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救人伦淡雅疏放情意深——试论归有光的传记文

合集下载

归有光散文——精选推荐

归有光散文——精选推荐

归有光散⽂《古⽂观⽌》⾥选⼊归有光的⽂章有两篇——《吴⼭图记》《沧浪亭记》,我顺便复习了⼀下《项脊轩志》,以前读明代的⽂章很少,归有光也只是读过《项脊轩志》和《寒花葬志》,实在是⾮常喜欢,喜欢他⽂章叙事简洁,抒情真挚,⾔少意丰。

再读了这两篇,也看了⼀点他的资料,由喜欢转⽽敬佩。

我看到的这⼏篇⽂章都很短,但是,⽂字都简约⾄极,⽂意却都极其耐⼈寻味。

正如我最近得到的⼀包来⾃武夷⼭的好茶,这茶,你只需抿⼀⼩⼝,就会回味⽆穷。

《吴⼭图记》对于吴⼭之奇丽秀美,只是寥寥⼏笔:“吴、长洲⼆县,在郡治所,分境⽽治。

⽽郡西诸⼭,皆在吴县。

其最⾼者,穹窿、阳⼭、邓尉、西脊、铜井。

⽽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之遗迹。

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硎,皆胜地也。

⽽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对于吴⼭图画也仅仅⼀笔带过:“由是好事者绘《吴⼭图》以为赠”。

他重点要写的是,吴县⼈赠图缘由,归咎到对“民不忘令,令亦不忘民”的仁政的肯定上。

短短⼀⼆百字,有对吴地⼭⽔的描摹,有对魏⽤晦升迁“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君亦不忍于其民。

”的叙事,有对“令”与民之间关系的议论,还⾃然联想到苏轼对韩琦的称赞语,以衬托对魏令的称赞。

篇幅虽短,但内容实在是丰富⽽寓意深远,作者儒家的政治理想卓然与其中。

《沧浪亭记》也未落笔于对名园的记叙描绘,⽽是侧重记沧浪亭与⼤云庵的历史变换沿⾰,写到出现在此地的⼀系列名⼈与著名的历史遗迹,然⽽,最终归为“⽽⼦美之亭,乃为释⼦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俱尽者,则有在矣。

”《古⽂观⽌》在⽂末的点评是:“忽为⼤云庵,忽为沧浪亭,时时变易,已⾜以唤醒世⼈。

中间⼀段点缀、凭吊之感,黯然动⾊。

⾄末⼀转,⾔⼠⼈之垂⼈不朽者,固⾃有在,⽽不在乎亭之犹存也。

此意开⼈智识不浅。

”以下为摘录资料:其艺术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

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屋”项脊轩的⼏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的回忆,并抒发了⼈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

归有光《家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家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家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归有光《家谱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归有光《家谱记》原文及翻译归有光原文: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

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

祖宗,父母之本也。

族人,兄弟之分也。

不可以不思也。

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

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

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

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

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

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译文:我七八岁时,见到家中的长辈,就拉着他的衣服询问先人旧事。

简论归有光

简论归有光

简论归有光简论归有光《项脊轩志》的抒情特点摘要:明代归有光的散文《项夸轩志》用自然之笔抒写生命中的真实情感,尤其反映了祖母、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揭示了家庭中朴紊的伦理亲情。

归有光运用简洁、平淡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人类最朴实的情感,整篇散文的脉络是先讲“可喜”,再讲“可悲”,并将景、事、情融为一体,展现了日常家庭生活中真挚而自然的亲情。

关键词:归有光;项脊轩志;散文;抒情特点归有光(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

宇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他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 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他创作善于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

下面就对他这一散文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房,起名项脊,是由于作者祖父曾在一个名叫“项脊径”的地方住过,寓有追念之意。

《项脊轩志》是记述这个地方发生的人和事,整篇散文围绕“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来展开,其脉络是先讲“可喜”,再讲“可悲”。

虽是记述此轩,但全文透过作者回忆的生活琐事来表达内心充溢着的浓郁情感,这种抒情笔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一)情景交融1、作者在写景主要是抒发一种淡薄之情、宁静之情。

这种淡泊、宁静之情,恰恰是写他书斋周边的环境,写他生活的方式:(1)、作者写书斋的环境,突出“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而能听到万籁的声音,恰恰是因为很安静,以万籁之声来反衬项脊轩的静。

(2)、再写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写出了鸟与人相亲相和的情感,说明环境不仅对人是可喜的.对小鸟也是可喜的,小鸟也对这个地方恋恋不舍。

这是写读书的外在环境,这种外在环境正是为了衬托作者内在的心境,这是一种宁静的心情。

2、另外,在写他妻子去世,归有光只用了“亭亭如盖”来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批把树。

