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稿1

合集下载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执教者新浦中学万红教材内容: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

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且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

一、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并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2.通过录像再现历史,从中获得有用的历史信息,感受爱国官兵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列表比较,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投影)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合影(播放)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师:刚才教室里一直回荡着的悲壮的乐曲,是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张老照片是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中这些年轻的面庞、鲜活的生命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视死如归、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拂去尘封,翻开历史,重返甲午战场,去探寻那些消逝在历史烟云中的人和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5页,进入(板书)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同学们齐读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师:从课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课主要学习的有三个一:一场战争、一个人物、一个条约,一场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一个人物是邓世昌,以及从他身上涌现出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一个条约是《马关条约》,和从中折射出的中国落后的社会状况。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精选3篇)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精选3篇)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精选3篇)《甲午中日战争》篇1以下是关于八年级的历史课《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学综合组赵老师的这节课,算的上是践行“生命课堂”理念的示范课,“好”从“简约”二字体现出来:1、——简约仅仅16页的PPT,包含了课前引入、走进历史、走出历史、巩固提高四个环节。

去除了不必要的图片、文字、音视频等资料的修饰,使课堂条理更加清晰,易于学生整体感知的形成。

2、教学风格——简约整个课堂让我们感觉听课轻松,老师上课也很轻松。

听课轻松,与老师的天然的亲和力、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阵见血的问题设计、易放易收的课堂掌控能力等等,是分不开的。

老师上课轻松,与她充分的课前准备,深入的教学研究分不开,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赵老师的精彩呈现,是她辛勤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她称得上是三尺讲台上的“资深舞者”。

3、新授课程——简约第一环节:自学成才——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内容,对学生提出了问题由其它同学帮助解答;第二环节:知识通关——同桌相互提问,巩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三环节:走进历史——黑板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即甲午中日战胜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

学生小组群学交流之后,老师问题层层引导,共同达成学习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过多的语言,更多的是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对问题分析的精彩的呈现。

4、教学风格——简约看得出她对课堂的追求,不在“全面”二字,而是一个“精”字,因此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能清晰抓住重难点,让学生去深入探究,让学生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抽象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在这节课堂上,学生通过《南京条鱼》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对比,推论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精彩纷呈,听课的老师们也都赞叹不已,一方面对学生知识储备、分析能力的赞叹,另一方面赞叹一位好老师对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发挥着多么大的作用,赵老师做到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评价都用到了“简约”这个词,简约除了能让学生容易形成整体感知,还可以消除学生由于大量信息涉入而担心应接不暇或者无法吸收的焦虑情绪,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甲午中日战争》篇1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黄海海战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占领了朝鲜以后日本把它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已是在所难免。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中国相似,也遭遇西方的冲击。

日本却在炮声的震撼下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自强,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

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日本的崛起,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后起的东方殖民者踏着先行的西方殖民者的脚印,汹汹破门而来。

与俄国一样,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

(2)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

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

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

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深化升华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称霸世界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蓄谋已久的。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并未使列强感到满足,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更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黄海大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

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doc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doc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导学案课题:甲午中日战争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2 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教学重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 ___________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______________。

2,1895年4月,李鸿章和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______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6页----17页的黄海大战,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这场战争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阅读课本17页----18页的《马关条约》,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和双方代表?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三.小组合作探究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完成下表:项目割地赔款开埠其他影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四.自我小结学生用三.四句话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五.达标测试1.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a平壤战役 b 黄海战役 c 辽东战役 d 威海卫战役2.甲午战争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是在() a马尾海战后 b丰岛海战后 c 黄海海战 d威海卫之战后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50年的宝岛之战后,台湾终于回归祖国,你知道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伊梨条约》《北京条约4.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清军舰队是() a 北洋水师 b南洋水师 c福建水师 d湘军教(学)后记2019--06导学案课题:甲午中日战争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2 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教学重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 ___________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

【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理解《马关条约》的危害。

◆ 重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二、知识概览图 时间:1894年9月经过: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经过:日军进犯威海卫,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 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签订时间:1895年双方代表: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日本)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原因:日本割占辽东半岛,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发生矛盾 结果: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又从中国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 攫取筑路权 强租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三、新课导引右图是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邓世昌,他指挥的致远舰在海战中被日军舰队包围,在弹尽之际,邓世昌命令致远舰向日军的吉野号飞速撞去,不幸被日舰鱼雷击中,为国捐躯。

【思考讨论】日本为什么向中国开战?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是怎样失败的?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影响?四、教材精华(一)知识链接1.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在战争中覆没。

