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随笔 相遇玫瑰一身香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合集下载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一)
读完《玫瑰与教育》,我深深被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描绘出的玫瑰女孩所打动。

她柔弱而坚毅,纯真而成熟,代表着人类心灵深处的渴望和坚定。

通过与小王子的交流,玫瑰女孩展现了她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带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玫瑰与教育》也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作者通过小王子和玫瑰女孩之间的故事,探讨了人类之间的关系、孩子与父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人格的建立。

玫瑰女孩的教育经历让我意识到,爱、尊重和理解是构建有效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

通过阅读《玫瑰与教育》,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都值得被珍惜和呵护。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需求。

只有真正理解与尊重每一个个体,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玫瑰与教育》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让我感悟到教育的真谛与力量。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玫瑰与教育》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在轻松的文笔中,渗透出窦老师的思想和智慧,给了我很多启发。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

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等。

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

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

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一辑。

作者从日常的教育细节和生活小事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与探究,并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让人反思与警醒。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红花的背后》这篇文章,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肯定会感触颇深,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以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

小红花固然可以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的鼓舞。

更深入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

“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对比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一个深深的反思呢?还有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她能从“发现”的角度审视日本的教育。

窦桂梅教育随笔集《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窦桂梅教育随笔集《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窦桂梅教育随笔集《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窦桂梅教育随笔集《玫瑰与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集.这本书记录了她最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和其他一些书籍相比它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理念论述,而是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以及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窦桂梅教育随笔集《玫瑰与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窦桂梅教育随笔集《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近来有幸拜读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

本书主要记载了窦桂梅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还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见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桂梅老师肃然起敬,倒不是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光环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触动最大的是以下两点: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小时侯的窦桂梅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

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

《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经历,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经历。

“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

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幸福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美好的书籍。

”(窦桂梅语)读书已经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

当然,读书也给她的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1.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1《玫瑰与教育》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在轻松的文笔中,渗透出窦老师的思想和智慧,给了我很多启发。

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

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等。

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

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

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写了作者的很多读后感。

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一辑。

作者从日常的教育细节和生活小事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与探究,并从中找出问题的所在,让人反思与警醒。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红花的背后》这篇文章,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本文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很多时候,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肯定会感触颇深,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以竞技的原则发放小红花,或者说不可以将竞技的奖惩原则过早地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去。

小红花固然可以是对优秀者的奖励,同时也该是对那些暂时落后或者不积极学生的鼓舞。

更深入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等到温暖的照耀,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生长出鲜艳的花朵而不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蘑菇。

“用快乐的心灵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对比这篇文章,是否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一个深深的反思呢?还有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她能从“发现”的角度审视日本的教育。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6篇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6篇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篇1《玫瑰与教育》的作者是窦桂梅老师,一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原是吉林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后调到清华附小任教,现为清华附小副校长、小语界的特级教师。

玫瑰是她的网名,《玫瑰与教育》是她取名“玫瑰”之后有关她和教育之间的故事,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当然,此书又不仅限于谈教育,还谈友情、谈人生、谈读书,可谓一本杂书。

对于我,一名美术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经常在不经意间被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所吸引,被窦桂梅老师的勤奋与才情所感动,被窦桂梅老师坚持真教育的信念所折服。

“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这是她书中的原话。

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隐隐地在痛。

确实,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有疏忽的时候。

对待一些我们眼中认为的"学困生"时,我没有耐心像对待好孩子一样和他们交谈,没有注意到这些孩子的心同样也是透明而脆弱的。

我不应该嘲笑他们,应该更加细心的呵护他们。

在以后的工作中,这句话我将时时谨记!不要忽视或刺伤了每个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读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够在大庭广众中大声朗读,能让读者不仅听见声音,而且还能看见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见了窦桂梅的爽朗而热情的笑貌!对她印象深刻就是从她的演讲开始,一位充满着豪迈,大方,爽朗,热情北方女子。

我平时也非常乐意和这样的朋友结交,因为我欣赏这样性格的女子。

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去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

