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1卫星力学试验大纲
32172311
讨
专 家 在 牛 津 大 学 举 办 的 气 候
大 会 上 警告 说 , 球 海 平 面 至 少 上 全
当气 温 稳 定 后 , 在几 个世 纪 的 时 间
里, 海平面都会 以一 个稳定 的速率
上 升 而 不 会 加 速 。 大 多 数 科 学 家 预计 , 室 气 体 的排 放 至 少 会 导 致 温
纪地 球平均 温度 已经升 高 了07 .℃到 O8 .℃。拉姆斯 托夫估 计, 即使人 类能 够控 制地 球升 温不超 过 15 , 么 .℃ 那 未来 几 个世 纪 海平 面仍 会上 升 2
米 , 时 候 一 些 岛 国就 会 消 失。 科 到 学 家估 计 , 世纪 海平 面 上 升 1 本 米 , 来 3 0年 气 温 会 升 高 3度 , 未 0
子 中运动 的样子 , 并且能够运用这
8头 猪 关 进 一 个 放
J l
科 学 家将
些 知 识 在 另 一 个 不 同 的 环 境 中 寻 找藏 起来 的食物 。尽管 镜子试验
还 不 能 直 接 证 明 猪 具 备 自我 意 识 ,
和部 分灵长 类动物 以外 , 豚 、 海 大 l 了一 面 镜 子 的 围 栏 , 个 小 时 以 5
理 论 的启 发 。 根 据 拉 格 朗 日点 理
大 难 题 。 英 国 科 学 家 日前 宣 布
TC-1卫星力学试验大纲
TC-2卫星热真空试验大纲
1前言
双星探测项目主要是对近地地球空间(赤道区与极区)中的空间环境现象,包括磁场、宽能谱粒子场、星体电位、等离子体波动等,进行相互配合的星座式组合探测,从而分析发现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近地空间中的各种扰动活动(磁暴和亚暴等空间暴)的发生机制和发展变换规律。
双星探测项目有两颗卫星,TC-1、TC-2卫星,来完成其规定的探测任务。TC-2卫星为极轨卫星,轨道倾角900,近地点高度为700km,远地点高度为39000km。卫星重量约为335kg,直径为2100mm,采用垂直于黄道面单自旋稳定的方式。
本文规定了TC-2卫星进行热真空试验的要求、条件等方面的内容。热平衡试验请参见相关文件。
2引用文件
QJ1446A-98 卫星热真空试验方法
Q/W549 卫星环境试验安全规定
TCR02-DG02 TC-1卫星热平衡试验大纲
TC-1、2JT05 TC-1、TC-2卫星环境试验规范
TCR-1JY08 TC-1卫星热平衡试验红外加热笼及支架的技术要求
TC-1DG08 TC-1卫星热真空试验大纲
3试验目的
a. 暴露卫星材料和工艺的缺陷,排除早期失效。
b. 考核整星在热真空环境下设备的工作能力。
4卫星技术状态
a. 星上所有设备均为正样设备;
b. 太阳电池阵为飞行件产品;
c. 所有的热控措施除脱落插头附近外均需要按照正样飞行状态制作、安装;
d. 高压禁止插头拧紧固定到位;
e. 肼系统的状态要求按照真空检漏要求执行;
f. 所有火工品均不安装;
g. 去掉所有的仪器保护盖。设备自检查头和其他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插头,用
天文卫星详细资料大全
天文卫星详细资料大全
天文卫星是用来观测宇宙天体和其他空间物质的人造地球卫星。天文卫星在离开地面几百千米或更高的轨道上运行,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阻挡,卫星上所载的仪器能接收到来自天体的从无线电波段到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紫外波段直到x射线波段和γ射线波段的电磁波辐射,是人类安置在太空的“千里眼”。
基本介绍
•中文名:天文卫星
•外文名:astronomical satellite
•用途:观测宇宙天体
•所属领域:航天
•型号举例:红外、紫外天文卫星
•首次发射:1960年
简介,发射记录,设备,寿命,型号举例,红外天文卫星,紫外天文卫星, 简介
天文卫星(astronomical satellite):用于观测宇宙天体和其他空间物质的人造地球卫星。天文卫星运行在几百千米的圆形或近圆形轨道上,没有地球大气层的阻挡,卫星所载仪器能接收来自天体的从无线电波段到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紫外波段直到X射线波段和γ射线波段的电磁波辐射,提供一个完整的宇宙图像。天文卫星按观测目标的不同划分为太阳观测卫星和非太阳观测卫星;按所载仪器主要观测波段的不同划分为红外天文卫星、紫外天文卫星、X射线天文卫星和γ射线天文卫星。天文卫星的观测推动了太阳物理、恒星和星系物理的迅速发展,促进空间天文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发射记录
第一颗天文卫星是美国在1960年发射的太阳辐射监测卫星(solrad-1),它测到了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通量。美国在60~70年代发射了3个系列的轨道观测台类型的天文卫星,即:轨道太阳观测台(OSO),轨道天文台(OAO),高能天文台(HEAO)。此外还
[下载打印版本]实践一号卫星
参考资料 1 中国航天大事记:1971年"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科学实验 .网 易.2017-04-24[引用日期2020-11-24] 2 1971年:“实践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腾讯[引用日期2013-0106] 3 实践一号卫星 .中国政府网.2006-11-21[引用日期2020-11-24] 4 [中国航天]中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
