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学》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课时).总结

《电工电子学》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课时).总结

1 1 1 1 R R1 R2 Rn
分流公式
+
i i1
R1
i2
R2
R2 i1 i R1 R2
R1 i2 i R1 R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
IS1 IS2 IS3 IS
并联
IS= ISk
注意参考方向
IS= IS1+ IS2 - IS3
串联
电流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且每个恒流 源的端电压均由它本身及外电路共同决定。
想想
US
练练
在电路等效 的过程中,与理 想电流源相串联 的电压源不起作 用;与理想电压 源并联的电流源 不起作用。 is=is2-is1
KVL通常用于闭合回路,但也可推 广应用到任一不闭合的电路上。 例:列出下图的KVL方程
a + uab b - + us3 -
i1
+ us1 -
R1
i4
+ us2 -
i2
R2
uab us3 i3 R3 i2 R2 us 2 i1R1 us1
uab us3 i3 R3 i2 R2 us 2 i1R1 us1 0
导线 理想化 电源
I
电 池
灯 泡
+
_ 电源 E
R
U
理想化 元件
负载
今后我们分析的都是 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1-1电路中的物理量及其正方向
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求解电路物理 量,其中最基本的电路物理量就是电流、电 压和功率。
一、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电工技术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

电工技术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本章是学习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主要包括电压、电流 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功率和电位的计算等。

主要内容:1电路的基本概念(1) 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的系统。

(2) 电路的组成:电源、中间环节、负载。

(3) 电路的作用:①电能的传输与转换;②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 .电路元件与电路模型(1) 电路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① 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② 有源元件:分为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两类。

(2) 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所组成反映实际电路主要特性的电路。

它是对实际电路电 磁性质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采用电路模型来分析电路,不仅使计算过程大为简化,而且能更清晰 地反映该电路的物理本质。

(3)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①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电路,两种电②当两种电源互相变换之后,除电源本身之外的其它外电路,其电压和电流均保持与变换前完全相同,功率也保持不变。

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以及参考电位(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流、电压、电位以及电功率等。

(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为了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引入参考方向的概念。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规定的电流、电压的正方向。

当按参考方向来分析电路时,得出的电流、电压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正值表示所设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负值则表 示两者相反。

当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称它们为关联参考方向。

一般来说,参考方向的假设完全可以是任意的。

但应注意:一个电路一旦假设了参考方向, 在电路的整个分源之间的等效变换条件为:U s I s R o 或 1SR o析过程中就不允许再作改动。

(3)参考电位:人为规定的电路种的零电位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

Va = U a 0
1.2.3 电位(二) 电位(
2.如果已知a、 b两点的电位各为 点间的 电压 , , 则此两
U ab = U a 0 + U 0b = U a 0 − U 0b = Va − Vb
即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的电位的差 3.参考点不同,各点的电位不同,但两点间的 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3.由图1.7(a)知,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0时, 电压源实际上是发出功率; p<0时, 电压源实际上是接受功率。
p = us i
二、电流源(一)
1.电流源也是一个理想二端元件,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1)电流源向外电路提供的电流i(t)是某种确定的时 间函数, 不会因外电路不同而改变, 即i(t)=is, is是 电流源的电流。 (2) 电流源的端电压u(t)随外接的电路不同而不同。 2.如果电流源的电流is=Is (Is是常数), 则为直流电流 源。
2.电工基础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 电流、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电流、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电流、 电压的参考方向 2. 会判断电流、 电压的实际方向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电流、 电压的参考方向 1.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间的关系 2.两点间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一)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对具有两个引出端的元件, 称为二端元件; 对具有两个以上引出 端的元件, 称为多端元件。
1.1.3 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 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 便构成了电路模型。
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 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思考题
1.什么叫电路模型?建立电路模型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

电路原理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原理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2.3 电功率
1. 电功率的定义 电功率的定义 图1.11(a)所示方框为电路中的一部分a、b段,图中采用了关 联参考方向,设在dt时间内,由a点转移到b点的正电荷量为dq, ab间的电压为u,根据对式(13)的讨论可知,在转移过程中dq失去 的能量为
dω (t ) = u (t )dq (t )
I1 a b I3 I2 c
d
图1.4例1.1图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 电压的定义及单位
u=
dω dq
(1—3)
在电路中,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简称伏(V),实用中还有千 伏(kV),毫伏(mV)和微伏(µV)等。 2. 用电位表示电压及正负电压的讨论 (1—4) (1)如果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获得能量,由a点到b点为电 位升(电压升),即 u ab = u a − ub < 0 (2)如果电荷由a点移到b点, 失去能量, 则a点为高电位端 (正极), b点为低电位端(负极)由a点到点b为电位降(电压降), 即 u ab = u a − ub > 0 3.直流电压的测量 直流电压的测量 在直流电路中, 测量电压时, 应根据电压的实际极性将直流 电压表跨接在待测支路两端 。
电路模型与电路图 所谓电路模型,就是把实际电路的本质抽象出来所 构成的理想化了的电路。将电路模型用规定的理想元件 符号画在平面上形成的图形称作电路图。 图1.1就是一个 最简单的电路图。
+ US - RS RL
图1.1电路模型图
1.2 电路变量
电学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如:电流 电压 电功率 电流、电压 电功率和 电流 电压、电功率 电能量等是研究电路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的电路变量。 电能量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 电流的表达式及单位 dq i= (1—1) dt q (1—2) I= t 国际单位制(SI)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时间的单 位是秒(s),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简称安(A), 实用中还有 毫安(mA)和微安(µA)等。

第一章,热力学基本规律

第一章,热力学基本规律

一.几个基本概念:1.孤立系,闭系和开系:与其他物质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叫做孤立系;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叫做闭系;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叫做开系。

2.平衡态:经验表明,一个孤立系统,不论其初态多么复杂,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将会达到这样的状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在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样的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态。

3.准静态:所谓准静态过程,它是进行的非常缓慢的过程,系统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可以看做是平衡态。

