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课件

(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居乐业、和 睦相处)
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 隔绝的久远。
4.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故事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结尾充 满神秘色彩。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习题四,没有的请补充上去)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嫩美丽 今:新鲜(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12.及郡下,诣太守( jù n yì ) 13.刘子骥( jì )
理解文章的内容
第一段: 交代渔人捕鱼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段 交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到的景物
第三段 交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听到的事情
(二、三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第4段
介绍渔人向太守报告桃花源情况, 太守派人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他))所 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便要 ( 渔人(他))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村人 )具言所闻,( 村人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 渔人) 停数日,辞去。
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嫩美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相通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5便舍(shě)船,从口入。 6初极狭,才通人。 7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8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之属。 9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10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11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12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17 桃花源记课外翻译 新人教版

桃花源记一、原文:明日,宿旦子冈。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翻译: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
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
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
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
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
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二、王积薪闻棋⑴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3)天下无敌(4)。
将游京师(5),宿于逆旅(6)。
既(7)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8)曰:“良宵(9)难遣,可棋(10)一局乎?”妇曰:“诺(11)。
”媪曰:“第几道(12)下子矣。
”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13)败矣。
”妇曰:“伏局(14)。
”积薪暗记,明日(15)复其势(16),意思(17)皆所不及(18)也。
注释(1)本文是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卷上中的一则。
《唐国史补》记唐代开元至长庆问一百多年的史事三百零八件。
王积薪:人名,唐朝著名围棋手。
棋:指围棋。
(2)李肇(zhào):唐代元和年间翰林学士,官至中书舍人,著有《翰林志》及《国史补》。
(3)谓:认为。
(4)敌:匹敌,相等。
(5)京师:京城。
(6)逆旅:旅店。
逆:迎。
(7)既:已经(8)媪(ǎo):老妇,指下文“妇”的婆婆。
妇:指儿媳。
这里指店家主人是位老婆婆(9)良宵:美好的夜晚。
难:难以。
遣:打发,排遣(10)棋:名词作动词,下棋(11)诺(nuò):表示应允的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文《桃花源记》知识点总结归纳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重点字词:1. 缘:沿着,顺着。
2.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3. 数:几。
4. 芳:香花。
5.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 缤纷:繁多样子。
7. 复:再。
8.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 才:仅。
10. 平旷:平坦开阔。
11. 俨然:整齐的样子。
12. 属:类。
13. 阡陌:田间小路。
14. 悉、咸:全,都。
15. 黄发:指老人。
16. 垂髫:指小孩。
17. 怡然:形容喜悦。
18. 乃:竟然。
19. 具:详细。
20. 问讯:打听消息。
21. 云:说。
22.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23. 延:邀请。
24. 语(yù):告诉。
25. 扶:沿,顺着。
26. 向:从前,旧的。
27. 及:到。
28. 诣:到。
29. 遣:派。
30. 欣然:高兴的样子。
31. 规:计划。
32. 果:实现。
一词多义:1. 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2. 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3. 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4. 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5. 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6. 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7. 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1. 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2.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九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的哲理,培养学生的理想追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文的哲理和理想追求。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和风俗。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古代文化知识。
2. 阅读理解法: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用于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写作练习法: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文,复习相关知识点。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桃花源记》。
2. 自主学习(15分钟):(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读音和意义。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课堂讲解(20分钟):(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讲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讲解课文的哲理和理想追求。
4. 小组讨论(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哲理和理想追求。
5. 写作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哲理的理解和追求。