随着“实践一号”的成功发射,我国以“实践”命名的卫星系列相继开始不断升空,在空间科学探测,航天 新技术试验等方面不断发挥重大的作用。
简介
实践一号卫星图片 实践一号卫星是中国“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中的第一颗,同时也是中国 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的研制始于1968年。
1969年底开始模装。1970年5月确定最后的正样状态,随后各分系统又进行了大量试验。1971年1月3日起 运前往发射试验场。它于1971年3月3日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
测量高空磁场、X射线、宇宙射线、外热流等空间环境参数;进行长寿命应用卫星的一些关键技术、特别是 航天电源技术的试验;观察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热控制系统、长寿命遥测设备及无线电线路在空间环 境下长期工作的性能。
QJ航天标准目录全
QJ航天标准目录全
QJ 1003A-2004 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程序
QJ 1004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静止试验程序
QJ 1010A-1995 任务书的编制与管理
QJ 1011-1986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环境条件设计规范
QJ 1014-1986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无线电设备测试方法QJ 1016A-1998 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系统通用要求
QJ 1017A-2004 太阳电池标定方法
QJ 1018-1986 标准太阳电池
QJ 1019A-1995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QJ 1022-1986 压力传感器精度等级及量程系列
QJ 1023-1986 应变式力传感器参数系列
QJ 1024-1986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特性与试验规范
QJ 1025-1986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特性与试验规范
QJ 1026-1985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特性与试验规范
QJ 1027-1986 涡轮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和校准
QJ 1028A-1995 航天产品常用坐标系
QJ 1028B-2008 航天产品常用坐标系
QJ 1029-1986 弹道式导弹水下弹道计算
QJ 103.1A-1997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Ⅰ型加长快换钻套QJ 103.2A-1997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Ⅱ型加长快换钻套QJ 1030-1986 碳钢手动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1-1986 手动平衡腔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2-1986 不锈钢手动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3-1986 手动法兰连接平衡腔节流阀型式与尺寸QJ 1034A-1998 节流阀通用规范
“革新技术验证卫星计划”首组卫星及其验证任务
计划实现的目标
“革新技术验证卫星计划”要实现两大目标: 1)准确地掌握航天高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创造 出能与国家和产业界研发目标相对应的、新应用领域 所需的飞行任务仪器和在国际航天市场上有竞争力的 系统 / 分系统,及其相关的理念和技术,并逐一在轨 验证。 2)优先致力于风险性大,有望取得重大成果, 有利于国家航天技术快速发展,使国家航天产品在日 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竞争力的“革新技 术”,并在轨验证。
计划的目的
