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粘度暂行标准
油墨粘度暂行标准
![油墨粘度暂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a8f8b301f69e3142329474.png)
油墨验收暂行标准、粘度:(3号量杯)使用粘度检测须上机后跟踪测量东方机高档墨: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 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15秒;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 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25秒; 圣龙机高档墨: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 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18秒;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 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25秒; 链条机普通墨:三、初干速度:水墨的初干速度,如无检测工具,可暂由供应合作商每一个月提供一次相关检测报告;测试方法:将油墨调稀到印刷粘度 25± 2S ,用展色仪印刷于牛卡纸张上,在 3S 内即用一张白纸迅速盖 于印品上,白纸不粘油墨即为合格。
四、 耐水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 2个小时,将纸板倾斜 45度后,将200ml 水在5cm 的距离泼向 图文,检查水流不能带有墨色,为合格;五、 耐磨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2个小时,将白纸用约 2公斤的力反复擦拭 5次,白纸上不能有明显的墨迹;六、 色相饱和度:在规定粘度以内印刷,图文布墨均匀不露底、不起毛、不糊版,色彩鲜艳、图文饱满;七、 外观:包装完好,具有氨水淡淡的气味,无其它刺激性异味。
丿八、抽样数量九、合格判定:初干速度、PH 值、粘度、耐水性、耐磨性、色相饱和度、外观 其中只要有一项不 合格,则该件油墨为不合格,抽样2—3件不合格或抽样4件有2件不合格则该批油墨为 不合格。
十、不合格处置:粘度不合格按 1元/秒•公斤扣款,其它不合格按退货处置。
品保部2008年12月28日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 酸碱度:PH 值:在一之间;18-25 秒; 4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 35秒;。
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
![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d4c4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3.png)
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第一条: 为了规范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工作,提高油墨产品质量,保障客户利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工作。
第三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油墨生产质量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信息。
第四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配备专门的油墨粘度测试仪器,确保对油墨产品粘度进行准确的测量。
第五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定合理的油墨粘度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规定。
第六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粘度控制不当。
第七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油墨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追溯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八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粘度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油墨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
第十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定期对油墨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十一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反馈意见进行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产品质量记录和保管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可追溯。
第十三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油墨产品的竞争力。
第十四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相应奖惩机制,对粘度控制工作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不合格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以上为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如有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将逐步完善并实施。