4.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如果一个过程发生后,无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可能把它留下的后果完全的消除而使一切恢复原状,这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反之,如果一个过程发生后,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完全消除而令一切恢复原状,这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5.理想气体:我们把严格遵从玻意耳定律、焦耳定律和阿氏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二.热力学定律1.热平衡定律(即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物体A和物体B各自与处在同一状态C达到平衡,若令A与进行热接触,他们也将处在热平衡,这个实验事实称为热平衡定律。

2.热力学第一定律:自认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传递与转化中能量的数量不变。

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热力学第二定律:1)克氏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理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几点需要说明:在两个表述中所说的不可能,不仅指【1】在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直接从单一热源吸热而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或者直接将热量从低温物体送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而且指【2】不论用多么复杂的方法,在全部过程终了时,其最终的唯一后果是从单一热源吸热而将之完全变成有用功,或者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哲学第一章

哲学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基本概念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P24)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P24)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P24)4、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P25)5、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一时的产物。

(P25)6、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P25)7、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P25)8、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实物的内部矛盾。

(P26)9、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P26)1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P26)11、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P27)1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P28)13、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P28)14、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P28)15、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P28)1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P29)17、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P30)18、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物质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

电工电子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

电工电子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
37
1-3
电阻元件
有源器件 :需能(电)源的器件 。
有源器件一般用来信号放大、变换等。 IC、模块等都是有源器件 。 无源器件 :无需能(电)源的器件 。 无源器件用来进行信号传输,或者通过方向性 进行“信号放大” 。 容、阻、感都是无源器件 。
38
例1.3-1 阻值为2Ω的电阻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 已知电阻上电压 u(t)=4costV,求其上电流 i(t)、消耗的 功率p(t)。 解:因电阻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所以其 上电流
11
1-2
电路变量
若dq(t)/dt为常数, 即是直流电流,常用大写字母I
表示。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 简称“安”。
1kA 10 A
3
1mA 10 A 1uA 10 A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12
6
3
1-2
1.2.2 电压
电路变量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
荷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1J。常用千伏(kV)、 毫伏(mV)、微伏(μV)作电压单位。 电路中,规定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 压的实际方向。(选定任意点为参考点,规定电位为0) 14
1-2
一、问题提出:
电路变量
在复杂的电路里,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是
不易判别的,或在交流电路里,两点间电流、电
压的实际方向是经常改变的,这给实际电路问题 的分析计算带来困难。
c 点移动至 b 点,电场力做功应为-12J,所以计算 c 点电位
时算式中要用-12。应用电压等于电位之差关系,求得
U ab Va Vb 2 0 2V U bc Vb Vc 0 ( 3) 3V
23

工程热力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工程热力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用电阻R表示。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模型
汽车供电电路模型
图中,US 为汽车上的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R1 为发 电机的内阻,E为蓄电池,R2 为蓄电池内阻,RL 是汽车上的 等效负载电阻,它包括各种车用电气设备的等效电阻。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模型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基本物理量
注意 1.参考方向可以任意选取。 2.当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电压值为正值 当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时,电压值为负值
3. 在未标明参考方向时,电压值的正负没有意义。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基本物理量
电动势 描述了电源中外力做功的能力,大小等于外力在电源内 部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电路分析中,基本物理量有电流、电压、电动势和电功率。 一、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 电流强度(电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即 i q (安[培],A) t
交流电流用小写字母i表示,直流电流用大写字母I表示。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基本物理量
• 通过实验验证来巩固所学理论, 训练实验技能,并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验证与探索相结合。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教学目标
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 应用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
第一节 电路模型 第二节 电路基本物理量 第三节 基尔霍夫定律 第四节 电路元件 第五节 电路的工作状态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基本的电路参数有3个,即电阻、电容和电感。 基本的集中参数元件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分别用图13(a),(b)和(c)来表示。
图1-3 三种基本的集中参数元件
返回
§1.2 电路中的基本描述量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功及电功率
§1.2 电路中的基本描述量
电流——它是指电荷在电路中做规则的定向运动 (如图案1.2-1) 。电流分直流和 交流两种。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做直流,用符号DC 表示。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叫做交流,用符号AC表示。
我们以d为参考点(即Ud=0) 设Uc=15V,R=5欧姆则电流 I=(Uc-Ud)/R= 15/5=3A Ub=IR=3×(4+5)
=3×9=27V Ua=IR=3×(2+4+5)=3×11=33V 我们再以b为参考点(即Ub=0)设Ua=6V R=2欧姆 则电流I=(UaUb)/R=6/2=3A
P=U×I (P>0吸收能量 P<0释放能量)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路图如右)-──→─□───+(电压为U,电流为I, 电阻为R) P=-U×I (P>0吸收能量 P<0释放能量) 举例如下:
如下图所示:R=6欧姆、电压1和2分别为2V和6V,求两个电压元件各自的功 率?并判断吸收和释放 分析:首先要求功率必须先求出电流,然后在利用公 式P=UI来求解。
Uc=;5)=-27V (可见c、d两 点的电位为负) 总结:电路中某点电位数值随选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变,但参考点一经 选定,那么某点电位就是唯一确定的数值。
返回
§1.2 电路中的基本描述量
电功—电流通过负载时,将电场能转换成 其他形式的能,即电流做功叫做电功。 电功用符号“W”表示,单位为焦耳(J)。 电功W可用下式表示:

初中化学第一章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第一章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第⼀章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中化学第⼀章复习第⼀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例⼦如:空⽓分离法制氧⽓,⽯油分馏,固体NaOH潮解,浓硫酸吸⽔,浓盐酸挥发,活性炭吸附⽓体,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形状变化。

化学变化例⼦如:晶体失去结晶⽔,风化,⽆⽔硫酸铜变成蓝⾊晶体,⽣⽯灰吸⽔,NaOH吸收⼆氧化碳变质,煤的⼲馏,物质分解,燃烧,物质之间相互反应,钢铁⽣锈、⾷物腐败、酸碱指⽰剂变⾊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例⼦如:状态,⽓味,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熔点,沸点,硬度,颜⾊、密度。