6. 课堂小结(5分钟):(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8.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2、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3、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教学重难点: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教学过程:导入:桃花源访谈节目——“新闻会客厅”通过朗诵大家是不是和老师一样对桃花源十分向往,今天我穿越时空的隧道把1600多年前桃花源的村民请到了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的演播室,听他们讲述一下桃花源的故事。
通过当事人之口,揭开桃花源的神秘面纱。
一、采访村民:1、各位村民,我们想知道当初你们为什么要远离尘世,建造你们的桃花源村?什么原因促使你们做出这样的决定?2、提及桃花源我们都想入非非,那到底什么样?你们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这个村子四周的自然环境如何?3、桃花源内的自然人文环境又如何?观众活动:想象“一片桃树林,花开争妍,微风拂过,片片桃花瓣簌簌飞落,一个静谧的山村依稀出现在树树掩映环抱中,仙境般美丽。
齐读感受。
4、你们村里人日常生活怎样?5、你们村中有什么风俗习惯吗?比如,来了客人你们怎么招待?总结:桃花源中风土人情是热情好客,善良淳朴。
环境优美,人与人,人与自然处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
二、采访渔人:1、说说你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讨论并归纳)2、那里的人见到你是什么表情?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3、你从哪里能看出他们与世隔绝很久呢?4、你在桃花源中的待遇如何?你感觉那里的人如何?(民风淳朴,热情好客)5、从桃花源回来后,这个地方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6、总结归纳感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桃花源美在何处?景美: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人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2)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1.老人孩子: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2.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3.对待客人: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3)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九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知识点概括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市) 人,东晋有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二、文言词语[ 缘]沿着,顺着。
[夹岸] 两岸。
夹,在两旁。
[数 ]几。
[芳 ]香花。
[落英 ]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 ]众多样子。
[复 ]再。
[仿佛 ]朦朦胧胧,形容看得不真实的样子。
[才 ]仅。
[平旷]平展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 ]田间小道。
[悉、咸]全,都。
[黄发 ]指老人。
[垂髫 ]指儿童。
[怡然]形容愉悦。
[乃]竟然。
[具 ]详尽。
[问讯 ]探询信息。
[云 ]说。
[叹惋 ]叹息吃惊。
惋,吃惊,诧异。
[延 ]邀请。
[语 (y 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 ]以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 快乐的样子。
[规]计划。
[果 ]实现。
三、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2.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如何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平定幸福,风气朴实;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白手起家,安家乐业,和平平和的理想社会。
4.作者为何要虚假一个与现实对峙的美好世界? 寄望自己的政治理想,反应广大人民的梦想; 对美好生活神往,对黑暗社会批评。
5.你如何对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亮比较,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望,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评,客观上反应了广大人民的梦想,拥有必定的踊跃意义; 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印迹,有必定的复古偏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2

社会美 :怡然自乐
人 间 乐 园
;/;/;/;
意?"姑素雪壹双大眼睛眨了眨,都快要哭出来了.根汉轻咳了壹声说:"咱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咱想雪姐你明白,咱不会是晴天大哥の,咱只是根汉不会是任何人の转世...""就算咱血脉与晴天大哥有什么联系,那也是你和他の事情,你和咱之间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咱只是壹个游子呀,怎么敢和雪姐你 谈那种关系..."根汉关键时候,装起了忧郁,装起了自卑."不会の..."姑素雪果然中招,急忙说,"根汉,咱怎么会那样想呢,你是壹个很有天赋の人,将来の人不会比任何人差,咱甚至相信你有可能问鼎至尊..."之前渭水河根汉大战龙少渊,姑素雪可是亲眼所见根汉の出招,若不是有自己这个拖油瓶 在那里の话姑素雪甚至相信根汉真の可以诛杀龙少渊.只是当时自己在壹旁,根汉才忍住没有出手,使出了华丽の传送法阵,在那壹瞬间带着自己传送离开了.传送法阵,竟然短时间就可以构筑,这种法阵起码她是没有听说过の.可是根汉却真の会,而且成功の带自己离开了渭水河,经过几次辗转之 后,来到了这片荒漠之中.带有领域法则の圣枪呀,在那样の全力の壹击之下,根汉竟然还可以从容の退走,姑素雪相信根汉有更强の后手.他是天二境宗王强者,那天只是展示了青莲那壹道符篆而已,肯定还有更强の符篆在后面留着,只是没展现出来而已."呵呵,就算成了至尊又如何,你咱没有感情 基础,突然冒出了这么三个女尔,咱还真有些难以适应..."根汉笑了笑,还真不谦虚.姑素雪俏脸通红,嗔怒道:"好小子又占咱便宜,咱可没说要做你老婆,再说你能要咱这个老太婆吗...""呼,雪姐你这是说话气不死人呀,那些真正の老太婆得怎么活..."根汉嘴角微动,"你这样得气死多少老太婆, 棺材铺卖棺材の估计得供你の头像天天烧香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二.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向:先前(10)及郡下,诣太守。
及:到。
诣:拜见。
到……去(11)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15)既出,得其船。
既:……之后(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17)不复出焉。
焉:于此,从这里(18)停数日。
停:停留、居住(19)咸来问讯。
咸:都(20)设酒杀鸡作食。
设:准备,安排(21)武陵人捕渔为业。
为:以……为(2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悉:全三.通假字便要还家。
“要”通“邀”,解释为:邀请。
四.古今异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⑹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⑺虽与外人间隔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⑻屋舍俨然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⑼后遂无问津者津(古义:渡口。
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⑽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五.一词多义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新编教材)

朗读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 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 前行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软件
;
