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全册教学内容: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二、全册教学目标及教材简析:1、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2、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3、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5、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6、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通用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7、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让学生联系各种光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

并且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8、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知道有凸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多种用途。

作为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一种中间薄、四周厚的,知道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及作用;能够连接基本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9、运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盒子里安装了什么样的电路。

利用一个检测工具检测盒盖上的触点,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来判断盒子里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很多科学之谜就是“打不开的黑盒子”。

10、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1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1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14、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1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 运用与观察物体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 运用与反应现象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运用与力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 运用与声音相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听觉观察能力。

2. 环境观察-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了解气温、天气现象等基本概念。

- 观察植物生长和变化,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观察动物生活和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3. 生活科学-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家庭物品的使用和保养。

- 研究食品的制作过程和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 研究水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4. 科技应用- 研究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科技技能。

- 研究数字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 研究科技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问题导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科学问题。

-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项目。

教学评估-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

-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 小组项目: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科学项目,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和材料:提供适合年级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 教科书和参考书: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扩展知识面。

-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和科学知识。

教学计划安排第一单元:科学实验初探1. 实验一:观察物质的性质2. 实验二:观察物质的变化3. 实验三:物体的浮力和重力第二单元:环境观察与记录1. 观察天气变化2. 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3. 观察动物的生活和行为第三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1. 家庭物品的使用和保养2. 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健康关系3. 水的性质和节约意识第四单元:科技世界的探索1. 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数字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3. 科技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总结通过以上科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和生态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物质的认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

2.生物的认识: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和生态关系。

3.科学实验:实验步骤、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

4.科学探究: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宽松、积极、民主的教育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 教学前准备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

2.教材分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为教学做好准备。

3.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探究、实验、思考”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控制教学:2.1 教学探究在教学探究环节中,我们应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和探究。

2.2 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环节中,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2.3 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环节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和调查。

然而,五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生命的延续”“地球的运动”“光”“简单机械”。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强调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的延续过程。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

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性质。

认识简单机械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 科学探究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如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等。

3. 科学态度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和创新。

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生物繁殖方式的特点和生命延续的过程。

地球运动的规律和产生的现象。

光的传播规律和简单光学现象的解释。

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难点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探究地球运动产生现象的原因。

解释复杂的光学现象。

设计和改进简单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

五、教学措施1.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2.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 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本教学计划旨在:1.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热情。

2.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掌握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基本内容。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标准,本学期共分为6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1. 单元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 单元二: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运动- 宇宙的奥秘3. 单元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用途4. 单元四:简单的机械- 力的作用- 杠杆原理- 滑轮和斜面5. 单元五: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保护6. 单元六:健康与生活- 人体健康- 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方法包括:1.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

3. 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5.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课堂展示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采用我国教育部门推荐的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 教具: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具和实验器材。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2. 加深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的理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Unit 1:观察力训练1. 观察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感受科学的乐趣和方法。

2. 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Unit 2: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存在形态,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 能量的转换: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的转化与传递。

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Unit 3:地球与月球1. 地球的运动: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了解地球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和气候。

通过实地观察,让学生感受地球的运动。

2. 月球的运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运动,引导学生认识月球的形态和表面特征。

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Unit 4:生活中的科学问题1. 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并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分类与鉴别: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分类和鉴别物体和生物,并了解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科学分类的用途和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探究性学习: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现象和问题。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2.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实践能力;3.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与能量–探究物质的性质: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和结晶;–学习物质的变化过程:物质的混合和分离、物质的燃烧和反应;–认识能量:能量与物体运动、能量的传播方式。

2.生物的生存环境–探究植物的生存环境:光、温度、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习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的栖息地、食物链和食物网。

3.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习;–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教学难点:–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对能量与物体运动及传播方式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学生主体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案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利用电子教具,进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引入–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生动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动力;–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3.讲解和展示–结合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4.拓展和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环境保护中;–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将按照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 第一单元万物可分类2. 第二单元动物的共同特征3. 第三单元植物的共同特征4. 第四单元物体的特性和变化5. 第五单元物体的浮力6. 第六单元物体的运动7. 第七单元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各单元的重点知识和科学概念;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单元万物可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物体分类的意义,认识生物的分类,并能够利用分类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

