式上看是符合逻辑的,但因为其中因知识水平、常识、概念定义等错误而得出谬误的结论,如:词语歧义、语句歧义、诉诸无知、诉诸武断、诉诸怜悯、诉诸感情、人身攻击、诉诸权威、因人纳言、因人废言等。
(一)形式谬误1、同语反复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如:-如果把"奇数"定义为"偶数加1",那么,偶数是奇数加1得到的数。
-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复习题-甲问:什么是生命?乙回答: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又问:什么是有机体?乙回答: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以下那项与上述对话最为类似:①甲:什么是真理?乙:真理是符合实际的认识。
甲:什么是认识?乙: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②甲:什么是逻辑学?乙: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
第十一课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一、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产 生的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混淆概念)
转移论题
二、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产 生的逻辑错误:
自相矛盾
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产 生的逻辑错误:
模棱两可
四、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 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没有理由
推不出 理由虚假
没有理由1——人身攻击
没有理由2——诉诸于无知
没有理由——诉诸于怜悯 没有理由4——诉诸于权威
推不出——并非因果 理由虚假——假设非事实
语法错误——句法错误
1、“现在,我又看到了那从小住惯了的用山 区特有的石板和茅草盖成的小屋子,那阔别多 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那胶东人特有 的幽默而爽朗的笑声。”
2、“福缘小区的广大居民,在居委会的领导 组织下,在园林工人的协助下,经过三年奋战, 一共新增了两万多棵槐树,变得更加郁郁葱 葱。”
排中律要求:做出决策或论断 时不能采取骑墙居中的态度。
充足理由律要求:
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
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 证的判断。
逻辑谬误
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或 逻辑规则所犯的逻辑错 误被称为“逻辑谬误”。
语法错误 事实错误
语法错误——错别字
“以逸代劳”、“草管人命”、 “撕杀”、“一幅对联”、“默守 成规” 、“凑和”、“松驰”、 “谈笑风声”、 “声名雀起 ”、 “渡假村 ”……
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逻辑规律
一、同一律(p133) 二、矛盾律(p137) 三、排中律(p143) 四、充足理由律(p145)
逻辑规律基本要求:
同一律要求:在写文章或说话的 时候,内容和结构都要围绕一个 中心展开,不能跑题或在过程中 将此中心思想偷换为另一思想。
《逻辑学》全套PPT课件
03
判断与推理
判断的种类与性质
简单判断
01
指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S是P”或“S不是P”。
复合判断
02
指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如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
。
判断的性质
03
包括真假值、模态(必然、可能等)、量(全称、特称等)。
推理的形式与规则
推理形式
指推理的结构或模式,如三段论、假言推理、归纳推理等。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
在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往往交替使用, 相互补充。
归纳与演绎的互补性
归纳长于创新,演绎长于论证,二者相互补 充,共同推动认识的发展。
06
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与前沿问题
数理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弗雷格与数理逻辑的产生
弗雷格对逻辑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数理逻辑 产生的影响。
罗素与怀特海的《数学原理》
03
影响推理可靠性与有效性的因素
包括前提的真实性、推理形式的正确性、逻辑规则的遵守情况等。为了
提高推理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确保前提真实、形式正确,并严格遵
守逻辑规则。
04
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随意变 更。
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为 真,其中必有一假。
根据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其概 率,进而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
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 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 相似的结论。
演绎逻辑的方法与应用
三段论
由包含三个不同概念的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的推理形式。
假言推理
逻辑谬误
• 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 鲁迅在《论辩的魂灵》 这样揭露了顽固派的诡辩手法: "你说谎,卖国贼是说谎的,所 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 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 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 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 无疑了。" 无疑了。"
A9 倒置因果
• 因果关系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 方式。因果关系一方面具有相对性,即 一个现象对于某现象来说是结果,但对 于另一现象来说又是原因;因果关系另 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即因果链条的每 个环节来说,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 结果,既不可倒" 结果,既不可倒"因"为"果",也不可倒"果 ,也不可倒" "为"因"。
B4 诉诸武断 .
