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合集九年级(上)古文译文《陈涉世家》(司马迁)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青的时候,以前跟他人一道被雇用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歇息,因绝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假如有一天荣华了,不要相互忘掉。
伙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荣华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理想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困老百姓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按序次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领。
恰好碰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预计已经误期。
误期,依据秦代法律都要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议说:此刻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相同是死,为国事而死能够吗?陈胜说:全国百姓长久受秦王朝压迫,难过不堪。
我听闻秦二世是秦始皇小儿子,不该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扶苏由于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由,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此刻有人听闻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多半听闻他英明,殊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做楚国的将领的时候,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惜士兵,楚国人很怜爱他。
有人以为他死了,有人以为他逃跑了。
此刻果然把我们的这些第1页/共9页多响应的人。
吴广以为陈胜所说的正确。
于是二人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企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成立功业。
但是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快乐,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第一威服大家罢了。
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他人用网捕捉的鱼的肚子里面。
守兵买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觉奇异了。
陈胜又暗中差遣吴广到守兵驻地旁边森林里的神庙中去,在夜晚用竹笼盖着火装作鬼火,像狐狸相同叫唤道:大楚中兴,陈胜为王!守兵们夜里都慌张惧怕。
次日,守兵中各处讨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相互表示的看着陈胜。
吴广素来爱惜士卒,士兵们有很多愿意替他效劳的人。
押解守兵的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成心多次说想要逃跑,惹军官愤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守兵。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译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译文2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
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感到很惊奇。
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
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情调研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8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必有邻。
(《论语》)(2)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4)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7)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8)陈涉太息曰:“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9)那,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年轻的面容是春天里的一mǒ(1)新绿,生机盎然;年轻的梦想是原野上的花海,xuàn(2)烂多姿;年轻的信念是岩石上的一棵松柏,执着挺bá(3)。
年轻不是年华,而是飘yì(4)的情思,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源泉在涌动。
(1)(2)(3)(4)3.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6分)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A)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分)A. B.(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2分)(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2分)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桃花源记》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桃花源记》翻译一、《桃花源记》的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二、《桃花源记》的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八上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陋室铭》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桃花源记翻译汇总
桃花源记陶渊明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东晋孝武帝太远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芳草:芳香的青草..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之:指见到的景象..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若:好象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便:副词;就..舍:舍弃;抛开;这里是“离开”的意思才:仅仅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旷:空阔、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往来:代来往的人..种作:代耕种劳作的人悉:全;都..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怡然:快乐的样子..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做了回答..具:同“俱”;完全;详尽..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作饭;殷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要:同“邀”;邀请..咸:副词;都;全..问讯:打听;探问..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乡邻..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间隔:隔绝;不通音信..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乃:副词;竟..无论:更不必说..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叹惋:惊叹..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延:邀请..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回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语云:告诉他说..“语”后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为:对;向..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既:副词;已经;以后..便:就扶:沿着..向:原来的;先前的..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告..及:到..诣:晋谒;拜见..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即:副词;立即;马上..志:标记..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欣然:高兴的样子..规:打算..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未果:没有实现..寻:不久..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桃花源记句子翻译考试版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译文: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译文: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译文: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译文: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译文: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文: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译文: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文: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译文: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译文: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桃花源记重点字词考试版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远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草:..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异:..之:..穷其林:..穷:..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若:..5.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便:..舍:..才:..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旷:..俨然:..属:..8.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阡陌:..鸡犬相闻:..9.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往来:..种作:..悉:..外人:..10.黄发垂髫..自乐......;并怡然黄发垂髫:..怡然:..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要: .. 咸: .. 问讯: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妻子: .. 邑人: ..绝境: .. 