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
![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44eec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f.png)
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丝印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的特殊油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成色和质量。
因此,对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展开讨论,以期帮助广大印刷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丝印油墨的质量检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丝印油墨的颜色和色泽。
油墨的颜色应该与样品一致,不应出现色差。
同时,油墨的色泽应该饱满均匀,不能出现色块或色斑。
在检验时,可以将油墨均匀地涂抹在白色的基材上,通过肉眼观察和比较来判断其颜色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油墨的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油墨的粘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太稀薄导致印刷时失真,也不能太浓稠导致印刷品干燥缓慢。
一般来说,可以利用粘度计来进行检验,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油墨的粘度范围,以确保印刷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此外,油墨的附着力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检验项目之一。
油墨在印刷后应该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上,不易脱落和剥离。
为了检验油墨的附着力,可以利用划格试验或粘结强度测试等方法,来评估油墨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以确保印刷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最后,还需要关注油墨的干燥速度和耐磨性。
油墨的干燥速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快导致印刷过程中出现干燥堵网的问题,也不能过慢导致印刷品易粘连和污染。
同时,油墨的耐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油墨在印刷后应该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不易褪色和掉色。
综上所述,丝印油墨的检验标准涉及颜色和色泽、粘度、附着力、干燥速度和耐磨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油墨的质量稳定和可靠,从而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印刷从业者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丝印油墨的质量检验方法,为印刷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性油墨的粘度是水性油墨质量的重要指标
![水性油墨的粘度是水性油墨质量的重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b5d7a11ff00bed5b9f31d94.png)
水性油墨的粘度是水性油墨质量的重要指标
水性油墨的粘度一般要求在15-55s(涂4#粘度杯),如果粘度过大,水性油墨转移性差、糊版;如果粘度过小,油墨过稀,会引起透印或迁移、渗色。
所以掌握好水性油墨的粘度,是做好水性油墨的关键。
水性油墨的溶剂大部分是水,水的表面张力大,与组成水性油墨的颜料、树脂相容性很差,有些颜料做成水性油墨,贮存一到两个月后,水性油墨就没有流动度了,反粗不能使用,而溶剂型油墨在贮存过程中的这种现象很少。
所以水性油墨对颜料的要求很高,做成油墨必须放置3个月后,油墨粘度仍保持在15-55s才算合格。
泰安市岱岳油墨厂对水性编织袋油墨颜料的选择,做了上千次试验,(特别是红色颜料),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终于有成果啦,分别找到了适合水性编织袋油墨,水性无纺布油墨的颜料体系。
现在泰安市岱岳油墨厂生产的水性编织袋油墨、水性无纺布油墨印刷适性优良,在不加长输送带的情况下完全能满足干燥要求。
,耐水性很高(印品在自来水中浸泡24小时,油墨不掉色,附着力高(印品对折后相互摩擦60次不掉色,高于标准30次),水性油墨的耐候性适颜料而定,一般是大于4-6级,青莲兰和玫瑰红耐晒级别最低,只有三级,如需紫色和玫红色水性油墨,耐晒在4级以上时,请与泰安市岱岳油墨厂联系,免费电话4008-699-656,必须专门定制。
泰安市岱岳油墨厂
于凤霞。
油墨检测标准
![油墨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f37d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1.png)
油墨检测标准一、粘度测试粘度是油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过程中的流平性和印刷效果。
在检测粘度时,我们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油墨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
一般来说,高粘度表示油墨的流动性较差,低粘度则表示流动性较好。
二、干燥性测试油墨的干燥性是指其在使用后保持固定形状的能力。
干燥性差的油墨容易受到摩擦和溶剂的影响,导致印刷品表面起皱或脱落。
我们可以通过干燥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干燥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干燥性能。
