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过关检测:生物的变异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必修二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附答案)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
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A.0≤N≤100%B.0<N≤50%C.0≤N<50% D.50%<N<100% 2.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A.叶肉B.根分生区C.茎尖D.花药3.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A.不可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生态位分化4.a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合子大约占A.1% B.10% C.50% D.99%5.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生物物种可以发生单独进化 B.生物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C.共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7.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
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8.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杀菌效果下降,原因是A.抗生素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抗生素对病菌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的数量增加C.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9.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通过如右图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高中生物历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1年高考试题AG单元-生物的变异
G单元生物的变异G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6.G1[2011·福建卷]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
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 h、12 h、24 h、48 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___器官。
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__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___死亡。
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
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011年高考生物(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② 第五单元 现代生物进化的理论 单元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不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不可遗传的变异不是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D2.(2010·淄博质检)如果在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最高,从生态学上看,其原因最可能是()A.该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B.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该变异性状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解析:具有某一性状的个体如果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也因个体的生存繁殖而不断在其所在种群传递下去,因此种群中该性状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最高)。
答案:A3.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因此①、②、④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
答案:C4.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多数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来偷吃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A.可遗传的变异B.条件反射C.种间斗争D.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题中这种奇特的繁殖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5.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自然选择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交配产生强壮的骡子,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D.狼和兔子的奔跑能力的提高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马和驴交配后产生的骡子并没有生殖能力,马和驴之间仍存在生殖隔离。
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必修二第四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育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B.产生的变异不能从亲代传到子代C.不能产生基因型为DdEeFf的子代表皮细胞D.能产生基因型为DdEeFF的子代表皮细胞解析:有丝分裂的后期是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但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也会出现基因型为DdEeFf的子代表皮细胞。
答案:C2.(2010·盐城调研)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
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
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A2小段B.A3小段C.A4小段D.A5小段解析:从题干的信息可看出L缺失A3、A4、A5、A6小段,但具有A1、A2小段,其与点突变株X 共同培养后,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那么点突变株X具有A3、A4、A5、A6小段,所以未知的点突变株X可能缺失A1、A2小段。
K缺失A2、A3小段,其与点突变株X共同培养后,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而只有K和未知的点突变株X具有相同的缺失小段时才能得到上述结果,因此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2小段。
答案:A3.(2008·广东高考)“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A.正确。
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正确。
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单元专题复习题21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解析:基因重组属于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改变基因内部的碱基序列,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也不会改变。
生物体内经过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配子不一定能够形成将合子,所以不一定能够传递给后代。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型的配子,不同的配子形成将合子的表现型可能与原有个体的表现型相同。
答案:C2.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度180 kb。
基因前已经发现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A.不定向性B.可逆性C.随机性D.重复性解析:由题意知,X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控制人类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基因有20多种类型,说明该位点上的基因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产生多个等位基因。
答案:A3.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A. 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C.果蝇在25℃时突变率最高D.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解析:在相同海拔高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突变率存在显著差异。
在同一温度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突变率差异不显著,说明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而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无关。
答案:D4.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偶尔一次开出一朵白花,且该白花的自筛选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环境条件改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来源的判断。
该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说明该植物经过连续自筛选不出现性状分离,该植物控制花色的基因是纯合的,它偶然开出一朵白花,“白花性状”不会来自于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只能将生物各种相对性状进行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基因、新性状。
高考试题解析生物学科分项之专题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生物学科分项版之专题8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1、(2011江苏卷)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原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3.(2011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或缺失相关知识。
如果多的或少的是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如果多的是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由于没有性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而细胞中又多了一个相同基因,而正常体细胞中是等位基因,所以多了姐妹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所以A正确。
4.(2011广东卷)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5、(2011江苏卷)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答案:ACD解析:甲病患者Ⅱ—4和Ⅱ—5的女儿Ⅲ—7正常,所以甲病为显性遗传病,甲病男患者Ⅲ—1的母亲Ⅱ—2不患甲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和Ⅱ—5不患乙病却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儿子Ⅲ—6,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题干告知甲乙两病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而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A选项正确。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课时作业64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六章第四节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B. 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 基因突变不会改变DNA上基因的数目和种类D.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能够发生基因重组解析: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则容易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产生了等位基因,基因在DNA上的位置没有改变,DNA上基因的数目没有改变,但种类可能改变。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答案:D2. (2010深圳质检)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接近 1 : 1B.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所有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D.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解析: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比接近 1 : 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所有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入手。
