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合集下载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建构途径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建构途径

浅析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建构途径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视域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构途径对策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②,这充分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③,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休布局中重要地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互为条件彼此形成内在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我国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的下降;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②赵伟宁:《谈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3、4页。

初中生物《生物的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物的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4.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学生应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设想: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实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保护案例,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设想
1.多元化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生物分类体系的构建: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构建简单的生物分类体系。
设想:设计层次清晰的图表,结合具体生物案例,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起分类体系,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加深对分类体系的理解。
3.生物分类术语的运用:学生应熟练掌握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等分类术语,并能正确运用。
设想:通过分类游戏、术语接龙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术语,并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术语内涵的理解。
2.逐步引导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转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物分类的实际意义,提高学习的现实感和实用性。
4.强调实践与应用:注重将生物分类知识应用于实际,如组织户外考察、开展生物分类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让学生根据所给生物图片,运用生物分类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让学生绘制生物分类体系图,展示各类群之间的关系。
3.学生互相出题,考查对方对生物分类术语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类体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十)自然保护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

(十)自然保护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

(十)自然保护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崔国发自然保护区事业是全民的事业,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是搞好这项事业的关键。

自然保护区是为广大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

通过大量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使自然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才有可能获得社会团体与公众的支持帮助,才能使自然保护区事业顺利开展。

自然保护区作为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对国家有关自然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自然保护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我国公民的自然保护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明确指出,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之一。

目前,我国有150余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每年接待的参观考察人数已超过了3000万人次,对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弘扬生态文明、提高全民素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

许多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宣教基地,人们在回归自然、观光旅游的同时受到很好的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体教育。

四川九寨沟、云南西双版纳、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陕西太白山、吉林长白山等一大批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和宣教基地。

一、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

它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公益性很强的工作。

1999年,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国家林业局,全国科协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的科普教育基地,比如福建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省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9个保护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进入第二批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

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

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成为了广大人民关注的焦点。

但是,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究一下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关系。

一、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的理解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义?生态建设是指优化环境、保护生态、提升生态质量的一系列行为。

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科学规划和设计[1]。

生态建设是一种从其实现的角度出发,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解决途径和具体行为的框架,包括建设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人为中心,注重协调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决策和创新驱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体系。

从以上理解可以看出,生态建设是一个行为和方法,它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途径;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它能够指导和规范生态建设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在实践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建设好生态环境,才能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也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换句话说,生态环境是文明进步的基础,没有好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态文明。

第二,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生态建设是指针对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正是这些措施实施起来,才能体现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和效果。

第三,生态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支持和引领。

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渐进治理,需要有强大的文明支持,推进其实践。

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价值观,才能指导和规范生态建设。

第四,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是一个发展的进程,它需要良好的生态建设作为支撑。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的途径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是一个持久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途径来实施。

以下是一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途径:1. 教育引导:大学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引导,通过专门的课程和讲座,向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价值观。

2. 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环保示范基地、参与志愿者服务等,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可行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科研项目:大学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研项目,让他们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环境污染的影响等,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对生态问题的认识。

4. 社会实践:大学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宣传,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环境状况,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5. 环保活动:大学可以组织各种环保活动,如校园清洁日、植树造林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环保工作,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的行动能力。

6. 宣传教育:大学可以利用校园网站、校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时刻关注环保动态,了解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和科技成就。

7. 校园管理:大学在校园管理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保环境和设施,如建立环保学生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保学习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8. 榜样引领:大学可以邀请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来校内发表演讲和参与座谈会,让学生听取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需要全面而系统的途径,通过教育引导、实践活动、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环保活动、宣传教育、校园管理和榜样引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行动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探讨

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探讨

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探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逐渐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逐渐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重视。

它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技能积累,更与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小学的实践策略和具体方法。

在中小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首先需要系统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生态文明教育成功实施的基础。

中小学应该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直观的环境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例如,通过举办校园环保小剧场,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高年级学生则需要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中可以增加生态学、环保技术、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通过项目研究和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师资力量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启发,尤其是他们的自身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其教学能力。

同时,可以探索校内外合作机制,引入生态环保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其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能有效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倡导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

可以利用项目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手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垃圾分类项目等,让他们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和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生态意识与价值观。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扩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积极构建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习惯。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