• 指既未提出充分的论据, 也未进行必要的论证,就 主观作出判断的一种谬误。
昆剧《十五贯》 昆剧《十五贯》中
• 无锡知县过于执,仅凭尤胡芦(被害人)养 无锡知县过于执,仅凭尤胡芦(被害人) 女苏戌娟年轻貌美这一点,便判定她是 与熊友兰勾搭成奸,谋财杀死养父的凶 手。过于执的论断是:" 手。过于执的论断是:"看你艳如桃李, 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岂能冷若冰霜? 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岂能冷若冰霜? 你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双飞 之意。父亲拦阻,因之杀其父而盗其财, 此乃人之常情。" 此乃人之常情。"这种无根据的主观臆断 的错误便是一种诉诸武断的谬误。
A6 两不可
• 排中律的逻辑要求是:对于是非问题必须 作出明确而肯定的回答。否定了其中的一 个,就必须肯定另一个。否则要犯“两不 可”的逻辑错误。
• "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 面的" 面的" • "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 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 释。" 释。"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PPT课件
公式表示 A就是A 非A即B
排中律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
A或者非A
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 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
充分理由律
足的理由
A真,并且A能推出B
(一)同一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 得随意变更。 2.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某报刊载小品文一则,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
4.下列各句中,合乎逻辑、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 B.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因为现在部分高等
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 C.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
定义:事物或现象特有的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包括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主要是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 对象的具体范围。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 和反对关系。
关系
定义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 全同关系
重合
例子 “中国的首都”和“北京”
活动三
预学检测
1.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 A.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小陈问:
“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 B.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的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逻辑谬误知识点总结
逻辑谬误知识点总结一、逻辑谬误的定义逻辑谬误是指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由于推理错误或者认知失误导致的不合乎逻辑规律的结论或判断。
逻辑谬误可以分为形式谬误和内容谬误两种。
形式谬误是指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违反了逻辑规则,例如对前提的否定、偷换概念等;内容谬误则是指在事实、原因、假设等层面出现了错误,导致了错误的结论或判断。
二、逻辑谬误的分类在逻辑学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种逻辑谬误的分类方法。
根据错误发生的原因、出现的情况以及具体的逻辑规则,逻辑谬误可以被划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
1. 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指在逻辑推理中,由于对概念的替换或者不恰当使用,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人类是哺乳动物,熊也是哺乳动物,所以人类就是熊”就是一个偷换概念的例子。
2. 调包谬误:调包谬误是指在逻辑推理中,由于对条件、原因或结果的混淆导致的错误结论。
例如,“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获得幸福,这个人很幸福,所以他一定是善良的人”就是一个调包谬误的例子。
3. 非因果关系:非因果关系是指在逻辑推理中,由于对事实和原因的混淆导致的错误结论。
例如,“太阳升起时,鸡就开始打鸣,所以是太阳的升起导致了鸡叫”就是一个非因果关系的例子。
4. 诉诸人身:诉诸人身是指在逻辑推理中,由于对对方身份、背景等因素的攻击或者利用,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这个观点是由一个学渣提出的,所以他一定是错的”就是一个诉诸人身的例子。
5. 情感偏见:情感偏见是指在逻辑推理中,由于自身情感的干扰或者偏见,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我讨厌这个人说的话,所以他一定是错的”就是一个情感偏见的例子。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逻辑谬误还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类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逻辑谬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思考和表达中犯错,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逻辑谬误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逻辑谬误随处可见。
