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培优专题1 直角三角形

合集下载

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第01讲 三角形

数学八年级上册培优第01讲  三角形

知识导图第一讲:三角形概述教学内容本讲内容涉及三角形角度计算的知识点,在人教版课本第十一章中学习,在本系列教材初二第1册第一节中已学习过.专题1 三角形角度转换基本图形的应用专题2 三角形角平分线基本模型专题3 三角形内、外角度转换专题4 角度转换基本模型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应用专题讲解专题1:角形角度转换基本图形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已知∠C=54°,∠E=30°,∠BDF=130°,求∠A的度数.AECFB D(2012,江岸区期末)【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 ②方法与技巧:练1.1: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P 为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PE ⊥AD 交直线BC 于点E . (1)若∠B =35°,∠ACB =85°,求∠E 的度数;(2)当P 点在线段AD 上运动时,猜想∠E 与∠B 、∠ACB 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无需证明.BC AD P练1.2:如图,已知∠CGE =120°,求∠A +∠B +∠C +∠D +∠E +∠F 的度数.αBCGEAFD练1.3:如图,求:∠A +∠B +∠C +∠D +∠E +∠F = 度.A CD EF B PI专题2: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基本模型【例2】如图,△ABC 中,∠A =50°,点P 是∠ABC 与∠ACB 平分线的交点.AC B PAC BDEP AC B FP图1 图2 图3(1)求∠P 的度数;(2)猜想∠P 与∠A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3)若点P 是∠CBD 与∠BCE 平分线的交点,∠P 与∠A 又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4)若点P 是∠ABC 与∠ACF 平分线的交点,∠P 与∠A 又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 ②方法与技巧:练2.1:如图,BE 是∠ABD 的角平分线,CF 是∠ACD 的角平分线,BE 与CF 交于点G ,∠BDC =140°,∠BGC =110°,求∠A 的度数.D BA CGEF练2.2:(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分别经过点B 、C .△ABC 中,∠A =30°,则∠ABC +∠ACB = ,∠XBC +∠XCB = .B X ZYAC图1(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 的位置,使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仍然分别经过B 、C ,那么∠ABX +∠ACX 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 +∠ACX 的大小.B X ZYAC图2练2.3:(1)如图1,求证:∠CDB =∠A +∠B +∠C .C ABD图1(2)如图2,∠ACD 的平分线与∠AB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A ,∠CEB 和∠CDB 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C ABD E图2(3)如图3,若∠ACE=13∠ACD,∠ABE=13∠ABD,猜想∠A,∠CEB和∠CD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写出结论,不必证明)E CD 图3【变式】已知△ABC中,∠BAC=100°.B AOBAO1O图1 图2 图3(1)若∠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如图1所示,试求∠BOC的大小;(2)若∠ABC和∠ACB的三等分线(即将一个角平均分成三等分的射线)相交于O,O1,如图2所示,试求∠BOC的大小;(3)如此类推,若∠ABC和∠ACB的n等分线自下而上依次相交于O,O1,O2,…,如图3所示,试探求∠BOC的大小与n的关系,并判断当∠BOC=170°时,是几等分线的交线所成的角.(2014,光谷实验10月月考)专题3:三角形内、外角度的转换【例3】将△ABC沿EF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1)如图1,试问∠1,∠2与∠C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2)若点C′在△ABC的外部,如图2所示,试问∠1,∠2与∠C之间又有何关系?为什么?21AC FBEC'21ACFBE C'图1 图2(2014,江汉区期末)【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 ②方法与技巧:练3.1:如图,△ABC 中,∠ABC =∠ACB ,D 为BC 边上一点,E 为直线AC 上一点,且∠ADE =∠AED ; (1)求证:∠BAD =2∠CDE ;BACDE(2)如图,若D 在BC 的反向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BACDE【例4】如图,BP 是∠ABC 的平分线,DP 是∠CDA 的平分线,BP 与DP 交于P ,右∠A =40°,∠C =76°,求∠P 的大小.ABDCP【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 ②方法与技巧:练3.2:如图,∠DAB 和∠BCD 的平分线AP 和CP 相交于点P ,并且与CD ,AB 分别相交于M ,N .在图中,(1)若∠D =40°,∠B =36°,试求∠P 的度数;(2)—般性结论:若∠D 的度数为x ,∠B 的度数为y ,则∠P 的度数为 .ABDCMP N【例5】如图,△ABC 中,∠B >∠C ,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求证:∠DAE =12(∠B -∠C ).BCAD E【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②方法与技巧:练3.3:如图(1),△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BC于点E.(1)若∠C=80°,∠B=50°,求∠DAE的度数.(2)若∠C>∠B,试说明∠DAE=12(∠C-∠B).(3)如图(2)若将点A在AD上移动到A′处,A′E⊥BC于点E.此时∠DAE变成∠DA′E,(2)中的结论还正确吗?为什么?BACD E BACDA'E图1 图2专题4:角度的综合和实际应用【例6】上午8时,一条船从海岛A出发,以15海里每小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海岛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NAC=43°,∠NBC=86°,则海岛B与灯塔C相距海里.BCAN【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②方法与技巧:练4.1:(1)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6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5°方向,则∠ACB 的度数是( ).ACB北南A .80°B .75°C .85°D .70° (2)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50°方向,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80°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原题40°,个人认为改为80°更适合.】D ABC E北北(2014,光谷实验10月月考)【例7】如图,△ABC 中,AD 是高,AE ,BF 是角平分线,BF 交AE ,AD 于点G ,H ,∠C >∠ABC ,下列结论:①∠AGB =90°+12∠C ; ②∠C -∠ABC =2∠EAD ; ③∠BFC +∠AEC =180°;④∠AGB +∠BHD -∠EAD =180°, 其中正确的有( ). BACE D GHF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析】【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 ②方法与技巧:练4.2: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AB =20°,∠ACB 的平分线与外角∠AB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连接AE ,则∠AEC 的度数为( ).C DA EA.10°B.30°C.35°D.45°(青山,13-14期中考试)专题5:角度转换基本模型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综合应用【例8】如图1,△AOB与△COD是两个可以完全重合的直角三角形,其中A,B,C,D四点均在坐标轴上.(1)如果B(0,一3),S△COD=9,请写出点A,C,D的坐标;(2)如图2,∠ADC的平分线DE所在直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F,求∠F的度数;(3)如图3,M是线段AD上任意一点(不同于点A,D),作MN⊥x轴交AF于点N,作∠ADE与∠ANM 的平分线交于点P,在(2)的条件下,能否求出∠P的度数?说出你的理由,若能求出,请写出解答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2013,江岸区期末)【解析】(1)∵△COD与△AOB完全重合,∴OB=OD,OC=OA;∵B(0,一3),∴OB=3,则OD=3,∴D(3,0);∵S△COD=9=12·OD·OC,∴OC=6,∴C(0,6),A(6,0).(2)∵DE平分∠ADC,AF平分∠OAB,∴设∠CDE=∠EDA=x,∠DAF=∠BAF=y;∵x=y+∠F,而∠OAB=∠OCD=2y,∴2x=2y+90°,∴x=y+45°,∴∠F=45°.(3)∵DP平分∠EDA,PN平分∠MNA,∴设∠EDP=∠PDA=x,∠MNP=∠PNA=y,则∠P=90°-x-y;而∠F+180°-2x+180°-2y+90°=360°,∴2x+2y=90°+45°=135°,∴x+y=67.5°,∴∠P=90°-67.5°=22.5°.【归纳总结】①题型特征:②方法与技巧:练5.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4,1),C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且AC平分∠OAB.(1)求证:∠OAC=∠OCA;图1(2)如图2,若分别作∠AOC的三等分线及∠OCA的外角的三等分线交于点P,即满足∠POC=13∠AOC,∠PCE=13∠ACE,求∠P的大小;图2(3)如图3,若射线OP,CP满足∠POC=1n∠AOC,∠PCE=1n∠ACE,猜想∠OPC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用含n的式子表示).图3 (2013,江岸区期末)分级检测 A 级1.画△ABC 的BC 边上的高AD ,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ACDA BC DD A BCABCDA B C D2.如果在△ABC 中,∠A =70°-∠B ,则∠C 等于( ). A .35° B .70° C .110° D .140°3.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6 B .7 C .8 D .94.如图,△ABC 中,∠B =45°,∠C =75°,AD 是BC 边上的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则∠DAE 的值为( ).BD ACEA .15°B .30°C .45°D .25°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 cm 和7 cm ,且第三边边长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 6.(1)在△ABC 中,∠C =60°,∠A =3∠B ,则∠A = ,∠B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7,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3)在△ABC 中,∠A ∶∠B ∶∠C =1∶3∶5,则∠A = ,∠B ,∠C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5∶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8.如图,△ACD 的外角是∠ =∠ +∠ ,△ABD 的外角是∠ =∠ +∠ .AB CD9.如图,∠ABC =40°,∠ACB =60°,BO ,CO 平分∠ABC 和∠ACB ,DE 过O 点,且DE ∥BC ,则∠BOC = °.BACOD E10.如图,求∠A +∠B +∠C +∠D +∠E +∠F 的度数.A BCD EF11.如图,求∠A +∠B +∠C +∠D +∠E +∠F 的度数.A B EDF HCG IB 级1.(1)在图1中,猜想∠A +∠B +∠C +∠A 1+∠B 1+∠C 1= °; (2)试说明你猜想的理由.(3)如果把图1称为二环三角形,则它的内角和为∠A +∠B +∠C +∠A 1+∠B 1+∠C 1;把图2称为二环四边形,则它的内角和为∠A +∠B +∠C +∠D +∠A 1+∠B 1+∠C 1+∠D 1;把图3称为二环五边形,则它的内角和为∠A +∠B +∠C +∠D +∠E +∠A 1+∠B 1+∠C 1+∠D 1+∠E 1,请你猜一猜,二环n 边形的内角和为 .(只写结果)BCA 1B 1C 1A AB CDA 1B 1C 1D 1A B DE A 1B 1C 1D 1E 1图1 图2 图32.如图1,△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交于A 1. (1)分别计算出当∠A 为70°,80°时∠A 1的度数;(2)根据(1)中的计算结果写出∠A 与∠A 1之间的数量关系: (不需证明); (3)∠A 1BC 的平分线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A 2,∠A 2BC 与∠A 2CD 的平分线交于A 3,如此继续下去可得A 4,…,A n ,请写出∠A 6与∠A 之间的数量关系: (不需证明); (4)如图2,若E 为BA 延长线上一动点,连EC ,∠AEC 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Q ,求∠Q +∠A 1的度数.BC AD A 1B C A DA 1EQ图1 图2课后反馈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55°和65°,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外角的是( ). A .115° B .120° C .125° D .130°2.如图,已知∠1=20°,∠2=25°,∠A =35°,则∠BDC 的度数为( ).21DAB A .50°B .80°C .70°D .60°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 C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和它不相邻的外角 D .三角形的外角和为180°4.如图,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 .215.如图,∠1+∠2+∠3+∠4=( ).40°3421BC EAD A .100°B .200°C .280°D .300°6.如图,AC ,BD 相交于点O ,BP ,CP 分别平分∠ABD ,∠ACD ,且交于点P . (1)若∠A =70°,∠D =60°,求∠P 的度数; (2)试探索∠P 与∠A ,∠D 间的数量关系; (3)若∠A ∶∠D ∶∠P =2∶4∶x ,求x 的值.AD COPE F B7.如图1,已知在△ABC 中,AE 平分∠BAC ,∠C >∠B ,F 为AE 上一点.且FD ⊥BC 于D . (1)试推导∠EFD 与∠B ,∠C 的大小关系;DBCA E F图1(2)如图2,当点F 在AE 的延长线上时,图1的其余条件都不变,你在(1)中推导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BCAD FE图2下次课必背1.三角形内角和度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基本图形的结论.3.两内角角平分线夹角与顶角的关系、一内角一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顶角的关两外角平分线夹角与顶角的关系.4.三角形中共一个顶点的角平分线与高线夹角、另两个内角的关系. 5.多边形内角和:n 边形内角和=(n —2)×180°; 外角和:多边形外角和=360°. 6.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条数为n -3,所有对角线条数为(3)2n n .。

初二数学培优专题 (1)——共点“手拉手”模型(又称旋转“一拖二”模型)(答案详解)

初二数学培优专题 (1)——共点“手拉手”模型(又称旋转“一拖二”模型)(答案详解)

共点手拉手模型(又称旋转“一拖二”模型)——兼谈最值、轨迹问题特点——公共点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如图,若连接BB’、CC’,易证明△ABB’≌△ACC’(SAS)。

这就是传说中的“旋转一拖二”,又称为“手拉手模型”。

典型问题:【例1】(成都高新区2017-2018八年级上期27题)【例2】(成都金牛区2017-2018八年上期27题)如图,在△ABC中,∠B=45°,AB=22,2=BC,等腰直角∆ADE中,∠DAE=90°,2+3且点D是边BC上一点。

(1)(3 分)求AC的长;(2)(4 分)如图1,当点E恰在AC上时,求点E到BC的距离;(3)(3 分)如图2, 当点D从点B向点C运动时,求点E到BC的距离的最大值。

图1【例3】(2017届初二上期七中联盟半期)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P 在斜边AB 所在的直线上,以PC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 ,其中90PCQ =∠,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①,若点P 在线段AB上,且AC =,12PA =,则: ①线段PB =________,PC =________;②猜想:222,,PQ PA PB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②,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在(1)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②给出证明过程; (3)若动点P 满足4PA PB =,求PQAC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图① 图② 备用图QCBPAQCB ACBA【例4】如图,已知30MON ∠=︒ ,B 为OM 上一点,BA ON ⊥ 于A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 为射线BM 上一动点,连结CP ,将CP 绕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CE ,连结BE ,若 4AB = ,则BE 的最小值为【例5】(成都武侯区2016-2017八年上期27题)如图,已知直线x y =过点A ,y AB ⊥轴于点B ,x AC ⊥轴于点C ,点P 是y 轴上的一动点,连接AP 交直线BC 于点E .点N 在直线BC 上,连接AN 且︒=∠90PAN ,在射线AN 上截取AE AD =,连接DE .(1)求证:2222AE EC BE =+;(2)若点A 的坐标是(6,m ),点P 的坐标是(0,m 32),求线段AD 的长; (3)当31=EC BE 时,求BPDE的值.27题【例6】(成都青羊区2016-2017八上期27题)在Rt ACB ∆中,90ACB ∠=︒,AC=BC ,D 为AB 上一点,连结CD ,将CD 绕C 点逆时针旋转90︒至CE ,连结DE ,过C 作CF ⊥DE 交AB 于F ,连结BE.(1)求证:AD=BE ;(2)求证:222AD BF DF +=; (3)若15ACD ∠=︒,1CD =+,求BF.【例7】(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当△DCE 旋转至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易证△BCE ≌△ACD .则 ①∠BEC =;②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拓展研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CB =∠DCE =90°,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若AE =15,DE =7,求AB 的长度.(3)探究发现:如图3,P 为等边△ABC 内一点,且∠APC =150°,且∠APD =30°,AP =5,CP =4,DP =8,求BD 的长.E答案典型问题:【例1】(2017-2018上期成都高新区27题)解:(1)∵∠BAC=∠DAE=︒90 ∴∠BAD=∠CAE∵AB=AC ,AD=AE ∴△ABD ≌△ACE (SAS )(2)取AB 的中点G ,连接DG(I )∵∠BAC=∠DAE=︒120且点D是边BC上一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培优:第1讲 三角形--提高班