2012.12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每一个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力军,他们生态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大学生应当具有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理念,并逐步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和生态世界观。

本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探析,并提出实施措施。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观念包含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的观念。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包含以下内容。

1.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掌握生态科学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环境现状,产生生态危机感,激发解决生态问题责任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构建和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

(1)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还缺乏系统设计,导致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

由于缺乏生态学基础知识背景,大学生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有全面的认识。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教育,使他们了解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大学生将来解决生态问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就是要大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生态发展过程中的物质传递、能量传递、信息传递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形成变化规律。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反思人类长期以来的对待自然界的一切态度和做法,尤其是应该对人类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就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作一个合理的评价,以吸取经验教训,对自然界持更为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寻找更为理性的价值观。

一、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理性人类中心主义1.辩证地分析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内在价值论从批判传统的价值观入手,进而批判人类长期以来所持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自然内在价值论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绝对的主体,自然是绝对的客体,将人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置于主宰一切的中心位置,仅仅把“满足主体需要”确定为价值的依据,在评价价值关系时容易夸大价值主体的作用,人类时时从自我出发,常常以自然征服者自居,忽视价值客体的存在,从而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的凸现,陷入前所未有的现实生态困境。

我们认为,自然内在价值完全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价值观念,在客观上是人的存在和活动所特有的、普遍的事实。

用“自然界是否先于人类”之类的存在判断来直接肯定或否定“人类中心”观念,在逻辑上都是难以成立的。

另外,倡导自然内在价值,要求人的行为服从自然物的利益,那么“主体尺度和意志”如何体现和把握、伦理道德标准从何而来、谁能充当它的真正执行者和“代言人”?自然内在价值论者“设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的观点有泛道德主义、万物有灵论的倾向,其科学性是令人怀疑的。

其次,无论自然物具有何种价值,其价值主体必定是人,而且只能是人,与人无关的自然物并不具有所谓的“内在价值”。

生物的需要是出于本能、而不是出于有意识的主体理性的有目的的选择。

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本能需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进化类比成社会中人类的利益需求、主动选择,从而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上也缺乏可操作性。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学号:2014822021 姓名:张夫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生态价值观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基本生存,生存矛盾亟待解决。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发地演化,然而人类在自然界中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进化,逐渐从自然界中分化了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与自然界脱离了一切关系,人仍然以物质的的生命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受自然的养育和滋补,依赖自然界达到生存发展的目的。

同人类一样,社会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类主体在自然客体中进行生产活动来实现,这种生产活动以自然界作为实践对象,取之于自然界,用之于自然界。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界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并且为人和其他生物的继续生存发展提供养料和栖息场所,作为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物的存在以及行为活动都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二、劳动与科技让人类开始改造自然劳动改变了人类,造成了人同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们不会对自然界进行有目的性的改造活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是无意识地,这种无意识的存在也只能使自然界无意识地发展和自发地改变;人类拥有自由意识,能有目的性的产生利用和改造外部环境的行为,使自然环境变成符合自身利益的状态,人类以劳动的形式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实现自身的进化发展,也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理解自然规律,一步步意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开始按自然规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以或落后或先进的状态,伴随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行。

以火的使用为标志,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紧接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人类开始慢慢地过上定居的生活;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席卷下,人类进入了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反思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反思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反思摘要: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传统的价值观理论存在着很多缺陷,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异化。

本文通过对传统价值观的分析和反思,得出人与自然应建立一种对立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并探讨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的实践活动究竟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还是以自然界的价值为中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张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在这里,人类中心主义又分为强势和弱势两种,强势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一切以人为中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自然界的存在只是为了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和手段,为实现人类价值最大化,人类可以肆意掠夺和破坏生态资源环境。

弱势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类在实现自己目的的同时,也要运用科技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但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仍是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行为的依据,也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

不管是强势还是弱势人类中心主义,都暴露出人类的功利性。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片面的夸大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只承认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不考虑自然界对人的制约性。

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实践,就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自身存在和内在规律的漠视。

事实不断的证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主张的“人与自然界之间是一种否定和对抗的关系”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中,把人确立为唯一的价值和目的中心,形而上学的分离了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并把它们对立起来,使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陷入困境,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环境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