《逻辑学教程》课件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第二节 论证的种类 第三节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第四节 反驳 第五节 谬误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第一节 论 证 的 概 述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一、什么是论证 (一) 传统论证的概念 1. 哈克的论证概念 哈克的论证概念——论证是什么? 人们认识到某些话语的展开旨在通过前提来支持结论,旨在从前提推出结论;在自然语 言的非形式话语中,这一想法可通过“所以”“因此”“由此推出”“因为”等习惯用语来标明由一个陈述到另一个陈述的过 渡。在形式逻辑中,可通过展示一串公式来标明这种过渡,在每一行上都加这样的说明:声称它是根据如此这般的推理规则, 从如此这般的先前一行或几行中推出的。但是,人们所判定为有效的和非有效的那些东西可以简单地看做是话语的展开:如果 人们考虑的是形式的论证,便是一个形式语言中的合式公式组成的一个序列,或者是,如果人们考虑的是非形式论证,可以看 作是自然语言的语句(或者是陈述、或命题)组成的一个序列。 2. 柯比的论证概念 柯比的论证概念——(尽管“论证”一词通常还有其它的意味,但……)从逻辑学家的角度来说,论证是一个命题的集合, 其中的一个命题被宣称(is claimed to)是得自(follow from)其它的那些命题,而其它的那些命题则被看作(are regardedas)是 为该命题的真(truth)提供了支持或理由。……从逻辑学家的角度来说,一个论证并不仅仅是一个命题的集合,而是有一个结构 (structure)。通常以前提和结论来描述这个结构,在其它命题的基础上被断定的那个命题是结论,而那些为接受结论而提供支 持和理由的命题是前提。
第十一章 பைடு நூலகம்证与谬误
第二节 论 证 的 种 类
第十一章 论证与谬误
《逻辑的力量》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素养目标】
• 1.了解概念的含义及关系,掌握逻辑规律,辨别 潜藏的逻辑错误。
• 2.理解推理规则,掌握逻辑推理的三种有效形式。 • 3.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
论证。
逻பைடு நூலகம்通过概念、判断来进行推理、论 证,所以要学习逻辑,我们首先要了 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 例3:2017年全国一卷第2题C项“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 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 例4:《故都的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早晨起来,泡一 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例5: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2017版)中有 这样一句话,“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珮环,心乐之。”其课下注释为“〔心乐之〕心情为 之高兴。乐,以……为乐。”
•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 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中”; • 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 旁边的一张大纸上写着:“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 鲍西娅父亲的遗言是: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个匣子,鲍
西娅就嫁给谁。
• 金匣子里的话和银匣子里的话是矛盾关系,请根据 律
• 例1:某国一位将军对于是否还击入侵之敌,做了如 下分析: 敌人太强大,我们不能打,打则损失太大;但 也不能不打,不打则敌人将站稳脚跟。我们应介乎打与 不打之间,避其锋锐,给以困扰,待敌出现破绽,再相 机歼灭之。
• (2)排中律要求我们对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要明确 地回答问题,就必须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必须分析问题 是怎样提出来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对问题做 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之后,肯定或是否定,就可以明确下 来了。而当人们对某一问题尚未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的时候,对于是非问题不做二者选一的决断,既不肯定 “是”,又不肯定“非”,也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逻辑的力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概念相区别。例如,“杜鹃”这一概念,有三种含义。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杜鹃”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确定的,它不能同时既指花名,又指鸟名或人名, 否则会造成思维的混乱。
• 当A表示一个判断时,“A是A”表示一个命题对某种思维对象所做出的断定是确 定的,其自身是同一的。即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真的就是真的,假 的就是假的。
•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否则就犯了“没有理由” 的谬误。“没有理由”并不是完全不给出任何理由,而是即便给出理 由,实际上却并不成立。如例13。
• 这种“不相干”的错误有许多具体表现形式,它们都是以貌似给 出理由的方式,行“毫不讲理”“蛮不讲理”之实。如: ①诉诸个 人,即以对论敌的品质评价来论证其人某种言论的错误;②诉诸情感, 即试图通过影响众人的感情来代替对某个论题的论述。诉诸情感主要 包括“诉诸公众”和“诉诸怜悯”。 ③诉诸权威,诉诸权威是一种 由于论证的前提和结论没有逻辑关系而产生的推论失效的谬误。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学习目标
• 1、通过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 由律的实质、内容、要求的理解和掌握,有助 于发现一些潜在的逻辑错误。
• 2、尽可能避免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不该 出现的逻辑错误,实现能力迁移。
• 3、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
同一律
• 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思想必然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 例4:一个青年犯了罪,他的母亲包庇他,就采用了 以下方式。下面是警察与她的对话: • 问:“你儿子犯了罪,你有什么说的?” • 答:“我希望政府释放我儿子。 • 问:“赌博是不是违法?” • 答:“还有人在赌!”
