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学习任务单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自主学习任务单
26×12 =()17×36 =()
5.举例说明你发现的规律。(视频中的以外)
三、困惑与建议
(提示:自主学习之后有问题可以写下来)
《积的变化规律》自主学习任务单
班级:姓名: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页《积的变化规律》
2单规定的任务:
了解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
会验证并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速算问题。
5×70 =()
5×700 =()
我发现:
你能继续往下填吗?
(2)80×4 =()
40×4 =()
20×4 =()
我发现:
你能继续往下填吗?
3.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积也。
4.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 1248 17×12 = 204
3.学习方法建议:
看一看,比一比,算一算。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课初检测──进阶训练──协作探究──展示评价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学、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写出下列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8×3 = 24
()()()
2.先计算下面两组算式,再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5×7 =()
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设计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学习任务单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任务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设计数学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任务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一、问题1. 缺乏实际应用:在传统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感觉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难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因此,任务单应该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目标不明确:任务单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很难判断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要求,也就无法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展。
3. 缺乏巩固和延伸练习:任务单的设计应该兼顾巩固和延伸,使学生既能够复习已学知识,又能够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只有重复性的练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4. 难度不均衡:有些任务单难度过高,学生无法理解和完成;有些任务单则难度过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此,在设计任务单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合理设置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
二、策略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设计任务单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达到的标准,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任务单的内容和难度。
2. 引入实际应用场景: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任务单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相联系。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些与房屋建造或园艺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和应用。
3. 多样化的题型与难度:任务单中应该包含多样化的题型和难度,既要有基础性的巩固练习,也要有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拓展性问题。
可以使用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不同的题型,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
1.观察主题图,你能用“上、下”说说汽车和火车的位置吗?。
2.你能用“前、后”说说这些汽车的位置吗?
【学习任务二】
按要求摆一摆。
(1)把数学书放在练习本的下面,把铅笔袋放在练习本的上面。
(2)把数学书放在笔袋的上面,把笔袋放在练习本的下面。
【学习任务三】
你能用“前、后”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吗?
推荐的学习资源
【学习任务一】
认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说一说左、右手可以做什么?
【学习任务二】
听口令,做动作。
举起你的左手,挥挥你的右手。
踏踏你的右脚,抬抬你的左腿。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右手拍拍左肩,左手拍拍右肩。
(你也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互相编口令,做动作。
)
【学习任务三】
1.按要求把五角星涂上颜色。
左边的涂蓝色,右边的涂绿色。
2.先摆一摆,再提问。
(1)先在桌上摆一块橡皮,然后在橡皮的左面摆一支铅笔,在橡皮的右面摆一把尺子,最后在尺子的右面摆一个文具盒。
(2)根据摆好的这一排文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推荐的学习资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读下面的简讯,说说你的感受。
新华社电:截至7月28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了725000人次、组织民兵228500人次,出动工程机械和车辆54116台次,协助地方转移受灾群众137000人。
【学习任务二】1.写出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万、千、百、十、个2.自己选择计数单位,从903万数到1200万(可以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3.把下面计数单位分组,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从下面的数中选两个为一组,任选几组进行比较。
再说一说,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什么?682000 230000 204000 62950 北海公园 中山公园 鸟巢 水立方【学习任务二】选择下面的数,在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中画一画、写一写,再说一说:为什么位数多的数大呢?682000 230000 204000 62950【学习任务三】1. 写一写,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53780 ○ 62500 (2)30300○30030 (3)89500 ○ 101200 (4)6245000○62450000 2. 根据信息,指出下面三条铁路线。
亿级万级个级……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1.义乌到西班牙马德里约13052千米。
2.哈尔滨到俄罗斯下日卡姆斯克约6578千米。
3.郑州到德国汉堡约10245千米。
【学习任务一】读出下面各数,然后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10000千米。
(2)2010年上海世博会共有约2000000名志愿者,累计参观人数约73080000人次。
【学习任务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为什么要去掉个级的4个0?【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小学数学 一上 第四单元 1
1.10的再认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两位数;明白10个一组,数起来既方便又清楚,渗透满十进一的思想;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掌握10中的“1”和“0”表示的意义。
2.初步培养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准备小棒,计数器。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如果计数器上,一颗珠子也没有,用几来表示?9颗珠子呢?