八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培优:第1讲 三角形--提高班

第1讲三角形知识点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解题技巧:“当三条线段中最长的线段小于另两条线段之和时,或当三条线段中最短的线段大于另两条线段之差时,即可组成三角形”【典例】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a﹣b﹣c|+|a﹣b+2c|=________.【方法总结】本题是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绝对值的性质的综合问题:1、怎样判断绝对值内三边运算值的正负:①当绝对值内有一个减号时,三边运算值是正,例如|a+b﹣c|= a+b﹣c②有绝对值内有两个或三个减号时,三边运算值是负,例如|a﹣b﹣c|=-(a﹣b﹣c)2、注意“-|a﹣b﹣c|”在去绝对值符号的时候,为避免错误,可写成-[-(a﹣b﹣c)]的形式,再去括号。

a ﹣b+2c 可看做(a ﹣b+c )+c ,再判断正负。

【随堂练习】1.(2018•杭州二模)四根长度分别为3,4,6,x (x 为正整数)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首尾顺次相接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 )A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小为9B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小为10C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大为19D .组成的三角形中周长最大为162.(2018•芦淞区一模)已知关于x 的不等等式组至少有两个整数解,且存在以3,a ,7为边的三角形,则a 的整数解有(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知识点2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底同高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典例】1.如图,A 、B 、C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C 1A 的中点,若的面积是14,求△ABC 的面积?111A B C【方法总结】本题已知:A 、B 、C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C 1A 的中点,所以我们连接AB 1,BC 1,CA 1,使A 1B 、B 1C 、C 1A 成为三角形的中线,寻找三角形面积的关系,从而得到与△ABC 面积的关系。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培优达标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培优达标卷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培优达标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数,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 .4,6,8B .3,4,5C .5,12,14D .23,22,252.如图,在ABC 中,30C ∠=︒,点D 是AC 的中点,DE AC ⊥交BC 于E ;点O 在DE 上,OA OB =,2OD =,4OE =,则BE 的长为( )A .12B .10C .8D .63.如图,90B C ∠=∠=︒,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且120ADC =∠︒,20cm BC =,则AM 的长度为( )A .20cmB .10cmC .5cmD .15cm4.如图,△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6,9,12,其三条角平分线将其分为三个三角形,则::ABO BCO CAO S S S ∆∆∆等于( )A .1:1:1B .1:2:3C .2:3:4D .3:4:55.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 当PC PE +的长最小时,P 点的位置在( )A .A 点处B .AD 的中点处C .ABC ∆的重心处D .D 点处6.如图,在△ABC 中,∠B=3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垂足为D ,CE 平分∠ACB,若BE=2,则AE 的长为( )A .3B .1C .2D .27.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若BM+CN=7,则MN 的长为( )A .6B .7C .8D .98.已知三条不同的射线OA 、OB 、OC 有下列条件:①∠AOC=∠BOC ②∠AOB=2∠AOC ③∠AOC+∠COB=∠AOB ④∠BOC=12∠AOB ,其中能确定OC 平分∠AOB 的有( ) A .4个 B .3个C .2个D .1个 9.已知: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C 和BC 上,AE 与BD 相交于点F ,给出下面四个条件:①∠1=∠2;②AD=BE ;③AF=BF ;④DF=EF ,从这四个条件中选取两个,不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αCE 平分ACB ∠交AB 于点E ,连接DE ,则DEC ∠的度数为( )A .α3B .α2C .α302︒-D .45α︒-11.如图,在△ABC 中,AC =AB ,∠BAC =90°,BD 平分∠ABC ,与AC 相交于点F ,CD ⊥BD ,垂足为D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AH ⊥BC 交BD 于点M ,交BC 于点H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E =67.5°B .∠AMF =∠AFMC .BF =2CD D .BD =AB +AF12.如图,已知∠MON=30°,点123......A A A 、、在射线ON 上,点123......B B B 、、在射线OM 上,111OA A B =,12B A OM ⊥,222OA A B =,23B A OM ⊥,以此类推,若11OA =,则66A B 的长为( )A .6B .152C .32D .72964二、填空题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 ,则它的周长为______cm .14.如图在钝角△ABC 中,已知∠BAC=135°,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D 、E ,连接AD 、AE ,则∠DAE=_____15.如图,在△ABC 中,直线l 垂直平分BC ,射线m 平分∠ABC ,且l 与m 相交于点P ,若∠A =60°,∠ACP =24°,则∠ABP =_____°.16.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20°,P 是BC 上一点,且∠BAP =90°,CP =4cm .则BP 的长=________.17.如图,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Р是射线C 上一点,PD OA ⊥于点,6D DP =,若E 是射线OB 上一点,4,OE =则OPE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 中,∠C =90°,AB =6,AD 平分∠BAC ,CD =2,DE ⊥AB 于E ,则ABD S 等于_____________.19.如图,在ABC ∆中,BD 、BE 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 在CA 的延长线上,FH ⊥BE 交BD 于G ,交BC 于H ,下列结论:①∠DBE=∠F ;②2∠BEF=∠BAF+∠C ;③()12F BAC B ∠=∠-∠;④∠BGH=∠ABE+∠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20.如图,在第1个△A 1BC 中,∠B =30°,A 1B =CB ;在边A 1B 上任取一点D ,延长CA 1到A 2,使A 1A 2=A 1D ,得到第2个△A 1A 2D ;在边A 2D 上任取一点E ,延长A 1A 2到A 3,使A 2A 3=A 2E ,得到第3个△A 2A 3E ,…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4个三角形中以A 4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_____.第n 个三角形中以A n 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18a =,32b =,50c =.(1)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时,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22.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12AC =,13AB =,点D 是Rt ABC ∆外一点,连接DC ,DB ,且4CD =,3BD =.(1)求证:90D ∠=︒(2)求:四边形ABDC 的面积.23.如图所示,已知AB AC =,AD 是中线,BE CF =.(1)求证:BDE CDF ≌;(2)当60B ∠=︒时,过AB 的中点G ,作//GH BD ,求证:4GH AB 1=. 2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45B ∠=,点D 是BC 边上一点,且AD AC =,过点C 作CF AD ⊥于点E ,与AB 交于点F(1) 若CAD α∠=,求:①BAC ∠的大小;②BCF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求证:AC FC =25.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且,//,AD AB AE BC BAD CAE =∠=∠,连接,DE 交AC 于点F .(1)若65B ∠=︒,求C ∠的度数.(2)若AE AC =,则AD 平分BDE ∠是否成立?判断并说明理由.26.如图,AE 、BD 是ABM 的高,AE ,BD 交于点C ,且AE BE =.(1)求证;AME BCE ≌△△;(2)当BD 平分ABM ∠时,求证:2BC AD =;(3)求MDE ∠的度数.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坐标(5,0)-,点B 坐标(0,5),点 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过点A 作AD BC ⊥交y 轴于点E .(1)如图①,若点C 的坐标为(3,0),求点E 的坐标;(2)如图②,若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且5OC <,其它条件不变,连接DO ,求证:DO 平分ADC ∠;(3)若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OC CD AD +=时,则OBC ∠的度数为________.28.(1)如图①,D 是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动点(点D 与点B 不重合),连接CD ,以CD 为边,在BC 上方作等边DCE ,连接AE ,你能发现AE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证明你发现的结论;(2)如图②,当动点D 运动至等边ABC 边BA 的延长线时,其他作法与(1)相同,猜想AE 与BD 在(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3)如图③,当动点D 在等边ABC 边BA 上运动时(点D 与B 不重合),连接DC ,以DC 为边在BC 上方和下方分别作等边DCE 和等边DCE ',连接AE ,BE ',探究AE ,BE '与AB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探究的结论.参考答案1.DA. 4,6,8,468<<,∴2224+6=16+36=5264=8<,∴A 选项不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B. 3,4,5,345<<,∴2223+4=3+4=75=5>,∴B 选项不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5,12,14, 51214<<,∴2225+12=25+144=169196=14<,∴C 选项不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D. 23,22,25,222325<<,∴()()()22222+23=8+12=20=25, ∴D 选项不能够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C连接OC ,过点O 作OF BC ⊥于F ,如图,∵2OD =,4OE =,∴6DE OD OE =+=,在Rt △CDE 中,30C ∠=︒,∴212CE DE ==,9060CED C ∠=︒-∠=︒, ∵D 为AC 的中点,DE AC ⊥,∴OA OC =,∵OA OB =,∴OB OC =,∵OF BC ⊥, ∴12CF BF BC ==, 在Rt △OEF 中,∵60OEF ∠=︒,∴9030EOF OEF ∠=︒-∠=︒,∴122EF OE ==, ∴10CF CE EF =-=, ∴8BE BC CE =-=;3.A解:作MN ⊥AD 于N ,如图,∵∠B =∠C =90°,∠ADC =120°,∴∠DAB =60°,∵DM 平分∠ADC ,MC ⊥CD ,MN ⊥AD ,∴MC =MN ,∵M 点为BC 的中点,∴MC =MB=12BC=12×20=10cm , ∴MN =MB ,∴AM平分∠DAB,∴∠MAB=12∠DAB=12×60°=30°,∴AM=2MB=20cm,4.C过点O作OD⊥AC于D,OE⊥AB于E,OF⊥BC于F,∵O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D=OE=OF,∵AB=6,BC=9,AC=12,∴S△ABO:S△BCO:S△CAO=2:3:4,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的求法,难度不大,作辅助线很关键.5.C解:连接BP,∵△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PB=PC,当PC PE的长最小时,即PB+PE最小则此时点B、P、E在同一直线上时,又∵BE为中线,∴点P为△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也就是△ABC的重心,6.B∵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垂足为D,∴∠B=∠ECD,BE=CE,∠BDE=∠CDE=90o,又∵∠B=30°,BE=2,∴∠ECD=30°,CE=2,DE=12BE=1,又∵CE平分∠ACB,∴∠ECD=∠ACE=30°,∴∠ACB=60°,又∵在△ABC中,∠B=30°,∴∠BAC=90°,在Rt△ACE,CE=2,∠ACE=30°,∴AE=12CE=1;7.B【详解】解:∵∠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MBE=∠EBC,∠ECN=∠ECB,∵MN∥BC,∴∠EBC=∠MEB,∠NEC=∠ECB,∴∠MBE=∠MEB,∠NEC=∠ECN,∴BM=ME,EN=CN,∴MN=ME+EN,即MN=BM+CN,∵BM+CN=7,∴MN=7,8.D【解析】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意义,可由∠AOC=∠BOC,知OC是∠AOB的平分线;如图,此时,∠AOB=2∠BOC ,∠BOC=12∠AOB ,但OC 不是∠AOB 的平分线; 由于∠AOC+∠COB=∠AOB ,但是∠AOC 与∠COB 不一定相等,所以OC 不一定是∠AOB 的平分线. 所以只有①能说明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9.C选取①②:在ADF ∆ 和BEF ∆ 中1=2{12AFD BFEAD BEADF BEFAF BFFAB FBACAB CBAAC BC∠∠∠=∠=∴∆≅∆∴=∴∠=∠∠=∠∴∠=∠∴=选取①④:在ADF ∆ 和BEF ∆ 中 1=2{12AFD BFEFD FEADF BEFAF BFFAB FBACAB CBAAC BC∠∠∠=∠=∴∆≅∆∴=∴∠=∠∠=∠∴∠=∠∴=选取③④:在ADF ∆ 和BEF ∆ 中={12AF BFAFD BFEFD FEADF BEFAF BFFAB FBACAB CBAAC BC∠=∠=∴∆≅∆∴=∴∠=∠∠=∠∴∠=∠∴= 10.B解:过点E 作EM AC ⊥于M ,EN AD ⊥于N ,EH BC ⊥于H ,如图, DAC α∠=,αDAB 902∠=︒-,αEAM 902∠∴=︒-, AE ∴平分MAD ∠,EM EN ∴=,CE 平分ACB ∠,EM EH ∴=,EN EH ∴=,DE ∴平分ADB ∠,11ADB 2∠∠∴=, 由三角形外角可得:1DEC 2∠∠∠=+,12ACB 2∠∠=,11DEC ACB 2∠∠∠∴=+, 而ADB DAC ACB ∠∠∠=+, 11DEC DAC α22∠∠∴==, 故选:B .11.D【详解】解:∵AC =AB ,∠BAC =90°,∴∠ABC =∠ACB =45°,∵BD 平分∠ABC ,∴∠ABF =∠CBF =22.5°,∵BD ⊥CD ,∴∠E =67.5°,故选项A 正确,∵AH ⊥BC ,∴∠AHB =∠BAC =90°,∴∠ABF+∠AFB =90°,∠CBF+∠BMH =90°,∴∠AFB =∠BMH ,∴∠AFM =∠BMH =∠AMF ,故选项B 正确,∵CD ⊥BD ,∴∠BDE =∠BAC =90°,∴∠E+∠EBD =90°,∠E+∠ACE =90°,∴∠EBD =∠ACE ,在△ABF 和△ACE 中,BAC CAE AB ACABF ACE ∠=∠⎧⎪=⎨⎪∠=∠⎩, ∴△ABF ≌△ACE (ASA ),∴AE =AF ,BF =CE ,∴AB+AF =AB+AE =BE ,∵Rt △BED 中,BE >BD ,∴AB+AF >BD ,故选项D 错误,在△EBD 和△CBD 中,EBD CBD BD BDBDC BDE ∠=∠⎧⎪=⎨⎪∠=∠⎩, ∴△EBD ≌△CBD (ASA ),∴BF =CE =2CD ,故选项C 正确,12.C【详解】∵=30MON ∠︒,111OA A B =,12B A OM ⊥∴1=30∠︒,∴===60︒∠3∠4∠12,∵11OA =,∴111A B =,∴21121A B A A ==,∴22OA =,∵222OA A B =,∴22122A B B A =∵23B A OM ⊥,∴122334////B A B A B A∴1===30︒∠∠6∠7,==90︒∠5∠8∴3323324A B B A OA ===,∴331244A B B A ==,441288A B B A ==,55121616A B B A ==,以此类推:66123232A B B A ==.故选:C .13.17【详解】解:当7为腰时,周长=7+7+3=17cm ;当3为腰时,因为3+3<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三角形的周长是17cm .故答案为:17.解:连接DA、EA,如图,∵∠BAC=135°,∴∠B+∠C=180°-135°=45°,∵DF是AB的垂直平分线,EG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B,EA=EC,∴∠B=∠DAB,∠C=∠EAC,∴∠DAB +∠EAC =∠B+∠C=45°,∴∠DAE=∠BAC –(∠DAB +∠EAC)=135°-45°=90°.15.32解:∵BP平分∠ABC,∴∠ABP=∠CBP,∵直线l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BP=CP,∴∠CBP=∠BCP,∴∠ABP=∠CBP=∠BCP,∵∠A+∠ACB+∠ABC=180°,∠A=60°,∠ACP=24°,∴3∠ABP+24°+60°=180°,解得:∠ABP=32°,16.8cm解:∵AB=AC,∠BAC=120°,∴∠B=∠C=30°,∵∠BAC=120°,∠BAP=90°,∴∠PAC=30°,∴∠C=∠PAC,∴PA=PC=4cm,∵∠BAP=90°,∠B=30°,∴BP=2AP=8cm.故答案为:8cm17.12【详解】解:作PH⊥OB于点H,∵OC是∠AOB的角平分线,DP⊥OA,PH⊥OB,∴PH=DP=6,∴△OPE的面积=12×OE×PH=12×4×6=12,故答案为:12.18.6解:∵AD平分∠BAC,∠C=90°,DE⊥AB,CD=2,∴CD=DE=2,∵AB=6,∴16262ABDS=⨯⨯=.故答案为:6.19.①②③④①∵BD⊥FD,∴∠FGD+∠F=90°,∵FH⊥BE,∴∠BGH+∠DBE=90°,∵∠FGD=∠BGH,∴∠DBE=∠F,故①正确;②∵BE平分∠ABC,∴∠ABE=∠CBE,∠BEF=∠CBE+∠C,∴2∠BEF=∠ABC+2∠C,∠BAF=∠ABC+∠C ,∴2∠BEF=∠BAF+∠C ,故②正确;③∠ABD=90°-∠BAC ,∠DBE=∠ABE-∠ABD=∠ABE-90°+∠BAC=∠CBD-∠DBE-90°+∠BAC , ∵∠CBD=90°-∠C ,∴∠DBE=∠BAC-∠C-∠DBE ,由①得,∠DBE=∠F ,∴∠F=∠BAC-∠C-∠DBE ,∴∠F=12(∠BAC ﹣∠C ),故③正确; ④∵∠AEB=∠EBC+∠C ,∵∠ABE=∠CBE ,∴∠AEB=∠ABE+∠C ,∵BD ⊥FC ,FH ⊥BE ,∴∠FGD=∠FEB ,∴∠BGH=∠ABE+∠C ,故④正确.20.758 11()752n -⨯︒ 【详解】在1CBA 中,30B ∠=︒,1A B CB =, ∴1118030752BAC BCA ︒-︒∠=∠==︒, 又∵121A A A D =,1BA C ∠是12A A D 的外角. ∴21211117522DA A A DA BAC ∠=∠=∠=⨯︒. 同理可得:2323221111175()752222EA A A EA DA A ∠=∠=∠=⨯⨯︒=⨯︒, 34343321175()75228FA A A FA EA A ︒∠=∠=∠=⨯︒=, 综上可知规律:第n 个三角形中以n A 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11()752n -⨯︒ 故答案为758,11()752n -⨯︒. 21.解:(1)在ABC <<222250a b +=+=,2250c ==,222a b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2)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相等,∴212x =,解得:x =±0x ,x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 =22.解:(1)在Rt △ABC 中,∠BCA=90°,AC=12,AB=13, ∴BC 2=AB 2-AC 2=132-122=25,∴BC=5,∵CD=4,BD=3,∴CD 2+BD 2=42+32=25,∵BC=5,即BC 2=25,∴CD 2+BD 2=BC 2,∴△DBC 是直角三角形,∴∠D=90°.(2)∵△DBC 是直角三角形,且∠D=90°, ∴1134622S ∆=⨯=⨯⨯=DBC BD DC , ∵在Rt △ABC 中,∠BCA=90°,AC=12,BC=5, ∴115123022S ∆=⨯=⨯⨯=ABC BC AC ,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DBC =30+6=36.23..证明(1)如图:∵AB=AC ,AD 是中线,∴∠B=∠C ,BD=CD ,在△BDE 与△CDF 中,BE CF B C BD CD =⎧⎪∠=∠⎨⎪=⎩,∴△BDE ≌△CDF ;(2)∵GH ∥BD ,∠B=60°,∴∠AGH=60°,∵AB=AC ,AD 是中线,∴AD ⊥BC ,∴∠BAD=30°∠AHG=90°,∴GH=12AG , ∵AG=12AB , ∴GH=14AB . 24.(1)解:①AD AC =,CAD α∠=, 11(180)9022BCA ,②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如图所示:90DAG ADG ∴∠+∠=︒,1122CAG DAG CAD ,CF AD ⊥于点E ,90DCE ADG , 1122DCE DAG CAD ,即12BCF ; (2)证明:45B ∠=︒,AG BC ⊥,45BAG =∴∠︒,45BAC CAG ,45AFC DCE ,DCE DAG ,CAG DAG ∠=∠,BAC AFC ,AC FC .25.解:(1)∵∠B=65°,AB=AD ,∴∠ADB=∠B=65°,∵∠B+∠BAD+∠BAD=180°,∴∠BAD=50°,∵∠CAE=∠BAD ,∴∠CAE=50°,∵AE ∥BC ,∴∠C=∠CAE=50°;(2)AD 平分∠BDE ,理由是:∵∠BAD=∠CAE ,∴∠BAD+∠CAD=∠CAE+∠CAD ,即∠BAC=∠DAE ,在△BAC 和△DAE 中,ABADBAC DAE AC AE=⎧⎪∠=∠⎨⎪=⎩,∴△BAC ≌△DAE (SAS )∴∠B=∠ADE ,∵∠B=∠ADB ,∴∠ADE=∠ADB ,即AD 平分∠BDE .26.(1)证明:∵AE 、BD 是ABM 的高,∴90ADB AEB AEM ∠=∠=∠=︒,∵ACD ECB ∠=∠,180MAE ADC ACD ∠+∠+∠=︒,180CBE ECB CEB ∠+∠+∠=︒,∴MAE CBE ∠=∠,在AME △和BCE 中,MAE CBE AE BE AEM BEC ∠=∠⎧⎪=⎨⎪∠=∠⎩,∴()AME B ASA CE ≌.(2)∵BD 平分ABM ∠,BD 是高,∴ABD MBD ∠=∠,90ADB MDB ∠=∠=︒,∵在ABD △和MBD 中,ADB MDB BD BD ABD MBD ∠=∠⎧⎪=⎨⎪∠=∠⎩,∴()ABD MBD ASA ≌△△, ∴12AD DM AM ==, ∵AME BCE ≌△△,∴AM BC =,∴2BC AD =.(3)∵45MDE ∠=︒,过点E 作EF ED ⊥交BC 于点F ,∵DEF AEB ∠=∠,∴DEA BEF ∠=∠;∵MAE CBE ∠=∠,且AE BE =,∴AED BEF △≌△;∴ED EF =,∴45EDF EFD ∠=∠=︒;∵90BDM ∠=︒,∴45MDE ∠=︒.27.证明:(1)AD BC ⊥,AO BO ⊥,90AOE BDE BOC ∠∠∠∴===︒.又AEO BED ∠=∠,OAE OBC ∴∠=∠.(5,0)A -,(0,5)B ,5OA OB ∴==.在AOE △和BOC 中OAE OBC OA OBAOE BOC ∠=∠⎧⎪=⎨⎪∠=∠⎩, (ASA)AOE BOC ∴≌,OE OC ∴=. C 点坐标(3,0),3OE OC ∴==,(0,3)E ∴.(2)过O 作OM AD ⊥于M ,ON BC ⊥于N ,AOE BOC ≌,AOE BOC S S ∴=,AE BC =,1122AE OM BC ON ∴⨯⨯=⨯⨯, OM ON ∴=,OM AD ⊥,ON BC ⊥,DO ∴平分ADC ∠.(3)如所示,在DA 上截取DP=DC ,连接OP ,∵∠PDO=∠CDO ,OD=OD ,∴△OPD ≌△OCD ,∴OC=OP ,∠OPD=∠OCD ,∵OC CD AD +=,∴OC=AD-CD∴AD-DP=OP ,即AP=OP ,∴∠PAO=∠POA ,∴∠OPD=∠PAO+∠POA=2∠PAO=∠OCB ,又∵∠PAO+∠OCD=90°,∴3∠PAO=90°,∴∠PAO=30°,∵OAP OBC ∠=∠∴∠OBC=∠PAO =30°.28.(1)AE=BD .证明:∵△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 BC=AC ,∠BCA=60︒,DC=CE ,∠DCE=60︒,∴ ∠BCA −∠DCA=∠DCE −∠DCA ,即 ∠BCD=∠ACE , 在△BCD 和△ACE 中,BC AC BCD ACE DC EC =⎧⎪∠=∠⎨⎪=⎩∴ △BCD ≌△ACE ,∴ AE=BD ;(2)AE=BD 仍然成立.证明:∵△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CB=CA ,CD=CE ,∠BCA=∠DCE=60︒, ∴ ∠BCA+∠DCA=∠DCE+∠DCA , ∴∠BCD=∠ACE ,∴△BCD ≌△ACE (SAS ),∴ AE=BD ;(3) AE+BE ′=AB .证明:由(1)知:△BCD ≌△ACE , 则 BD=AE ,在△BCE ′和△ACD 中,BC AC BCE ACD E C DC =⎧⎪'∠=∠⎨⎪'=⎩,∴△BCE ′≌△ACD (SAS ),则 BE ′=AD ,又∵BD=AE ,∴ AE+BE ′=BD+AD=AB ,即 AE+BE ′=AB .。

