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示范

合集下载

《经络腧穴学》教案

《经络腧穴学》教案

《经络腧穴学》电子教案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教学目的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重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难点经络的概念、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对经络的初步认识导出经络的概念。

复习提问:提问并讨论对经络的基本认识板书设计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经络的基本概念。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一、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掌握要点(1)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举例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讲授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提问(1)经络的概念(2)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述了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和含义4、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经络的认识。

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教学目的掌握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教学重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教学难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复习经络系统的组成导出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复习提问:经络系统的组成板书设计2、十二经脉的分布1)外行布分(1)四肢部(2)头和躯干布2)内行布分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5、十二经脉的衔接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2、十二经脉的分布1)外行布分(1)四肢部(2)头和躯干布2)内行布分3、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5、十二经脉的衔接掌握要点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举例以手太阴肺经为例说明其分布提问1.十二经脉的分布2.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3.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4.十二经脉的衔接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述了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4、布置作业复习、掌握十二经脉的分布、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十二经脉的衔接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教学目的掌握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教学重点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教学难点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复习经络系统的组成导出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复习提问:1.十二经脉的分布2.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3.十二经脉的走向和流注板书设计二、奇经八脉1定义 2、命名三、十二经别1定义 2、循行分部特点四、十五络脉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4.十二经脉的衔接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二、奇经八脉1、定义2、命名三、十二经别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四、十五络脉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掌握要点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举例提问以督脉为例说明如何命名1.奇经八脉定义、命名2.十二经别3.十五络脉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述了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4、布置作业复习掌握奇经八脉定义、命名;十二经别;十五络脉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教学目的掌握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教学重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教学难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进程1.导言(时间):2~3分钟从复习经络系统的导出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复习提问:1.奇经八脉定义、命名板书设计五、十二经筋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六、十二皮部1、定义2、分部特点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2.十二经别1.经络的作用3.十五络脉2.讲授(时间)90分钟课题内容五、十二经筋1、定义2、循行分部特点六、十二皮部1、定义2、分部特点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1.经络的作用掌握要点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举例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例讲授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提问 1.十二经筋2.十二皮部3.经络的作用3.小结(时间)(2~3分钟)本节课讲授了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4、布置作业复习掌握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经络的作用课题第一章经络概述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下篇经络腧穴的分部关系及现代研究。

经络穴位有效快捷的学习方法

经络穴位有效快捷的学习方法

经络穴位有效快捷的学习方法经络穴位有效快捷的学习方法艾缘灸道特聘讲师艾郎中二零一八年八月三十日大家好,我是艾缘灸道的艾郎中。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经络穴位有效快捷的学习方法。

我知道有听课的朋友们大多不是医学专业出身的。

所以对于如何学习经络学,如何记忆腧穴,如何用好穴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今天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讲解一下。

首先是如何高效的记忆腧穴的定位。

要高效的记忆腧穴的定位,首先必须掌握骨度分寸。

大家知道身体的经络,并不是按照我们用的尺子能够衡量的,它是按照同身寸来衡量的。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体格都不一样,所以取穴的时候必须按照每个人个体差异,按照每个人的骨度来判断经络的长度,寻找相应的穴位。

以上是我给大家发送的按照身体的骨度分寸。

我们精确的定位穴位就必须要按照人体的骨度分寸来寻找相应的穴位。

比如说,我们两乳之间是九寸。

因为女性的乳房不好精确的定位,所以我们可以用缺盆穴,以两个缺盆穴之间为九寸作为定位。

掌握了骨度分寸之后,我们需要了解经络的循行方向。

如果按照教科书上说的,不好记忆。

我发一个图给大家看一下。

这个图是我老家宁明花山壁画岩壁上的一个古人练功的图。

有没有像现在我们平时锻炼的“双手托天理三焦”的那个姿势呢?大家记住一个口诀叫做阴升阳降,就很容易记忆经络的循行方位。

所谓阴升,大家看一看,足三阴是由足走腹,而手三阴是由胸走手,大家看,当人做出双手托天理三焦的姿势的时候是形成一条线,是由足往手,就是阴升。

而手三阳经是由手走头,足三阳经是由头走足,正好连成一条线,就是阳降。

这个图就很容易记忆了,就不需要按照课本上的死记硬背去记。

知道经络的循行,对于我们感受艾灸时的灸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各穴位间的联系,通过穴位间的关系可以方便我们记忆穴位。

