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案12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答谢中书书教案(一):《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2.了解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以至背诵。
2.理解课文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五)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多媒体课件(六)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很美的山水小品文,篇幅短小却很有意蕴。
对于学生来说也很好理解,文章的重点在于美字,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去品味美。
在课前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自主的理解课文大意,这样在理解课文上就变得简单一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孔子以前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超多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
这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样样的文章呢?我们一齐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在这一环节联系过去所学资料,让学生对所学资料有必须了解。
同时简单的诗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要求大家透过研读课文,体味文中的秀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
目标的出示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便于发挥学生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三、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齐,这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
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
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范文三篇天气晴朗的夜晚最适合夜游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课前准备】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答谢中书书教案5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5篇答谢中书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过程与方法感知课文内容,赏析景物,分析思想感情态度与情感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重点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难点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方法图片展示法、讨论归纳法、举例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或设计意图导入、解题与背景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
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书(shū)①写字;记录;书写。
②字体。
③装订成册的著作。
④书信。
⑤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
例如:书本——③装订成册的著作书写——①写字;记录;书写书信——④书信楷书——②字体判决书——⑤文件展示课件。
2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
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好读书,喜道术。
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
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
看课件,听讲解,做笔记1、从学过的课文导入,形成比较。
答谢中书书教案(多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3)了解作者谢灵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领会山水之美的真谛,提高审美情趣;(3)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答谢中书书》的字词句式和语言特点;2. 理解文中描绘的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表达;3. 掌握文学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2. 体会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技巧;3. 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2. 学生预习《答谢中书书》,了解作者背景及文本内容;3. 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谢灵运的生平介绍;(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山水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答谢中书书》,理解文本内容;(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赞美;(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朗读、背诵等。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完成相关的练习题;(2)选择一篇类似的山水诗进行鉴赏,下周分享。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答谢中书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及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景物之美、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本文布局的巧妙,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分钟1、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
书籍、文字、信件、课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2、请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继续通过查工具书来解释这些词中“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书(shū)①写字;记录;书写。
②字体。
③装订成册的著作。
④书信。
⑤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
例如:书本——③装订成册的著作书写——①写字;记录;书写书信——④书信楷书——②字体判决书——⑤文件二、引入课文,感知内容 10分钟学生齐读感受(一)、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认识,猜想一下两个书分别该怎样去理解。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2、让大家这样凭空猜想两个书的意思,似乎有些为难大家了。
这样吧,老师把“答谢中书书”的出处告诉大家,可能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书”的意思。
(大屏幕上展示《答谢中书书》一文)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谢中书书”为题的文章,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你能从中得到启示吗?明确:本文属于书信体裁。
3、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读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样理解这两个“书”字?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称谓。
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作者谢灵运的背景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理解。
3. 作者谢灵运的背景和文学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理解。
2. 欣赏古典诗词,理解诗中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谢灵运的背景和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答谢中书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词和句子做好标记。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重点解释难点词汇。
(2)分析诗中的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
5.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诗的韵律美。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课后注释,巩固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谢灵运的其他作品。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谢灵运的《答谢中书书》与其他山水诗的区别,如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
2. 创作练习(1)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山水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答谢中书书教案(精选6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精选6篇)《答谢中书书》作为书信残篇,既无开头称呼,又无结尾落款,仅有一段写景文字和作者寥寥几语的感叹,给学生对为何无“能与其奇者”的解读留有了充足的空间。
店铺今天为大家带来答谢中书书教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答谢中书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朗读、想象、体会中理解文章,感受山川之美、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
2.读读背背,积累文言词汇和篇章3.培养优美自然地表达的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
设想通过读、说来落实。
教学难点本文布局的巧妙。
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一、导入(一)汉字中有许多象形文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两个古代象形字,请学生看一看是什么字。
瞧!这两个字多美,就像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山――山峰、山谷、峭壁;川――河流蜿蜒,奔流不息。
“川”的一个字义就是――河流,比如成语川流不息;“川“还有另一个字义――平原,比如成语一马平川,这个字义我们今天暂且不说。
(二)古往今来,有不少诗歌都吟咏了山川之美,我们学过的也有不少。
同学们能否在记忆中搜寻一下,背出一句两句呢?(三)这样的诗歌真是不胜枚举。