琐细处见真情――试析归有光散文的人物描写_归有光散文

琐细处见真情――试析归有光散文的人物描写_归有光散文

《琐细处见真情――试析归有光散文的人物描写_归有光散文》摘要:摘要: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是以描写细节见长,语言简淡,却有真情,耐咀嚼,十分感人,《项脊轩志》对祖母的刻画,文字不多,是这样回忆的: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此段话语前一个“过”字,甚有考究,教参及其他翻译处都理解为“走过”、“经过”、“路过”之意,如此,则一次专门的探望变成了无心无意之举摘要: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是以描写细节见长,语言简淡,却有真情,耐咀嚼,十分感人。

其中所写人物更是聊聊几笔,无意于感人而真情流露。

本文尝试结合他的散文名篇讨论笔下的人物的形象之美。

关键词:归有光;散文;人物;描写;真情出现在高中课本以及练习中的明代散文作品,要数归有光的为多。

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收录了他的《项脊轩志》。

苏教版把它编入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专题,突出了文章的真情感人。

感人之文可谓多矣,而归有光散文独成一派。

我们授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也为把他写文的特色及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叙事和描写人物时使用。

明代嘉靖年间,散文出现了盲目尊古的倾向,归有光大力倡导唐宋散文以纠正之,成为“唐宋派”代表作家,其散文创作被目为明代散文和有情桐城散文之间的桥梁。

对于散文的创作,归有光提出自己的文艺理论:“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

”他也以自己的写作践行了这些理论,其散文作品,虽然多写琐屑之事,恰如姚鼐所言,“于不要紧之处,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似乎无心散漫,笔墨寥寥,“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评价归有光散文的特色可总结如下: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前三点其实可以归并为一,写小事,抓细节,言真情,普通平凡之言语而感人心肠。

其散文中形象,亦大多于细节处落笔勾勒,琐细处传递真情,显示出人物的独特之美,耐得咀嚼,使人叹惋。

“事细而情深”——浅谈归有光的散文

“事细而情深”——浅谈归有光的散文
徒生涯 , 从学者多至数百人 。 期间, 他撰写经史 著述 , 创作 了大量
日: “ 吾儿 , 久不见若影 , 何竞 日默默在此 , 大类女郎也? ” 此去 , 以

散文 。清代史 学家 王鸣盛在《 钝翁类稿》 里, 评价归有光 :
手 阖门, 自语 日: “ 吾家读书久不效 , 儿之成 , 则可待乎 ! ” 顷之 , 持 “ 明 自永 、 宣以下 , 尚台阁体 ; 化、 治以下 , 尚伪秦 、 汉; 天下无 象笏至 , 日: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 以朝 , 他 日汝 当用之 ! ” 瞻
李详对文选等著作的训诂笺注实际上就是对这些著作进行文学批评在训诂中融进了文学史的意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训诂具有文学批评的意义可称其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所以以推源溯流为主的训诂可说是一种文学批评形态
2 0 1 5旬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艺生 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文 学 新 论
拟古的窠 臼 , 模拟之风 日盛 。介于其 间的唐宋派 , 将前后七子 师 无 味, ( 《 尚书别解序》 ) , 可一 句“ 儿亦爱弄书 ; 见 书, 辄以指循行 , 法秦汉作 为 自己反驳 的对象 , 易估 屈为文从字顺 , 提倡 唐文风 。 口作声 , 若甚解者 。 ” 写出了女儿 的天真幼稚 , 也写 出了父女间的 其 中文学 成就较高 的首 推归有光 , 被称为 “ 今之欧 阳修 ” , “ 明文
诗 尚盛唐 的观点。 在作 品中或抒发对亲人的怀念 , 或记叙平常的
而 意无 穷 。
所见所 闻,或写 自己的读 书体会 ,也有表达作者怀才不 遇的悲 而在用 细事抒深情这方 面 , 归有光 的名 作《 项 脊轩志》 可谓 愤 。在他的笔下 , 也有离经叛道的思想 , 主张女子未婚夫死后 可 经典 中的典范 。看文中部分文字 : 以嫁人 , “ 率 口而言” 的 民俗歌谣应为“ 大雅君子之所不废” 。 妪每谓予 日: “ 某所 而母立于兹 。” 妪 又日 : “ 当姊在吾 怀 , 呱 归有光早 岁通经史 , 能作文。3 5岁时中南 京乡试 , 后八上春 呱而泣 ; 娘 以指 叩门扉 日: ”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 官均不第 。 嘉靖二十年 , 他卜 居嘉定 的安亭 , 开始 了 2 O多年的授 答 。 ” 语未毕 , 余泣 , 妪亦泣 。 余 自束发读书轩 中。 一 日, 大母过余

归有光散文简论语文阅读

归有光散文简论语文阅读

篇一:归有光散文简论语文阅读归有光散文简论赵伯陶(《归有光文选》选注评点者)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

他长期以读书授徒为业,这使他的散文创作有了精益求精的时间保证;由于家庭迭遭变故,归有光屡受情感折磨,这又使其散文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从某种意义上讲,事业淹蹇与家庭变故反而玉成了他的散文创作,使之有了彪炳千秋的荣耀。

