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_王序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选择之一: 以能力结构原则为主 ,收 益结构原则为次
按收益结构原则确定的分担标准 ,对发 展中国家的个人来说 ,势必要承受高于其能 力的负担 ,绝大多数家庭将无力承受这种相 对较高的成本分担水平 ,从而使得许多有才 华的青少年因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失去接受 高等教育的机会 ,使高等教育成为富家子弟 的专利。这既不利于改善公平 ,实现高等教育 机会均等 ,也将由于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分
品公共提供后的剩余能力。 在保证纯公共产
品公共提供下 ,有限的剩余财力不仅要用于
除教育之外的其他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而且
还 要 用于 除 高 等教 育 之 外 的学 龄 前 教 育、 九
年制义务教育、中级教育的提供。 所以 ,有限 的财力并不能全部用于高等教育。 这就极大
地制约了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产品的提供。 纯公共产品具有典型的非竞争
性和非排斥性 ,满足的是纯公共需要 ,个人不
愿提供 ,从而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公共提供
是其唯一的选择 ,是政府在安排公共提供时
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之后 ,国家才可能将剩
余的财力用于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所以 ,准公
共产品成本的社会分担份额取决于纯公共产
担一点。再次 ,还要考虑社会和个人收入的增
长潜力 ,这是对未来的成本分担能力的一种 预测 ,这种增长潜力是适当提高成本分担水
平的基本依据。最后 ,还可适当参考社会和个 人的融资能力。总之 ,社会和个人真正的分担
能力才是提出和确定教育成本分担标准的因
素。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选择
成本分担原则的具体选择无非是两种组 合: 一种选择是以能力结构为主要原则 ,收益 结构为次要原则 ; 另一种选择是以收益结构 为主要原则 ,能力结构为次要原则。
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教育成本分 担的能力结构取决于财力分配格局 ,即财力 分配在政府与个人之间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当财力分配比较集中时 ,财政收入规模比较 大 ,可供政府支配的财力较丰富 ,社会分担能 力较高 ,社会成为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当 财力分配比较分散时 ,个人的收入水平较高 , 可供个人支配的财力较丰富 ,个人分担能力 较大 ,个人则成为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所 以 ,财力分配结构决定了社会和个人对教育 成本分担的能力结构 ,从而也决定了各自的 成本分担份额。财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 是由一个国家的分配政策所决定的 ,主要表 现在财力分配中财政集中率的高低。
就个人而言 ,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 ,其分
担能力取决于家庭的支出水平与支出结构。
当生活支出水平相对收入水平较高时 ,其收
入的大部分将被生活支出所消耗 ,结余少 ,储
蓄能力低 ,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能力也较
低。 同时 ,个人在安排支出时 ,首先是吃、穿、
住、用等私人产品的开支。由于这种产品所具
有的竞争性和排斥性 ,利益完全内在化 ,满足
的是纯私人需要 ,因此 ,市场提供是唯一的选
择。之后 ,个人才有可能将剩余的财力用于包 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准公共产品的支出。所以 ,
个人对准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担能力取决于私
人产品市场提供后的剩余能力。同时 ,家庭支
出结构也是制约个人分担能力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消费支出结构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
重 ,即恩格尔系数 ,更是制约个人成本分担能
高等教育较“纯” ,这就要求混合提供中社会
分担的份额要大一点 ; 如果个人收益占总收
益的比重高 ,则该高等教育较不“纯” ,这就要
求混合提供中个人分担的份额要大一点。 所
以 ,社会和个人的成本分担比例应与收益比 例保持一致 ,即:
社会分担的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
社会收益 个人收益
对该公式进行调整即得:
— 59 —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担能力的过低 ,而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因 此 ,在个人成本分担能力普遍较低 ,收益普遍 较高的情况下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 ,按 能力结构原则确定成本分担标准应该说是最 恰当的选择。 首先通过对个人的一般分担能 力的分析 ,确定一个基准分担标准 ,并在此基 础上参考收益结构 , 在基准分担标准的基础 上作适当的调节 ,确定具体的分担标准 ,以体 现差别分担原则。