2.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表现有:攫取铁路修筑权、矿山开采权;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马关条约》 《内容》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二)互动探究【探究一】[想一想] 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课本第17页)【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三】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点拨主要从《马关条约》同以前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影响进行分析和比较。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学案(通用6篇)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学案(通用6篇)

新课标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学案(通用6篇)新课标中国历史八班级上册《甲午中日战斗》学案篇1老师寄语: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开创将来。

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斗的概况,日本发动战斗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其影响。

2、使同学熟悉甲午中日战斗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妥协退让造成的。

3、让同学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培育同学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

学习过程:问题导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指的民族英雄是谁?甲午中日战斗中国是怎样失败的?自学探究阅读课本p16—18并看插图,回答以下问题:1、_____年甲午中日战斗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条约。

2、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___。

3、 _______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甲午中日战斗中,日本在 _______对中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5、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三国是 _____ _____ _____。

6、1895年率中国台湾人民勇敢抗击日军的义军首领是________7、“中国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中,中国台湾归日本在《》中规定的,颐和园又搭天棚是要 _____,这说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讨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在内容、危害、影响上的异同。

尝试性练习小试身手,你能行!1、甲午中日战斗爆发时,执掌清政府实权的是()a、慈禧太后b、光绪帝c、咸丰帝 d 、李鸿章2、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当首先阅读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林则徐b、康有为 c 、邓世昌 d、孙中山3、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大臣是()a 、左宗棠 b、李鸿章 c 、慈禧太后 d、林则徐4、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1)俄国(2)法国(3)英国(4)日本a、(1)(2)(3)b、(1)(2)(4) c 、(1)(3)(4) d、(2)(3)(4)5、下列四条约中,规定赔款白银二亿两给一国的是()a 、《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19世纪80—90年月签订的中外不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月相比,最根本的区分是()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d、猎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7、下列条约中,内容涉及到割占中国一行省的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瑗珲条约》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完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困惑?请都写下来吧。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阐述:课标规定,学生通过学习,要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通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得出《马关条约》与中国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材中的地位分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所以,本课内容的核心应该是进一步加剧民族危机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以及在甲午战后,各国在利益驱使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本教材是根据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历史事件发生的事件顺序来展开。

我准备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叙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过程,分析《马关条约》内容得出该条约签订的影响,做到论从史出。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是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五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血泪史。

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帝国主义不满足于既得利益,加紧侵略中国。

新崛起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迫切需要扩张海外市场。

在本课中,可以通过对日本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激起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忿忿不平,讲述旅顺大屠杀来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本教学设计按照“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进行。

大致为“情境创设——分析讲述——提出问题——互动探究——反馈交流”,集中分析、讲授、讲解等方法。

(四)教学平台准备信息技术融入历史学科教学:多媒体课件《甲午中日战争》的制作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以及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甲午中日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东亚地区发生的一场重要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也对整个东亚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次说课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其历史意义。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扩,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变得日益复杂。

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压力。

与此同时,两国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既是两国内部矛盾的外化,也是对西方列强压力的一种回应。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战争始于1894年7月,当时朝鲜半岛发生了东学党起义,请求中国援助。

中国政府派遣军队前往朝鲜,而日本也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

随后,两国军队在朝鲜半岛发生了冲突,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的主要战场包括陆地和海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黄海海战,中国北洋舰队在此战中遭受重创。

经过数月的激战,中国军队在多个战役中失利,最终被迫求和。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失败和日本的全面胜利。

1895年4月,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

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彻底失败,同时也为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们来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它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落后,也促使中国开始反思和寻求变革。

同时,战争也加速了东亚地区的权力转移,日本从此成为东亚地区的新兴强国,而中国则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

此外,甲午中日战争还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影响,它标志着东亚地区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也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发展埋下了伏笔。

通过本次说课,我们不仅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事实,也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勾划、批注:《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中日双方代表、地点、内容及影响。
探究:逐条分析《马关条约》对我国的危害。
自学成果:请根据自学情况完成自研二
表现三:
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通商等),具体分析、说明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导学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互助组:
组织组员针对疑难展开讨论。
重点讨论议题: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共同体:
A. 教师主持,组长抽签,明确展示顺序。
B. 组长主持展示方案的制定,分配任务,组员辅助并配合。
C. 做好展示预演,准备精彩展示。
(要求:表演自然大方、讲解清晰流畅等)
表现一:
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阅读:P15-17第一子母内容、图片
勾划、批注: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时间、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结果。
探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感受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爱国精神
自学成果:请根据自学情况完成自研一
对子:
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品尝对方自研成果。
重点讨论议题: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
自研成果展示一:
自研成果展示二:
自研成果展示三:
等级评定:______★
表现二:
分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上分析)
导学二:《马关条约》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谭嗣同针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愤然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阅读:P17-18相关文字、图片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馀者,尚十馀国。——强学会序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一、黄海海战1.战争开始1894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2.战争过程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由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壮烈牺牲。