归有光生活于明代嘉靖、隆庆之世,朝廷政治尽管日趋腐败,但全国暗潮涌动,属于思想启蒙的变革时代。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杠杆的市井文化的不断丰富,影响了文人士大夫雅文化的发展道路;以王阳明心学为主的哲学呐喊,更加强了这一影响的深刻性。

老庄禅悦的佛光道影也在明中叶以后有了笼罩知识阶层的魅力,给文人士大夫的“出处行藏”增加了一些选择的自由。

在散文发展的长河中,稍后于归有光时代的晚明小品文大放异彩,就是市井文化与老庄禅悦思想作用于文人士林文化的结果。

然而归有光的散文在实质上却与晚明小品不能同日而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文化品格的大相径庭。

归有光于理学宗尚程、朱,对陆、王心学虽不大力反对,却也畛域森严,这从其《与潘子实书》、《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示徐生书》等文中皆可见一斑。

归有光散文始终保持士林文化品格的单纯性,他远承汉代司马迁之文风,继武唐宋韩愈、欧阳修散文之绪馀,属于“文以载道”的文统传承中之一环。

清代桐城派对归有光的散文大为推崇,而不屑于与晚明小品为伍,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文统”的存在。

归有光抨击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文风,是从散文发展的内部规律着眼的,不同于晚明小品作家从“独抒性灵”的个性解放角度去迎击拟古的潮流。

然而两者殊途同归,这使一些论者认为二者似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文学史多将归有光划入唐宋派中,然而与唐宋派中唐顺之、王慎中、茅坤诸人相较,他虽年纪稍长,得中进士却晚于三人三十年左右。

功名路上的坎坷,限制了归有光与唐、王、茅三人的声气相通,散文的文化品格也不尽相同。

如唐顺之,不但与阳明心学心有灵犀,其《荆川集》中的文章也可见禅宗影响的痕迹。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事略》一作体现归有光是重孝之人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事略》一作体现归有光是重孝之人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事略》一作体现归有光是重孝之人[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事略》一作体现归有光是重孝之人篇一 : 《先妣事略》一作体现归有光是重孝之人如果要找一篇悼念亡母的名文,那么归有光的先妣事略就是最合适的。

归有光是很善于写散文的,而且很善于通过琐事描述来诉说情感,这篇先妣事略就是如此。

通篇都是在回忆母亲的各种琐事,但浓浓的思念之情却呼之欲出,让人感觉非常真实,因而也容易受到感染,容易为此而产生共鸣,会为其真挚之情而感动。

归有光塑像照片虽然,先妣事略当中的事情都是很琐碎的,但是读起来并不觉得混乱,因为归有光叙述时很有讲究,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撰写的,而且叙述技巧非常好,读起来一点也不会感觉在记流水账,而是像在听归有光娓娓道来,虽然都是平凡事迹,但都感觉很有味道,会令人产生想要一直读下去的感觉。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归有光母亲的为人。

她是一个很重家庭、很疼惜儿女的母亲,为了避免家中子女过多,避免家庭负担过重,归有光的母亲喝下了一杯有毒的水,此后便失去了说话能力。

在平时,归有光母亲总是在辛勤劳作,不仅要顾及自己家中的活计,还要帮助娘家做事,没有一刻停留,晚上也是很晚才睡。

可见,归有光母亲是很勤劳的。

除了勤劳的优点外,归有光母亲还有其他优点,这些在文章当中都有描述。

归有光就是这样把对母亲的爱与怀念都蕴含在那些生活琐事的叙述当中,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一点也没有空洞的感情宣泄,而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所以这篇悼文才能成为我国的经典名文。

古代文人都喜欢为自己取“号”,如此可显得他们很有雅致。

归有光是著名文人,其散文造诣很高,很多名文无论是在明代,还是在今天都是非常优秀非常经典的。

归有光也是有自己的“号”,而且不止一个,其中一个是“震川”,所以后人称他震川先生,而他的文集有的是以震川先生命名的,而有的则是以震川命名的。

归有光文集插图归有光在屡试不第之后,便一心致力于读书谈道,并因此而收集了很多学徒,大家都是以震川先生来称呼归有光。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精选文档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精选文档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归有光一生命运多舛,然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在史上备受众家关注。

早在王爵锡做的《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①中就曾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嗟叹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

”并认为归有光的情感散文虽然并不刻意追求某种写作效果,只是信笔为文,而喜怒哀乐却溢于言表,真切感人,明确指出了情在散文中的重要性。

后世桐城派的方苞也是以归有光抒情散文为其文之最的代表,可见二人皆推崇归有光的抒情散文。

一、归有光其人及其抒情散文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对归有光的散文进行研究,而张爱波综合前人的研究,在他的论文《论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运用古今结合的抒情散文归类法,把归有光的66 篇抒情散文归为五大类⑥:传记体抒情散文、哀祭体抒情散文、书牍体抒情散文、序跋体抒情散文、辞赋体抒情散。

从张爱波对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分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大致面貌。

在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最具特色的是传记体抒情散文和哀祭体抒情散文,特别是家庭亲情的抒情散文,其包含着归有光对“匹夫匹妇”之情乃“天下之至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深刻理解。

