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复习阅读[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0)](https://img.taocdn.com/s3/m/60468c8e7f1922791688e8b0.png)
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
(2)毛泽东,字________,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
(3)文章概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答案】(1)加拿大议论夹叙夹议对比(2)润之沁园春·雪(3)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这是一篇议论文,是毛泽东主席为悼念加拿大医生白求恩而写的。
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对比,突出了白求恩的高贵品质。
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使读者充分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及精神。
(2)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
《沁园春•雪》他的代表作品,这首词通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掌握。
从“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九、作文203.课文第三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
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答案】【例文】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828fc5b652d380eb63946d8c.png)
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36.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7.你认为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上面哪一段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白求恩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一次,有个伤员腿受了伤,不得不从膝盖附近的地方做断离手术。
以往此类手术都是将断肢体整体切除而这次,白求恩让助手们帮助把残肢上的皮肤和肌肉往上推,然后锯断腿骨。
白求恩一边做,一边解说:“骨头和肌肉不能锯得一般齐,应该比肌肉短些,将来肌肉一收缩,正好把骨头包起来,便于安装假肢。
否则,肌肉包不住骨头,没有办法装假肢,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
既然一次可以成功,就不要再有无谓的第二次、第三次……”(摘自《白求恩传》)【答案】34.②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③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④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5.①两个“极端”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突出表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②运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更加强调了每一个人都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36.表现手法:对比。
作用:将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的种种表现和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7.放在第③段最恰当。
因为第③段重点强调的是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材料中所写的内容是白求恩在治疗伤员的过程中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体现了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所以放在第③段最恰当。
【解析】【分析】3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根据第1段的要点归纳,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1]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c7cb9eb4693daef5ef73deb.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分析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4a56332af90242a895e566.png)
纪念白求恩练习题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
精选部编版《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选部编版《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633df8a58da0116c17496b.png)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6.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7.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8.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4c7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a.png)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练习题,学习需要做题,是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掌握知识点!同时做题还可以巩固你对知识点的运用!一份好的习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附答案 1(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题目:1.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1)(2)两节突出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中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毛泽东为什么说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请结合选文,简单说明理由。
纪念白求恩 复习要点
![纪念白求恩 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e452fd33687e21ae45a963.png)
《纪念白求恩》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毛泽东二、字词默写派遣、殉职、狭隘、热忱、纯粹、漠不关心、见异思迁三、品读语言1. 结合语言环境,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生怕”就是“非常担心或害怕某事发生”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勾画出了自私、鄙俗的人遇事不出力,刚出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力,就大肆张扬、自吹自擂的心理。
(2)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
....,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强调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鄙夷。
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每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真正”突出白求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一定”强调所有共产党员都必须学习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 请你分析一下“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中“没有一个不”的表达效果。
使用两个双重否定,强调说明白求恩在前线巡回医疗范围之广,工作影响之深,这正好与段首的两个“极端”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无限崇敬、无限怀念之情。
3.如果将原文中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改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原文运用排比句既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又突出了作者对白求恩及其精神的充分肯定,同时表达了对所有共产党员的恳切希望———继承并发扬白求恩精神。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助于激发起读者的共鸣。
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四、理解内容1.作者在第②段中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2 段开头两个“极端”的表述是准确无疑的。
《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e83e06edb6f1afe001f1b.png)
12 ?纪念白求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4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
先概括表达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号召大家学习他的精神品格。
二、课文第2、3段通过比照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
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比照手法的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的不良倾向。
通过比照,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比照,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三、背诵课文第4段。
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参考答案:第四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我是很悲哀的〞,表达遗憾和悲哀之情;第二层:从“现在大家纪念他〞到结束,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先叙后议,先表达自己和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两层之间是通过过渡句“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来过渡的。
四、品味以下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佩服,没有一个不动。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参考答案:1.此处连用两个双重否认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仿写:[例如]了解中国历史的人说到毛泽东,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之对比手法 ——以《纪念白求恩》为例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之对比手法 ——以《纪念白求恩》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7a5fc3155270722192ef7c2.png)
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之对比手法——以《纪念白求恩》为例教学目标:1.通过所学过的课文或考过的试题复习何为对比;2.师生通过经典题型解析,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3.根据阅读的思维逻辑进行由浅入深的知识点复习,从而加强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经典题型解析,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突破对比1.引入:课内文本阅读题与考题的回放(1)《纪念白求恩》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2)《猫》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那么,他写前面两只猫有什么作用?(3)《再塑生命的人》文中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世界与此后海伦凯勒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说说它的好处是什么?(4)《植树的牧羊人》文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2.知识再现——什么是对比?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
举例:《纪念白求恩》中“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的种种表现与白求恩形成鲜明对比;《猫》中的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形成的鲜明对比;……[对比的好处]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性格、品格或情感等),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答题指导(1)课内例题:《纪念白求恩》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2)方法指导:对比的作用分析有完整的步骤指出对比手法+如何具体运用+分析作用提示:不能使用套语,一定要结合文章,说清楚什么特点(性格或情感等)或什么主题。