累迁游击将军 所以远狱 导恐妾被辱 自顷国遭无妄之祸 非所谓与国同忧也 在始平合众 勖又曰 两释之 飞矢雨集 随父在晋阳 王恭不乘此威入统朝政 径向武昌 粲众惊扰 弃市 荣私于卓曰 峤屯沙门浦 馀户不满二万 史臣曰 一时俱济耳 冏含忍答之云 遏密三载 时年四十八 以含容为质 封武冈侯 显于本朝 言犹在耳 昔以义来 虽如赊迟 时以为妖焉 越以为然 诚由凶戾 改为贺氏 豫州刺史 其年进号卫将军 楚王被诏 兖州刺史 帝感悟 其催洽令拜 见胤 宜在敦穆 我之忠心 其众溃散 子毗嗣 此为藩国之义隆 子建之立 表论梅陶 葬讫除丧 总录机衡 雍州牧 侍中 往代之成式也 儒者以为荣 法 曹参军刘胤 馆宇崇丽 今将反古以救其弊 乃弃天子于藁中 敦问若思曰 曰 辟琅邪王丞相掾 兵人坐亮于车下 入践台阶 桓玄 吏部郎温雅谓晫曰 临卒之际 恶布天下 以副推毂之望焉 故得免 交肆长蛇之毒 导曰 其日大风 不即归罪 聚之军府 宣佩奋兹忠勇 虽方任非才 札之风 冯异垂翅 长子不显名 实初等之勋也 便率其徒候旦门开袭胤 每遣信 将士疑阻 诏曰 从事即退 今遗黎既被残酷 参司空军事 魂而有灵 有惧色 辽西阎亨以书固谏 秀已诛 殷宗消鼎雉之异 必自溃矣 浚独引之为友 副吕虔之赠刀 王浚遣督护王昌等率疾陆眷及弟文鸯 大郎饑乏辛苦 避乱多至荆州 夫神器焉可偷安 传诏以驺 虞幡敕将士解兵 十八州诸军事 季龙遣使送续于勒 不复奉朝廷 见峤等军盛 若思后举孝廉 使使持节 封五千户侯 声气激扬 则
初中语文 文言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和译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和译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初中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下下 课 节
课
啦 再
见
陶渊明出自仕宦家庭,年少时就有“大济于 苍生”的壮志。但其时正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 ,社会动荡不安,他仕途坎坷,壮志难酬,深感 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 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 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 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 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古第 三 之
今 国
课 学
堂
时
前 节 回 顾
《
不不 汲戚 汲戚 于于
五 柳 先 生 传
富贫 》
贵贱
。,
问结 《 君庐 饮
何在 酒
能人 》
尔境 ?, 心而 远无
( 其 五 )
地车
自马
偏喧
。;
不《
为晋
五书
斗 米 折
陶 潜 传 》
腰
。
·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 文学家,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 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 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 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桃 陶花 源 渊
明
记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 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 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 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
东晋孝武帝年号(378-396)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陶渊明传》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陶渊明传》含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①自得。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②。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③而去之。
执事者闻之,以(渊明)为彭泽令。
岁终,会郡遣督邮④至,县吏请曰:“应束带⑤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⑥去职,赋《归去来》。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⑦。
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注]①任真:任性率真。
②祭酒:官职名。
③麾:同“挥”,挥手。
④督邮:官职名。
有说此督邮品行低劣,陶渊明鄙视其人。
⑤束带:此处指装束整齐,穿着官服。
⑥绶:丝带,常用于拴玉和印。
⑦会卒:恰巧去世。
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同舍.生皆被绮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B.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C.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D.麾而去.之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 》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解释加横线词的含义1、缘溪行缘:沿着2、落英缤纷落英:落花3、甚异之异:诧异4、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5、俨然整齐的样子6、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7、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8、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9、具答之具:详尽 10、咸来问讯咸:都11、率妻子邑人妻子:妻子儿女 12、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3、不复出焉复:再 14、无论魏晋无论:更不必说15、延至其家延:邀请 16、处处志之志:作标记17、欣然前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18、无问津者津:渡口1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20、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2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原文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原文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原文导语: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原文,欢迎借鉴!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有位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一条溪流划船前行,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内,里面没有别的杂树。
地上芳草鲜嫩茂美,满地落花。
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
于是又向前划去,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的发源处没有了,只见那里有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似乎有光线(透出来)。
(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进时,洞口很窄,只能勉强通过一个人,再走几十步,就突然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锗畅通,鸡鸣狗叫声彼此都能听到。
这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人。
(无论)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桃花源记》课件

“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 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 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
成为传世名篇。
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事、记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情感或发表作者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写 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例如《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字词积累 huò
豁然开朗
黄发垂ti髫ǎo
诣yì 太守
yǎn
屋舍俨然
便y要āo还家
刘子骥jì
qiān
阡陌交通
j间ià隔n
无人问j津īn
正其 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真的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吗?桃源人是人还是仙?今天,我们就去
拜访一下这个世外桃源吧!
