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八年级上册01-04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初备人:审核人:文综组课型:时间: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知道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能说出战争的大致经过。
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能通过比较前面所学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
能说出在海战中的英雄人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法指导】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在割让土地、赔偿数额、开放口岸、开设工厂方面对中国的危害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知识链接】邓世昌(1849~1894)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邓世昌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这一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
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身旁,用嘴衔住他的胳膊不放,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史料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教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问题探究法3. 史料分析法4. 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邓世昌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他是在什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从而引出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战争背景(7 分钟)展示 19 世纪末日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中国在清朝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2. 战争经过(10 分钟)结合地图,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重点介绍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马关条约》(8 分钟)展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4. 战争失败原因(5 分钟)引导学生从清政府、日本、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第4课
3、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突出
表现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4、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A、2亿元B、2亿3千万元C、2亿两D、2亿3千万两
五中基地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课型
综合课
五:导学内容:
(一)基本习题
1、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C、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到内地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七、训练验收
1、“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哀悼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关天培D邓世昌
2、《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B、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开辟内河航线
(1)俄国(2)法国(3)英国(4)日本
A、(1)(2)(3)B、(1)(2)(4)C、(1)(3)(4)D、(2)(3)(4)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一.情景导入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黄海大战和中日马关条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类能力和分析比较问题方法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xx教育目标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课型:讲授新知识课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其根源是什么?2.讲授新课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建议导入新课:方式一:复习旧知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中国遭受了哪些劫难学生回答,或者上黑板演示,导入,中国的劫难远没有结束……方式二:上这节课的时间是9月18日前后,从各地鸣响防空警报,9·18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导入……方式三:从日本修改教科书、中日钓鱼岛之争、东海海底石油开发等现实问题导入,向学生说明今天中日关系的磕磕绊绊,由此导入历史上的中日之争;方式三:“时局图”导入…………参考答案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主备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3.分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自主学习一、请你认真阅读课本15—17页“黄海海战”一目内容,回答1—3题:俺小猪也会1.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2.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简述一下邓世昌的英勇事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教材内容: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在前……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一段资料供参考:你所不知道的邓世昌真实的邓世昌是一个人情世故通达的高级军官;邓世昌是靠自己的业绩而不是留学成为北洋水师的重要将领,同赴英留学生们相比,他的年龄最大的,--留学生中最小的是后来大清最后一代海军军门:萨镇冰;同时,他也是唯一有社会经验的;在加入马尾学堂成为军人之前,邓世昌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港商,他的人情练达超过了他所有的同学;他在北洋水师中,本来有着先天的不足;邓世昌是北洋水师舰长中唯一的非闽籍汉族军官;而福建人的排外,是连丁汝昌也头疼不已的事情;后来,直到抗战胜利,中国中央海军始终被冠为“闽系海军”,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而邓世昌就能够和闽系军官们很好的相处,使他们能够对他较好的接纳;因此,他在同辈中才能够脱颖而出,丁汝昌对他倚若心腹,这可以从邓世昌的头衔看出来;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的军官中,最高军官丁汝昌是海军中将-提督,以下是刘,林两海军少将-总兵,一般的舰长,都是海军上校副将,比如济远的方伯谦,经远的林永升,军舰小的就更低些,比如超勇巡洋舰的舰长林履中,就是中校参将,还有少校守备的,比如平远巡洋舰舰长李和;而邓世昌则比一般舰长要高,他的职务应该是海军准将中军副将记名总兵,和杨用霖持平,地位仅次于李鸿章青眼关照的刘步蟾和林泰曾;而邓的致远巡洋舰属于轻巡洋舰快碰船,其实档次低于邱宝仁的来远和林永升的经远,它们都是重巡洋舰炮塔舰,邓能够得到这样的头衔,显然不是由于统带军舰的重要,而是因为他作为中军副将,带有参军长或副官长性质的职务和中枢更为接近;如果他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署理这个位置是很难想象的;值得一提的是刘,林,邓,杨这四名优秀的中国第一批现代军官,全部在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可见,在对军官的基本品质选择上,传统的教育和官僚体系,也自有它独到的地方;真实的邓世昌同时又是一个勇敢而多少有些鲁莽的军官;他练兵有方,勤奋过人,是唯一不在陆上购置房产的舰长,出海常在大洋上作演习而闻名,他带兵非常严格,甚至近乎苛刻;在大东沟海战前,他正在受到审查,理由就是治军太严,而“鞭打士兵致死”;他带船多年,事故率在北洋水师各舰长中最高,他担任镇字号炮舰舰长的时候,曾经在风浪中把军舰搁浅,担任扬威舰舰长的时候,一次煤带的不足,在海上漂流了许久,一次因为不熟悉水情,螺旋桨叶片刮底受损;这些记录因为他另有敢做敢为的精神而没有影响他的升迁,但是作为舰长,邓大人也难辞其咎;在水兵中因此称邓世昌为“邓半吊子”,意思大概是“太酷了”;北洋水师的官兵起外号挺有水平的,比如称方伯谦为“黄鼠狼”,就惟妙惟肖;对邓世昌最后牺牲的描述其实并不十分清楚,比如他“扼犬浩叹”“义不独生”等等,都只能是当时救援水兵的印象,是不可能派记者潜到水下找邓大人核实的;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两个重要的细节;第一,邓世昌的致远舰为什么会身负重伤,舰身倾斜;那是因为邓世昌下令突出阵前,独自抵抗日军本队和第一游击队的几乎全部炮火;他并不是疯狂,而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当时北洋水师摆成的队形类似一个八字,旗舰定远在最前面,因此顿成日军集火射击的目标,北洋舰队没有想到日军炮火如此准确和凶猛,顿时被打掉了指挥部,全军陷入混乱;邓世昌的致远在定远左侧后方,他的职务是“中军副将”,现在说法,直属队的指挥官,他和其他舰长不同的责任就是救护和掩护旗舰,面对日军的狂攻,他毅然