“革新技术验证卫星计划”的三个目的是: 1)通过执行“革新技术验证卫星计划”,在太 空实验和验证航天器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确保国家 航天技术持续发展,巩固支撑航天发展所需的关键技 术,增强产业竞争力,达到增强卫星产业在国际市场 上竞争力的目的。 2)吸引民间企业等主动按照新标准参与航天开 发,政府定期为民间企业和大学等研究机构,乃至风 险企业提供搭载发射机会,促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 民用技术及采用这些技术开发的元器件在航天领域的 应用;同时要求参与航天开发的企业,特别是风险企 业,按照新标准参与开发,做到取有丰富航天开发经 验企业之长,补己之短,互相提携,扬长避短,共同 前进,达到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3)确保向开发者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以及搭 载验证有效载荷的机会,促进风险企业下决心致力于 航天产业开发与经营,培育出更多致力于航天事业的 优秀人才。
航天器飞行力学1
σ =ψ − β
ν =γ
θ = ϕ −α
2. 箭体坐标系相对于发射坐标系的姿态角与相对于平 移坐标系姿态角间的关系
已知箭体坐标系与发射坐标系的方向余弦阵为,GB 其中三个欧拉角顺序排列为, ϕ、 ψ、 γ 其方向余弦阵 箭体坐标系与平移坐标系间的欧拉角亦按顺序排列, ϕT、 ψT、 γ T
(1.6)
4. 发射坐标系与速度坐标系 关系角3个:
θ
σ ν
速度倾角。 航迹偏角。 倾侧角。
转换矩阵(G>V):
cosθ cosσ sinθ cosσ − sinσ ⎤ ⎡ ⎥ cos sin sin sin cos sin sin sin cos cos cos sin − + θ σ ν θ ν θ σ ν θ ν σ ν VG = ⎢ ⎢ ⎥ ⎢ ⎣cosθ sinσ cosν + sinθ sinν sinθ sinσ cosν − cosθ sinν cosσ cosν ⎥ ⎦
1.1.2 坐标系间变换
1. 地心惯性坐标系与地心坐标系 关系角1个: ΩG 转换矩阵(I>E): 两X轴之间的夹角。
⎡ cos ΩG sin ΩG 0⎤ ⎢ ⎥ EI = ⎢− sin ΩG cos ΩG 0⎥ ⎢ 0 1⎥ ⎣ 0 ⎦
(1.2)
2. 地心坐标系与发射坐标系 关系角3个:
λ0 φ0 α0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2703 科目名称:飞行器动力学
一. 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飞行器轨道力学、弹道力学和姿态动力学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应用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解决飞行器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航天器二体运动
面积积分、轨道积分、活力积分、过近拱点时间积分所涉及的基本方程,二体假设下航天器的典型运动特性,轨道根数及其与位置速度的转换关系,开普勒方程及其应用,相对运动基本方程及其特性,典型初轨确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地面可见性分析。
2.航天器机动运动
脉冲推力假设下共面轨道间霍曼转移、双椭圆转移、调相转移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多冲量非共面轨道转移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单冲量共面及异面轨道改变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弹道导弹/运载火箭上升段运动
发射惯性系、发射系、体系等坐标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弹道导弹主动段质心运动方程及其特性,运载火箭上升段的终端运动参数估计。
4.飞行器姿态动力学
欧拉角的定义,绕质心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基本方程及其特性。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证明题、综合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
1.《远程火箭飞行动力学与制导》.陈克俊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1版。
2.《航天器轨道力学理论与方法》.张洪波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版。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用200Nms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轴承组件的
开发利用
5
年期科技档案参考文献[1]岳艳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利用和管理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8):49-50.[2]王辉,孙克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
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13,26(4):73-74.
[3]张兴俊.浅析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和管理[J].云南图书馆,2013(2):32-33.
