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 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 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 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 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 但他甚至无法改变现状, 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 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 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 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 情趣。《桃花源记》就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②便舍船,从口入 (句前省主语“渔人”) ③初极狭,才通人
(句前省主语“山洞”) ④问所从来 ⑤便要还家 (应为“问之所从来”,省宾语)
(应为“便要之还家”,省宾语)
知识归类
▲出自本文的成语
1、世外桃源 2、鸡犬相闻
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 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 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 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 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豁然开朗 4、怡然自乐(得) 5、不足为道 6、无人问津
词句翻译
既出
已经
得其船 找到
便扶向路 沿着。从前的
处处志之 做标记,动词。
及郡下 到了
诣太守 到… … 去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问津
从前 计划 不久 问路, 探访
知识归类
▲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 1、鲜美 古:鲜艳美丽。今:指食物味道好。
2、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②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
志 ①处处志之 (作标记,动词) 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
寻 ①寻向所志 (寻找,动词) ②未果,寻病终 (随即、不久,副词)
知识归类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 其 ②既出,得其船 (他,代渔人)
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 (就,于是)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自然:优美宁静
环境 社会:安乐幸福
桃花人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与世隔绝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 “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 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 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 以前未曾见过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乃不知有汉 竟然
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咸来问讯 都,全
为具言所闻 详细
遂率妻子 妻子,儿女
延至其家 请
邑人 同乡的人
此中人语云 告诉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为外人道 不值得
对,向
词句翻译
▲翻译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 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wenku.baidu.com
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同义词
知识归类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顺着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①悉如外人
②咸来问讯
都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一同)
▲文言句式 知识归类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类判断)
2、省略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应为“小口仿佛若有光”,承前省主语)
开阔明亮的样子 整齐的样子 类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都,全 老人和小孩 都,全
词句翻译
▲翻译句子: 1、豁然开朗。 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词句翻译
乃大惊 竟然
问今是何世 朝代
具答之 详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文章结构: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为什么 寻不到?
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本来 就是子虚乌有的, 它是作者追求的一 种美好境界,一种 对现实生活不满的 精神寄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1.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2.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4、桃花源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有什么特点?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7、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 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遂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
3、 缘 古:沿,沿着。今:缘故、缘分。
知识归类
▲古今异义: 4、妻子 古:妻和子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5、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地方。 6、无论 古:更不用说。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管。
7、仿佛 古: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今:好像
知识归类
▲一词多义 舍 ①便舍船,从口入 (放弃、舍弃,动词)
(风景幽美,渲染出一种神秘的色彩,暗示将会出
现“奇景”,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 了铺垫。)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经过了“林尽水源” →山有小口 →舍船从口入 → 复行 →豁然开朗的过程才进入。
这表明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 隔绝,难于发现。
4、桃花源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有什么特点?
听课文朗读,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 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 语
缘 鲜美 落英 缤纷 异 穷
沿着,顺着 鲜艳美丽 花 繁多交杂的样子 对……感到诧异 穷尽,走到头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 乐
桃花源记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自称 “五柳先生”,后人称其为“靖 节先生”。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 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 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他做过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 不愿与士族社会合作,仅80余日 就弃官归隐,留下了“不为五斗 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 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 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 《归去来兮》《归园田居》《桃 花源记》《五柳先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