例:《纪念白求恩》对比手法,详写了“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的种种表现,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强调了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必要。
二、尝试课内习题训练:(1)《猫》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那么,他写前面两只猫有什么作用?(2)《再塑生命的人》文中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世界与此后海伦凯勒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说说它的好处是什么?(3)《植树的牧羊人》文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三、升级练习我要时常去看她去老屋看奶奶,杀好的鸡,腌好的鱼,大块的羊肉,新鲜的猪肉,还有香梨和蛇果,摆满了八仙桌。
类文阅读:纪念白求恩同志
![类文阅读:纪念白求恩同志](https://img.taocdn.com/s3/m/4f72be765f0e7cd1842536c0.png)
类文阅读:纪念白求恩同志朱德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
他清楚地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
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
在他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
”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
他已50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愈早愈好。
”甚至在意外的情况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
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
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执行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告诉他们:“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和提高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写课本,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
他说“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底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
”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纪念白求恩复习重点
![纪念白求恩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4d15d503d8ce2f0166239e.png)
《纪念白求恩》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毛泽东。
二、字词拼音派遣(qiǎn)狭隘(aì)热忱(chén)殉(xùn)职鄙(bǐ)视冀(jì)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三、思想内容本文深刻分析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四、写作特点⒈夹叙夹议的写法。
无论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发表议论证明观点的议论文,经常要运用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经常要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通过叙述来展示事件刻画人物,通过议论来点明意义,深化中心,发表看法。
⒉对比手法的运用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⒊本文语言特色(1)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⒋全文结构。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阅读推荐:朱德《纪念白求恩同志》【范本模板】
![《纪念白求恩》阅读推荐:朱德《纪念白求恩同志》【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64dfde7844769eae109ed8f.png)
纪念白求恩同志朱德1942年11月13日诺尔曼·白求恩同志逝世三周年了!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的共产党员,是有国际声誉的医生,是北美洲的四大名医之一。
他是用他的高明的技术服务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坚强战士.一九三六年西班牙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时,白求恩同志曾亲赴西班牙,为政府军服务医疗工作,在马德里、巴塞隆那组织了输血运动,由于他的努力,曾经救治了数万受伤的士兵、妇女和儿童的性命。
一九三七年,我国抗日战争爆发,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他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自一九三八年春即赴山西、河北战地我军中工作,领导我军医疗工作,不幸因施行手术中毒,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晋察冀军区逝世。
白求恩同志之死,使我们永怀无限痛惜和伤感,觉得这是我党、我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的一个巨大损失!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从他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
他清楚的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在他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的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
”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
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将士,他说:“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愈早愈好."甚至在意外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内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纪念白求恩课内外阅读理解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b7575b915f804d2b16c1ed.png)
第四单元理想的闪光13纪念白求恩01 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狭隘.(ài) 纯粹.(cuì) 拈.轻怕重(niān)派qiǎn(遣) 热chén(忱) xùn职(殉)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B.他在工厂务工甚是老实,从不与人争,从不拈轻怕重....。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D.林书豪,一个前不久还不为人知的板凳队员,一飞冲天,成为全美家喻户晓....、华人为之着迷的球星。
(解析:“漠不关心”指对人对事态度十分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
应改为“漠不关心”。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项“首个”与“获得”语序不当;C项一面不能对应两面;D项否定不当,“避免”或“不再发生”去掉一个。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______的人。
①有道德②有益于人民③纯粹④脱离了低级趣味⑤高尚A.⑤③①④②B.③⑤①④②C.⑤①③④② D.③⑤②①④5.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
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124d1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9.png)
《纪念白求恩》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积累运用,我最棒!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狭隘( )热忱( )佩服( )殉职( )纯粹( )鄙薄( )2. 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
(1)拈轻怕重:(2)见异思迁:(3)精益求精:(4)漠不关心: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它是议论文的中心;______,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或根据,有_____论据和______论据;________,是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4.按原文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⑤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A.③⑤①④②B. ③①⑤④②C. ④③⑤①②D.④②③⑤①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香港志愿者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的事迹,感人肺腑。
B.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 2010年冬奥会上,申雪赵宏博夺得中国花滑首金,他们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白求恩》复习阅读学案学案序号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泠泠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人。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求恩,没有一个不
.....
.....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
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
..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的某句话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改成_______;②_______改成_______;③_______改成_______。
(2)本段的论点可以用第________句来概括。
(3)本段的议论性语句有_____ ___。
(4)本段中的加粗的字在表达上起了什么作用?
(5)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6)本段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
对比的双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2.①我和白求恩同志见过一面。
②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③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④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⑤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⑦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⑧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________的人,一个有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全段八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从表达方式看,这两部分分别是()
A.叙述和议论B.叙述和抒情
C.议论和叙述D.叙述和描写
(3)第八句的四条横线上的词使用正确的是()
A.纯粹、高尚、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B.纯粹、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道德
C.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D.高尚、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道德
(4)第七句的“这点”是指()
A.共产主义B.国际主义
C.毫无自私自利之心D.对技术精益求精
(5)第八句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B.排比
C.比喻D.无修辞
3、阅读《纪念白求恩》(节选),完成1——7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
(2分)
拈轻怕重:漠不关心:
2.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最恰当的是()(2分)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上文最后一句中的“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具体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表现在哪几方面?(用原文回答)(3分)
4.在上文中找出“满腔热忱”的三个反义词,每个词语为四字。
(3分)
②
③
①
5.上文的的论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这一论点?(3分)
6.文中对白求恩有三种不同的称呼,请分别说出其中的原因。
(3分)
①称“白求恩同志”:
②称“白求恩”:
③称“白求恩医生”:
7.文中画线句子如果改为下面的说法可以吗?为什么?(2分)
每一个人都很佩服,每个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