”读到这样的文字时,我也反思自己,平时的写作时间很少,时常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是语文老师,是美术老师,不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夫,只要自己的绘画专业好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要用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衡量自己的时候还差很远,要随时记录教学和生活的点滴及反思,也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

下面是店铺准备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精选8篇),欢迎阅读。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篇1最近读了一本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文章记录的是窦老师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

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那些娓娓道来的文字,缓缓流淌出的是慈母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领导对下属的期待;智者对朋友的友爱。

读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感觉就如同与一位亲近的朋友谈心,亲切,自然,引人入胜。

卷首的一段话“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

”如同一首淡雅的小诗。

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的很多感受。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

窦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

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

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

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精选7篇)

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精选7篇)

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精选7篇)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窦桂梅老师《玫瑰与教育》心得篇1提起窦桂梅老师,我总是不由心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

她那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养就如一道道美味的心灵鸡汤,给人以最舒心的滋补。

《玫瑰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们讲述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但是正是这些朴实的故事,真实的思考,却看到了玫瑰的率直热情的个性,对教育、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她充满激情与思考的人生历程,我被这样的勤奋和执着所感动着,被她那种坚持真理的信念所折服。

窦老师在自序中讲述了她写作成长的经历,没想到这么一位全国闻名的教育专家,在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是“上气不接下气”,而且也没有经过学院派的写作训练。

但她真正开始写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的笨拙。

有时心里的感受很强烈,可倾吐出来的文字却很蹩脚;有时甚至会有一种羞耻感,产生永远与笔告别的念头。

读到这,我不禁也想到自己现在倒真的有这种感觉:总觉得教育生活中有许多让自己感到的一刹那,可真的来诉诸笔端,可又觉的无话可说,即使写出来也总觉的也内心感受相差甚远。

后来,窦老师是在网上以“玫瑰”为名发帖练笔,并形成了习惯,像吃饭一样每天必不可少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这几年已经有了不少的长进。

这才明白,练笔好比开花,没有一定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以为刚一动笔就能一鸣惊人,那或是天才,或者只是妄想了。

后来又读到鲁迅称自己的文字是“逼写”出来的,心里这才安慰:即使是天才,也需要漫长地、艰苦的修炼。

窦老师的这段经历也让我的心里得到了安慰,只要坚持下去,我的梦想总能实现,即使因为自己太笨,但努力了,最后总不会留下遗憾。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放假前走进图书室,在一排排严肃而略显厚重的教学著作面前,《玫瑰与教育》显得如此不同,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与我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呢?好奇的拿起它,却怎么也不能放下。

这本书有四辑:第一辑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

第二辑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

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

第四辑写出了作者的多篇读后随笔,书籍点评。

扪心自问,自己总以时间少、工作紧为由,研读过几本教育专著,认真伏写过几篇有价值的文章?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知。

潜心读书,细细想来真是一件好事。

有特色的教师容易被学生记住。

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没有特色。

究其原因,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导致教师缺少一个宽容、宽松的环境,令教师们不敢去尝试建立自己的风格,只能围着分数棒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尤其是年轻教师,他们的成长与培育风格的大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他们的专业水平刚刚成长,就要面对学生是否接受、领导是否肯定、同行是否理解的问题;如果参加比赛,还要面对评委老师们能否首肯的问题。

而目前的评委们,可能会出于对新风格的把握不定,或自身水平的局限,或为了规避风险,一般要求中规中矩、有板有眼。

评委们只是按照时尚的理念或个人的印象给授课教师打分,也不给授课教师任何申辩的机会,更全然不顾教师的个人特点。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教师们很容易迷失自己、丧失自己,把自己当作体现某种理念的工具。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在教育的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一路充满花香,一路充满爱。

读着《玫瑰与教育》这本书,朴实、亲切的语言如涓涓细流进入心田,窦老师将一个个教育教学故事娓娓道来,在看似不经意间,却能收获很多……一、呵护童真的心“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窦老师文中所讲到的教师底线。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孩子,每一个灵魂无论其智力高下,都应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

