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观

合集下载

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的确立

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的确立

共 同分享地球 的思想 , 并 致死亡而必须 与之处于持续不 断的交互 作 价值观 。一方 面 , 人与 自然 和谐 的生态 环 其他生物相协调 、 控制 自然” 的观 念 发起 了挑 战 。1 9 7 2 用过程 的、 人 的 身体 。所谓 人 的 肉体生 活 境价值观是将人类 的道德标准和要求推广 向“ 和精神生活 同 自然 界 相联 系 , 不 外 是说 自 到 自然界 。人们在利用 自然过程 中以理性 年以米都斯为首的罗马俱乐部发表 了关于 在 利用 自然 环境 的 同时注重 对 人类困境 的报告——《 增长 的极 限 》 , 报 告 然界 同 自身相 联 系 , 因为人 是 自然界 的一 为指 导的 , 部分” 。人类 和 自然不是对立 的矛盾体 , 既 自然 界 的 回报 和 保 护 , 在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指出从第 二次 世 界 大战 以来 世 界人 口激 而 不是将 人类 居于 主导 和 增 、 工业化迅速发展 、 生产 消耗 和生 活消费 然人 是 自然 的一部 分 , 人类 就没 有所 谓 的 上持平 等态度 ,
念 的 转 变 为根 本 。
态环境价值观 。 禁止人去利用 自然 环境 , 它 只是人 类利 用
说, 人 类 需 要 发 展 必 定 离 不 开 自然 环 境 , 人
结果是生态环境 的不 断恶化 , 最 终 后 境 ; 价 值 观 中图分类号 : F 1 2 3 . 1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人与 自然 和谐 的生 态环 境价值观不是 致人类生存也受到严重危害 。
二、 和 谐 生态 环 境 价 值 观 的 目的
文章编号 : C N4 3 —1 0 2 7 / F( 2 0 1 3 ) 0 9 —0 0 7 自然环境 的一个规 范要求 。就终极 目的来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文明就包含着生态文明,和谐就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就包含着人们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的平等权利,法治就包含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治,爱国就包含着热爱美丽的中国,友善就包含着人们善待自然、与自然求和谐的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的这些要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和统一的。

(1)纯自然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内涵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这种生态文明定位于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以实现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是以保护与恢复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完整为奋斗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和积极成果。

(2)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概括为人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的一切进步过程与积极成果。

即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类保护与恢复自然和改造与变革自然的协调统一,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与实现人类自身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

不难发现,这种生态文明直接揭示了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即是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与能动性和谐之间,或者说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这种生态文明概念自身涵盖了纯自然生态文明观。

(3)广义生态文明观这是一种基于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人与人的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其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而构成的广义生态系统的和谐。

广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并不属于并列关系,生态文明的概括性与层次性更高、外延更宽。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生态价值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生态价值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念。

它强调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界的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尊重自然:意味着人类要认识到自然界的价值和地位,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再盲目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尊重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 顺应自然:意味着人类要学会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和生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顺应自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3. 保护自然:意味着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自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实现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途径。

新生态价值观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转变发展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3. 节约资源:提倡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控制开发活动,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 环境治理: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严格环境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保障环境安全。

6. 培育生态文化: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新生态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

在实践中,各国应根据自身国情,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共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正义 价值观

生态正义 价值观

生态正义价值观在哲学领域中指的是一种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公平合理地对待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态度和原则。

这种价值观强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张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应当实现公平性。

它包含几个核心要素:
1. 分配正义:确保所有个体和社群能够平等地获取自然资源和享受环境服务。

这意味着要关注那些因为历史、经济或地理原因而无法获得公平资源分配的人群。

2. 代际正义:承认当前世代有责任保护环境,以便未来世代也能享有健康的生态系统和足够的资源。

这涉及跨时间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

3. 矫正正义:对于已经受到不公平待遇或因环境破坏而受损的社区或生态系统,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补偿。

4. 程序正义:在制定和实施环境政策时,应保证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并考虑在内。

生态正义价值观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它倡导通过教育、立法和文化变革等方式,培养公民对环境的责任感和尊重自然的态度。