人们读到他的《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文章时,无不为之深深感动。

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这些散文像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这也奠定了归有光在中国散文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学地位。

二、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文学必然渗透着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

作为一种抒情文学,归有光的抒情散文更离不开情感,而且很大程度上归有光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就表现为其情感魅力。

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情感魅力,使归有光在文学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

(一)真挚动人之情归有光抒情散文极富魅力的情感,首先应是一种真实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看,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源自于情感的真实性,并且这种真挚的情感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并无等级之别。

归有光 作文素材

归有光 作文素材

归有光作文素材说到归有光,想必你一定听过他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而我读归有光,感触最深的是他一生,身怀经世之纶,有当世欧阳修之称,却八次落第,一生困苦,六十岁得中进士,晚年高发,本想一展抱负,又累死任上。

清风两袖去朝天,这人间谁不负一身厚寄重托,际遇又往往南辕北辙。

纵怀奇才,终是平生憾事多。

归有光出生于明正德元年1507年(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江苏省昆山市人。

明朝中期散文家,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他出生时家境落败,8岁时母亲病逝,但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九岁能写文章,14岁童子试,20岁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

可惜的是这位“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少年英才在以后的日子却连连落第,五次上南京,次次榜上无名。

1540年,33岁的归有光终于在南京乡试受到主考官欣赏,称他是“贾谊、董仲舒再世”,将其拔为第二名,次年礼部会试,归有光却再此落榜。

人生能有多坎坷,此后三年一次会试,归有光次次进京赶考,一连八次落第而归。

人生能有多执着,锲而不舍,发奋苦学,四十年光阴,竟如此度过。

略让人欣慰的是,此时的归有光已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之史,他收弟子,专心讲学,海内学者文士皆称其为“震川先生”。

他生性秉直,不攀附权贵,晚年才得入仕途。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终于中了三甲进士,这时他已年已花甲,满头白发。

之后的归有光被安排到浙江长兴当县令,长兴地处偏僻山区,当地官吏勾结盗贼横行,所有人都劝他别去,这位60岁的老者毅然上路了。

再不到2年时间里一改长兴弊端,兴办学校,释放冤案,廉洁刚正,深受百姓称颂,却也归因得罪权贵被调任。

他本想辞官回乡却不被予准,一路艰难到了新任上,依旧兢兢业业处理公事。

隆庆四年(1570年),64岁的归有光进京朝贺万寿节,这次他得到大学士高拱等人赏识,被留在内阁,位列文学侍从之位,他曾说"最恨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这次有机会饱览藏书,却不曾想不到一年就因劳累过度,身染重病,抱恨而逝。

以我怀念开头写归有光

以我怀念开头写归有光

以我怀念开头写归有光夏天了,人间草木如古诗所写的那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除了樱桃、芭蕉,石榴已开花,枇杷也熟了。

每次看到枝头渐熟的枇杷,或者街边兜售的一篮一篮黄橙橙的枇杷,都会想起一个人。

其实是想起这个人的一篇文章。

再具体点说,看见枇杷的时候,我总会在心里默默念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没错,是《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话。

上学时,大家都学过的一篇古文。

那时年纪小,没读过什么书,也没走过多少路,常常为了背诵而背诵。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

怎么说呢,在不太爱看古文的人那里,他也许籍籍无名。

实际上,他在明代文坛中地位了得——作为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他被称为“今之欧阳修”,散文被冠上“明文第一”,因为生活在明代中期,他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更获得近代文学家林琴南的盛赞:“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持吾诗相较,特狗吠驴鸣。

”口气这般狂傲,只服归有光一人。

同样狂傲狷介的,还有明代的徐文长。

但他面对震川先生的作品时,心底忍不住生出一份谦卑。

据说有一次,礼部侍郎诸大绶回老家绍兴,邀请同乡好友徐文长前来饮宴。

从黄昏,一直等到深夜,徐文长才姗姗来迟。

怎么回事呢?他解释说,来的路上下雨了,到一户人家避雨,间屋内悬“归有光今欧阳子也”,反复诵读,以至于忘了时间。

人品佳,文采好,命运就一定顺吗?归有光是个苦命娃,生在苏州昆山一个衰败家族。

他的母亲在误食了避孕药后先是变哑,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那一年,归有光才八岁,什么都不懂,以为母亲只是睡着了,看见家人都在哭,自己也跟着哭。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归有光写文一向克制,不动声色,很少读到这种对情感的直白宣泄,定是黯然神伤之下的真情流露。

这份无可奈何,自小失恃的我能懂得。

他的父亲只是个穷书生,或许还不擅稼穑,离了贤内助在世时“劳苦若不谋夕”的操持,家境急转直下。

这样的人生境遇,让归有光从小敏感早熟,奋发攻读。

高二作文呢:归有光的一天.docx

高二作文呢:归有光的一天.docx

高二作文呢:归有光的一天【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XX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作文呢:归有光的一天”,供大家参考!高二作文呢:归有光的一天幽静的项脊轩传来一声哀叹,妻子的心莫名的开始悸动,想起自己的丈夫归有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妻子暗暗抽泣。