教学活动:a. 导入:利用各种生活中的物体,学生进行分类;b. 比较不同物体的共同特征,进行讨论;c. 利用分类表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d. 总结:生物的分类和分类的意义。

2. 第二单元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归纳。

教学活动:a. 导入:观察图画,讨论动物的共同特征;b. 学习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c. 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特征;d. 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和种类。

3. 第三单元植物的共同特征: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共同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归纳。

教学活动:a. 导入:观察鲜花和树木,讨论植物的共同特征;b. 学习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c. 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特征;d. 总结:植物的共同特征和种类。

4. 第四单元物体的特性和变化: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特性和变化,认识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教学活动:a. 导入:观察物体的特性和变化;b.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c. 进行物质的分类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d. 总结:物体的特性和变化。

2024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

2024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一、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光”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以研究地形地貌的变化为主要内容。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原因。

本单元从内因到外因,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变化,构建地形地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认知。

“计量时间”单元,本单元按照从古至今人类计时方法的发展脉络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经历古人运用事物变化的规律探索计时方法、制作计时工具。

“健康生活”单元,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引导学生认识运动、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

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相关器官的结构功能,理解健康的意义,并由身体健康延伸到心理健康。

单元内容始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检测与评估,终于给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二、学情分析通过四年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2024年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观察世界课程目标:1. 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进行科学观察。

3.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 观察世界中的生物现象。

教学内容:1.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1课时)2. 观察生物现象(2课时)教学活动:1. 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2. 观察植物的种类、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

3. 观察动物的特征、习性和行为。

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本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描述和总结。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析与再组合课程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不同性质。

2. 理解物质的分析与再组合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2. 物质的分析和再组合。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析(2课时)2. 物质的再组合(3课时)教学活动:1.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2. 制定实验方案,进行物质的再组合。

评价方式:1. 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和分析能力的表现。

第三单元:能源与环境课程目标:1. 了解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方法。

2. 引导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1.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方法。

2. 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教学内容:1.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方法(2课时)2. 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2课时)3. 垃圾分类和处理(1课时)教学活动:1. 讨论并了解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益。

2. 制定节约能源的计划,进行能源消耗实验。

3. 参观垃圾处理厂,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评价方式:1. 学生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提出的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单元:生物的呼吸和循环课程目标:1. 了解生物的呼吸和循环过程。

2. 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发育。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的计划。

本文将为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做出详细的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与生物、物质、能量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思想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操作与实践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生物类(1)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 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的条件。

-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 观察和实验:栽种观察、植物的水分吸收实验等。

(2)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动物的种类和结构。

- 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适应性。

-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 观察和实验: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2. 物质类(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学习和实验:观察和实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探究状态变化等。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 常见物质的变化过程。

- 观察和实验:进行物质的混合、溶解、反应等实验。

3. 能量类(1)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基本特性与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折射和折射法则。

- 观察和实验:反射现象的观察和实验。

(2)声音的传播与反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反射、传导和吸收。

- 观察和实验:声音的传播与反射实验。

三、教学方法1. 体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2.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和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篇)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内容概要: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含____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4.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科学探究与实验: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2.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科学故事与科学伦理:通过科学故事和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念和科学伦理意识。

4.科学探究活动与讨论:组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2.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案例教学法:通过科学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科学问题。

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估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观察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

教学资源与支持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2.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3.互联网资源和教学软件。

教学安排1.每周两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2.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3.保证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以上是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份教学计划,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科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物质变化的应用实例
01
生活中的物理变化
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作温度计;利用物质的导电性质制作电线等

02
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燃烧提供热量和光照;酸碱中和用于清洁和去污;金属生锈需要防护等

