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指导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纵观当今教育教学检查现实,在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为必考题型。
材料解析题的题目考查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扩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掌握这类题型的解法非常重要。
下面从四个方面把握其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弄清题意,找出材料关键信息(一)阅读顺序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如此做,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阅读顺序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
这样做使得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具备了目的性。
读材料是为了解好材料题所设的问题,如果没有阅读材料前的了解设问,阅读材料时就难免盲然,读完材料后就会感觉“读了材料仅仅是读了材料,此外一无所获”。
盲然后再读设问,了解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又不得不重新阅读材料。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不要在无形当中浪费它,特别是在考试当中。
(二)阅读目的先读问题再读材料,是为了更好的读懂材料,更是为了更好地解答好题目设问。
在有目的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进行的阅读要仔细,要根据设问理解材料。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即“处理材料”的过程。
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答设问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关键信息与教材相联系打下基础。
阅读材料一般是精读(切忌泛读,只了解材料的大概意思),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
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往往给我们一些提示。
在阅读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必须找出与材料解析题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用笔勾划出来。
(三)三大类材料的预期阅读效果作为入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现代文材料、文言文材料、“译文”材料。
这三大类材料,以现代文材料出现的概论最大,其它两类出现的几率并不太大。
(1)现代文材料。
该类型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与解答设问相关的切入点,划出与设问相关的关键信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材料: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不要遗漏任何信息。
注意材料的主题、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你理解材料的背景和内容。
2.找出关键词句: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找出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可能是对材料的总结或对问题的提示。
通过关键词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3.联系所学知识:在分析材料时,要将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对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回答问题。
4.归纳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注意细节和逻辑: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细节和逻辑关系。
对于涉及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的题目,要仔细核对材料中的信息,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6.反思和总结:在完成材料解析题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
检查答案是否准确、完整、有条理,对于不足之处要及时纠正和改进。
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四步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四步法”学习和研究历史,大都需要借助于相关的历史史料进行,因此正确把握历史材料的分析和阅读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明显加大了对材料阅读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在“文综”和“大综合”试题中,逐渐淡化了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界限,二者大有合并的趋势。
材料题的解题训练日益成为历史高考备考更重要的内容。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解答材料题的“四步法”,简介如下。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
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
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
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
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它通常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要做好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思考技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都有哪些。
一、材料的认真阅读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对所给材料有一个非常认真的阅读,一定要仔细地理解材料中显示的历史事件、龙虎斗、人物性格及行为、政治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细节。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抓住材料中的重点,以便在之后的分析和评价中更好地使用。
二、与历史概念的联系历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而历史学家使用的每一个术语都有一定的含义。
因此,在进行历史材料解析的时候,学生需要将材料中的每一个概念和术语与所学到的历史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三、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了解历史事件往往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对历史事件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理位置以及涉及的各方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四、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事件的分析是高中历史材料解析的重点,学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应始终明确自己的分析和回答与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相符合,切不可随意捏造事实或者将材料内容曲解成自己所想的内容。
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历史理论与实际历史事件相结合,以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体会。
学生需要将所学到的历史理论运用到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中,并与所给材料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六、结论明确对于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学生需要在分析和评价后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结论需要基于材料中的事实和真实历史背景,以及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理论。
同时,结论也需要与材料的意图和要求相符合,更好地呈现出学生在历史材料解析中的能力。
历史材料题解答的技巧与方法
历史材料题解答的方法与技巧1、历史材料题解答方法一、读——是解答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
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
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
②读懂、读透材料。
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历史材料题是不少同学学习历史的拦路虎,纵观近些年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历史材料解析题具有如下特点:1、能够很好的阅读理解材料;2、能比较完整的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3、能够快速的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4、能够明确的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如何才能的高分呢?下面的这篇文章理论性较强,但是读懂了,你的成绩将会突飞猛进。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
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
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
