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精品】201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四】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教案-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教案 最新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赋分权重约15%。
中学化学较系统地学习了H、C、Si、N、O、S、Cl、Na、Mg、Al、Fe等11种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金属元素: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等;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盐等)的知识,共涉及100多个知识点,且大部分为描述性知识,归纳小结如下。
学法点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它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的载体,反过来,这些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元素化合物知识。
要较好地解答有关元素化合物的习题,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从知识准备上讲,平时的学习中必须注意:对同族元素....,要深刻领会其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特别关注各自的特殊性,如卤素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单质与金属等反应的相似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卤化银的溶解性等的递变规律,氟和碘的有关特性;对同类物质....,要认真理解其具有某些通性(共性)的原因,如何应用各自的特性进行鉴别,如酸的通性、碱的通性、铵盐与碱反应和铵盐稳定性等,它们具有通性的原因是由于分别含有相同的H+、OH-、NH4+离子,而与之匹配的酸根离子、金属离子各不相同,又具有各自的特性;对相似或相近的物质........,要详尽分析其组成微粒和微粒结构,由此推导其性质,进行全面比较、归纳,认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如液氯和氯水,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等。
此外,还要注意物质的重要用途及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
2.从思维过程上讲,在分析有关元素化合物的问题时,必须紧紧抓住组成结构决定性质、变化,性质、变化决定制法、用途这一化学思维主线。
学习中,对物质的性质、变化要联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充分挖掘理论知识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对物质的重要用途要从它的性质、变化上加以认识,对化学实验要仔细分析实验原理、认真解释预期的或反常的实验现象、合理进行结论推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高考第二轮复习——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案含答案)
年级高三学科化学版本苏教版内容标题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讲教化信息】一. 教学内容: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二. 教学目标驾驭氯、氧、硫、氮、磷、碳、硅所在主族元素性质的相像性、递变规律和特别性;重点驾驭几种常见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驾驭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驾驭氯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氨气、氢气的试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与尾气的汲取。
三. 教学重点、难点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四. 教学过程: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主体,这部分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与化学试验、化学计算联系紧密。
复习元素化合物,要运用规律、把握关键、抓住重点、联系实际、编织元素化合物的科学体系。
元素化合物学问复习中要留意相像、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
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相像之处也有相异点。
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入试题中。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说明:1. 氯元素的学问网络2. 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常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实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l2+NaHCO3=NaCl+CO2↑+HClO(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 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3H2O=Fe(OH)3↓+3HClO(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高三化学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专题一原子结构【考试说明】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2、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要点】考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的特征1.电子层(能层)(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由于电子的各不相同,因此,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区域运动,而能量高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2)电子层的表示符号电子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2.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概率)多少的形象化描述。
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
电子云的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
电子云中的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例1.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3.原子轨道: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空间所形成的电子云轮廓图。
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原子轨道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不同轨道,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其中轨道呈球形;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轨道呈纺锤形,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他们相互垂直,分别以P x、P y、P z表示。
4.能层与能级为2n2C.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 -1 5.构造原理: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电子能级顺序:1s 2s2p 3s3p 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ns (n-2)f(n-1)dnp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等。
新教材高中化学二轮精品 专题四 题型专攻(五)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题