三、色彩性能色彩性能是油墨检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和色彩鲜艳度。
我们使用色度计来测量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指标,以评估其色彩性能。
四、附着性测试附着性是指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能力。
附着性差的油墨容易脱落或被擦拭掉,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
我们可以通过附着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附着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附着性能。
五、耐光性测试耐光性是指油墨在光照下的稳定性。
耐光性差的油墨容易褪色或变暗,影响印刷品的保存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耐光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耐光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耐光性能。
六、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油墨检测中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安全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性测试来评估油墨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七、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油墨检测中了解油墨组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油墨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评估油墨的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
八、印刷适性测试印刷适性是评估油墨在实际印刷过程中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印刷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印刷适性。
这包括印刷品的均匀性、分辨率和印刷速度等方面的指标。
良好的印刷适性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油墨黏度的控制
![油墨黏度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852f4ef7f1922791688e885.png)
四、黏性
1、黏性的概念
油墨层分离时阻力的大小。在印刷过程中,随着墨辊的转动, 油墨层被挤压和分裂,其内部产生一个抵抗墨层分离的力或者阻止 墨层分裂的力,一般将其称为黏性,又叫黏着性。
2、黏性的测量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油墨黏 性仪(又称油墨表)来测定油 墨的黏性。
3、油墨黏性的控制
①油墨黏性过大,会造成纸张表面拉毛、掉粉,甚至大范围的 剥离。在湿压湿的套印过程中,安排色序时必须考虑油墨的黏性, 前一色油墨黏性一定要大于后一色油墨的黏性。
书刊油墨
流动度(直径)/mm 28~36 30~40 20 33~38 27~32
3、油墨流动性的控制
①油墨的流动性不仅影响油墨的传递性能,而且对 油墨在承印物上的呈色能力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②油墨的流动性过强,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印迹产 生铺展现象,转移到纸张表面的印迹外形尺寸扩大。
③油墨的流动性过小,油墨从储墨机构向下传动很 困难,无法向承印物提供连续均匀的墨量。
2、屈服值的测量
屈服值可以用旋转黏度仪、落棒黏度仪或平行板黏度仪来测量。
油墨类别 平版油墨 凹版油墨 凸版油墨 孔版油墨
品种 卷筒纸胶印油墨 平板纸胶印油墨 照相凹印油墨 雕刻凹印油墨
柔性版油墨 卷筒纸印刷油墨 书刊印刷油墨
丝网油墨5000 10000~30000
一般流体流动性:是指油墨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是否好 倒;
流平性:是指油墨在容器内或在涂层上使墨膜表面流平的性能; 下墨性:是指油墨在墨斗中是否容易下墨。
2、流动性大小的测量
油墨流动性的大小用“流动度”来表示。可用流动度测定仪测 量,也可用平行板黏度仪测定。
油墨种类 平板纸胶印油墨 卷筒纸胶印油墨 雕刻凹版油墨 卷筒纸凸版油墨
几大胶印油墨最新国家与行业标准
![几大胶印油墨最新国家与行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a984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labeling products Offset printing ink技术内容一、产品中不得人为添加表1中所列的物质表1 产品中禁止人为添加物质三、产品使用的矿物油中芳烃的百分含量应小于3%。
四、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表2要求表2 油墨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五、企业应向使用方提供符合GB 16483要求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六、产品中所使用的植物油含量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植物油的含量要求七、发布时间:2007/11/02,实施时间:2008/02/01.检测检验标准与方法1.取样标准: GB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在101.3 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3.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4.GB/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GB/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6.