3.战争结果(1)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舰队“避战保船”,日本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

(2)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1.时间及人物:1895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俄国纠集法国、德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2国家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俄国租借旅顺、大连,把东北变成它的势力范围德国租借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它的势力范围法国租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和云南划为它的势力范围英国租借新界和威海卫,把长江流域划为它的势力范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把福建划为它的势力范围【问题】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日本海军大获全胜告终。

为什么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舰队如此不堪一击呢?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的原因是什么呢?探究: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其表现有:(1)战争爆发前,日本积极备战,采取灵活的外交方针,得到列强的默许和支持;而李鸿章却坚持“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疏于备战。

(2)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方针,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一再贻误战机,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同时压制和破坏了广大爱国将士的抗战热情。

(3)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战”与“和”的争论同帝后之间权力争夺纠合在一起,造成相互牵制,意见不一,不能齐心协力共同对敌。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制作:审核:初中历史组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及战争当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重点)2.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重点)3.把握列强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况(重点)4.了解郑世昌等人的抗敌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预习导航】(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爆发的时间?2.黄海海战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3.威海卫战役的时间、经过、结果?4.《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中日双方代表?5.《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四点)和影响是什么?6.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问题探究】〖探究活动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溪皇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溪太后举行“六旬万寿庆典”是在那一年?就在国内歌舞升平的时候,哪个国家将魔抓伸向中国?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对比两则材料,你能得出清政府在此次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吗?〖探究活动二〗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伊藤博文:停战数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伊藤博文:只管辩论,不能减少。

李鸿章:即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着,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博文:日限即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回答: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3.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总结概括】【课后作业】同步练习册1。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我的早年生活 》导学案【学习目标】1. 默读全文,能够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学会梳理文章结构。

2. 通过关键的词句感受“我”在叙事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的优秀品质。

3. 能够通过字词句揣摩与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本文的充满睿智、发人深省的幽 默语言风格。

【知识链接】1 、文体知识: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 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 记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 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作者在记述主人公事 迹的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 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走进作者查找资料,看课下注释,识记作者相关的人、时、地、评、作,并标注在课本上。

3、了解写作背景,在以下资料中画出重点信息。

温斯顿?邱吉尔,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曾于 1940 — 1945年及1951 - 1955年期间两 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 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胜利。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

被美国 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2002年,BBC 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 国人。

本文节选自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

《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 忆,根据以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之后写成的自传,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 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课前预习】1、 默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字词,并给下列加粗加点的生字注音: 偏爱( )尴尬()辉煌( )开拓( )荣耀( ) 停滞()威慑() 宽宏大量()一字不漏() 2、 默读课文二、三遍,要求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

甲午中日战争 导学案

甲午中日战争 导学案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间,是中国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重要冲突,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本文将从导学案的角度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封建社会的日益衰落:清朝政府腐朽腐败,国力日益衰弱,各种不正规军阀混战不断,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2. 朝鲜问题:中日两国对于朝鲜的影响力角力不断,中国和日本都试图在朝鲜半岛上争夺利益,最终引发了战争。

3. 武备竞赛: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都开始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军备扩张,双方都希望借助军力来扩大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二、战争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主要包括下列几场主要战役:1. 白鹿麋岛海战:这是战争的第一战,中国船队迅速溃败于日本舰队,显示出中国海军的薄弱。

2. 威海卫海战:中国在这一战中设法抵御日本攻势,但最终还是陷入困境,沦为日本的囚犯。

3. 辽阳战役:中国军队在这一战中失利,导致辽宁一带沦陷,使得清政府的统治面临更大压力。

4. 沙河会战: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再次失败,甚至连城市北京都濒临被攻占。

5. 长蛇阵战役:这是战争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遭受溃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三、战争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广东澎门,赔款2.00亿两白银,开设香港、澳门两港为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控制地等不平等条约。

这场战争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揭示了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薄弱之处,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历史时期的开端。

四、启示与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深刻意识到中国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这场惨痛的战争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即要时刻警惕国家安全问题,保持国家独立和主权,积极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追求和平与发展。

结语: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对这场战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更好地塑造我们国家的未来。

第三节甲午中日战争(说课教案)

第三节甲午中日战争(说课教案)