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引起的是基因突变,不一定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D3.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 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 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大多是有利的解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般有害的多。
答案:A4. (2010金华十校联考)右图表示豌豆自然生殖周期,A. 基因的表达发生在a过程中B. 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C. 基因重组过程发生于c过程中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倍体细胞解析:基因的表达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不是只有一种性状(由考虑的性状数量决定);c过程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此过程有基因重组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生物变异
生物的变异(11 年广东卷) 25、近来,能够抵挡多半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种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 ,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由是(多项选择)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 -内酰胺酶使很多抗菌药物失活D、经过染色体互换从其余细菌获取耐药基因25、【解读】 A 项,突变是不定向的,故 A 错。
D 项,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错。
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致使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累积,该NDM-1基因编码金属β -内酰胺酶,由此推断金属β -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故BC 正确。
答案:BC( 2011 年江苏卷)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多项选择)ACDA . 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改变,致使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致使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致使染色体构造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可以移向两极,致使染色体数量变异( 2011 年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拥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 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 对人领会产生有害影响。
聚集在细胞内的131I 可能直接A .插入 DNA 分子惹起插入点后的碱基惹起基因突变B.替代 DNA 分子中的某一碱基惹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构造变异D.引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 C解读:观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能够引诱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近似物,不能插入或替代 DNA 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能够引诱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 2011 年江苏卷)28.(8分)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
为比较不一样办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线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以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拿出。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
复习生物的变异一. 教学内容:复习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的变异化引起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变二. 学习重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人工诱变的应用,多倍体育种及单倍体育种。
三. 学习过程:(一)基因突变:1. 概念:由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实例:镰刀型贫血症。
2. 结果:形成等位基因。
3. 时期:在DNA复制时——有丝分裂的间期、减数分裂的间期。
4.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
5. 特点:(1)普遍性:各种生物体均可能发生。
(2)随机性:生物体的各个细胞随时可能发生。
发生在体细胞不可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可能遗传给后代。
发生时期越早,对生物个体性状影响越大。
(3)突变率低:(4)多害少利:利、害不是绝对的,依据环境的变化而定。
(5)不定向:变为何种等位基因不确定,并且突变是可逆的。
6. 突变分类:自然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
人工诱变:人为诱发产生的,提高突变率,提供更多的变异性状以便选择。
方法:物理——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太空技术——特殊环境条件(二)基因重组:1. 时期:减数分裂: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受精作用:不同的精子和不同的卵细胞结合。
2. 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生物个体性状的差异,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为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3. 基因工程: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重新组合。
比较:(三)染色体变异: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概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倒位(3)特点:①一般可以进行显微镜检测,染色体发生变异时,往往出现联会现象异常,形成“环”。
②形成不平衡配子:减数分裂后同时产生正常配子和异常配子。
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课标版)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11年广东卷)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选)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25、【解析】A项,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
D项,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D错。
抗生素的滥用相当于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了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在该细菌中逐代积累,该NDM-1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由此推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故BC正确。
答案:BC(2011年江苏卷)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多选)ACD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2011年安徽卷)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解析:考察生物变异。
131I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导生物变异。
但不是碱基的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发生基因突变。
放射性物质产生射线,可以诱导基因突变,但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011年江苏卷)28.(8分)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
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
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历届生物高考试题:生物的变异测试(带答案和解释)1. (2011安徽理综,4)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Ⅰ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Ⅰ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Ⅰ可能直接()A. 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C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
131Ⅰ作为放射性物质,可以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但它不是碱基类似物,不能插入或替换DNA的碱基。
发生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体细胞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下一代,但人不进行无性生殖)。
2. (2011山东理综,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本题考查有关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或缺失的相关知识。
如果多的或少的是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如果多的是相同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配子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性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的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基因型为AA,原因是多了相同的2号染色体,因此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相同的2号染色体未分离。
本题极易误选B。
3. (2011长沙市一中质检)我国研究人员发现“DEP1”基因的突变能促进超级稻增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解析)单元同步测试6生物的变异
单元同步测试(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能用来表示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种群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所以应选C。
答案:C2.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直接减少了人口的出生率,因此选D。
答案:D3.海洋生态系统具有的特点是() A.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没有分层现象B.海洋动物中的总能量要比植物中的多C.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水D.水深100米以下生活的生物成分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海洋生态系统是最大的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结构有分层现象;海洋植物的数量要比海洋动物的数量多得多,且植物的总能量要比动物的多;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温度、海水盐度、水中含氧量等,而不包括水;水深超过200m的深层海域,植物难以生存,因而深层水域生活的生物成分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D4.某生态系统引入外来物种,由于缺少天敌,往往会发生的变化是() A.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B.物种多样性增加C.营养级数目增加D.引入物种种群密度增加解析:外来物种入侵,缺少天敌,会造成该物种数量急剧增加,因而会造成引入物种种群密度增加。