化学性质例⼦如;不稳定性,稳定性,酸性,碱性,中性,脱⽔性,可燃性,腐蚀性,活泼性,不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毒性。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由⼆种或⼆种以上的物质⽣成另⼀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种物质⽣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置换反应—由⼀种单质跟⼀种化合物反应,⽣成另⼀种单质和另⼀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化合反应(⼏合⼀或多变⼀)(A+B→AB)分解反应(⼀分⼏或⼀变多)(AB→A+B)常见能分解的物质如:H2O ,H2CO3,C u(O H)2,F e(O H)3,CaCO3,KClO,3NH4HCO3,C u2(O H)2C O3置换反应(单+化→单+化)(A+BC→AC+B);注意:根据⾦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的⾦属能把排在后⾯的⾦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或置换酸中的氢,铁在置换反应中⽣成亚铁盐。

复分解反应(化+化→化+化)(AB+CD→AD+CB)注意:复分解反应发⽣在酸,碱,盐之间。

⽣成物中必须有沉淀、⽓体、⽔⽣成。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容概要:油气渗流是在地下油层中进行的,因此学习渗流力学首先需了解油气储集层和多孔介质的概念;流体在地下渗流需要里的作用,故还要了解流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地层中有哪些能量;然后学习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流体渗流不总是遵循达西定律,就有了非达西渗流或称非线性渗流;对于地层中有多相流体同时参与流动的情况就是两相或多相渗流了,在本章也做一简单介绍。

非线性渗流及两相渗流规律内容概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渗流是服从达西线性渗流定律的,但当流动压差继续增大,Q与p 就会偏离直线关系,而出现曲线段,这就是非线性渗流,它是达西定律的上限,而在低速渗流的条件下,由于吸附等物理化学现象的作用,也会出现非线性渗流的情况,这是达西定律的下限。

本节将介绍这两种偏离线性渗流的线性分析其原因及其描述形式;在多孔介质中存在2相多相流体同时流动的情况就是两相渗流或多相渗流,本节还将简要介绍两相渗流规律。

课程讲解:讲解ppt教材自学:第四节非线性渗流规律本节导学流体渗流不总是遵循达西定律,就有了非达西渗流或称非线性渗流;本节简要介绍非线性渗流的基本规律。

本节重点1、非线性渗流的概念★★★★★2、判断标准★★★3、非达西渗流的表达形式★★★Q 一、非线性渗流的概念当压差不断增大时,Q 与△P 就会偏离线性关系,此时的渗流称为非线性渗流或非达西渗流。

渗流分为三个区域:层流区:低速,粘滞力占优势,达西定律适用。

过渡区:流速增加,粘滞力变小, 惯性力增加,非线性层流, 达西定律不适用。

湍流(紊流)区:高速,惯性力占优势, 达西定律不适用。

Q 与△P 的关系曲线二、判断标准常用渗流雷诺数来判断渗流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渗流。

如前苏联的卡佳霍夫公式:NRe—雷诺数,其临界值为0.2~0.3;V —渗流速度,cm/s ; K —渗透率,μm 2;μ—粘度,mPa·s;ρ—流体密度,g/cm 3; ø——孔隙度,分数当N Re≤(0.2 ~0.3)时,渗流服从达西定律;当NRe>(0.2~0.3)时,渗流不服从达西定律,出现非线性渗流。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I1 I6=I1-I2=11-(-7)=18(mA)
I6=I4+I5=12+6=18(mA)
R1 R2 R3 I3
I5
28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4.物理意义:KCL是电流的连续 性的体现,也是能量守衡的体现。
5.KCL对各支路电流施加了约束, 而与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q
q2
q1
29
1.6.3 KVL(电压定律)
20
4.额定值与实际值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通常负载都是并联运行的。当负载增加时,电源 输出的功率也相应增加。即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流 决定于负载的大小。
既然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流决定于负载的大小, 是可大可小的,那么,有没有一个最合适的数值呢? 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合适的值就是额定值。
各种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都有一个额定
P UI
>0负载 -
非关联方向
元件 U
+
18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例题
试求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率平衡。
1A E 5V R0 1Ω
U0
解: I
a P UI 41 4W (吸收)
+ 4V P0 U0I 11 1W (吸收)
4Ω U
R -
PE EI 15 5W (发出)
2020年2月3日星期一
绪论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能在技术领域中应用 的技术基础课,它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
电路理论: 直流、交流、暂态、非正弦。 电工技术:
磁路和电机: 变压器、电磁铁、
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
模拟电子线路:半导体器件、分离件放大器、
电子技术: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渗流力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第一章 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渗流力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状油藏
储层厚度<含油高度(边水油藏)
块状油藏
储层厚度>含油高度(底水油藏)
5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层状油藏
分布 -常存在于海相和内陆盆地沉积中,厚度较小,分布面积大 几何特征 - 具有多油层、多旋回的特点
- 纵向上按韵律可分为多个层组
- 层组内可分为几个油层 - 油层内可划分成若干小层 - 小层间有泥岩类隔夹层存在 渗流特征 - 只考虑层内平面流动,可忽略垂向层间交换 6
油气储集层是以岩石颗粒为骨架并含有大量微毛细
管孔隙的介质,所以,多孔介质也定义为:由大量毛细 管或微毛细管结构组成的固体介质
8
第二节 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场
一、多孔介质的储容性
多孔介质的孔隙具有储集和容纳流体的能力
(1)孔隙(pore) 介质中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部分 骨架颗粒之间的空间 孔隙是多孔介质的储集空间 有效孔隙,死孔隙 孔径 ~ m
油气藏是一个孔隙连通体!
特征 高温、高压
2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二、油气藏的分类
根据圈闭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类:
• 构造油气藏
• 地层油气藏
• 岩性油气藏
3
第一节 油气藏及其简化 三、油气藏的“边界”
如果油藏外围有天然露头并与天然水源相通,称为“定压边界 油藏” ,如果外围封闭(断层遮挡或尖灭作用),无水源,则称为 “封闭边界油藏”。
32
第三节
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2、驱动类型
驱动类型:依靠何种能量 把原油驱入井底。驱动类 型不同,采收率大小不同 气顶中压缩气体的弹性能 原油中溶解气的弹性能 原油本身的重力 水压驱动 弹性驱动
1、天然驱动能量