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7.GB/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8.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9.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GB/T 2624-2012 单张纸胶印油墨》Sheet-fed offset ink单张纸胶印油墨产品技术要求一、本标准代替GB/T 2624-2003、GB/T 3598-1999;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油墨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油墨的检测标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aff79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png)
油墨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细度、粘度、初干性、着色力、附着牢度、抗粘连等指标。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 颜色检验:可以采用色差仪,如NH310、NR60CP、PS2080等,测量试样与标样的颜色信息,从而得到两者的差别。
2. 光泽检验:可以采用光泽度计进行测量。
3. 细度检验:可以采用刮板细度计进行测量。
4. 粘度检验:可以采用粘度计进行测量。
5. 初干性检验:可以采用纸带法进行测量。
6. 着色力检验:可以采用色谱法进行测量。
7. 附着牢度检验:可以采用粘着力测试仪进行测量。
8. 抗粘连检验:可以采用抗粘连测试仪进行测量。
此外,对于溶剂型油墨,可以采用丝棒刮样法进行刮样;对于平版油墨和凸版油墨,重点检视面色和底色;对于网孔版油墨,凹版油墨重点检视面色和墨色。
为了更准确地进行检视颜色,可以采用印刷适性试验机进行印刷后再比较判断。
以上是油墨的检测标准与方法,仅供参考,建议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墨水粘度标准
![墨水粘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7441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c.png)
墨水粘度标准
墨水的粘度标准因不同的墨水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墨水的粘度要求在1到10帕·秒之间,其中红墨水的粘度为5帕·秒。
对于喷墨打印机使用的墨水,其粘度应该保持在2到10帕·秒之间,以保证打印性能和防止喷头堵塞。
如果墨水粘度过高,会导致墨水流动性差,容易发生墨流堵塞和喷头堵塞等问题,同时打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拖尾现象。
如果墨水粘度过低,则会导致墨水在喷墨过程中滴落,并可能渗透到打印基材中,影响打印效果。
因此,墨水的粘度标准需要根据实际用途和打印机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确定。
同时,为了保证墨水的质量和打印效果,还需要注意墨水的保存和使用条件,避免阳光直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度摇晃等不利因素对墨水粘度的影响。
接装纸油墨检测标准
![接装纸油墨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6ea1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2.png)
接装纸油墨检测标准
一、色彩检测
1.1 目的:确保接装纸油墨的色彩符合预定的标准,满足客户的需求。
1.2 检测方法:将油墨样品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观察其颜色差异。
1.3 合格标准:色彩差异在±5%以内。
二、粘度检测
2.1 目的:判断接装纸油墨的粘度是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2.2 检测方法:采用粘度计测量油墨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2.3 合格标准:粘度值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印刷过程中的流畅性。
三、干燥性检测
3.1 目的:确定接装纸油墨的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
3.2 检测方法:观察油墨在印刷后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干燥程度,记录干燥时间。
3.3 合格标准:干燥时间符合标准,避免印刷品在保存过程中出现墨迹晕染现象。
四、附着性检测
4.1 目的:检验接装纸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能力。
4.2 检测方法:在承印物上印刷油墨,观察油墨与承印物的附着情况。
4.3 合格标准:油墨附着良好,无脱落、龟裂等现象。
五、柔韧性检测
5.1 目的:评估接装纸油墨的柔韧性,以满足印刷品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5.2 检测方法:通过弯曲、扭曲等试验,观察油墨样品的龟裂程度和脱落情况。
5.3 合格标准:油墨样品无龟裂、无脱落,柔韧性良好。
六、耐磨性检测
6.1 目的:检验接装纸油墨的耐磨性,确保印刷品在日常使用中的耐久性。
6.2 检测方法:通过摩擦试验,观察油墨样品的磨损情况。
七、耐水性检测
7.1 目的:评估接装纸油墨对水的抵抗能力,判断印刷品在遇水后的稳定性。
油墨黏度标准化解决方案
![油墨黏度标准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c086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0.png)
油墨黏度是印刷品质量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如果黏度不准确,流动性和墨层厚度将随之发生变化,会导致印刷质量下降。