环境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

环境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个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森林被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被污染,威胁着人类的饮水安全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引发了气候变化和一系列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环境科学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生态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家能够深入研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途径。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和原材料,还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等行为,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育工作,同时推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森林管理。

水资源的保护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但如今,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同时,要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气环境的保护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日益繁忙,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导致酸雨、雾霾等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生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科学精神与生态道德的结合

生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科学精神与生态道德的结合
生物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科学精神与生态道德的结合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
生态道德在生物学课程中的体现
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精神与生态道德的结合
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
添加章节标题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内涵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国际视野:开放包容,国际交流与合作
THANK YOU
汇报人:
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展望
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生态道德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考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评价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探索,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通过实践探索,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道德的重要性,培养生态道德意识。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探索,教师能够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学课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经验总结
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创新进取:勇于探索,不断进步
合作共享:团队协作,共享成果
严谨认真:注重细节,严谨治学
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精神的表现
创新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未知领域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严谨认真:注重细节,严谨对待实验和数据
团队合作:注重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构建途径

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构建途径

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构建途径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共同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将就如何构建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进行探讨。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往往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业务需求,因此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竞争优势的增强等目标。

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单纯的交易关系,更要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价值共创的概念中,传统的竞争观念被重新定义。

不同企业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通过合作、协作、共享等方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合作伙伴关系中,各方共同参与,互相促进和影响,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关系网络。

构建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它强调了合作伙伴之间的互补和协同,通过资源整合、业务流程优化、风险共担等方式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通过构建这种生态链模式,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构建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将介绍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共创的概念和意义。

然后,将重点探讨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途径,包括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管理等方面。

最后,将介绍生态链模式的构建方法,包括资源整合、业务流程优化、风险共担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构建与合作伙伴的价值共创生态链模式的实用方法和思路,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阐述我们希望通过本文传达的主要信息和观点。

在正文部分,我们首先将介绍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党校生态文明课程设计

党校生态文明课程设计

校生态文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生态文明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挑战及对策,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掌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和实践,了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我国在国际环保合作中的角色。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能够进行简单的生态文明实践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介绍生态文明的定义、特征和内涵,使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

3.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与制度:讲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使学生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依据。

4.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重点介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5.生态文明实践与案例分析: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经验与启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使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实践操作,如环保实验、低碳生活实践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生态文明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培养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作为环境生态部的工作人员,他们肩负着维护环境稳定、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责任。

为胜任这一使命,与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养这些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身负保护自然环境的使命,其职业素养对于其工作表现至关重要。

1. 观念端正环境保护事业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如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重视生态的整体性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

只有具备正确的观念,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 专业知识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

3. 沟通协作能力工作人员需要与其他部门及专家学者进行频繁的沟通与协作,以共同推进环境保护的事业。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促进合作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4. 环境意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不仅要关注短期效益,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应该致力于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为未来世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为提升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1. 学习与进修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课程,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当代环境问题日新月异,不断学习和进修是跟上最新科技和理论的有效途径。

2. 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沟通协作能力,可以组织团队活动、开展合作项目等,培养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在工作中,也可以注重培养员工的主动沟通意识,鼓励他们积极交流和表达,以促进信息的畅通和工作的高效。

3. 培养环境意识通过组织环保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生物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生物现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和生态知识的基础。

在生物课堂中,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情操。

德育教育在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生物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自然离不开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和探索。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物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理解生物现象,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生物课堂上观察、科学实验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生物的美妙。

并从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尊重生态环境等道德情操。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态环境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而生物课堂正是培养学生从小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的观念。