因为人体可以按照上中下左右纵横连线,通过这样的位置关系可以找出类似这样的一组穴位。

比如任脉有上中下脘,手阳明经有二间三间,有上廉,下廉,足阳明经有上下巨虚,手太阳经有前谷和后溪,足太阳经有前顶和后顶等等。

腧穴学操纵技能训练大纲

腧穴学操纵技能训练大纲

经络腧穴学实验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经络腧穴学实验指导主编:黄泳编委:杨路曲姗姗钟正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3月前言腧穴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优劣,因此,腧穴定位是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的基本技能。

经络腧穴的实验课是学习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掌握人体常用的骨度分寸、熟悉体表解剖标志、全面了解十四经腧穴的基础上,重点掌握162个常用经穴(参照教学大纲)、15个常用奇穴的定位方法,并熟悉其针灸操作。

目录实验一腧穴的定位方法——————————————————————(3)实验二手太阴肺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6)实验三手阳明大肠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8)实验四足阳明胃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10)实验五足太阴脾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14)实验六手少阴心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17)实验七手太阳小肠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19)实验八足太阳膀胱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22)实验九足少阴肾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27)实验十手厥阴心包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30)实验十一手少阳三焦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32)实验十二足少阳胆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35)实验十三足厥阴肝经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39)实验十四督脉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41)实验十五任脉及其所属穴位的点穴操作————————————————(44)实验十六经外奇穴点穴操作—————————————————————(46)实验一腧穴的定位方法【实验目的】掌握腧穴定位常用方法,重点是手指同身寸、骨度分寸取穴法【实验内容】一、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常用有以下3种。

侯书伟教授讲授_经络腧穴学_的教学方法与技巧_孙英霞

侯书伟教授讲授_经络腧穴学_的教学方法与技巧_孙英霞

155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4 Apr . ,2011侯书伟,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留校。

近30年来,侯教师一直工作在教学、临床、科研第一线。

主要讲授《经络学》、《腧穴学》、《针灸学》、《经络腧穴学》等针灸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以儒雅的风度、渊博的知识和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在国家、核心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5篇;主编、参编著作4部。

自创的针法练习法,能迅速提高针刺技能,总结性文章发表在《EnerQi》(《中国针灸》西班牙文版)杂志上;并对现行腧穴定位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及勘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腧穴学》教学及临床治疗意义明显;作为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侯教师的临床经验也是非常丰富,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面瘫、软组织损伤、失眠症、周围神经损伤、头痛、胃肠道疾病、眩晕等多种疾病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应广大青年教师的强烈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响应党中央“争先创优”的号召,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组织了这次包括侯教师在内的“名师教学示范课”活动,使我们青年教师有机会重新聆听名师的精采的讲授,学习他们精湛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是大有裨益。

侯教师利用短短的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结合《足太阳经腧穴》的讲授方法,总结了自己从教近30年的讲课经验与心得,并进一步分析了讲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以下为侯书伟教授在示范课中针对《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些体会与建议,现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共同学习。

1 “背”背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学好中医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只对学生重要,而且对教师讲课更重要。