(2)你想怎样表示10?
【学习任务二】
10中的“1”和“0”分别表示什么?
【学习任务三】
10和0~9这些数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任务
生活中经常把10个事物作为一组。
试着举出一些例子,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10的加减法》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
复习10的分与合。
1.做手指操《凑十歌》
2.对口令,复习10的组成。
(任务意图:通过做手指操和对口令的活动复习10的分与合,唤起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
【学习任务二】
看图写算式,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1.看一幅图列出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任务意图:通过看图列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9+1=10”及相应的加减法的全过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经历观察、思考、表达的学习过程,进一步认识“一图四式”,并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认识,所以只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即可,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
2.摆一摆、写一写
拿出10个圆片,将他们分成两个部分,根据分的情况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任务意图:经历从“一图四式”到“一图三式”的学习过程,使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更为突出,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
【学习任务三】
巩固练习
1.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练一练(教材63页第10题)
(任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环节,利用所学知识能准确、熟练的计算10的加减法。
)3课后作业
(任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能准确、熟练的计算10的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连乘)》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连乘)》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学期春季
课题解决问题(连乘)
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 年 10 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明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弄清楚每步解决的问题;
2.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
课前学习任务
1.找找生活中可以用“连乘”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说说:为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解决?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并说说为什么?比较不同思路之间有什么异同?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超市一周卖出 5 箱保温壶,
每个保温壶卖 45 元。
我们研究的问题:一共卖了多少钱?
(1)阅读与理解:请试着把信息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2)分析与解答:
我的解答:我的解答:
我的想法:我的想法:
附: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比大小(学习任务单)
第一单元第1课时比大小学习任务单1.梅花鹿有()只,羊有()只,小马有()只。
任务一:比较数的大小1.和( )( )( ) 比( )( )( ) 比( )( )( )2.当两个数相等的时候用( )连接,当两个数不相等的时候用( )或( )连接,这两个符号的开口朝哪边,那边的数就( )。
【趁热打铁1】1.完成教科书P17“做一做”第1题。
每只松鼠( shǔ)吃1个松果,哪一堆正合适?画“√”。
2.完成教科书P18“做一做”第2题。
在少的后面画“√”。
任务二:区分“>”和“<”1. 图中你还可以比较哪些事物的数量?和( )( )( ) 比( )( )( )比( )( )( )2.说一说:交换比较的两个数的位置,有什么变化?3>2 2<3发现:数字位置(),符号也()。
但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分它们吗?发现:相同点是“>”和“<”的开口都是朝着()的数。
不同点是大于号开口在( ),小于号开口在( )。
【趁热打铁2】3.4○3 3○4 2○3 3○2任务三:“=”、“>”和“<”的书写1.利用儿歌记忆符号大数在前用( )于,小数在前用( )于,相同数间用( )于;大大的口朝( )数,尖尖的角朝( )数。
2.描一描,写一写【趁热打铁3】4.和同样多比(多,少)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5.5○2 3○5 4○3 5○5 4○1【作业设计】1.绘制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2.完成《分层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平均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操作与对比中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认识和辨析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
【课前学习任务】
1.有分物的经验。
2.了解什么是公平,具有公平的思想。
3.准备练笔本、尺子、笔、18 个圆片或小棒。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通过小明分糖,认识平均分。
2.平均分判断练习巩固理解平均分含义。
学习任务二:
1.实际操作分橘子,感悟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出分的结果。
2.会在图上可以通过连线或画圈分物,对比两次分果冻,辨析平均分两种不同的方法。
学习任务三:
在巩固练习中明确知道的条件不同,平均分的方法就不同。
【学习资源】
1.《好玩的数学绘本》系列中的《奇怪的一天》故事。
2.教材第 7 至 12 页相关内容。
3.视频课课程《平均分》。
【作业设计】
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它下面画“√”。
2.
