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态变化培优试题
《好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题(培优提高)
一、选择题1.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2.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B.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C.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D.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5.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①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②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③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
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6.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培优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培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0 ℃B. 10 ℃C. 40 ℃D. 100 ℃2. 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 钢铁B. 玻璃C. 蜡块D. 沥青3. 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 如图是邵阳市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
其中雾的形成是( )A. 汽化现象B. 液化现象C. 凝华现象D. 凝固现象5. 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 )A. 水发生汽化B. 水蒸气发生液化C. 水发生凝固D. 水蒸气发生凝华6. 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 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 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7. 2016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
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升华8.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上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 液化现象B. 凝华现象C. 汽化现象D. 升华现象9. 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 )A. T℃t℃273B. t℃T℃273C. T℃D. T℃273℃t10.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是(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死病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在火焰上烤一下C. 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行D. 防止水蒸气液化11. 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初中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解析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北方窗户上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表面B.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2.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3.在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表所示,由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温度达到-118℃时,酒精是固态,水银是液态B.温度达到-38℃时,水银是固态,酒精是液态C.温度达到356℃时,水银和铅都是液态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是()a.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读数。
A.abcde B.abced C.cadeb D.acdeb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此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物质熔化时间为10分钟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7.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沸腾的条件是()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B.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C.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D.持续加热乙液体一定能沸腾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而成的C.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水珠是从鸡蛋里渗出的9.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了,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 ℃C.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 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2.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融化——凝固(放热)B. 雾生成——液化(放热)C. 露产生——汽化(吸热)D. 霜形成——升华(放热)3. 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液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4.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是在一定条件(温度)下发生的B.蒸发是放热过程,而沸腾是吸热过程C.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5.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6.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热传递),如果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
把一块0 ℃的冰投入0 ℃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7. 下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8.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你一定听说过,下面有关这两个成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二者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而“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二、填空题9. 如图所示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实验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杯口的“白气”是_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3)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面上的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仔细观察图像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水蒸气液态 99 小于水与空气的温差大,散热快【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验装置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虽然水中溶解了一些其它气体,但在水沸腾时,这些气体基本上都逸出了。
[3]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所以是液态。
(3)[4][5]由实验图象知,水的沸点是99℃,则此时水面上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6]开始加热时,水与空气温度相近,水吸热的热量向外散失少,而随着水的温度升高,与空气温度相差越大,则向外散失的热量就越多,那么水升温会变慢,即是水与空气的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
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填A或B)。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t=_______℃,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
物态变化---培优训练及答案
物态变化---培优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
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2、“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
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3、小明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爸爸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爸爸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好,则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4、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C.热空气D.白烟5、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
如果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7、我国的低温超导科技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1989年实验得到的最高转变温度已达到-141 ℃,这个温度读作( )A.零下141度B.零下摄氏141度C.负141摄氏度D.摄氏负141度8、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9、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60 ℃的水,正在沸腾中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 ℃10、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1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培优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培优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此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B.沸腾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量不变C.实验中所选温度计是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表明沸腾需要吸热2.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雾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3.假设我们手里现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27℃,则所测液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A.24℃B.25℃C.26℃D.27℃4.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二种方法比第种方法省燃料费时间C.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5.一支刻度线位置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9℃,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如果当时室温是20℃,则用此温度计测量时示数为()A.20℃B.26℃C.23℃D.19℃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在10min时一定是固液混合态7.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分别是2℃和-3C,如果将两支温度计放入25℃的水中,示数恰好均为25℃,则当把甲乙两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时甲温度计示数为71℃时,乙温度计的示数及相比于甲温度计的测量误差情况分别是()A.75℃,误差大B.75℃,误差小C.81℃,误差小D.81℃,误差大二、填空题8.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__;大自然的水循环经历的物态变化有_ _.9.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 ,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 (填物态变化)时要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_______填“多”或“少”)。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5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1.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 )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答案】A。