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简单说,读题要做到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答题步骤: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
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解析:问题问的是生产方式最早出现的时间,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先看提示性文字:出处——《墨子》,得知墨子是战国时期人,该情境应该发生在战国或战国之前,再找材料中的有效文字“农夫…耕嫁,妇人纺织”,知道讲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得出结论: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②材料题的另一种:图表型材料题。
3、链接所学内容(回扣课本)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忌脱离课本漫天讲。
4、组织答案答题问答题题干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认识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历史材料题以其设问灵活、考查能力强、分值较大等特点,在高考历史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分数的高低成为历史科总分高低的重要依据。
从近年高考和平时学生做题经验看,学生做材料题缺乏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影响成绩好坏的原因之一。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做材料题的解题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
一、提炼(概括)要点型试题1、设问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特点(背景、影响、作用)”。
2、变式提问:“说明……阶段性特征”、“材料反映……的问题”等。
3、解题思路:(1)对材料分层提炼要点;尽量使用材料中的关键词来组织答案。
(2)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分角度提炼要点。
4、存在问题与对策:问题主要是答题角度单一、要点概括不全。
对策在于要善于运用归纳法,多层次、多角度概括要点,分层(分句)提炼中心思想(或要点)。
5、示例——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
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
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
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转移的特点。
【解析】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和分析问题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来,材料可以划分四个层次从转移背景、中心区域、迁移效率、工业类型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炼答案。
二、比较异同型试题1、设问方式:“比较……异同”、“指出……不同之处(或差异、特点)”、“指出……相同之处”。
2、解题思路:首先,认识该问题的正确的比较角度(适合于设问中没有给出比较角度的试题),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基本特点是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景,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进而对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但是材料解析题要怎么答呢?以下本人搜集整合了一些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如下:一、认真阅读材料,弄清题意,明确中心。
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
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收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
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础。
阅读材料应该分成两个层次:(1)泛读,先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
(2)精读,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
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往往给我们一起提示作用。
作为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古文(文言文)、现代文、译文。
(1)古文(文言文)。
对文言文材料应结合汉语知识及课本相关内容,弄清材料意思,不应像在语文课那样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
(2)现代文。
现代文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3)译文(欧化文)。
由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与我们有一定的差别,加上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比较隐蔽,特别是一些文件、条约、回忆录等充满外交刺令和故意隐瞒其真实意图,更需考生细心观察,思考、辨别、提炼出材料观点。
二、回顾教材,归类对号,落实章、节、框。
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时学习当中很难接触到的,当时没有见过的材料背后必然至少有一个学过的知识点。
任何材料虽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
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缩小范围,根据题目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万能模板(具体题型版)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万能模板(具体题型版)1、三读材料,信息。
材料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人物等),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弄清楚考查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还是相互补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井用笔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有些材料较浅显的,可以先看提问,再带着提问看材料并确定有效信息。
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出处、注悉。
2、分析提问,明确要求。
从提问情况看,一般有四种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
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有的提问是以上一问的回答为基础的;有的提问要求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在审题时要注意,在审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和限制性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翻和疏忽。
3、紧扣提问,认真作答。
第一,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题依据和限制性条件。
看提问为“根据材料”“根据所学知回答”或是没有规定答题的依据。
第二,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
第三,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赋分多的要多答,赋分少的要简答。
第五,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方法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一、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 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2.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
②读懂、读透材料。
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1. 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 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答——是解题的落脚点,要做到“五个注意”:1. 审准设问。
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做出限制要求,如:“不得照抄材料原句”,“依据材料概括提炼”等等。
2. 答好第一问。
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材料题一般有多个设问,设问之间常常互相联系,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
3. 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
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
4. 答题要简明。
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
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
5. 注意分值。
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一、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6.分析材料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一读: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
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
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