侯教师指出,要想将课讲好,必须对要讲的内容特别熟悉,越熟悉讲起来越自如,而背过应该是熟悉这些内容的主要手段,至少对基本知识点、重点应准确记忆。

浅谈《经络腧穴学》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浅谈《经络腧穴学》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1 经脉 循行
干部 的分 布规 律 , 手 足 三 阳 经 和足 厥 阴经 在 头 面部 及
的分 布规律 等 等 , 学生 加深 印象 。 使
2 特 殊穴位
特殊 穴位 主要 指本 经 的起 止 穴 及 特 定 穴 , 中 以 其 特定 穴最 为重 要 。 在腧穴 总论 部分 , 定穴 做为 重点 已经讲 授过 , 特 但 当时 只是 有初 步 印象 , 主要是 把特 定穴 进行 分类记 忆 , 与所 属经 脉 的结合并 不 紧密 。根据 我们 以往 的课 堂提
化 瘀 止 痛 血 脉 通 ,
◎辛 荑 通 鼻 窍 之 王 ,
辛 温 走 气 肺 胃 扬 。 疏 风 散 寒 止 头 痛 ,
⑩消 化 金 石 王 神 曲 ,
味 甘 辛 温 归 胃 脾 , 饮 食 停 滞 腹 泻 痢 ,
输》 说 : 刺下 关 者 , 不 能 咕。 再 如 针刺 环 跳穴 时 , 所 “ 欠 ” 若 出现 由臀部 向踝 部 的 放 射感 可 提 高 疗 效 , 想 达 到 要 这种 针感 , 穴及 针刺 时 的体位 应该 是健侧 侧 卧 , 腿 选 健
自然 伸 直 , 腿屈 膝 约 9 患 0度 并 屈髋 , 膝关 节 置 于 床 将
光 明 中医 2 1 0 1年 9月 第 2 6卷 第 9期
C G M Spe br 0 1V l 6 9 J MC etm e 1. o 2 . 2
・1 3 ・ 99
经 干 绷紧 、 抬 , 上 易引 出放 射感 。 ( )现代 解 剖结 构 : 2 在许 多腧 穴 定 位 中都 出现 了 解 剖 名词 , “ 7胸 椎 ” “ 骨 小 头 ” “ 锁 乳 突 如 第 、腓 、胸
此外 , 在讲 述经 脉循行 的过 程 中 , 要对 各 经脉 的循

经络腧穴学实训指导

经络腧穴学实训指导

经络腧穴学实训指导主编沈蓓蓓艾群王红主审张红贾爱明针灸推拿教研室前言《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是论述经络系统与人体内脏、体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腧穴的关系,阐述腧穴的分布位置、作用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课程。

在临床中对经络的分布规律的认识、对穴位的定取准确与否对治病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操作技能,开设了经络腧穴的实训课。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原则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实训课中通过在人体上或人体模型上划经、定穴等手段以加深对经络、腧穴的认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基础。

通过实训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十四经脉的分布规律、能准确地在人体中定出十四经穴和常用奇穴的位置。

为更好的组织实施和顺利开设实训课,更好地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的实训课,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以及该课程的国家规划教材,精心编写了《经络腧穴学实训指导》,指导学生实训操作。

本教材与国家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一起使用。

目录实验一经络腧穴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手太阴肺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手阳明大肠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足阳明胃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足太阴脾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手少阴心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手太阳小肠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络腧穴学教学课程案例

经络腧穴学教学课程案例
发热。
(2)清热利咽:咽喉肿痛。 (3)通络止痛:手指疼痛、肿、麻木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二分。
2、特点 鱼际: (1)清热利咽:发热,咳血,失音。 (2)小儿疳积,乳痈。
少商:
(1)泻热:高热、鼻衄。 (2)醒脑开窍:昏迷、癫狂。
[操作]
[配伍举例] 鱼际配合谷治疗咽喉肿痛、失音;少商配合谷治
(二)天府 侠白
[定位]
天府:在臂内侧面,肱二头 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简便取法:臂向前平举,俯头 鼻尖接触上臂侧处是穴。
侠白:在臂内侧面,肱二头
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
天府
侠白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二分。
[主治] 1、 共性
(1)止咳平喘:咳嗽、气喘。
(2)通络止痛:上臂内侧疼痛。
尺泽
孔最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二分。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
长展肌腱之间。
列缺
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 经渠 缘,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 太渊 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 侧,桡动脉的桡则凹陷中。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二分。
了解内容: 手太阴肺经腧穴的解剖,相关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进展。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二分。
智慧的大门要用思考的钥匙打开! 知识的沃土要用勤奋的铧犁来耕耘!
兴趣加勤奋等于天才!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一点 十二分。
一、经脉循行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 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 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 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技术教学设计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技术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选择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专著、案例分析等,如《中医经络学研 究进展》、《腧穴技术临床应用》等。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医经络学 与腧穴技术相关的网站、论坛、博客等, 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实践教学资源:选择具有实践教学条件 的医院、诊所、养生馆等,让学生在实 际操作中掌握经络学与腧穴技术的知识 和技能。
手法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如按、揉、 推、拿等,熟练运用于穴位操作
力度适中: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 手法力度,避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操作规范: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重沟通: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 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腧穴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典型病例分析与实践
选取典型病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分析 分析病因病机:分析病例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实践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并调整方案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引入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 趣味性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 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 方式,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建设与发展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中医经络学与腧穴 技术教学设计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医 经 络 学 与 腧 穴 技 术 概 述 03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04 教 学 内 容 与 方 法 05 教 学 评 价 与 反 馈 06 教 学 资 源 与 条 件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