“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关键姿态控制部件,直接影响到目标飞行器的运行姿态和对接状态。控制力矩陀螺具有输出力矩光滑、控制精度高和输出力矩大、动态响应快的特点。因此空间站和大型卫星广泛采用控制力矩陀螺来进行姿态控制,各国都在此领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国在控制力矩陀螺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才正式开展对空间惯性控制力矩陀螺的试验与应用研究。国际上控制力矩陀螺研制水平较高的有德国TELD I X 公司和美国BEND I X 公司以及俄罗斯的礼炮设计局,他们对动量轮的研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用200Nm s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转子
轴承组件的研制和应用
制与开发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系列化、标准化批量生产,其技术水平代表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在动量轮研发技术上同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控制力矩陀螺的可靠性较低,国外动量轮5年、10年地面寿命试验的可靠度分别达到0.98和0.96。国内在可靠性试验方法和寿命评估还处于试验阶段。
天文1号的知识点总结
天文1号的知识点总结
1. 任务目标
天文一号的目标是实现火星探测任务的三大目标:绕火星轨道、巡视探测和着陆巡视探测。其中,绕火星轨道任务包括进入火星轨道和环火星运行;巡视探测任务包括对火星表面及
大气的遥感探测;着陆巡视探测任务包括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并进行着陆巡视探测。此外,天文一号还将开展土壤和水冰探测,火星气候和环境探测等科学实验。
2. 任务载体
天文一号由火星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其中火星轨道器负责绕火星轨道任务,着
陆器负责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火星车负责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巡视。
(1)火星轨道器
火星轨道器是天文一号任务的核心模块,负责在火星轨道上运行,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中
分辨率观测、中红外探测、磁场探测、无线电科学探测等科学实验。火星轨道器采用了太
阳能与电池混合供电,配备了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中红外成像光谱仪、磁场探
测仪等多个科学载荷,实现对火星表面、大气、磁场等多个方面的观测和研究。
(2)着陆器
着陆器是天文一号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在火星表面进行软着陆,并进行着陆巡视探测。着陆器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复合材料散热系统、自动悬停避障系统、火星地面与轨
道通信系统等,以确保其在火星表面的安全着陆和探测。
(3)火星车
火星车是天文一号任务的移动探测装备,其主要任务是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巡视,采集土壤、岩石和气体样品,并进行火星地质勘探和地球照片成像。火星车配备了多项科学仪器
和设备,如高分辨率摄像头、土壤勘探钻头、大气和地质探测仪器等,以满足在火星表面
进行科学探测的需要。
3. 任务路线
天问 1 测量系统使用手册说明书
广东科力达天问1测量系统使用手册
广东科力达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1引言 (3)
§1.2产品功能及亮点 (3)
第二章天问1测量系统 (5)
§2.1整体介绍 (5)
§2.2天问1主机介绍 (5)
§2.2.1主机外型 (5)
§2.2.2结构与接口 (6)
§2.2.3指示灯与按键 (7)
§2.2.4天问1模式查看和切换 (9)
§2.3.1主机自检 (9)
§2.3.2(手簿)软件设置工作模式 (9)
§2.3.3设置工作模式 (9)
§2.3.5WIFI配置 (10)
§2.3.6关闭主机 (11)
§2.3.7恢复出厂设置 (11)
§2.4手簿介绍 (12)
§2.4.1键盘及功能介绍 (12)
§2.4.2手簿外观 (13)
§2.4.3蓝牙连接 (14)
§2.5主机配件介绍 (15)
§2.5.1仪器箱 (15)