课堂学习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

我们不能用胜败、积极或不积极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

二、享受生活的美书中窦老师提到“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成长的困惑与压力,面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不满现象,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过滤出一些快乐的因子,让阳光洒到疲惫不堪的心灵边角。

窦桂梅老师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改变态度。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二是享受过程。

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是出生,右边是死亡,我们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无论是精彩还是糟糕。

三是活在当下。

努力做到快乐时不忘形,痛苦时不失态。

四是学会感恩。

感恩自己遇到和经历的一切。

三、遇见读书的你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窦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更多的是老师的独立思考,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

学会读书,沉淀自己,是当下时代我们要静下心来做的一件事。

读书,是场“遇见”——遇见世界遇见自己,让我们在这个清风朗月、如兰芳华的日子里,让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走进安徒生,寻找坚强的“丑小鸭”;让我们体验“骑鹅旅行”,与“尼尔斯”一起长大;让我们跟随萧红去呼兰河看“祖父的园子”;让我们追寻英子去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读《玫瑰与教育》一书,虽朴实却真诚,阅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它仿佛是一盏航灯,若隐若现,却始终闪烁,让我静静地品味书中教育的真谛与娴静,尽情去体验繁华落尽的从容与淡定。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言情小说的家庭教育随笔集。

你知道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OK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玫瑰与读后感范文,供大家阅读!玫瑰与教育林宏吉范文篇【1】近来有幸拜读了数学老师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专著——《玫瑰与教育》。

本书主要探索了窦桂梅老师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及为人处事中的记载和思考,也有国外教育(日本)现状的透析,还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见的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对窦桂梅同学肃然起敬,倒不是不算因为她如此年轻就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全国十杰教师提名,还担任清华大学二中副校长,而是通过《玫瑰与教育》这本书,通过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感受到了名师背后执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感同身受最大的最大是以下两点:一、广泛读书,积淀学养。

小时侯的县子窦桂梅老师没有读过多少书。

当上教师以后笑言“腹中空空”,于是她出版物把印刷品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

《玫瑰与教育》第一辑《清谈与忧患》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行》中,我们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个读者到作者的风风雨雨,看到了窦桂梅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代名师的尝尽经历。

“现在,读书成了我的习惯。

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可以独自培植喜乐的习惯——土壤、阳光、水分都来自于最美好的书籍。

”(窦桂梅语)读书已经真正转变成了她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了。

当然,读书也给她的外语教学,给她的不断成长提供贷款了深沉的底色。

二、积极实践,勤于积累。

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过来,愈来愈创新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淀总结。

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班主任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尽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

有实践就要有反思。

不断地积累也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

《为生命奠基》、《教育的对话》、《窦桂梅阅读教学实录》等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1我一直不是很喜欢读大部头的书,特别是说理性的,更是不愿意读。

但自从调入四小接手一年级以来,我在教学中遇到了种种的问题,心中的疑惑迫使我去寻找这迷茫中的突破口,带着求知的心态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犹如一盏导航灯,引领我走出教育的误区。

《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名师的经典著作之一。

窦老师经常这样激烈自己:生命的能量释放就好比开花,意志是根。

这本书一共有四辑:第一辑清淡与忧患,其中写了作者的教学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其中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交流等。

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写了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特别对于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与不同有了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博览群书的读后感。

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段小字:“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

是的,我只不过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着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

”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一名教师,不过是一朵不被人关注的小花,教师的成就被关注的几率何尝的小呢?但是我们仍然要孕育,仍然要盛开,因为我们工作的意义不在于自己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你给予了别人多少。

通过读《玫瑰与教育》我懂得了教师存在的意义,教师要做“内生”型的教师,坚持不间断的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读的书多了,在用到时就不会觉得手足无措,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不管这种提高是否得到关注,但自我的心境提高了,教学就不再是乏味的,百无聊赖的工作,而我们变成了那散发着迷人芳香的玫瑰。

窦老师还提到孩子的心灵需要教师悉心的呵护。

最新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3篇

最新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3篇

玫瑰与教育读书心得一: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

刚看几页,才发现自己的浅薄。

玫瑰与爱情其实没有一点关系。

玫瑰只是窦桂梅教师的网名而已。

这本书中,“玫瑰”,怎么会和在别人眼里严肃的职业“教育”,联系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书读下去,被它深深地打动了。