第三节甲午中日战争(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前期的重要转折点。

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成了一条列强侵略中国不断加深的主线索。

因此,在教学中,因强调近代列强侵华程度不断加深,并且把握历史纵向发展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基础知识目标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原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吞并朝鲜和侵略中国而蓄意发动的不义战争,结果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深刻认识清政府在战争中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的可耻行径,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个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在了解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对历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对学生的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教法学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1)采用快乐教育法,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互,要求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稿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知道黄海海战以及邓世昌的爱国事迹、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等基本史实。

培养阅读、收集史料和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2、能说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认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判断,提高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法指导:
1、课前收集和阅读有关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日军旅顺大屠杀等材料,练习讲述基本史实。

2、充分利用《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能将战争中发生的主要事件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掌握利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

3、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归纳说出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点
“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
《马关条约》的影响
探究学习:
导语: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世界格局。

通过这场战争,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并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

而中国由于这场战争,国力更加衰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同时这场战争也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因此,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教材共分三个子目:一是黄海海战。

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这一战役为中心,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二是《马关条约》。

主要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三是瓜分中国的狂潮。

讲述了甲午中日战
争的影响。

这三个子目逻辑关系清楚,紧紧围绕甲午中日战争这一主题,讲述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导入新课:
近代的中华民族可谓多灾多难,饱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西方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侵略者分别是谁?(略)。

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中国近代史上,侵略中国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它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

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就是甲午中日战争。

一、黄海海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
由本课标题引出问题:这次战争爆发于什么时间?为什么叫做甲午中日战争?让学生看书回答。

(战争发生于1894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纪年中的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在朝鲜附近的丰岛海面上,日军突然袭击清军的运兵船,从而挑起了战争。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的发生是偶然的吗?日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内容思考回答。

(略)
可以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其目的就是借以征服朝鲜、征服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

出示地图:
2.指图讲述战争的主要过程
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日军是从陆上和海上分兵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战争爆发后,1894年9月,日军先对平壤的清军发起猛攻,很快占领了平壤,之后日军由陆路北上。

与此同时,日军也在海上积极寻找机会。

就在平壤陷落的第二天,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上,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这就是黄海海战,又叫大东沟战役。

关于“黄海海战”的经过,先指导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以及课堂阅读进行讲述,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尽量讲得全面详细,尤其是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然后,出示邓世昌的肖像及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引导学生思考:邓世昌的身上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民族精神?(略)
教师指出,那就是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邓世昌和那些爱国将领们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候,不畏强权,舍生取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才能在历史长河中饱经风霜而不毁,历尽磨难而弥坚,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黄海海战进行了五个多小时,尽管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

但是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为保存自家派系的实力,下令“避战保船”,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使日军夺得了黄海的制海权,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奠定了基础。

继续指图讲述:10月,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相继侵占九连城、安东,11月又攻陷大连和旅顺。

就在我们的家乡旅顺,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暴行。

指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等讲述旅顺大屠杀的史实。

虽然那一段历史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当我们今天站在万忠墓前凭吊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提示:我们除了谴责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与暴行,作为子孙,还应该想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继续指图讲述:日军在攻下辽东半岛后,1895年又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致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最后全军覆没。

3.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材料阅读”,然后提问
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备投入不足,军事力量不如日本。

你是否同意李鸿章的观点,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同意。

这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如战前不做认真准备;战时极力避战自保,妥协退让;有些官兵贪生怕死;军备的松弛落后,等等)
教师最后指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情况下,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的签订
指导学生看“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图片,引导学生讲述教材小字中介绍的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故事,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提示:能看出日本侵略者的凶恶贪婪,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强调记住《马
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以及双方签字代表分别是谁。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让学生朗读教材中《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前面学过的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都规定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方面的内容)。

出示“《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比较”表,引导一一说出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呈现在表格中。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比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结合地图逐一比较分析。

得出如下认识:
(1)《马关条约》使我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

不仅国家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辽东半岛是北洋的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和环抱渤海,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

台湾省是中国第一大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割占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取得了侵略我国东南各省的基地。

(2)赔款数额空前增加。

不仅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朝财政崩溃,国力衰落,而且使西方列强通过向中国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另一方面,日本获得巨额赔款,进一步壮大了其经济和军事势力,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3)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由东南沿海扩大到中国内地,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
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4)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第一次提出来的,它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合法化。

从此,外国列强在中国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不仅榨取比在国内设厂多得多的利润,而且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他们看到日本这样一个小国就能轻易打败中国,取得这么多的权益,于是也不甘示弱,纷纷到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的经过。

出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要求看图说出有哪些国家参与了对中国的瓜分?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中国几乎被列强全部瓜分,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

A.左宝贵B.邓世昌C.徐邦道 D.丁汝昌
2.下列侵华战争中,时间最短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二、填空题
________年,清政府派_______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_________在日本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

三、
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