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最基本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一、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º):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º,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12F F 。

F 1=F 2,θ=60º,F=2F 1cos30º,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º,即φ=30º θ=120º,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º,即φ=60º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二、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

平均速度ts v =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1at t v s o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sv v v v t o t =+==22,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22t o s v v v +=,并且22t s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 n+1 —s n =aT 2=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θcos 2212221F F F F F ++=t 1:t 2:t 3:......:t n =)1(:......:)23(:)12(:1----n n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221gt h =(2)速度公式:gt v =t(3)位移—速度关系式:gh v 22=竖直上抛运动1.基本规律:gt v v t -=0 2021gt t v h -= gh v v t 2202-=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由此可得:① 天体的质量: ,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公式1、F=kx 弹簧的弹力公式,胡克定律2、f 滑=μF N 只适用滑动摩擦,若静摩擦要用平衡条件来算3、-ν ═ s t平均速度 必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必须一一对应,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或匀减速)才有-ν ═ V o+Vt 2 有时用S ═-ν t 求S 求t 方便。

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υt ═υo +at s ═υo t +12 at 2 υt 2-υo 2=2as5、自由落体运动公式:υt ═gt h ═12 gt 2 υt 2═2a h6、竖直上抛运动规律:υt ═υo -gt h ═υo t -12 gt 2 υt 2-υo 2=-2ah 在抛出点之上h 代正,在抛出点之下h 代负,上升阶段υt 为正,下降阶段负。

7、ΔS ═aT 2 ΔS 为相邻的两段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T 为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一般在实验中用到,如果求某点的速度则用到νC ═- νAB ═S AB t ABC 为AB 段中间时刻的位置。

8、F 合═ma 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一定画受力图)○3建立坐标(通常以a 的方向为x 轴正向)○4列方程求解。

9、动能定理:F 合S ═12 m υt 2-12 m υo 2 常用 W 合=12 m υt 2-12 m υo 2 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含S )○2受力分析(一定画受力图)○3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4列方程求解(始终是末动能减初动能)10、解决木块在木板上滑动之类问题;f 滑S 相对始终等于系统开始状态的总动能减去系统末了状态的总动能(注意一定是系统..) 11、机械能守恒定律:E kA +E PA ═E kB +E PB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对于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用E 减═E 增求解,注意分析系统哪些能量减少了哪些能量增加了。

1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υ═ s t ═ 2πRT ═ωR13、角速度:ω═ φt═ 2πT ═2πf ═2πn14、向心力:F 向═mr ω2═m υ2r═m 4π2T 2 r ═4π2 mrf 215、万有引力定律在行星中的应用:○1对于绕中心星体问题:G Mm r 2 ═m υ2r═m 4π2T 2 r ═mg r ═ma 向 M 是中心星体的质量,m 是做圆周运动物体的质量, g r 是在轨道半径r 处的重力加速度,也等于在r 处的向心加速度,但不等于中心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r ═R 时才等),上式中r 均是轨道半径。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定则。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合=0 或 : F x 合=0 F y 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 F N说明 : ①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 m m r122(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一、力学部分公式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者作用的力合力为零,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该物体的力成正比,与该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会同时产生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4. 功:力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位移与力的大小的乘积,即W=Fs。

5.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功的大小,即P=W/t。

6. 动能: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即E_k=1/2mv^2。

7.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即E_k1-E_k2=W。

8.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关系(如受重力作用下的高度差)而具有的能量,即E_p=mgh。

9. 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从高处落下时,它的势能被转化为动能,即mgh=1/2mv^2。

10. 动量:物体运动的惯性量,即p=mv。

11.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变化率的乘积,即F_ext=dp/dt。

12. 安培环路定理:电磁感应定律的绕组中的任意封闭路径内的电动势之和等于路径上的磁通量变化率,即ε=-dΦ/dt。

13. 质心:由一些质点组成的系统的质心是一个点,它具有整个系统的质量和动量的性质。

14. 碰撞实验:物理实验中的一种方法,用于研究物体碰撞时的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

二、热学部分公式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是守恒的。

2. 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系统中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流向高温物体,热力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