油墨黏度调整不当,可能会带来过多的油墨消耗和不必要的成本。
油墨黏度的自动化控制和预测跟踪,则可以减少浪费,提升效率。
虽然如今的印刷设备具有高度精密的质量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但是印刷生产过程中油墨黏度这一至关重要的变量检测方法仍不准确且烦琐,比如流出杯法和落球式黏度计法。
这些方法不但对印刷质量有负面影响,还使人们持续以“杯秒”单位来表示黏度(用秒表记录油墨从测量杯中流出所需时间)。
尽管有众多现代技术可以实现对油墨黏度的在线和持续检测,但考虑到污染的敏感性、安装中的可变情况和标准的偏差,人们对这些方法能否作为长期的油墨黏度检测和标准化方式仍心存疑虑。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有技术以及采用稳定、易清洗和可重复黏度传感器的好处。
在色彩控制和压力调节系统中,使用达到期望精度的传感器,能够在线、自动化、动态地将油墨油墨黏度标准化解决方案黏度控制在以前无法达到的极小范围内,甚至在长单运行中也能自始至终保证印刷质量。
黏度控制的目标印刷质量是最重要的。
在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行业中,因客户对印刷质量不满意而被退货的每一个业务订单,对于企业的声誉和利润都是重大打击。
“退货”意味着一辆返程时载有数吨废弃印刷材料的货车。
油墨黏度控制的首要目标就是自始至终保证每个订单的印刷质量,不管有多复杂;第二个目标是提升运行效率。
高效运行从设置作业开始,所有的工位要设定合适的油墨黏度且不会返工,以实现快速的作业周转,保持印刷设备运行而非空转。
要达到这些目标需要这样一个系统:一是需要一个精确和可重复使用的传感器,为输出精确、一致的颜色提供必要的油墨黏度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考虑到温度和溶剂挥发速率等变量,还需要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持续平稳地调节油墨黏度。
王 曼 编译PRINTING FIELD 2021.03黏度控制的精确性操作人员习惯于使用某种黏度量杯。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0178526103d8ce2f01662351.png)
准 体 系 。 (2)《圆珠笔笔头与墨水匹配检测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规定 了圆珠笔的笔头与墨水匹配检测的术语和定义 、
准备工作。
—~
I 一 n e q 2018.2 40
检测项 目及 要求 、试验方法 和检测结果评价。适用于 中性墨水 圆珠笔 、水性墨水 圆珠笔 ,也适用于 中油油墨 圆
珠 笔 。 本标准针对 圆珠笔类产 品的笔头与墨水匹配技术 问题 ,通过书写流畅性 、长期稳定性和书写舒适性三个维
度来进行评价 ,建立 比较 系统、完整的匹配检测项 目、方法和评价体 系。检测项 目分别 由笔头检测 、墨水检测 和 匹配检测 三个部分组成 ,共设置 22个项 目。标准还有 四个附录 ,对 匹配结 果进行科 学的评价 。
序 号
标 准 编 号
标 准 名称
实 施 日期
l QB/T 5223—20l8 2 QB/T 5255—20 l8
圆珠 笔用 低 黏度 油 墨 圆珠 笔 笔头 与 墨水 匹 配检 测 技术 规 范
20l8一O7—0l 20l8—09一Ol
标准主要 内容如下 : (1)《圆珠笔用低黏度油 墨》行业标 准规 定了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Standards and Testing 标 准 与 检 测
根 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工业 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 lO号、2018年第 23号 ),全 国制笔标准化技术 委 员会报批 的 《圆珠 笔用低 黏度油墨》和 《圆珠笔笔头与墨水 匹配检测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己批准 发布 。标准编 号、标 准名称 和实施 日期见下表 。 标 准 编 号 、名 称 和 实 施 日期 一 览 表
油墨粘度暂行标准
![油墨粘度暂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57bc08f61fb7360a4c658b.png)
油墨验收暂行标准
一、粘度:(3号量杯)使用粘度检测须上机后跟踪测量
东方机高档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15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25秒;
圣龙机高档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18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25秒;
链条机普通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18—25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4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35秒;
二、酸碱度:PH值:在8。
5-9.5之间;
三、初干速度:水墨的初干速度,如无检测工具,可暂由供应合作商每一个月提供一次相关检测报告;测试
方法:将油墨调稀到印刷粘度25±2S,用展色仪印刷于牛卡纸张上,在3S内即用一张白纸迅速盖于印品上,白纸不粘油墨即为合格。
四、耐水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2个小时,将纸板倾斜45度后,将200ml水在5cm的距离泼向
图文,检查水流不能带有墨色,为合格;
五、耐磨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2个小时,将白纸用约2公斤的力反复擦拭5次,白纸上不能有
明显的墨迹;
六、色相饱和度:在规定粘度以内印刷,图文布墨均匀不露底、不起毛、不糊版,色彩鲜艳、图文饱满;
七、外观:包装完好,具有氨水淡淡的气味,无其它刺激性异味。
八、抽样数量
九、合格判定:初干速度、PH值、粘度、耐水性、耐磨性、色相饱和度、外观其中只要有一项不
合格,则该件油墨为不合格,抽样2—3件不合格或抽样4件有2件不合格则该批油墨为不合格。
十、不合格处置:粘度不合格按1元/秒·公斤扣款,其它不合格按退货处置.