【解析版】扬州市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知识点(专题培优)(1)

【解析版】扬州市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末知识点(专题培优)(1)

一、选择题1.(0分)[ID :10231]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售出型号记录情况如表所示: 型号(厘米) 38 39 40 41 42 43 数量(件)25303650288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2.(0分)[ID :10229]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C 的坐标为( )A .(-√3,1)B .(-1,√3)C .(√3,1)D .(-√3,-1)3.(0分)[ID :10228]如图,有一个水池,其底面是边长为16尺的正方形,一根芦苇AB 生长在它的正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 的长为2尺,如果把该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 恰好碰到岸边的B′,则这根芦苇AB 的长是( )A .15尺B .16尺C .17尺D .18尺4.(0分)[ID :10213]已知函数y =11x x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1B .x ≥﹣1且x ≠1C .x ≥﹣1D .x ≠15.(0分)[ID :1020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 ∠和BCD ∠的平分线交于AD 边上一点E ,且4BE =,3CE =,则AB 的长是( )A .3B .4C .5D .2.56.(0分)[ID :1020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是BC 的中点,且AM=9,BD=12,AD=10,则ABCD 的面积是( )A .30B .36C .54D .72 7.(0分)[ID :10201]若点P 在一次函数y =−x +4的图像上,则点P 一定不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8.(0分)[ID :10197]随机抽取某商场4月份5天的营业额(单位:万元)分别为3.4,2.9,3.0,3.1,2.6,则这个商场4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 ) A .90万元 B .450万元 C .3万元 D .15万元9.(0分)[ID :10147]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0.(0分)[ID :10190]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325=B 321=C .3333+=D 3342=11.(0分)[ID :10186]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BC ,AC ,AB 边的中点,AH ⊥BC 于H ,FD =8,则HE 等于( )A .20B .16C .12D .8 12.(0分)[ID :1018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3,则第三边长为( ) A .5B .17C .5或17D .5或√31313.(0分)[ID :10159]将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A .h 17cm ≤B .h 8cm ≥C .7cm h 16cm ≤≤D .15cm h 16cm ≤≤14.(0分)[ID :10157]如图,一个工人拿一个2.5米长的梯子,底端A 放在距离墙根C 点0.7米处,另一头B 点靠墙,如果梯子的顶部下滑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 )米A .0.4B .0.6C .0.7D .0.815.(0分)[ID :10151]如图,已知△ABC 中,AB=10 ,AC=8 ,BC = 6 ,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则CD 的长度为( )A .3B .4C .4.8D .5二、填空题16.(0分)[ID :10320]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B BC =,BD ED =,若54ABC ∠=,则E ∠=___.17.(0分)[ID :103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和y =﹣x +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kx <﹣x +3的解集是_____.18.(0分)[ID :10311]若2(3)x -=3-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9.(0分)[ID :10286]一次函数y 1=kx+b 与y 2=x+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关于x 的方程kx ﹣x=a ﹣b 的解是x=3;④当x >3时,y 1<y 2中.则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____.20.(0分)[ID :10274]如果一组数据1,3,5,a ,8的方差是0.7,则另一组数据11,13,15,10a +,18的方差是________.21.(0分)[ID :10265]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2()a b b a +--的结果为________22.(0分)[ID :10252]有一组数据如下:2,3,a ,5,6,它们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3.(0分)[ID :10238]如图:长方形ABCD 中,AD=10,AB=4,点Q 是BC 的中点,点P 在AD 边上运动,当△BPQ 是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为___.24.(0分)[ID :10237]如图,直线1y kx b =+过点A(0,2),且与直线2y mx =交于点P(1,m),则不等式组mx > +kx b > mx -2的解集是_________25.(0分)[ID:10235]将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函数_____的图象.三、解答题26.(0分)[ID:10412]如图,在Rt△ABC中,∠A=90°,∠B=30°,D、E分别是AB、BC 的中点,若DE=3,求B C的长.27.(0分)[ID:1038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1=−23x+2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和点B,直线y2=kx+b(k≠0)经过点C(1,0)且与线段AB交于点P,并把△ABO分成两部分.(1)求A、 B的坐标;(2)求△ABO的面积;(3)若△ABO被直线CP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及直线CP的函数表达式.28.(0分)[ID:10379]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1)求证:△BCP≌△DCP;(2)求证:∠DPE=∠ABC;(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8°,则∠DPE=度.29.(0分)[ID:10334]近几年购物的支付方式日益增多,某数学兴趣小组就此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付方式有:A微信、B支付宝、C现金、D其他,该小组对某超市一天内购买者的支付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购买者?(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度.(3)若该超市这一周内有1600名购买者,请你估计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30.(0分)[ID:10429]如图,已知菱形ABCD,AB=AC,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AE、CF.(1)求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2)若AB=6,求菱形的面积.【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2.A3.C4.B5.D6.D7.C8.A9.B10.D11.D12.D13.C14.D15.D二、填空题16.27°【解析】【分析】连接AE先证Rt△ABD≌Rt△CBD得出四边形ABCE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AC∴∠ADB=∠BDC=90°∴△ABD和△CB17.x<1【解析】观察图象即可得不等式kx<-x+3的解集是x<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解析】试题解析:∵=3﹣x∴x-3≤0解得:x≤319.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y1=kx+b和y2=x+a的图象可知:k<0a<0所以当x>3时相应的x的值y1图象均低于y2的图象【详解】根据图示及数据可知:①k<0正确;②a<0原来的说法错误;③方20.7【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方差的定义可以求得所求数据的方差【详解】设一组数据135a8的平均数是另一组数据111315+1018的平均数是+10∵=07∴==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21.0【解析】【分析】根据数轴所示a<0b>0b-a>0依据开方运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0b>0b-a>0∴故填: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实数与数轴去绝对值号关键在22.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2考点:平均数方差23.2或25或3或8【解析】【分析】【详解】解:∵AD=10点Q是BC的中点∴BQ=BC=×10=5如图1PQ=BQ=5时过点P作PE⊥BC于E根据勾股定理QE=∴BE=BQ﹣QE=5﹣3=2∴AP=B24.【解析】【分析】【详解】解:由于直线过点A(02)P(1m)则解得故所求不等式组可化为:mx>(m-2)x+2>mx-20>-2x+2>-2解得:1<x<225.y=-3x+5【解析】【分析】平移时k的值不变只有b发生变化【详解】解:原直线的k=-3b=0;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3b=0+5=5∴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5故答案为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商场经理要了解哪些型号最畅销,所关心的即为众数.详解:根据题意知: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各种型号的衬衫的销售数量,即众数.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2.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点C的坐标为(-,1)故选A.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坐标和图形性质;3、正方形的性质.3.C解析:C【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数学几何图形,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知EB'的长为16尺,则B'C=8尺,设出AB=AB'=x尺,表示出水深AC,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的方程的解即可得到芦苇的长.【详解】解:依题意画出图形,设芦苇长AB=AB′=x尺,则水深AC=(x-2)尺,因为B'E=16尺,所以B'C=8尺在Rt△AB'C中,82+(x-2)2=x2,解之得:x=17,即芦苇长17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熟悉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是解题关键.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010 xx+≥⎧⎨-≠⎩,解得:x≥-1且x≠1.故选B.点睛: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5.D解析:D【解析】【分析】由▱ABCD中,∠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AD边上一点E,易证得△ABE,△CDE是等腰三角形,△BEC是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得BC的长,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AD=BC,∴∠AEB=∠CBE,∠DEC=∠BCE,∠ABC+∠DCB=90°,∵BE,CE分别是∠ABC和∠BCD的平分线,∴∠ABE=∠CBE=12∠ABC ,∠DCE=∠BCE=12∠DCB , ∴∠ABE=∠AEB ,∠DCE=∠DEC ,∠EBC+∠ECB=90°,∴AB=AE ,CD=DE ,∴AD=BC=2AB ,∵BE=4,CE=3, ∴BC=2222345BE CE =+=+,∴AB=12BC=2.5.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注意证得△ABE ,△CDE 是等腰三角形,△BEC 是直角三角形是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求▱ABCD 的面积,就需求出BC 边上的高,可过D 作DE ∥AM ,交BC 的延长线于E ,那么四边形ADEM 也是平行四边形,则AM=DE ;在△BDE 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正好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此△BDE 是直角三角形;可过D 作DF ⊥BC 于F ,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求出DF 的长,也就求出了BC 边上的高,由此可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详解】作DE ∥AM ,交BC 的延长线于E ,则ADEM 是平行四边形,∴DE=AM=9,ME=AD=10,又由题意可得,BM=12BC=12AD=5, 则BE=15,在△BDE 中,∵BD 2+DE 2=144+81=225=BE 2,∴△BDE 是直角三角形,且∠BDE=90°,过D 作DF ⊥BE 于F ,则DF=365BD DE BE ⋅=, ∴S ▱ABCD =BC•FD=10×365=72.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定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x+4中k=-1<0,b>0,所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经过二、一、四象限,又点P在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上,所以点P一定不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y=kx+b: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当 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8.A解析:A【解析】1x=++++=.所以4月份营业额约为3×30=90(万元).(3.4 2.9 3.0 3.1 2.6)359.B解析:B【解析】【分析】=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判断出k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先根据正比例函数y kx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正比例函数y 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00>,<,∴-k k=-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一次函数y x k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k的取值范围.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对各选项进行逐一计算即可.详解:A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D2,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时要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AC的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详解】∵D、F分别是AB、BC的中点,∴DF是△ABC的中位线,∴DF=12 AC;∵FD=8∴AC=16又∵E是线段AC的中点,AH⊥BC,∴EH=12 AC,∴EH=8.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熟记性质与定理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告诉的两边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即可.注意13,12可能是两条直角边也可能是一斜边和一直角边,所以得分两种情况讨论.【详解】当12,13为两条直角边时,第三边=√122+132=√313,当13,12分别是斜边和一直角边时,第三边=√132−12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题目中渗透着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3.C解析:C【解析】【分析】观察图形,找出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首先根据圆柱的高,知筷子在杯内的最小长度是8cm,则在杯外的最大长度是24-8=16cm;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筷子在杯内的最大长度是(如图)AC=2222+=+=17,则在杯外的最小长度是24-17=7cm,158AB BC所以h的取值范围是7cm≤h≤16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此题要求的是筷子露在杯外的取值范围.主要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筷子在杯内的最大长度.1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解:∵AB=2.5米,AC=0.7米,∴BC22-(米).AB AC∵梯子的顶部下滑0.4米,∴BE=0.4米,∴EC=BC﹣0.4=2(米),∴DC22-(米),DE EC∴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AD =1.5﹣0.7=0.8(米).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已知AB=10,AC=8,BC=8,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又因DE 为AC 边的中垂线,可得DE ⊥AC ,AE=CE=4,所以DE 为三角形ABC 的中位线,即可得DE=12BC =3,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5,故答案选D. 考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中位线定理;中垂线的性质.二、填空题16.27°【解析】【分析】连接AE 先证Rt △ABD ≌Rt △CBD 得出四边形ABCE 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 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 ∵BE ⊥AC ∴∠ADB=∠BDC=90°∴△ABD 和△CB解析:27°【解析】【分析】连接AE ,先证Rt △ABD ≌Rt △CBD ,得出四边形ABCE 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推导得到∠E 的大小.【详解】如下图,连接AE∵BE ⊥AC ,∴∠ADB=∠BDC=90°∴△ABD 和△CBD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D 和Rt △CBD 中AB BC BD BD =⎧⎨=⎩∴Rt △ABD ≌Rt △CBD∴AD=DC∴在四边形ABCE中,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四边形ABCE是菱形∵∠ABC=54°∴∠ABD=∠CED=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证明和性质的运用,解题关键是先连接AE,然后利用证Rt△ABD≌Rt△CBD推导菱形.17.x<1【解析】观察图象即可得不等式kx<-x+3的解集是x<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x<1【解析】观察图象即可得不等式kx<-x+3的解集是x<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解析】试题解析:∵=3﹣x∴x-3≤0解得:x≤3x≤解析:3【解析】﹣x,∴x-3≤0,解得:x≤3,19.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y1=kx+b和y2=x+a的图象可知:k<0a<0所以当x>3时相应的x的值y1图象均低于y2的图象【详解】根据图示及数据可知:①k<0正确;②a<0原来的说法错误;③方解析:①③④【解析】【分析】根据y1=kx+b和y2=x+a的图象可知:k<0,a<0,所以当x>3时,相应的x的值,y1图象均低于y2的图象.【详解】根据图示及数据可知:①k<0正确;②a<0,原来的说法错误;③方程kx+b=x+a的解是x=3,正确;④当x>3时,y1<y2正确.故答案是:①③④.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0.7【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方差的定义可以求得所求数据的方差【详解】设一组数据135a8的平均数是另一组数据111315+1018的平均数是+10∵=07∴==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方差的定义,可以求得所求数据的方差.【详解】设一组数据1,3,5,a,8的平均数是x,另一组数据11,13,15,x+10,18的平均数是x+10,∵22222 (1)(3)(5)()(8)5x x x a x x-+-+-+-+-=0.7,∴222 (1110)(1310)(1810)5x x x--+--+⋯--=22222 (1)(3)(5)()(8)5x x x a x x -+-+-+-+-=0.7,故答案为0.7.【点睛】本题考查方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方差的知识解答.21.0【解析】【分析】根据数轴所示a<0b>0b-a>0依据开方运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0b>0b-a>0∴故填: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实数与数轴去绝对值号关键在解析:0【解析】【分析】根据数轴所示,a<0,b>0, b-a>0,依据开方运算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0,b>0, b-a>0,()0a b b a a b b a-+--=-+-+=故填: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实数与数轴,去绝对值号,关键在于求出b-a >0,即|b-a|=b-a .22.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 个数据x1x2…xn 的平均数为=()则方差=)==2考点:平均数方差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先由平均数计算出a=4×5-2-3-5-6=4,再计算方差(一般地设n 个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x =1n (12n x x x ++⋯+),则方差2S =1n[22212n x x x x x x -+-+⋯+-()()()]),2S =15[222222434445464-+-+-+-+-()()()()()]=2. 考点:平均数,方差23.2或25或3或8【解析】【分析】【详解】解:∵AD=10点Q 是BC 的中点∴BQ=BC=×10=5如图1PQ=BQ=5时过点P 作PE ⊥BC 于E 根据勾股定理QE=∴BE=BQ ﹣QE=5﹣3=2∴AP=B解析:2或2.5或3或8.【解析】【分析】【详解】解:∵AD=10,点Q 是BC 的中点,∴BQ=12BC=12×10=5, 如图1,PQ=BQ=5时,过点P 作PE ⊥BC 于E ,根据勾股定理,2222543PQ PE -=-=,∴BE=BQ ﹣QE=5﹣3=2,∴AP=BE=2;②如图2,BP=BQ=5时,过点P 作PE ⊥BC 于E ,根据勾股定理,BE=2222543PB PE -=-=,∴AP=BE=3;③如图3,PQ=BQ=5且△PBQ 为钝角三角形时,BE=QE+BQ=3+5=8,AP=BE=8,④若BP=PQ ,如图4,过P 作PE ⊥BQ 于E ,则BE=QE=2.5,∴AP=BE=2.5. 综上所述,AP 的长为2或3或8或2.5.故答案为2或3或8或2.5.【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4.【解析】【分析】【详解】解:由于直线过点A (02)P (1m )则解得故所求不等式组可化为:mx >(m-2)x+2>mx-20>-2x+2>-2解得:1<x <2 解析:12x <<【解析】【分析】【详解】解:由于直线过点A (0,2),P (1,m ), 则2k b m b +=⎧⎨=⎩,解得22k m b =-⎧⎨=⎩, 1(2)2y m x ∴=-+,故所求不等式组可化为:mx>(m-2)x+2>mx-2,0>-2x+2>-2,解得:1<x<2,25.y=-3x+5【解析】【分析】平移时k的值不变只有b发生变化【详解】解:原直线的k=-3b=0;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3b=0+5=5∴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5故答案为解析:y=-3x+5【解析】【分析】平移时k的值不变,只有b发生变化.【详解】解:原直线的k=-3,b=0;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了新直线,那么新直线的k=-3,b=0+5=5.∴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5.故答案为y=-3x+5.【点睛】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和b的值的变化,掌握这点很重要.三、解答题26.【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AC=2DE=6,再根据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C的长即可.【详解】∵D、E是AB、BC的中点,DE=3∴AC=2DE=6∵∠A=90°,∠B=30°∴BC=2AC=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1)A(3,0),B(0,2);(2)3;(3)P (34,32),y=-6x+6【解析】【分析】(1)已知直线y1的解析式,分别令x=0和y=0即可求出A和B的坐标;(2)根据(1)中求出的A 和B 的坐标,可知OA 和OB 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ABO ;(3)由(2)中的S △ABO ,可推出S △APC 的面积,求出y p ,继而求出点P 的坐标,将点C 和点P 的坐标联立方程组求出k 和b 的值后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详解】解:(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3x+2, 令x=0,得y 1=2,∴B(0,2),令y 1=0,得x=3,∴A(3,0);(2)由(1)知:OA=3,OB=2,∴S △ABO =12OA•OB=12×3×2=3; (3)∵12S △ABO =12×3=32,点P 在第一象限, ∴S △APC =12AC•y p =12×(3-1)×y p =32, 解得:y p =32, 又点P 在直线y 1上, ∴32=-23x+2, 解得:x=34, ∴P 点坐标为(34,32), 将点C(1,0)、P(34,32)代入y=kx+b 中,得 03324k b k b =+⎧⎪⎨=+⎪⎩, 解得:66k b =-⎧⎨=⎩. 故可得直线CP 的函数表达式为y=-6x+6.【点睛】本题是一道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根据S △APC =12AC•y p 求出点P 的纵坐标,难度中等.28.(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58【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可得BC=D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CP=∠DCP,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BP=∠CDP,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CBP=∠E,然后求出∠DPE=∠DC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DCE=∠ABC,从而得证.(3)根据(2)的结论解答:与(2)同理可得:∠DPE=∠ABC=58°.【详解】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DC,∠BCP=∠DCP=45°,∵在△BCP和△DCP中,BC DCBCP DCPPC PC=⎧⎪∠=∠⎨⎪=⎩,∴△BCP≌△DCP(SAS).(2)证明:由(1)知,△BCP≌△DCP,∴∠CBP=∠CDP.∵PE=PB,∴∠CBP=∠E.∴∠CDP=∠E.∵∠1=∠2(对顶角相等),∴180°﹣∠1﹣∠CDP=180°﹣∠2﹣∠E,即∠DPE=∠DCE.∵AB∥CD,∴∠DCE=∠ABC.∴∠DPE=∠ABC.(3)解:在菱形ABCD中,BC=DC,∠BCP=∠DCP,在△BCP和△DCP中,BC DC BCP DCP PC PC =⎧⎪∠=∠⎨⎪=⎩∴△BCP ≌△DCP (SAS ),∴∠CBP=∠CDP ,∵PE=PB ,∴∠CBP=∠E ,∴∠DPE=∠DCE ,∵AB ∥CD ,∴∠DCE=∠ABC ,∴∠DPE=∠ABC=58°,故答案为:58.29.(1)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购买者;(2)补全的条形统计图见解析,A 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8;(3)使用A 和B 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928名.【解析】分析:(1)根据B 的数量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购买者的人数;(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选择A 和D 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求得在扇形统计图中A 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使用A 和B 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详解:(1)56÷28%=200, 即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购买者;(2)D 方式支付的有:200×20%=40(人), A 方式支付的有:200-56-44-40=6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在扇形统计图中A 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60200=108°, (3)1600×60+56200=928(名), 答:使用A 和B 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928名.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30.(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AEC=90°,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的长,进而求出菱形的面积.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又∵AB=AC,∴△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BC的中点,∴AE⊥BC,∴∠AEC=90°,∵E、F分别是BC、AD的中点,∴AF=12AD,EC=12BC,∵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且AD=BC,∴AF∥EC且AF=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AEC=90°,∴四边形AECF是矩形;(2)在Rt△ABE中,AE==,所以,S菱形ABCD考点:1.菱形的性质;2..矩形的判定.。