3. 用连一连的方式分一分,并填空。
4.用圈一圈的方式分一分,并填空。
【参考答案】
1.第一种为平均分;
2.16,4,4;
3.连线略,(1)8 (2)3;
4.8,4,2。
小学数学 学习任务单
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网络资源等进行拓展;将自己观看学习微视频后的收获与问题进行整理,为后续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2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3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9加几的进位加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二、学习资源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为了进一步保障孩子们的学习质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做好学习准备,在听、看的同时认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2)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次观看学习。(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针对微视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与同学及老师交流。
四、习任务
1、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2、自己独立探索9+4的算法,可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工具。
3、比较这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4、巩固应用:游戏《圣诞老人送礼物》,规则:谁答对计算卡上的题,谁就能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12-9=,13-9=,16-9=,18-9=,14-9=,15-9=)说答案的同时口述计算方法。
第一单元第7课时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习任务单)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秋)(1)
第一单元第7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习任务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上班级姓名课题 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7课时)学习任务借助学习单的引导,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根据图意理解0的加、减法的算理。
1.看图写数。
( ) ( )2.按顺序填数。
任务一: 0的认识1.教材第30页主题图上。
熊猫的盘子里原来有( )个竹笋,吃了1个竹笋后,盘子里还剩( )个竹笋,它又吃了1个竹笋后,盘子里1个竹笋也没有了,就用( )表示。
2.直尺的最左端的数是( ),( )也可以表示起点。
0比()都小【趁热打铁1】1.把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2.这时的温度是()度。
任务二:0的读写1.0像()读作:()2.写0【趁热打铁2】3. 按规律填一填。
134任务三:“0”的加、减法1.观察情境图,并列式解答。
(1)鸟巢里原来有( )只小鸟,飞走了( )只小鸟,鸟巢里现在还剩( )只小鸟,用( )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
(2)写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3)当这两个数相同时,它们相减的得数就是()。
2.(1)左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 )只青蛙,合起来共有( )只青蛙,用( )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
(2)1+0=() 2+0=()3+0=()4+0=()5+0=()10=() 20=()30=()40=()50=()(3)我发现:0表示没有,所以一个数减去0,还得();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是()。
一个数加0,也得()。
【趁热打铁3】4.公正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5.思维训练把0、1、2、3、4、5里,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作业设计】1.绘制本节课知识的思维导图;2.完成《分层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
公顷与平方米有什么关系?
思考过程:
【学习任务二】
学一学,填一填。
(自学数学书35页内容并解答)
1. 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2. 1平方千米=()平方米
思考过程:
【学习任务三】
结合信息说一说,联系生活找一找。
1.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中国国家
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
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联系我们刚刚认识的平方千米,你想到了什么?
2.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展出动物种类最
多的动物园,每年接待中外游600多万人次,园区占地面
积约0.9平方千米。
(这个0.9平方千米是多大呢?)