《经络腧穴学》实验教学大纲

《针灸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针灸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使用一、经络腧穴学总论[目的要求]通过实验,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

掌握腧穴的概念,腧穴的分类,腧穴的定位方法。

[实验内容]1.经络腧穴的概念。

2.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

3.腧穴的分类及定位方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一)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目的要求]掌握手太阴肺经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手太阴肺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手太阴肺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手太阴肺经胸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2.手阳明大肠经[目的要求]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手阳明大肠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手阳明大肠经头面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3.足阳明胃经[目的要求]掌握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足阳明胃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足阳明胃经头面部及胸腹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4.足太阴脾经[目的要求]掌握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3)足太阴脾经胸腹部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5.手少阴心经[目的要求]掌握手少阴心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1)手少阴心经的体表循行及循行特点。

(2)手少阴心经常用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

6.手太阳小肠经[目的要求]掌握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优秀教学设计范例

优秀教学设计范例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
1. 教材:《针灸学》梁繁荣 赵吉平主编,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西医结合专业《针灸学》的主要教材),
①配合讲解逐步明确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常用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
②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内容,课堂生动活跃,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多媒体的多种展现手段结合,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③最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以及分析病例,并留下课后讨论题目。
3.教学互动环节
课上互动:
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
1.在BB平台建立讨论板,展开以下内容讨论,并及时评价:
(1)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循行?
(2)背俞穴的针刺操作有何特殊?
(3)请在自身上找出第1胸椎棘突、第3胸椎棘突、第7胸椎棘突、第4腰椎棘突。
2.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
范例
教学设计
讲授课程:针灸学
章 名 称:第三章 经络腧穴学各论
适用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本科)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三章 第七节足太阳经络及其腧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2版)
课程
针灸学
授课班级
大学本科四年级
授课时数
4
设计者
所属学校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以下两部分的内容:1、足太阳经络;2、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经穴推拿技术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经穴推拿技术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经穴推拿技术经穴推拿技术是以按法、点法、推法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起到推动经气、调节脏腑功能的推拿医疗技术。

具有推动经气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适应的病证包括推拿科各种适应症,也用于保健按摩。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一指禅推法见皮部经筋推拿技术。

(二)揉法以一定力按压在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的手法。

1.拇指揉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按压在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的手法。

以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余四指置于其相对或合适的位置以助力,腕关节微屈或伸直,拇指主动做环形运动,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2.中指揉法以中指罗纹面着力按压在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的手法。

中指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上,前臂做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使中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灵活的小幅度的环形运动,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为加强揉动的力量,可以示指罗纹面搭于中指远侧指间关节背侧进行操作,也可用无名指罗纹面搭于中指远侧指尖关节背侧进行操作。

3.鱼际揉法以鱼际着力按压在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的手法。

肩部放松,屈肘成120°~140°,肘部外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手的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上,前臂做主动的横向摆动,使鱼际部环形运动,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4.掌根揉法以手掌掌面掌根部位着力按压在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的手法。

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以掌根部附着于施术部位上,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的环形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环形运动,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每分钟操作120~160次。

在临床治疗的实际运用中,上述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可以单独或复合运用,也可以选用属于经穴推拿技术的其他手法,比如按法、点法、弹拨法、叩击法、拿法、掐法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doc