的个人负担率。所以 ,按能力结构原则分担教
育成本实际上是要求社会负担率等于个人负
担率。
在依据能力结构原则确定成本分担标准
时 ,首先应该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平均分担能 力 ,即成本分担水平的确定应该符合社会大
多数人的普遍分担能力 ,使分担标准能为大 多数人接受。其次 ,还要参考成本分担能力的
差异 ,即能力强者多分担一点 ,能力弱者少分
一、成本分担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了需要分担的成本之后 ,接下来 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担。
(一 )收益结构原则 收益结构原则 ,即根据社会和个人收益 的大小来确定各自分担的成本份额。谁收益、 谁承担 ,收益多、多承担 ,收益少、少承担 ,这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公平的内在客观要 求。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具有私人 产品的特征 ,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带 来较大的预期收益 ,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 收益。 这部分收益是内在化的 ,属于个人收 益 ,这是决定个人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的主 要因素。同时 ,高等教育还具有公共产品的特 征 ,提供这种服务还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收 益。 这部分收益是外在化的 ,属于社会收益 , 这是决定社会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的主要因 素。所以 ,任何一种性质的高等教育都兼有社 会收益和个人收益。 在确定高等教育成本分 担标准时 ,必须符合经济公平的要求。经济公 平强调的是投入与收入相对称 ,它是在平等 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高等教 育的投入是社会和受教育者所分担的成本 , 收入则是社会和受教育者所获得的收益。 所 以 ,以投入与收入相对称而言 ,社会必须承担 一部分成本 ,受教育者个人也必须承担一部 分成本 ,混合提供是最符合经济公平要求的。 至于混合提供中各自所占的份额则取决于高 等教育的“纯度”与“不纯度” ,即社会收益与
社会收益
社会分 担的教育成本
=
个人收益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在该公式中左边的“社会收益 /社会分担
的教育成本” ,是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 ; 同
样 ,在该公式右边的“个人收益 /个人分担的 教育成本” ,是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所以 ,
按收益结构原则分担教育成本 ,实际上是要
求社会收益率等于个人收益率。
在一定的财力分配格局下 ,教育成本分 担的能力结构还取决于各自的支出水平和支 出结构。就社会而言 ,在一定的财政收入规模 下 ,其分担能力取决于财政的支出水平与支 出结构。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 ,是满足 实现国家职能需要的物质保证。 当财政支出 水平相对收入水平较高时 ,财政收支对比关 系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 ,教育成本的分 担能力也就不能得到足够的保证。 政府集中 的财力 ,在安排支出时 ,首先必须保证纯公共
(二 )选择之二: 以收益结构原则为主 ,能 力结构原则为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 高等教育收益和成本分担能力及其结构都处 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 阶段 ,由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充足 ,高等教育 的收益将会有所下降 ,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相反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长 ,人们 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能力从总体上将不断
从总体上而言 ,高等教育是一种“纯度”
相对较低的准公共产品 ,按收益结构原则就
要求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 ,社
会只需分担较少部分。 就具体的高等教育而
言 ,其“纯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就是由
于高等院校的级别、类别不同 ,专业不同 ,因
此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获得的收益也不同 ,
这就要求在确定具体的成本分担份额时 ,要