【解答】解:用抽气机迅速抽去容器内的空气,造成容器内气压下降,凝固点升高,水的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即表面的水从内部的水吸热,造成内部的0℃水放热而凝固为0℃的冰,但水的快速蒸发造成液面上气压变大,快速蒸发不再继续,因而容器内有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的温度均为0℃,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B.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D.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答案】A。
【解答】解:A、这个图显示的应该是萘从固液混合态慢慢冷却之后又加热的过程。
所以“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的前半句是错误的。
B、0到t1是萘正在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液态的萘不断变成固态的萘,但因为是晶体而不会有温度变化,但熔化过程肯定是放热的,当然是不需要加热的。
所以“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是正确的;D、t1到t2的时间段里,萘已经全部是固体了,但由于温度还比常温高,所以仍在放热冷却,所以“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正确。
故选:A。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试管内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 晶体 (填“晶体”或“非晶体”).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正确的是 B (填“A”或“B”或“C”).此时的示数为 48 ℃。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物态变化区分专题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单元专题大培优:物态变化区分专题练习1.(2020·高淳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铁丝网上的白霜B.屋檐下的冰凌C.冰冻的衣服晾干D.草叶上的露珠3.(2020·包河区二模)如图所示,是用3D打印技术将固态树脂打印成的工艺品。
3D打印机的喷头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可使固态树脂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在喷头按照3D图纸轨迹运动的过程中,同时将液态材料挤出,液态材料放热后迅速变成固态,并与周围的材料粘结,就这样层层叠加组成了立体实物的工艺品。
在上述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和凝华B.汽化和液化C.液化和凝固D.熔化和凝固4.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发电厂冷却塔冒的“白气”B.烧瓶壁上附着紫色的“碘”C.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不见了”D.冰激棱放置后“流出来”了5.(2020·本溪一模)下列卡通画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6.下列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A.草叶上的“白霜”B.冰雪消融C.草叶上的“露珠”D.河水结“冰”7.(2020·锦江区模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8.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树上的零松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9.(2020·玄武区一模)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四个现象中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凌的形成--凝固、吸热B.雾松的形成-—升华、吸热C.露珠的形成--液化、放热D.湿衣服变干--汽化、放热10.(2020·鼓楼区二模)从冰箱取出一瓶可乐,过了一会,可乐瓶上有很多小水滴,再过一段时间,小水滴慢慢消失。
这一现象与下列对应描述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的过程和出现小水滴的过程吸放热情况相同B.夏天,绿叶上露珠的形成和小水滴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C.秋天,雾的形成与散去和小水滴出现与消失,吸放热情况都相同D.冬天,可乐瓶上更容易观察到上述现象11.(2020·南京二模)如图所示的现象,物态变化类型相同的一组是()12.(2020·朝阳区二模)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的是()13.(2020·灌云县二模)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4.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结的冰凌C.山间的云雾D.消融的冰雪15.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玻璃窗上常常会结冰,玻璃上冰花图案各异,有的像兰花,有的像马尾松,还有的像一朵朵的梅花.(1)冰花在玻璃的(填“室内”或“室外”)表面.(2)与冰花的形成有着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霜b.雾c.露)16.(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盐使冰的熔点0℃(选填“低于”、“高于”),该白霜的形成是现象(填物质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热量(选填“吸收”、“放出”)(2)放在衣柜中樟脑丸变小了,这是因为樟脑丸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夏天的味道总比冬天的浓,这是因为:。
最新八年级物态变化实验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以下器材的合理安装顺序是_____(填序号)①装水的烧杯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厚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2)下表是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7温度/℃8890929496989898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出水温与时间的关系图象____________(3)小明撤掉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发现有段时间烧杯底部的温度仍高于杯内水的温度,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答案】②④①③杯内的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烧杯底部吸收的热量不能够提供水沸腾所需的热量【解析】【详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合理安装顺序为:②④①③;(2)由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得:(3)小明撤掉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后,发现有段时间烧杯底部的温度仍高于杯内水的温度,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是杯内的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烧杯底部吸收的热量不能够提供水沸腾所需的热量.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3)B、C 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B、C 组得到b、c 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从图像中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
【答案】高9298质量温度不变【解析】【详解】解:(1)由图甲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受容器底部温度的影响,测量值将偏高;(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为92℃.(3)由图丙知,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导致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从图像中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温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培优专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培优专题(含答案)一、实验题1.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2)分析图像可知:①冰的熔化规律是;②冰的熔化共用了min,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4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值为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下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
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
(4)根据你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5)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丁中a、b所示。
则图丁中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如下表:1)(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单元练】《易错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练习卷(专题培优)
一、选择题1.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 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C解析:C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故A不符合题意;B.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0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筷子的长度大于18cm在22cm=2.2dm左右,故C符合题意;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