3. 热力学第三定律:温度为绝对零度时,任何物质的熵都为0。

4. 热量: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所形成的热能,通常用Q表示。

5. 温度:表示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即摄氏度、华氏度、开氏度等。

6. 内能:一个封闭系统的内部热运动所具有的总能量,通常用U表示。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动力学1. 速度公式:速度(v)等于位移(s)除以时间(t):v = s / t2.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等于总位移(Δs)除以总时间(Δt):v = Δs / Δt3.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Δv)除以时间(Δt):a = Δv / Δt4. 牛顿第二定律: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F = m * a5. 动能公式:动能(K)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的一半:K = (1/2) * m * v^26. 功公式:功(W)等于力(F)乘以力的作用距离(s):W = F * s力学1. 弹簧力公式:弹簧力(F)等于弹性常数(k)乘以弹性伸长量(x):F = k * x2. 重力公式:重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F = m * g3. 牛顿万有引力公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等于它们的质量(m1、m2)乘以两者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的乘积的比值(G):F = G * (m1 * m2) / r^24. 动摩擦力公式:动摩擦力(F)等于动摩擦系数(μ)乘以物体的质量(m)乘以重力加速度(g):F = μ * m * g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热力学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率(H)等于传热速率(Q)除以传热区域的面积(A)和温度差(ΔT)的乘积:H = Q / (A * ΔT)2. 热膨胀公式:长度变化量(ΔL)等于长度(L)乘以线膨胀系数(α)乘以温度变化量(ΔT):ΔL = L * α * ΔT3. 热容公式:热容量(C)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比热容(c):C = m * c4. 牛顿冷却公式:物体的冷却速率(Q)等于冷却系数(h)乘以物体的表面积(A)乘以温度差(ΔT):Q = h * A * ΔT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被创造或消灭,只会转化形式或在物体间传递光学1. 光速公式:光速(c)等于光的波长(λ)乘以光的频率(f):c = λ * f2. 光的折射公式:光的折射率(n1)乘以入射角(θ1)等于光的折射率(n2)乘以折射角(θ2):n1 * sin(θ1) = n2 * sin(θ2)3. 凸透镜公式:物距(p)减去像距(q)的倒数等于透镜的焦距(f)的倒数:(1 / p) - (1 / q) = (1 / f)4. 凹透镜公式:物距(p)加上像距(q)的倒数等于透镜的焦距(f)的倒数:(1 / p) + (1 / q) = (1 / f)5. 平面镜公式:物距(p)等于像距(q)的相反数:p = -q以上是高中物理常用的一些公式,通过运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和计算许多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在 1s 、2s、3s……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2:22:32……n2
② 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第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
③ 在第 1m 内、第 2m 内、第 3m 内……第 n m 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2 1) : ( 3 2) ……( n n 1)
F合 F12 F22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x 合=0 F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G Mm m v2 m 2r m 4 2 r ma mg'
r2
r
T2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M:
4 2r 3 GT 2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v GM r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 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m (fm 为最大静摩擦力)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合=0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1.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公式:v = Δs / Δt2. 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公式:a = Δv / Δt3.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继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公式:F = ma(当a=0时)4. 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其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公式:F = ma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物体A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的力称为“相互作用力”,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力等于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力公式:F1 = -F26.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K = 1 / 2 mv²7. 动量:物体运动的描述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公式:p = mv8. 机械功:力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公式:W = Fs cosθ9.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 = W / t10. 能量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在任何过程中都保持不变,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公式:E1 + E2 = constant11. 机械波速度: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公式:v = λf12. 等势线:两点处电势差为零的曲线称为等势线公式:ΔV = W / q13. 电阻:导体在单位电势差下通过的电流强度公式:R = V / I14. 电容:装有电荷的导体的电势差与所带电荷量之比公式:C = Q / V15. 电势能: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由于位置的变化而具有的能量公式:U = qV16. 磁感应强度:磁场对于单位电流所产生的力的大小公式:B = F / IL17. 波长: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公式:λ = v / f18. 延展性:材料在被拉伸或压缩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公式:ε = Δl / l19. 热能:物体由于温度差产生的能量公式:Q = mcΔT20.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该系统所吸收的热和做功所对应的能量之和公式:ΔU = Q + W21.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动地传递到高温物体,除非做功公式:∆S > 022. 热传导:热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现象公式:q / t = kA∆T / l23. 频率:单位时间内重复发生的现象的次数公式:f = 1 / T24. 光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光能量公式:I = P / A25. 玻尔定理:原子的电子在其静止轨道上所具有的动量和轨道半径的乘积是一个固定的值,即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公式:mvr = nh / 2π26. 热容量:物质单位质量(或摩尔)加热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公式:C = Q / mΔT。

高中物理必备公式

高中物理必备公式

高中物理知识汇编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万=F 向即'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

高中物理常考公式
高中物理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公式:
1. 动量公式:p=mv,其中p是动量,m是质量,v是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的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 冲量公式:I=Ft,其中I是冲量,F是恒力,t是力的作用时间。