让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界是相辅相成,带动了自然界的运行。

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和情感。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生态游戏、户外生物观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物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对生物实物进行观察和测量,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生物课堂中,很多实验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团队合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互相尊重和倾听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4.001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李世书(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的革命性转变,既是新时代发展的方法论,又是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㊂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在于:基于新时代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新的社会革命,深入推进人的意识㊁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态化变革㊂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意识是先导,生态技术是支撑,生态制度是保障㊂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生态制度中图分类号:D 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4-0001-06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创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回应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问题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生态难题提出的新思路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指导国家 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 五大发展理念 之一㊂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就建设绿色㊁和谐的美丽中国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具体规划㊂这标志着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和发展观㊂一㊁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㊂从黑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演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同时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维方式,科学地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势,提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之路㊂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全球的深入发展,其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巨大破坏性后果逐渐显现出来,整个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严重的环境危机时代㊂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基本无解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中㊂面对资源约束日益趋紧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㊁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严峻现实,我们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为依据,提出了统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㊂马克思指出:作为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928-929,进而实现 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2]528㊂马克思的绿色发展理论实质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又是我们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㊂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符合人类自身生态需要的方式改造外部自然界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而非本质规定[3]㊂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为破解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困境而提出实施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变革的思想观念,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一场具有和历史上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同样意义的可持续发展革命和生态革命㊂绿色发展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收稿日期:2018-03-18;收修日期:2018-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 K S 052)作者简介:李世书(1966 ),男,河南息县人,博士,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㊂㊃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4期 2018年7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4J u l .2018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道路上升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23㊂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清洁低碳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的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 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 [5]㊂十九大报告把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矛盾的新方法和新道路提出来,并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论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㊂这一系列事关未来发展目标㊁发展道路㊁发展方式和发展策略的理论表述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内涵的具体阐释㊂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地阐明了当代发展观变革的着力点和需要着重处理好的重要问题㊂首先,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更要生产出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㊂而达成这些生态目标,需要加快建立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激励机制,引导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㊂其次,绿色发展是 创新驱动的发展 高层次的发展 可持续性的发展 普惠民生的发展 和 和谐向上的发展 [6]㊂总之,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的协同提升 [7]㊂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重要战略引领㊂切实发挥绿色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过程的战略引领作用,前提是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当前的经济㊁社会和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实践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㊂依照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理论逻辑,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㊁培养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出发,进行生态技术创新,建立绿色㊁低碳㊁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全能够正确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的生态制度,通过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㊁理性合作实现绿色发展㊂(一)树立生态意识㊁增强生态自觉性当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我国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共识㊂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绿色发展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仍没有普遍成为政府㊁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对自身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得也不明确㊂意识是行为的先导㊂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思想意识,增强实现绿色发展的自觉性㊂生态意识有着多重内涵,从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性角度来看,重点需要树立以下3个方面的自觉意识㊂1.确立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的核心就是要破除传统的发展观念,走一条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要坚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㊁减量㊁循环与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型,推动环境保护由被动走向主动㊂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经济的 绿色化 发展㊂ 绿色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要有 绿水青山 ,这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㊂二是要有 绿色经济 ,这要求我们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㊁循环发展㊁低碳发展㊂三是要有绿色生活方式,这要求我们在衣㊁食㊁住㊁行等方面坚持适度简约,崇尚绿色低碳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㊂从以上 绿色化 的几个层面的内涵来看,生态经济意识是传统的绿色经济概念的升级版,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培育和引领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形成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㊂2.