题型专攻(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题这类题目往往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基本理论等知识串联起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推断元素,常用的主要方法有: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特征关系。
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4.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特殊结构。
如: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②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
如: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如图:则可以推出X为He,再依次推知Y为F、Z为O、W为P。
5.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对应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C。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简单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5)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化合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或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
(6)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或阳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元素:Cs。
(7)焰色试验呈黄色的元素:Na。
焰色试验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K。
(8)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H。
单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Li。
(9)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金属元素:Hg。
(10)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
(11)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N。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12)短周期元素W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为气体)可用作制冷剂,则W是氮(N);短周期元素T 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则T是磷(P)。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四元素及其化合物【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命题趋向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以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HCO3、Na2CO3)的性质为载体的推断题或实验题、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
钠及其化合物、合金与硝酸的反应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由于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很丰富,在高考命题中立足点也多种多样,如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离子共存、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单计算等,也可以出推断题,还可以出实验题。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铝三角”、“铁三角”,同时在复习时要加强化合物知识与理论部分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部分在保持原有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弱化了对磷的考查,但H、C、N、O、Si、S、Cl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仍是高考化学的重点。
由于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价态,所以不同价态的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也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均有体现。
另外,这部分知识往往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因此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在注意特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及知识点间的联系,要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知识归纳】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金属元素1.金属的通性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显示还原性,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
2014-2015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工业流程题教学案印刷版
教师 孙法军 班级 高三(3)、高三(5)上课时间学科 化学年级高三课时数(总5课时)第四课时课题2014-2015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工业流程题(2007年,21)(10分)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 4Cl ,理论上需NaCl g 。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 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 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5)若NH 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
(2008年,19)(11分)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
工业碳酸钠(钝度约98%)中含有Ca 2+、Mg 2+、Fe 3+、Cl -和SO 24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氯化钠 硫酸铵混合溶解蒸发 浓缩趁热 过滤Na 2SO 4 滤液冷却 结晶过滤滤液NH 4Cl洗涤干燥NH 4Cl 产品2030 40 50 60 70 80 20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氯化铵溶解度/g硫酸钠温度工业碳酸钠 溶解 除杂 过滤 滤液 滤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Na 2CO 3·H 2O母液加热脱水Na 2CO 3检验水NaOH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温度应控制在 ;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1种)。
(4)热的Na 2CO 3溶液有较强的去油污能力,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
(5)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
(5)已知:Na 2CO 3·10H 2O(s)=Na 2CO 3(s)+10H 2O(g) ΔH 1=+532.36 kJ ·mol -1 Na 2CO 3·10H 2O(s)=Na 2CO 3·H 2O(s)+9H 2O(g) ΔH 1=+473.63 kJ ·mol -1写出Na 2CO 3·H 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以教学案为载体优化元素及化合物的复习
1 了解 氧 、 . 硫元素 的单质及其 化合物 的主要性 质和重要应 用。
2 了解 常见硫元 索不同类 型化合物之 间转化 的条件和方 法。 . 3 认识硫 元素及 常 见化合 物 在生 产 中的 应用 和 对生 态环 境 的 .
影 响。
猜想② : 溶液呈 中性 , 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③ : 无还原性 , 不能和氧化剂氧化。 【 实验探究 】 于上述猜想② 、 , 计实验 方案如下 , 基 ③ 设 请