采用了一种富有个性的做法来完成自己的职责--冲出队前,升旗吸引敌人火力;关于邓升旗的目的还有一些争议,但基本结论是他并不是要接管指挥,而是升起类似将旗,或者日本海军Z字旗那样的旗帜,表示挑战;结果对致远舰是灾难性的,因为致远号属于英国制造的轻巡洋舰,装甲薄而机动灵活,拼防御力是它的弱点;但是,它的牺牲换得定远镇远从最初的慌乱中清醒过来,重整旗鼓,如果不是丁汝昌这时已经负了重伤,此战胜负还很难料;邓世昌是尽到自己的职责了;第二,邓世昌为什么去撞击吉野弹药垂尽应该是文人的杜撰;真正的原因是邓世昌冷静的在采取里萨海战的撞击战术,这是甲午海战前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海战,也是最能参考的吧,那一战,意大利人就依靠撞击一举改变了战局--当然,邓世昌无从知道这也是海战史上最后一次成功的主力舰撞击作战;这表现了邓世昌优秀的战术素养,他的致远舰速度是北洋舰队最快的,而且船首下暗藏冲角,他也了解对手,所以直扑日本巡洋舰吉野,而不是比睿这种装甲舰,吉野是火炮射速快,但是装甲较薄的英国军舰,如果真的撞上吉野,他应该是比较有把握送它到海底的;事实上十年以后,吉野号也的确是被撞沉的,它被日本海军自己的战舰误撞,立即就沉没了,邓世昌选择目标相当的冷静;至于吉野号比致远号快,那不是问题,因为日军当时是首尾鱼贯阵,吉野是在队列之中,面对撞击它不能随便改变位置和航速,否则就有会和前后的日舰相撞的危险;这相当于一个死靶子确切的说,致远对吉野,不是“追”,而是“截”,所以,吉野就算快,也无法发挥它的机动优势;邓世昌不愧是一个优秀的职业海军军官致远舰是功败垂成,传统认为它是被日军鱼雷击沉,而实际资料显示日军并没有在海战中发射鱼雷,当时的鱼雷水准很低,还不适合于攻击机动目标,中国福龙号雷击舰对西京丸的攻击也一样失败,此时的鱼雷,更适合攻击锚泊固定目标;由于致远舰沉没太象典型的中雷沉没,现在的普遍看法是日军炮弹引爆了致远舰的鱼雷; 我个人认为,致远的沉没,邓世昌不够细致的性格和战斗作风或许也起了一定因素;因为北洋舰队接战之前,曾经明令各舰把鱼雷投弃水中,以免殉爆,而致远舰由于某种故障,恰恰无法投放自己舷侧发射管中的鱼雷致远水兵证实;而邓世昌对此的反应是:随它去吧;没有积极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带着这个“危险品”就急切的投入了战斗,恰恰是这颗随它去吧的鱼雷,造成了致远舰的覆没;也许真实的邓世昌,才是有血有肉的;对他的评价,还是让光绪给他写的诗句来说吧:“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1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舰队多斤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取得黄海制海权;2部分将领贪生怕死;二、请看课本17—18页马关条约有关内容,完成第4题: 马 关条 约4、 签定时间:1895年4月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 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注意参考下面的材料:马关条约的内容,可概括为割领土、赔巨款、开四埠、设工厂四个方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③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同时也表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沙市、重庆;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时局图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什么危机你有什么感想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参考教材中材料强学会序共同探究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请参考下面的材料: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分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战场上的失利.这个呢也要分成几块,首先是中国自身的军事工业,特别是军事指挥思想落后.当时日本陆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枪械化,而中国陆军大多数还是使用冷兵器,而在军事指导思想上日本比较好的接受了西方近代先进的作战思想,而中国则主要还是以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为主.其次是在购买西方先进武器时落后与日本,事实上中国是先于日本向西方购买武器特别大型的海军战舰,但是随后被日本迅速赶上并反超,黄海海战中让中国海军吃尽苦头的日军"吉野"号本来是英国为中国制造的,但是中国无法按期支付建造费,结果被日本抢购.再者就是部分中国军队贪生怕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统治阶层昏庸无能,消极避战,面对全力一战的日本显得软弱无用.第二,从两国经济近代化的角度上说,就是中日在工业近代化上的程度差异.日本在取得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于19世纪70年代推行明治维新,使日本经济特别是工业近代化,中国则在60年代末开始洋务运动.从表面看两国都尽力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但在实质上,中国是穿新鞋走老路,落后的封建经济管理成为先进技术的巨大束缚,而日本则不仅从技术上,更从管理的方式和观念上向西方靠拢.第三,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与日本相对比较先进的制度之间的差异,甲午战争时日本正在完成向近代社会的过度,中国则仍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前进,社会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导致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归纳整理填表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异同拓展练习1.2010·福建漳州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艇,撞击敌舰壮烈殉国的战役是A.东山保卫战B.威海卫战役C.黄海海战D.雅克萨之战2.2010·湖南衡阳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10·四川南充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2010·四川资阳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5.2010·湖南娄底“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右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有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教学案例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型:多媒体新授课A B C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朝的概况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来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讲授新课:27分钟一、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通过援引材料、列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首先,展示援引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指出: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由于“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役,因此不可能突兀的讲述“黄海海战”;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有完整的了解,所以,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简单的连贯起来;当然,要重点强调“黄海海战”;演示如下:中朝东学党起义 增求针对 丰岛之3作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役,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① 掌握海战的大体经过: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场面图片,让学生对战役经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展示:黄海海战图、致远舰、吉野舰、致远舰部分官兵像、邓世昌等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黄海海战”;②能够通过学过的史实,对邓世昌等抵抗将领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组织学生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③思考: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指出: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后来全军覆没;据此,让学生来讨论上面的问题;4、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考虑:①从日本方面:蓄谋已久;②从清政府方面:政府的软弱、政策的失当;二、马关条约: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方扬言进攻北京;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多媒体演示: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签约表;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来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展示如下:李鸿章————————————-————伊藤博文指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于本目为小字部分不是重点;所以,我准备采取简单直观的演示方法向学生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形势图”;首先,向学生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突出特点;马关条约也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这幅时局图中的熊、狼、蛙、鹰、虎、太阳各表示着哪个国家并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图示说一说:这幅时局图展示了当时的什么现实状况它有什么含义清政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 