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绿色发展要成为指引国计民生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大战略,则必须将其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执政党的政治理念㊁政治路线㊁政治方针以及在此指导下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之中㊂ 绿色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一种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 [8]㊂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就是要将科学执政和行政㊁民主执政和行政㊁依法执政和行政置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考量,切实保障人民的环境权益㊂环境问题并不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从深层次看,它与执政和行政的宗旨㊁方针政策㊁制度安排㊁价值导向等密切相关㊂目前,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政绩观影响,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绿色政治自觉意识不强㊁绿色政治行㊃2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动不足㊂总起来看, 中国的绿色政治行动,一是缺少具体的绿色政治纲领或意识形态;二是缺少绿色政治运动的领导力量 [9]㊂当前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观和绿色行政观,就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思想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们增强生态智慧,提高生态自觉,将经济发展㊁人民的环境权益保障和民生幸福㊁生态环境优化㊁社会和谐作为执政和行政的重大价值追求及促进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㊂3.进一步推动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自始至终渗透㊁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㊂在全社会弘扬生态发展理念,让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㊂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帮助广大公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㊁价值观,形成生态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做到 用之有节,取之有度 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把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㊂在生产与生活中,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并能够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进化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㊁普及生态知识㊁培育生态道德㊂生态价值观一旦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公众的生态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绿色发展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行动㊂生态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和引导㊂ 考虑到生态问题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它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 [10]24㊂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政府㊁企业㊁公众,都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认同绿色发展,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支持绿色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引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㊂(二)进一步引领㊁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技术创新㊁发展生态技术,建设以低碳经济㊁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体系㊂1.生态技术的内涵及意义生态技术是 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㊁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与方法 [12]16㊂而通常情况下,人们把节约资源㊁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生态技术㊂一般而言,生态技术主要包括替代技术㊁减量技术㊁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等㊂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㊁新材料㊁新工艺㊁新产品,替代原来所使用的资源㊁材料㊁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㊂再利用技术就是进一步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地使用某一资源或产品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㊂减量技术是指旨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㊂资源化技术指旨在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㊂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㊂当今时代,经济学家们大多都承认, 技术手段能够让我们远离环境灾害 ㊂ 创新对于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整个经济的非物质化强烈要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和社会创新㊂只有在创新和灵活的经济下,我们才能让生态健康地发展 [11]76㊂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目标都将不可能实现㊂因而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㊂2.规范与引导生态技术的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开发和示范有着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绿色再制造等生态技术㊂资本的生存法则就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㊂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注重追逐资本的经济效益,而罔顾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㊂为了有效节制企业唯利是图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冲动,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引领,积极引导企业自觉㊁主动地进行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实现既能获取利润又不破坏环境的双赢局面㊂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生态技术的经济政策㊁法律法规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技术 [12]92㊂政府既要制定和实施发展生态技术的相关科技政策㊁技术标准,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好政府与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采购导向作用㊂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㊂3.推动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不会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㊂随着全社会日渐提升的生态意识㊁环保意识,企业要想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㊂目前要向企业大力普及绿色生产知识,加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的教育与引导㊂只有当企业具㊃3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备了绿色生产意识,才会将绿色生产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并积极主动地推广应用生态技术进行绿色生产㊂同时,引导企业积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把先进的生态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采用先进的生态工艺技术㊁一流的设施装备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生态技术,降低因自身的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压力㊂当然,现阶段有许多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风险,因而实施绿色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实施有效的绿色财税㊁金融等相关政策给予协助与引导㊂4.鼓励全社会进行绿色创新绿色创新是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目标的创新活动,是应对发展与环境双重要求的唯一正确出路㊂过去,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活动主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导向,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需要把他们的创新活动引导到 生态技术创新 [13]上来㊂一是增强全社会绿色创新的责任感㊂重视精神力量对全社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大力宣扬企业家和知识界对绿色创新的责任感和荣誉感㊂把绿色创新纳入 创新发展 的范畴之中,向全社会传播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融合起来的理念㊂发起绿色创新 社会运动 ,鼓励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和发明各种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手段与方法㊂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增加绿色发展和绿色创新的内容,培育青少年对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兴趣㊂二是增强全社会对绿色创新的知识重组能力,推进科学技术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㊂实施绿色发展,科学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㊂ 在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还是20世纪中期以来蓬勃兴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都是科学技术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结果 [14]243㊂世界上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极大地引发了新的工业化发展浪潮㊂政府应该做好制度的激励㊁引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科技创新的培育制度与机制,为绿色技术发明与创造提供有力的支持㊂(三)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保障体系效率来自于激励,而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社会的现有激励机制,使得现有的资源能够产生出更高的效率,因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革㊂这里所说的社会生产关系新变革,主要是指变革传统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形成的种种 非生态 生产关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创建能够保障绿色发展有效进行的生产关系和生态政策制度体系㊂通过确立具有激励与惩罚作用的生态制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进行规范㊂生态制度的建立:一要靠改革,把不合理的非生态的政策制度废除掉;二要靠法治,让合理的㊁有利于生态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制度建立起来㊂要尽快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并构建统一高效的绿色发展监管体系,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使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㊂1.