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优化提升教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优化提升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经济运行模式)经济思想时间(阶段)内容原因重商主义手工工场时代金银是国家财富象征,国家要获得财富必须大力促进产品出口以换取金银,阻止产品进口以防止金银的流失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凯恩国家垄断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对点训练】1.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两者()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解析:选A。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考点是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异同.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并不能自动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即凯恩斯主义。
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政府作用上的主张看似相互矛盾,但根本目的都是巩固资本主义统治,故A项正确。
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变革原因1.发展历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营模式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1)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人民版)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结果成为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
新政的准备
• 针对各种社会危机,为保证新政能成功罗斯福 总统首先要做哪些准备?他又是如何做的?从 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先是要使人民恢复自信,克服恐惧;
其次要抛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 新的试验;
再次要取得人们对“实验”的支持。
第二课:罗斯福新政
一 实干家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5、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1)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
(金融、工农贸易等)
(2)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①阶级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 民地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材料一:1929—1933年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为什么在西方遭遇经济危机时,苏联却风景独好?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针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 危机, 各国是如何来面对的呢?
经济 危机
解决 途径
法西斯道路(德、日) 国家干预(美:新政)
福兰克林.罗斯福
2007.3
美国第32届总统, 任期12年零39天 (1933--1945年)。 他是美国历史上 任职时间最长的 总统。被公认为 “二十世纪美国 最伟大的总统”
罗斯福连续任职四届(1933--1945年), 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 的总统之一。罗斯福身残志坚,是一个有远见 的政治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他上台伊始,就全面加强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干 预,大刀阔斧地对各个生产部门进行了一系列 改革,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蓝鹰标志。
目的(作用) 把工业生产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减少盲目生产;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教学教案人民版必修
导入:视频《轮椅上的掌舵者—罗斯福》突出罗斯福的两大贡献:新政(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反法西斯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习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对其评价。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视频对罗斯福个人的生平讲解简明清晰,让学生对罗斯福总统有整体了解,同时激起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环节一:一、新政背景思考1:罗新福新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1.1929年开始,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2.胡佛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危机失败3.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二、新政的准备结合课本P116页的内容,回答:罗新福为新政做了哪些准备?(1)组建“智囊团”(2)获取国会支持(3)“炉边谈话”【设计意图】两个简单的问题解决新政的背景及准备,课本内容充实,学生自主掌握。
环节二三、新政措施第一阶段:1933年3月1935年初目的: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1935年1939年目的: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情景模拟:假如我们班就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想一想政府要运用什么措施才能解救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课本内容讲解(结合图片、材料分析)(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2)调整农业生产(3)复兴工业(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5)保护劳工权利(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近五年高考关于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考查分析:高考考题再现:[2012年江苏历史]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5分)参考答案: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3分)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020】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
救济对象方面: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兴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或立法、行政、财政)。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
C.《公平劳动标准法》D.《社会保险法》
D[《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为复兴工业发展制定的措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紧急银行法》是为了恢复银行信用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公平劳动标准法》是为了保障工人利益,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与发放津贴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未参加老年保险的老人得到政府的生活津贴,主要得益于《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故D项正确。 ]
②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2.彻底摆脱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原因
①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②战争需求的刺激,经济出现战时繁荣。
③政府从限制农业生产转向鼓励增产。
(3)表现
①国民生产总值激增,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标和措施;2.掌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3.思考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教学内容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标:经济危机爆发;纠正资本主义过度自由化;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金融改革;扩大公共投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4.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活动1:课前导入(板书)1.介绍本堂课的主题和目标;2.问答: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是多少?比2018年高还是低?为什么会这样?活动2:知识点总结(PPT)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标;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3.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4.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
活动3:案例分析(小组讨论)1.以亚马逊公司为例,分析其在当代资本主义中的地位和特点;2.分析亚马逊公司的发展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3.思考当代资本主义对亚马逊公司的影响和挑战。
活动4:总结归纳(课堂讲解)1.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2.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1.教材选择:本课程依据高考要求,将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作为主要内容,涵盖了历史、政治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本课程选用了经典教材《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内容丰富、知识点准确,适合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板书、PPT、小组讨论等。
其中,小组讨论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PPT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过程精细设计、环节丰富,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反思改进:本课程虽然已经经过多次设计和反思,但仍存在一些改进之处。
例如,教学展示模式可以更加创新和多元化,增加音视频材料的运用;教学评价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将小组讨论和课堂笔记纳入考核范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6.2《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反思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反思大河坎中学胡静兰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版新编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2课。
前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重点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此外,放在文明范式和全球史观中加以考察,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二、教学目标设置:1、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三维目标⑴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影响;②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片、问题或史料,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通过比较法、表格法、阅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学习、探究有关问题;②高度关注生情,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巧妙设置情境、材料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启发学生思维,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②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③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同时,让学生感悟我们今天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