这个公
式用于描述力的作用效果,方向由F决定。

3. 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其中Δp是动量变化,mvt和mvo
分别是末速度和初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动量的变化与力的作用时间的关系。

4. 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
m1v1+m2v2=m1v1′+m2v2′。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系统动量的保持。

5. 胡克定律:F = Kx,其中F是力,K是倔强系数,x是伸长量或压缩量。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或压缩量的关系。

6. 重力公式:G = mg,其中G是重力,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描述重力与质量和位置的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公式和定理,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反冲运动定理、牛顿运动定律等。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描述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需要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基础公式

高中物理基础公式

高中物理基础公式篇一:高中物理是一门需要掌握大量基础公式的学科,这些公式对于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一些基础公式的概述和拓展:1.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它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2. 安培定律:I=F/(m×a),其中I是电流,F是电压,m是电流通过的导体质量,a是导体中的导体电阻率。

安培定律描述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电路分析和电学实验中的重要公式。

3. 库仑定律:F=k×(r×e),其中F是作用在两个电荷之间的力,k是电荷之间的库仑力,r 是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e是电荷之间的电子质量。

这个公式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电荷学中的重要公式。

4. 动量守恒定律:p=m×v,其中p是物体的动量,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描述了在封闭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5. 能量守恒定律:E=mc2,其中E是物体的能量,m是物体的质量,c2是光速的平方。

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在封闭系统内,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些基础公式是高中物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理现象,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物理实验和考试中的问题。

当然,对于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公式和方法。

篇二:高中物理基础公式是指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基本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基础公式。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明,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将不会主动地改变自己的状态,除非受到一个足够大的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精简_全为重点)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精简_全为重点)

高中物理公式 0高中物理公式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学公式有哪些

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学公式有哪些

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学公式有哪些高中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力学是高中物理探索的重中之重,然而高中物理又有许多常用的力学公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必看的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学公式,供高中生参考,希望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有帮助。

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学公式如下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7.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8.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9.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10.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14.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5.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高中物理有哪些公式

高中物理有哪些公式

高中物理有哪些公式高中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是了解物质和自然现象的一种手段。

物理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因为它是一门有关运动、力和能量转换的科学,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数学公式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下面是一些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

1. 动力学公式动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的一个分支。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牛顿三定律”,即质点的运动状态遵循惯性定律,质点的受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反,质点的受力大小与作用力大小成反比。

这三个基本定律的关系是:- F = ma(牛顿第二定律)- a = Δv/Δt(加速度定义)- F =G*m1*m2/r^2(万有引力定律)其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v代表速度,t代表时间,G代表万有引力常量,r代表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被应用于许多问题,如运动学的速度、加速度,机械的力、功等问题。

2. 光学公式光学是研究光和其它电磁波的传播和互动的学科。

其中最重要的光学公式是相对论应用下的普朗克常数公式,用于计算能量关系和波长。

它可以用以下单位表示:- E = hv(普朗克常数公式)- c = λv(光速公式)其中,v代表频率,λ代表波长,E代表能量,c代表真空中的光速,h代表普朗克常数。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光的光谱、波长、颜色和频率。

3. 电学公式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电势和电流的学科。

在电学中,电势差和电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下面是一些电学公式:- V = IR(欧姆定律)- P = IV(功率公式)- R = V/I(电阻公式)- U = IR(电势差公式)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P代表功率、U代表电势差。

这些公式可用于深入研究电路、电容器和电源等。

总结一下,高中物理涉及到很多公式,以上公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们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必备内容。

学习物理的关键在于掌握这些公式,它们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物理问题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电流: I P
U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
P损 I 2r
P输=P损+P
U输=U损