一想到家自己为数不多的时日,她决定哪怕用尽毕生之力,也一定要帮助丈夫重新振作,振兴这个大家族。

拖着沉重的病体,妻子泡好凉茶给丈夫解渴,轻轻推开虚掩的大门。

归有光见到妻子又是心疼又是无奈,轻扶她坐下。

看着满地的狼藉,妻子心疼的问道:“好端端的为什么将文章撕毁掉呢?”“既没有人赏识,留着何用。

”归有光答道。

“那你是准备放弃了吗?当年你的雄心壮志,曾经你的不懈努力都在哪里。

你说过一定要凭自己的双手重新振起衰败的家庭,你说你要用功名报答祖母的厚望。

这一切,难道你都忘记了吗?”归有光沉默了,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自己的确是不应该轻言放弃,可是现实并没有给我出路,我又能怎么办呢……沉寂了许久,妻子开口说道:“你替我将桌上的枇杷核取来。

拿到枇杷去庭院找我。

”当归有光到达庭院时,妻子正在埋头刨土。

正欲上前帮助她,,却被妻子拒绝了。

妻子喘道:“我想自己亲手种一个枇杷树,虽然现在我有病在身,可我不会放弃,种枇杷是我现在的目标,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像曾经的你一样。

”归有光震撼了,是的,曾经的他为了理想而废寝忘食,现在却……看着妻子费力的栽种好枇杷树,归有光心里很不是滋味,梦想真的会像种枇杷一样简单吗?“你说,树的一生会经过几个阶段?”待心跳慢慢平复下来妻子开口问道。

“从发芽到小树苗再到大树。

”归有光答道。

“是的,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现在的你只是一个小树苗,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是苍天大树。

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树的成长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

只有经历风吹日晒,严寒酷暑,才能一天天强大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可是树从未放弃,依然朝着理想奋斗。

我不奢望你是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大树,但是我希望你是永不放弃的树苗。

归有光和他的项脊轩志

归有光和他的项脊轩志

归有光和他的项脊轩志归有光和他的项脊轩志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一生执着于举业,然而仕途坎坷,七岁入学,九岁能写文章,十四岁应童子试,在乡里颇有才名,二十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

其科举前期还算一帆风顺,但此后却一直科场蹭蹬,35岁才乡试中举,以后更是8次会试都落选,直到60岁两鬓苍苍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

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

其间有过太多的苦痛与折磨,这种感情伴随他一生,对他的一生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他的代表作《项脊轩志》中以一种隐约而生涩的方式展现出来。

《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

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49岁或更晚的时候。

作品描写细腻,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浓浓的亲情,但结合归有光写作此文的背景,我们似也能捕捉到他从少年到中年时追求功名的时不同心境,正是这种不同的心境,造成了前后两部分的风格略有差异。

19岁时归有光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更是憧憬。

“百年老屋,尘泥渗漏,雨泽下注”,条件虽然艰苦,然而对未来的希望让他苦中有乐,“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读书郎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为之胸潮澎湃。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分明是此时归有光的心情真实的写照。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十五岁的归有光刚刚完成童子试,成绩骄人,在乡里颇有才名,“少年心思当拿云”,少年得志,自然心情舒畅,踌躇满志,自信自己能够在残酷的科场上一路顺遂,平步青云。

文章第二段其实也是归有光作为读书人的心声——光宗耀祖。

有人认为唐宋派作家是“道学家”的代言人,这一点在王慎中、唐顺之等人身上体现的更充分,但对对归有光来说,“读书明道,知书达理”,道德自然是读书的目的之一,这在《项脊轩志》中也有体现。

从对诸父的态度可以看出。

这一部分只有区区四十九个字,但是却记录了归家一段让人伤心但又不愿让人知的伤心事。

归氏先人曾为大官(最低为地级市市长),而在昆山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可是,到了归有光这一代,家道已衰,分崩离析。

归有光经解文研究

归有光经解文研究

归有光经解文研究
贝京
【期刊名称】《湘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6)3
【摘要】目前对于归有光在他的时代树立其文章家地位的经解学术性文章的研究,完全是一个空白,这类散文对理解归有光的成就而言,实际上是除事关天属类散文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归有光的经解学术文基本上承继了吴澄的学术观点,试图拨去后世儒者的附会及象数、阴阳学派的神秘玄虚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总页数】6页(P20-24,40)
【作者】贝京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归有光叙事文之短和议论文之长 [J], 张泓
2.归有光文的美学因素 [J], 王玉超
3.呕心沥血救人伦淡雅疏放情意深--试论归有光的传记文 [J], 高芳
4.归有光碑志文分类研究 [J], 付姝
5.明代文集为什么需要大运河现地研究——以归有光《壬戌纪行上》154字为例[J], 简锦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来深情多不负,《项脊轩志》,震川先生归有光的铁骨与柔情!

从来深情多不负,《项脊轩志》,震川先生归有光的铁骨与柔情!