1、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定理

1、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定理

1-1 电路和电路图
一、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二、电路模型和理想电路元件 三、内电路与外电路 四、激励与响应
一、 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电路:就是电流所通过的路径。它是由电路元件按 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电源
负载
中间环节
1、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部分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1-4 基尔霍夫定律
1845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说明了复杂电路中任
一节点上各部分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任一回路 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应用于结点,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应用于回路.
1.支路:有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它: (1)每个元件就是一条支路,如图AGCB; (2)串联的元件我们视它为一条支路,如图AB、AFDB; (3)一条支路只能流过一个电流。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不一致。
在某元件的U与I取关联参考方向的前提下:则其功率: P=UI >0时,表示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性质。 P=UI < 0时,表示元件发出功率,是电源性质。
3.电功率
关联参考方向: 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
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不一致。
在某元件的U与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前提下:则其功率: P=-UI <0时,表示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性质。 P=-UI > 0时,表示元件发出功率,是电源性质。
(2) 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先假定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然后再列
方程计算。 参考方向一旦选定,就不再变动。 缺少“参考方向”的物理量是无意义的. (3) ―参考方向”可能与实际方向一致,也可能与实际方向相反 , 因而,今后的电流、电压用代数量表示。 若实际方向和所选的参考方向一致,为正值,否则为负值。 只有在标明参考方向的前提下,电流和电压才可能根据其 值的正负确定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 (4) 电路图中标注的I、U的方向均为参考方向。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状态参数的分类
★ 基本状态参数: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 如压力p、温度T、比体积v。 ★ 导出状态参数:由基本状态参数间接求得的 参数。 如内能U、焓H、熵S等。
1. 压力
● 压力的定义
◆ 沿垂直方向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
力(即物理中压强)。
◆ 对于容器内的气态工质来说,压力是大量 气 体分子作不规则运动时对器壁单位面积撞 击 作用力的宏观统计结果。
压力的单位
压力的单位是N/m2 ,符号是帕(Pa)
常用压力单位的换算见附表1(222页)
1 atm = 760 mmHg = 1.013105 Pa
1 at = 1 kgf/ cm2 = 9.8067 104 Pa
1 MPa = 106Pa= 103kPa= 10bar
压力的表示方法
◆ 绝对压力(p)、表压力(pg)、
如果系统的宏观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
统处于平衡状态。
● 不能把平衡态简单地说成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也不能说成外界条件不变的状态。
平衡态是指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 平衡与均匀:均匀系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反之则不然。
● 实现平衡的条件
◆ 热平衡 ◆ 力平衡 ◆ 相平衡 ◆ 化学平衡 温度相等 压力相等 各相间化学位相等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 位相等
2. 温度
◆ 传统: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志。
◆ 微观:温度是衡量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
T 0.5 m c2 T=0 0.5 m c2=0 分子一切运动停止,零动能。
● 热力学第零定律
◆ 热平衡:不同物体的冷热程度相同,则它们处于热平衡。 ◆ 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结果): 若两个热力系分别与第三个热力系处于热平衡,那么这 两个热力系也处于热平衡。

工程热力学-1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1第一章 基本概念

例1-2 P23 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关键:找到p和v之间的关系
三、过程热量
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符号:Q ;单位:J 或kJ。
单位质量工质所传递的热量用q 表示,单位为 J/kg 或 kJ/kg。
热量正负的规定: 系统吸热:q > 0 系统放热:q < 0
热量和功量都是系统与外界在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所传递的能量,都是过程量而不是状态量
热量如何表达?
热量是否可以用类似于功的
? 式子表示?
Entropy
引入“熵”
清华大学刘仙洲教授 命名为“熵”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与功量
的计算公式具有相的形式。
功量:
热量:
w pdv
qqTTds?
2
w 1 pdv
2
q 1 Tds
条件 准静态或可逆
可逆
s 称为比熵。比熵同比体积 v 一样是工质的状态 参数。
比熵的定义式:ds q
T
(可逆过程)
比熵的单位为J/ (kg·K) 或 kJ/ (kg·K)
对于质量为m的工质,
Q TdS
2
Q 1 TdS
S为质量为 m 的工质的熵,单位是 J/K。
示热图
2
w 1 pdv
2
q 1 Tds
在可逆过程中单位 质量工质与外界交换 的 热 量 可 以 用 T-s 图 (温熵图)上过程曲 线下的面积来表示。
消除一种 不平衡势差
达到某一 方面平衡
消除一种能量 传递方式
状态公理 对于组成一定的物质系统,该系统平衡态的
独立状态参数有 n +1
n-表示系统与外界进行准静功交换的数目