书中主要讲了课堂上物质奖励的利与弊,有些时候,你看起来有利的做法,却在无形当中把对学生的伤害从皮肤深入到心脏。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没想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表扬,会对一些孩子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没想到一朵奖励的红花,会让一些孩子蒙上难以磨来的阴影;没想到一次不公正的评比,会在一些学生心中种下刻骨铭心的痛苦。

是的,我们有些时候对学生往往缺乏真正的尊重和关心,许多班级的墙上小红花,小红旗,对于那些榜上有名的孩子来说是荣耀的记录,可是对于方框后面没有这些小红花小红旗的学生来说,则恰恰是他们难堪的记录。

给他们的心灵埋下痛苦。

适得其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对待教育事业,对待自己的学生,不仅仅要有爱,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我们会因感恩而更加美丽。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

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

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总而言之,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是有价值的教学,是生机勃勃的教学,也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

作业一名英语老师,我在形成自己特独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读书,结合实践,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内心”放进教学中去。

如果说自己以前还是“机器人”,那么,现在的我,正在努力创造自己的风格。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600字四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600字四篇

玫瑰与教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其中描写了名师窦桂梅自己对教育的反思,相信在读完后自己有很多的感触,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玫瑰与教育读后感怎么写比较好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玫瑰与教育读后感600字精选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600字精选四篇【一】这两天我有幸拜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教育随笔——《玫瑰与教育》,对其中的一篇《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感触颇深。

让我们擦亮眼睛,跟随窦桂梅老师到日本的教室里参观一番。

走进教室,地面全铺着地毯,桌子较大,一人一张,后面备有自己的衣柜。

想想我们的教室,连课桌都快挤不下了,又怎么会去考虑孩子进教室以后外套放哪呢?日本政府规定一个教室不超过40人,而我们呢?同样的教室,要比人家多二十多个或三十多个孩子。

在他们的教室一角还专门开辟出一块带栅栏的阳台,作为避难所。

旁边还有一个铁箱子,里面装着铁梯子,如有火灾之类的意外事故,就可以从这里逃生。

而我们的安全教育则仅仅是停留在每期几次的安全演练,和安全教育记录而已。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土地寸土寸金,首都东京更是拥挤不堪——甚至连自家的汽车,也没有容身之地,还要悬吊在半空中。

可是,日本的学校却是宽敞的,这让人很难想象他们地方的拥挤。

步入他们的洗手间,干净卫生,纸巾、洗手液等物品的有序摆放,更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在细节处的人性化让我为之惊叹:他们只有洗手间的地面和个别楼梯是铺的瓷砖,其他地方全铺有地毯,特别是教室附近,所以再用力的脚步走过去,教室和走廊也是安静的。

这样的人性化设计,孩子们又怎么会不安静不安心地学习呢?而我们锃亮光滑的地板,即使再脚步轻轻,只要走过,还是会发出声音的。

我们教室的“静”字,以及老师们不厌其烦的“保持安静”的口头教育,此刻显得却是那么苍白无力,毫无生机,到头来几乎成了摆设和形式。

日本的学生一年有三个假期除了寒假暑假还有一个春假。

一年级的孩子下午没课,到了高年级才开始增加。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6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6篇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6篇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 (1)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他们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翻开郭思乐教授的谛听教育的春天一书,就被扉页上的这番话,深深的打动着,初次读到这段话,并没有完全理解它的深刻内涵,但它的确给人留下了一种心灵的震撼,带着这样的震撼,我用心品读了这本书。

谛听教育的春天是郭教授的教育思想随笔集。

书中用朴实的语言分享了生本的理念,传播郭教授的教育思想。

书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状态。

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强调要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既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

就化学教学而言,要学好化学就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验结合实践活动体验化学无处不在,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做”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因此,化学教学中需重视几方面:首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化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其次,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亲身实践学习化学;再次,给学生化学活动的自由度,充分展示个性。