教DOI育: 10经. 141济21 /j . c nki . 10 08 -38 55 . 19 99. 05 . 01 6 教育发展研究 1999. 5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王序坤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既可以 实行公共提供 ,也可以实行市场提供 ,还可以 实行混合提供。在公共提供下 ,高等教育的成 本全部由社会承担 ; 在市场提供下 ,由受教育 者承担 ,不存在教育成本的分担问题 ; 在混合 提供下 ,一部分由社会承担 ,一部分由受教育 者个人承担 ,因而 ,有教育成本的分担问题。 为了合理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首先必须明 确分担成本的基本内容。 高等教育成本的内 容十分复杂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 类 ,有公共教育成本和私人教育成本 ,有直接 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 ,此外还有其他各 种分类。需要分担的教育成本 ,首先应该是直 接教育成本 ,而不是间接教育成本。直接教育 成本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发生的 ,由社会 和受教育者直接支付和负担的教育费用。 其 次需要分担的是公共教育成本 ,而不是私人 教育成本。 公共教育成本是指由受教育者在 接受教育时共同发生的成本 ,包括: ( 1)人员 经费 ; ( 2)公用经费 ; ( 3)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 费等。总之 ,需要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分担 的成本应该是直接成本中的公共教育成本。
提高 ,且这种提高也更突出地表现在个人分 担能力的提高上。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个人成 本分担能力较高 ,分担标准的确定受能力因 素的约束较小 ,按理是可以确定较高的个人
分担标准的。但是 ,由于较高的个人分担标准 会引起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的增加 ,加之个 人收益又较低 ,结果是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 的个人投资收益率。 个人是否愿意分担高等 教育成本 ,并不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及其结 构 ,而是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率 与其他投资收益率的对比。 一般说来个人更 愿意投资到其他方面 ,从而减少对高等教育 的需求。 而按较低的个人收益确定个人分担 份额 ,可以适当减轻个人的成本负担 ,从而适 当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率。所以 ,在 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按能力结构原则确定分担 标准 ,还是按收益结构原则确定分担标准比 较合适。 首先通过对个人的一般教育收益的 分析 ,确定一个基准分担标准 ,并在此基础上 参考能力结构 ,也在基准分担标准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调节 ,确定具体的分担标准 ,以体现 差别分担原则。
王序坤 /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 (杭州 310012)
— 57 —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个人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即:
高 等教育 的“ 纯度 ” =
社会收益 总收益
高等教育的“
不纯度”
=
个人收益 总收益
(其中: 总收益 = 社会收益+ 个人收益 )
如果社会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高 ,则该
府所掌握的财力 ,即通过征税等多种方式取 得的财政收入 ,这是社会分担教育成本的经 济基础。 个人的分担能力取决于个人所掌握 的财力 ,即通过合法经营和劳动所取得的报 酬 ,一般为税后可支配收入 ,这是个人分担高 等教育成本的经济基础。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 时期 ,整个社会的财力是有限的 ,所以 ,社会 和个人的分担能力是有限的 ,而且两者存在 着此增彼减的关系。
区别对待。
但是 ,无论是社会收益还是个人收益 ,在
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收益中 ,只有经济收益能 够用货币计量 ,而非经济收益则很难用货币
进行计量。所以 ,高等教育收益分配存在着相
对模糊性 ,这就使得按收益结构原则确定高
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标准变得十分困难。
(二 )能力结构原则
— 58 —
能力结构原则 ,即以分担能力作为确定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标准的依据 ,谁的能力大 , 多分担一点 ,谁的能力小 ,少分担一点 ,这是 社会公平的内在客观要求。 制约社会和个人 分担能力大小的因素是各自所掌握的财力。 社会的分担能力取决于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政
力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恩格尔系数 ,势必减弱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能力。 个人教育
成本分担能力还取决于其在校期间的私人教
育成本的高低 ,私人教育成本是个人对公共
教育成本分担能力的一种抵消。
按照能力结构原则 ,社会和个人的成本分担份额应与各自的分Fra bibliotek能力相一致 ,即:
社会分担的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
社会分担能力 个人分担能力
对该公式进行调整即得:
社会分担的教育成本
社会分担能力