§2.5.2充电器 (16)
§2.5.3差分天线 (17)
§2.5.4数据线 (17)
§2.5.5其他配件 (17)
第三章仪器架设与配置 (18)
§3.1静态作业 (18)
§3.1.1静态测量简介 (18)
§3.1.2作业流程 (18)
§3.1.3外业注意事项 (19)
§3.1.4GPS控制网设计原则 (19)
§3.2RTK作业(外挂大电台1+1模式) (20)
§3.2.1架设基准站 (20)
§3.2.2架设移动站 (23)
§3.2.3电台中继设置 (24)
§3.3RTK作业(网络1+1模式) (25)
§3.3.1基准站和移动站的架设 (26)
§3.3.2基准站设置 (26)
QJ航天标准目录全
QJ 1003A-2004 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程序
QJ 1004A-2004 固体火箭发动机静止试验程序
QJ 1010A-1995 任务书的编制与管理
QJ 1011-1986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环境条件设计规范
QJ 1014-1986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无线电设备测试方法
QJ 1016A-1998 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系统通用要求
QJ 1017A-2004 太阳电池标定方法
QJ 1018-1986 标准太阳电池
QJ 1019A-1995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QJ 1022-1986 压力传感器精度等级及量程系列
QJ 1023-1986 应变式力传感器参数系列
QJ 1024-1986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特性与试验规范
QJ 1025-1986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特性与试验规范
QJ 1026-1985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特性与试验规范
QJ 1027-1986 涡轮流量传感器技术要求和校准
QJ 1028A-1995 航天产品常用坐标系
QJ 1028B-2008 航天产品常用坐标系
QJ 1029-1986 弹道式导弹水下弹道计算
QJ 103.1A-1997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Ⅰ型加长快换钻套
QJ 103.2A-1997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Ⅱ型加长快换钻套
QJ 1030-1986 碳钢手动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1-1986 手动平衡腔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2-1986 不锈钢手动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3-1986 手动法兰连接平衡腔节流阀型式与尺寸
QJ 1034A-1998 节流阀通用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2卫星热真空试验大纲
1前言
双星探测项目主要是对近地地球空间(赤道区与极区)中的空间环境现象,包括磁场、宽能谱粒子场、星体电位、等离子体波动等,进行相互配合的星座式组合探测,从而分析发现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近地空间中的各种扰动活动(磁暴和亚暴等空间暴)的发生机制和发展变换规律。
双星探测项目有两颗卫星,TC-1、TC-2卫星,来完成其规定的探测任务。TC-2卫星为极轨卫星,轨道倾角900,近地点高度为700km,远地点高度为39000km。卫星重量约为335kg,直径为2100mm,采用垂直于黄道面单自旋稳定的方式。
本文规定了TC-2卫星进行热真空试验的要求、条件等方面的内容。热平衡试验请参见相关文件。
2引用文件
QJ1446A-98 卫星热真空试验方法
Q/W549 卫星环境试验安全规定
TCR02-DG02 TC-1卫星热平衡试验大纲
TC-1、2JT05 TC-1、TC-2卫星环境试验规范
TCR-1JY08 TC-1卫星热平衡试验红外加热笼及支架的技术要求
TC-1DG08 TC-1卫星热真空试验大纲
3试验目的
a. 暴露卫星材料和工艺的缺陷,排除早期失效。
b. 考核整星在热真空环境下设备的工作能力。
4卫星技术状态
a. 星上所有设备均为正样设备;
b. 太阳电池阵为飞行件产品;
c. 所有的热控措施除脱落插头附近外均需要按照正样飞行状态制作、安装;
d. 高压禁止插头拧紧固定到位;
