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2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2.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由“豪强”、“兼并之徒”到“田主”,即体现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而ABD三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本题选择C项正确。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在A.汉朝以后B.南北朝以后C.唐朝以后D.宋朝以后2. 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A.棉布 B.瓷器 C.铁器 D.青铜器3.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4.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5. 右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6.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这描述的是A.白渠 B.漕渠C.坎儿井 D.都江堰7.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

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A.秦朝 B.汉朝C.唐朝 D.宋朝8. 下列描述中,符合宋代商业活动特征的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京城和大商埠等地出会馆C.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江南地区兴起一批工商业市镇9.《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A.苛捐杂税 B.重农抑商 C.休养生息 D.朝贡贸易10 . 春秋时期,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根本因素是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私田的出现C.各国税制的改革D.战争的影响11.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A. 唐都长安B. 北宋开封C. 南宋临安D. 元朝大都12. 明清时期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设在A.扬州B.益州C.泉州D. 广州13. 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 新目标版(3)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 新目标版(3)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森工合江协作体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试卷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 建立人民公社B. 实行公私合营C. 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D. 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在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建立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故C正确;建立人民公社,属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属于三大改造,故A错误;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故B错误;三大改造并没有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故D错误。

故选C。

2. 手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分散,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A. 田庄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 民营手工业【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出发,正确区分其它手工业形态,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 “小满芝麻芒种谷”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答案】D【解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反映了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与自给自足无关,故A错误;“小满芝麻芒种谷”反映了农时与作物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反映了秧苗栽种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正确。

(暑假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三)新人教版新版

(暑假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三)新人教版新版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三)一. 选择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反映了孔子( )A.赞成用“俑”随葬B.仁者爱人的思想C.对鬼神敬而远之D.恢复周礼的意图2.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3.“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 B.韩非子C.老子 D.墨子4.《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5.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

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6.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7.《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 )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8.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人教 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 版新人教 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西周封建,同时具有两作用:一是便于对付旧殷王朝之反动,一是防御四周游牧人侵扰。

”下列关于西周封建制说法不准确的是A.是对商代政治制度的彻底否定B.曾强化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C.是军事和政治手段结合的产物D.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中央集权2.清雍正元年(1723)开“孝廉方正科”选拔人才。

由各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之士(秀才群体中),各赐六品章服(举人待遇),以备召用。

至乾隆五年 (1740 ),明确规定:举荐后赴吏部验看考试,授以知县等官。

材料表明当时A.全面恢复古代察举制度B.传统科举制度遇到挑战C.科举取士制度得到补充D.维护八旗子弟仕途需要3.据史料记载,1839年9月穿鼻海战,英军无人员伤亡,清兵则死亡15人,中国水师29艘战舰几近全毁。

而林则徐报告皇帝“收军之后,获夷帽二十一……项查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受伤者,尤不胜计。

”这种现象反映出A.中国人的封闭愚昧B.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性C.对英作战指挥失误D.中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4.古雅典民主政治在实施中,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多有权势家族渗透,甚至父子或兄弟一起供职,而将军委员会的一些成员甚至沦为独裁者,这显然损害了直接民主和公民的利益。

这表明古雅典民主政治A.保留了大量旧俗B.缺乏法制规范 C.演变为贵族政治 D.具有先天缺陷5.《十二铜表法》对侵权纠纷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

公元前3世纪《阿奎利亚法》则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所有人赔偿被害物于杀害前一年内与最高价额相当的金额。

”上述变化反映了罗马法A. 打击侵权行为,体现法治文明B. 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C. 维护私有财产,主张惩罚报复D. 尊重基本人权,强调轻罪轻罚6.初生是指类似发明的现象,是第一次出现的新事物。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2019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1.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2.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3.桑弘羊(西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

可见,桑弘羊的措施A.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C.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D.稳定了盐铁的价格4.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

这表明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私营手工业取代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D.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5.在西汉社会中,“以末致财”的大商人,虽然家资数千万乃至万万,但仍须“用本守之”。

这一现象A.打击了商人的经商热情B.加速了农民的破产流亡C.抑制了地方的割据势力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6.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