I输=I损=+I用U用
第六章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1、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周期:T2 LC
频率:f 1
2 LC
2、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电磁波
c f
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 C=3.0X108m/s
光学部分
第一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二章 光的本性
u 2f 倒立等大实像 v 2f
2f uf倒立放大实像 v 2f
u f 不能成任何像
u f 正立放大虚像 u | v |
4、透镜成像作图法 (1)、三条特殊光线
①.过光心光线方向不变.
②.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 通过焦点. ③.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 行主轴. (2)、物点的光线经透镜后过像 点,像点的光线必来自物点.
第一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规律。
2、折射定律,折射率
n sini c sinr v
3、全反射条件
(1).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 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sin 90 0 临界角C满足: n
sin C
即: sin C 1 n
4、透镜成像规律 u 2f 倒立缩小实像 f v2f
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Emc2
Emc2(J)
93.51m(Me)V
4、常见基本粒子
4 2
He
0 1
e
0 1
e
子势能的概念及其与分子 间距离的关系。
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过程:做 功和热传递. 8.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学部分
第一章 电场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三章 磁场 第四章 电磁感应 第五章 交变电流 第六章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第一章 电场
1、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
F
q1q2 r2
2、电场强度定义式:E
2
(Wh)
原子物理学部分
1、氢原子的电子可能轨道半
径及其相对应的能级
rn n2r1 (r10.5 310 1m 0)
En
1 n2
E1
(E11.36eV)
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
hEE'
2、放射性元素衰变规律
衰变: m nX24Hem n 42Y
衰变:m nX10enm1Y
射线是伴随射线或射 线产生的。
F
q
点电荷受电场力:F qE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
E
k
Q r2
3、电势差定义式:U
W
q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W qU
电荷电势能的改变:
WqU
第二章 恒定电流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U R
2、电阻定律
R L
S
3、电功.电功率.电热
WUIt
P W UI t
Q I2Rt
4、串联电路
①、II1I2
②、UU 1U 2
③、RR 1R 2
④、U U1 U2
R R1 R2
⑤、P P1 P2
R R1 R2
5、并联电路
①、 II1I2
②、UU 1U 2
③、 1 1 1 R R1 R2
④、 IR I1 R 1 I2 R 2 ⑤、P R P 1 R 1 P 2 R 2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Rr
U 端 U 内 I R Ir
4、透镜成像公式
1 1 1 m A1B1 |v|
f uv
AB u
注 意 :
u:均取正值; f: 凸正凹负; v:实正虚负; m:均取正值。
第二章 光的本性
1、光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真空中:c
介质中:'
注意:
频率不变; = n = c / n
2、光子能量
Eh
*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m2 h W
(2).已知运动求力
第四章 机械能
1、功
WFcsos
2、功率
P
W
t
(平均功率)
PFv (即时功率)
3、功和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W
4、动能
Ek
1 mv2 2
5、重力势能 Ep mgh
6、机械能守恒定律
E1E2E3
第五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周期频率关系:
T1 f
2、振子振动一周期通过的路程: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 Blv
式中B、L、v相互垂直
第五章 交变电流
1、正弦(余弦)交流电
i=Im sint
瞬时值 最大值 角速度
2f
Im 2I
2、理想变压器(P1=P2): (1).电压关系:
U 1 n1 U 2 n2
(1).电流关系:
I1 n2 I 2 n1
3、远距离输电(采用高压输电)
F1
F
F1
F
F2
弄清:F、F1、F2、
F2 之间的相互关系
5、力矩
M=FL 要正确找出力矩
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
1、匀速直线运
动 v s svt
t
2、平均速度
v s svt
t
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⑴.基本公式: vt v0 at
s
v0t
1 2
at2
⑵.导出公式:vt2 v02 2as
1 s 2(v0 vt )t
会考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学部分 光学部分 原子物理学部分
力学部分
第一章 力 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机械能 第五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一章 力 1、G=mg 2、f=kx 弹簧伸长的长度
弹簧弹力 弹簧劲度系数
3、滑动摩擦力
f= 正压力
动摩擦因素
4、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7、串联电池组
串n r串nr
8、伏安法测电阻 ①、外接法: ②、内接法:
V
A R
所测电阻偏 小,适用测小 电阻.
A R
所测电阻偏 大,适用测大 电阻.
第三章 磁场
1.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B与I垂直时:
FBIl
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2.磁通量: BS(BS)
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
第四章 电磁感应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方向用右手定则判。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决定于: 磁通量的变化快慢(变化率)。
s4A
3、单摆周期:
T 2 l
g
4、波速波长频率:
f
热学部分
(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 米2、。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含义
NA=6.02×1023 mol-1 3.布朗运动概念及其解释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距离 的关系
5.分子动能的概念,温度是 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⑶.几个常用式子
①. saT2
a
s5 s2 3T 2
相邻的各个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之差
②.
vt/2v1 2(v0vt)st
全 程
中间时 时间t 刻的即 内的平 时速度 均速度
位 移 全程时间
③ 初速度为零,第1、2、3…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 1:3:5:
④ 初速度为零,前1、2、3…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s1:s2:s3: 1:4:9:
4、自由落体运动
s 1 gt 2 (h 1 gt2)
2
2
vt gt
vt2 2gs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2、牛顿第二定律
Fma
物体所受 合外力
物体的 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
FF'
4、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⑴.已知力求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