容 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澎 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举借外债,使列强进的侵略势力深严重阻碍了中国民结果: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影 响最后,教师总结后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表,让学生更理性地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并思考:列强瓜分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小结:3分钟19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使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救亡图存的探索;练习:5分钟一、每课一得:阅读材料后,组织学生讨论:“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二、材料阅读: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三、自我测评:1、邓世昌;2、让学生制表完成;。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篇一: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145篇二: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材料分析战前情况,了解战争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学会思考的能力,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3、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比拟的方法,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开展。
〔二〕过程与方法1、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提供相关图片核材料,加强教学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的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2、教师在导学质疑和演示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拟,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认识抗击外来侵略保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清失败的原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台湾人民的抗日,认识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三、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学习内容概况有清楚的了解2、教师补充材料,学生在教师的带着下阅读分析材料,分析战前情况,了解战争背景并得出中国战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 导学案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间,是中国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重要冲突,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本文将从导学案的角度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封建社会的日益衰落:清朝政府腐朽腐败,国力日益衰弱,各种不正规军阀混战不断,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2. 朝鲜问题:中日两国对于朝鲜的影响力角力不断,中国和日本都试图在朝鲜半岛上争夺利益,最终引发了战争。
3. 武备竞赛: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都开始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军备扩张,双方都希望借助军力来扩大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二、战争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主要包括下列几场主要战役:1. 白鹿麋岛海战:这是战争的第一战,中国船队迅速溃败于日本舰队,显示出中国海军的薄弱。
2. 威海卫海战:中国在这一战中设法抵御日本攻势,但最终还是陷入困境,沦为日本的囚犯。
3. 辽阳战役:中国军队在这一战中失利,导致辽宁一带沦陷,使得清政府的统治面临更大压力。
4. 沙河会战: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再次失败,甚至连城市北京都濒临被攻占。
5. 长蛇阵战役:这是战争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遭受溃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三、战争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广东澎门,赔款2.00亿两白银,开设香港、澳门两港为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控制地等不平等条约。
这场战争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揭示了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薄弱之处,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历史时期的开端。
四、启示与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深刻意识到中国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这场惨痛的战争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即要时刻警惕国家安全问题,保持国家独立和主权,积极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追求和平与发展。
结语: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对这场战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更好地塑造我们国家的未来。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能力目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发奋读书。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方法】:自主互助法,探究法,比较法等。
【学习过程】:一、复习自测:你是最棒的!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次列强的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些战争的影响分别是什么?二、导入新课: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三、请你把课文阅读一遍,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靠自觉,相信你能行!㈠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称霸()的梦想。
2、时间:()年至()年。
3、战役:①黄海大战:时间:()年9月。
经过:中国()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致远舰管带()指挥舰艇沉着应战,最终壮烈牺牲。
②辽东战役:日军侵占了()半岛。
()陷落,日军进行了疯狂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日军夹攻威海卫,()全军覆没。
4、结果: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
㈡、中日《马关条约》1、时间:()年4月。
2、代表:中方:();日方:()。
第4课 甲午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其影响。
2、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妥协退让造成的。
3、让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导学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8并看插图,回答以下问题:(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年2、交战双方是和,3、原因是:日本为实现征服,侵略、称霸的梦想,因而发动侵华战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年,因此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4、经过:①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英勇地向日舰撞去,最后壮烈牺牲,他无愧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②在威海卫战役里,舰队全军覆灭,太后急忙命李鸿章赴日本议和。