初中数学 八年级竞赛培优训练 直角三角形 含解析

初中数学 八年级竞赛培优训练  直角三角形  含解析

直角三角形【思维入门】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120°B.90°C.60°D.30°2.如图1-5-1,△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结DE,则△CDE的周长为()A.20 B.12 C.14 D.13图1-5-13.如图1-5-2,Rt△ABC中,∠ACB=90°,点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 cm,则CD的长为______cm.图1-5-24.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1-5-3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图1-5-35.如图1-5-4,在△ABC 中,AB =CB ,∠ABC =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 =BD ,连结AE ,DE ,DC . (1)求证:△ABE ≌△CBD ;(2)若∠CAE =30°,求∠BDC 的度数.【思维拓展】6.如图1-5-5,在Rt △ABC 中,D ,E 为斜边AB 上的两个点,且BD =BC ,AE =AC ,则∠DCE 的大小为____°.图1-5-57.如图1-5-6,△ABC 中,AB =AC ,DE 垂直平分AB ,BE ⊥AC ,AF ⊥BC ,则∠EFC =______.图1-5-68.如图1-5-7,∠ABC =90°,D ,E 分别在BC ,AC 上,AD ⊥DE ,且AD =DE ,点F 是AE 的中点,FD 与AB 延长线相交于点M . (1)求证:∠FMC =∠FCM ; (2)AD 与MC 垂直吗?并说明理由.图1-5-79.如图1-5-8,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中点,过点A作AD⊥AB交BE的延长线于点图1-5-8D.CG平分∠ACB交BD于点G,F为AB边上一点,连结CF,且∠ACF=∠CBG.求证:(1)AF=CG;(2)CF=2DE.【思维升华】10.如图1-5-9,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若∠A=40°,则∠ABX+∠ACX=()图1-5-9A.25°B.30°C.45°D.50°11.如图1-5-10,直线l平行于射线AM,要在直线l与射线AM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____个.图1-5-1012.如图1-5-11,点P在△ABC的BC边上,且PC=2PB,若∠ABC=45°,∠APC =60°,则∠ACB的度数是____.图1-5-1113.如图1-5-12,在△ABC中,AC=BC,且∠ACB=90°,点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12BD,则∠ABD=____.图1-5-1214.如图1-5-13,在△ABC中,∠ACB=90°,M是∠CAB的平分线AL的中点,延长CM交AB于K,BK=BC,则∠CAB=____,∠ACK∠KCB=____.图1-5-1315.如图1-5-14,已知△BAD和△B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为DE的中点.过点E与AD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于点N.(1)当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①),求证:M为AN的中点;(2)将图1-5-14①中△BCE绕点B旋转,当A,B,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②),求证:△CA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5-14①中△BCE绕点B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5-14第5讲直角三角形【思维入门】1.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D) A.120°B.90°C.60°D.30°2.如图1-5-1,△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结DE,则△CDE的周长为(C) A.20 B.12 C.14 D.13图1-5-1【解析】∵AB=AC,AD平分∠BAC,BC=8,∴AD⊥BC,CD=BD=12BC=4,∵点E为AC的中点,∴DE=CE=12AC=5,∴△CDE的周长=CD+DE+CE=4+5+5=14.3.如图1-5-2,Rt△ABC中,∠ACB=90°,点D为斜边AB的中点,AB=10 cm,则CD的长为__5____cm.图1-5-24.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1-5-3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图1-5-3解:(1)证明:∵∠DCE=90°,CF平分∠DCE,∴∠DCF =4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45°,∴∠BAC =∠DCF ,∴CF ∥AB ; (2)∵∠D =30°,∴∠DFC =180°-30°-45°=105°.5.如图1-5-4,在△ABC 中,AB =CB ,∠ABC =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 =BD ,连结AE ,DE ,DC . (1)求证:△ABE ≌△CBD ;(2)若∠CAE =30°,求∠BDC 的度数. 解:(1)证明:∵∠ABC =90°,∴∠DBE =180°-∠ABC =180°-90°=90°, ∴∠ABE =∠CBD .在△ABE 和△CBD 中,∵⎩⎨⎧AB =CB ,∠ABE =∠CBD ,EB =DB ,∴△ABE ≌△CBD ;(2)∵AB =CB ,∠ABC =90°,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CA =45°.∵∠CAE =30°,∠BEA =∠ECA +∠EAC , ∴∠BEA =45°+30°=75°. 由①知∠BDC =∠BEA . ∴∠BDC =75°.【思维拓展】6.如图1-5-5,在Rt △ABC 中,D ,E 为斜边AB 上的两个点,且BD =BC ,AE =AC ,则∠DCE 的大小为__45__°.图1-5-5【解析】设∠DCE=x,∠ACD=y,则∠ACE=x+y,∠BCE=90°-∠ACE=90°-x-y.∵AE=AC,∴∠ACE=∠AEC=x+y,∵BD=BC,∴∠BDC=∠BCD=∠BCE+∠DCE=90°-x-y+x=90°-y.在△DCE中,∵∠DCE+∠CDE+∠DEC=180°,∴x+(90°-y)+(x+y)=180°,解得x=45°,∴∠DCE=45°.7.如图1-5-6,△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BE⊥AC,AF⊥BC,则∠EFC =__45°____.图1-5-68.如图1-5-7,∠ABC=90°,D,E分别在BC,AC上,AD⊥DE,且AD=DE,点F是AE的中点,FD与AB延长线相交于点M.(1)求证:∠FMC=∠FCM;(2)AD与MC垂直吗?并说明理由.图1-5-7解:(1)证明:∵△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是AE的中点,∴DF⊥AE,DF=AF=EF.又∵∠ABC=90°,∠DCF,∠AMF都与∠MAC互余,∴∠DCF=∠AMF.又∵∠DFC=∠AFM=90°,∴△DFC≌△AFM.∴CF=MF.∴∠FMC=∠FCM;(2)AD⊥MC.由(1)知∠MFC=90°,FD=FE,FM=FC,∴∠FDE=∠FMC=45°,∴DE∥CM,∴AD⊥MC.9.如图1-5-8,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中点,过点A作AD⊥AB交BE的延长线于点图1-5-8D.CG平分∠ACB交BD于点G,F为AB边上一点,连结CF,且∠ACF=∠CBG.求证:(1)AF=CG;(2)CF=2DE.证明:(1)∵∠ACB=90°,CG平分∠ACB,AC=BC.∴∠BCG=∠CAB=45°,又∵∠ACF=∠CBG,AC=BC,∴△ACF≌△CBG(ASA),∴AF=CG;(2)如答图,延长CG交AB于点H.∵AC=BC,CG平分∠ACB,∴CH⊥AB,H为AB的中点,又∵AD⊥AB,∴CH∥AD,∴G为BD的中点,∠D=∠EGC,∵E为AC的中点,∴AE=EC,又∵∠AED=∠CEG,∴△AED≌△CEG,∴DE=EG,∴DG=2DE,∴BG=DG=2DE,由(1)得CF=BG,∴CF=2DE.第9题答图【思维升华】10.如图1-5-9,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若∠A=40°,则∠ABX+∠ACX=(D)图1-5-9A.25°B.30°C.45°D.50°11.如图1-5-10,直线l平行于射线AM,要在直线l与射线AM上各找一点B和C,使得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__3__个.图1-5-10【解析】如答图.①AC为直角边时,符合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2个,一个是以∠BAC为直角,一个是以∠ACB为直角;②AC为斜边时,符合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1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3个,12.如图1-5-11,点P在△ABC的BC边上,且PC=2PB,若∠ABC=45°,∠APC=60°,则∠ACB的度数是__75°__.图1-5-11【解析】过C作AP的垂线CD,垂足为点D,连结BD.∵△PCD中,∠APC=60°,∴∠DCP=30°,PC=2PD,∵PC=2PB,∴BP=PD,∴△BPD是等腰三角形,∠BDP=∠DBP=30°,∵∠ABP=45°,∴∠ABD=15°,∵∠BAP=∠APC-∠ABC=60°-45°=15°,∴∠ABD=∠BAD=15°,∴BD=AD,∵∠DBP=∠DCP=30°,∴BD=DC,∴△BDC是等腰三角形,∵BD=AD,∴AD=DC,∵∠CDA=90°,∴∠ACD=45°,∴∠ACB=∠DCP+∠ACD=75°.13.如图1-5-12,在△ABC中,AC=BC,且∠ACB=90°,点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12BD,则∠ABD=__22.5°__.第11题答图图1-5-12 第13题答图【解析】 延长AE ,BC 交于点F .∵AE ⊥BE , ∴∠BEF =90°,又∵∠ACF =∠ACB =90°, ∴∠DBC +∠AFC =∠F AC +∠AFC =90°, ∴∠DBC =∠F AC , 在△ACF 和△BCD 中,⎩⎨⎧∠ACF =∠BCD =90°,AC =BC ,∠F AC =∠DBC ,∴△ACF ≌△BCD (ASA ), ∴AF =BD . 又∵AE =12BD ,∴AE =EF ,即点E 是AF 的中点. ∴AB =BF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BD =22.5°.14.如图1-5-13,在△ABC 中,∠ACB =90°,M 是∠CAB 的平分线AL 的中点,延长CM 交AB 于K ,BK =BC ,则∠CAB =__45°__,∠ACK ∠KCB=__13__.图1-5-13【解析】 设∠CAB =2α.∵AM =ML ,且∠ACB =90°,∴CM =MA , ∴∠ACM =∠MAC =α.∴∠CKB =∠CAK +∠ACM =3α, ∠KCB =90°-∠ACM =90°-α. ∵BK =BC , ∴∠CKB =∠KCB .∴3α=90°-α,即α=22.5°. ∴∠CAB =45°,∠ACK ∠KCB =22.5°67.5°=13.15.如图1-5-14,已知△BAD 和△B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 =∠BCE =90°,点M 为DE 的中点.过点E 与AD 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 于点N .(1)当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①),求证:M 为AN 的中点; (2)将图1-5-14①中△BCE 绕点B 旋转,当A ,B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5-14②),求证:△CA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5-14①中△BCE 绕点B 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试证明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5-14证明:(1)∵点M 为DE 的中点,∴DM =ME . ∵AD ∥EN ,∴∠ADM =∠NEM ,又∵∠DMA=∠EMN,∴△DMA≌△EMN,∴AM=MN,即M为AN的中点;(2)由(1)中△DMA≌△EMN可知DA=EN,又∵DA=AB,∴AB=NE,∵∠ABC=∠NEC=135°,BC=CE,∴△ABC≌△NEC,∴AC=CN,∠ACB=∠NCE,∵∠BCE=∠BCN+∠NCE=90°,∴∠BCN+∠ACB=90°,∴∠ACN=90°,∴△CA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由(2)可知AB=NE,BC=CE.又∵∠ABC=360°-45°-45°-∠DBE=270°-∠DBE=270°-(180°-∠BDE-∠BED)=90°+∠BDE+∠BED=90°+∠ADM-45°+∠BED=45°+∠MEN+∠BED =∠CEN,∴△ABC≌△NEC,再同(2)可证△CA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初二-第02讲-直角三角形(培优)-教案