间隔: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乃: .. 无论: ..为具言: .. 叹惋: ..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延: ..16.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云: .. 为: ..1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 .. 便: .. 扶: .. 向: .. 志: ..18.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 .. 诣: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即: .. 志: ..2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欣然: .. 规: ..2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未果: .. 寻: ..问津: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第一部分1段:层意:第二部分2、3段:层意:2段:段意:3段:段意:第三部分4、5段:层意:4段:段意:5段:段意:相关中考题汇编仅供参看题型03北京中考题11、下面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12.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缘:.. <2>俨然:..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_ <2>林尽水源:___________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7北京中考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的一项是..不同A.良田无论B.绝境问津C.问讯间隔D.交通妻子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便要.还家要:2欣然规.往规: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1才通人翻译:2便扶向路翻译: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答:门头沟区2007年统练一1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阡陌交通..交通:;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12.加点字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咸”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 皆.若空游无所依C.百废具.兴D. 前人之述备.矣13.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14.选出对桃花源记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种说法..2分A.本文最后写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但“未果”;更增强了这个虚幻故事的真实感..B.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人人平等、自由、自食其力的社会..C.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否定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D.作者写到太守、南阳名士;说明作者并不存在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06长春1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着名诗人..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芳草鲜美②屋舍俨然③便扶向路④寻病终1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1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1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分06苏州9.“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答:10.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2分全文结构分析源自教参;仅供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2、3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2段:描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 3段: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出山以后的事;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4段: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可得..5段:桃花源无法寻找..03北京中考题11.答案:A12.答案:①顺沿②整齐的样子13.答案: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14.答案要点:①活动②穿戴③心情照抄原句扣1分..07北京中考10.答案:D 11.答案:1邀请2计划;打算12.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2就顺原路回去..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共3分..共四项内容..答出三项即可;每项1分门头沟区2007年11.2分①交错相通②与世隔绝的地方12.2分D. 13.3分老人和小孩;都安适悠闲;自得其乐.. 14. D 06年长春11.晋代东晋.陶渊明12.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1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14.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15.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06苏州9.“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10.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11。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记》(陶渊明)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陋室铭》(刘禹锡)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图文 翻译)课件 新人教版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 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为 沿着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
的
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人道也。”
循,沿着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
已经
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从前的,旧的 终于
到
像这样
动词,做标志
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南阳
名词,标志
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划船前行
别的 又,再
夹着溪水的两岸
落花 繁多的样子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鲜艳美丽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到尽头
意动用法(以……为异) 想要
对……感到惊奇、奇怪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隐隐约约,好像 得到出现 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舍弃、放弃 平坦宽阔 刚刚,仅 又,再
不久 计划前往 问路、寻访。津:渡口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
三、古人写文章,为了使文章精炼,常常省去 某些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词语,语法书上称作 “省略”。阅读文章时要清楚它省略了什么, 翻译时有的还需要补译出来。试看下面几句话 中括弧处省略了什么词语: (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 渔人)所从 来,( 渔人 )具答之。( 村人 )便要 ( 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 村人)具言所闻,( 村人 )皆 叹惋。余人各复延( 渔人)至其家,皆出酒 食。( 渔人)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课文翻译
桃花源记课文翻译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
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非常诧异。
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
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的往来。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幺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桃花源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故事描绘出理想社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桃花源记——字词句翻译
五、《桃花源记》陶渊明晋1为:当做。
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武陵有个打鱼为生的人。
2缘:沿着。
之:结构助词“的”译文:(一天他)沿着小河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也不知走了多远)。
3逢:遇到。
夹:夹着。
译文:忽然遇到一处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没有其他的树。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味道好。
落英:坠落的花瓣。
英:花瓣。
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译文:发着香气的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
5甚:很、非常。
异:惊奇、诧异。
之:代词:代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渔人感到非常惊奇。
6林。
复:又。
行:走。
欲:想穷:尽。
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其:代词:这、那译文:又往前走,想找到这片桃林的尽头。
7尽;尽头。
得:发现。
译文:桃林在水的发源处就到了尽头,就发现一座山,山有一个小口,隐隐约约地好像有光。
8舍:离开。
译文:(渔人)就离开了船,从这个小口进去。
9才:仅、刚刚译文:(小口)开始很狭窄,刚刚能通过一个人。
10复:又。
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子。
这里有“一下子”的意思。
译文:又往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开阔明亮起来了。
11之平旷:平坦宽阔。
舍;房屋。
俨然:整齐的样子。
良田:肥沃的土地。
美池:美丽的池塘。
桑竹:桑树、竹子。
属:类。
译文: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竹一类的植物。
12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相:互相。