如何避免常见的逻辑错误 学会从逻辑谬误中提升思考质量
如何避免常见的逻辑错误学会从逻辑谬误中提升思考质量逻辑错误是我们在思考和表达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逻辑错误都可能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或者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因此,学会避免常见的逻辑错误对于提升我们的思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并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来避免这些错误。
一、概念混淆概念混淆是逻辑错误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它指的是在思考和表达中混淆了不同的概念,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为了避免概念混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明确概念的定义。
在进行思考和讨论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相关概念的定义,确保理解正确。
2.注意辨析概念的不同之处。
有些概念在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应该学会分辨它们之间的差异,并避免将它们混淆。
二、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另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它指的是将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从而导致了错误的推理和结论。
为了避免偷换概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明确表达的含义。
在进行思考和表达时,我们应该确保清晰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概念,避免模糊或者不准确的表达。
2.注意词语的准确性。
在使用词语时,我们要确保其准确代表我们想要表达的概念,不要随意替换或者扩大其含义。
三、矛盾逻辑矛盾逻辑指的是在思考和表达中出现了与常识或者逻辑规律相悖的推理。
矛盾逻辑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容易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为了避免矛盾逻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检查论证的合理性。
在进行推理时,我们应该检查论证中是否存在矛盾的观点,若存在,则需要纠正错误。
2.利用类比思维。
通过类比思维,我们可以将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与类似的情境进行对比,从而帮助我们发现并纠正矛盾的逻辑。
四、倒置因果倒置因果是逻辑错误的又一常见问题。
它指的是在思考和表达中,将因果关系错误地颠倒,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判断。
为了避免倒置因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寻找证据和原因之间的关联。
在进行因果推理时,我们应该注意找到证据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并确保因果关系的正确性。
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同一律
排中律
矛盾律
同一律
岳云鹏根据《牡丹之歌》改编了一首《五环之歌》,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我把车子开上五环……我就是要上五环,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同一律指一个词语表达什么概念必须始终如一。违反同一律,就会出现“偷换概念”“歪曲观点”“偷换论题”的谬误。
同一律
古希腊智者欧谛德谟面对一些人批评他说谎时的诡辩,他回答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能说谎,既然没有人能说谎,那么我说的也不是说谎。”
选必上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一)
第一课时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任务一: 了解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定律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理解和Hale Waihona Puke 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推理
判断
概念
思维发展层次从低级到高级
1.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音译,最早将logic译为逻辑一语的是严复。
选必上第四单元
再见
给概念下定义时要揭示内涵
被定义的概念=种差(揭示内涵或本质的限定语)+临近的属概念。例:人是能思维的、能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作诠释: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如: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3.判断
判读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一般陈述句才表示判断。但有些反问句或感叹句也是一种情感色彩强烈的判断。红豆生南国(陈述句,表判断:红豆是生长在中国的南方的)春来发几枝?(疑问句,不是判断,没有作肯定或否定的陈述)愿君多采撷,(祈使句,不是判断,只表达某种愿望或请求)此物最相思!(感叹句,不是判断,只表达一种赞叹情感
毕加索口中的“杰作”指的是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的惨状,而德国军官口中的杰作指的是毕加索的画作。毕加索是故意违反同一律。他是用“这是你们的杰作”来表达对德军的愤怒和讽刺。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ppt课件
学习活动三 发现逻辑谬误
学习任务二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 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鲁迅的作品”是鲁迅的所有作品,《孔乙己》鲁迅的单个作 品,两者是“包含关系”,不是“全同关系”,属于偷换概念, 违反了同一律。
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
例二:
学习要讲究方法。方 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 趣,习题做得多,学习 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 语,我没有兴趣,怕读 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偷换论题,违反同一律