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doc

《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吴绪平王述菊陈邦国王亚文瞿涛程井军(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430061)《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院校针推专业的基础课,是针灸学教学的重点课程,是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经络腧穴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经络腧穴学》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真正掌握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腧穴的具体定位,这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给予掌握,故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因其直观性、实践性、科研性及综合性等独特条件,决定了它在针灸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与课堂理论讲授相比,更接近学生和实际,更容易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

根据我院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经络腧穴学》实践课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体会如下:1.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操作是检验学生对腧穴定位基本功的掌握情况,要求同学们力求做到,对腧穴不仅熟背,而且要在病人身上会取,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这一实践环节,我们采用“二看三点一习”法。

二看:即“理论课堂结合多媒体教学,观看动态的经络循行走向图及腧穴的定位图;实验课堂先观看教学录像,复习加强理论课堂所学的知识,为经脉循行路线的划经实验及腧穴的点穴实验作铺垫”。

三点:即“师点”、“互点”、“考点”。

“师点”指将学生集中在一起,由教师亲自在学生身上划出经脉循行路线及做点取穴位的示范动作。

“互点”是指在“师点”之后,让学生两两结合,彼此在对方身上定取穴位。

教师则巡回检查,指导并纠正学生在点取穴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考点”是实际定取穴位的能力测试。

每位学生采取抽签的方式,抽取一份印有10个不同穴名的试卷,要求学生准确说出腧穴的归经、定位,然后在另一位同学身上具体定取每个穴位的位置,考点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一习”是在学习腧穴学理论的过程中,安排临床见习。

6-2-1 《经络腧穴学》教学标准

6-2-1 《经络腧穴学》教学标准

序号 教学项目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学时
内容:经络的概念、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
络系统的概貌、经络的生理功能
主要是用课件、多媒
第一章经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学生掌握、熟悉的内
1
体进行教学,理论讲授为 4 学时
络概论
容,以下雷同)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组成及经络

生理功能 2、简单讲解(学生大体了解的内容,以下
位、主治、操作要点、配伍应用。
训)
出各经的主要腧穴
体进行教学,理论讲授为 4 学时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在治疗方面的
内容:腧穴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分类、命名、
定位方法、作用、主治规律及特定穴
1、用课件、多媒体
12 学时
第五章腧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腧穴的概念、分类、定 进行理论教学 2、实验实
5
(4 实
雷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
1、用课件、多媒体进行理
经别、十二经筋
12 学时
第二章经
论教学 2、实验实训:在人
2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十二经脉、任脉、督脉
(2 实
络各论
体上准确画出十二经脉及
的循行及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 2、简单讲述剩余的奇
训)
任脉、督脉的体表循行
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第三章经
内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络的标本、
主要是用课件、多媒体进
3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标本、根结、气街、四
4 学时
根结、气
行教学,理论讲授为主
海的概念及内容 2、简单讲述其应用

腧穴按摩法

腧穴按摩法

一、 健康评估:
1、病人当前的主要症状、体征; 2、疾病辩证; 3、病人的心理状态; 4、发病的部位及局部皮肤情况; 5、女性病人了解经孕史。
二、用物准备:
备暂空床(软床)、高低不等的凳子、 靠背椅、各种规格的软垫或大小不等的 针头、大毛巾等、按实际情况准备推拿 介质(如滑石粉、生姜水、冬青膏、冷 水、麻油、鸡蛋清等)
效果评价
◆ 受术者应有局部酸胀及温热感; ◆ 患者感头脑清爽、轻松、眼前豁亮等。
小结
[练习要点] 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指端或 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 着力稍重。
[临床应用] 具有祛淤消积,和中理气,消食 导滞,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
成人推拿手法
3、 振动类手法 (2) 抖法
[练习要点] 操作时颤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临床应用] 适用于四肢,多作为治疗的结束
手法。
成人推拿手法
挤压类手法: 按法 点法 捏法 拿法 捻法 踩法
成人推拿手法
2、 摩擦类手法
(2) 擦法
[练习要点] 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稍有力下压 并作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摩擦; 用力要稳实、均匀、连续,使热量 逐渐透达肌肤。
[临床应用] 适用于胸肋、腹、肩背腰臀及下肢。 常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 失常的病症。(注意:操作时,治疗 部位要暴露,并涂适量的润滑油或 配制药膏)
成人推拿手法
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推法
滚法
揉法
成人推拿手法
1、 摆动类手法 (1) 一指禅推法
[练习要点] 手握空拳,上肢肌肉放松,拇指端自 然着力,吸定,不可用蛮力下压。
[临床应用] 接触面积较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 全身各部穴位(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 肢等处的痛症)