此外,生态正义还鼓励国际合作,以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探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探析
关键 词 1 人 类 中心 主 义 ; 自然 中心 主 义 ; 生 态 价 值 观
பைடு நூலகம்
近代 以来 , 随着科 技 的 不断 进 步 , 人与f l然 的关 系也 发 生了重 大 的变化 。于 是人们 开 始思考 人与 自然 的关 系 问 题, 即开始 反思 自身的价 值观 , 开始对 以往 的人类 中 心 主义 和 自 然 中心 主 义的价 值观 进行 反省 , 与此 同时也有 人 提 出了生 态 价值 观的 问题 , 它 将 自然界方 面 的经济 价值 归类 到价 值 当 中 来, 而且 还将研 究 领域扩 展 到了其 他方 面 , 如生 态 伦理 价值 、 美学 价值 、 可 持续 发 展价 值 等 领域 。同 时 , 生 态 价值 的研 究 已经 由对 自然 界价值 的研 究转 向 了对 自然 界 “ 内在 价 值 ” 的 研究 , 与 此 同时 , 学界 对于这 个 问题转 向也 引发 了 多次 争论 。 因此 , 用 马 克思 主义哲 学基 本 原 理 对 这些 问题 进 行 梳 理 , 对 于我 们领 悟马 克思 生态价 值观 的理论 内涵 , 以至 于指 导 我 国 的生 态文 明建 设具有 重要 意义 。


生态 价值 观 的提 出
生态 价值 的含义 是 生 态 环境 对 于 人 类 的有 用 性 。传 统 意义上 , 有用性 对人 来说 就是 有价值 , 因此 , 不 管是 人 类在 自 然界 当 中所做 的善 意行 为 , 还 是 自然 环 境本 身 , 对人 类 来 说 都是 具有 重要 的价值 , 这 种 价值 就 是 我 们所 说 的生 态 价值 。 前 苏联 马 克思 主义哲 学教 科书 中认 为 , 马克思 主 义认 为 只有 劳动才 能创 造 价值 , 而 没有 关 于 生 态环 境 的价 值 的表 述 , 这 是 不全 面 的 , 也 是不 科学 的 。在 马克 思政 治经 济学 教 科 书 当 中明确 区分 了使 用价 值与 价值 这两个 概念 , 这 种 区分 曾 经为 其 劳动 价值 论提 供 了坚实 的理论 基础 。笔 者认 为 , 在 这种 价 值 观 的基础 上应 该更 具体 的提 出关 于生态 价值 的概 念 , 这 对 于马克 思生 态价 值观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存 在 意义 。因为 马 克 思 主义 哲学 认 为 , 使 用 价值 是 一 种 价值 , 而 且 在通 常 意 义 上 价 值 的一般 性就 表现 在对 人的有 用性 。由此 可 见 , 马 克思 的 劳 动价 值 与学界 所提 出 的生态 价值理 论并 不是 冲 突的 , 而这 种 价值 观恰 恰是 对于 马克 思主 义价值 观 的深化 和发展 。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摘要】《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非常重要,它提出了关于生态系统观点、自然界的循环与平衡、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价值观等内容。

这些理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观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探讨了《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挑战下,我们需要从中汲取借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生态观、生态系统、循环与平衡、人类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观、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复杂整体。

生态学家在研究生态系统的时候,不仅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注重整个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观的核心思想是生物、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认为自然界不是人类可以随意利用和改变的资源库,而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人类的长远利益。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观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倡实行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推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一观点不仅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也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态观的提出,为我们构建美丽家园、建设美好未来指明了道路。

2. 正文2.1 生态系统观点生态系统观点是《自然辩证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指出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元素和它们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整体,具有稳定性和循环性。

生态系统观点认为,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地理课堂中的培养策略

“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地理课堂中的培养策略

“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地理课堂中的培养策略【关键词】地理课堂价值观生态文明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之一,它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而生态文明价值观则是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所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就是指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

那么我们在地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呢?一、渲染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新课程改革下虽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讲解要简洁、精练、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仍然很关键,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点评仍不可或缺。

英国学者罗素有这样一句话: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教学手段应当是导火线、冲击波和兴奋剂。

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主题选择相应的语言渲染方式,通过爱憎分明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我在讲解环保斗士张正祥时,针对“3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血全部用在了保护滇池上……也阻止了那些采石场、采沙场、采矿场对滇池的破坏。

”这样一段材料,采用了深沉低调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而讲解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一内容时,我则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用清晰悦耳、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上海世博会是通过什么样的环保理念向世界传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从而向学生传递了激情。

二、视听结合,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我们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生听觉的功能,也要发挥其视觉功能,通过视听结合,用自己的真情流露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上地理课时,我刻意用丢在黑板下面废弃的粉笔头进行板书,看我写字很别扭,于是有的学生就叫我换新粉笔,甚至极个别的学生在下面冒出真是个“葛朗台”的话语。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ecological value)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 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