品保部
2008年12月28日。
丝印油墨标准
![丝印油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7e380190c69ec3d5bb75cd.png)
丝印油墨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GB/T 15962油墨术语GB/T 13217.3 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 14624.2 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1 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B/T 18724 印刷技术_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解释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3.1 油墨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 颜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
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
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 细度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 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η”为代号。
3.5 着色力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 标样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油墨附着力标准国标
![油墨附着力标准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5e8036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d.png)
油墨附着力标准国标
油墨附着力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国家制定了油墨附着力标准国标。
该标准规定了油墨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
测试方法主要有划格法、剥离法和刮刀法三种。
其中,划格法适用于油墨附着力较强的印刷品,剥离法适用于油墨附着力较弱的印刷品,刮刀法适用于纸张或印刷品的油墨表面。
评定标准按照附着力的程度分为5级,即5级最好,1级最差。
同时,该国标还规定了不同材料的附着力标准,如铜版纸、涂料纸、铝箔等。
遵循油墨附着力标准国标不仅可以提高印刷品质量,也有利于印刷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在印刷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 1 -。
油墨黏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
![油墨黏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https://img.taocdn.com/s3/m/b3c678c408a1284ac8504310.png)
油墨黏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1.油墨黏度的影响油墨黏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高速印刷时,油墨的黏度控制在12~15秒(3#察恩杯)之间;中速印刷时,油墨的黏度应控制在16~18秒(3#察恩杯)之间。
油墨黏度过高,对印版滚筒的黏附性过强,不利于刮墨刀将版面多余的油墨刮干净,印刷品出现刀线的几率就高。
印刷过程中要定时测量和控制好油墨黏度,一般隔20—30分钟测量一次。
2.油墨干燥性的影响油墨干燥过快,容易出现结皮现象,如果结皮在油墨循环过程中未被溶解,一旦接触到刮墨刀就会黏附在刀口或刀底,产生印刷品刀线。
如果油墨循环系统采用的是敞口墨槽,更容易发生油墨结皮、结块现象。
为了减少此类刀线故障的发生几率,要经常搅拌墨槽中的油墨;根据需要加入适量慢干剂;如有条件,还可加装密封盖,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印刷品刀线故障。
3.油墨细度的影响凹印油墨主要由颜料,连结料、助剂等成分组成。
如果颜料研磨不充分,颗粒较粗,且不溶于连结料和溶剂中,印刷时停留在刮墨刀口,就会导致印刷品出现细小,不规则的刀线。
颜料颗粒的细度对刀线的出现频率有直接影响,例如蓝墨中所使用的颜料颗粒硬度高,即使经过充分研磨也很难达到很细的颗粒度,在印刷过程中就容易损伤刮墨刀或影响刮墨效果,印刷蓝墨时经常出现刀线故障。
4.油墨活性的影响在油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
印版滚筒镀铬后也有一定的活性,如果油墨和印版滚筒的活性太高,在印刷时,活性物质就会牢固地黏附在滚筒上,刮墨刀也很难将其刮干净,从而形成刀线。
此时先对印版滚筒进行清洗,清除其表面的活性物质,同时在油墨中加入活性减缓剂消除刀线。
5.油墨质量的影响油墨储存时间过长,溶剂平衡发生变化,引起油墨溶解力降低;或者油墨调配、使用不当,引起化学反应,都会使油墨产生沉淀。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中的沉淀物容易积聚在刮墨刀口引起刀线,需要更换油墨。
15油墨验收标准2011-1-19
![15油墨验收标准2011-1-19](https://img.taocdn.com/s3/m/589a4165f5335a8102d220bd.png)
FLD 编号:FLD-01-2011凹版印刷油墨质量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双向拉伸聚酯(BOPET)、双向拉伸尼龙(ON)、吹塑聚乙烯(PE)等塑料薄膜的印刷油墨。
2.油墨的分类2.1 油墨分表印油墨和里印油墨两类。
2.2 油墨包括有黑、兰、红、黄、白、金、桃红、群青等多种颜色。
3.技术要求3.1油墨外观应为粘稠状流体,无分层、严重沉淀,轻微搅拌后流动均匀,不含机械杂质和凝胶块。
3.2油墨的颜色应与厂商提供的色标卡颜色一致。
3.3 标识:完整清晰的合格证标签,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供应商名称、重量、有效合格证。
3.4 重量与合格证标签的相符。
3.5 油墨在承印物上附着良好,印刷时粘胶带粘接合格;复合时,油墨处的剥离强度满足规定的材质结构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3.6 固含量测试合格,粘度测试合格。
3.7 溶剂释放效果良好,在正常印刷工艺条件下,残留溶剂合格。
3.8里印油墨之表面对粘合剂(溶剂型、无溶剂型)的亲润分散性良好,在正常工艺条件下,外观无白斑。
3.9在正常印刷工艺条件下,薄膜的印刷面无异常异味,油墨层无“反粘”现象。