制定促进绿色发展的激励制度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制度激励机制,鼓励㊁引导社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投资,发展低碳㊁高效㊁循环和可持续的绿色经济㊂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要有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而且要有对企业㊁环保N G O和公众的各类激励制度㊂国家应该继续制定并完善更多促进循环经济㊁绿色产业㊁清洁生产㊁综合利用㊁环保产业等方面的鼓励性制度,进一步调动各种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绿色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㊂(1)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环境资源 三权 (所有权㊁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与分配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㊂通过立法建立环境资产的产权法律制度,制定环境标准和划出生态红线,确定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规模及终极产权归属㊂同时,建立环境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㊂美国学者泰坦伯格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市场力量是十分强大的㊂他指出: 忽略市场的力量解决环境问题的做法,是冒很大的风险的㊂控制市场的力量并引导它向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既是可行的,又是十分理想的㊂ [15]11(2)通过制定引导性的财政和价格政策,创设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㊂建立支持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制度和税制体系,支持清洁能源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包括建立清洁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基金㊁风险投资基金㊁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平台等㊂出台绿色信贷㊁污染责任保险㊁绿色投资等环境经济政策,把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前移到生产者,从而激励生产者按照环境友好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㊂(3)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为目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问责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㊂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对于促进广大领导干部㊃4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在全社会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㊂今后还需要研究和细化实施这一规定的细则和机制,让其在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㊂同时,为了遏制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不断发生的腐败问题,还需要在制定绿色发展政策时,考虑对 相匹配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做出要求 ,保证环保投入不会流失㊂2.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要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的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㊁信息强制性披露㊁严查重罚制度 [5]㊂政府通过健全和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管制,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㊂(1)对经济发展给予强力的环保限制是当前世界在促进环境保护与实现绿色发展上的普遍做法㊂美国学者迈克尔㊃波特提出的 波特假说 认为,从紧从严的 环境规制 并不一定会降低相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反而合理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能够反向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㊁降低成本㊁提高产品的价值,以便抵消环境投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㊂研究表明,环境管制成本在增加到1%的时候,企业的相关研发投入强度㊁专利授权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就会分别增加0.12%㊁0.30%㊁0.22%,这表明适当的 环境规制 对企业的盈利在总体上是有好处的[17]㊂运用一定的强制性力量和手段,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给予约束和制衡,则必定会使经济发展更 绿化 ㊂(2)强化地方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受 以G D 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为核心 的政绩考核机制与 届别机会主义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常常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优先于环境保护的地位,尤其是 当地方政府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相冲突的时候,在多任务委托合同中的地方官员会选择淡化甚至牺牲政府环境责任以保障和落实经济目标实现 [18]㊂如果污染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治理质量比较低,对辖区内企业排污的 机会主义 行为的约束就会少㊂由此, 地方政府担当着执行国家环境管制政策的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职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19]㊂实际上,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方面 执行不到位 的情况比较常见㊂目前,一些县市和乡镇创办的特色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既是纳税大户往往大多也是排污大户,环保意识十分薄弱㊂因此,在国家制定的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中,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执行环境管制制度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治理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3)制定并执行好环境管制制度是一项综合工程㊂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可以 通过产业政策㊁环境管理㊁司法管制㊁政治约束等方式 [13]来实现㊂一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㊂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㊁经济政策㊁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对资源和环境消耗设定刚性红线㊂二是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㊂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把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标准和重要手段㊂三是对绿色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保障,对于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都应该予以明确规定,进而使我国在环境评估相关立法与执法工作的规范体系方面更加完善㊂要完善生态文明保护的法律体系,对现有法律制度进行 升级改版 ,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考虑不周的法律进行 绿色化升级改造 ㊂要制定新的 绿色 法律法规㊂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未来需要研究制定专门的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法,解决绿色生产与消费的问题㊂加强环境政策执行的监督㊂这一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㊂主要是对已经制定的环境政策及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那些违规的行为采取强制行动㊂与此同时,也要平衡好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相对优势与劣势,选择一个现实有效的监督策略[21]32㊂三、结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㊁观点和方法,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为解决新的时代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20]㊂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新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国际社会新发展观的借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㊂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环境保护已变成一种努力,以防止生物世界内发生的种种变化与我们在经济和技术方面不断发生的变化不相一致 [21]498,这既是人类的一种观念模式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的确立㊂基于这一背景,绿色发展理念是世界可持续发㊃5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物排放、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更加科学、智能、精细、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建设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健全法规制度,完善环境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促使企业和个人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强化环境行政执法力量,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依法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法治化方向迈进。