生态价值的表现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

生态价值观是近些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深入人们的脑海、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

其实,若较真论起来,它却和人类一样古老。

不信?你就问问那些考古学家,大凡挖掘出的古人类生活遗址,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的环境可能已经恶化,当初可是最宜居之地。

这还可以找司马迁作证:在他老人家的笔下,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草而居”。

可见,人类自古以来就知道生态环境对他们生活的价值。

如果说“逐水草而居”还是古代人类生活的本能使然,后来的人们就已经有保护生态的意识了。

安徽有个祁门县。

早在唐宋时期,祁门人迁居时,都要在新居周围栽迁基树。

如果第二年树活了,则说明此地可居住。

对于居家附近的山林,祁门人订立乡规民约封山育林。

首次封山时,全村男女老少皆到,族长当众宣布护林公约,还现场折断一棵树苗,意为“人树同毁”。

今日祁门不少山村,还有连片参天大树组成水口林,大多有数百年历史,根深叶茂。

当然也有反面的事例。

著名的古城楼兰从繁荣走向消亡,一说是大气候变化的原因,一说是由于古楼兰人的滥砍滥伐,尽管说法有七八种之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楼兰的消亡则是一致公认的事实。

在人类历史上,两河流域、恒河到黄河,从西到东所有的古文明,其兴盛或式微无不与生态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古人对生态价值的认识只是处于朴素的或者说是直觉的层面。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初。

那时,日本富山发生“痛痛病事件”,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死亡者达207人。

当年,我国的不少报纸均刊登有日本由于污染而怪病丛生的一些照片,但是那只是为了要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脑海里还没有生态价值观的概念,这就留下了隐患。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

学号:2014822021 姓名:张夫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生态价值观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基本生存,生存矛盾亟待解决。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按照自身的规律自发地演化,然而人类在自然界中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进化,逐渐从自然界中分化了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与自然界脱离了一切关系,人仍然以物质的的生命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受自然的养育和滋补,依赖自然界达到生存发展的目的。

同人类一样,社会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类主体在自然客体中进行生产活动来实现,这种生产活动以自然界作为实践对象,取之于自然界,用之于自然界。

马克思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界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体,并且为人和其他生物的继续生存发展提供养料和栖息场所,作为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物的存在以及行为活动都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二、劳动与科技让人类开始改造自然劳动改变了人类,造成了人同其它生物的本质区别,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们不会对自然界进行有目的性的改造活动,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是无意识地,这种无意识的存在也只能使自然界无意识地发展和自发地改变;人类拥有自由意识,能有目的性的产生利用和改造外部环境的行为,使自然环境变成符合自身利益的状态,人类以劳动的形式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实现自身的进化发展,也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理解自然规律,一步步意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开始按自然规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以或落后或先进的状态,伴随着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行。

以火的使用为标志,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紧接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人类开始慢慢地过上定居的生活;在工业革命浪潮的席卷下,人类进入了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

如何理解和确立生态价值观——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钱俊生

如何理解和确立生态价值观——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钱俊生

以及 整个
后 导 致草场 的完全崩溃
这是
场悲剧

人们争相
取 得 了 工 业 文 明 建设 的

个又

个 伟大胜
获 得 最 大 利 益 出发

力求 从 开 发 利 用 资 源 获 得 最 大



但是

必 须 看到
人 类 中心 主 义 价 值 观 也 制 造 了 人 与

不 断增加 开发 力度
但 是 并 不 进 行 资 源 保护 和 改
略 的一大 障碍 。由于 资源无价 ,可 以无偿 使用 ,使得 人们 对资 源不 加爱惜 ,以粗 放型 的经 营方式来 换取 短期 的经济
效 益 。我 们 过 去 曾用 “ 天苍 苍 ,野 茫茫 ,风 吹草 低 见 牛 羊 ” 的诗 词来表 达茂密 大草原 的景 象 ,可 是就有 人为 了暂

可 以 谁 采谁 有
否 认 自然 价 值 是 长




美 国学 者加 勒 特

哈 丁把地 球想象为

个完全开放

掠夺

浪 费 和 滥 用 矿 产 资源 的 理 论 依 据

也是生态
的牧 场
在这 里



个 牧 民 都 寻 求使 其 财 富最 大化



资源 危机 的 思 想 根 源
常都 会放 养尽 可 能 多 的牲 畜
就达 1 8 0 万元 。有人称 这也是 “ 发展 经济” ,然而 ,这种发 展 的结 果是 环境被 严重 破坏 。这种 破坏也是 自1 9 9 3 年 以来