从来深情多不负,《项脊轩志》,震川先生归有光的铁骨与柔情!展开全文人生波折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令人欷歔不已。

这是一个充满柔情的墨客,也曾是一个刚强的文人。

有"柔”亦有“刚”,这便是不失男儿本色的“嘉靖三大家”之一的“震川先生”归有光!提起归有光,首先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便是《项脊轩志》。

在一间只有一丈见方、如在项脊之间的小书房里,大明一代散文大家归有光倾情演绎了自己的悲喜人生,也让后世的人们得以窥到一个真男儿的风采。

大图模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担当真男儿,项脊归有光!一说归有光,便不可避免提到“项脊轩”。

这是归有光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为什么叫项脊轩,首先便是其书房窄下,如在颈脊之间;再者,归有光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住过,以项脊为名颇有怀远追宗之意。

但无论是何原因,终究都是时过境迁,后人的缅怀猜测而已!于古人而言,文士大都有博取功名以光宗耀祖的理想。

自然,身为大明文人的归有光也不可避免被家族寄托厚望,以其它可以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因此,身为文人的归有光既然以“项脊”为名,自号“项脊生”,亦有脊梁之重担!正如其祖母言:“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老奶奶对孙子的功成名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寄托。

这一席话,不仅是家族老祖母发自之语,更可见期望之殷切,情意之真诚。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大图模式平平常常的场景,将老祖母对孙儿的殷切期望,体现得淋漓尽致,归有光肩上作为“项脊”的担子之重也可见一斑。

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归有光虽自幼饱读诗书,天资聪颖,但却屡试不第,直到三十五岁才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屡次会试不第,直到六十多岁才中进士,授官湖州长兴县县令。

由于作官正直,不愿与上级官吏及地方豪绅同流合污,因此归有光在任职三年后便被明升暗降为顺德府通判。

试论归有光抒情散文写作特色

试论归有光抒情散文写作特色

2011年第6期安徽文学试论归有光抒情散文写作特色◎邢海阔(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归有光的抒情散文在文学史上备受关注,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自己独到之处,而且归有光的抒情散文在明清之际备受关注,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

本文不仅广为援引众家对归氏的评价,对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创作特色进行了分析,还在综合的基础上对广受好评的原因做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归有光抒情散文写作特色原因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6-0059-02归有光的一生虽然多产,然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在史上备受众家关注。

早在王爵锡做的《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①中就曾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嗟叹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

”并认为归有光的情感散文虽然并不刻意追求某种写作效果,只是信笔为文,而喜怒哀乐却溢于言表,真切感人,明确指出了“情”在其散文中的重要性。

后世桐城派的方苞也是以归有光抒情散文为其文之最的代表。

方苞在《书归震川文集后》中首先公允地评价了归氏之文学地位,然后指出其“发于亲旧及人微而语无忌者”,可以上追古人。

将其“事关天属”之文评价为“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

②可见二人皆推崇归有光抒情散文,都将抒情类散文视为成就之集大成者。

纵观文学史,如此多的描写友情及亲情,如此多地将心中积郁展现在文章之中,再难见出归有光之右者。

其文中细腻而又悲怆的感情,历来为诸家所津津乐道,在此援引众家评议的基础上对其抒情散文成功经验做简略分析。

一、文章特色分析(一)以悲情感人所谓抒情散文,重在一个“情”字,自古及今,凡属至情范畴,都是广为认可之作。

《孟子·滕文公》中讲到滕文公父腾定公的丧礼时曾经提到这样一个现象:文公起先完全依照古风,“三年之丧,斋疏之服,飦鬻之食。

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赏析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译文赏析雍里先生少为南都吏曹,历官两司,职务清简,惟以诗文自娱。

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以不知时务疑之。

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

嗟夫!天下之俗,其敝久矣。

士大夫以媕婀①雷同,无所可否,为识时达变。

其间稍自激励,欲举其职事,世共訾笑之,则先生之见谓不知时务也固宜。

予读其应诏陈言,所论天下事,是时天子厉志中兴之治,中官②镇守历世相承不可除之害,竟从罢去。

昔人所谓文帝之于贾生所陈略见施行矣当强仕之年进位牧伯为外台之极品亦不为不遇而遂投劾以归。

家居十余年,闭门读书,恂恂如儒生。

考求六经、孔孟之旨,潜心大业,凡所著述,多儒先之所未究。

至自谓甫弱冠入仕,不能讲明实学,区区徒取魏、晋诗人之余,摹拟锻炼以为工。

少年精力,耗于无用之地,深自追悔,往往见于文字中,不一而足。

暇日以其所为文,名之曰《疣赘录》。

予得而论序之。

以为文者,道之所形也。

道形而为文,其言适与道称,谓之曰:其旨远,其辞文,曲而中,肆而隐,是虽累千万言,皆非所谓出乎形,而多方骈枝于五脏之情者也。

故文非圣人之所能废也。

虽然,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

夫道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

溢于文,非道之赘哉?於是以知先生之所以日进者,吾不能测矣。

录凡若干卷,自举进士至谢事家居之作皆在焉。

然存者不能什一,犹自以为疣赘云。

(选自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注释] ①媕婀(ān ē):指依违阿曲,毫无主见。