这反映出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7.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 (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 新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天文历法科学严密B.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2、司马迁《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漕渠D.白渠3、唐朝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A.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B.严格市场的管理C.局部商业活动的时间已有所突破D.草市已经出现4、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之后,秉性端正、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

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C.明代商人更注重道德修养D.传统观念受到社经济变动的冲击5、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

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A.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D.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6、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A.世界中心地位确立B.出现了“商业革命”C.出现了“价格革命”D.物产资源十分丰富7、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驱动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5小题,70分)1. 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A. 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B. 土地完全集中在地主手中C. 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 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本质的分析理解能力。

封建自然经济的本质就在于自给自足,产品主要用于自己家庭消费。

所谓自给自足,就是指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所以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除地主之外,还有自耕农;C选项错误,主要作物是粮食作物;D选项错误,家庭手工业只能满足一部分。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特点2.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 生产不计成本C. 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 国家权力的支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所以主要原因是国家权力的支持。

因此选D。

A错误,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受到官府的束缚,积极性不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3.“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宋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A. 秦朝时的咸阳B. 西汉时的长安C. 唐朝时的洛阳D. 南宋时的临安【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商业活动已经打破了对时间、地点的限制,故答案为D 项。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个重要阶段,故B处填写铁犁牛耕, 古代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A处是集体劳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2. 芜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特点3.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明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它迅速贬值,到明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

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受挫D.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0*1.5=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 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

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

”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2.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

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3.“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

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 .汉朝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4.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5.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

“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A.早期的罗马法体系过于繁杂 B.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C.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 D.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6.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目标版(1)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目标版(1)

2019年上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共6页,32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白给自足 B.铁犁牛耕 C.土地私有 D.男耕女织2.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官营手T业发展特征的是A.产品主供官府需要 B.产生资本主义萌芽C.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D.曾长期领先于世界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地方自治的市镇C.沿街开铺的街市 D.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4.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重农抑商 B.发展商业 C.编户齐民 D.盐铁官营5.清顺治十八年,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

《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日: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海难发生 B.严格控制对外贸易C.杜绝西方思潮 D.防止鸦片走私6.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

这座城市应该是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

”这个变化说明洋务运动A.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培养了一批技术T人和科技人员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2020年高一历史文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精品版

2020年高一历史文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精品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文科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

回答1——5题1.(山东昌乐测试)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变化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解析】从石器到耒耜到铁农具再到唐朝的曲辕犁,都体现了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从刀耕火种发展为精耕细作。

【答案】D2.(山东昌乐测试)从下边两幅图可以看出,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C.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城市管理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解析】宋代之前的坊市制,居住区和商业区分开,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并且有专门的机构管理。

【答案】B3.(山东昌乐测试)《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解析】从题目中的“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可以看出以劳动力为主的手工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答案】A4.(山东昌乐测试)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保护森林、渔业资源C.重农抑商 D.抑商,禁海【解析】清朝实行闭关海禁政策。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 新版

(暑期一日一练)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 新版

20192020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

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德、英、法、美 B.英、美、德、法C.法、美、德、英 D.英、美、法、德2.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推论正确的是D.丁3.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随后1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总统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该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 D.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4.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后写的学习心得,正确的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俄国二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A.1个 B.2个 C.3个 D.4个5.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让俄国工业化水平迅速赶超欧美6.观察下面根据明朝农书整理的数据,它反映出当时江南的农业A.注重精耕细作B.农业工具落后C.农业经营市场化D.革新了农耕技术7.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红楼梦》中记载:“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这种祭祀和家宴活动的积极意义是()A. 增强对祖先的崇拜和迷信B. 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C. 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D. 悼念逝者,寄托哀思2.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 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 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 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 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4.“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这首民谣应出自( )A. 鸦片战争时期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5.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6.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7.“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新人教版新版(1)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新人教版新版(1)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3.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

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

这反映出当时A.民族工业发展日益萧条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C.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D.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4.光绪年间“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

”从近代化角度理解材料现象的本质是( )A.印度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B.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C.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 D.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5.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

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6.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1)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1)

2019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反映的是A. 自耕农经济的全面性B. 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C. 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 自耕农经济的进步性【答案】C【解析】“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说明很少与外界交流,体现出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无法体现自耕农经济的全面性、完善性,排除AB;材料反映了自耕农这种经济形态很难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故C正确,D 错误。