一
2 12 ) 2 2 1
典 型 习题 、 堂 训 练 、 验 探 究 、 维 创 新 学 生 在 课 前 要 当 实 思 预 习 这 样 教 学 案 的应 用 让 学 生 存 上 课 前 已经 自己 尝试 完 成 复 习任 务 , 现 课 堂 前 移 、 业 前 置 的 学 习行 为 , 现 了 学 生 实 作 体 的 主体 地 位 教 师 的 主 导 作 用 , 既节 省 了 上课 的 时 间 , 提 高 了 又 复 习 的 效 率 二 、 用 “ 学 案 ” 使 学 生 思维 有序 生成 使 教 促 掌 握 元 素 及 其 化 合 物 知 识 的 线 索 是 :每 一 族 元 素可 以按 由持 殊 ( 族 元 素 中 的 典 型 代 表 ) 一 般 ( 族 的 其 他 元 素 ) 各 到 各 的 思 维 来 掌 握 :而 学 习每 一 种 典 型 元 素 则 运 用 中学 化 学 中 物 质 分 类 思 想 体 系 . “ 质 一 氢 化 物一 氧 化 物 一 最 高价 氧 化 物 的 按 单 水 化 物一 对 应 的 盐 ” 的顺 序 , 复 习C ,S、 C、 a Mg A 、 e 如 I N 、 N 、 、 IF 、 等 章 的 知 识 ; 每 一 种 物 质 则 按 “ 构 ( 成 、 体 结 构 、 对 结 组 晶 主 要元素及其化合价 ) 性质一制备一用途 ” 一 的顺 序来 系统 的记 忆 存 储 。这 样 用 几 种 思 路 将 复 杂 的 元 素 及 其 化 合 物 知识 串联 起 来 , 建有 序 网 络存 储 在 大 脑 中 , 以随 时 调 阅 使 用 。 构 可 在 “ 学 案 ” 写 中 问 题 与 实 验 探 索 部 分 、 养 学 生 运 用 教 编 培 知识解题的思维的有序性。 例 如 : 代 硫 酸 钠 ( aS0 ) 看 成 一 个 S 子 取 代 了N , 硫 N ,, 可 原 a
价类二维图复习元素化合物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2015届高三化学高考复习教学案1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2、了解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
【预习导学】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其中观察法是运用_________有计划有目的的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通常首先要观察_________,了解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其次通过______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2.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练习】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二、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画二写三设计四实验五体验一、画请按照下图中的物质类别/化合价的二维角度,将钠及其化合物(Na 、Na 2O 2、NaOH 、NaHCO 3、Na 2CO 3、NaCl )画到二维图中,体会这样总结的思路。
二、写(按照自己的连线书“写”相关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描述相关物质的特殊颜色(让学生熟悉相关的化学用语和相关物质的颜色,按照物质类别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稳定性、特殊性)1、钠2、钠的氧化物2015届高三化学高考复习教学案3、NaHCO 3和Na 2CO 3三、“设计”相关的化学实验,以期实现图中的价态变化和物质类别的变化。
(物质制备)相关的化学实验,以期实现图中的价态变化和物质类别的变化。
(物质制备)四、提出自己想完成的探究实验(性质预测及验证) 五、体验高考五、体验高考例(例(20102010上海)将0.4gNaOH 和1.06g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0.1mol·1mol·1mol·L L -1稀盐酸。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
(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根据电离出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烃物要点扫描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3、CaCO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
如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NH4+、OH—,不是由SO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2、NH3均为非电解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强化学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方程式表。
2. 实验室用具和化学试剂。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常见元素的图像和化合物的名称,引发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回忆相关知识。
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复习元素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等。
2. 回顾化合物的概念和命名规则,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一些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三、元素周期表的运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并填写一些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例如周期性和族的特点。
3.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问题。
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20分钟)1. 复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正离子、负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前缀和后缀等。
2. 教师示范并解释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和离子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3.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进行一项简单的化学实验,例如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3.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化合物说课教案
2.命题趋向:①稳中求变;②衔接新课程;③知识难度稳定,能力考查增加;④命题角度融合,命题形式多样。
二、说学情1.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有所提高2.⎧⎪⎪⎪⎨⎪⎪⎪⎩易杂畏难情绪多乱散3.“四多四少”死记多,理解少;孤立多,联系少;积累多,比较少;分块多,综合少。
三、说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突破“块块”讲线索(2)突破“基础”讲题型(3)突破“识记”讲能力2.课时设计时间:一个半月(3月初至四月上旬)3.教学内容设计4.训练设计8+4形式稳定,与计算,实验融合性加强形式多样(图表、流程等)与生产、生活联系更紧密死记性质、规律多,理解性质原因少;孤立看待性质多,与基本概念、理论联系少;积累的各物质性质多,比较其相似性与特殊性少例如:Na2CO3与NaHCO3、CO2与SiO2、SO2与H2O2漂白性比较分块总结多,综合应用少例如:中学化学中常见工业制备原理的综合少例如:NH3→N2→NO→NO2(N2O4)→HNO3(NO3-)例如:元素及化合物与计算,实验题型,框图推断题型,离子共存推断题型例如:x xA B C−−→−−→(形式的递变总结)例如:无机推断之框图推断课程设计(附录课件)限时50分钟,8+4形式(附录试卷)四、说学法指导1.基础知识注重有序,网络化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或碱→盐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存在2.对规律注重理解.联系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理论找出相关物质的共性、异性及规律,尽可能加强理解,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