经络腧穴学教学共30页文档

经络腧穴学教学共30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经络腧穴学教学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经络学实训大纲

经络学实训大纲

《经络腧穴学》技能培训实验指导经络、腧穴部分是针灸临床基础部分。

经络腧穴主要研究人体体表之间,体表与脏腑之间,脏腑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通路;研究腧穴的位置,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用经络、腧穴来诊断和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本指导用以指导学生的训练。

主要用于课堂的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是学生实验的工具书。

实验内容1.手太阴肺经[目的要求](1)掌握手太阴肺经的体表循行路线、常用腧穴的定位。

(2)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训练内容]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循行在上肢内侧的前缘,经鱼际部止于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少商穴。

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第一肋间隙,肱二头肌肌腱,肘横纹,桡骨茎突,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赤白肉际,指甲角等。

分布于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从中府——少商共11穴,其中常用的腧穴有:胸部1穴(中府),前臂部4穴(尺泽、孔最、列缺、太渊),手部2穴(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1)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路线、常用腧穴的定位。

(2)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训练内容]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商阳穴,经食指桡侧,循行在上肢外侧前缘,上肩、颈,至面颊,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

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指甲角,第一、二掌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腕背横纹,肘横纹,三角肌,肩峰,肱骨大结节,鼻翼,鼻唇沟等。

分布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从商阳——迎香共20穴,其中常用的腧穴有:手部3穴(商阳、合谷、阳溪),前臂部3穴(偏历、手三里、曲池),上臂部1穴(臂臑),肩部1穴(肩髃),面部1穴(迎香)。

3.足阳明胃经(1)掌握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常用腧穴的定位。

(2)熟悉穴位的针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训练内容]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眼眶下缘的承泣穴,经嘴角旁,至下颌角前,一支向上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

经络与腧穴实训指导课件

经络与腧穴实训指导课件

天府
侠白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肌腱
5.尺泽 Yunmen(LU2)(合穴)
【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 腱桡侧凹陷处。
天府
尺泽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 神经→肱肌。浅层布有前臂外 侧皮神经,头静脉等。深层有 三角肌 桡神经。 胸大 【主治】 肌 1.咳嗽 气喘 咳血 2.咽喉肿痛 肱二头肌 3.肘臂挛痛 【配伍】 1.配肺俞,治咳喘。 2.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尺泽
天府 肱三头肌
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肺经的循行特点 以及“合主逆气而泄”的理论,尺泽穴可调理上焦和中 焦气机,对于上焦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病症,如咳 嗽、气喘、吐泻应有疗效。实践证明,尺泽穴对上述病 症确有疗效;另外,尺泽穴还能治疗急性高热、咽喉肿痛。 【刺法】 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
6.取穴要点:解剖标志注重锁骨下窝,腋前 纹头,肱二头肌的桡侧缘,肱二头肌腱的 桡侧缘,肘横纹,腕横纹,桡动脉等解剖 标志。骨度法:肘横纹至腋前纹头9寸,肘 横纹至腕横纹12寸。
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之下是尺泽, 孔最下行接列缺, 更有经渠与太渊, 鱼际少商如韭叶。
蚓状肌
少商 鱼际肌
少商点刺出血
课堂小结
1.掌握手太阴肺经经脉的循行。 2.掌握手太阴肺经带★重点常用七个穴位的定位、主治和操作, 用肺经经穴分寸歌诀帮助记忆和掌握。
3.熟悉手太阴肺经经脉的病候、络穴病候。
4.熟悉云门、天府、侠白、经渠腧穴定位、主治、操作。 5.了解手太阴肺经重点腧穴的局部层次解剖、配伍,本经穴位的 国际标准化代号。