高等代数教案第一章基本概念

高等代数教案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章基本概念一综述1.本章是本门课程所需要的最基本概念(集合、映射、整数的一些性质、数环和数域)和方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所需位置不同,可根据课时安排及进度分散处理.如集合、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数学归纳法、数环和数域可先讲,映射可放在线性空间前讲.2.从内容上讲,除集合中的卡氏积的概念及数环、数域的概念外,其它内容是学生在中学数学当中熟知的,只不过是将有关内容的系统化、理论化(如整数的整除性、映射、数学归纳法,其在中学中熟知其一些事实,今在理论上加以严密论证).3.新的知识点是集合的卡氏积、数环、数域的概念,数学归纳法作为定理的论证.4.学习本部分的难点是:从概念出发进行推理论证,这需要从具体例子引导训练,逐步培养.二重点、难点1. 重点在于所有基本概念,特别是引入的新概念.2. 难点是可逆映射、整数的整除性、数学归纳法本身的证明.1.1 集合一教学思考1.集合可以作为不定义的概念来处理,有些教材上给出了一个简单刻化.2.确定一个集合A,就是要确定哪些是集合的元素,哪些不是集合的元素.说明一个集合包含哪些元素时,常用“列举法”、“示性法”(描述法).3.中学代数大部分的内容是计算,因此一开始遇到证明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此需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里应通过证明“集合相等”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4.为稍拓宽知识,可讲解一下补集、幂集等概念.二重点、要求1.重点、难点:卡氏积的概念及从概念出发(集合相等、子集等)进行推理.2.要求:使学生了解有关集合的刻化及运算,培养推理能力.三 教学过程1.集合:简称集,在此是一个不定义的原始概念,通常可给出如下描述性的解释:即所谓集合,是指由某些确定的事物(或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组成的集体.其中每个事物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大写字母A 、B 、C K 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 、b 、c K 表示集合的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记作A a ∈,或者说A 包含a.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记作a ∉A,或者说A 不包含a.常采用两种方法:(1)列举法: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包括利用一定的规律列出无限集)的方法.如{}K ,3,2,1=A . (2)示性法(描述法):给出集合所具有的特征性质.如{}043|2=-+=x x x B 表示方程0432=-+x x 的解集.2.集合的分类(按所含元素的个数分):有限集:只含有有限多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由无限多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Φ表示.约定: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3.集合间的关系:(1) 设A 、B 是两个集合.子集:若A 的每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即若""B x A x ∈⇒∈∀).记作B A ⊆(读作A 属于B );或者A B ⊇(读作B 包含A ).相等:若集合A 和B 是由完全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则称A 与B 相等,记为A=B.(2)性质:(由定义易得)A )A A ⊆;(反身性)B )若C A C B B A ⊆⇒⊆⊆,;(传递性)C )B A ⊆且A B ⊆⇒A=B.(反对称性)4.几个常用的数集(略)5.集合的运算(由两个集合得到一个新的集合)——交、并、补、卡氏积:设A 、B 是两个集合(1)并:由A 的一切元素和B 的一切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简称并.记作B A Y .即{}B x A x x B A ∈∈=或,|Y .(2)交: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简称交.记作B A I .即{}B x A x x B A ∈∈=但,|I . (3)余(差、补):由一切属于A 而不属于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B 在A 中的余(补)集,或称为A 与B 的差集.记作A-B.即{}B x A x x B A ∉∈=-,|.(4)积(卡氏积):由一切元素对),(b a 所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笛卡儿积(简称为积).其中第一个位置的元素取自A,第二个位置的元素取自B.记为B A ⨯.即{}B b A a b a B A ∈∈=⨯,|),(.1.2 映 射一 教学思考 1.映射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使本部分内容更加系统化,可作必要的调整及层次化,按映射的概念(包括相等)及例子、映射的合成、几种特殊的映射来处理.2.概念多且成系列,注意 帮助学生弄清概念的实质(包括概念的转述、注释、否定概念的描述、以及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联系,如映射的合成是函数与函数的合成的概念的推广),注意训练从定义验证有关问题(给定一个法则是否为映射、分辨一个映射是不是单射、满射、可逆映射)的方法,语言要准确、清楚、有条理.同时初步领会怎样举例——包括正例和反例(内容与作业中皆有此问题).二 内容、重点、要求1. 内容:映射、单、满、双(可逆)映射的概念、映射的合成等.2. 重点:映射及有关概念,举例及由定义验证有关问题的方法.3. 要求:理解并记住上述概念,学会举例与用定义的条件进行验证问题的方法.三 教学过程1.概念与例子定义1. 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A 到B 的一个映射指的是一个对应法则,通过这个法则,对于,x A y B ∀∈∃∈与它唯一对应.例子:(1)对,,Z n Z ∈∀令n n f 2)(=.(2){}2)(,.0|,x x f R x x x B R A =∈∀≥==. (3){}14,43,32,21:.,4,3,2,1ααααf B A ==.(4)*设A 是任一集合,对x x f A x =∈∀)(,.这是A 到自身的一个映射(称为A 的变换),称为恒等映射(此为恒等变换),记为A j . 定义2. 设B A g B A f →→:,:都是A 到B 的映射,若对,A x ∈∀都有)()(x g x f =,则称映射f 与g 相等,记为g f =. 如:2,:;,:x x R R g x x R R f αα→→.有g f =.2.映射的合成(1)定义3. 设C B g B A f →→:,:是两个映射,对A x ∈∀,有B x f ∈)(,从而C x f g ∈))((,这样,对,A x ∈∀就有C 中唯一的))((x f g 与之对应,就得到A 到C 的一个映射,这个映射是由:f A B →和C B g →:所决定的,称为f 与g 的合成.记作f g ο.即:))((,:x f g x C A f g αο→.例子:x x R R g x x R R f sin ,:;,:2αα→→ .则 x x R R g f x x R R f g 22sin ,:;sin ,:αοαο→→.(2)映射合成满足结合律:设,:,:,:D C h C B g B A f →→→则由合成映射的定义可得D A →的两个映射:f g h f g h οοοο)(),(,则f g h f g h οοοο)()(=.3.几类特殊映射定义4. 设,:B A f →对,A x ∈∀有B x f ∈)(,则所有这样的象所作成B 的子集,用)(A f 表示,即{}A x x f A f ∈=|)()(,叫做A 在f 下的象,或叫做映射f 的象.(1)满射: 定义5. 设B A f →:是一映射,若B A f =)(,则称f 是A 到B 上的一个映射,也称f 是一个满射.(2)单射: 定义6. 设B A f →:是一个映射,若对A x x ∈∀21,,只要21x x ≠,就有)()(21x f x f ≠,则称f 是A 到B 的一个单射,简称单射.(3)双射(1-1对应):定义7. 若B A f →: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即1)若 A x x x x x f x f ∈∀=⇒=212121,,)()(;2)B A f =)(.则称f 是A 到B 的一个双射.特别若f 是A 到A 上的一个1-1对应,就称f 为A 的一个一一变换;有限集A 到自身的双射称为A 的一个置换.如:A j 是A 的一个一一变换,同样B j 是B 的一个一一变换.由映射合成及相等:若:f A B →,则有,A B f j f j f f ==o o .TH1.2.1令:f A B →是一个映射,则:下述两条等价:1)f 是双射;2)存在:g B A →使得,A B g f j f g j ==o o .且2)成立时,其中的g 由f 唯一决定.(4)可逆映射及其逆映射定义8. 设:f A B →,若存在:g B A →,使得,A B g f j f g j ==o o ,则称f 是可逆映射,且称g 为f 的逆映射.求其逆的方法由定理知::f A B →可逆⇔f 是双射.而验证双射有具体方法,所以可先证f 可逆(双射),再求其逆.