3.对解题方法注重总结,规律化4.对训练注重限时,规范化例:C →CO2 →Na2CO3→NaHCO3↓↑↓Si →SiO2→Na2SiO3→H2SiO3例:①Na、Mg、Al、熔沸点、硬度②H2O、H2S、H2Se、熔沸点③HNO3、H3PO4、H2CO3、H2SiO3、酸性例如:解离子共存类推断题:由题干→确定离子→排除离子→注意三原则: 电荷守恒,前后干扰,水解显性例如:按要求答题,规范作答(单位,有效数字,化学语言正确书写)。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全面复习高考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考化学考点,提高他们在高考中的得分率。
3.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2. 高考化学考点的理解和应用。
3.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难点:1. 高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整合和综合运用。
2. 高考化学题型的答题技巧和应对策略。
教学准备:1. 高考化学教材和辅导资料。
2. 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试卷。
3.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有机化学复习1. 复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反应类型。
2. 针对高考经典有机化学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第二课时:无机化学复习1. 复习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反应类型。
2. 针对高考经典无机化学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无机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化学计算复习1. 复习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针对高考经典化学计算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化学计算在实验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化学实验与应用1. 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巧。
2. 针对高考经典化学实验题型进行讲解和解题演练。
3. 强调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与答疑1. 对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综合复习和总结。
2.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和解惑。
3. 提供高考化学备考的建议和指导。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案例分析与解题训练相结合: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解题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试技巧。
3. 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本专题的教学分为3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复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训练无机推断,通过复习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网络联系,增强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重点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资料在考情分析基础上,给出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知识压缩的网络化,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重点内容的回忆,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练习,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复习无机推断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更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题知识内容不十分难,较易掌握,但拓展的无机推断是学生感觉困难的一个课题。
所以就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课题的引入、复习、结论、练习巩固都鼓励学生参与,可轻松复习并应用知识。
3.考情分析本课时复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经常出现在推断题中。
二、命题新动向:①将推断、计算、实验各题型融于一体,再糅合典型非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图象问题、数形结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主题。
三、教学目标常考知识点:1.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2.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3.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4.培养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图表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见下表)(1)复习本专题的知识,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就是——乱,似乎各种知识混在一起,没什么头绪,各种知识显得似是而非,各种提法都有道理。
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掌握每一主族的知识,在此处要注意掌握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一主族内部应抓住典型的代表物(比如卤素中的氯、氧族元素中的硫等)的性质,要求一提到该物质,立刻能在脑海中反映出该物质包含的各条化学性质来。
新教材高中化学二轮精品 专题四 物质结构与性质
[备考要点] 1.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会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会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
2.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及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
3.掌握元素“位—构—性”关系及其应用。
考点一原子、分子结构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原子、分子结构1.明确微粒间“三个”数量关系中性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四同”的判断方法判断的关键是抓住描述的对象。
(1)同位素——原子,如11H、21H、31H。
(2)同素异形体——单质,如O2、O3。
(3)同系物——有机化合物,如CH3CH3、CH3CH2CH3。
(4)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如正戊烷、新戊烷。
3.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空间填充模型电子式结构式乙醇:结构简式对二甲苯:分子式或化学式明矾:KAl(SO4)2·12H2O4.常考微粒电子式类型(1)阳离子,如:Na+、Ca2+、。
(2)阴离子,如:、、。
(3)官能团,如:羟基、氨基、醛基、羧基。
(4)单质分子,如:H··H、··N⋮⋮N··。
化合物分子,如:、、。
(5)离子化合物,如:、、。
(6)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如:、、。
常见电子式错误类型(1)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漏写错误。
如N2的电子式错写为N⋮⋮N。
(2)离子合并错误。
如Na2S的电子式错写为。
(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混淆错误。
如HCl的电子式错写为。
(4)原子结合顺序错误。
如HClO的电子式错写为。
(5)共用电子对数目错误。
如CO2的电子式错写为。
(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如Ge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2。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教案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对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关系的复习,认识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的依存关系。