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 态 社 会 主 义 价 值 观 对 我 国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启 示
赵 园 园
( 州 大 学 西 亚 斯 国际 学 院 基 础 教 学 部 , 南 新 郑 郑 河
摘 要 :当今 世 界 , 态 环 境 问题 日益严 重 , 态 问 题 不 生 生 仅 使 人 与 自然 之 间 变得 不和 谐 . 而且 使 人 与人 之 间 变 得 不 和 谐, 更成 为人 们 共 同关 注 的 问题 。 国作 为 一 个发 展 中 国 家 , 中 无 论 是 发 展 经 济 、 高人 民 生活 水 平 , 是促 进 社 会 进 步 , 处都 提 还 处 需要 自然 资源 和 生 态环 境 的 支撑 . 因 此研 究 生 态 社 会 主 义 生 态价 值 观 对 于加 强 我 国生 态文 明 建 设 显 得 日益 重要 和 必要 。 关 键 词 :生 态价 值 观 生 态社 会 主 义 价 值 观 生 态 文 明 建设 启 示 生态 价值 观 的基 本 观 点 生 态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家 通 过 揭 示 生 态 中 心 主 义 ,以 及 生 态 中心 中义 在 人 与 自然 关 系 问 题 内在 缺 陷 。揭 示 了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式 使 劳 动 异 化 , 剧 了人 与 自然 的矛 盾 的 问 题 。 决 这 一 加 解 目标 的唯 一 前 景 , 把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与 自然 的 关 系 同 共 是 人 产 主 义 结 合 起 来 , 构 自己 的生 态 价 值 观 。 建 在 生 态 价 值 观 上 ,一 般 存 在 生 态 中 心 主 义 和 人 类 中 心 主

4 10 ) 5 10

义 两 种 倾 向 。生 态 中 心 主 义 主张 “ 自然 价 值 论 ” “ 和 自然 权 利 论 ” 强 调 自然 具 有 不依 赖 于 人 的 内 在 价 值 , 应 是 道 德 关 怀 . 理 的对 象 。 类 中 心 主义 将 人 类 作 为 生 态 主 体 , 自然 作 为 生 态 人 将 客 体 . 生态 价值 观则 是 自然 对 人 类 社 会 的 有 用 性 判 断 。 调 其 强 人 类 保 护 自然 环 境 只是 为 了保 护 自己 的利 益 , 开 了人 类 , 离 自 然 也 就 无 所 谓 价 值 , 人 和 自然 之 间 的关 系类 比为 “ 族 和 臣 把 贵 民之 间的 关 系 ” ,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求人 类像 贵 族 保 护 臣 民 ①从 要 那 样 . 担起 保 护 自然 的 责 任 。 承 针 对 绿 色 运 动 中流 行 的这 两 种 不 同 的 价 值 观 ,生 态 社 会 主 义 者 揭 露 了 资本 主 义 条 件 下 人 与 自然 之 间 异 化 的 j 实 , 见 指 出人 类 在 检 讨 人 与 自然 关 系 。 决 生 态 危 机 时 , 当把 人 类 与 解 应 自然 看 作 是 一 个 相 互 作 用 、 互 影 响 的统 一 整 体 , 应 当放 弃 相 不 “ 类 尺 度 ” 。 立 足 于 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统 一 。 人 ②应 生 态社 会 主 义者 认 为 ,生 态 问题 的根 本原 因就 在 于人 与 自 然 是 通 过人 的实践 而 形成 的 整体 性存 在 ,所 以生 态 问题 不 是 自 然 的问 题 , 是 社会 的问 题 。一方 面 , 会 是 自然 的 一部 分 ,我 而 社 “ 们 是 自然界 的一部 分 , 不是 在 自然 界之 上 ; 们 赖 以进 行 交流 而 我 的一 切 群众 性 机 构 以及生 命 本身 ,都取 决 于我 们 和生 物 圈 之 间 的 明智 的 、 恭毕 敬 的相 互作 用 ”。 自然 又 是人化 ( 毕 ③ 社会 化 ) 自 的 然, 因此 社会 和 自然不 是 对立 的。另 一 方 面 , 自然 制 约并 改 变着 社会 . 会 也在 改 变 自然 ; 改变 了 的 自然 又反 过 来 影 响社 会 的 社 被 进步 , 因此社 会 和 自然 又 是互 相作 用 的 。如 此 反 复 , 成 了人 与 构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应该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提倡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行动。

