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26.古文两则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古文二则习题课件(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古文二则习题课件(新版)语文版
作者的观点,从而起到教育的目的。
(三)(2015,孝感)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 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 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 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 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 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②从事:一般属 官。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④仇雠(chóu):仇 敌。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才是在困境中造就的。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能体现《教学相长》一文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故曰:教学相长也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句子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所摆出的事实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

语文版语文八上《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语文八上《古文二则》课件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知识和能力
重点掌握本课所选的两则文言文的基本字词义,如“尝、径、竟、草、蛇、之、信、耳、目、口、心、道、德”等,以及初 步掌握文中出现的特殊文言句式,如“蛇固无足”、“用心一也”、“非蛇足者,何能致是”等。
过程和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谢谢您的观看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注释和译文,自主探 究古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结构;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解 决古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深入思考和讨论,体会古 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古文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效果。
知识技能
通过课堂回答问题、作业、考 试等途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从而评价学生的学
习效果。
情感态度
观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老 师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等,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需求,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达到 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所选的两则文言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古人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教学难点
知识和能力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两则文 言文的深层含义,尤其是理解 “心外无物”、“有善无恶” 等思想,并能够正确评价这些
思想。
过程和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活 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文言文 的深层含义。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26.古文二则(语文版)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26.古文二则(语文版)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管夷吾举于士 . (狱官)
(征验 (2)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表现)(了解)
(3)弗食,不知其旨 也 (味美) . (4)然后能自强 (勉力、勉强 ) .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上天要交托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一定首先使他的思想意志痛 苦。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 的地方,然后才懂得奋发努力。 4.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 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 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 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 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 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准则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 的重要著作。
2.主题解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论述人才造就和国家治理问题, 证明“生于忧患,于安乐”的道理。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
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
担负重大的使命。 《教学相长》说明学生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 足;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之处。学生 知道知识不足,才能发奋“自反”,加紧学习;老师感到教学有 困难,才能“自强”不息,不断地充实自己。即“学”因“教” 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
5.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中得到的启发。 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 ,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

【最新整理版】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6课《古文二则》ppt课件4.ppt

【最新整理版】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6课《古文二则》ppt课件4.ppt
犯人、隐居者、奴隶
2出、不经同过凡艰人结苦的的论才磨干练。,显露
3、后来都被统艰治苦者委的以重磨任练,
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第二段
个人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国家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 磨炼 的益 处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第1段:列举
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 贱的事例 •
辅佐武王
管夷吾 士相Fra bibliotek孙叔敖 海
令尹
百里奚 市
大夫
举例论证 人才必须 在艰苦的 环境中造 就的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第一段
六个人 排比举例
共1、同出的身特都点卑微推断 种田、筑墙的归、纳贩卖鱼盐的、
(道理论证)第2段:归纳概 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
造就人才的道理。
舜舜

从 田

野 之
畎中

被 任
之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 从筑墙工 作中被举 用。

鬲 从



卖 渔 盐
举 于
的 工 作
渔 盐


被 举


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从 狱官手里释 放后被举用 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
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
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1、短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短文开头列举6位名人有何用意? 3、一个人经受磨练有何好处?(原句) 4、在短文第二段找出能分别论证“生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6课《古文二则》课件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6课《古文二则》课件

22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忍)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31
教学相长
32
33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 前各种礼仪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 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 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 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 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 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 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 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12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 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 起来,增加他过去没有的才能
1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像这样能够担任 ①思想磨炼 大任的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生活磨炼 ③行为磨炼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①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磨练的益处
39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自反:反,反省;“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 自强:“强”,勉励。自强,自我勉励。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 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 和“学”是相奋起,有所作为

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6课《古文二则》ppt课件1

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6课《古文二则》ppt课件1
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心论点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文章思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四段,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举例论证) 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第二部分 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第三部分 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国都----国防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拓展资料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仲尼厄而作
《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出狱后,发奋著书完成史记。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二自然段归纳出了第一段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现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6课 诗词五首 重点习题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6课 诗词五首 重点习题课件

提分班
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满分班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第六单元 品味经典
26 诗词五首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保分班
第。
提分班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6课《古文二则》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6课《古文二则》教学相长课件 (新版)语文版
教学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礼记》
《礼记》 《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 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 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 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 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 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 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 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 理想的内容。
语 法 现 象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虽 古:即使
今:虽然
古:好到极点 今:到
4.教然后只困
困 古:困惑
今:困难
5.教学相长也
长 古:促进
今:增长
圈划重点词语,背诵课文
嘉肴