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参与化学学习,并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才能让学生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范文 (2) 金秋的九月,迎来了我们自己的节日——教师节,收到了学校给予我们每个教师的礼物——《拨开教育的责任》。

这是一本很有针对性、能破能立因而是一本很实用的书。

书中所言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中正在发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家长到学校的对孩子的“包办”,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几乎从未实施过的“因材施教”,多媒体的“泛滥成灾”、“请君入瓮式”的强制解读,课堂提问中的“专业户”现象等,切入点不大,有些甚至还有点“小题大做”——因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庐山中人”的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惊,习以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们却能够从现象入手,层层剥茧,丝丝入扣,直抵问题的症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读书随笔相遇玫瑰一身香——读《玫
瑰与教育》有感
与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相遇,源于一次在谈到对小学语文的困惑时一位朋友的推荐。

她知道我向来不太读的下去那些名人大家的经典理论,在推荐时还打包票的说了一句:你会喜欢的。

事实的确如此,买回来之后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书上密密麻麻做了很多标记。

这是第一次这么迅速愉悦地读完一本教育著作。

书中少了理论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富有个性的话语,独特鲜活的思想,以及色彩鲜明的案例。

它的语言是真实质朴的,是有温度的,那就是一个教育者平常的工作、生活、感触,就像听一位有思想智慧的朋友在亲切、自然的谈心、诉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清谈与忧患”,写了作者在具体教学中的反思、由孩子身上引发的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与朋友的交流、与《人民教育》的结缘等;第二辑“在听说读写的背后”,主要写了作者在语文教学的所做、所思、所想;第三辑“日本的教育管窥”,是作者到日本参观的所见、所感,写出了中国和日本教育的对比和由次引发的很深的体会;第四辑“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写了作者阅读一些书籍后的读后感。

四辑都很精彩,读完感触太多,只简单谈几点。

一是作者优美、贴切又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

文中作者总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思想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而且让读者感觉那就是最好的表达词语、最优的表达方式。

“练笔就好比开花,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以为刚一动笔就能一鸣惊人,那或者是天才,或者只是妄想罢了”,这是作者在自序中的一句话,说出了自己在写作练笔上的感触。

作者的文笔,无疑与她的广泛阅读和勤奋练笔分不开,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的榜样。

二是独特的有见地的思想。

窦老师概括性的提出了小学语文的质量目标: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同时也强调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他在文章中讲到“一个不曾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一个极少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孩子,他的情感世界将是枯燥无味的,他的精神世界也将是极其荒芜可怕的”,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加入阅读的教学,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应有的滋养。

三是敢于提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在文中说到:“今天的学生是考试的连体儿,一方面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是上大学,一方面几乎听不到他们对教育的感恩之情”,“这不是读书的学校,这是只做题的学校”,“中国的教育常常是一阵风,没有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有更多这样理性批判的声音,这样,才会促使大家对现行教育的思考,真正促进教育的进步。

太多这样优美的语句、独特的见解、敢于批判的精神,出自窦桂梅老师,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她从吉林一所实验小学走到北京,成为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期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做过专题报告......
如果说她的这些还不足以让人敬佩的话,那么她在经历那些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无奈、忧伤时的热情不减,激情四溢,以及依然为大家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坚持和超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在看书中间,读到精彩处,总想翻回扉页去看一看窦桂梅老师的照片:笑容满面、智慧、自信……无疑,她是漂亮的,就如她的笔名玫瑰一样,鲜艳夺目,热情四射。

都说一个人的面容就是她灵魂的样子,在窦桂梅老师身上,这句话值得让人深信。

窦桂梅老师是成功的,在教育这个行业中,能够成为这样骄人的玫瑰的确让人羡慕敬佩,这需要努力、天分甚至机遇,这样的成功也只会属于少数人。

然而,成不了骄人的玫瑰又如何呢?只要我们每个人勤于自我浇灌,善于反思,不断进取,用心成长,至少也可以是一朵朵自在向阳的蔷薇,微风吹来,依然可以“满架蔷薇一院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