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
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
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中考历史考卷考试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一、材料题的含义、考查能力、组成部分含义:材料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
材料解析题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忠实于材料而不是忠实于课本,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考查能力: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并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
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
组成部分:材料题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材料部分:一般是由文字、图表,图片、数字数据、综合型材料等。
第二部分即设问部分:是根据材料相应地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一般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回顾历史,又关注现实,又展望未来;问题的设置一般强调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要求学生解答。
二、材料解析题的分类(一)、材料解析题按其材料采用的形式:1、文字材料2、数字材料3、图形材料4、图片材料5、表格材料6、综合材料(即前面五种材料的结合型)(二)、根据命题者给予材料提示的显著程度分:1、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这类材料解析题,命题者不给考生任何有关材料背景的说明,完全依赖于考生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背景,考生根据已有知识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属于哪部分历史范畴(时间、朝代、范围),这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判断这一步走对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者所给出的有关问题。
2、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这类材料中,命题者在给出材料前,往往在题首给出关于材料的背景说明,或引用提示明显的材料,考生据此可立即发现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历史范畴。
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课堂实录)2015-04-21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课堂实录)材料解析题中经常出现的问法变化(或发展趋势)、原因(或背景)、特点、作用(或影响)启示(或认识)等。
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或结论?材料间有何联系?比较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或异同点、优缺点等)。
答题方法:1、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
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3、链接所学内容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4、组织答案答题材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技巧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对此,答题争取做到“四化一全一精炼”。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史料分析的解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考试题型。
具有“制作精巧、容量大、灵活性强、辨别力强”的特点。
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很不及格。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应该掌握四个步骤,即:阅读、搜索、思考和回答。
一、阅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通读、理清材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1. 先读题,再读材料。
很多人认为有必要先看材料,看题目再提问。
事实上,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阅读材料是比较陌生的。
如果遇到难懂的古籍和外来资料,容易引起恐惧,影响答题,不回答问题的要求和方向就阅读资料。
不强,效率不高。
需要多读几遍才会不知所措。
因此,先读题,设题,定位材料,明确答题方向和目标,带问题读材料,使思路更清晰。
2.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资料。
材料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是提议者简要介绍材料的来源和内容的地方。
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家和功能,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项或多项信息。
这些解释性文字往往给问题解决者一些提示和指导,并可能隐藏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例如,回答第一个问题“思南最晚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就很重要。
②理解并通读材料。
材料的阅读一般要读三遍:第一次粗读,找到材料描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仔细阅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得有效的信息。
杜绝半知半解匆忙回答问题的悖论问题。
第三次以阅读为重点,以提问为重点,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以及解决命题能力的测试方向。
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与答案无关的内容被省略号删除,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须重要且必须包含重要信息。
2. 发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阅读”往往是一致的,没有必要将两者分开。
1. 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
具体方法是:先分析素材,把长素材分成几段,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段落,找出每个句子的意思;如果素材只有一句话,找到它的词,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等。
【初中历史】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
【初中历史】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
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因此,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作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三个环节,即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1、写作教材正文和复述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中国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必须像语文课分析古文一样,对每句话每个字词都要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
此时,可按语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
第二遍,融合复述重点念。
这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复述的实质就是并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
复述的定向促进作用整体表现在:①确认信息提取方向,协助学生抽取有效率信息,一拖再拖其余信息。
如1995年中考第39题所惹来《南海县志》和《捷报》的两条材料,信息量相当大,但复述只建议学生从中抽取与继昌隆缫丝厂创业与经营有关的信息。
②确认与有关科学知识联系的方向。
如1996年第45题存有一反问就是“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定意义?”这实际上就是规定学生必须用有关抗日战争僵持阶段陕甘宁边区碰到的困难的科学知识去解析材料。
③确认能力考查的方向。
如1996年第45题第②问建议学生“比较1941年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比较”二字就确认此反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正因为复述为解析材料确认了方向,所以念材料时,一定必须深入细致审阅复述,明晰复述的建议,然后带着复述再回过头来存有重点地念材料,从中以获取有效率信息。
2、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举例解说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技巧
举例解说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技巧山东成武二中盛昌华一、前后颠倒,节省时间。
做题时,先不看前面的材料,而是先看后面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这样带着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去阅读材料,从而避免了走马观花、漫无目的地阅读材料。
从而既节省了时间,又容易使答案找到。
甚至有些材料解析题,根本不用看材料就可以直接回答。