云门 天府 侠白 尺泽 孔最 列缺 太渊 鱼际 中府

中医大学生诊疗基本技能针灸部分

中医大学生诊疗基本技能针灸部分
天宗
小肠经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约肩胛冈下缘与
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直刺或斜刺0.5~l寸
肩外俞
小肠经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斜刺0.5~0.8寸
肩中俞
小肠经
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斜刺0.5~0.8寸
大杼
膀胱经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斜刺0.5~0.8寸
风门
膀胱经
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斜刺0.5~0.8寸
中府
肺经
在胸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向外斜刺0.5~0.8寸
归来
胃经
脐下4寸,任脉旁开2寸。
直刺1~1.5寸可灸
表6-4背腰部腧穴训练必备内容要点(26穴)
穴名
归经
定位及取法
操作
大椎
督脉
第七颈椎棘突下
直刺0.5~1寸,可灸
定喘
奇穴
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直刺0.5~0.8寸,可灸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肩髎
三焦经
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直刺1~1.5寸。
十宣
经外奇穴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四缝
经外奇穴
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心包经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直刺0.5~1寸。
大陵
心包经
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直刺0.3~0.5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EC RE I NT EA
经络腧穴学技 能训练教学方法示范
张永 臣
贾红玲
(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 学院,济南 2 0 1 2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 附属医 院,济南 2 0 1 ) 504 5 0 4