走近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 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教案【三篇】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可耕⽥。
®⽆忧考⽹⼩编整理了初中语⽂桃花源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桃花源记教案1教学⽬标(⼀)知识⽬标1.朗读、背诵课⽂。
2.理解积累⼀些⽂⾔实词。
(⼆)能⼒⽬标1.理解本⽂以渔⼈的⾏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为追求理想的活⽽努⼒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1、熟读课⽂,积累⽂⾔字词。
2、掌握⽂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法;把握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中的理想社会学法指导:1朗读法 2想象法 3⾃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具准备:图⽚、录⾳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导语: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味投降,安于江左⼀隅之地。
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张养浩在《潼关怀古》⼀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以说,和平,是每⼀个民族共同的向往。
有⼀个成语就是这⼀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东晋⼤诗⼈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
它描述的是⼀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美好的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章⼆、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诗⼈。
⽣于东晋末朝,出⾝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岁,从此过着“躬耕⾃资”的隐居⽣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起折磨着他,六⼗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
他所作的诗⽂,内容多描写农村⽣活,表现了优美的⾃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园⽣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尚感情。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阅读理解复习专题(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桃花源记》阅读理解复习专题(含答案解析)一、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A.符合B.恰好C.满足D.舒服7.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自号曰醉翁也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曳屋许许声C.期在必醉与友期行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中考语文专题9桃花源记对比阅读(解析版)

桃花源记(一)(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六一居士初谪①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②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者乎?而屡易④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欧阳修《六一居士传》)【注释】①谪:贬谪。
②颍水:地名。
③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④易:改换。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同“邀”,邀请)B.未果,寻.病终(寻找)C.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改变)D.而屡.易其号(多次)(2)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老于此五物之间C.吾固知名之不可逃D.以志吾之乐尔(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神秘虚幻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捷报比分足球网
[单选,A1型题]一名近视患者的右眼屈光度为-3.00D,则该眼的远点为()。A.3mB.33cmC.30cmD.1mE.无穷远 [单选]当并励发电机的负载变动时,如欲把它的端电压保持额定值不变,则可以通过()的方法来调节。A.增加电机的转速B.减小电机转速C.改变励磁变阻器RfD.调节电流 [填空题]1753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他自己制造的风筝进行实验,终于发明了()。 [单选]18岁未婚少女,14岁初潮,月经周期不规则,25日至60日,每次经期可达10余日,量多,无痛经。本例诊断最可能是()。A.月经过多B.黄体功能不足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D.无排卵性功血E.排卵性功血 [单选]外商投资项目申请核准时,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以及核准要求的相关文件、资料。按核准权限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由()提出项目申请报告。A.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项目单位向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D.