同一律的“妙用”
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里有这么一 则记载: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 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 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 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 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 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 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 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 送之。李感其意,作《赠汪伦》绝 句一首。
鲍西娅的父亲在临终前给女儿提出了选匣 择婿的任务:
鲍西娅家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 子、铅匣子。但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鲍西 娅的肖像。匣子上分别写着一句话:
根据排中律先断定这其 中必有一真话。 (2)再根据“这三句话 中只有一句是真话”的 提示,可以推断出铅匣 子的话是假话。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3)既然铅匣子的“肖
鲁迅——《孔乙己》的作者
全同关系
教师——作家 交叉关系
真理——谬误 矛盾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反对关系
将下列概念对应连线
番茄和西红柿 怒和情绪
形式逻辑 第十一章 论证 教学PPT课件
• 推断本身与实际不符,或与已知的真理相悖 • 推断本身自相矛盾 • 推断与其所依据的假定相矛盾
▪ 穷举法:列举出除我们所要论证的论题外还可能成立的 其他各种不同论题,然后根据事实或推理将这些不同论 题一一予以否定,从而证明我们所要论证的论题为真的 一种方法。
➢违反这条规则,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常见形式: ▪ 1、证明中采用的推理形式不正确 ▪ 2、论据和论题不相干 ▪ 3、以人为据 ▪ 4、以相对为绝对
【例】有人说:“这人个子这么高,一定是个篮球运动 员。”这一论证中包含的推理形式: 篮球运动员都是高个子 此人是高个子
所以,他是篮球运动员
➢违反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 确定思想真伪的两条途径:
➢实践论证:通过人的变革物质世界的积极活动(实践),来 检验思想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是否一致。
➢逻辑论证:引用一些真实性已经确定的命题,通过推理来判 明或确定另一个命题真假的思维过程。
✓证明:判明或确定另一命题的真 ✓反驳:判明或确定另一命题的假
▪ 相对于实践论证来说,逻辑论证始终是第二位的,直接或间接 地以实践论证为基础。
➢论据不真实,还表现为“预期理由”错误:在论证时所用 的论据本身是一些真实性尚未得到论证的判断。
【例】为了论证“火星上有人”,提出论据:“用望远镜 观察火星,可以发现上面有不少有规则的条状阴影,而这 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因此得出结论:“火星上有 人。”
✓论据“火星上的有规则的条状阴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 这个判断本身是否真实还未确定。
▪ 诡辩:故意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或逻辑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 误。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活动1:发现生活中的逻辑谬误
示例:
1.闪电之后,常常接着打雷和下雨,所以,闪电是打雷和下雨的原因。
2.他的父亲长得和他很像。
解析:第一句:闪电之后,常常接着打雷和下雨,所以,闪电是打雷和下雨的原因。第二句在口语里常常出现:他的父亲长得和他很像。请同学们思考,这两句话存在什么逻辑谬误?我们来看第一句,因为闪电之后常常接着打雷和下雨,所以,闪电是打雷和下雨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我们发现这个句子将前因后果混淆了。而第二句到底是你像你爸还是你爸像你,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他长得很像他的父亲,所以这个病句的类型是主客颠倒。
活动1.7 逻辑谬误七:循环论证
定义:在论证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
示例:
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既然我的话是不错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鲁迅《论辩的魂灵》)
解析: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既然我的话是不错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这段话把爱国者和卖国贼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形成了循环论证。我是爱国者这个结论并不能得到证明,因此用我的话来证明你是卖国贼,这是不合理的。
④不热爱国家,反战,不离开国家;
⑤不热爱国家,不反战,不离开国家;
⑥不热爱国家,反战离开国家。
由此我们看出,上述标语排除了其他可能,把一个虚假的两难问题摆在民众面前,迫使大家接受参加越战这个事实,否则就要背负一个不爱国的罪名。如果能够识破这个误,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逻辑根本不成立。也就是说,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是不爱国和参战之间必须选择一个放弃一个。
示例:
高中政治选修三综合探究 把握逻辑规则 纠正逻辑错误(31张PPT)
把握逻辑规则 纠正逻辑错误
理论依据
1.逻辑思维过程 (1)逻辑思维过程是由概念、判断 和推理来承担和表现的。只有做到准确 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精确进行推理,思维才能合乎逻辑的要求。 (2)准确把握概念,就是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 ,要学会用_定__义__ 和划分 的方法来明确概念。 (3)正确运用判断,就是要深刻理解不同判断的具体结构及其逻辑特征, 学会在不同的思维环境中正确地运用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2.“飞矢不动”论题同样存在逻辑问题。请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人们对“飞矢不动”有多种理解。比如,有人认为,这个悖论的标 准解决方案是:箭在每个时刻都不动这一事实不能说明它是静止的。运动 与时刻里发生什么无关,而是与时刻间发生什么有关。如果一个物体在相 邻时刻在相同的位置,那么我们说它是静止的,反之它就是运动的。也有 人认为,“飞矢不动”偷换概念,以“时刻”概念偷换“时间”概念。逻 辑学家金岳霖认为,芝诺的推理是: 如果一件东西能动,它一定在它所在地方动, 如果一件东西能动,它一定在它不在的地方动, 一件东西或者不能在它所在的地方动,或者不能在它所不在的地方动, 所以,一件东西不能动。