看来,山水之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内容)啊!这就叫“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板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同学把书翻到136页《答谢中书书》,我们一起把注释1朗读一遍。
于是,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回给谢中书的一封信”,第二个“书”是书信的意思。
今天,我们就与古人一起,神游山水之间,共谈山川之美。
二、学习、欣赏(一)初读1. 听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注音。
板书:颓tuí 与yù ,并点一点这是“与”意“参与”时的读音。
2.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读准确,读顺畅。
两遍。
(二)理解“高峰入云――沉鳞竞跃”大意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之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
究竟如何之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高峰入云――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答谢中书书》【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感知主要内容。
2、学习写景状物方法以及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体会文章的意境,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川之美,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
2、体会画面布局的巧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山。
有《陶隐居集》《真诰》《真灵位业图》《本草集注》《养性延命录》等著作流传于世。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整体感知1.看图朗读2.解词、翻译:(详见课件)3.理清课文结构(一)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二)分写:四季之景、晨昏之景。
(三)总写: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合作探究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2、文中具体描写景物的句子是哪些?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山川之美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1)多种视角相结合: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静景)2)时间上:早晚结合晓雾将歇(静),猿鸟乱鸣(动);夕阳欲颓(静),沉鳞竞跃(动)3)动静结合(形体、声响方面)4、统领全文的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其中“美”字点名全文的中心。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丽景色的了,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妙处,表达作者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6.“一切景语皆情语。
《答谢中书书》课教案
《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解读、赏析、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3. 学生朗读和背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领悟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谢灵运及其作品《答谢中书书》。
(2)引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深层含义。
(2)学生通过解析、赏析、比较等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1)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翻译课文。
(3)了解作者谢灵运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背景。
(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3)通过写作练习,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答谢中书书》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翻译。
3. 作者谢灵运的背景和创作风格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深入理解。
3. 写作练习中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答谢中书书》的文本。
2. 作者谢灵运的背景资料。
3. 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
4.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谢灵运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答谢中书书》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进行翻译。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和展示。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3)拓展学习,推荐相关阅读材料。
六、教学评价:1. 朗读和背诵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答谢中书书》。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测试或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看是否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并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优秀5篇)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优秀5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识,背诵课文。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感情。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赏析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赏评佳句,感知情感。
【教学步骤】读--写--说【教学准备】教学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二、读。
1、读课题。
解释课题。
2、读资料。
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概况。
3、读课文。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3)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①自由阅读,结合注释和老师补充的解释翻译课文。
②齐读,指导学生理出层次。
③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写景内容的壮美和秀美;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赞叹和陶醉。
(4)诵读。
二、写。
1、指导学生如何写佳句赏评。
2、示范佳句赏评。
3、要求学生写佳句赏评。
三、说。
请学生展示自己写作的佳句赏评的成果,给予学生指导。
三、布置作业。
将本文改写成现代散文。
答谢中书书教案篇二教材分析: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味,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交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领会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缜密的结构,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巧妙而缜密的构思。
学情分析: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地笔讴歌了祖国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1、注音:夕日欲颓沉鳞能与其奇2、几个重点词语:五色交辉四时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3、学生交流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通用13篇)《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通用13篇)《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文章字词的梳理。
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4、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
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
教学课时:1~2课时《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
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
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
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
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
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分析:这一句是动态描写。
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
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优秀3篇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12学习目标1、朗读,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研读,品味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3、探究,体会作者沉迷山水之怡然自得。
教学设备:录音机和磁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释题,简介作者、写作背景,明确学习目标答:答复。
谢中书:谢征,作者的朋友。
中书,是谢征的官职。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
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简介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二、初读,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翻译句子,整体感悟。
1、正音:颓:tuí与:yù2、释词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散。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欲界:指人间。
仙都: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
或指天堂。
3、翻译句子:每人任选一句翻译,看谁译得又快又好。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山:青、高水:清、秀三、分析课文的结构。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结构。