中央管理企业 [单选,A1型题]儿童脑发育速度开始减慢、脑的大小达到成人的80%的年龄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 [单选]关于寰枢关节叙述正确的是()A.可使头部做前俯、后仰和侧屈运动B.两侧关节间隙常不对称C.可使头部做旋转运动D.属于联合关节E.由寰椎两侧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 [单选]直流母线的正、负极色漆规定为()。A.蓝、白B.红、白C.红、蓝D.黑、白 [单选,A1型题]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发汗B.调节胃肠运动C.降压D.泻下E.止泻 [名词解释]药动学 [填空题]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和(),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冲洗至少15分钟。 [单选]对某病的情况了解不多时,一般首先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是()A.分析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理论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E.探索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问答题,简答题]高压验电器的使用方法? [单选]气调养护的基本条件是()。A.有库房B.有塑料帐C.有氮气D.有CO2E.能够密闭 [单选]锅炉水中H2S的危害是()。A、易结垢B、易产生微生物C、易减小炉水pH值,对金属有腐蚀D、无危害 [单选]关于三踝骨折错误的是()A.腓骨应作内固定B.完全纠正下胫腓联合分离C.使用坚强的固定,术后早期活动D.后踝骨折占关节面面积1/5,须作内固定E.下胫腓关节固定螺丝钉不能超过3个月 [名词解释]完全垄断 [多选]先天性巨结肠的辅助检查包括A.钡灌肠B.直肠肛管测压C.直肠指诊D.直肠活检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E.直肠肛管肌电图检查 [单选]信息传递的要素不包括()。A.信源B.反馈C.信道D.信宿 [单选]海图底质注记中,缩写“M.S.”表示()。A.分层底质,上层为沙,下层为泥B.分层底质,上层为泥,下层为沙C.沙的成分多于泥的成分的混合底质D.泥的成分多于沙的成分的混合底质 [单选]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A.燃烧工质不同B.压缩比不同C.燃烧室形状不同D.供油系统不同或者说是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不同 [单选,A型题]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位于十二指肠腔外B.边缘清晰C.壶腹部形态不正常变形D.周围黏膜显示中断紊乱E.壶腹部管腔钡剂量较正常人少 [单选]甲公司销售产品每件500元,若客户购买3购买甲公司产品300件,按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10月12日收到该笔款项,则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元。(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考 [单选]肿块位于宫旁,大小、形状不一,有明显触痛,一般为()A.卵巢赘生性肿物B.盆腔炎C.输卵管妊娠D.卵巢非赘生性肿瘤E.全不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用煮沸法进行消毒,为了提高沸点可加入()A.2%的氯化镁B.2%的氯化钾C.2%的硫酸镁D.2%的碳酸钠E.2%的碳酸氢钠 [问答题,简答题]奥运五环旗中的绿色环代表哪一洲?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重度烧伤病人休克期出现烦躁不安,多由于()。A.心理因素B.反应性精神病C.并发脓毒症D.血容量不足E.疼痛引起 [单选]中波收音机输入回路接受信号的频率范围是()。A、465KHZB、1535KHZ~1605KHZC、1000KHZ~2000KHZD、1000KHZ [单选,A1型题]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是()A.2kgB.3kgC.4kgD.5kgE.6kg [问答题,简答题]稀土元素是如何分组的? [单选]Inmarsat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的工作波段为()。A.L波段B.C波段C.S波段D.X波段 [单选]堤防沉降量平面分布图是根据所有观测点在堤防上的()和累计沉降量绘制。A.高度B.纵向位置C.横向位置D.平面位置 [单选,A1型题]右乳外下象限乳腺癌,其淋巴结转移最初多见于()A.右腋窝中央组B.右锁骨上C.右锁骨下D.右腋窝胸肌组E.右胸骨旁 [单选,A1型题]排尿过程中突然尿流中断,疼痛剧烈,改变体位后又可排尿的是()A.肾结石B.输尿管结石C.膀胱结石D.后尿道结石E.前尿道结石 [单选]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称为()。A.会计确认B.会计计量C.会计记录D.会计报告 [单选]某居民企业2012年度取得销售货物收入600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30万元,且能提供有效凭证。该企业当年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万元。A.9.85B.18C.20.15D.30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味是治疗梅毒的药物()A.马钱子B.黄连C.轻粉D.硼砂E.蛇床子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女,45岁,间歇上腹隐痛、饱胀不适6年,查体无异常。胃镜检查胃窦粘膜稍苍白,变薄,可透见粘膜下紫蓝色血管网。最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浅表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C.慢性肥厚性胃炎D.瘢痕期胃溃疡E.早期胃癌 [名词解释]知觉概念 [填空题]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按()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