二、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要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评估、预测、应急处置等智能化系统,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动态管控,提高环境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要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智能化发展,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手段,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育生态文明的理念和价值观。

三、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化体系科学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环境监测、评估、预测、修复等科学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能力。

要加强环境规划和环境风险防控的科学化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建立健全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的科学化发展,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开放共享平台,促进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是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要求。

自然教育准则

自然教育准则

自然教育准则自然教育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

它不仅关乎知识的传递,更关乎价值观的塑造和生态意识的觉醒。

为了确保自然教育的质量,制定一套清晰、全面的准则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自然教育准则的五个主要方面:尊重自然、实践体验、科学探索、情感交流和持续发展。

一、尊重自然自然教育首先强调对自然的尊重。

这意味着教育者应帮助受教育者理解,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还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维持着地球生态平衡。

因此,在实施自然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受教育者意识到对自然的尊重意味着保持其生态平衡、不破坏其资源和不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

●保护生物多样性: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育受教育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倡导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自然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亲身参与,受教育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户外探险与观察:组织受教育者进行户外探险、徒步旅行等活动,观察自然景观、动植物生态等,增加对自然的感性认识。

●参与生态保护行动:鼓励受教育者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生态保护行动,培养其生态责任感和行动力。

三、科学探索科学探索是自然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科学方法,我们可以揭示自然环境的奥秘,同时培养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观察与实验: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跨学科整合: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受教育者的视野,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自然教育的深层次目标。

通过情感体验,使受教育者与自然环境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审美情感:引导受教育者欣赏自然之美,从山水、动植物中发现自然之魅力,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习体会
从价值观角度来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1)强化对自然界的义务和环境保护观念
环境保护观念不仅是对自然价值的承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因为人类的生存脱离不了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物质基础,我们向自然界提出了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相应地就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

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就将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然而,作为生态价值观的环境保护,并不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和自然自身的目的出发,自觉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

这个前提就是承认自然界自身固有的价值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义务。

不仅如此,环境保护观念还包含着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

(2)强调对后代的责任观
对后代的责任观就是承认赋予子孙后代以权利的合理性,确认当代人和未来人之间存在着道德问题,当代人对后代负有责任和义务。

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未来后代将要存在,他们也会有我们现在可理解的和可预计的重要的利益。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权利赋予未来后代。

因此,关心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平等地考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就是我们对未来后代的责任。

在自然环境问题上,当代人与未来人存在生态道德关系。

当代人需要克服急功近利不顾自然环境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需要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考虑当前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分配。

(3)突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只承认自然对于人类的工具价值,不承认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事物本身就是目的,无需借助其他尺度来加以衡量。

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试图通过批判和超越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的传统价值观,对价值概念重新界定并将价值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从而开阔了我们的思维,丰富了我们的价值思想,它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4)确立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平等观
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将环境平等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史怀泽、利奥波德主张把道德权利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开始,直至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尔斯顿、纳什、辛格等人,从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而确定了“自然权力”的存在,充分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

只要我们承认自然也是价值主体和权利主体,那就不得不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人绝对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或中心,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5)处理好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其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的是发展能力的代际平等。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对其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进一步完善。

虽然,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因而不是一个理想的理论导向。

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将可持续发展观看作是一种和谐发展观。

它是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以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者统一,即“人—自然—社会”系统可持续为基础的和谐发展。

(6)树立生态文明的物质财富观和消费观
生态文明的财富观认为农业文明是以土地资产为主流的财富观,工业文明是以有形和无形资本为主流的财富观,而生态文明则是要求以绿色财富为主流的财富观。

绿色财富是指以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为前提,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富,具有生态性、和谐性、安全性、节约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

比如,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食品、宜居的环境,森林、湿地、草原等都是巨大的财富。

生态文明的消费观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

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则要求扩大“绿色文明”发展空间,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要求消费无污染、质量好、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产品,提供节能、环保、健康、安全、舒适的服务;要求转变消费观念、优化消费结构,形成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鼓励人们更加关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努力建设绿色家园。

从具体的实施措施来看,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发环保的新能源和新材料
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可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倡导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培植绿色环保产业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仅要从自然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而且要“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融入建设自然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保护、建设和利用自然,仿照自然界物质代谢、循环、共生等规律,使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趋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

因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

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是积极和谐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

(3)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教育,培养人们自觉的行为意识
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

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

生态化教育是和构建未来生态文明相一致的新型教育体系,它可以分为学校生态教育和公众的生态教育。

通过加强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4)加强环境立法,增强环境执法力度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还必须借助于法制手段,建立和健全环境法制机制,完善环境立法制度,使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的统一有法可依。

生态价值实现的途径有:舆论上监督;立法上支持;道德上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