要 : 经络腧 穴学技 能训练》是 《 《 经络腧 穴学》课程指向临床技 能的关键环节 , 本文从经络腧 穴基础技能训练流程、循经划线和腧
针灸学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想使 学生喜爱 和掌握这 门学科 ,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技 能 培养[。《 1 经络腧穴学 》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各层次 ( 】 七年
制硕士 、五年制本科 、三 年制大专 )学生必修 的专业 主 干 课程 , 而对于针灸学 习者而言 ,必须 具备精湛 的技 能, 才能真正地服务于临床E。《 经络腧穴学技 ̄51 》课程 )练 1 主要指在教师指导 下,使 学生独立掌握并划 出经脉循 行 径 路和准确 点出腧 穴的一 门实践课程 ,独立划线定经和 准 确定位 取穴是本课程的基本 要求。《 经络腧穴学 》的技 能训练课程不仅是学 习后 续课程 《 刺法灸法学 》 针灸 、《 治疗 学》的基础 , 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 临床 能力 的培养 。 教学 中教师和学生 的意识 多重视 理论知识 ,认 为熟记 、 熟背即可 ,对于实践操作 能力的培养缺少重视 ;再加上
本 课程 以划线和取穴为主 要形式 ,教学方法易于枯燥和 流 于形式 ,教学评估缺少客观 的指标 ,教学效果多不理 想 。鉴于此 ,近年来笔者在 《 经络腧 穴学技能训练》教 学 方法方面进行 了一些有益 的的探讨 ,收到 了良好 的教
掌指关节 、指 甲根或指 甲角、掌长肌腱 、桡侧腕屈肌腱、 尺侧腕屈肌腱 、肘横纹 、肱骨 内、 ̄ N髁 、肱二头肌、 ' I - 三角肌、腋前纹头、腋后纹头等 。下肢部 的股骨大转子、 缝匠肌 、股骨 内侧髁 、髌骨 、髌韧 带、腓骨 小头、胫骨
学 效果,现从经络腧穴基础技 能训练流 程、循 经划线和 腧 穴定位 训练流程、技能训练 考核三 方面总结如下。 l 经络腧 穴基础 技能训 练流 程 经络 腧穴基础技f,l  ̄-l i练包括 两部分 ,即体表标志和 )
骨度 分寸的训练 。此阶段教学 的重点在 于对 人体活体结 构 的认 知、触摸 ,用手触摸各骨节 、肌 肉,用 眼观察各 骨节 、肌 肉并估计各骨节 、肌 肉之 间的分寸 。从各部位 、 骨节 、器 官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经络 的概念和 循行 ,从
学无定法教无定规我们面对教育新形式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更应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由于针灸的基本技awll练具有涉及层面广教学环节多时间长的特点如何加强技能训练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一整套连续有序科学高效的考核机制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与技能双全的人才
第 1 卷第 O 期 ・ 0 1 总第 19期 2 2 1年 1月 ・上 半 月 刊 01
寸表 中 3寸 、 5寸 、6寸 、8寸 、9寸 、 1 2寸 、1 3寸 、 l 4
寸、l 寸 、1 寸 、l 寸 的有 哪些,各分部在哪些部位 。 6 8 9 1 教 师点评 针对 学 生在经络 腧穴基 础技 能训练 中 . 4 出现 的 问题 ,教师进行答疑或者纠正 ,使学 生掌握全身 主要 的体表标志和常用 的骨度分寸 。 2 循经划线和腧穴定位训练流程
穴定位训练流程、技 能训练考核三方 面进行 了有益的探讨 ,发现该教 学方 法可以提 高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加深 学生对经络 、腧穴的
印象。但如何建立更 完善的一整套连续有序、科学高效的训练、考核机制 ,仍然需要不断的探 索和实践 。 关键词 :经络腧穴 学;技能 ;教 学
d i 03 6 ̄.s .6 22 7 .0 2O -2 o :i .9 9 i n1 7 —7 92 1.10 2 s 文章编号 :1 7 —7 9( 02). 10 4 —3 6 22 7 2 1 0 .0 70
内侧髁、胫骨前缘、内、外踝、趾甲角、臀横纹、胭横
纹 、腓肠肌 、跟腱等 。要求学生对这 些体表 标志进 行触 摸并体会指下感觉 。 1 教 师骨度 分寸示教 教师在 人体上 指 出并定 出全 . 2
身的骨度 分寸。讲解 出定骨度分寸 的要 点。 1 学生分组练习 3 . 3 ~5人 一组 ,分组练习,要掌握全 身的骨度分寸 , 熟练触摸各部位的骨节 , 准确说 出各骨节 的古、今名称 ,并使学生综合运用骨度分寸 ,总结骨度分
21 循经划线技能训练流程 . 21 朗读 或背诵经脉原文 ,观看经脉循行 图 从任脉 .1 . 开 始,依次督脉 、手太 阴肺经 、手 阳明大肠经 、足 阳明
胃经 、足 太阴脾经、手少 阴心经 、手太 阳小肠经 、足太 阳膀胱经 、足少 阴肾经 、手厥 阴心包经、手少 阳三焦经 、 足少 阳胆 经、足 厥阴肝经 。首先 朗读或背诵经络原文 , 进行传统 的诵记 练习,可 以请一个 同学 朗读或背诵 ,也 可 以教师 领着学生集体 朗读或背诵 。同时放 映制作规范 的经脉循行 Fah或 P T, ls P 将经脉循行形象 、 具体地展现 在 学生面前 ,具有 生动、直观 、易于理解 、掌握 的作用 。 21 教授儋经 划线示教 教师选择一位体表解剖标志 .2 . 比较 明显 的学生作示教 ,在此过程 中,将经络循行 的部 位进行划线描绘 ,还应强调标记出经络的起始 、出、别、 入 、合 、并、挟 、行、贯 、却 、属 、络 、循 、上 、下 、 过 、交 、横 、斜 、还 的部位 。 教师要重 点讲授每 条经脉循行经过 的关键点 ,如手 太 阴肺经循行 时,在上肢 内侧前缘经过肘 中横纹肱二头
体表 不同部位 的解剖关系 掌握腧 穴的定位基本知识 ,为 儋经划线和腧穴 定位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11 教 师体 表标 志示教 教师在 人体 上指 出并定 出下 . 列体表标 志 。头面部 的发 际、眼 内外 眦、眉毛 、耳屏 、 耳垂 、 口角、下颌角 、颧 弓、人 中沟 、鼻唇沟 、乳突 、 喉 结、胸 锁乳突肌及其起止点 、分叉处等 。胸腹 部的胸 骨 上窝 、锁骨上窝 、剑突 、乳头 、肋 间隙、肚 脐 、髂 前 上棘 、耻骨联合上缘等 。颈项背腰部 的大椎 、椎体棘突 、 肩胛 冈、 冈上窝、 冈下窝 、肩胛下角 、髂后上 嵴、骶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