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治
稻水象甲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稻水象甲的发生和综合防治一、稻水象甲的生活习性稻水象甲成虫的习性复杂,除具有鞘翅目昆虫共有的假死性和趋光性等特性外,还与水有密切关系。
一是越冬成虫有集居习性。
主要越冬场所成虫密度为200头/m,而且越冬死亡率极低。
二是越冬成虫有集团迁飞习性。
5月下旬、6月上旬晴微风的黄昏,可见大量成虫向稻田方向迁飞。
三是成虫活动性。
9:00-11:00和16:00-19:00最为活跃,稻田成虫以爬行、游水为主,很少飞行。
四是趋光习性。
稻水象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
通常新生成虫较越冬后成虫趋光性强,成虫对晨昏时分的散射光具有明显趋性。
五是产卵习性。
稻水象甲营孤雌生殖,其成虫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产卵时间多为中午,在无水条件下,一般不能产卵。
六是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
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梁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后,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
二、稻水象甲发生的时期与危害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的水稻害虫之一。
该害虫主要危害水稻,成虫啮食稻叶,幼虫取食稻根,轻则40%以上的根系被毁,一般减产20%左右,重则可毁灭80%以上根系,减产达50%左右,甚至造成绝收。
稻水象甲具有耐饥饿、抗逆性、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和传播途径多的特点,成虫在稻草、水稻根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进行越冬。
当春季土壤温度达到10℃左右时,越冬代成虫开始复苏活动,水稻插秧前先在早春禾本科杂草如芦苇、野燕麦、香蒲等寄主上为害,玉米出苗后一部分转移到玉米上为害,5月下旬,稻水象甲大量侵入水稻本田,成虫啃食叶片,9点前和下午4点后冷凉的气候下成虫就开始危害叶片,使叶片失绿,形成长条白斑,严重影响了叶绿素的形成和营养成分的运输,苗期长势差,生长缓慢。
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幼虫期为30~45d,低龄幼虫蛀食稻根,大龄幼虫咬食稻根,危害严重地块,可造成倒伏、漂秧、根系腐烂、植株矮小,成熟期推迟、产量降低等后果。
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控
农业技术2018年3月·下N17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控严德宏1 吴荣升2 崔 晗3 王新萍4 戚天凤4(1 河南省罗山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南 罗山县 464200;2 河南省浉河区尤河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河南 浉河区 464000;3 河南省罗山县种子技术服务站,河南 罗山县 464200;4 河南省罗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罗山县 464200)摘 要 稻水象甲在河南省豫南地区发展迅猛,如何搞好防识别治显得尤为迫切必要。
关键词 稻水象甲;识别;防控稻水象甲是植物检疫对象中的二类检疫性害虫,其传播途径广,可随风、水流、稻制品及交通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其生命力强,两栖动物,水陆皆可生存,在无空气、食物情况下可活20天以上;寄主范围广、杂食性,可取食禾本科、莎草科、泽泻科、蓼科等多种杂草;其繁殖能力强,可孤雌繁殖(雌虫不进行交配也 可繁殖后代),因此稻水象甲传播蔓延快、防治难。
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成虫从正面沿叶脉啃食叶肉,幼虫啃食稻根,可造成“作篼”、“漂秧”、“缺苗断垄”,一般减产二到五成,重者绝收,对产量影响很大。
河南省于2014年5月8日在商城县首次发现,至今为止已在豫南7个县(区)(商城、潢川、固始、光山、浉河、息县、罗山)30多个乡镇发生危害。
罗山县2016年5月12日在彭新镇人和村一个山冲田发现该虫,目前已在铁铺、灵山、青山、子路、周党等沿信叶(信阳至叶集)路乡镇发现该虫危害,疫情监测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1 稻水象甲的识别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甲属,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
成虫体长2.6—4.4毫米,体壁褐色,密被灰色鳞片,前胸背板和鞘翅中区呈广口瓶状的黑色暗斑。
卵呈珍珠白色,圆柱形,长约0.8毫米。
老熟幼虫体长10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形。
老熟幼虫在主根系上作土茧,然后在茧中化蛹。
茧粘附在根上,卵形,长4—5毫米,宽3—4毫米,蛹呈白色,大小和形态与成虫相似。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一、防控策略:以秧田防控为重点转向以本田防控为主,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技术措施,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二、防控范围:稻水象甲发生区周边目力所及的稻田及周边杂草。
三、防控指标:灯测或目测发现单个成虫或幼虫立即开展防治。
四、防控措施1、物理防治推广应用杀虫灯诱杀成虫,每60亩安装1台。
2、生物防治(1)养鸭控虫。
在本田中,利用“稻鸭共育”种养模式,控制稻水象甲种群数量,减轻化学防治压力。