初二-第02讲-直角三角形(培优)-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下)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2讲-直角三角形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②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培养演绎推理能力;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知识梳理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逆命题、逆定理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体系搭建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命题。

5、斜边、直角边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述为“斜边、直角边定理”或“HL”定理。

考点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例1、在如图中,AB=AC,BE⊥AC于E,CF⊥AB于F,BE、CF交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E≌△ACF 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C.△BDF≌△CDE D.点D是BE的中点【解析】选D.例2、如图,AB=12,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解析】∵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AP=12﹣4=8,BQ=8,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解得:x=6,BQ=12≠AC,此时△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故答案为:4.例3、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解析】(1)全等,理由是:∵∠1=∠2,∴DE=CE,∵∠A=∠B=90°,AE=BC,∴Rt△ADE≌Rt△BEC;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课堂狙击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解析】选:D.2、如图,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还需补充条件()A.∠BAC=∠BAD B.AC=AD或BC=BDC.AC=AD且BC=BD 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从图中可知AB为Rt△ABC和Rt△ABD的斜边,也是公共边.跟据“HL”定理,证明Rt△ABC≌Rt△ABD,还需补充一对直角边相等,即AC=AD或BC=BD,故选B.3、如图,BD平分∠ABC,CD⊥BD,D为垂足,∠C=55°,则∠ABC的度数是()A.35°B.55°C.60°D.70°【解析】∵CD⊥BD,∠C=55°,∴∠CBD=90°﹣55°=35°,∵BD平分∠ABC,∴∠ABC=2∠CBD=2×35°=70°.故选D.4、如图,△ABC中,CD⊥AB于D,且E是AC的中点.若AD=6,DE=5,则CD的长等于()A.5 B.6C.7 D.8【解析】∵△ABC中,CD⊥AB于D,∴∠ADC=90°.∵E是AC的中点,DE=5,∴AC=2DE=10.∵AD=6,∴CD===8.故选D.5、如图,AC⊥BC,AD⊥DB,要使△ABC≌△BAD,还需添加条件AC=BD或BC=AD或∠DAB=∠CBA或∠CAB=∠DBA.(只需写出符合条件一种情况)【解析】∵AC⊥BC,AD⊥DB,∴∠C=∠D=90°∵AB为公共边,要使△ABC≌△BAD∴添加AC=BD或BC=AD或∠DAB=∠CBA或∠CAB=∠DBA后可分别根据HL、HL、AAS、AAS判定△ABC≌△BAD.6、如图,已知点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30°,当∠A=60°或90°时,△AOP为直角三角形.【解析】若∠APO是直角,则∠A=90°﹣∠AON=90°﹣30°=60°,若∠APO是锐角,∵∠AON=30°是锐角,∴∠A=90°,综上所述,∠A=60°或90°.故答案为:60°或90°.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上的中线CD=AC,则∠B等于30°.【解析】∵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CD=AD,又CD=AC,∴△ADC是等边三角形,∴∠A=60°,∴∠B=90°﹣∠A=30°.故答案为:30°.8、底角为30°,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a2.【解析】如图,过点A作AD⊥BC于D,∵△ABC是等腰三角形,∴BC=2BD,∵底角∠B=30°,∴AD=AB=a,由勾股定理得,BD==a,∴BC=2BD=a,∴三角形的面积=×a×a=a2.故答案为a2.9、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D.(1)求证:∠ACD=∠B;(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CEF=∠CFE.【解析】证明:(1)∵∠ACB=90゜,CD⊥AB于D,∴∠ACD+∠BCD=90°,∠B+∠BCD=90°,∴∠ACD=∠B;(2)在Rt△AFC中,∠CFA=90°﹣∠CAF,同理在Rt△AED中,∠AED=90°﹣∠DAE.又∵AF平分∠CAB,∴∠CAF=∠DAE,∴∠AED=∠CFE,又∵∠CEF=∠AED,∴∠CEF=∠CFE.10、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B=15°.过点C作CD⊥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D,求△ACD的周长.【解析】如图,在△ABC中,AB=AC=2,∠B=15°,∴∠B=∠ACB=15°,∴∠DAC=2∠B=30°.又∵CD⊥BA,∴CD=AC=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D==,∴△ACD的周长=AD+CD+AC=+1+2=+3.答:△ACD的周长是+3.➢课后反击1、要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有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有两个锐角对应相等;③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有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相等;⑤有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⑥有两条边相等.A.6个B.5个C.4个D.3个【解析】故选B2、如图,O是∠BAC内一点,且点O到AB,AC的距离OE=OF,则△AEO≌△AFO的依据是()A.HL B.AASC.SSS D.ASA【解析】∵OE⊥AB,OF⊥AC,∴∠AEO=∠AFO=90°,又∵OE=OF,AO为公共边,∴△AEO≌△AFO.故选A.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为()A.90°B.135°C.120°D.45°或135°【解析】如图:∵AE、BD是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平分线,∴∠OAB+∠OBA=90°÷2=45°,两角平分线组成的角有两个:∠BOE与∠EOD这两个角互补,根据三角形外角和定理,∠BOE=∠OAB+∠OBA=45°,∴∠EOD=180°﹣45°=135°,故选B.4、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过点C的直线与AB交于点D,且将△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CDA=()A.30°B.45°C.60°D.75°【解析】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AC=AB,又∵过点C的直线与AB交于点D,且将△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AD=BD∴AC=AD,∵∠A=60°,∴△ADC是等边三角形,∴∠CDA=60°.5、如图,△ABC中,AB=AC=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DE 的长为()A.10 B.6C.8 D.5【解析】∵AB=AC=10,AD平分∠BAC,∴BD=DC,∵E为AC的中点,∴DE=AB=×10=5,故选D.6、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BC=BE,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DBE,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C=DE.【解析】AC=DE,理由是:∵AB⊥DC,∴∠ABC=∠DBE=90°,在Rt△ABC和Rt△DBE中,,∴Rt△ABC≌Rt△DBE(HL).故答案为:AC=DE.7、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边BC沿斜边上的中线CD折叠到CB′,若∠B=50°,则∠ACB′= 10°.【解析】∵∠ACB=90°,∠B=50°,∴∠A=40°,∵∠ACB=90°,CD是斜边上的中线,∴CD=BD,CD=AD,∴∠BCD=∠B=50°,∠DCA=∠A=40°,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B′CD=∠BCD=50°,∴∠ACB′=∠B′CD﹣∠DCA=10°,故答案为:10°.8、如图,在△ABC中,∠C=90°,∠B=30°,AB的垂直平分线ED交AB于点E,交BC于点D,若CD=3,则BD的长为6.【解析】∵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DAE=∠B=30°,∴∠ADC=60°,∴∠CAD=30°,∴AD为∠BAC的角平分线,∵∠C=90°,DE⊥AB,∴DE=CD=3,∵∠B=30°,∴BD=2DE=6,故答案为:6.9、如图所示,AB⊥BC,DC⊥AC,垂足分别为B,C,过D点作BC的垂线交BC于F,交AC于E,AB=EC,试判断AC和ED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AC=ED,理由如下:∵AB⊥BC,DC⊥AC,ED⊥BC,∴∠B=∠EFC=∠DCE=90°.∴∠A+∠ACB=90°,∠CEF+∠ACB=90°.∴∠A=∠CEF.在△ABC和△ECD中,∴△ABC≌△ECD(ASA).∴AC=E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0、在直角△ABC中,∠ACB=90°,∠B=30°,CD⊥AB于D,CE是△ABC的角平分线.(1)求∠DCE的度数.(2)若∠CEF=135°,求证:EF∥BC.【解析】∵∠B=30°,CD⊥AB于D,∴∠DCB=90°﹣∠B=60°.S(Summary-Embedded)——归纳总结重点回顾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初二数学培优专题 (1)——共点“手拉手”模型(又称旋转“一拖二”模型)(答案详解)

初二数学培优专题 (1)——共点“手拉手”模型(又称旋转“一拖二”模型)(答案详解)

共点手拉手模型(又称旋转“一拖二”模型)——兼谈最值、轨迹问题特点——公共点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如图,若连接BB’、CC’,易证明△ABB’≌△ACC’(SAS)。

这就是传说中的“旋转一拖二”,又称为“手拉手模型”。

典型问题:【例1】(成都高新区2017-2018八年级上期27题)【例2】(成都金牛区2017-2018八年上期27题)如图,在△ABC中,∠B=45°,AB=22,2=BC,等腰直角∆ADE中,∠DAE=90°,2+3且点D是边BC上一点。

(1)(3 分)求AC的长;(2)(4 分)如图1,当点E恰在AC上时,求点E到BC的距离;(3)(3 分)如图2, 当点D从点B向点C运动时,求点E到BC的距离的最大值。

图1【例3】(2017届初二上期七中联盟半期)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动点P 在斜边AB 所在的直线上,以PC 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Q ,其中90PCQ =∠,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①,若点P 在线段AB上,且AC =,12PA =,则: ①线段PB =________,PC =________;②猜想:222,,PQ PA PB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②,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在(1)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②给出证明过程; (3)若动点P 满足4PA PB =,求PQAC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图① 图② 备用图QCBPAQCB ACBA【例4】如图,已知30MON ∠=︒ ,B 为OM 上一点,BA ON ⊥ 于A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 为射线BM 上一动点,连结CP ,将CP 绕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CE ,连结BE ,若 4AB = ,则BE 的最小值为【例5】(成都武侯区2016-2017八年上期27题)如图,已知直线x y =过点A ,y AB ⊥轴于点B ,x AC ⊥轴于点C ,点P 是y 轴上的一动点,连接AP 交直线BC 于点E .点N 在直线BC 上,连接AN 且︒=∠90PAN ,在射线AN 上截取AE AD =,连接DE .(1)求证:2222AE EC BE =+;(2)若点A 的坐标是(6,m ),点P 的坐标是(0,m 32),求线段AD 的长; (3)当31=EC BE 时,求BPDE的值.27题【例6】(成都青羊区2016-2017八上期27题)在Rt ACB ∆中,90ACB ∠=︒,AC=BC ,D 为AB 上一点,连结CD ,将CD 绕C 点逆时针旋转90︒至CE ,连结DE ,过C 作CF ⊥DE 交AB 于F ,连结BE.(1)求证:AD=BE ;(2)求证:222AD BF DF +=; (3)若15ACD ∠=︒,1CD =+,求BF.【例7】(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当△DCE 旋转至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易证△BCE ≌△ACD .则 ①∠BEC =;②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拓展研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且∠ACB =∠DCE =90°,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若AE =15,DE =7,求AB 的长度.(3)探究发现:如图3,P 为等边△ABC 内一点,且∠APC =150°,且∠APD =30°,AP =5,CP =4,DP =8,求BD 的长.E答案典型问题:【例1】(2017-2018上期成都高新区27题)解:(1)∵∠BAC=∠DAE=︒90 ∴∠BAD=∠CAE∵AB=AC ,AD=AE ∴△ABD ≌△ACE (SAS )(2)取AB 的中点G ,连接DG(I )∵∠BAC=∠DAE=︒120且点D是边BC上一点。

初二-第01讲-三角形的证明(培优)-教案

初二-第01讲-三角形的证明(培优)-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下) 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1讲-三角形的证明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①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②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定理;③掌握各种思想的运用。

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一、知识梳理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

即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体系搭建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即等角对等边。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6、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逆命题、逆定理互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互逆定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命题。

8、斜边、直角边定理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述为“斜边、直角边定理”或“HL”定理。

9、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培优:直角三角形

培优:直角三角形

例题讲解
3、
A
CD
B
例题讲解
4、(1)、
C
A
B
例题讲解
4、(2)
A
B
的一点,且PC=2PB,已知∠ABC=45°,∠APC=60°, 求∠ACB的度数.
A
B
P
C
例题讲解
6、如图,在△ABC中,∠C=90°,∠A=30°,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等 边△ABE和等边△ACD,DE与AB交于F,求证:BF=3AF.
30°
引入
2、 利用勾股定理,在一般三角形中,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
广义勾股定理 :在三角形中,锐角(或钝角)所对的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或加 上)这两边中的一边与另一边在这边(或其延长线)上的射影的乘积的2倍.
如图:锐角△ABC中,AD⊥BC,求证: AB2=AC2+BC2-2BC·CD
A
B
C
D
作业:4题
下课了啦! 继续努力! 拜了个拜!
E
B F
A
C
D
例题讲解
7、
A
D
B
C
例题与求解
8、
例题与求解
8、
例题讲解
9、
A
B
D
C
课堂总结: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老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表现 3、学生的努力方向
作业:1题
A
B
P
C
作业:2题
作业:3题
如图,在△ABC中,∠BAC=45°,AD⊥BC于D,BD=3,CD=2,求△ABC面积.
引入
2、 利用勾股定理,在一般三角形中,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

八年级(上)培优讲义:第1讲-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

八年级(上)培优讲义:第1讲-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

第1讲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认识三角形、定义与命题、证明)一、知识建构1. 三角形按角分类:(1)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直角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钝角三角形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三角形的中线的形状也是一条;(2)三角形的三条角中线.4.三角形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线,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为:6.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______.7.对某一件事情作出_______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8.思考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并判断那些命题正确? 那些命题不正确?(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3)同位角相等。

(4)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的余角。

9. 阅读教材内容后请回答:(1)怎样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真命题、公理、定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各是什么?10.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如果是真命题,请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1)如果ab=0,那么a=b=0;(2)如图,若AC∥DE,∠1=∠2,则AB∥CD.二、经典例题例1.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判断:①a∥b②b∥c;•③a⊥b;④a∥c;⑤a⊥c.请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至少写两个命题).例2.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A.44°B.60°C.67°D.77°例3. 如图,已知∠AOB=α,在射线OA、OB上分别取点OA1=OB1,连接A1B1,在B1A1、B1B上分别取点A2、B2,使B1B2=B1A2,连接A2B2…按此规律下去,记∠A2B1B2=θ1,∠A3B2B3=θ2,…,∠A n+1B n B n+1=θn,则(1)θ1= , (2)θn= .例4.如图,在Rt△ABC中,∠ACB=90°,∠A=α,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EDC,此时点D在AB边上,则旋转角的大小为.图1图2DC EA B例5.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1、2、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3B .1<x ≤3C .1≤x <3D .1<x <3例6. 已知实数x ,y 满足,则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例7. 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DC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证明:DC BE .例8.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截AB 、CD 于 点M 、N ,MG 、NH 分别是∠EMB 与∠END 的平分线.求证:MG ∥NH . 请根据分析思路,写出证明过程.三、基础演练1.在△ABC 中,若∠A +∠B =88°,则∠C =_______,这个三角形是______ 三角形.∠EMG=12∠∠ENH=12∠END可证∠EMG=∠MNH要证MG ∥NH 只需证:∠EMB=∠END已知AB ∥CDABCDE FHMN2.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为42°,则另一个锐角为_________.3.在△ABC 中,若∠A =35°,∠B =68°,则与∠C 相邻的外角等于_______ °.4.若5条线段长分别为1cm ,2cm ,3cm , 4cm ,5cm ,则以其中3条线段为边长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_ .5.一木工师傅有两根70,100长的木条,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三角形木架,则第三根木条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 ,木架周长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 . 6. 如图所示,下面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 .∵∠1=∠2,∴AB ∥CDB .∵∠ABC +∠BCD =180°,∴AD ∥BC C .∵AD ∥BC ,∴∠3=∠4D .∵∠ABC +∠DAB =180°,∴AD ∥BC 7.命题“若a b >,则1ab>”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说明理由.8.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6,则底边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6<x <12 B . 0<x <6 C . 0<x <12 D . 无法确定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 10.如图所示,在△ABC 中,∠C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过点D 作DF ⊥AB 于点F .求证:BC =DE +EF .四、直击中考1. (2013广西)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cm ,则以这个三角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A .6cmB .12cmC .18cmD .36cm2.(2013衡阳)如图,∠1=100°,∠C =70°,则∠A 的大小是( )A .10°B .20°C .30°D .80°3241D CBA B CE DF A3.(2013鄂州)一副三角板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 )A .165°B .120°C .150°D .135°4.(2013黔东南州)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满足∠B ﹣∠A =∠C ﹣∠B ,则∠B = 度.5.(2013温州)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a ∥b ,∠1=40°,∠2=70°,则∠3= 度.6.(2013雅安)若(a ﹣1)2+|b ﹣2|=0,则以a 、b 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7.(2013东城).如图,∠ACD 是△ABC 的外角,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1A BC ∠的平分线与1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1n A BC -∠的平分线与1n 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n A . 设A θ∠=,则1A ∠= ;n A ∠= 8.(2014杭州)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梯形的对角线相等B .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C .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互相垂直D . 平行四边想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五、能力拓展1.如图,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OM 平分∠AOB ,ON 平分∠DOC ,若∠MON =α,∠BOC =β,则∠AOD 可表示为( )A . 2α-βB . α-βC . α+βD . 2α2.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A.150°B.130°C.120°D.100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底边与腰的比为3:2,求各边长.4. 已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化简|a+b-c|-|b-a-c|的结果是多少?5.如图所示,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直线L经过点C,•AD•⊥L,BE⊥L,垂足分别为D,E.(1)证明:△ACD≌△CBE;(2)求证:DE=AD+BE;(3)当直线L经过△ABC内部时,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猜想这时DE,AD,BE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猜想.六、挑战竞赛1. 在△ABC中,∠A= 50°, 高BE,CF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O,求∠BOC.FEC AB2.△ABC 中,已知∠ABC = 74°, ∠A = 56°, BE 是AC 边上的高,CF 是△ ABC 的角平分线,求∠ACF 和∠BFC .4.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S △ABC =4cm 2,求S △ABE .5.如图,45AOB ∠=,过OA 上到点O 的距离分别为1,4,7,10,13,16,…的点作OA 的垂线与OB 相交,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321s s s …,观察图中的规律,第4个黑色梯形的面积=4S ,第n (n 为正整数)个黑色梯形的面积=n S .6.在△ABC 中,AC AB =,D 是底边BC 上一点,E 是线段AD 上一点,且∠BAC CED BED ∠=∠=2.(1) 如图1,若∠︒=90BAC ,猜想DB 与DC 的数量关系为 ; (2) 如图2,若∠︒=60BAC ,猜想DB 与D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αBAC ,请直接写出DB 与DC 的数量关系.OA BCDEA EBCD图1 图2。