②中官:宦官。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殆非碌碌者殆:大概,恐怕。

B.摹拟锻炼以为工工:工巧,精妙。

C.予得而论序之序:序言,文序。

D.然存者不能什一什一:十分之一。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必以经世为心秦亦不以城予赵B.耗于无用之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则文不期多而自多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疣赘录》的文集序中,对雍里先生为官时不依违阿曲,不拘泥于流俗,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

归有光的幸运

归有光的幸运

归有光的幸运文学史上,不乏有人靠说大话来唬人的,只是,有人说的连自己可能都不相信。

见识这样的人多了,我们就会觉得,那些能说自己的私事但说的都是真话的人,他们的文字更容易打动我们。

因为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没有几个人会那么得高大上,我们都是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对方经历的日常喜怒哀乐,即使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我们依然还会在生活中继续演绎。

譬如《诗经》国风的作者,再譬如,明代的归有光(1507~1571)。

归有光是个聪明的人,也是个倒霉的人,还是个幸运的人。

说他聪明,是因为他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同年到南京参加乡试。

王锡爵《明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中记载他“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

三十五岁时,他已纵观三代两汉之文,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

归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

当时主试江南的张文毅谓归有光是“贾(谊)、董(仲舒)再世”。

说他倒霉,是因为才华过人的他在乡试中却连连落第,五上南京,榜上无名,三十五岁时才以第二名中举。

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

在乡试高中的同年冬天,归有光雇上车马日夜兼程北上,准备应第二年的礼部会试。

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

三年一次的会试,次次远涉千里而去,一连八次都是落第而归。

嘉靖四十四年(1565),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这时他已年届六十。

隆庆四年(1570),归有光到北京朝贺万寿节,同年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但这一年他仍然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纂修《世宗实录》。

正当他在此大开眼界准备显露自己的才华,以遂平生之愿的时候,却被病魔缠身。

他虽然带病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终于在第二年(隆庆五年,即公元1571年)抱恨死于南京,时年六十六岁。

说他幸运,是因为一个人一生遇到一个好女人都很不易,而他他一生遇到了几个好女人。

沈裕慎:如何读懂归有光

沈裕慎:如何读懂归有光

沈裕慎:如何读懂归有光归有光是明朝中期最为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一生著作繁富,涉及经史集各部,但是其主要成就,是在散文创作上。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钝翁类稿》里,从散文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归有光的贡献:“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

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

”归有光的散文“家龙门而户昌黎”,(钱谦益《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了唐宋古文的传统,同时又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人以清新之感。

他的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的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使览者恻然有隐”。

几百年来,人们读到归有光的《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亡儿孙圹志》、《女二二圹志》、《女如兰圹志》等文,无不为之深深感动。

他的这些叙事散文,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就像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境界。

一、卜居安亭,佳作迭出嘉靖二十年,归有光携妻带女离开昆山,迁居嘉定县安亭江(非今之安亭泾)上。

安亭地处上海嘉定的西南,与昆(山)青(浦)交界,是座充满了江南韵味的千年古镇,比周围的徐公桥、天福庵、望新桥等地要繁华得多,他在安亭一边读书应考,一边设帐教徒。

后人所称之安亭的卜居所思美堂,是他的岳父王氏家属之宅,其位置在今安亭泾西岸,小安亭井亭桥西南角,不失是一处做学问之地。

归有光卜居安亭后,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总览《震川文集》,有不少部分是在安亭写就的。

他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草拟于昆山,迁居安亭之后,精心构思,反复修改,使这篇散文代表作在安亭完成。