3.10 耐老化:印刷膜(或复合膜)在自然光照条件下7小时,不褪色。
3.11 耐热性:对于PET、ONY, 250℃、0.2Mpa、1.5S;对于OPP, 180℃、0.2Mpa、1.5S;对于PE, 160℃、0.2Mpa、1.5S。
在上述热封条件下,油墨不变色。
3.12耐内容物性:装上用户要包装的等量内容物,在90~100℃条件下敞盖杀菌1小时,油墨层无脱落、迁移、分层及揉搓后不分层,包装内容物在60~70℃热灌装后,表印后油墨不粘连,不退色。
即判定为合格。
4.检验规则4.1 原材料进厂后由物料部通知质保部进行入厂验证。
4.2每批原材料按富利达公司《检验规范》规定的抽样方法,对合格证标识进行验证。
4.3外观的检验由质保部不定期在机台使用时进行抽检,原则上两次抽检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个月;车间在油墨的使用时如发现异常问题,质保部应在接到通知的24小时以内会同有关部门加以确认。
涂料-胶黏剂-油墨-检测标准
![涂料-胶黏剂-油墨-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e797b769dc5022aaea0021.png)
一、涂料检测标准•颜色测定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GB/T1722-1992•粘度涂料粘度测定法GB/T1723-1993•细度涂料细度测定法GB/T1724-1979(1989)GB/T6753.1-2007•不挥发物含量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1725-2007 •遮盖力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1726-1979(1989)•漆膜一般制备法漆膜一般制备法GB/T1727-1992•干燥时间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28-1979(1989)•硬度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GB/T1730-2007•柔韧性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1-1993•耐冲击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1993•耐水性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33-1993•柔韧性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48-1979(1989)•白化性稀释剂、防潮剂白化性测定法HG/T3859-2006•回粘性漆膜回粘性测定法GB/T1762-1980(1989)•漆膜厚度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52.2-2008•酸值塑料用聚酯树脂、色漆用漆基GB/T6743-2008•耐磨性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1768-2006•闪点闪点的测定快速平衡闭杯法GB/T5208-2008•硬度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6739-2006•弯曲试验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GB/T6742-2007•密度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6750-2007•贮存稳定性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GB/T6753.3-1986•流挂性色漆流挂性的测定GB/T9264-1988•粘度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GB/T9269-2009•不挥发物体积分数色漆和清漆通过测量干涂层密度测定GB/T9272-2007 •耐液体介质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9274-1988•自然气候曝露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9276-1996•状态调节和试验温湿度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9278-2008 •划痕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GB/T9279-2007•漆膜的划格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附着力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5210-2006•杯突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9753-2007•镜面光泽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镜面光泽的测定GB/T9754-2007•色漆的目视比色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9761-2008•色差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GB/T7921-2008•氙弧灯老化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1865-2009 •湿热老化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13893-2008•盐雾老化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1771-2007•涂层老化的评级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766-2008•湿热老化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1740-2007•盐雾试验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1997二、胶黏剂试验方法GB/T2790—1995 胶粘剂180 度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2791—1995 胶粘剂T 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GB/T2793—1995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2794—1995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6328—1999 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GB/T6329—1996 