03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例如,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气球;铜具有导
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和焊接等。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昼夜交 替。
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导致南北半球接受 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变化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宇宙探索的历程和成果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代宇宙观的形成。
04
物质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过程
物理变化
物质在形状、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但化学组成不变。例如,水 的三态变化、金属热胀冷缩等。
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组成上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例如,燃烧、生锈、 酸碱中和等。
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质与分类
植物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形成花芽 ,进而开花、结果,完成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 和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 断生长壮大。
植物生长的条件
光照
温度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有的需要 强光,有的需要弱光。
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酶的活性。不 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的喜温,有 的耐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五年级的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理解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科学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1. 看图说话: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科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观察等,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4. 科学故事:通过讲述有趣的科学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

教学步骤:
1. 课前导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科学知识,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理解。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探究等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分享实践经验,让他们互相交流,从中总结出科学原理和规律。

5. 课后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6.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方式:
1. 课堂发言和讨论参与度。

2. 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

3. 课后考试或小测验成绩。

注:本教学计划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确定教学目标:确立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如培养学生对
科学的兴趣、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等。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分配。

3.教学资源准备: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实验器材等资源,确保教学的顺利
进行。

4.开展前导活动:通过提问、讲故事、观察、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内容讲解:根据教学计划,逐个单元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合生活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6.组织实验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7.巩固和复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巩固和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通
过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8.评价和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调整,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9.拓展和延伸: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组织一些拓展性的学习活动,扩大学生的学
习范围和能力。

10.总结和反思: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精选2篇(一)1. 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明确各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准备教材教具:根据教学计划,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教材和教具,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4. 定期复习和检测: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并进行相关的测试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

5. 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操作能力。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7. 提供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之外,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参考书、科普读物、视频资料等,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8. 考核和评价:每个学期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评价,检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

9. 与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问题。

10. 教师自我提升: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精选2篇(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五年级上册)1. 目标设定:-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能量与运动- 学习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探究物体运动与能量的关系;- 学习物体的机械能和它们之间的转化;-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二单元:天地人与健康- 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 学习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方法;- 探究人体运动和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进行实验,了解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1.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研究目标: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性质,认识常见物质的不同特点。

- 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

-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知识梳理等。

- 教学时间:2周。

2. 单元二:生物的组成和特征
- 研究目标:认识生物的基本组成和特征,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生存方式。

- 教学内容:生物的组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和生存方式等。

-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知识梳理等。

- 教学时间:2周。

3. 单元三: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 研究目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认识能源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能量的转化过程、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利用等。

-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知识梳理等。

- 教学时间:2周。

4. 单元四:地球与太阳系
- 研究目标:认识地球与太阳系的基本情况,了解宇宙的奥秘。

- 教学内容:地球的组成和运动、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等。

-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小组合作讨论、知识梳理等。

- 教学时间:2周。

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安排。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科学课程旨在通过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基础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科学课程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物质与能量2. 生物与环境3. 地球与宇宙4. 科学探索与实践三、教学活动为达到教学目标,将进行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活动:1. 演示教学: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

2. 探究实验:设置一系列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并触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5.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将进行以下形式的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作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描述能力。

3.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4. 课堂测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学生练册2. 多媒体设备和资料3. 实验器材和材料4. 实地考察的场地和工具以上是本学期科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计划部分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502班和504班,每班学生均为5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

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

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八、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九、教学进度:周日期内容19.3—9.7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一)机动29.10—9.14种子发芽实验(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39.17—9.21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改变生态瓶49.24—9.28维护生态平衡机动510.1—10.5国庆节假期610.8—10.12机动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710.15—10.19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反射光与热810.22—10.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机动910.29—11.2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机动1011.5—11.9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1111.12—11.16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1211.19—11.23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机动1311.26—11.30机动1412.3—12.7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1512.10—12.14测量力的大小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1612.17—12.21运动与设计设计制作小赛车机动1712.24—12.28机动1812.31—1.4复习191.7—1.11复习201.14—1.18复习211.21—1.25期末检测教案部分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