直角三角形竞赛资料

直角三角形竞赛资料

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专题讲义----- 直角三角形知识精讲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公元前110多年前,商高已经证明了普遍意义下的勾股定理,国外把勾股定理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定理,其广泛的应用体现在:勾股定理是现阶段线段计算、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主要方法;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通过计算也是证明两直线垂直位置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三角形,有着丰富的性质:两锐角互余(角的关系)、勾股定理(边的关系)、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边角关系),这些性质在求线段的长度、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题精析例1、如图,四边形ABCD 中,DC//AB ,BC=1,AB=AC=AD=2,则BD 的长为( ) A.14 B.15 C.23 D.32例2、如图,在△ABC 中,AC=BC ,∠ACB=90°,D 、E 是边AB 上的两点,AD=3,BE=4, ∠DCE=45°,求△ABC 的面积。

ABCD E图-184例3、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ABC=30°,∠ADC=60°,AD=DC. 证明:BD 2=AB 2+BC 2例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它的面积和周长的数值相等,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若存在,确定它三边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5、 如图,设正△ABC 的边长为2,M 是AB 边上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任意一点,PA+PM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作S 和T ,求22S T 的值。

186M PBAC例6、设A 是给定的正有理数(1)若A 是一个三边长都是有理数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证:一定存在3个正有理数x 、y 、z ,使得2222x y y z A -=-=;(2)若存在3个正有理数x 、y 、z ,满足2222x y y z A -=-=,求证:存在一个三边长都是有理数的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A 。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培优训练试题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培优训练试题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培优训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1.如图,某地修建的一座建筑物的截面图的高BC =5m ,坡面AB 的坡度为1:3,则AB 的长度为( ) A .10mB .103mC .5mD .53m2.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点A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045,在点B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060,且A ,B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若m AB 16=,则这棵树CD 的高度是( ) A .()m 338-B .()m 338+C .()m 336-D .()m 336+3.如图,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中,点A ,B ,C 都在格点上,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C ,D ,则cos ∠ADC 的值为( )A .13132 B .13133 C .32 D .35 4.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半径为1的⊙O ,∠BAC=θ(θ是锐角),则△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cos θ(1+cos θ) B .cos θ(1+sin θ) C .sin θ(1+sin θ) D .sin θ(1+cos θ)5.在中,、均为锐角,且,则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6.数学活动小组到某广场测量标志性建筑AB 的高度.如图,他们在地面上C 点测得最高点A 的仰角为22°,再向前70m 至D 点,又测得最高点A 的仰角为58°,点C ,D ,B 在同一直线上,则该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 )(精确到1m .参考数据:,,,)A .28mB .34mC .37mD .46m7.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弦AC 和半圆于E 和D ,若2BE DE =,4AB =,则AE 长为( ) A .2B .21+C .6D .4338.小明去爬山,在山脚看山顶角度为30°,小明在坡比为5:12的山坡上走1300米,此时小明看山顶的角度为60°,山高为( )米A .5250600-B .2503600-C .3350350+D .35009.如图,等腰△ABC 的面积为2,AB=AC ,BC=2.作AE ∥BC 且AE=BC.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连接PE ,过点E 作PE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M 是线段EF 的中点.那么,当点P 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点M 的运动路径长为( ) A .3B .3C .32D .41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F 是CD 上一点,AE ⊥EF .有下列结论:①∠BAE =∠EAF ;②射线FE 是∠AFC 的角平分线;③CF =14CD ;④AF =AB +C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22==BC AB ,将线段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点B 落在边CD 上的点B '处,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12.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无人机测旗杆的活动:已知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30m ,当无人机飞行至A 处时,观测旗杆顶部的俯角为30°,继续飞行20m 到达B 处,测得旗杆顶部的俯角为60°,则旗杆的高度约为 m .(参考数据:732.13≈,结果按四舍五八保留一位小数)13.如图,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要测量一座与地面垂直的古塔AB 的高度,他从古塔底部点处前行m 30到达斜坡的底部点C 处,然后沿斜坡前行m 20到达最佳测量点D 处,在点D 处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030,已知斜坡的斜面坡度3:1=i ,且点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同学测得古塔的高度是 .14.如图,在△ABC 中,AC =6,BC =8,点D 、E 分别在AC 、BC 上,点F 在△ABC 内.若四边形CDFE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cos ∠ABF =15.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在Rt △ABC 中,∠C=90°,若Rt △ABC 是“好玩三角形”,则tanA=16.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2BE=3CE ,过点D 作AE 的垂线交AB 于F ,点G 为垂足,若FG=3,则EG 的长为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17.(本题6分)计算下列各式:(1)000030cos 45cos 60tan 30cos ⋅- (2)0002030sin 30tan 2345sin 260cos -+-18.(本题8分)如图,在△ABC 中,∠C=90°,D 是BC 边上一点,以DB 为直径的⊙O 经过AB 的中点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连结EF .(1)求证:∠1=∠F .(2)若55sin =B ,52=EF ,求CD 的长.19(本题8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BC=3,点D 在边AC 上,且AD=2CD ,DE ⊥AB ,垂足为点E ,联结CE ,求:(1)线段BE 的长;(2)求ECB ∠tan20.(本题10分)如图,某大楼的顶部竖有一块广告牌CD ,小明与同学们在山坡的坡脚A 处测得广告牌底部D 的仰角为53°,沿坡面AB 向上走到B 处测得广告牌顶部C 的仰角为45°,已知山坡AB 的坡度i =1:3,AB =10米,AE =21米.(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sin53°≈54,cos53°≈53,tan53°≈34) (1)求点B 距水平地面AE 的高度;(2)求广告牌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21.(本题10分)如图,“中国海监50”正在南海海域A 处巡逻,岛礁B 上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 在点B 的正西方向上,岛礁C 上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 在点C 的南偏东30°方向上,已知点C 在点B 的北偏西60°方向上,且B 、C 两地相距120海里.(1)求出此时点A 到岛礁C 的距离; (2)若“中海监50”从A 处沿AC 方向向岛礁C 驶去,当到达点A ′时,测得点B 在A ′的南偏东75°的方向上,求此时“中国海监50”的航行距离.(注:结果保留根号)22.(本题12分)如图,抛物线y=﹣x 2+6x 与x 轴交于点O ,A ,顶点为B ,动点E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F 在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且OC EF //,连接OE ,CF 得四边形OCFE . (1)求B 点坐标;(2)当tan ∠EOC=34时,显然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两个,求出相应的点F 的坐标;(3)当0<tan ∠EOC <3时,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an ∠EOC 值,满足条件的四边形OCFE 有两个,当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tan ∠EOC .23(本题12分).在△ABC 中,∠ABC=90°.(1)如图1,分别过A 、C 两点作经过点B 的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求证:△ABM ∽△BCN ;(2)如图2,P 是边BC 上一点,∠BAP=∠C ,tan ∠PAC =552 ,求C tan 的值; (3)如图3,D 是边CA 延长线上一点,AE=AB ,∠DEB=90°,sin ∠BAC =53,52AC AD ,直接写出tan ∠CEB 的值.。

初二数学知识点专题讲解与练习18---直角三角形(培优版)

初二数学知识点专题讲解与练习18---直角三角形(培优版)