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GB/T7122—1996 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浮辊法GB/T7123.1—2002 胶粘剂适用期的测定GB/T7123.2—2002 胶粘剂贮存期的测定GB/T7124—1986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金属对金属)GB/T7749—1987 胶粘剂劈裂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T7750—1987 胶粘剂拉伸剪切蠕变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GB/T11175—2002 合成树脂乳液试验方法GB/Tn177—1989 无机胶粘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GB/T12954—1991 建筑胶粘剂通用试验方法GB/T13353—1992 胶粘剂耐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方法金属与金属三、油墨行业现行标准1 GB/T 13217.1-2009 液体油墨颜色检验方法2 GB/T 13217.2-2009 液体油墨颜色光泽方法3 GB/T 13217.3-2008 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4 GB/T 13217.4-2008 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5 GB/T 13217.5-2008 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6 GB/T 13217.6-2008 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7 GB/T 13217.7-2009 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8 GB/T 13217.8-2009 液体油墨抗粘连检验方法9 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10 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11 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12 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13 GB/T18723-2002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14 GB/T15962-2008 油墨术语15 GB/T122771-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16 GB/T122770-2008 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及其连接料的流变性17 GB/T18724-2008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油墨粘度检测 油墨粘度测定
![油墨粘度检测 油墨粘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33d77cb58f5f61fb73666e1.png)
油墨粘度检测油墨粘度测定
一:油墨粘度检测概述(003)
油墨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成膜物质、溶剂和填料。
这几种物质对于涂料流变性的影响主要在于低剪切速率方面,如颜料的絮凝,各种助剂的存在,所形成的结构使粘度变化很大;在高速剪切速率下,结构被破坏,所呈现的粘度接近树脂溶液本身和分散颗粒对粘度的影响。
高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配合,使油墨有一个符合存储和施工所需的流变性能。
二:油墨的主要检测项目
含水量、渗化度、相对密度、表面张力、PH 值、黏度、颜色、光泽细度、初干性、着色力、吸收性能、附着牢度、抗粘连性能、流动性能、耐介质性能、耐光性能、耐晒性能、耐温性能、耐老化性能等。
三:油墨的具体检测
1、油墨色相、着色力检测
色相,着色力是油墨检测的基本项目,它们对油墨的颜色影响很大。
色相是油墨颜色的具体特征,在光学上对应于一定波长、频率的光,如:红、黄、蓝指的就是油墨的色相。
着色力是指一种油墨影响另一种油墨颜色变化程度的大小。
2、油墨黏度的检测
液体油墨黏度比较低,流动性比较好
3、油墨的耐光性检测
油墨的耐光性是指油墨在见光后保持色泽稳定的一种性能。
科标无机检测中心专业提供油墨粘度检测、油墨耐光性检测、油墨着色力检测等相关检测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墨验收暂行标准
一、粘度:(3号量杯)使用粘度检测须上机后跟踪测量
东方机高档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15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25秒;
圣龙机高档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不高于2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18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3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25秒;
链条机普通墨:
线条、文字版的验收粘度18-25秒;
满版用墨验收粘度不高于40秒,使用粘度不高于35秒;
二、酸碱度:PH值:在8.5—9.5之间;
三、初干速度:水墨的初干速度,如无检测工具,可暂由供应合作商每一个月提供一次相关检测报告;测
试方法:将油墨调稀到印刷粘度25±2S,用展色仪印刷于牛卡纸张上,在3S内即用一张白纸迅速盖于印品上,白纸不粘油墨即为合格。
四、耐水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2个小时,将纸板倾斜45度后,将200ml水在5cm的距离泼向
图文,检查水流不能带有墨色,为合格;
五、耐磨性:将印好的产品放置自然环境2个小时,将白纸用约2公斤的力反复擦拭5次,白纸上不能有
明显的墨迹;
六、色相饱和度:在规定粘度以内印刷,图文布墨均匀不露底、不起毛、不糊版,色彩鲜艳、图文饱满;
七、外观:包装完好,具有氨水淡淡的气味,无其它刺激性异味。
八、抽样数量
九、合格判定:初干速度、PH值、粘度、耐水性、耐磨性、色相饱和度、外观其中只要有一项不
合格,则该件油墨为不合格,抽样2—3件不合格或抽样4件有2件不合格则该批油墨为不合格。
十、不合格处置:粘度不合格按1元/秒·公斤扣款,其它不合格按退货处置。
品保部
200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