四、朗读,入文入景,品味语言之美。
1、复习重点字词:四时、俱、歇、颓、沉鳞、欲界、仙都、与2、你体会到本文的语言特色了吗?句式很整齐,大多是四字(言)一句,加上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读来朗朗上口。
五、分析课文意境美。
1、思考:本文美在何处?2、描写景物的方法,你学会了吗?1、抓住景物的特征;山:青、高水:清、秀2、按照一定的顺序;总分总3、注重图画美:色彩的搭配、观察的视角、感观的冲击、动静结合……六、小结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教案:《答谢中书书》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答谢中书书》。
本文是南朝时期文学家谢灵运给好友中书令谢庄的一封回信,信中谢灵运以山水之美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爱的陶醉和自豪,透露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人生哲理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中书”、“陶醉”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谢灵运及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会欣赏山水之美,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山水之美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2.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山水之美吗?b. 引导学生回忆山水诗人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题目。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课文内容,解释词语的含义。
b.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4. 朗读训练:a. 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b.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5. 小组讨论:a.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山水之美。
6. 课堂小结:b.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答谢中书书》山水之美——作者情感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山水之美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山水之美,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其他山水诗人的作品,如王维、孟浩然等,进一步感受山水之美,提高文学素养。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教案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教案《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默写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三峡》,见识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现在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江南另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景,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2.作者介绍: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
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
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
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
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解说:教师优美的导入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他们的成果可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学到自己没有找到的知识。
)3.解题答谢中书书①答:回复。
②谢中书:见课文注解①。
③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
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
二、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课文陶弘(hóng)景晓雾将歇(xiē)夕日欲颓(tuí)与(yù)其奇者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品味探究1.文章是怎样描绘秀美山川的(参考《三峡》的各种描写角度)2.本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1.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答谢中书书》。
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中书令褚遂良之间的交往故事。
通过王羲之给谢中书回信的过程,展现了王羲之高尚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
文章以书信的形式展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王羲之、谢安、褚遂良三位人物的形象特点。
2. 能够领会文章所传达的真诚、善良、宽容的美好品质。
3. 能够默写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书信格式、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词语的含义。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传达的美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互动话题引入,询问学生是否曾经给朋友或家人写过信,写信时的心情和感受。
通过回忆和分享,激发学生对书信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词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书信格式、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词语的含义。
重点分析王羲之、谢安、褚遂良三位人物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传达的美好品质。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或段落,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交流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答谢中书书》板书内容:1. 书信格式2. 古代文化常识3. 人物形象分析4. 美好品质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王羲之、谢安、褚遂良三位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案:王羲之: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宽容大度;谢安:聪明睿智、善于辞令、真诚善良;褚遂良:忠诚正直、勤政爱民、谦逊有礼。
2.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真诚、善良、宽容的理解和体会。
《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附板书)
《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附板书)《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附板书)导语:《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
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附板书),欢迎阅读!教学目标: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点: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难点:1、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美诗文,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作。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二、解题:谁来解释题目《答谢中书书》?明确:答,回;谢中书,即谢徵(掌朝廷机密文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这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谈山水的信。
过渡语:这封回信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精彩的山水诗,走进这富有诗意的画境中,让我们与作者共同欣赏这奇山异水吧!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思考:你们用什么感情读课文?明确:可用“赞美”“愉悦”“自豪”等感情来读课文。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答谢中书书语文教案
答谢中书书语文教案《答谢中书书》一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喜爱。
答谢中书书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借助解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3、背诵本文。
过程与方法: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二、学情分析作为初级中学的八班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育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一)教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育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为此,我主要采纳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诵读法、讨论法、自学法等。
(三)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1、让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大导入: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美景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学们,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
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1、文章字词的梳理。
2、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3、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4、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1、了解《答谢中书书》中的优美意境、缜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2、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这两篇文章极其短小精悍,而所蕴涵思想深度却比较深刻。