而由TH1证知f 可逆时其逆唯一为:,g B A y x →a (若())f x y =(即对y B ∈,找在f 下的原象).(5)代数运算引例:我们常说整数加法是整数的一个“代数运算”.其意思是说对任一对整数(,)a b ,有确定的唯一一个整数(通过相加)与之对应,用映射的观点来说整数加法是Z Z Z ⨯→的一个映射::(,)a b a b ++a .同样实数乘法亦然.一般地:定义9. 设A 是一个非空集合,我们把A A A ⨯→的一个映射叫做集合A 的一个代数运算.若集合A 有代数运算σ,也说A 对σ封闭.数学归纳法一 教学思考1. 本节主要介绍了数学证明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数学归纳法;对于该内容学生不感陌生,因在中学内容中曾会应用.问题在于数学归纳法自身的理论证明,为此需要一个原理——(自然数集的)最小数原理.2. 本节主要讲清最小数原理(给出分析证明及必要的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但更重要的是归纳法的解释——从特殊认识一般的思想方法,及数学归纳法应用中的关键(第二步)的突破.二 内容、重点、要求1. 内容:最小数原理、数学归纳法(第一、第二).2. 重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应用,归纳思想的建立.3. 要求:了解最小数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三 教学过程引言: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即首先考察、研究某些个别特殊的事物,再由这些事物总结和抽象出带有一般性规律和结论.这样的方法叫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基础——自然数集的一个基本性质:最小数原理最小数原理:自然数集N *的任一非空子集S 必含有一个最小数,即a S ∃∈,对,c S ∀∈都有a c ≤. 2. 数学归纳法TH1.3.1(第一数学归纳法)设有一个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P n ,若满足下列两条:1)当1n =时()P n 成立;2)假设n k =时成立,则当1n k =+时也成立.则命题()P n 对于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TH1.3.2(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设有一个与自然数n 有关的命题()P n ,若满足下列两条:1)当1n =时()P n 成立;2)假设命题对于一切小于k 的自然数都成立时,命题对于k 也成立.则命题()P n 对于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一 教学思考1. 整数的性质是学生熟知的,本节只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主要从整除的定义、性质、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及性质,互素三方面作了介绍.新的问题是有些概念较之在中学的概念有所区别,理论证明中运用最小数原理还不适应.2. 本节的目的主要为在多项式部分有与之平行的内容,助于学生对多项式类似内容的理解.作为自身的内容,需要将该部分层次化得清晰些.二 内容、重难点、要求1. 内容:整数的整除性、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及性质、互素.2. 重难点: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的性质定理的证明.3. 要求:掌握有关概念、证明整除的方法、反证法的运用.三 教学过程引言: 整除是研究整数性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引进带余除法和辗转相除法,然后利用这两个工具建立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非常有用的算术基本定理),这些都是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注意:本节所述的概念在小学、中学是熟知的事实,但未加以严格的叙述,因而不要盲目地相当然,要从中体会严格的推理论述.此与多项式相应的问题平行,到时应对照学习.1. 整除、带余除法(1)整除A )定义1. 设,a b Z ∈,若d Z ∃∈使得b ad =,则称a 整除b (或b 被a 整除).用符号|a b 表示.这时a 叫做b 的一个因数,而b 叫做a 的一个倍数.若a 不整除b (即对,d Z ad b ∀∈≠),记作|a b .B )整除的性质:1)|,||a b b c a c ⇒; (传递性)2)|,||();a b a c a b c ⇒+3)|,|a b c Z a bc ∀∈⇒;4)由2)、3)|,,1,2,3,,|i i i i a b c Z i n a b c ∀∈=⇒∑L ;5)1|,|0,|()a a a a a Z ±±∀∈;由此任意整数a 有因数1,a ±±,它们称为a 的平凡因数; 6)若||a b a b ⇒±±;7)|a b 且|b a a b ⇒=或a b =-.(对称性)(2) 带余除法“整除”是整数间的一种关系,任意两个整数可能有这种关系,可能没有这种关系,一般地有:TH1.4.1(带余除法) 设,a b Z ∈,且0a ≠;那么,q r Z ∃∈使得b aq r =+ 且0r a ≤≤.满足上述条件的,q r 是唯一的.2. 最大公因数、互素(1)最大公因数A )定义2. 设,,a b Z d Z ∈∈,若d 满足:1)|d a 且|d b (即d 是a 与b 的一个公因数);2)若c Z ∈且|,||c a c b c d ⇒(即d 能被a 与b 的任一个公因数整除).则称d 为a 与b 的一个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可推广至有限个整数.B )最大公因数的存在性(及求法)TH1.4.2 任意n (2)n ≥个整数12,,,n a a a L 都有最大公因数;若d 为12,,,n a a a L 的一个最大公因数,则d -也是;12,,,n a a a L 的两个最大公因数至多相差一个符号.C )性质TH1.4.3 设d 为12,,,n a a a L 的一个最大公因数,那么12,,,n t t t Z ∃∈L 使得1122n n d t a t a t a =+++L .略证:若120n a a a ====L ,则0d =,从而对i t Z ∀∈都有11220n n t a t a t a =+++L ;若i a 不全为0,由证明过程知结论成立.(2)互素定义3. 设,a b Z ∈,若(,)1a b =,则称,a b 互素;一般地设12,,,n a a a Z ∈L ,若12(,,,)1n a a a =L ,则称12,,,n a a a L 互素.TH1.4.4 n 个整数12,,,n a a a L 互素12,,,n t t t Z ⇔∃∈L 使得11221n n t a t a t a +++=L .3. 素数及其性质(1)定义4. 一个正整数1p >叫做一个素数,若除1,p ±±外没有其他因数.(2)性质1)若p 是一个素数,则对a Z ∀∈有(,)a p p =或(,)1a p =.(注意转换为语言叙述,证易;略)2)a Z ∀∈且0,1a ≠±;则a 可被某一素数整除.3)TH1.4.5 设p 是一个素数,,a b Z ∈,若|p ab ,则|p a 或|p b .1.5 数环和数域一 教学思考1. 数环、数域是本章引入的两个新概念,其是鉴于很多数学问题不仅与所讨论的范围(数集)有关,而且与数集所满足的运算有关.也就是说需论及所具有的运算.为体现这个问题,引入了数环、数域的概念.2. 数环、数域简而言之是分别关于加、减、乘和加、减、乘、除封闭的非空数集,这可知之联系与区别,且由于对于不同的运算的封闭性,可讨论各自具有的简单性质.3. 本节内容简洁,不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一、“任意数域都包含有理数域”的证法——归谬法;二、给定一个数集验证是否是数环、数域;三、关于数环、数域的深入的问题——因数环、数域都是数集,而集合有所谓的运算:交、并,那么问题是数环、数域的交、并是否仍是之从中体会“从定义出发加以验证”以及举例证明的方法.二 教学过程1. 概念定义1. 设S C ⊆且S ≠Φ,若对,a b S ∀∈都有,,a b a b ab S +-∈,则称S 是一个数环.定义2. 设F 是一个数环,若1)F 含有一个非0数;2)若,a b F ∈且0b ≠,则a Fb ∈.则称F 是一个数域.例子:1)整数集为数环,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为数域.2)取定a Z ∈,令{}|S na n Z =∈,S 为数环.3){}2|,,1S a bi a b Z i =+∈=- 是数环.4){},F a a b Q =+∈ 是数域.2. 性质1)设S 是一个数环,则0S ∈.2)设F 是一个数域,则0,1F ∈.3)有理数域是最小的数域(在集合包含意义下)TH1.5.1 任何数域都包含有理数域Q .。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第⼀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第⼀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内容概要:油⽓渗流是在地下油层中进⾏的,因此学习渗流⼒学⾸先需了解油⽓储集层和多孔介质的概念;流体在地下渗流需要⾥的作⽤,故还要了解流体受到哪些⼒的作⽤、地层中有哪些能量;然后学习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流体渗流不总是遵循达西定律,就有了⾮达西渗流或称⾮线性渗流;对于地层中有多相流体同时参与流动的情况就是两相或多相渗流了,在本章也做⼀简单介绍。