=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能力
在 该 公 式中 左 边 的“ 社 会分 担 的 教 育 成
本 /社会分担能力” ,是高等教育成本的社会
负担率 ; 同样 ,在该公式右边的“个人分担的 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能力” ,是高等教育成本
按收益结构原则确定的分担标准 ,对发 展中国家的个人来说 ,势必要承受高于其能 力的负担 ,绝大多数家庭将无力承受这种相 对较高的成本分担水平 ,从而使得许多有才 华的青少年因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失去接受 高等教育的机会 ,使高等教育成为富家子弟 的专利。这既不利于改善公平 ,实现高等教育 机会均等 ,也将由于个人对高等教育成本分
品公共提供后的剩余能力。 在保证纯公共产
品公共提供下 ,有限的剩余财力不仅要用于
除教育之外的其他准公共产品的提供 ,而且
还 要 用于 除 高 等教 育 之 外 的学 龄 前 教 育、 九
年制义务教育、中级教育的提供。 所以 ,有限 的财力并不能全部用于高等教育。 这就极大
地制约了社会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能力。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产品的提供。 纯公共产品具有典型的非竞争
性和非排斥性 ,满足的是纯公共需要 ,个人不
愿提供 ,从而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公共提供
是其唯一的选择 ,是政府在安排公共提供时
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之后 ,国家才可能将剩
余的财力用于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所以 ,准公
共产品成本的社会分担份额取决于纯公共产
担一点。再次 ,还要考虑社会和个人收入的增
长潜力 ,这是对未来的成本分担能力的一种 预测 ,这种增长潜力是适当提高成本分担水
平的基本依据。最后 ,还可适当参考社会和个 人的融资能力。总之 ,社会和个人真正的分担
能力才是提出和确定教育成本分担标准的因
素。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的选择
成本分担原则的具体选择无非是两种组 合: 一种选择是以能力结构为主要原则 ,收益 结构为次要原则 ; 另一种选择是以收益结构 为主要原则 ,能力结构为次要原则。
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教育成本分 担的能力结构取决于财力分配格局 ,即财力 分配在政府与个人之间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当财力分配比较集中时 ,财政收入规模比较 大 ,可供政府支配的财力较丰富 ,社会分担能 力较高 ,社会成为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当 财力分配比较分散时 ,个人的收入水平较高 , 可供个人支配的财力较丰富 ,个人分担能力 较大 ,个人则成为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所 以 ,财力分配结构决定了社会和个人对教育 成本分担的能力结构 ,从而也决定了各自的 成本分担份额。财力分配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 是由一个国家的分配政策所决定的 ,主要表 现在财力分配中财政集中率的高低。
就个人而言 ,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 ,其分
担能力取决于家庭的支出水平与支出结构。
当生活支出水平相对收入水平较高时 ,其收
入的大部分将被生活支出所消耗 ,结余少 ,储
蓄能力低 ,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能力也较
低。 同时 ,个人在安排支出时 ,首先是吃、穿、
住、用等私人产品的开支。由于这种产品所具
有的竞争性和排斥性 ,利益完全内在化 ,满足
的是纯私人需要 ,因此 ,市场提供是唯一的选
择。之后 ,个人才有可能将剩余的财力用于包 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准公共产品的支出。所以 ,
个人对准公共产品的成本分担能力取决于私
人产品市场提供后的剩余能力。同时 ,家庭支
出结构也是制约个人分担能力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消费支出结构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
重 ,即恩格尔系数 ,更是制约个人成本分担能
高等教育较“纯” ,这就要求混合提供中社会
分担的份额要大一点 ; 如果个人收益占总收
益的比重高 ,则该高等教育较不“纯” ,这就要
求混合提供中个人分担的份额要大一点。 所
以 ,社会和个人的成本分担比例应与收益比 例保持一致 ,即:
社会分担的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
社会收益 个人收益
对该公式进行调整即得:
— 59 —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担能力的过低 ,而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 因 此 ,在个人成本分担能力普遍较低 ,收益普遍 较高的情况下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 ,按 能力结构原则确定成本分担标准应该说是最 恰当的选择。 首先通过对个人的一般分担能 力的分析 ,确定一个基准分担标准 ,并在此基 础上参考收益结构 , 在基准分担标准的基础 上作适当的调节 ,确定具体的分担标准 ,以体 现差别分担原则。