闻:听到。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犬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13悉:全、都。
译文:里面来来往往种地的人,男的、女的穿的衣服全都和桃源以外的人一样。
14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这里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的头发,这里指小孩。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并:都。
怡然:安适的样子。
译文:老人和小孩也都安闲快乐。
15乃:就。
译文:(山里人)见到渔人,就非常吃惊,问(他)从哪里来。
16具:详细。
之:代词:他们(桃花源人)译文:(渔人)就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导语:】这篇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的文章,是本站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捞为业,缘溪行,忘记路之远将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并无杂树,芳草美味,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为丛藓科扭口藓前进,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到渔人,实乃小怒,问所从来,具答之,便必须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言存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为妻子邑人,去此绝境,不伤愈矣;遂与外人间隔。
反问今就是何世,实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TNUMBERBX所闻,皆孤寂。
余人各为丛藓科扭口藓改至其家,皆出来酒食。
停在数日辞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并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存有个人以渔夫维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独木舟,忘掉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短超过几百步,中间没别的一棵,花草遍野,鲜美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讶异,稳步停下来,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译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译文2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
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感到很惊奇。
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
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全部翻译
《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陋室铭》刘禹锡唐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一、原文:明日,宿旦子冈。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翻译: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
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
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二、王积薪闻棋⑴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3)天下无敌(4)。
将游京师(5),宿于逆旅(6)。
既(7)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8)曰:“良宵(9)难遣,可棋(10)一局乎?”妇曰:“诺(11)。
”媪曰:“第几道(12)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13)败矣。
”妇曰:“伏局(14)。
”积薪暗记,明日(15)复其势(16),意思(17)皆所不及(18)也。
注释(1)本文是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
《唐国史补》记唐代开元至长庆问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
王积薪:人名,唐朝著名围棋手。
棋:指围棋。
(2)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间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国史补》。
(3)谓:认为。
(4)敌:匹敌,相等。
(5)京师:京城。
(6)逆旅:旅店。
逆:迎。
(7)既:已经(8)媪(ǎ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
妇:指儿媳。
这里指店家主人是位老婆婆(9)良宵:美好的夜晚。
难:难以。
遣:打发,排遣(10)棋:名词作动词,下棋(11)诺(nuò):表示应允的词。
(12)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
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全凭记忆。
(13)既:已经(14)尔:你(15)伏局:意为这一局棋认输了。
(16)明日:第二天(17)复其势:根据记忆,将婆媳的棋势重新摆试一遍(18)意思:用意,此指下每一步棋的用意。
(19)及:达到(20)遣:消磨(21)棋一局:即下盘棋。
“棋”做动词用译文王积薪的棋术高超,自己认为天下没有对手。
打算去京城闯荡,在一家旅店借宿。
熄灭蜡烛后,听见隔壁年老的主妇招呼她的媳妇说:“夜晚难以打发,愿意下一局棋吗?”妇人说:“好的。
”老太太说:“第几道下子了。
”妇人说:“第几道下子了。
”各自说了几十次。
老太太说:“你输了。
”妇人说:“我认输了。
”王积薪暗暗记住,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过程,发现自己的棋艺及不上这二者。
三、原文上①(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⑦请重法以禁止,上哂②(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③顾廉耻耳。
朕当去⑧奢省费,轻⑨徭④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⑩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⑤(太平),路不拾遗,外户⑥(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翻译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
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皇上讥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四、原文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②。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③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性质悫④,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⑤之前朝贡禹⑥。
然⑦少蕴藉⑧,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⑨,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若是⑩者,岂可谓无私乎?”注释 1.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
2.依违:迟疑,模棱两可。
3.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4.悫:恭谨,诚实。
5.方:比作。
6.贡禹:西汉大臣。
以明经洁行著名。
7.然:可是、但是。
8.蕴籍:宽和,宽容。
8.辄:就。
9.选举:古代只选拔举用贤能。
10.是:这,这样。
译文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
诸子(有才华的人)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
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
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
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
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
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五、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阙;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义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房玄龄上奏说:“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过隋朝。
”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最后还是丢掉了江山。
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这就是朕最好的兵械。
”六、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因此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残疾的人都有人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的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施行。
4. 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7. 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 终:终老,终其天年。
11. 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5.〔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6.〔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1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力恶:宾语前置。
18.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9.〔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
兴,发生。
19.〔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21. 故:所以。
22.〔外户〕泛指大门。
23.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4.〔闭〕用门闩插门。
25. 谓:叫做。
26.〔大同〕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
八、译文:我居住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
请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要心志高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
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而归。
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名句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
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