x2 + 82 = (12 − x)2 ,

x
=
10 3

例 2 B 提示:过 B 作 BD⊥AC 延长线于 D 点,设 CD=x,BD=y,可求得:x=y,则∠
BCD=45°,故∠BCA=135°.
例 3 ∠ACB=75° 提示:过 C 作 CQ⊥AP 于 Q,连接 BQ,则 AQ=BQ=CQ.
例 4 提示:过 E 作 EG⊥AB 于 G,先证明 Rt△EAG≌Rt△ABC,再证明△EFG≌△
C. 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山东省竞赛试题)
5 / 39
6.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 1,连结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则 AC 边上的
高为( ) A. 3 2 2
B. 3 5 10
C. 3 5 5
D. 4 5 5
A C
第B6题
(福州市中考试题)
7.如图,一个长为 25 分米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底端 7 分 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 4 分米,那么梯足将滑( )
DFA.
例 5 连接 AC
∵AD=DC,∠ADC=60°,
A
∴△ADC 是等边三角形,DC=CA=AD,
D
B
C
以 BC 为边向四边形外作等边三角形 BCE,即 BC=BE=CE,
E
则∠BCE=∠EBC=∠CEB=60°,
∴∠ABE=∠ABC+∠EBC=90°,
连接 AE,则 AE2 = AB2 + BE2 = AB2 + BC 2 ,
7. 169 提示:连接 AD,由△ADE≌△CDF,得 ED=DF,AE=CF=5,AF=BE=12,
4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培优(含解析)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附答案解析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4(3)20【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2∠CAN=∠CAB,∠CAB=2∠BCP判断出∠ACP=90°即可;(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即勾股定理即可.试题解析:(1)∵∠ABC=∠ACB,∴AB=AC,∵AC为⊙O的直径,∴∠ANC=90°,∴∠CAN+∠ACN=90°,2∠BAN=2∠CAN=∠CAB,∵∠CAB=2∠BCP,∴∠BCP=∠CAN,∴∠ACP=∠ACN+∠BCP=∠ACN+∠CAN=90°,∵点D在⊙O上,∴直线CP是⊙O的切线;(2)如图,作BF⊥AC∵AB=AC,∠ANC=90°,∴CN=CB=,∵∠BCP=∠CAN,sin∠BCP=,∴sin∠CAN=,∴∴AC=5,∴AB=AC=5,设AF=x,则CF=5﹣x,在Rt△ABF中,BF2=AB2﹣AF2=25﹣x2,在Rt△CBF中,BF2=BC2﹣CF2=2O﹣(5﹣x)2,∴25﹣x2=2O﹣(5﹣x)2,∴x=3,∴BF2=25﹣32=16,∴BF=4,即点B到AC的距离为4.考点:切线的判定2.如图,平台AB高为12m,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答案】32.4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求解.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E⊥CD于点E,根据题意,∠DBE=45°,∠CBE=30°.∵AB⊥AC,CD⊥AC,∴四边形ABEC为矩形,∴CE=AB=12m,在Rt△CBE中,cot∠CBE=BE CE,∴BE=CE•cot30°=12×3=123,在Rt△BDE中,由∠DBE=45°,得DE=BE=123.∴CD=CE+DE=12(3+1)≈32.4.答:楼房CD的高度约为32.4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3.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BC2=2CD•OE;(3)若314cos,53BAD BE∠==,求OE的长.【答案】(1)DE为⊙O的切线,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OE =356.【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D,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ADB为直角,可得出△BCD为直角三角形,E为斜边BC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E=DE,从而得∠C=∠CDE,再由OA=OD,得∠A=∠ADO,由Rt△ABC中两锐角互余,从而可得∠ADO与∠CDE互余,可得出∠ODE为直角,即DE垂直于半径OD,可得出DE为⊙O的切线;(2)由已知可得O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有AC=2OE,再由∠C=∠C,∠ABC=∠BDC,可得△ABC∽△BD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证得;(3)在直角△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OE的长即可求得.试题解析:(1)DE为⊙O的切线,理由如下:连接OD,BD,∵AB为⊙O的直径,∴∠ADB=90°,在Rt△BDC中,E为斜边BC的中点,∴CE=DE=BE=BC,∴∠C=∠CDE,∵OA=OD,∴∠A=∠ADO,∵∠ABC=90°,∴∠C+∠A=90°,∴∠ADO+∠CDE=90°,∴∠ODE=90°,∴DE⊥OD,又OD为圆的半径,∴DE为⊙O的切线;(2)∵E是BC的中点,O点是AB的中点,∴OE是△ABC的中位线,∴AC=2OE,∵∠C=∠C,∠ABC=∠BDC,∴△ABC∽△BDC,∴,即BC 2=AC•CD .∴BC 2=2CD•OE ;(3)解:∵cos ∠BAD=, ∴sin ∠BAC=, 又∵BE=,E 是BC 的中点,即BC=, ∴AC=.又∵AC=2OE ,∴OE=AC=.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三角函数4.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园主教学楼AB 的高度,由于教学楼底部不能直接到达,故兴趣小组在平地上选择一点C ,用测角器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30°,再向主教学楼的方向前进24米,到达点E 处(C ,E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主教学楼顶端A 的仰角为60°,已知测角器CD 的高度为1.6米,请计算主教学楼AB 的高度.(3≈1.73,结果精确到0.1米)【答案】22.4m【解析】【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多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等量关系,进而求解.【详解】解:在Rt △AFG 中,tan ∠AFG 3,∴FG =tan 3AG AFG =∠, 在Rt △ACG 中,tan ∠ACG =AG CG ,∴CG =tan AG ACG ∠=3AG . 又∵CG ﹣FG =24m , 即3AG ﹣3=24m , ∴AG =123m ,∴AB =123+1.6≈22.4m .5.许昌芙蓉湖位于许昌市水系建设总体规划中部,上游接纳清泥河来水,下游为鹿鸣湖等水系供水,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部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想测量位于芙蓉湖两端的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 平行的道路EF 行走,走到点C 处,测得∠ACF=45°,再向前走300米到点D 处,测得∠BDF=60°.若直线AB 与EF 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215.6米.【解析】【分析】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根据Rt △ACM 和三角函数tan BDF ∠求出CM 、DN ,然后根据MN MD DN AB =+=即可求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详解】解: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在Rt △ACM 中,∵45ACF ∠=︒,∴AM=CM=200米,又∵CD=300米,所以100MD CD CM =-=米,在Rt △BDN 中,∠BDF=60°,BN=200米∴115.6tan 60BN DN =≈o米, ∴215.6MN MD DN AB =+=≈米即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15.6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正确做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公路AB 为东西走向,在点A 北偏东36.5︒方向上,距离5千米处是村庄M ,在点A 北偏东53.5︒方向上,距离10千米处是村庄N ;要在公路AB 旁修建一个土特产收购站P (取点P 在AB 上),使得M ,N 两村庄到P 站的距离之和最短,请在图中作出P 的位置(不写作法)并计算:(1)M ,N 两村庄之间的距离;(2)P 到M 、N 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参考数据:sin36.5°=0.6,cos36.5°=0.8,tan36.5°=0.75计算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 M ,N 两村庄之间的距离为29千米;(2) 村庄M 、N 到P 站的最短距离和是55千米.【解析】【分析】(1)作N 关于AB 的对称点N'与AB 交于E ,连结MN’与AB 交于P ,则P 为土特产收购站的位置.求出DN ,DM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由题意可知,M 、N 到AB 上点P 的距离之和最短长度就是MN′的长.【详解】解:作N 关于AB 的对称点N '与AB 交于E ,连结MN ’与AB 交于P ,则P 为土特产收购站的位置.(1)在Rt△ANE中,AN=10,∠NAB=36.5°∴NE=AN•sin∠NAB=10•sin36.5°=6,AE=AN•cos∠NAB=10•cos36.5°=8,过M作MC⊥AB于点C,在Rt△MAC中,AM=5,∠MAB=53.5°∴AC=MA•sin∠AMB=MA•sin36.5°=3,MC=MA•cos∠AMC=MA•cos36.5°=4,过点M作MD⊥NE于点D,在Rt△MND中,MD=AE-AC=5,ND=NE-MC=2,∴MN=2252+=29,即M,N两村庄之间的距离为29千米.(2)由题意可知,M、N到AB上点P的距离之和最短长度就是MN′的长.DN′=10,MD=5,在Rt△MDN′中,由勾股定理,得MN′=22510+=55(千米)∴村庄M、N到P站的最短距离和是55千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轴对称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7.在Rt△ABC中,∠ACB=90°,AB=7,AC=2,过点B作直线m∥AC,将△ABC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A′B′C(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射线CA′,CB′分別交直线m于点P,Q.(1)如图1,当P与A′重合时,求∠ACA′的度数;(2)如图2,设A′B′与BC的交点为M,当M为A′B′的中点时,求线段PQ的长;(3)在旋转过程中,当点P,Q分别在CA′,CB′的延长线上时,试探究四边形PA'B′Q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四边形PA′B′Q的最小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60°;(2)PQ=72;(3)存在,S四边形PA'B′Q=33【解析】【分析】(1)由旋转可得:AC=A'C=2,进而得到BC3=∠A'BC=90°,可得cos ∠A 'CB 3'2BC A C ==,即可得到∠A 'CB =30°,∠ACA '=60°; (2)根据M 为A 'B '的中点,即可得出∠A =∠A 'CM ,进而得到PB 3=BC 32=,依据tan ∠Q =tan ∠A 3=,即可得到BQ =BC 3⨯=2,进而得出PQ =PB +BQ 72=; (3)依据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即可得到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而S △PCQ 12=PQ ×BC 3=PQ ,利用几何法即可得到S △PCQ 的最小值=3,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由旋转可得:AC =A 'C =2.∵∠ACB =90°,AB 7=,AC =2,∴BC 3=.∵∠ACB =90°,m ∥AC ,∴∠A 'BC =90°,∴cos ∠A 'CB 3'2BC A C ==,∴∠A 'CB =30°,∴∠ACA '=60°;(2)∵M 为A 'B '的中点,∴∠A 'CM =∠MA 'C ,由旋转可得:∠MA 'C =∠A ,∴∠A =∠A 'CM ,∴tan ∠PCB =tan ∠A 3=,∴PB 3=BC 32=. ∵∠BQC =∠BCP =∠A ,∴tan ∠BQC =tan ∠A 3=,∴BQ =BC 3⨯=2,∴PQ =PB +BQ 72=; (3)∵S 四边形PA 'B 'Q =S △PCQ ﹣S △A 'CB '=S △PCQ 3-,∴S 四边形PA 'B 'Q 最小,即S △PCQ 最小,∴S △PCQ 12=PQ ×BC 3=PQ , 取PQ 的中点G . ∵∠PCQ =90°,∴CG 12=PQ ,即PQ =2CG ,当CG 最小时,PQ 最小,∴CG ⊥PQ ,即CG 与CB 重合时,CG 最小,∴CG min 3=,PQ min =23,∴S △PCQ 的最小值=3,S 四边形PA 'B 'Q =33-;【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时注意:旋转变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8.如图,半圆O 的直径AB =20,弦CD ∥AB ,动点M 在半径OD 上,射线BM 与弦CD 相交于点E (点E 与点C 、D 不重合),设OM =m .(1)求DE 的长(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令弦CD 所对的圆心角为α,且sin 4=25α. ①若△DEM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m 的取值范围; ②若动点N 在CD 上,且CN =OM ,射线BM 与射线ON 相交于点F ,当∠OMF =90° 时,求DE 的长.【答案】(1)DE =10010m m -;(2)①S =2360300m m m-+,(5013<m <10),②DE =52. 【解析】【分析】 (1)由CD ∥AB 知△DEM ∽△OBM ,可得DE DM OB OM=,据此可得; (2)①连接OC 、作OP ⊥CD 、MQ ⊥CD ,由OC =OD 、OP ⊥CD 知∠DOP =12∠COD ,据此可得sin ∠DOP =sin ∠DMQ =45、sin ∠ODP =35,继而由OM =m 、OD =10得QM =DM sin ∠ODP =35(10﹣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如图2,先求得PD =8、CD =16,证△CDM ∽△BOM 得CD DM BO OM =,求得OM =5013,据此可得m 的取值范围; ②如图3,由BM =OB sin ∠BOM =10×35=6,可得OM =8,根据(1)所求结果可得答案.【详解】(1)∵CD ∥AB ,∴△DEM ∽△OBM ,∴DE DM OB OM =,即1010DE m m -=,∴DE =10010mm-; (2)①如图1,连接OC 、作OP ⊥CD 于点P ,作MQ ⊥CD 于点Q ,∵OC =OD 、OP ⊥CD , ∴∠DOP =12∠COD , ∵sin2α=45, ∴sin ∠DOP =sin ∠DMQ =45,sin ∠ODP =35, ∵OM =m 、OD =10, ∴DM =10﹣m , ∴QM =DM sin ∠ODP =35(10﹣m ), 则S △DEM =12DE •MQ =12×10010m m -×35(10﹣m )=2360300m m m-+,如图2,∵PD =OD sin ∠DOP =10×45=8, ∴CD =16, ∵CD ∥AB , ∴△CDM ∽△BOM , ∴CD DM BO OM =,即1610=10OMOM-, 解得:OM =5013,∴5013<m <10, ∴S =2360300m m m-+,(5013<m <10).②当∠OMF =90°时,如图3,则∠BMO =90°,在Rt △BOM 中,BM =OB sin ∠BOM =10×35=6, 则OM =8, 由(1)得DE =10010858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的有关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9.如图,在自动向西的公路l 上有一检查站A ,在观测点B 的南偏西53°方向,检查站一工作人员家住在与观测点B 的距离为7132km ,位于点B 南偏西76°方向的点C 处,求工作人员家到检查站的距离AC .(参考数据:sin76°≈2425,cos76°≈625,tan 76°≈4,sin53°≈35,tan53°≈43)【答案】工作人员家到检查站的距离AC 的长约为92km . 【解析】分析:过点B 作BH ⊥l 交l 于点H ,解Rt △BCH ,得出CH=BC•sin ∠CBH=274,BH=BC•cos∠CBH=2716.再解Rt△BAH中,求出AH=BH•tan∠ABH=94,那么根据AC=CH-AH计算即可.详解:如图,过点B作BH⊥l交l于点H,∵在Rt△BCH中,∠BHC=90°,∠CBH=76°,BC=7132km,∴CH=BC•sin∠CBH≈225242732254⨯=,BH=BC•cos∠CBH≈225627 322516⨯=.∵在Rt△BAH中,∠BHA=90°,∠ABH=53°,BH=2716,∴AH=BH•tan∠ABH≈27491634⨯=,∴AC=CH﹣AH=2799442-=(km).答:工作人员家到检查站的距离AC的长约为92 k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0,1),点C(1,0),正方形AO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B,延长BD至点G,使DG=BD,延长BC至点E,使CE=BC,以BG,BE为邻边作正方形BEFG.(Ⅰ)如图①,求OD的长及ABBG的值;(Ⅱ)如图②,正方形AOCD固定,将正方形BEFG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正方形BE′F′G′,记旋转角为α(0°<α<360°),连接AG′.①在旋转过程中,当∠BAG′=90°时,求α的大小;②在旋转过程中,求AF′的长取最大值时,点F′的坐标及此时α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Ⅰ)12(Ⅱ)①α=30°或150°时,∠BAG′=90°②当α=315°时,A、B、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最大值为22+2,此时α=315°,F′(12+2,12﹣2)【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①因为∠BAG′=90°,BG′=2AB,可知sin∠AG′B=12ABBG,推出∠AG′B=30°,推出旋转角α=30°,据对称性可知,当∠ABG″=60°时,∠BAG″=90°,也满足条件,此时旋转角α=150°,②当α=315°时,A、B、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详解】(Ⅰ)如图1中,∵A(0,1),∴OA=1,∵四边形OADC是正方形,∴∠OAD=90°,AD=OA=1,∴OD=AC==,∴AB=BC=BD=BO=,∵BD=DG,∴BG=,∴==.(Ⅱ)①如图2中,∵∠BAG′=90°,BG′=2AB,∴sin∠AG′B==,∴∠AG′B=30°,∴∠ABG′=60°,∴∠DBG′=30°,∴旋转角α=30°,根据对称性可知,当∠ABG″=60°时,∠BAG″=90°,也满足条件,此时旋转角α=150°,综上所述,旋转角α=30°或150°时,∠BAG′=90°.②如图3中,连接OF,∵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的边长为∴BF′=2,∴当α=315°时,A、B、F′在一条直线上时,AF′的长最大,最大值为+2,此时α=315°,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旋转变换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11.如图所示,小华在湖边看到湖中有一棵树AB,AB与水面AC垂直.此时,小华的眼睛所在位置D到湖面的距离DC为4米.她测得树梢B点的仰角为30°,测得树梢B点在水中的倒影B′点的俯角45°.求树高AB(结果保留根号)【答案】AB=(8+43)m . 【解析】 【分析】设BE=x ,则BA=x+4,B′E=x+8,根据∠ADB′=45°,可知DE=B′E=x+8,再由tan30°=BEDE即可得出x 的值,进而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 设BE=x ,则BA=x+4,B′E=x+8, ∵∠ADB′=45°, ∴DE=B′E=x+8, ∵∠BDE=30°, ∴tan30°=38BE x DE x ==+ ,解得x=4+43 , ∴AB=BE+4=(8+43 )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如图,由一段斜坡AB 的高AD 长为0.6米,ABD 30∠=o ,为了达到无障碍通道的坡道标准,现准备把斜坡改长,使ACD 5.71∠=o .()1求斜坡AB 的长;()2求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3 1.732≈,tan5.710.100)≈o【答案】()1?AB 1.2=米;()2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为4.96米. 【解析】 【分析】()1在Rt ABD V 中,根据AB AD sin30=÷o 计算即可;()2分别求出CD 、BD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在Rt ABD V 中,1AB AD sin300.6 1.2(2=÷=÷=o 米),()2在Rt ABD V 中,3BD AD tan300.6 1.039(=÷=≈o 米), 在Rt ACD V 中,CD AD tan5.716(=÷≈o米),BC CD BD 6 1.039 4.96(∴=-=-=米).答:求斜坡AB 的长为1.2米,斜坡新起点C 与原起点B 的距离为4.96米.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易错题》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中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易错题》初中数学八年级下期中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一、选择题1.(0分)[ID :9900]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6,∠ABC =60°,M 为AD 中点,P 为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连接PA 和PM ,则PA +PM 的最小值是( )A .3B .2√3C .3√3D .6 2.(0分)[ID :9894]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12a b +--的结果是( )A .3a b -+B .1a b +-C .1a b --+D .1a b -++3.(0分)[ID :9890]把式子1a a -号外面的因式移到根号内,结果是( ) A .a B .a - C .a - D .a --4.(0分)[ID :9879]如图,一个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 上,测得4AO =米.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米,这时梯子的底端也恰好外移1米,则梯子AB 的长度为 ( )A .5米B .6米C .3米D .7米5.(0分)[ID :9877]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 .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C .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 .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6.(0分)[ID :9856]如图,四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且直线AC 是否对称轴,AB∥CD,则下列结论:①AC⊥BD;②AD∥BC;③四边形ABCD是菱形;④△ABD≌△CDB.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7.(0分)[ID:9854]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的高为2dm,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和点C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A.42dm B.22dm C.25dm D.45dm8.(0分)[ID:9848]星期天晚饭后,小丽的爸爸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爸爸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km)与散步所用的时间(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丽爸爸散步情景的是()A.从家出发,休息一会,就回家B.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C.从家出发,休息一会,返回用时20分钟D.从家出发,休息一会,继续行走一段,然后回家9.(0分)[ID:9845]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3,4,5B.1.5,2,2.5C.32,42,52D.3,4,5 10.(0分)[ID:9926]如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齐齐哈尔市的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下列从图象中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A.0点时气温达到最低B.最低气温是零下4℃C .0点到14点之间气温持续上升D .最高气温是8℃11.(0分)[ID :992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23cm ,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 .4cm B .43 cm C .6cm D .63 cm12.(0分)[ID :9836]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A .8718293-=B .222233+= C .8184952+=+= D .13232=-+ 13.(0分)[ID :9909]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10B .12C .12D .814.(0分)[ID :987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2+a 3=a 5B .3221-=C .(x 2)3=x 5D .m 5÷m 3=m 2 15.(0分)[ID :986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中,若将△ABC 沿A ﹣D 的方向平移AD 长,得△DEF (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E 、F ),则BE 长为( )A .1B .2C .5D .3二、填空题16.(0分)[ID :10023]如图,直线510y x =+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则AOB 的面积为___.17.(0分)[ID :9992]计算:662)=________.18.(0分)[ID :9989]若函数()12m y m x -=+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19.(0分)[ID :9987]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是BC 上的一点,连接EF 和DF ,若AB=4,BC=8,5DF 的长为___________.20.(0分)[ID :9984]如图,△ABC 中,∠ACB =90°,CD 是斜边上的高,AC =4,BC =3,则CD =______.21.(0分)[ID :9974]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出1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旗杆4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________22.(0分)[ID :9968]化简()213-=_____________;23.(0分)[ID :9949]如图所示,图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123916144S ===,S ,S ,则4S =_____.24.(0分)[ID :9940]如图,在∠MON 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 、OB ,使OA =O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AB 、OC .若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则OC 的长为_____cm .25.(0分)[ID :10026](124= ,20.8 = ,2(3)-= ,223⎛⎫- ⎪⎝⎭= (2)根据计算结果,回答:2a a 吗?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并请你把得到的规律描述出来?(32( 3.15)π- 三、解答题26.(0分)[ID :10130]已知长方形的长1322a =1183b =. (1)求长方形的周长;(2)求与长方形等面积的正方形的周长,并比较其与长方形周长的大小关系.27.(0分)[ID :10123]如图,∠MON =90°,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OM 、ON上,AB =13,OB =5,E 为AC 上一点,且∠EBC =∠CBN ,直线DE 与ON 交于点F . (1)求证BE =DE ;(2)判断DF 与ON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BEF 的周长为 .28.(0分)[ID :10107]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O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点为E ,连接DE ,CE .(1)求证:四边形ODEC 为菱形;(2)连接OE ,若BC =2,求OE 的长.29.(0分)[ID :10050]观察下列各式及验证过程:11122323-=211121223232323-===⨯⨯ 1111323438⎛⎫-= ⎪⎝⎭2111131323423423438⎛⎫-=== ⎪⨯⨯⨯⨯⎝⎭ 11114345415⎛⎫-= ⎪⎝⎭21111414345345345415⎛⎫-=== ⎪⨯⨯⨯⨯⎝⎭ (1111456⎛⎫- ⎪⎝⎭验证.(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 (n 为自然数,且n ≥2)表示的等式,不需要证明.30.(0分)[ID :10045]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计划采购A 、B 两种型号的空调,已知采购3台A 型空调和2台B 型空调,需费用39000元;4台A 型空调比5台B 型空调的费用多6000元.(1)求A 型空调和B 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2)若学校计划采购A 、B 两种型号空调共30台,且A 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 型空调的一半,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217000元,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3)在(2)的条件下,采用哪一种采购方案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2.A3.D4.A5.C6.B7.A8.D9.A10.D11.C12.C13.A14.D15.C二、填空题16.10【解析】【分析】分别令x=0y=0可得AB坐标即可求出OAOB的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直线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令则;令则;∴∴∴的面积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17.2【解析】试题解析:原式=()2-22=6-4=218.2【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1m+2≠0【详解】因为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所以|m|-1=1m+2≠0所以m=2故答案为2【点睛】考核知识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19.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CF时②当BF<CF时然后过F作FG⊥AD 于G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AD于G则GF=4Rt△EFG中又∵E是AD的20.4【解析】【分析】在Rt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的长进而可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求出CD的长【详解】解:Rt中AC=4mBC=3mAB=m∵∴m=24m故答案为24m【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掌握2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旗杆的高【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米则米在中即解得:旗杆的高为75米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熟练22.【解析】23.169【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S1=9S2=16S3=144∴所对应各边为:3412∴中间未命名的正方形边长为5∴最大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52+1224.【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是菱形∵AB25.(1)4083;(2)不一定=;(3)315﹣π【解析】【分析】(1)依据被开方数即可计算得到结果;(2)根据计算结果不一定等于a;(3)原式利用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故答案为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首先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M,则CM与BD交于点P,此时PA+PM的值最小,由在菱形ABCD中,AB=6,∠ABC=60°,易得△ACD是等边三角形,BD垂直平分AC,继而可得CM⊥AD,则可求得CM的值,继而求得PA+PM的最小值.【详解】解: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M,则CM与BD交于点P,此时PA+PM的值最小,∵在菱形ABCD中,AB=6,∠ABC=60°,∴∠ADC=∠ABC=60°,AD=CD=6,BD垂直平分AC,∴△ACD是等边三角形,PA=PC,∵M为AD中点,AD=3,CM⊥AD,∴DM=12∴CM=√CD2−DM2=3√3,∴PA+PM=PC+PM=CM=3√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菱形的性质.注意准确找到点P 的位置是解此题的关键.2.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数轴上两点的位置确定1a +和2b -.【详解】观察数轴可得,1a >-,2b >,故10a +>,20b ->,∴()12a b =+--12a b =+-+3a b =-+故选:A.【点睛】. 3.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a 的范围,再把根号外的非负数平方后移入根号内即可.【详解】要使 10a∴-≥ 0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把根号外的代数式或数字移到根号内部,它是开方的逆运算.从根号外移到根号内要平方,并且移到根号内与原来根号内的式子是乘积的关系.如果根号外的数字或式子是负数时,代表整个式子是负值,要把负号留到根号外再平方后移到根号内.4.A解析:A【解析】【分析】设BO xm =,利用勾股定理依据AB 和CD 的长相等列方程,进而求出x 的值,即可求出AB 的长度.【详解】解:设BO xm =,依题意,得1AC =,1BD =,4AO =.在Rt AO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24AB AO OB x =+=+,在Rt COD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2(41)(1)CD CO OD x =+=-++,22224(41)(1)x x ∴+=-++,解得3x =,5AB ∴==,答:梯子AB 的长为5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题中找到AB CD =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解:A .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正确;B .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正确;C .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10=5分钟,错误;D .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正确.故选C .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结合菱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因为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AB ∥CD ,则AD =AB ,∠1=∠2,∠1=∠4,则∠2=∠4,∴AD=DC,同理可得:AB=AD=BC=DC,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所以①AC⊥BD,正确;②AD∥BC,正确;③四边形ABCD是菱形,正确;④在△ABD和△CDB中∵AB BC AD DC BD BD=⎧⎪=⎨⎪=⎩,∴△ABD≌△CDB(SSS),正确.故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以及菱形的判断与菱形的性质,注意: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7.A解析:A【解析】【分析】要求丝线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矩形,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的长度,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BC BC dm,AB dm,22222AC,2244822AC dm,∴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42AC d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8.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得出各段的时间以及离家的距离变化,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图象可得出:小丽的爸爸从家里出去散步10分钟,休息20分钟,再向前走10分钟,然后利用20分钟回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要看懂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进行解答.9.A解析:A【解析】【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较小两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详解】A.32+42=52,是勾股数;B.1.5,2,2.5中,1.5,2.5不是正整数,故不是勾股数;C.(32)2+(42)2≠(52)2,不是勾股数;D2+2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深刻理解勾股数的定义,并能够熟练运用.10.D解析:D【分析】根据气温T 如何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图像直接可解答此题.【详解】A.根据图像4时气温最低,故A 错误;B.最低气温为零下3℃,故B 错误;C. 0点到14点之间气温先下降后上升,故C 错误;D 描述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看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看图像得到有用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C解析:C【解析】如图,∵∠C=90°,∠B=30°,3,∴3cm ,由勾股定理得:22AB AC -,故选C . 1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除法法则计算,判断即可.【详解】822721829==A 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28222333+==B 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81822325222+==,C 选项不成立,符合题意; 323232(32)(32)-==++-D 选项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1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结合选项求解即可.【详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本选项正确.B==C2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对各选项进行判断.14.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A、a2与a3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故此选项错误;C、(x2)3=x6,故此选项错误;D、m5÷m3=m2,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幂的乘方运算、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根据题意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E的长.【详解】如图所示:22125BE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6.10【解析】【分析】分别令x=0y=0可得AB 坐标即可求出OAOB 的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直线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令则;令则;∴∴∴的面积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析:10【解析】【分析】分别令x=0,y=0,可得A 、B 坐标,即可求出OA 、OB 的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直线510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令0y =,则2x =-;令0x =,则10y =;∴()2,0A -,()0,10B ,∴2OA =,10OB =,∴AOB 的面积1210102=⨯⨯=.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分别令x=0,y=0即可求出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也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 17.2【解析】试题解析:原式=()2-22=6-4=2解析:2【解析】试题解析:原式=6)2-22=6-4=2.18.2【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1m+2≠0【详解】因为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所以|m|-1=1m+2≠0所以m=2故答案为2【点睛】考核知识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m|-1=1,m+2≠0.【详解】因为函数()12m y m x -=+是正比例函数,所以|m|-1=1,m+2≠0所以m=2故答案为2【点睛】考核知识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 19.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 >CF 时②当BF <CF 时然后过F 作FG ⊥AD 于G 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 >CF 时过F 作FG ⊥AD 于G 则GF =4Rt △EFG 中又∵E 是AD 的解析:25或213【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 >CF 时,②当BF <CF 时,然后过F 作FG ⊥AD 于G ,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 >CF 时,过F 作FG ⊥AD 于G ,则GF =4,Rt △EFG 中,()222542EG =-=,又∵E 是AD 的中点,AD =BC =8,∴DE =4,∴DG =4﹣2=2,∴Rt △DFG 中,224225DF =+=;②如图所示,当BF <CF 时,过F 作FG ⊥AD 于G ,则GF =4,Rt △EFG 中,()222542EG =-=,又∵E 是AD 的中点,AD =BC =8,∴DE =4,∴DG=4+2=6,∴Rt△DFG中,2246213DF=+=,故答案为:25或213.【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与巧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0.4【解析】【分析】在Rt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的长进而可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求出CD的长【详解】解:Rt中AC=4mBC=3mAB=m∵∴m=24m 故答案为24m【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掌握解析:4【解析】【分析】在Rt AB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的长,进而可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求出CD的长.【详解】解:Rt ABC中,AC=4m,BC=3m225AC BC+=m∵1122ABCS AC BC AB CD =⋅=⋅∴125AC BCCDAB⋅==m=2.4m故答案为2.4 m【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结合利用面积法是解题关键.2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旗杆的高【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米则米在中即解得:旗杆的高为75米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熟练解析:7.5m【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旗杆的高.【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AB x =米,则(1)AC x 米,在Rt ABC ∆中,222AC AB BC =+,即222(1)4x x ,解得:7.5x =.∴旗杆的高为7.5米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画出示意图,熟练运用勾股定理. 22.【解析】 31【解析】2(13)1331-=-=23.169【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S1=9S2=16S3=144∴所对应各边为:3412∴中间未命名的正方形边长为5∴最大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52+12 解析:169【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S 1=9,S 2=16,S 3=144,∴所对应各边为:3,4,12.∴中间未命名的正方形边长为5.∴最大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4S =52+122=169.故答案为169.【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定义和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分析图形得到正方形和勾股定理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 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 =BC =OA∵OA=OB∴OA=OB =BC =AC∴四边形OACB 是菱形∵AB解析:【解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 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 =BC =OA ,∵OA =OB ,∴OA =OB =BC =AC ,∴四边形OACB 是菱形,∵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 ∴12AB •OC =12×2×OC =4, 解得OC =4cm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目中作图的过程得出线段的等量关系.25.(1)4083;(2)不一定=;(3)315﹣π【解析】【分析】(1)依据被开方数即可计算得到结果;(2)根据计算结果不一定等于a ;(3)原式利用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故答案为解析:(1)4, 0.8,3,23 ;(2a ;(3)3.15﹣π. 【解析】【分析】(1)依据被开方数即可计算得到结果;(2a ;(3)原式利用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24,3====; 故答案为:4,0.8,3,23;(2a ,|a|;(3=|π﹣3.15|=3.15﹣π.【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6.(1)2)长方形的周长大.【解析】试题分析:(1)代入周长计算公式解决问题;(2)求得长方形的面积,开方得出正方形的边长,进一步求得周长比较即可. 试题解析:(1)()11222223a b ⎛+=⨯=⨯⨯⨯=⨯= ⎝∴长方形的周长为 .(2)11 4.23=⨯⨯=正方形的面积也为4. 2.=周长为:428.⨯=8.>∴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27.(1)见解析;(2)DF ⊥ON ,理由见解析;(3)24【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BCE ≌△DCE 即可;(2)由第一题所得条件和已知条件可推出∠EDC =∠CBN ,再利用90°的代换即可证明;(3)过D 点作DG 垂直于OM ,交点为G ,结合已知条件推出DF 和BF 的长,再根据第一题结论得出△BEF 的周长等于DF 加BF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正方形,∴CA 平分∠BCD ,BC =DC ,∴∠BCE =∠DCE =45°,∵CE =CE ,∴△BCE ≌△DCE (SAS );∴BE =DE ;(2)DF ⊥ON ,理由如下:∵△BCE≌△DCE,∴∠EBC=∠EDC,∵∠EBC=∠CBN,∴∠EDC=∠CBN,∵∠EDC+∠1=90°,∠1=∠2,∴∠2+∠CBN=90°,∴∠EFB=90°,即DF⊥ON;(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AD=90°,∴∠DAG+∠BAO=90°,∵∠ABO+∠BAO=90°,∴∠DAG=∠ABO,又∵∠MON=90°,DG⊥OM,∴△ADG≌△ABO,∴DM=AO,GA=OB=5,∵AB=13,OB=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12,由(2)可知DF⊥ON,又∵∠MON=90°,DG⊥OM,∴四边形OFDM是矩形,∴OF=DG=AO=12,DF=OM=17,由(1)可知BE=DE,∴△BEF的周长=DF+BF=17+(12-5)=24.【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8.(1)详见解析;(2)22【解析】【分析】(1)利用矩形性质可得OD=OC,再借助对称性可得OD=DE=EC=CO,从而证明了四边形ODEC为菱形;(2)证明四边形OBCE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OE=BC=22.【详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C=12AC,OB=OD=12BD,∴OD=OC.∵点O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E,∴OD=ED,OC=EC.∴OD=DE=EC=CO.∴四边形ODEC为菱形;(2)连接OE.如图,由(1)知四边形ODEC为菱形,∴CE∥OD且CE=OD.又∵OB=OD,∴CE∥BO且CE=BO.∴四边形OBCE为平行四边形.∴22OE 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9.(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类比题目中所给的运算方法即可解答;(2)观察题目所给的算式,根据算式总结出一般规律即可求解.【详解】(1====; (2=n 为自然数,且n ≥2) . 【点睛】本题是阅读理解题,能够从所给的案例中找出相应的规律是解决该类题型的关键. 30.(1)A 型空调和B 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方案一:采购A 型空调10台,B 型空调20台,方案二:采购A 型空调11台,B 型空调19台,案三:采购A 型空调12台,B 型空调18台;(3)采购A 型空调10台,B 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210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求得有几种采购方案;(3)根据题意和(2)中的结果,可以解答本题.详解:(1)设A 型空调和B 型空调每台各需x 元、y 元,3239000456000x y x y +⎧⎨-⎩==,解得,90006000x y ⎧⎨⎩==, 答:A 型空调和B 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2)设购买A 型空调a 台,则购买B 型空调(30-a )台,()()13029000600030217000a a a a ⎧≥-⎪⎨⎪+-≤⎩, 解得,10≤a≤1213, ∴a=10、11、1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方案一:采购A 型空调10台,B 型空调20台,方案二:采购A 型空调11台,B 型空调19台,方案三:采购A 型空调12台,B 型空调18台;(3)设总费用为w 元,w=9000a+6000(30-a )=3000a+180000,∴当a=10时,w 取得最小值,此时w=210000,即采购A型空调10台,B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210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函数和不等式的思想解答.。