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式内容概要:地层流体渗流规律复杂,但⼀般情况下符合渗流的基本规律,即达西定律;渗流的⽅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对各种渗流⽅式进⾏归类、化简,变成三种基本的渗流⽅式,复杂渗流再由这三种⽅式进⾏组合。

本节应牢固掌握达西定律,真实流速与渗流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三种基本渗流的⽅式。

课程讲解:讲解ppt教材⾃学:第三节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式本节导学地层流体渗流规律复杂,但⼀般情况下符合渗流的基本规律,即达西定律;渗流的⽅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对各种渗流⽅式进⾏归类、化简,变成三种基本的渗流⽅式,复杂渗流再由这三种⽅式进⾏组合。

本节重点1、达西定律★★★★★2、真实流速与渗流速度的关系★★★★★3、单向流★★★4、平⾯径向流★★★5、球⾯向⼼流★★★⼀、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多孔介质组成复杂,流体渗流规律复杂。

⼈们最初研究渗流规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宏观研究⽅法。

1.达西定律实验步骤:(1)、调节⼊⽔阀,保持⼀定的进⽔⽔位(2)、调节出⽔阀门,得⼀流量Q ;(3)、流动稳定后测流量和压差。

a:出⽔⼝(稳定⽔位) b:滤⽹E:阀门,控制流量和⽔头压差 D:量杯,测流量达西实验装置图做多组实验:不同砂层横截⾯积、L 、流量、砂粒⼤⼩、液体、压差。

1-1截⾯总⽔头⾼度2-2截⾯总⽔头两截⾯⽔头差其折算压差为⼤量实验研究表明,流量Q 与折算压⼒差△Pr 、岩⼼截⾯积A 成正⽐,与液体粘度µ、测压管两截⾯距离△L 成反⽐,其⽐例常数与填砂粒径有关,砂粒粒径越⼤,流量越⼤,反之流量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a
i
i
u
b b
u
b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功率是指某一段电路吸收或提供能量的速率。功 率用符号p表示。 当任意一个二端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取一致参 考方向时,其吸收(即外界输入)的功率为
p ui
功率的参考方向:一段电路在电压、电流取一致 参考方向的情况下,功率的参考方向指定为进入 该电路。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图G的部分割集:
① 2 ②
1
3
4 ③
5

对于一个连通图,确定其割集的一个比较方便的 方法是先作一个高斯面(闭合曲面),然后看高 斯面切割到的一组支路是否满足割集的定义。 • 对于任意一个连通图G,选定一个树后,由一条 连支和若干条树支构成的回路称为基本回路 (或 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的参考方向一般取与连支 的参考方向一致。
•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用i表 示。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如果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恒定电 流或直流电流,否则称为时变电流。若时变电流 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则称为交变 电流。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分析复杂电路时往往难以事先判断某支路电流的 实际方向,因此分析电流时先假定一个方向,称 为参考方向,通常用带有箭标的线段表示,也可 以采用双下标字母表示,如Iab表示电流的参考方 向由a端指向b端 。当电流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 致时,电流的数值就为正值;反之,当电流的实 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则电流的数值为负值。 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a b
u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分析电路时,既要为流经元件的电流假设参考方 向,也要为元件两端的电压假设参考方向,它们 彼此可以独立无关。但为了方便起见,常常采用 一致参考方向,即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 “+”极 到“-”极的参考方向一致,于是在电路图上只 需标出电流参考方向或电压参考方向即可。一致 参考方向也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一致参考方向:
例1.1.3 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来说,如果所接收到 信号频率为400MHz,则对应的波长为
c / f [3 108 /(400 106 )]m 0.75m
因此,即使天线的长度只有0.1m,也不能把天线视 为集中参数元件。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1.2 电路变量 • 分析电路需要对电路进行数学描述,这种描述是 由电路的一些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电荷、磁 通、功率和能量等来表示的。这些物理量统称为 电路变量或网络变量。其中电压和电流是描述电 路特性的两个基本变量
二端口元件及其有向图: 1
u1
1'
i1 i1 '
M
i2 i2 ' u2
2
1
2
2'
1'
2'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给定图G和Gi,如果Gi的每个节点都是图G中的节 点,每条支路都是图G中的支路,则称图Gi是图G 的子图。 图G的子图
① 2
1
② 4 ③
3 5
① 2
1