能力培养:通过对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关系的分析与讨论,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依存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新事物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氮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关系的认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和崇尚科学,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科学品质:通过对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依存关系的逐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对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结构—性质—应用”及“性质—存在—制备”依存关系的研究,指导学生用模型或假说的方法进行化学学科研究,学习对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进行转化以及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元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学习钠的性质可类比知道第ⅠA族、第ⅡA族活泼金属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1)理清知识主线Na→Na2O→Na2O2→NaOH→Na2CO3→Na HCO3(2)形成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怎样处理钠屑?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写出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Cu2+===Cu(OH)2↓+H2↑+2Na+。
(3)怎样将Na2CO3溶液转化为NaOH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Ca(OH)2===CaCO3↓+2NaOH。
(4)向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H-+H+===H2O;CO2-3+H+===HCO-3;HCO-3+H+===H2O+CO2↑。
(5)怎样除去CO2中的SO2气体(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 2+2HCO -3===2CO 2↑+SO 2-3+H 2O 。
(6)怎样除去Na 2CO 3溶液中的NaHCO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CO -3+OH -===CO 2-3+H 2O 。
(7)怎样除去NaHCO 3溶液中的Na 2CO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O 2-3+H 2O +CO 2===2HCO -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全国通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1讲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应学生用书第49页) 提炼1 重要的特征反应1.产生气体(1)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金属+HCl(稀H 2SO 4)―→H 2↑;金属+H 2SO 4(浓)―→SO 2↑;金属+HNO 3(稀)―→NO ↑;金属+HNO 3(浓)―→NO 2↑;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CO 2-3(HCO -3)+H +―→CO 2↑+H 2O ; S 2-(HS -)+H +―→H 2S ↑;SO 2-3(HSO -3)+H +―→SO 2↑+H 2O 。
(2)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NH +4+OH -=====△NH 3↑+H 2O 。
(3)与水反应产生气体2Na +2H 2O===2NaOH +H 2↑;Mg +2H 2O=====△Mg(OH)2+H 2↑;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C +H 2O(g)=====高温CO +H 2;2Na 2O 2+2H 2O===4NaOH +O 2↑。
2.两溶液混合产生沉淀和气体(1)Ba(OH)2与(NH 4)2SO 4溶液:Ba 2++2OH -+2NH +4+SO 2-4=====△BaSO 4↓+2NH 3↑+2H 2O 。
(2)硫代硫酸盐与强酸反应:S 2O 2-3+2H +===S ↓+SO 2↑+H 2O 。
(3)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Al 3+与CO 2-3(HCO -3)、S 2-(HS -),Fe 3+与CO 2-3(HCO -3)。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Al 、Al 2O 3、Al(OH)3、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
4.几个重要的置换反应(1)铝热反应,如Fe 2O 3+2Al=====高温Al 2O 3+2F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元素及其化合物【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命题趋向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以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HCO3、Na2CO3)的性质为载体的推断题或实验题、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
钠及其化合物、合金与硝酸的反应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由于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很丰富,在高考命题中立足点也多种多样,如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离子共存、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单计算等,也可以出推断题,还可以出实验题。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铝三角”、“铁三角”,同时在复习时要加强化合物知识与理论部分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部分在保持原有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弱化了对磷的考查,但H、C、N、O、Si、S、Cl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仍是高考化学的重点。
由于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价态,所以不同价态的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也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这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均有体现。
另外,这部分知识往往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因此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在注意特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及知识点间的联系,要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知识归纳】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金属元素1.金属的通性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显示还原性,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
3.Fe(Ⅱ)和Fe(Ⅲ)的转化(二)非金属元素1.非金属的通性(1)原子结构特点及化合价①最外层电子均大于、等于3(除H以外),与其主族序数相同。
②最高正价分别为:+4 +5 +6 +7(与族序数相等)对应最低负价:-4 -3 -2 -1(等于族序数减8)③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变价:除呈现上述最高价及最低价以外,有的非金属还呈现其它价态。
如:S:+4价;N:+1 +2 +3 +4价;Cl:+1 +3 +5价。