(4)精确进行推理,就是要认真辨别不同前提的逻辑性质,区分不同推 理的基本规则,努力保证演绎推理结论的必然性,提高归纳推理和类比 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2.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澄清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清理矛盾、合理论证、辨识谬误、 纠正错误,是逻辑思维的题中之义。 (2)学习形式逻辑,不仅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我 们的理性思维的素养和 科学思维的水平,也有助于培育我们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在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中还精彩地使用了关于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的逻辑推 理。在此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两次使用的“矛盾”一词,都 是指旧的经济理论违反形式逻辑矛盾律所犯的“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而不是辩证法所讲的“客观矛盾”,这是马克思用“自我消灭的矛盾”所 明确昭示的。对于上述有效推理式而言,如果肯定其全部前提而否定其结 论,就必然导致“劳动既是商品又不是商品”这种“自我消灭的矛盾”, 即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的逻辑矛盾。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以致用 ①煮竹席 从前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南方人请他吃笋。北方人没有吃过,觉得味道很鲜美,问:“这是什么?”南方人回答:“是笋,长起来就是竹子。”北方人回到家里看见了竹席,忽然想到竹子既然是笋长起来的,竹席大概也能吃,就把竹席切碎了煮,煮来煮去不得熟。他恼了,跟妻子说; “南方人真滑头,专门戏弄人!”将“竹”和“笋”两个概念等同了,违背同一律。②送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③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都是因为时间上的接近就强加了前者和后者的因果关系,违背充足理由律。④没撞,你为什么要扶?“没撞”推不出“要扶”,强加因果,违背充足理由律。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同一律(偷换概念,偷换话题)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②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充足理由律谬误2:不当预设⑩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解析】不当预设,问话违背了同一律。就话语情境来说,双方争论的话题应该是“你'有没有’(或'是不是’)毁谤我”,而问话人将话题转移为“你'是否已经停止了’毁谤我”。这样转移论题的目的在于,无论对方回答“是”还是“不是”,都意味着承认了“毁谤”事实。这是一种诡辩术。
写作(逻辑论证,逻辑布局)
病句题
补全句子
填充成语题
图文转换题
高考命题
国庆节文章写作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及纠正方法
国庆节文章写作中常见的逻辑谬误及纠正方法在国庆节文章写作中,常见的逻辑谬误是指在表达观点或论证过程中,存在推理错误或逻辑错误的情况。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并提供纠正方法。
一、非因果关系谬误非因果关系谬误是指在文章中错误地将两个事件或现象的关系看作是因果关系。
例如,作者在国庆节文章中谈及国庆长假带来的旅游人数增加,然后得出了国家旅游收入增加的结论。
这里存在着“相关不代表因果”的逻辑错误。
正确的纠正方法是要确保推理过程中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因果关系,并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推断。
在上述例子中,可以进一步提供统计数据或研究结果来支持国庆长假带来的旅游人数增加与国家旅游收入增加的因果关系。
二、虚假二选一谬误虚假二选一谬误是指在文章中错误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只有两个选项,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例如,在国庆节文章中讨论旅游的利与弊时,作者只提到旅游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正确的纠正方法是要客观全面地考虑问题,确保对所有可能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在上述例子中,可以同时提及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权衡和比较,以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三、情感偏见谬误情感偏见谬误是指在文章中情感和观点相混淆,以情感取代理性思考。
例如,在国庆节文章中,作者因个人喜好而将某个旅游景点过分夸大其优势,或对某个活动过分批评,从而影响了文章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正确的纠正方法是要以事实和理性为基础,避免情感干扰和主观偏见的干扰。
在写作国庆节文章时,应基于客观数据和实际情况,对旅游景点或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减少情感色彩的干扰。
四、低效推理谬误低效推理谬误是指在文章中使用了弱逻辑或不严密的推理方式,导致结论不够可靠。
例如,在国庆节文章中,作者通过少数案例或个人经历得出广泛的结论,忽视了统计数据和更全面的分析。
正确的纠正方法是要使用更严密的推理方式,包括使用可信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析。