的个人负担率。所以 ,按能力结构原则分担教
育成本实际上是要求社会负担率等于个人负
担率。
在依据能力结构原则确定成本分担标准
时 ,首先应该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平均分担能 力 ,即成本分担水平的确定应该符合社会大
多数人的普遍分担能力 ,使分担标准能为大 多数人接受。其次 ,还要参考成本分担能力的
差异 ,即能力强者多分担一点 ,能力弱者少分
一、成本分担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了需要分担的成本之后 ,接下来 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担。
(一 )收益结构原则 收益结构原则 ,即根据社会和个人收益 的大小来确定各自分担的成本份额。谁收益、 谁承担 ,收益多、多承担 ,收益少、少承担 ,这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公平的内在客观要 求。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具有私人 产品的特征 ,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带 来较大的预期收益 ,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 收益。 这部分收益是内在化的 ,属于个人收 益 ,这是决定个人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的主 要因素。同时 ,高等教育还具有公共产品的特 征 ,提供这种服务还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收 益。 这部分收益是外在化的 ,属于社会收益 , 这是决定社会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的主要因 素。所以 ,任何一种性质的高等教育都兼有社 会收益和个人收益。 在确定高等教育成本分 担标准时 ,必须符合经济公平的要求。经济公 平强调的是投入与收入相对称 ,它是在平等 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高等教 育的投入是社会和受教育者所分担的成本 , 收入则是社会和受教育者所获得的收益。 所 以 ,以投入与收入相对称而言 ,社会必须承担 一部分成本 ,受教育者个人也必须承担一部 分成本 ,混合提供是最符合经济公平要求的。 至于混合提供中各自所占的份额则取决于高 等教育的“纯度”与“不纯度” ,即社会收益与
社会收益
社会分 担的教育成本
=
个人收益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在该公式中左边的“社会收益 /社会分担
的教育成本” ,是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 ; 同
样 ,在该公式右边的“个人收益 /个人分担的 教育成本” ,是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所以 ,
按收益结构原则分担教育成本 ,实际上是要
求社会收益率等于个人收益率。
在一定的财力分配格局下 ,教育成本分 担的能力结构还取决于各自的支出水平和支 出结构。就社会而言 ,在一定的财政收入规模 下 ,其分担能力取决于财政的支出水平与支 出结构。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 ,是满足 实现国家职能需要的物质保证。 当财政支出 水平相对收入水平较高时 ,财政收支对比关 系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 ,教育成本的分 担能力也就不能得到足够的保证。 政府集中 的财力 ,在安排支出时 ,首先必须保证纯公共
(二 )选择之二: 以收益结构原则为主 ,能 力结构原则为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 高等教育收益和成本分担能力及其结构都处 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 阶段 ,由于人力资本存量相对充足 ,高等教育 的收益将会有所下降 ,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相反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长 ,人们 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能力从总体上将不断
从总体上而言 ,高等教育是一种“纯度”
相对较低的准公共产品 ,按收益结构原则就
要求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 ,社
会只需分担较少部分。 就具体的高等教育而
言 ,其“纯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就是由
于高等院校的级别、类别不同 ,专业不同 ,因
此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获得的收益也不同 ,
这就要求在确定具体的成本分担份额时 ,要