2.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海禁”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废止”一词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结论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从材料中“因势利导”、“易私贩为公贩”等信息说明政府对“海禁”政策有所放松,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明朝“海禁”政策【名师点睛】关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与“闭关政策”政策的原因,重点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脱离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2)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 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普通班期末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出现2、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繁荣的古代手工业3、《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B.《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 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4、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5、“南阳太守(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这里的“水排”是()A.耕作工具 B.手工工具 C.冶铁工具 D.运输工具6、《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B.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C.非常重视祭祀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8、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品的涌入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繁重的捐税负担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9、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杈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规模宏大B.不计成本C.精耕细作D.分散经营2.“(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

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材料叙述的是一种()A.灌溉工具B.播种工具C.插秧工具D.运输工具3.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秦岭一线。

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然而到了宋朝,考中进士者淮河以南却占了95.2%。

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源于()A.北方政局动荡B.北方人民南迁C.对外贸易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4.“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中这段话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5.元代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但在中国没有引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其根源是中国()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农民的购买力低下 C.科举抑制了技术创新 D.政府轻视技术革新6.宋神宗开征“侵街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无疑默认了侵街行为的合法性。

宋朝实施上述措施的主要意义是()A.维护了社会治安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促进了商业发展 D.减轻了商人负担7.明朝中期,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

这主要表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A.商帮活动比较频繁B.丝绸消费数量急剧增大C.丝织技术全国领先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8.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人教版)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1)

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卷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2.“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此语描述的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3. 宋代的商业活动范围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其最为合适的书名应该是( )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盛世的辉煌》4.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 B. 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 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5.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要求增加B.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6.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地争夺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方向相同 B.争夺工业原料的需要C.扩大市场的需要 D.资本积累的需要7.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 小时,平均寿命17 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

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自耕农群体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下列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自耕农群体()A. 井田制B. 海禁政策C. 初税亩D. 均田制2.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江南生态环境恶化B. 南方的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最终确立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 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说的是古代中外贸易主要商路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 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 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 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4.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生了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新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我国东南地区,江浙一带,在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

这种变化反映了()A.社会经济生产的转型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民间商业繁盛的局面6.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

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

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 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7. “16世纪40年代,海地岛上的6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印地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

”材料中的“他们”主要是指()A. 葡萄牙人B. 西班牙人C. 法国人D. 荷兰人8.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 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出现高潮B. 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 新大陆沦为英、法的殖民地D. 资本主义征服了全球9.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 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D.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10.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A.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C.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D.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11.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A. 2B. 31C. 73D. 19312.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材料说明开平煤矿()A.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 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 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13. 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 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

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B. 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C. 洋务企业的诱导D. 外商企业的刺激14. 照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

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

该照片可以说明()A. 上海社会风貌已完全西化B. 传统交通工具在中国已被取代C. 上海处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之下D. 西方工业革命成果改变了上海的交通状况15.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16.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A. 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B. 通胀严重,通过政府大量投资稳定通货C. 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D. 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人民反危机的信心17.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期的是()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20年建成社会主义”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8. 毛泽东曾经说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段话直接影响的新中国的经济活动是()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 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C. 大跃进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19. 1978年 12月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理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B. 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 广大农民由不理解到积极拥护D. 在全国农村同步开始20.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

小组成员收集的相关材料有: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较早的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性质的企业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A. 上海B. 广州C. 南京D. 厦门21. 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

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认为()A. 英国不会参与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一体化B. 欧洲一体化会拉大国与国之间的差距C.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D. 成员国发展水平的悬殊差距将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2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3.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此处所说的“这个时候”应当是()A. 新航路开辟时期B. 19世纪末20世纪初C. 20世纪40、5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初24.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

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第II卷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52分)25.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 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2分)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经济因素。

(2分)材料二: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

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

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

”材料三:1832年一家英国报纸用既满意又警觉的口吻宣称:“大不列颠的制作业体制,以及由之而来的大型市镇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2分)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4分)材料四:1952年—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3)据材料四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2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4分)26.国家制度和政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

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

…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

(见下图)——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2分)造成这一效应的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6分)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开始变化的标志性措施是什么?(2分)材料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象战时紧急状况那样一,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