3
① 2
② 4 ③
3



• 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连通图G,其 树支数必为n1,其连支数必为b(n1)。其基本 割集数nt必为n1,基本回路数,即独立回路数l 等于连支数。即支路数与节点数和基本回路数的 关系为 b n l 1 1.3.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记为KCL)可表述为:对 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 流出(或流入)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 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其物 理背景是电荷守恒公理。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例:
① i2 i1
1 2
3
节点①
② i4 i3
4
5
i1i20 i2i3i40 i4i50 i1i3i50
③ i5
节点② 节点③ 节点④

KCL适用于任何集中参数电路,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由KCL所得到的电路方程是线性齐次代数方程。 把上面的四个方程相加,可以发现所得方程为 0≡0。所 以对任一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列写KCL方 程,所得方程组中的独立方程只有n1个。 所以一般先选定参考节点,然后对除去参考节点外的 其它n1个独立节点列写KCL方程。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对于任意一个连通图G,选定一个树,每条树支 总能和若干条连支构成一个割集,这种仅包含一 条树支的割集称为基本割集(或单树支割集)。 基本割集的参考方向一般取与树支的参考方向一 致。 图G的基本割集:选定树支集为{2,3,5}
① 2 ②
1
3
4 ③
5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第一篇 电 阻 电 路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 电路(electric circuit)是由电气器件互连而成 的电的通路。
• 模型(model)是任何客观事物的理想化表示, 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要性能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 • 电路理论(circuit theory)为了定量研究电路的 电气性能,将组成实际电路的电气器件在一定条 件下按其主要电磁性质加以理想化,从而得到一 系列理想化元件,如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 元件等。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例1.3.3 试求图(a)所示有向连通图的关联矩阵Aa
① 2
1
② 4 ③
3 5
(a)
(b)

解:图(a)所示有向连通图具有4个节点和5条支路, 首先对其节点和支路进行编号,如图(b)所示。将支 路编号按序写在对应的列上,节点编号按序写在对 应的行上。根据定义写出关联矩阵如下
电路及其图:
1

2
3

4
5

① 2
1
② 4 ③
3 5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全部节点都为支路所连通的图称为连通图,否则 称为非连通图。

2 3 1

4
M
5

6

3

4 1

5 6
2






• 各支路都标有参考方向(用箭标表示)的图称为 有向图,否则称为无向图 。
① i2 i1
1 2
a
i
i
b
a
i
பைடு நூலகம்
i
b
(a)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 (b)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电压:库仑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由电场中的a点移 动到b点所作的功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用u表 示。如果正电荷由a移动到b获得能量,则a点为 低电位,即负极,b点为高电位,即正极。电压 的方向为正极指向负极。为便于分析计算,电压 也引入参考方向。参考方向可以任意假定,通常 采用“+”、“-”极性符号表示,也可以采用 双下标字母表示,并规定由前一个字母(高电位 端 )指向后一个字母(低电位端 )。 电压参考极性的表示: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其使用时的最高工作频 率所对应的波长时,可以无须考虑电磁量的空间 分布,相应的电路元件称为集中参数元件。由集 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的集中参 数电路模型或简称为集中参数电路。描述电路的 方程一般是代数方程或常微分方程。 • 如果电路中的电磁量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使得 描述电路的方程是以时间和空间为自变量的代数 方程或偏微分方程,则这样的电路模型称为分布 参数电路 。 电路集中化条件:实际电路的各向尺寸d远小于电 路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波长λ,即 d
① 2
1
② 4 ③
3 5
① 2
1

3
① 2
② 4 ③
3




• 设一图G,如果将其画在平面上,且不出现两条 支路交叉于一个非节点处,那么称图G为平面图。 否则称为非平面图。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平面图与非平面图:
• 对于平面图G的一回路,如果在回路所限定的区 域内不包含支路,则称该回路为网孔。网孔是一 种特殊的回路,它包括内网孔和外网孔。 • 对于连通图G的任一支路集,如果移去该集的所 有支路,能使图G分成两个分离部分,然而只要 少移去其中的任一支路,图仍然是连通的,则此 支路集称为图G的一个割集 。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例1.1.1 我国电力用电的频率是50Hz,则该频率对应 的波长 c / f (3 108 / 50)km 6000km
可见,对以此为工作频率的实验室设备来说,其尺 寸远小于这一波长,因此它能满足集中化条件。而 对于数量级为103km的远距离输电线来说,则不满足 集中化条件,不能按集中参数电路处理。
a
w
p
b
i
u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一段电路在电压电流取一致参考方向下,从t0到t 的时间内该部分电路吸收的能量为
w(t0 , t ) p( )d u( )i( )d
t0 t0 t t
1.3 电路基本规律 1.3.1 图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结论
• 图是一组节点和一组支路的集合,且每条支路的 两端必须终止在两个节点上。
“十一五”规划教材—电路基础
• KCL通常适用于集中参数电路的节点,但对电路 中任一割集(或闭合面)也是成立的,即:对于 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割集(或闭合面), 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该割集(或闭合面) 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KCL应用于闭合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