三、学生情况分析⑴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增强,有利于在本课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性学习;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学生渗透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其健全的人格;由于新政的措施对于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难度,因此,上课时,应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 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像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大人物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实干家罗斯福1、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2年的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2、罗斯福提出新政罗斯福在竞选中提出“我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并宣称“新政不是一种政治游说,而是战斗口号”。
上任后,罗斯福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3、新政的实践⑴罗斯福起用一批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政纲,并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试验。
⑵新政一开始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在取得初步效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一系列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⑶罗斯福因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被喻为“狮子”和“狐狸”。
例题1:下图两位人物于1933年前后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们争论的问题的焦点应该是A.两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B.美国如何应付两次世界大战C.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D.经济大危机和是否实行新政思路与技巧:本题关键在于时间“1933年”和“竞选美国总统”,可以知道他们是胡佛和罗斯福。
当时他们面对的就是美国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和如何应付这场大危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92人民版PPT课件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 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
——胡佛的竞选口号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 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 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 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 时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 “新”在哪里?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 罗斯福新政
我们的学习目标: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 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实干家罗斯福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 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对策 《农业调整法》 ➢调节农业生产,减 少农产品过剩
➢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作用 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
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施行新政 ▪ 新政的主要内容
排队寻求工作的美国失业大军
汽车工人举行罢工
二、施行新政
▪ 新政的主要内容
问题
工业生产水平大幅降, 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全国工业复兴法》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一 场林火后,他跳进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脊髓灰质炎症。高烧、 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 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疗病的 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 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新政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定程度 上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社会 生产力的恢复;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救 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使弱势群体中的相当 一部分人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缓和了社会矛 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本主义民 主制度;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最新2019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 罗斯福新政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二罗斯福新政[学习目标]一、实干家罗斯福1.“新政”的提出(1)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上台后,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2.新政的准备(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纲领。
(2)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4)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3.新政的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4.新政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1.阶段(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影响(1)新政成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对战后美国政府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渡过难关1.基本恢复(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2)原因:新政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到了重大作用。
(3)表现①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②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2019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word教案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课时 “自由放任”的美国2019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word 教案 1、原因 材料一 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
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为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二 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思考:(1)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1)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
(2)具体原因是盲目生、无序竞争、自由放任盛行、财富严分配严重不均(3)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4)胡佛政府的不干预政策加剧了危机损失程度2、爆发与表现:导火线——1929.10.24.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①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② 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③ 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3、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4、扩展:(1)扩展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市场崩溃 工业、农业、商业危机(2)扩展的原因: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加强;②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对其它国家影响大;③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为应付危机撤回大量投资影响他国经济。
④一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被削弱,严重依赖美国扶持5、影响(1)生产力方面: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消费了社会资源。
①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剧减。
②农业遭到灭顶之灾,农民大量破产。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本单元课程目标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能够分析和掌握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从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能够列举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能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起到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情况。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和国内外有利的条件,使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繁荣掩盖了潜伏的危机,助长了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更加放纵资本的为所欲为,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大危机。
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危害最烈、影响最深的一场危机,它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破坏了世界经济,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危机,也恶化了国际关系。
这次大危机是生产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经济危机和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
为摆脱危机,各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减缓和摆脱危机的做法,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调整了阶级关系,而且还通过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由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方法开始步入新的时期。
二战后的半个世纪内,美国历届政府尽管在不同经济理论指导下采取和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策,但均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国家干预”,以此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使美国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
从这一点上可以反映新政在美国的继承和发展。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中所进行的改革各具特色。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专题学习总结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领域(1)生产力大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市场信息化、管理电脑化、工业材料复合化。
其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到资本密集型,再转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总趋势是整体产业结构逐渐软化,社会生产的重心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
(2)生产关系的新变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家私人所有制趋向社会化,即由个人直接占有发展为个人间接占有,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3)经济模式的共同点: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和可调控的特点。
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寻求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
2.社会领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齐全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平竞争体系。