③日本屠杀居民,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
(二)《马关条约》1、时间:。
2、该丧权辱国的条约是和日本首相鉴订的。
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比较[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是:交流结果:2、我们的问题是:交流结果:3、老师的问题: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为哀悼那位英雄而写?你能否讲述一些关于他的事迹?本次战争中还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有何感想?【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佟麟阁B.邓世昌C.戚继光D.赵登禹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3、与《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编写潍坊八中徐桂臻【课程标准】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1.借助于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
2.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3.通过与《南京条约》比较,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
学习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知识链接】回顾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危害?【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网络图,并记下发现的问题)①时间:②地点:③签约双方及代表:④主要内容:⑤影响:二、深挖教材,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 分析原因,认清实质材料一:日本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有的装扮成旅行家,有的装扮成商人,重点调查中国的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要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
日本为发动军事侵略战争绘制的军用地图,把中国的村庄、道路、桥梁,甚至水井、土丘等,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趁机大量出兵朝鲜,侵略矛头直指中国。
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半岛海面偷袭清军《马关条约》①爆发原因②起止时间:③著名战役:④日本的暴行:⑤战争结果:通过材料,你能分析出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吗?2. “生”“死”辩论,感悟英雄情怀(1)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已经被击沉,邓世昌完全有生还的机会,但是他选择了与战舰共存亡,你觉得他死得值得吗?如果你是邓世昌,你会选择“生”还是选择“死”,为什么?(2)像邓世昌一样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请写出下列“他”分别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情怀?“他”主张禁烟并公开在虎门销烟——;“他”领导太平军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他”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新疆——;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材料一: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臵船械,愈出愈精。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随堂练习有答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9 / 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和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教学难点:《马关条约》的危害;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的政策的实质和影响三、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dang 起义2.时间:1894-18953.战役:丰岛海战——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黄海海战大战—— (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随后日军制造 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殉国); 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时间:18952.双方代表:清政府的 和日本首相3.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通商:开放 、 、 、 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 输出的需求)4.影响: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瓜分中国狂潮1.开端: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2.瓜分中国狂潮: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3.美国“门户开放”1899年, 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 ”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四、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年是旧历的( )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2.他在一次对日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2
第14 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部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脉络】一、中日甲午战争1.背景:兵北洋舰队丁汝昌、邓世昌反抗。
借外债。
4.影响:二、义和团运动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三、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原因: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由民间组织的义和团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沿线战略要地;惩办“首祸诸臣”等。
4.影响:【当堂巩固】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主的主要危害在于A.便于日本向中国扩张势力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C.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 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据5.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19世纪末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中期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7.甲午中日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8.《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B.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本输出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9.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初中甲午中日战争的教案
初中甲午中日战争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和战败原因。
2.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近代史》。
2.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简要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日本的侵略野心和中国的民族危机。
2. 描述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陷落、威海卫战役等。
3.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军事装备落后、指挥不利等。
4. 讲解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领土主权丧失等。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加深民族危机、加剧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等。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强调保持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表自己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看法,提出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建议。