五、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我们应该在教育、宣传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六、增强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宣传等途径,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让这些意识深入人心。

七、提倡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出行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方面之一。

我们应该提倡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高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中国绿发核心价值观

中国绿发核心价值观

中国绿发核心价值观
"绿发"是中国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绿发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包括:
1.生态文明:绿发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人类社会
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生态文明将可持续发展、生态
保护和经济增长紧密结合在一起。

2.绿色发展:绿发鼓励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
污染、提高能源效率和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法。

3.生态保护:绿发强调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包括植被恢
复、水体保护、空气质量改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4.社会责任:绿发强调了每个人和每个社会成员对生态环境的责
任。

个体和社会组织被鼓励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5.全球合作:绿发也提倡国际合作,因为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
的,需要国际社区共同努力来解决。

总之,绿发核心价值观强调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是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指导思想之一。

这一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并鼓励个体和社会集体共同努力,以确保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未来世代的福祉。

生命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

生命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

生命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
生命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评价,而生态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评价。

生命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人类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生命价值观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保护,不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或其他背景。

生命价值观也强调生命的平等和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生态价值观则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评价。

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环境是有价值的,它们不仅仅是人类利用的资源,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生态价值观认为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生态价值观也强调可持续发展,认为我们应该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世代的需求。

生命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需要。

同时,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环境也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价值观。

只有当我们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环境时,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类社会得以长久存在。

中国传统生态价值观

中国传统生态价值观

中国传统生态价值观纵观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总能发现有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甚至渴望回归上古三代愿望的优秀篇章。

其脍炙人口程度一方面得力于诗篇精髓与读者心灵产生的共鸣;一方面也间接地体现了五千年来中华儿女对于和谐自然的一种向往和渴望。

但是,我需要说明的是,这样一种向往背后的中华儿女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是非理性的。

就中华民族自古存在的实用主义心理探讨而言,基于实用原则下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仅仅只停留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特别是农耕生活部分。

而对于自然中一些抽象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却鲜有成就。

这样一种无知没有经过一代代的努力而消失,反而在血脉和文化的传承中一代复一代的进行。

尽管会出现先人对于部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消除人们因此产生的对于大自然的的无知与畏惧。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价值观念,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这个民族中。

一方面,基于实用功效原则或者功利主义下,人们渴望在最少的土地中取得最大的收益,从统治者到平民奴隶都一致推行着物尽其用政策,统治阶级渴望增加国库收入而鼓励生产,推行围湖造田等政策,下层平民为了应付税收而盲目开垦,其间还时不时因为上层阶级的需要而滥砍滥伐(黄土高原据考证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一切均能够体现出基于对大自然无知前提下产生的无畏心理;另一方面,在这样一种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下产生的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当然主要是生态问题,譬如说黄河的洪涝灾害,封建社会从未得到解决的蝗灾,以及大旱等自然灾害(这些一部分是自然规律自然形成,一部分确实在人们不当利用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却因为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无知而体现为神化大自然的崇拜心理,这体现在民间供奉各自神仙以及统治者的祭天祈雨祈福,中华民族的神仙体系大抵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产生的。

所以说,就整体而言,中国传统生态价值观是基于功利主义而产生的对于大自然的无知与非理性。

就部分来看,不同历史阶段往往产生不同的生态价值观,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的时代往往表现为探索自然阶段,在该阶段人们往往热衷于对于大自然好奇而认知自然,部分程度的改造自然;而自秦朝统一之后,特别是董仲舒改革儒学形成大一统局面下,人们转而把重心转向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融洽以及统治者怎样维持稳定局面,协调各方矛盾等等,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在先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发展不大。