e. 肼系统的状态要求按照真空检漏要求执行;
f. 所有火工品均不安装;
g. 去掉所有的仪器保护盖。设备自检查头和其他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插头,用
3M胶带贴封;
h. 上天线支架上的天线不安装,不参加热试验。下数传天线安装到位,参加整
星真空热试验,但不连接。
i. S波段数传发射机通过天线网络后直接连接地面测试用电缆,功率分配器不
接入回路。
TC-2卫星参加热真空和热平衡试验的外轮廓参见图1。
见附件
5试验设备要求
5.1真空模拟器
与TC-1卫星的要求相同,主要要求如下:
a. 真空度:1.3*10-3Pa;
b. 热沉温度:≤100K;
c. 热沉表面半球发射率:≥0.9;
d. 空载运行24h,污染变化量应不大于10-7g/cm2。
5.2红外加热笼
除中性原子成像仪附近(卫星III象限线附近腰带部分)的红外加热笼按照热控分系统在热平衡试验大纲中提出的要求做相应修改外,维持与TC-1卫星的状态相同。
5.3试验支架
维持与TC-1卫星要求相同,不作修改。
6热真空试验项目与条件
a. 试验压力。真空模拟器内压力不高于1.3x10-3Pa。
b. 温度控制点。在完成热平衡试验所规定的试验工况后,不考虑主动热控和特
殊设备的要求,只考虑温度敏感的仪器设备在每个试验工况中所获得的温度
数据,选取三个仪器设备作为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的温度控制点。另外,再
选取3个作为参考控制点;
c. 高、低温工况的温度控制值是在热平衡试验获得的该点最高﹑最低温度值的
基础上各拉偏5℃~10℃,作为该试验的上下限温度控制值。同时,确定的
最高温度加3℃不应超过设备单机的最高验收温度,确定的最低温度减3℃
不应低于设备单机的最低验收温度。
d. 所有参考控制点的温度控制范围现场讨论决定。
e. 试验剖面。要求做四个温度循环,从高温端开始,最后停止在高温状态。其
中,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的保持时间至少为8小时。循环曲线参见
图3。
f. 当所有温度控制点的温度达到所要求温度时开始计时,只要在连续8小时内
温度没有超过要求范围,试验有效。
图3 温度循环曲线
7 真空检漏试验
另出文件规定。
8 低气压放电试验
在真空建立过程中进行。当压力降至1000Pa 时环境工程部通知试验队,试验队给卫星加电,监视卫星工作状态。当压力降至1.3Pa 时环境工程部通知试验队,此试验结束。
9 试验测量系统 9.1 通道要求
与热平衡试验相同。
9.2 温度采集及处理装置要求
a. 温度最小分辨率不大于0.1℃,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0.5℃;
b. 有存储、显示、打印和适时绘图功能;
c. 有报警、保护和抗干扰能力。
9.3 数据处理与存储要求
a. 试验中实时绘出任意8个监视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b. 在稳态工况下,每半小时打印一次监视点温度,记录一次全部测点温度;每
1小时打印一次全部测点温度,直至工况稳定结束时,连续打印二遍全部测点温度;
上限
下限
c. 在准瞬态工况下,每5分钟记录一次监视点温度;工况变化时,每2分钟记
录一次数据;
d. 热真空试验时每30min打印监测点温度;60min打印1次全部测点温度;
工况结束时打印2遍全部测点温度
e. 可根据现场需求,即时存入、读取、打印数据;存盘和打印的格式为:测点
编号,名称或代号,当前值,前1小时值,差值。
f. 在非存盘、打印状态下,显示屏显示监视点的温度,并可随时显示其它测点
的温度。
g. 试验结束后,提交存有所有数据的光盘两张,随资料归档。
9.4热流测量要求
同热平衡试验要求。
10内、外热流模拟
热平衡试验过程中的内外热流模拟参见热平衡试验大纲。热真空试验的内、外热流模拟要求参见表3。
11伸杆加热区的外热流和温度控制
通过控制伸杆加热区外热流的办法控制该加热区内热流计的温度不超过-100℃~+50℃的范围。试验过程中该温度范围的保持由东方红公司提出要求,环境工程部负责实施,需要具有自动跟踪控制和手动跟踪控制的能力。
试验结束后的回温过程中防污染措施整星统一考虑。
12污染监测
a. 试验过程中应采用取样板进行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数量8个。一号取样板
在卫星对接壳下部,监视底部热沉对下散热面的污染情况,二号取样板在
卫星顶部天线支架附近,监视顶部热沉对上散热面的污染情况,三、四、
五号取样板在卫星腰带附近,成1200均匀分布,监视中部热沉。六、七号
在伸杆上两个探头附近,用于监视探头是否受到污染。八号在大门附近,
监视活动热沉。
b. 在试验过程中放置石英晶体微量天平。数量4个。卫星上散热面附近1个、
卫星腰带附近1个、卫星下散热面附近1个。备份1个,在伸杆LFEW探
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