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做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骑马的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启蒙思想家们为什么说欧洲封建制度是漫长的黑夜?这个“漫长的黑夜”是什么?什么是“理性的阳光”?又是怎样驱散这“漫长的黑夜”的?(2)材料二中伏尔泰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应该怎样评价?(3)材料三中孟德斯鸠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有何历史影响?(4)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在本题中,有四个小题,为了提高做题效果,就应先看设计的问题。
第(1)问甚至不看材料就可看出出答案。
二、融会贯通,寻找提示。
一个材料解析题的几则材料,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或一事件而设计的。
它们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上下材料之间,常起到一种相互补充、相互说明和解释的作用。
甚至材料的出处,都可能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依据材料三设计的题目不会做,但读到材料四时,疑团就豁然开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14-1919年间大生纱厂发展状况示意图
• 该厂出现如图所示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 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1分)
再现“八一”南昌起义场景的油画
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标语
(1)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 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8分)
三、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
选取材料 文字型(文言文 现代文 外文翻译) 文字理解 数据型(表格 饼状图 柱状图 曲线图)数据变化 图片型(文物图 漫画 地图) 隐含信息 混合型 设问结构 提炼观点(概括归纳材料的要点) 抓住层次 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联系书本 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正确观点
答:①表现: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科技领先;教 育发展、人才众多。(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
②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1分)
(一)文字型材料解析
理解文字
(1)阅读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 (2)注意提示性文字(在材料的开头和在材料末 尾) (3)抓住关键句、词、字。关注总结性的词句, 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借助标点符号及关键 词划分层次。 (3)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各种方式的隐含时 间信息) (4)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 解答:结合设问,理解材料 分析层次,寻找信息 联系书本,判断分析 提炼观点,转换词语 材料为主,结合书本
(1)答: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 革命根据地,开辟了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 道路。(8分)
(三)图片型材料解析
地图、漫画和图片只是一个辅助,信息在图片中,答案在 课本上 (1)地图类:根据地图名称,地图图示和地图隐含信息判 断地图是什么时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国家或者地区,寻找 地图关键地点,强调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特点,根据所学知 识解答 (2)漫画类:漫画只是一个表象,仔细寻找漫画的名称、 画中的隐含信息,关键看透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结合相 关课本知识解答 (3)图片类:人物图、文物图等等,关键图上方或者下方 的注释文字、判断图中涉及的朝代、时期特征,联系相关 课本知识根据设问要求解答
九年级某班的历史图片展。
• 九年级某班举行了历史图片展,请你为这个图片 展设计一个专题名称。
答 :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书写 与审题
(学生考卷实例)
四、组织答案注意事项
(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1、注意分值。组织答案 2、注意审题。问什么答什么。对题目设问,要有明确 的回应, 对所解答的问题应有简短的提示。 3、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4、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 5、注意用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的语言,尽量使 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 述过于口头语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6、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 域作答大题号小序号应保持一致,不得变更题号和小 序号。
答: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②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 重视发展新兴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创造比较有利的经 济发展环境。(每点1分,每点均不拘泥于文字表达,言之 有理即可)
数据型材料解析题的例子:南通市 2008年中考第41题
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2分)及你作出 判断的依据(2分)(均不得照抄图中数据) 答:由上升、发展到发展减缓(或进入“黄金时代”到 开始走下坡路)(2分,答曲折发展也给分);依据: 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从不断增加到逐渐下降。(2分)
(二)数据型材料解析
数据图表 (1)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 (2)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格注意横纵栏间 的数据大小变化,饼状图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柱状 图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注意与时间联系反 映的高低起伏) 解答:将图表数据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 采用动态回答,多用 什么+“越来越……”, “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 , 或者什么比什么多、快等等 分析数据所反映的背后信息,回归课本知识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
• 文字型材料解析题例子:中考题 • 材料:1948年到1949年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外贸的1/3,黄金储备的 3/4左右;∥ 战后初期,美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陆、 海、空军,还拥有了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 美国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同时拥有巨大的教育、 科技和人才优势,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充 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 业,1945到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还多。 • 根据材料,归纳二战后美国综合国力强大的主要 表现。(不得照抄原文)(3分)并概括指出美国 当时的国际地位。(1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战后初期,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一片战 争废墟,美国制造的商品和美国的资本很快流入 ∥ 这些国家。 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 究经费的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 以上的科学发明来自美国,同时,美国增加对高 新工业的投入,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工 业发展起来。∥战后美国政府鼓励对外投资增加, 增加工人工资福利,缩短工作日时数。 • 根据材料中美国具体做法思考,二战后美国经济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复杂问题简单化,疑难问题常见化, 回答问题规范化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题方法指导
梁山街道一中
历史教研组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
1、看清问题要求 2、带着问题要求阅读理解材料 3、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4、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5、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分析说明作答
二、分析设问与整体把握材料
分析设问,减轻阅读的难度,整体把握材料明确答 题方向。 设问的模式(限定词、中心词等) (1)“根据材料X,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 纳)…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X分) (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 材料、概括、归纳等)……(X分) (3) “综合x材料……谈认识(或者启示等)(X 分) 整体把握材料: (1)材料与材料的关系,抓住中心问题。 (2)材料与课本的关系,寻找切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