3.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观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八年历史上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导学案
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八年历史上册第 3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时间:2013.9【学习目标】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分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学习流程】一、自学交流1. 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清政府被迫应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
2. 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管带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1895年初,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3. 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丧权辱国的《》。
4.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5.简述邓世昌的英勇事迹。
二、展示探究三、点拨归纳四、巩固训练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开放、、、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2.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全军覆灭的清军舰是()A.北洋舰队B.福建水师C.湘军D.八旗军3.1895年,光绪皇帝为一位在黄海大战中全军覆灭的清军舰队爱国将领垂泪的是()A.关天培B.左宗棠C.邓世昌D.丁汝昌4.分别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和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两个条约是()①《南京条约》②《瑷珲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
你知道他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得吗?()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6、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设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7、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A、2亿元B、2亿3千万元C、2亿两D、2亿3千万两8、被清政府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9、《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中,位于内地最远的是A、沙市B、杭州C、苏州D、重庆马关条约。
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 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C) 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 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3.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 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 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 ,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 针对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B ) A.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B.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 C.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 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3000万 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表现:(1) 抢夺利权 、
强租海港 、划分“ 势力范围 ”。
(2)1899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的照 会,承认 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 均等贸易机会。
典例精析 合作探究
例1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 ,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 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 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 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2.内容:
割 辽东半岛 、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
白银2亿两
沙市给日本;赔偿苏日州本军费 ;开放 日本人在、通重商庆口、岸开设工厂、杭州为商
埠;允许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等。
中国的半殖民度化程度
3.影响:使
三、瓜分中国狂潮 1.诱因:《马关条约》签订后,
沙俄 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 放弃 辽东半岛 ,日本向中国索取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能够分析《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认识到: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学习,为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做好准备1、1894年,日本为实现的梦想,出兵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______________。
2、“此日慢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人们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而撰写的。
请你简述其主要事迹。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3、日军在辽东半岛的屠杀近2万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看课本18页图)。
在山东半岛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4、年4月,李鸿章和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_________。
该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______。
允许日本在中国 __________,增辟通商口岸等。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5、“,”表明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的态度和决心。
台湾被割占,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强烈反抗【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小组成员组内交流:1、相互提问自主学习内容;2、讨论: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以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拓展提升】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
台湾》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高考历史总复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导学案9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开始□1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2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
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割□3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4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等。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5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4.影响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11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2)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12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13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18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1.左宗棠收复新疆23帝国主义过渡。