3.政治领域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健全社会法律体系。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三次局部调整典例分析 (2017·江苏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二抓关键: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第二步:逐项分析答案 D题型解读(1)命题形式: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
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
2019高中历史 专题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 政策的失败 20 世纪 30 年代 (2)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 代赈;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出现“混合经济”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浅 对 相 字 活 生 近 贴 容 内 形 等 论 议 条 录 语 要 主 书 全 描 节 细 乏 不 亦 但 长 见 通 宏 说 永 隽 思 以 虽 篇 九 四 凡 集 义 发 阐 后 子 七 门 孔 就 还 系 体 制 官 想 理 载 另 ; 式 诸 祭 丧 婚 、 冠 代 周 述 记 》 《 一 称 习 典 学 部 有 ” 经 三 十 “ 家 儒 的 今 至 传 流 。 心 化 文 国 中 , 邦 之 仪 礼 是 华 识 知 备 必 众 民 文 都 些 这 起 撩 上 摆 下 也 天 是 使 即 裳 褰 暑 开 张 侧 两 向 腿 双 将 着 箕 坐 懈 整 体 荒 怠 唤 对 回 之 呼 号 用 应 嗷 毋 忌 禁 种 各 及 还 神 庄 色 大 喘 肃 气 斜 倾 右 左 部 直 头 哕 嚏 喷 打 、 嗽 咳 声 动 妄 静 形 嘴 口 视 睇 光 目 正 端 高 拱 恭 手 ; 稳 要 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3)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02美国爆发。
2.爆发:1929年10月,以□01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首先在□3.表现: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03世界贸易额剧减;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4.主要特点(1)来势凶猛:危机发生后,迅速波及整个经济部门。
(2)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3)破坏性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4)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大萧条”的高峰,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5.影响04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1)经济危机:破坏了□(2)社会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不断高涨。
(3)国际局势紧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05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概念阐释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经济呈现负增长)。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集中体现。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易错提醒经济危机中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人民的实际需求,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特别提醒(1)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加之当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所以这场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人民版高中历史二《罗斯福新政》优秀设计(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二6第2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新政的要紧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要紧内容;认识新政的特点和实质;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积极阻碍。
过程与方法依照史料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学会使用阅读法、讨论法等方法探究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作出伟大奉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如何评判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截了当的因果联系。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阻碍深远。
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明白得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展的缘故,因而本课内容专门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动身点。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定能力和独立摸索意识,有探究的期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适应还待养成。
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地学习,把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适应。
【教法学法】教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进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阻碍和交互活动过程。
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专门关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形---激发爱好---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表达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学法:教学的要紧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中,鼓舞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白得和参与知识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学案人民版必修2(1)[学习目标]一、实干家罗斯福1.“新政”的提出(1)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上台后,果断地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2.新政的准备(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为他打造新政的纲领。
(2)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4)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3.新政的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4.新政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
1.阶段(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2)恢复工农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大力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
(4)保护劳工权利: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4.影响(1)新政成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2)对战后美国政府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渡过难关1.基本恢复(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2)原因:新政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到了重大作用。
(3)表现①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②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2.彻底摆脱(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原因①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②战争需求的刺激,经济出现战时繁荣。
③政府从限制农业生产转向鼓励增产。
(3)表现①国民生产总值激增,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史料解读] 注意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义。
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中得出实质。
【提示】“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史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史料解读] 抓关键信息:从“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影响。
【提示】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多元史观评价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当堂达标·固双基]1.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于( )A.整顿财政金融B.加强工业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进行社会立法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故罗斯福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如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针对新政某一措施的漫画。
罗斯福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以应急救济B.减少政府对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改造C [根据漫画“从道德上讲是个问题……畜牧业也得活啊”可知,猪存栏过剩,杀猪能有效改善这一状况,使猪肉价格稳定,有利于解决畜牧业所面临的危机,故C项正确。
]3.到1940年,美国65周岁以上未参加老年保险的人员中,约有200万人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帮助,每人每月平均生活津贴20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政府实施的( )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C.《公平劳动标准法》D.《社会保险法》D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为复兴工业发展制定的措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紧急银行法》是为了恢复银行信用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公平劳动标准法》是为了保障工人利益,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与发放津贴没有关系,故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未参加老年保险的老人得到政府的生活津贴,主要得益于《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故D项正确。
] 4.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
右侧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工作付酬的美国”A.直接发放救济物资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举办基础公共工程D [图片上的信息是“工作付酬的美国”,这属于“以工代赈”,故选择D项。
它不属于直接救济,不涉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也不是减耕减产,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
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
”“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
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
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哪些手段?(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可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语言要精练。
第(2)问,“措施”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答;“手段”可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作答。
第(3)问,可从积极(主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
【答案】(1)责任承担者方面: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
救济对象方面: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兴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或立法、行政、财政)。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