在国庆节文章中,可以引用可靠的统计数据或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以增加结论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逻辑思辨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谬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重点:1. 逻辑的基本概念2. 常见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谬误教学难点:1. 运用逻辑规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逻辑错误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小组讨论记录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逻辑?为什么逻辑思维如此重要?2. 介绍逻辑的基本概念,如概念、命题、推理等。
二、讲授新课1. 讲解逻辑的基本规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
2. 分析常见的逻辑谬误,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循环论证等。
三、案例分析1. 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材料,了解案例背景。
2. 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谬误。
2. 强调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谬误。
2. 学生分享案例分析的心得体会。
二、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讲解答案。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技巧。
2. 强调逻辑思维在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案例分析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逻辑学论证与推理的艺术
逻辑学论证与推理的艺术逻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推理的方式。
逻辑学论证与推理的艺术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如何正确地运用逻辑规则和推理方式来进行论证和推理,以达到准确、合理地表达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逻辑学论证与推理的艺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逻辑学论证的基本原理、推理的类型和逻辑谬误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逻辑学论证与推理的艺术。
### 逻辑学论证的基本原理逻辑学论证的基本原理包括前提、结论和推理规则。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是已知的事实、假设或命题;结论是根据前提得出的推断或结论;推理规则是连接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规律,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
在逻辑学中,一个有效的论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合理性**:论证的前提应该是真实的或者合理的,结论应该是根据前提得出的合理推断;2. **严密性**:论证的推理过程应该符合逻辑规则,不能出现逻辑错误;3. **有效性**:论证的结论应该能够解决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具有说服力。
在进行逻辑学论证时,我们需要注意梳理前提、明确结论,运用适当的推理规则来进行推理,确保论证的合理性、严密性和有效性。
### 推理的类型推理是逻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根据已知的前提来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根据推理的方式和规则,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几种类型。
1.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普遍规律或原则来推断特殊情况。
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死亡,小明是人类,所以小明会死亡。
2.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通过已知的个别事实或案例来推断普遍规律。
例如,昨天下雨,今天也下雨,所以这个地方的天气很可能多雨。
3.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相似的事物,得出它们在某些方面也相似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产 生的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混淆的逻辑错误:
自相矛盾
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产 生的逻辑错误:
模棱两可
四、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 所产生的逻辑错误:
没有理由
推不出 理由虚假
没有理由1——人身攻击
没有理由2——诉诸于无知
没有理由3——诉诸于怜悯 没有理由4——诉诸于权威
推不出——并非因果 理由虚假——假设非事实
排中律要求:做出决策或论断 时不能采取骑墙居中的态度。
充足理由律要求:
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
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 证的判断。
逻辑谬误
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或 逻辑规则所犯的逻辑错 误被称为“逻辑谬误”。
语法错误 事实错误
语法错误——错别字
“以逸代劳”、“草管人命”、 “撕杀”、“一幅对联”、“默守 成规” 、“凑和”、“松驰”、 “谈笑风声”、 “声名雀起 ”、 “渡假村 ”……
语法错误——句法错误
1、“现在,我又看到了那从小住惯了的用山 区特有的石板和茅草盖成的小屋子,那阔别多 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那胶东人特有 的幽默而爽朗的笑声。”
2、“福缘小区的广大居民,在居委会的领导 组织下,在园林工人的协助下,经过三年奋战, 一共新增了两万多棵槐树,变得更加郁郁葱 葱。”
逻辑规律与逻辑谬误
逻辑规律
一、同一律(p133) 二、矛盾律(p137) 三、排中律(p143) 四、充足理由律(p145)
逻辑规律基本要求:
同一律要求:在写文章或说话的 时候,内容和结构都要围绕一个 中心展开,不能跑题或在过程中 将此中心思想偷换为另一思想。
矛盾律要求:在研究问题还是 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避免说 话写作与思想上的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