《现代生态价值观》PPT课件

《现代生态价值观》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
依照这种观念看来,自然本身无所谓价值, 必须有人感觉到价值,价值才会存在, 没被感知的价值是无意义的。自然作为 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人 而言只是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只有工具价值的一面,。自然环境的各 要素之间也没有内在的相互要求,只有 一种本能的适应和被适应,是一种被动 的相互作用关系。
精选课件ppt
14
摩尔的观点
摩尔认为,具有善性质的事物可以分两类:一 类是自身就具有善性质的事物,这种事物应当 说是自成目的的,所以这种善可以被称为“目 的善”或“内在善”,它表明该事物具有的是 内在价值。“如果一事物凭其本身而绝对孤
立地存在,可判断其为善,那么,该事物就
是目的善,就具有内在价值。”这也就意味
精选课件ppt
16
按照摩尔的观点推论,自然的内在 价值是指由自然自身所决定的,而 非人为所规定的那种意义存在,它 是对自然界自成目的性的一种表征, 是一种通过直觉把握的,自明的原 理。
精选课件ppt
9
自然有正面的价值也有负面的 价值
如果我们把自然给我们的益处看作是正 面价值,那么自然对我们的伤害就是负 面价值。现代社会大量存在的是因为人 类对自然的认识不够充分和不合理的开 发利用,才造成自然把负面价值呈现给 人类。例如,当人们把野生动物能够给 人们带来金钱、美味,当作自然的正面 价值看待时,由野生动物所传播的 SARS病毒也把负面价值带给了人类。
1、发展经济时,对自然环境的行为怎 样做才是正确和公正的?
2、自然本身是否具有价值?
3、人们是否需要对生物和自然界讲道 德
确认自然的价值(内在价值,工具价 值)不仅是生态伦理学和系统哲学中的 一个主要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与传统价 值观的一个主要分歧。

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

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

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1. 环境保护角度:绿色生态价值观倡导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

通过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我们可以推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行动,以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社会经济角度:绿色生态价值观鼓励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模式,这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并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健康和福祉角度:绿色生态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可以减少空气和水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

4. 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绿色生态价值观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培养人们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向年轻一代传授环境知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环保倡导者和领导者。

5. 政策和法律角度: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有助于推动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法规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行动,推动绿色发展。

6. 国际合作角度:绿色生态价值观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环境保护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如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

总之,倡导绿色生态价值观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通过从环境、社会、经济、教育、政策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全面推广绿色生态价值观,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可持续的未来。

现代生态价值观

现代生态价值观
23
动物也有需求,客观对象也能满足其需 要,但是动物与对象之间并不构成价值 关系,动物的需要只是一种本能,对象 对其需要的满足并不以对对象的认识为 前提,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动物对于 外部环境和对象的适应以及环境与对象 对动物的选择,因此,动物不能成为价 值关系的主体。
24
在生态伦理学看来,任何一个生命系统 都有其自身的目的,这个目的便是这个 系统的价值之所在。生态系统有内在价 值,人类的价值属于它的组成部分;同 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来说也具有工具价 值,没有生态系统的支持,人类就不能 存在和发展。
16
按照摩尔的观点推论,自然的内在 价值是指由自然自身所决定的,而 非人为所规定的那种意义存在,它 是对自然界自成目的性的一种表征, 是一种通过直觉把握的,自明的原 理。
17
霍尔姆斯• 罗尔斯顿的观点
霍尔姆斯• 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某些 自然情景中所固有的价值,不需要以人类作为参 照”。[1]每个生物都有一种内在的目的,每个生物 就是自身的目的,因而每个生物具有自身的善。所 有生物都把“自己的种类看成是好的”,这意味着 一切生物都主动地捍卫它们的生命,奋力传播自己 的物种。动物在受到威胁时会明显地主动逃避或战 斗,有时尤其为繁殖而争斗。 [1]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 耳、叶平译. 第189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0
理性地思考,对于自然的工具价值的把握应 当在人和自然所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中来进行, 人与自然所形成的主客体关系是通过人的认 识——实践活动而现实地生成的,而在人的 认识——实践过程中,从来不是一种尺度在 起作用,而总是两种尺度在起作用,即人的 尺度和自然物的尺度,只有共同遵循这两种 尺度的要求,主客体关系才会产生,价值也 才会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价值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了一段“之”字形的路。

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畏惧渐渐转变为征服,渴望通过不断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永无止境的欲望。

久而久之,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天灾频降,人类生存环境遭到重创。

大灾面前,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

其表现形式有: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人类对生态价值观的解读各有不同,其中最受认可的为:在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人类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欲望不断膨胀。

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各种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并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对以自然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处,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生态价值。

“人类中心论”将人类与自然对立,强调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支配作用,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自然中心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类只能顺应自然,阻碍了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考虑了人的利益,又考虑到自然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追求长期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二是通过制度变革保证科学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解决生态危机不是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经济的增长,而是在于如何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三是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摒弃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使人们从劳动中而不是消费中得到满足。

科学地认识生态价值,树立正确的圣坛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自然的“人类中心论”,也要抛弃臣服自然的“自然中心论”。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应,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