教DOI育: 10经. 141济21 /j . c nki . 10 08 -38 55 . 19 99. 05 . 01 6 教育发展研究 1999. 5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王序坤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 ,既可以 实行公共提供 ,也可以实行市场提供 ,还可以 实行混合提供。在公共提供下 ,高等教育的成 本全部由社会承担 ; 在市场提供下 ,由受教育 者承担 ,不存在教育成本的分担问题 ; 在混合 提供下 ,一部分由社会承担 ,一部分由受教育 者个人承担 ,因而 ,有教育成本的分担问题。 为了合理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首先必须明 确分担成本的基本内容。 高等教育成本的内 容十分复杂 ,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 类 ,有公共教育成本和私人教育成本 ,有直接 教育成本和间接教育成本 ,此外还有其他各 种分类。需要分担的教育成本 ,首先应该是直 接教育成本 ,而不是间接教育成本。直接教育 成本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发生的 ,由社会 和受教育者直接支付和负担的教育费用。 其 次需要分担的是公共教育成本 ,而不是私人 教育成本。 公共教育成本是指由受教育者在 接受教育时共同发生的成本 ,包括: ( 1)人员 经费 ; ( 2)公用经费 ; ( 3)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 费等。总之 ,需要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分担 的成本应该是直接成本中的公共教育成本。
提高 ,且这种提高也更突出地表现在个人分 担能力的提高上。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个人成 本分担能力较高 ,分担标准的确定受能力因 素的约束较小 ,按理是可以确定较高的个人
分担标准的。但是 ,由于较高的个人分担标准 会引起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的增加 ,加之个 人收益又较低 ,结果是大大降低了高等教育 的个人投资收益率。 个人是否愿意分担高等 教育成本 ,并不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及其结 构 ,而是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率 与其他投资收益率的对比。 一般说来个人更 愿意投资到其他方面 ,从而减少对高等教育 的需求。 而按较低的个人收益确定个人分担 份额 ,可以适当减轻个人的成本负担 ,从而适 当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率。所以 ,在 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按能力结构原则确定分担 标准 ,还是按收益结构原则确定分担标准比 较合适。 首先通过对个人的一般教育收益的 分析 ,确定一个基准分担标准 ,并在此基础上 参考能力结构 ,也在基准分担标准的基础上 作适当的调节 ,确定具体的分担标准 ,以体现 差别分担原则。
王序坤 /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 (杭州 310012)
— 57 —
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
个人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 用公式表示即:
高 等教育 的“ 纯度 ” =
社会收益 总收益
高等教育的“
不纯度”
=
个人收益 总收益
(其中: 总收益 = 社会收益+ 个人收益 )
如果社会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高 ,则该
府所掌握的财力 ,即通过征税等多种方式取 得的财政收入 ,这是社会分担教育成本的经 济基础。 个人的分担能力取决于个人所掌握 的财力 ,即通过合法经营和劳动所取得的报 酬 ,一般为税后可支配收入 ,这是个人分担高 等教育成本的经济基础。 在经济发展的一定 时期 ,整个社会的财力是有限的 ,所以 ,社会 和个人的分担能力是有限的 ,而且两者存在 着此增彼减的关系。
区别对待。
但是 ,无论是社会收益还是个人收益 ,在
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收益中 ,只有经济收益能 够用货币计量 ,而非经济收益则很难用货币
进行计量。所以 ,高等教育收益分配存在着相
对模糊性 ,这就使得按收益结构原则确定高
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标准变得十分困难。
(二 )能力结构原则
— 58 —
能力结构原则 ,即以分担能力作为确定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标准的依据 ,谁的能力大 , 多分担一点 ,谁的能力小 ,少分担一点 ,这是 社会公平的内在客观要求。 制约社会和个人 分担能力大小的因素是各自所掌握的财力。 社会的分担能力取决于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政
力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恩格尔系数 ,势必减弱
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能力。 个人教育
成本分担能力还取决于其在校期间的私人教
育成本的高低 ,私人教育成本是个人对公共
教育成本分担能力的一种抵消。
按照能力结构原则 ,社会和个人的成本分担份额应与各自的分Fra bibliotek能力相一致 ,即:
社会分担的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
社会分担能力 个人分担能力
对该公式进行调整即得:
社会分担的教育成本
社会分担能力
=
个人分担的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能力
在 该 公 式中 左 边 的“ 社 会分 担 的 教 育 成
本 /社会分担能力” ,是高等教育成本的社会
负担率 ; 同样 ,在该公式右边的“个人分担的 教育成本 /个人分担能力” ,是高等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