要让学生真正意义上从作者个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来领悟文章对中学生来说显得过于苛刻,所以教学上准备以读为方法,以品为重点,以练习为手段。
教学课时:1~2课时《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分析: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
能够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
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
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
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
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分析:这个句是动态描写。
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
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
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分析: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
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
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五、文章主旨和结构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
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并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全文能够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二)完成班本教材相关练习:略板书设计: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美”点明文章中心。
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
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澈见底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6~7句:先以概括总结全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
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又因作诗讽刺新法,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
宋哲宗朝,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
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
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他是一个全能的作家,诗词、文章的造诣都很高。
他的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宛转,同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家并称。
诗的风格,雄浑自如;词的创作,题材广泛,境界阔大,一扫唐末五代以来词的绮艳柔靡风尚,成为豪放派的先驱。
另外,他还工书善画,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又善绘画,喜画竹和枯木怪石‘著作汇为《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还有很多优美的散文。
二、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
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
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
本篇也不例外。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分析:这是第一层,叙写中庭步月。
首先交代了步月的时间和原因。
“解衣欲睡”是说寒夜寂寥,百无聊赖,或许在睡梦中能够忘却人世的一切忧愁和烦恼;“月色人户”一句,作者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而诗人也是如见久违的朋友,欣然相迎。
这里我们能够想见作者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
但“欣然起行”四字已见诗人的兴奋和喜悦,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伏一起,一沉闷一活跃,完全是两种心情,两种节奏。
但一人独步,未免寂寞,应该有人共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夜。
“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字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的心情由欣喜而转入沉思,发出了低沉的喟叹,文章也所以显得跌宕多姿。
这句话也能够分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写出作者在贬居时的抑郁寡欢,即使是多年来的老友,也不敢与他来往,暗写出内心的悲凉,这悲凉之情是笼罩着贬谪生活的浓重阴影。
二是作者在寂寞中寻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也所以自然过渡到下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这个句好像不假思索,可见张怀民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
“怀民亦未寝”的“亦”字写出这个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未寝”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只这个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人的同心之情了。
“相与步于中庭”与“无与为乐者”对照起来读,前后显得有照应,有变化,文情的跌宕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舒展,宛如在清冷的琴弦上拨出了几个欢快的音符。
“步于中庭”即漫步在庭院中;这种月光下的漫步,是多么富于诗意!它不同于宁静的凭栏眺月,也不同于狂放的饮酒赏月;而是静中有动,把恬静的心境和诗意的感受化为从容的步履。
他们尽能够不发一言,但那和谐的步月节奏,已足以表达出相互默契的心声了。
分析:这是第二层,写月下庭中景物。
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
进而写清澄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触类生发,把隐喻又推动一层,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莫辨。
正当读者恍惚迷惘之时,作者却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
”读者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具现。
而整个意境中有动有静:“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
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
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分析:这是第三层,抒发作者面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触。
作者连发两问,却无需回答。
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余甘。
看来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以“闲人”自傲。
当时他虽有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是自宽自慰。
从官场上的失意者变为大自然的欣赏者,他能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说明他能够发现自然美,吟咏自然美,同时也是在发现自己,吟咏自己。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最后这个句慨叹,诚然有自豪和自慰的意味,但较多的还是惆怅和悲凉。
世间如此孤寂者又有几人呢?谪居的境遇,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
虽然作者情怀豁达,尽力在排遣内心的苦闷,但消极的情绪还是无可奈何地流露出来了。
三、内容简析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总共只有八十四个字,但作者用极为简洁的文笔,把叙事、写景和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章充满着诗情画意。
读此文,读者如同欣赏一件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
文章的开始点明时间,时值深冬,夜色已深,写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引起了作者赏月的心情。
“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情趣。
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月夜往承天寺找友人到庭中散步的事:从“解衣欲睡”到“欣然起行”,从“至承天寺”到“寻张怀民”,从“怀民亦未寝”到“相与步于中庭”,事情的前前后后描述得十分清楚。
能够说,作者把抒情与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他当时喜悦和闲适的情趣真实地表现出来了,给读者一种真挚的美。
在文章的后面,作者写了美好的月景,又引出了作者叹惜无人赏月的情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暗示世间的人大都无心流连景色,一心追逐名利,显露出作者厌世嫉俗、愤郁不平的感情。
作者在抒情中描绘了月下庭中的景物,用“积水空明”,状写月光澄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月影姗姗可爱。
这都是从实在的感觉中得来的。
作者用巧妙的比喻把它们形象化了,就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给读者一种风景画的美。
四、关于张怀民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
他于元丰六年(1083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
他曾筑亭于住所旁,在那里能够纵览江山的胜况,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
苏轼的弟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
文章说张怀民虽然屈居主簿小类的小官,但心地坦然,不把迁谪之事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感之容,是一位有过人自制力的性格倔强的人。
这就无怪乎苏轼要引他为同道和知己了。
(二)重点思考: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能够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
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探究学习: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
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
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
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