答案:D5.以大量使用有机杀虫剂为主的害虫防治策略存在的危害不包括() A.毒杀天敌,影响生物多样性B.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引起害虫再度爆发C.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D.全部杀死害虫,影响生物圈的稳态解析:大量使用有机杀虫剂为主的害虫防治策略,不仅杀死部分害虫,还会杀死害虫的天敌,因而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引起害虫再度爆发;使用杀虫剂杀死害虫的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由于部分害虫会产生抗药性,因而不会杀死全部害虫,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解析版)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2020年】1.(2020·课标Ⅱ)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 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答案】C【解析】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即配子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别之分,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的性别不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因此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C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D正确。
故选C。
2.(2020·山东卷)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答案】D【解析】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3.(2020·山东卷)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
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
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一讲生物的变异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解析: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传递给子代。
由于不同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氨基酸,所以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
基因突变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诱发产生。
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所以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答案:D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我国科学家培育的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育种工作者培育无子西瓜,利用的原理不是基因重组解析: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才是基因重组。
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答案:B3.(2010·济南统考)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
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A.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解析:广义的基因重组除了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外,还包括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答案:B4.(2010·深圳调研)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A.能够产生新的基因B.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C.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解析: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答案:D5.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内当显性基因存在时,相应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通常不表现B.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密码子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有益性D.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解析:AA与Aa的表现型通常是相同的;密码子是通用的,并且密码位于mRNA上,不在基因上;多数基因突变是有害的;基因发生变化,蛋白质不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A6.(2010·南京调研)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解析: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C7.肺炎双球菌抗药性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ABC都有可能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但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没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8.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解析: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具有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或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有几个,则表示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B、C、D中一般可认为分别具有4个、1个、2个、4个染色体组。
但有丝分裂过程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则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可能具有相应的4个基因,如图A。
故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图D所示的细胞。
答案:D9.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具有不孕性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解析:基因突变的自然突变率低,具不确定性,且即使基因发生突变,生物性状也有可能不改变。
答案:D10.(2010·潍坊质检)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解析:X射线处理使蚕蛹的第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故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答案:A11.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它不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基因重组C.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D.发生了染色体的互换解析:高等动物是二倍体,如图细胞只能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基因的交叉互换,也可以是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的增添、缺失、倒位和易位。
答案:C12.下面是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看成一个染色体组B.该种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C.该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32个DNA分子D.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解析:该卵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那么体细胞中就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进行有丝分裂经间期复制后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总共16个。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0·深圳模拟)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
根据图下表回答问题。
(1)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Ⅱ过程叫。
(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
原因是。
(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⑤链不同于②链上的那个碱基是。
(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的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
解析:(1)Ⅰ过程为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
Ⅱ过程是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
(2)由赖氨酸与表格中其他氨基酸的密码子的对比可知:赖氨酸与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的密码子相比,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别,而赖氨酸与丝氨酸密码子有两个碱基的差别,故图解中X是丝氨酸的可能性最小。
(3)由表格中甲硫氨酸与赖氨酸的密码子知:②链与⑤链的碱基序列分别为:TAC与TTC,差别的碱基是A。
(4)从增强密码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的简并性,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
答案:(1)核糖体转录(2)丝氨酸要同时突变两个碱基(3)A(4)简并性增强了密码容错性;保证了翻译的速度14.刺毛鼠(2n=16)背上有硬棘毛,体浅灰色或沙色,张教授在一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浅灰色),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
张教授为了研究无刺小鼠的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有刺小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
(1)张教授初步判断:①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
②控制无刺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写出张教授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判断①的理由。
判断②的理由。
(2)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基因型为BbX a Y(基因独立遗传),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用来与该鼠进行交配的个体基因型分别为。
(3)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的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X a的精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Y、Y,这四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
解析:(1)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在于这种变异是否能够遗传。
若性状与性别无关,则该性状是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则该性状由性染色体基因控制。
(2)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基因型相同的双杂合个体交配,也可以通过测交或者选择一对亲本满足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型,另一对基因为测交型的个体间交配,如:BbX a Y×bbX A X a、BbX a Y×BbX a X a。
(3)精子中不存等位基因或相同的基因,由精子BbbX a可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不正常。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BbX a 和Y,次级精母细胞BbX 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因bb基因未分开,故得到的两个精子为BbbX a和BX a。
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均不正常,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1)①因为无刺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种为刺毛鼠,出现无刺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②因为F1刺毛鼠雌雄交配后代无刺性状和性别相关联,故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2)bbX a X a、BbX A X a、bbX A X a、BbX a X a(3)BX a10、8、7、7染色体变异15.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
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第一步:剪取根尖2~3 mm。
第二步:按照→→→步骤制作。
解析:提出的假设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提出的假设应该是最有可能的而不是随意猜测,所以探究的课题在题干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在设计表格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测量低温效应的时间,考虑到一般植物的细胞周期时间的单位应该以小时为单位比较合适。
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应该做一组常温下的对照组,以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