同时,他先后写就了《思子亭记》、《思美堂后记》等名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感 情深挚 的名篇。 关键词 : 归有光 ; 传记文 ; 散文 中图分类号 : 0 I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8 6 (0 60 - 0 8 0 10 — 6 6 2 0 )4 0 1- 3
归有光(57 17 )字熙甫 , 10 — 5 1, 又字开甫 , 早年 自号 项脊生, 晚年号震川 , 明苏州府昆山县人。 这位长期困于 乡间、 郁郁不得志的儒生 , 虽然在文学批评上没有多少
现了他淡雅疏放情意深的艺术特色。因此 。 本文试着从 归有光的传记文着手 , 从中感受归有光的散文特色。
生仕途多舛 。 但他博览群书, 经史子集各部均有涉及 , 著 有 《 易经渊 旨》《 、尚书别解》《 、读史记篡言》《 、两汉诏 令》 《 、三吴水利录》 《 、 诸子汇 函》 《 、道德南华经评注》 、 《 震川文集》 可谓著作等身。这样一位德隆望尊的博 等,
( 卷十六 )
之本也 ; 族人 , 兄弟之分也 ; 不可以不思也 。思则饥寒而 相娱 , 不思则富贵而相攘 ; 思则万叶而同室 , 不思则 同母 而化为胡 、 思不思之间而已矣。 l 卷十七 ) 越; ”( | l 在这篇夹 叙夹议的名篇中, 寄寓了作者关于人伦的理性思考和道
与自己的家世家事有关 的文章在归有光的记传记 文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 但是这类描写亲情和友情的文 章最具艺术价值 , 也最能体现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桐城 派作 家方苞在《 归震j 文集 ) 中也认为“ I 书( I I 后》 震J 之 l 文, 乡曲应酬者十六七 , 而又徇请者之意, 袭常缀琐 , 虽
意义。 在文中, 归有光除了表现出他知识渊博 。 熟悉历史 典故 , 擅长叙述之外 , 还表现了他关心社会问题 , 同情弱 者。 伸张正义 , 提倡儒家伦理道德 。 嘉定张氏女子遇人不
淑, 又逢恶姑 , 因不满家中丑行 , 而为群凶所杀。归有光
文中所 占的比重最大 , 较著名的有《 沧浪亭记》 《 、野鹤轩 壁记》 。此类文章多是友人请他为 自己的书屋或住所作 文, 目的多是为了表明志趣相投或彰显闻名。这样一种
欲大远于俗言, 其道无由。其发于亲旧及人微而语无忌
德理想, 也体现了作者在立言 、 立德 、 立行上的孜孜不懈 的努力 。归有光精通四书五经 , 是一个心怀“ 、 治、 修 齐、 平” 理想的儒士。科举 、 仕途上的失败 , 使得他无缘施展 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所以他不遗余力地独善其身 , 维护 家庭伦常 , 改善时俗。
与 自己的家世家事有 关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次之 。 主要有《 重修阙里庙记》 《 、长兴县城隍神灵异记》 、 《 张氏女子神异记》 《 、张氏女贞节记》 《 、王烈妇传》 这 等。 类文章继承了中国史传文学的传统 ,考其历史典故 , 叙
述社会风俗 ,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 具有一定 的现实
为知交相识 、 楼亭轩馆而写的文章在归有光的传记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4 1 期 20 年 4月 06
乐 山师范学院学报
Ju n l fl s a e c esC l g o ra e hn T a h r ol e o e
Vo. No4 1 1 . 2. A r06 p. 0 2
呕心沥血救人伦
收 稿 日期 :0 5 1- 9 20 — 0 0
作者简介 : 高芳(9 9 。 。 苏无锡人 , 17 一)女 江 南京师 范大学文学院 2 0 0 3级研 究生, 究方向为元明清小说 。 研
1 8
维普资讯
激于义愤, 到处为死者鸣不平 , 并发出了“ 于是知节义天 所护 , 然不能护之使必无遭害, 何也?悲夫!” 的感叹。 I
“ 潮流”至少可以说明归有光当时在昆山附近是有些声
望的。归家在昆山是大族 。 据归有光在《 归氏世谱后》 中 自述 ,县城东南, “ 列第相望”“ ,时人为之语日:县官印, ‘ 不如归家信。”1 卷二十八 ) ’( 3 1 尽管归有光这一支并没有
什么功名显赫的人物 , 家道也并不富裕 , 但是其名门之 后的身份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另一方面 , 虽然归有光一
慷慨陈辞 , 在理论上也不能 自成体系 , 但却在诗文创作 领域踏实耕耘。 正是因为他在古文创作上显示出的非凡 实绩 , 才使与他有过激烈辩论的王世贞等人在晚年“ 心 折有光”1 【 1 。黄宗羲在《 明文案序》 中指出“ 议者以震川为 明文第一 , 似矣” 闭 。 归有光的传记文是他创作中的精华 , 这类文章既抒写了他呕心沥血救人伦的人生理想, 也体
者, 盖多近古之文。 至事关天属, 其尤善者, 不俟修饰 , 而 情辞并得 , 使览者恻然有隐” 。比较著名的有《 I 棚 项脊轩 记》《 、世美堂后记》《 、可茶小传》《 、思子亭记》《 、见村楼
记》 等。这类文章中所含有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 者, 这也是其题材虽小 , 但却能历久不改其魅力的原因 所在。 另外, 归有光将目光投向家庭生活和平凡人物 , 这
学之士受到大家的尊敬, 成为一乡名宿, 请求他做 记做
序的人 自然 就多 了。
为地方祠庙写的, 或记录神秘贞洁事的记所占比重 归有光所写的传记文大概可分三类 内容: 第一类是 为知交相识或楼亭轩馆而写的, 其中多夹叙夹议 ; 第二 类为地方祠庙写的, 或记录神秘贞节事 ; 第三类所记都
— —
淡雅疏放情意深
试论 归有光的传 记文
高 芳 商
(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09 ) 107

要: 归有光的传记文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明 中后期 的社会现 实 , 又通过夹叙 夹议 , 使文章文理相生。 过各种小 通
说笔法、 白描和细节描写, 使文章细腻生动, 余味无穷。 他从八股文和《 史记》 中学习写作技巧, 结合自己的独特经历, 写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