下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A.a B.b C.c D.d C解析:C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并且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c点附近温度都保持不变,那么c点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故选C。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A解析:A(1)冰雪融化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3)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4)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
(1) 、(3)吸热,故选A。
4.下面关于人体各个数值不合理的是()A.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7℃B.手掌的宽度约为1dmC.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解析:CA.人的正常体温在37℃,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不合题意;B.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左右,即1dm,故B符合实际,不合题意;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符合题意;D.人的心脏正常1min跳动75次左右,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D符合实际,不合题意。
第3章 物态变化 培优习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培优习题附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
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18 ℃。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A.负18 度或摄氏零下18 度B.负18 摄氏度或零下18 摄氏度C.负18 度或零下18 度D.负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18 度2、在冷却食物时用0 ℃的冰比用0 ℃的水好,这是因为 ()A.冰比水的温度低,因为冰是冷的B.同样多的水和冰冷却物体时,吸收一样多的热,所以效果相同C.冰有熔化成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D.水结成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3、小红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5、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液化现象6、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常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7、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大量“白气”冒出,这种现象属于()A.液化B.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8、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9、有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7.1℃,若没有甩过就使用,测病人的温度时,下列哪个读数可能是正确的是()A.37.0℃B.35℃C.37.5℃D.36.8℃10、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 )。
八年级物态变化物理培优
12月22日物理培优物态变化1.如下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A.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气态、液态C. 液态、气态、固态D. 气态、固态、液态2. (长沙中考题)如上图所示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 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 冰的熔点是0℃C. 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 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3. 冰是一种制冷剂,主要是因为()A. 冰的温度低B. 冰传导热的能力强C.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D. 冰的放热能力强4. (湖北中考题)有一支温度计,所标量程是-10~110℃,刻度是均匀的,但严重不准确。
校验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示数是86℃。
若用它测得室温为20℃,那么实际温度应为______________;该温度计的实际量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__℃;(2)AB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CD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段过程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在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竞赛练习一(物态变化培优试题)1.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2.我国去年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其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
它可以在返回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 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3.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问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
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
熄火后即使不挠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4.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5.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较快地除去糖汁中的水分。
为了使糖汁在沸腾时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变质,沸腾时的温度要低于100℃。
可行的做法是 ( )A.缩短加热时间 B.降低炉火的温度C.使容器内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D.将糖汁密封在高压容器内加热6.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8.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10.用飞机向云层喷洒于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解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a、c B.e C.b、c D.a、d、f11.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12.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层阻碍了汤的热辐射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13.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
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14.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
这是(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15.小明两次煮鸡蛋。
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两次比较发现(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16.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
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____________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___,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________。
17.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4所示。
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制造金属工具时,为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在水面上冒出“白烟”,这个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过程和____________。
19.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
病人实际体温是37.8℃,体温计读数是______℃;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天气现象的发生各属于汽化、液化、升华、凝华中的哪一种?露:____________;霜:____________;雾:____________ 。
21.(5分)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如图3甲所示),经冰冻再解冻以后,就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如图3乙所示).请你说明“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道理。
22.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
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
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艘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
图11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
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②取适量消料放入大锅里加热;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叫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23.寒冷干燥的季节,为防止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和手的皮肤开裂,通常在脸上和手的皮肤上涂抹护肤或润面油。
请你联系物理知识,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24.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25.用来烧开水的铝制水壶的底部,常有几个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其主要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3)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1~5:C 6~16:D16. 室内(空气)吸热小小17. 加快水的蒸发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18. 沸腾(或汽化)和凝结(或液化)19.38.2 38.5 20. 液化;凝华;液化21. 解:(1)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2分)。
(2)豆腐中含有水,冰冻以后,豆腐中的小冰块把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2分)。
(3)待冰熔化成水后,就留下了许多孔洞(1分)。
22.23.涂抹护肤霜或润面油,可以阻碍(减少)皮肤水分蒸发,从而可避免由于水分过分蒸发而造成的皮肤开裂24.(1)(2分)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2)(2分)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水还起减震的效果,这也是一项保护作用。
此项不答不扣分)25. (1)增大受热面积,(2)增强机械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