一、

引出议论 旨道

旨 不知其

二、 学
不足 知


自反 自强
具体议论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 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 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 好处。
解释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困:知识不够用,难 以应付。〕。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 〔自反: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 〔相长:互相促进。〕
【译文】 所以学习了然后才知道自 己不够的地方,教后才知自己 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不懂得 地方,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 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 进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 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验,表现 古义:___________ 征 走远路 今义:__________
(4)而后喻 .
明白,了解 古义:___________ 喻 说明,打比方 今义:_______________
(5)然后 知生于忧患 ..
__________ 古义:这样以后, 这样 __________ ……才 然后 _________ 连词,表示 今义: 接着……之后 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26.古文两则
1.生难字。(6 分) 畎 亩( quǎn ) . 拂 士( bì ) . 傅 说( yuè ) . 嘉肴 ( yá o ) . 胶鬲 ( ɡé ) . 自强 ( qiǎng ) .
2.重点词语解释。(8 分) (1)舜发 于畎亩 之中( 起;田间 . .. (2)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选拔 . (3)管夷吾举于士 ( 狱官 ) . (4)百里奚举于市 ( 市场 ) .
3.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 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
的共鸣? (3分)
提示: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 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4.下面均是孟子的言论,试从中提炼成语。(4分)
(1)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水深火热 ) (2)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尔反尔)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 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 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 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5)故 天将降大任 于是 人也( 所以;担子,责任;这样的 ) . . .
(6)饿其体肤 ( 身体 ) .. (7)空乏 其身( 穷困缺乏 ) .. (8)行拂 乱其所为( .
违反,阻挠 ) (9)所以动 心忍 性( 用这些来……;惊动,震撼;坚忍) ... . (10)曾 益 其所不能( 增加 ) . .
我,谦词
) )
聪明,才思敏捷 (3)怨归 之( 归结 ) . (4)官大者,主恶 之( 厌恶 ) .
13.下列句子中“然”字与“孙叔敖曰:不然 ”中“然” .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 分) A.杂然 相许 B.然 足下卜之鬼乎 . . C.父利其然 也 . D.然 志犹未已 .
【解析】C.这样。A.……地。B.但是。D.然而、但是。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 理解得不透。
一、课内阅读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阅读本文,说说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 ”指的是什么?(3分) 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2.《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3分) 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 ”亦可。
没好下场。
11.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卒章显志。
三、课外阅读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 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
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
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 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
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
之谓乎! 【注释】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教学相长 ;乙文“玉不琢,不成器” 7.甲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的比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 认识。(3分) (1)教别人的同时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提升自我。 (2)重视教育,终生学习。
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_________”这个结论。 教学相长 教 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6.本文集中论述了__ 与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3分) 教与学互相促进
二、比较阅读
(一)
【甲】《教学相长》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在外面,指国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出 出去 今义:______
(9)管夷吾举于士 .
狱官 古义:_____ 士 士兵 今义:_____
(10)虽 有嘉肴 .
即使 古义:_____ 虽 虽然 今义:_____ 到达了极点 __________ 古义: 至 到 今义:___
) )
5.古今异义。(8 分) (1)舜发 于畎亩之中 .
______ 古义:被起用 发 送出,发生 今义:______________ 被举用 古义:________ 举 _____________ 往上托,推举 今义:
(2)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
(3)征 于色,发于声 .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
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 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7)然后知生 于忧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存发展 ) . (8)而死 于安乐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萎靡死亡 ) . (9)人恒过 ( 名词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 . (10)入 则无法家拂士( 动词作名词,国内 ) . )
动词作名词,国外 ) (11)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
7.重点句子翻译。(8分)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出类拔萃 ) (4)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心悦诚服 )
(二)教学相长
5.用原文填空。(2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以教与 继而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代词 ) )
乱其所为( 违反,阻挠 ) 行拂 . (3)拂 士( 辅弼,辅佐 ) 入则无法家拂 .
是人也( 在,给) . 故天将降大任于 征于 色,发于声( 在 ) . (4)于 畎亩之中(从 ) 舜发于 . 忧患( 由于 ) 生于 .
后作( “而后”,然后 困于心,衡于虑,而 . (5)而 死于安乐也( 表并列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
用这些来…… 古义:_____________ 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以 动心忍性 ..
(7)入 则无法家拂士 .
在里面,指国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入 进入 今义:_______
(8)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
) )
(22)然后能自反 也( 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 ..
勉力,勉强
)
3.通假字。(6 分) (1)曾 益其所不能( . (2)困于心,衡 于虑( .
“曾”通“增”,增加
)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3)入则无法家拂 士( “拂”通“弼”,辅弼,辅佐 ) .
4.一词多义。(8 分)
于畎亩之中( 被起用 ) 舜发 . (1)发 于声( 发出,抒发 征于色,发 . 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 (2)是 陋室( 是,判断词 斯是 .
1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 越加小心谨慎;傣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 15.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哪句话意思相近?(3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这乐也。 16.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3分) 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荣升 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11)人恒过 ( 常常;过失。文中是犯错误的意思 ) .. (12)然后 能改( 这样以后 .. (13)衡 于虑( 阻塞,不顺畅 . ) )
(14)而后作 ( 奋起 ) . 征验,表现 (15)征 于色 ( ) . (16)入 则无法家拂 士( 在里面,指国内;辅弼,辅佐 ) . . (17)虽有嘉肴 ( 美味的菜肴 .. (18)不知其旨 ( 味美 ) . (19)虽有至 道( 到达了极点 ) . (20)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 .. (21)教然后知困 ( (受到)阻碍,不通 . (23)然后能自强 也( . )
( 二)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 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 ,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 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
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11)虽有至 道 .
(12)教然后知困 .
(受到)阻碍,不通 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 困 困难 今义:______
6.词类活用。(6 分) (1)必先苦 其心志(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 . (2)劳 其筋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 . (3)饿 其体肤(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 . (4)空乏 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 ) .. (5)行拂乱 其所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 . (6)所以动 心忍性(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