(2)非金属单质的聚集状态和同素异形体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如:F2、Cl2、Br2、I2、O2、S、N2、P4、H2,这些晶体表现为硬度不大,熔点不高,易挥发、不导电,它们在常温下聚集态为气态(“气”字头)液态(“氵”旁)或固态(“石”字旁)②碳(金刚石)、硅、硼为原子晶体,硬度很大,熔沸点很高。
由于原子晶体中没有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固态和熔融态都不导电。
但某些原子晶体,如单晶硅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
③非金属元素常出现同素异形现象。
如:金刚石与石墨;白磷与红磷;O2与O3;S2、S4、S8等互为同分异构体。
(3)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①常见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O、Cl、N、Br、I、S、P、C、Si 、H②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如元素的非金属性O>Cl,N>Br;而单质的活泼性:O2<Cl2,N2<Br2。
但由于某些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原子间以强烈的共价键相结合(如N N等),当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消耗很大的能量才能形成原子,表现出了单质的稳定性。
这种现象不一定说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强的分子内共价键恰是非金属性强的一种表现。
③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八条依据I.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i.同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如Cl>S>P>S i等。
ii.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F>Cl>Br>I等。
II.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
III.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 >PH3,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IV.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则非金属性Cl>S>P>C>Si。
V.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
如2F2+2H2O=4HF+O2↑;O2+4HCl=2H2O+2Cl2(地康法制Cl2);Cl2+2NaBr=2NaCl+Br2;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
VI.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I<Br<Cl<F。
CuCl2;VII.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Cu+S Cu 2S,说明非金属性Cl>S。
VIII.几种非金属同处于一种物质中,可用其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的强弱,如HClO、HClO3中,氯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说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氯。
(4)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现象、生成物的聚集状态)(5)常见非全属单质的制取方法①电解法电解水溶液:如2NaCl+2H2O2NaOH+Cl2↑+H2↑电解熔融物:如2KHF2F2↑+H2↑+2KF②分解法:如2KClO32KCl+3O2↑ CH4C+2H22H2O22H2O+O2↑③置换法:如Cl2+2NaBr=2NaCl+Br22H2S+O2(不足)2H2O+2S④氧化法:如MnO 2+4HCl(浓)MnCl2+Cl2↑+2H2O4NaBr+3H 2SO4+MnO22Na2SO4+MnSO4+2Br2+3H2O,2H2S+SO2=3S+2H2O ⑤还原法:C+H2O CO+H2,Zn+2HCl=ZnCl2+H2↑,2C+SiO2Si+2CO↑2.氯元素的知识网络3.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4.氧及其化合物相互联系5.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考点例析】例1.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2O5SO3+NO ②SO3+H2O 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硫化氢通入浓H2SO4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D.加入少量的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解析:在反应①中NO2起氧化剂的作用,从反应①、③看NO2起催化作用,选项A中浓硫酸起吸水剂的作用;选项B中浓硫酸起氧化剂作用;选项C中浓硫酸起酸性作用;选项D 中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
答案:B、D例2.(2012·重庆理综,26)(15分)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1) 碳与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H为非积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Q是___________,R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2) 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中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先将20.0 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 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 g,滤液稀释到1 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硅盐酸的物质量浓度为。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解析:(1)因C与Q能生成两种气态化合物,一种为非极性分子,故Q为O元素,两种化合物分别为CO和CO2,其中R为CO2,C为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IV A族;CO2为直线形分子,C与O之间是双键,电子式为。
(2)金刚石为固体而CCl4为液体,分离两者的操作为过滤;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缓慢,故可以用乙醇除去粗产品中的钠。
(3)加入NaOH溶液后,Si和SiO2都能溶解,但只有Si能与其反应生成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根据样品质量、SiC固体质量以及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可求算出SiO2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故硅酸钠的物质的量共为0.12 mol+0.05 mol=0.17 mol,故硅酸盐的浓度为0.17 mol·L-1。
(4)①中Na还原CCl4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而Cl2与水生成HCl和HClO,不属于置换反应。
②中水晶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而干冰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③Na2SiO3溶液与SO2能反应,说明酸性H2SO3>H2SiO3,但H2SO3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说明非金属性S>Si。
④Na在空气燃烧生成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是O22-,其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而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阴阳离子个数比也是1:2。
故正确的是③④。
答案:(1)第二周期第IV A族,氧(或O),(2)过滤,水(或乙醇) (3)Si+2OH-+H2O =SiO32-+2H2↑,0.17 mol·L-1(4)③④例3.(2012·天津理综,9)(18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⑴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