培优专题直角三角形

培优专题直角三角形
(1) BC=8, AC=15, (2) AB=13, AC=5,
注意数形 结合
ZC=90*° . 则AB=」I 则 BC= 12
(3) BC:AC=3:4, AB=10, 则BC= 6 ,AC= 8 ■
(4) AB=2,则 AB2+AC2+BC2= ___
一、知识演练
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 有 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 的正 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 C.
D的面积和奥9cm2・ _
(;
\一"1232a解23_m^..、、、_2、 、 — :_A是_2三 三 是Ao1试知_;B、_因边边;=C判识的c不为长长因断演三是:为之为下练边;比:m=列长-1因为+x}三为n2为-1+角、 ax::2、形1=mW:ib是)Cl、2否、+V-c2V是m,(2mx^直满nn))角足(2m三:W)>角o2,形n:>o
且 CE = - SCg说明ZAFE 是直角吗?
4
B
EC
三、寻找规律性问题一
■ 1如图, 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以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 方形ACEF,再以第二个正
方形的对角线AE* 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1)
记正方形ABCD的边长, 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 方形的边长依 次为 ________o
如图: 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F是DC的中
点,且CE= - BC,则AF丄EF,试说明理由 解: 连接AE
A
t
•••ABCD是正方形,边长是4, F是
DC的中点,EC=1/4BC
•••AD=4,DF=2,FC=2,EC=1

专题:直角三角形培优

专题:直角三角形培优

专题:直角三角形知识要点:1、 宜角三角形的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 的一半;(4)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 . 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 _____________ 有两个角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 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都是 _______ ,且两条直角边相等。

等腰宜角三角形具有等 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质,是很常见的特殊三角形。

典型例题1. 如图.已知ZXABC 为直角三角形,ZC 二90° ,若沿图中虚线剪去ZC.则则Z1 + Z2等于 ___________ ・2. 设M 表示直角三角形,N 表示等腰三角形.P 表示等边三角形.Q 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5、如图,在RtAABC 中.ZACBPO 。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干BC 的延长线于F •若ZF=30° ,DE=1> 则 EF 的长是( ) A. 3 B. 2 C ・ D ・ 1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B±AC, AD 丄BC, BE 平分 ZABC. )3、如图,RtAABC 中, 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BF B. AE=ED C. AD=DC D.4、如图, 能的是( 在Z\ABC 中.ZC=90° ,) AC=3, ZB 二30° , A. B. C. D. 76、 已知等腰AABC 中,AD 丄BC 于点D.且AD 二丄BC ・则ZiABC 底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 27、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由一个ZACB=30°的RtAABC 与等RtAACD 拼成,E边AC 的中点,则ZBDE= _____________________ ・8x 已知:在厶ABC 中.ZBAC=90° , AD 丄BC 于点D. Z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干点F ・试说明AE=AF.9、如图,在ZkABC 中,ZA=90° , AB 二AC, Z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D, CE 丄BD 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CE= -BD 210、如图,一根长2a 的木棍(AB ),斜釜在与地啲(0M )垂直的墙(0N )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塢下滑,且B 端沿地面向右滑行.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 到点0的距离不变化.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AAOB 的而积最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在RtAABC 中,ZACB=90° , CD 、CE 分别是斜边AB 边上的高与中线.CF 是ZACB 的 平分线,则Z1与Z2的大小关系是() A ・ Z1>Z2 B ・ Z1=Z2 C. Z1<Z2 D •不能确定13、如图.在 RtAABC 中,ZACB=90° , AB=2BC,在直线BC 或AC 上取一点巴 使得A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 的点P 共有()11、如图.只剪两刀把一 (剪法二) (剪法三)个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三个直角三角形 铅笔作出分割线,只要有一条分割线不DA. 4个B. 5个C. 6个D. 7个1K如图. 交干N,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MN丄AB, ZACB 求证:CM=MN.15.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R中作内接正方形A:B:D:C:;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中作内接正方形A…;依次做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氛的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_ ・在斜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中.作内接正方形A I BDC L:16.下面的方格图案中的正方形顶点叫做格点•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4个.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 ____________ 个.图3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_______ 个,图4中以格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 _____________ 个.17、如图,在AABC中.ZB=90° , ZBAC=78°,过C作CF〃AB,连接AF于BC相交于G.若GF=2AC・则ZBAG= ___________18s如图.在等腰RtAABC中.ZC=90fl , AC=8, F是AB边上的中点•点D.别在AC、BC边上运动,且保持AD=CE.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①Zk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DE长度的最小值为4:③四边形CDFE的而积保持不变:④ACDE面积的最大值为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③B.①(§)C.①<§>④D・②③©19.电子跳承游戏盘是如图所示的AABC, AB=AC=BC=6.如果跳禾开始时在BC边的P°处,BPo=2.跳虽第一步从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24
7
第3题图 D
B C
A
N
T Q
P
M (第6题)
培优专题一
知识要点: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______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 (5)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果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底角都是_____,且两条直角边相等。

等腰直角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质,是很常见的特殊三角形。

知识点一: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1.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 .如图,MP ⊥NP ,MQ 为△MNP 的角平分线,MT =MP ,连接TQ ,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TQ =PQ
B.∠MQT=∠MQP
C.∠QTN=90°
D.∠NQT=∠MQT 3.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所示,在绿地旁边B 处有健身器材, 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 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 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是( ).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4.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6,斜边的中线长为1,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5. 如图6,直角△ABC 中,∠B =90°,∠BAC =78°,过C 作CF ∥AB , 连接AF 与BC 相交于G ,若GF =2AC ,则∠BAG 的大小是______.
6.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和而成. 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2
cm 和42
cm ,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 cm . 7. 在△ABC 中,AB=5cm ,BC=6cm ,BC 边上的中线AD=4cm ,则∠ADC 的度数是 度 8、如图:△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 ≌△CEB 。

9.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 处。

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 则这棵树高____________米。

A B
C D E F
A
B 小河


N
M
D
C
B
A
知识点二:直角三角形的运算与证明
1.已知:如图,AC 平分∠BAD ,CE ⊥AB 于E ,CF ⊥AD 于F ,且BC =DC .你能说明BE 与DF 相等吗?
2.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3.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DCB=90o
,点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

MN 、AC 的位置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知识点三:直角三角形的综合运用
1.如图,在Rt△ABC 中,∠BAC=90°,AC=2AB ,点D 是AC 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 、D 重合,连接BE 、EC . 试猜想线段BE 和EC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30°,CD ⊥AB 交AB 于点E ,且CD=AC ,DF ∥BC ,分别与AB 、AC 交于点G 、F . (1)求证:GE=GF ;
(2)若BD=1,求DF 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