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汇总【超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
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例:“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例:“天不变,道亦不变。”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2、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例:“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物是观念的集合”
“我思故我在”、“万物皆备于我”
“宇宙便是吾心”、“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例:“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在事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二、(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质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世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认识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运动和静止关系
(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1)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形而上学,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形而上学,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意识原理
(1)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b.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技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例:“心之官则思”——即人脑是思维的器官,唯物主义
(2)意识的作用
第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