为适应垄断(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殖民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重点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
强化记忆、知识过关
1、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军队进军新疆并收复新疆。
曾纪泽与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
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其中的“公”就是指邓世昌。
北洋舰队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4、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间:1895年。
5、《马关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6、《马关条约》影响: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学习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基础知识,完成导学案,不会的问题做出标记。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源《甲午风云》视频、参考资料、课堂评价表
时事链接钓鱼岛问题
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有力反制措施、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巨大凝聚力、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和高度警惕,沉重打击了日方的嚣张气焰,但是,日方拒不改变其错误立场,继续不择手段地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安排。
(查阅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教学方法:读图法、归纳总结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甲午风云》,再现历史场景,以此导入新课。
二、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基础上,按照分好的六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
梳理基础知识,教师进行点拨。
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教材中没涉及到,教师应结合参考资料进行指点。
三、小组内讨论,分组展示两个合作探究题,1、3、5、组第一个探究题,
2、4、6、组第二个探究题,讨论好后年把答案写在黑板上,每组派代表讲
解,教师点评,尤其在答题技巧上多讲解。
四、对一些中考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剖析,做到举一反三。
五、系统本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展示在黑板上,目的是形成知
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让学生掌握讲述任何战争都围绕这
几个角度去分析(背景、时间、人物、重大战役、结果、影响、启示)。
六、训练反馈,比一比,练一练,形成高效的课堂评价。
七、对课堂评价表汇总,选出最优秀的组进行表扬鼓励。
八、让学生说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进行反思。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记住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主要战役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2、说出《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
3、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道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学习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学习难点】: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15分钟
一、甲午中日战争(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及参考资料)
1、爆发原因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________________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止时间:____年至____年。
4、经过:
⑴黄海大战:______年9月,致远舰管带_____沉着应战,最后
壮烈牺牲。
我们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⑵威海卫之战:日本夹击山东威海卫,________全军覆没。
5、结果:慈禧太后任命________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____。
二、《马关条约》
1、时间:____年
2、双方代表:____、____。
3、内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阅读p17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
合作探究:10分钟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马关条
约》和《南京条约》进行比较)
交流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教师精讲)10分钟
典型例题剖析:(2011年山东潍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解析:本题考查对《马关条约》内容的理解、掌握。
开设工厂需要资本、原料和劳动力,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
答案:D
训练反馈10分钟
1、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
要再现图中的历史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战役
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马关条约》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比,其内容和影响都是全新的条款是( )
A.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增辟通商口岸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5、“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
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
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
”文中的“他”指(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6、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感悟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并说说学习本课后的感悟。
课后作业
查阅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参考资料
吞并朝鲜、入侵中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首要目标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由于日本国内本身的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远东,朝鲜和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此后,日本政府积极扩军备战,把对中国一战作为首要目标。
1892年,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正规陆军有7个师团(相当于军的编制)共12.3万人,后备兵队10万人,合计共22万余人;军舰达32艘,约6万吨。
日本还不断派遣间谍到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作好对华战争的一切准备,只待制造一个挑起侵略战争的借口了。
日本蓄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也称东学道,系秘密宗教团体)起义。
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
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
6月9日至11日,清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部二千四百多人先后在朝鲜登陆,部署在汉城至公州一线。
于是,日本以护送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回任的名义派出陆战队四百人入朝,10日公然占领汉城,至16日已有五千余人进驻仁川、汉城一带。
这时,东学党起义已趋平息,中朝两国为避免事态扩大,提出中、日都从朝鲜撤兵。
但日本却无理提出“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6月底驻朝日军骤增至一万五千人左右。
在朝鲜局势日趋紧张的形势下,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法、美各国出面“调停”。
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
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