3.上海迪士尼乐园,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园区占地
面积约4平方千米。
(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描述它的大小。
)
4. 生活中哪儿还用到了“平方千米”,举例说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课题:认识立体图形(第1课时)学习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前学习准备课前请准备以下这些物品,或者和它们形状差不多的物品。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学习任务二】找到下面形状的物品,看一看、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习任务三】找到下面形状的物品,看一看、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习任务四】找到下面形状的物品,看一看、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推荐的学习资源课题:认识立体图形(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若干个相同几何体的拼摆,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2. 在拼、搭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课前学习准备课前请同学们准备好完全相同的正方体4个,长方体4个,圆柱2个,球2个。
找不到可以用其他物品来代替。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大家用两个相同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学习任务二】小动物们在玩积木,他们都说自己是用4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到底谁说的对呢?请你在()画“√”。
【学习任务三】请你们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还能拼出其他不同的形状吗?【学习任务四】请大家用4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大长方体?4个小长方体都要用上哟。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前学习准备课前请你准备好一些像这样的积木,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用形状相同的物品代替。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看一看游戏规则,你都知道了什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学习任务二】(一)球怎样能放稳?怎样能放得又稳又高呢?(二)搭完以后,想一想,用剩下的6块积木怎样能搭得又稳又高呢?【学习任务三】搭好以后互相比一比,看看谁搭得高?推荐的学习资源。
人教版小学数学《探索图形》学习任务单 (1)
1.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人教201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的相关视频和学案。
3.通过课上学习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表面涂色正方体个数的规律,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实例到模型,充分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
课前学习任务
1.说说你对正方体的认识?
2.观察魔方的特征:
(1)、魔方是正方体吗?
(2)、魔方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3)、在魔方的六个表面涂上颜色(或者粘上橡皮泥、粘土等),请仔细观察魔方中每
个小正方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
3.预习书上44页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给它的六个面涂上颜色,并且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问其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只列式,不计算)
【学习任务二】
棱长为n厘米的正方体,给它的六个面涂上颜色,并且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问其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探索图形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学生信息
姓名
雨湖区金庭学校
354
25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特征。
2.通过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内容,并且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3 8×83= 12×112=7 15×157=15× 5=【学习任务二】推荐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一】问题:这盒药可以吃几天?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将解答过程在下面写一写。
【学习任务二】问题:已经装完了多少袋?尝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
【学习任务三】试着写出算式并计算。
【学习任务四】在等号的左边添上括号或者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推荐的学习资源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理解并初步掌握方程思想。
课前学习准备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请你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小明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我的体重是35 kg 。
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分?【学习任务一】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1.找到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2.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4.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5.回顾反思检验结果。
【学习任务二】巩固练习。
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分别有多少人?1.找到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2.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并检验结果。
【学习任务三】总结梳理,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写一写,说一说。
推荐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一】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请你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将你的想法写一写、画一画。
【学习任务二】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列式并计算。
推荐的学习资源2.通过辨析比较,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方程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2的倍数的特征学习任务单 (1)
学科 课题 教科书
姓名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2 的倍数的特征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年 1 月
学生信息
学校班级秋季 学号 Nhomakorabea学习目标
1.观察百数表,探寻 2 的倍数特征,了解奇数和偶数。 2.问题驱动合作探究 2 的倍数特征的算理。 3.通过观察、猜想、归纳,提升合情推理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调查活动:2 的倍数有哪些?观察 2 的倍数,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找出百数表中所有 2 的倍数,从中发现 2 的倍数的特征,顺势了解奇数与偶 数的概念。 【学习任务二】
合作探究 1.只用看个位就能判断一个两位数是否为2的倍数的算理。 2.只用看个位就能判断一个三位数是否为2的倍数的算理。 3.合情推理出只用看个位就能判断一个多位数是否为 2 的倍数的算理。 【学习任务三】 自学检测:06、4、89中哪些数是 2 的倍数?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2 的倍数的特征》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为了进一步保障孩子们的学习质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做好学习准备,在听、看的同时认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2)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次观看学习。(3)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针对微视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与同学及老师交流。
四、学习任务
1、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2、自己独立探索9+4的算法,可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工具。
3、比较这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4、巩固应用:游戏《圣诞老人送来自物》,规则:谁答对计算卡上的题,谁就能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12-9=,13-9=,16-9=,18-9=,14-9=,15-9=)说答案的同时口述计算方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网络资源等进行拓展;将自己观看学习微视频后的收获与问题进行整理,为后续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