水稻移栽后10天左右,每亩投放15日龄鸭苗15-20只,以3-5亩为一个种养结合小区并围网,田边需留有一个约20平方米左右搭棚空间,以便于添喂饲料之用,于水稻抽穗、灌浆后,稻穗下垂时,须把鸭群从稻田迁出饲养。
(2)应用生物农药如绿僵菌、白僵菌等,防治第一代成虫。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稻水象甲防控的重要措施,具有见效快、效率高的优点。
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最佳防控组织形式。
防治成虫的施药时间以上午9:00—10:00点或下午16:00—18:00点为最佳,使用药剂见附件。
(1)秧田防治秧田是越冬代成虫集中的场所。
狠抓秧田防治,可最大限度的减少秧苗传带成虫、卵和幼虫。
最佳防治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
(2)本田越冬代成虫防治本田越冬代成虫主要来自秧苗直接传带和从越冬场所直接侵入稻田。
因该阶段是越冬代成虫产卵始盛期,所以重点抓好此次防治,可大大减少下一代虫源。
防治时间是插秧后7-10天(5月上旬-5月下旬),用药种类和用药量同秧田。
(3)本田新一代幼虫防治幼虫为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虽然经过秧田和越冬代前两次防治,虫源已经大大减少,一般地块幼虫较轻,但仍有少数田块虫量较高,因此要对重发生田块进行挑治。
(4)本田新一代成虫防治越冬代后的新一代成虫出现在6月上中旬,出现盛期在6月中旬,此时为新一代成虫防治时间。
响水镇农业服务中心2016年5月7日附件:稻水象甲防治药剂推荐一览表1、药剂名称用量处理方式稀释方法注意事项备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7.5克/亩药液浸秧对水50公斤移栽前将秧捆浸泡在药液中30分钟,然后移栽。
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育越 冬 。每 年 越 冬 成 虫 在 日平 均 气 温 稳 定在 l 5 ℃
以上 时解 除滞 育 并取食 禾 本科 杂草 等嫩 叶 ,留下条 状取 食 斑 。从 4月 下半月 开始 陆续 迁入 刚揭 膜 的早 稻秧 田,早稻 插秧 后迁 入 本 田,到 5月 中旬 结束 , 迁入 期 持续 1 个 多月 。成 虫开 始产 卵时 ,都 要爬 到 稻株 水 下 ,将 卵产 在 叶鞘 纵侧 组织 的空格 内,竖 直 排 列 ,1 格 1粒 ,位 置均 在 水 下 l厘米 左 右 。老 熟
部 1 ~ 9厘米 范 围 内的须 根上 ,在稻 丛基 部 3厘米 范围内占 7 0 %左右 。4~ 5月份 ,稻 水 象 甲具 较 强 的趋 水稻 习性 ;7~ 8月份 高温季 节 ,趋 荫性 较 强;
成 严重 威胁 。稻水 象 甲不 同于 一般 的病 虫 害 ,具有
特 殊生 物 学特 性和 危 害特 点 :一是 繁殖 能力 强 ,平 均每头成虫可产卵 6 0~ 1 0 0粒 。而 且行 孤 雌 生 殖 方 式 ,不 需要 交配 就 可繁 殖后 代 。因此 ,一头 虫传 到 条件 适 宜 的新地 方 ,就 有可 能形 成一 个群 体 。二 是 适应 环 境能 力 强 ,能适应 从 温带 到 寒带 的各 种生 态 环境 。据 研 究 ,越 冬成 虫 在平 均 气温 一 1 5 ℃仍 能
一
. , J 童j 簪疗 饶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植保技术
稻水象 甲的发生特 点与防治
稻 水 象 甲属 鞘 翅 目象 虫 科 害 虫 , 是 一 种 国 际 性 重 大 检 疫 害 虫 ,据 资料 介 绍 美 国加 利 福 尼 亚 州 1 9 5 6年 首 次发 现 ,后 即迅 速 蔓 延 。1 9 7 6年 日本 爱 知 县 首 次 发现 ,到 1 9 8 3年 就 扩 展 到 了全 日本 。上 世纪 8 0年 代 末 以来 ,先 后 扩散 蔓延 到包 括 中 国在 内的世 界上 许 多国家 ,并 出现蔓 延范 围扩 大 、发 生
检疫性鞘翅目害虫——稻水象甲
在南方,稻水象甲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和春玉米等作物。 稻水象甲以幼虫取食稻根致害为主,危害后一般减产10~20%, 严重时超过60%。 稻水象甲寄主范围广,防治难度大。 发生世代:在北方单季稻区,稻水象甲一年发生一代;在南方 双季稻区以一年发生一代为主,少数个体在早稻上完成一代发 育后迁入晚稻田,在晚稻上完成第二代,其发生期与晚季水稻 生育期基本一致。稻水象甲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第一代大均 于第二代,即早稻明显重于晚稻;同季稻中,早栽田重于迟栽 田。
—
— 远距离扩散的新疫区,主要是借助于人为传播。
五、检疫对策、
目标: 严密监测、一但入川,及 及时消灭,防止定植。
早发现,
陕西省发现稻水象甲,其危害面积就达 3000 多亩。
云南省发现稻水象甲,危害面积已达12000多 亩。
1、监测
场所:货物集散地、交通要道 时间:秧田期~移栽后15天
体长约10mm,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
形。腹部2~7节背面有成对向前的钩状气门。
的 蛹 土白: 茧色 内, 。大 小 近 似 成 虫 , 在 似 绿 豆 形
三、寄主范围和危害特性点
稻水象甲食性复杂,寄主范围广。目前已查明成虫能取食 13科 104种植物,幼虫能在6科30余种植物上完成生活史。
一、稻水象甲
一、发生概况 二、形态特征 三、寄主范围和危害特性点Fra bibliotek
四、传播途径
五、检疫对策
一、发生概况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属鞘翅目,象虫科(Curculionidae),沼泽象亚科(Erirrhininae) ,稻水象 属Lissorhoptrus 20 世纪初为美国普遍发生的稻作害虫,传入亚洲等水稻主产区后,对全世 界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988 年在中国首次发现,是中国法定内、外检 疫对象,也是“九五”以来全国粮食作物上重点治理的检疫性害虫之一。 稻水象甲国内分布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天津市、北京市、河北 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山西省、湖南省、陕西省、云南 省、四川省。 目前,全国有14个省(市)约3000万亩稻田发生危害。其中以浙江、山东、天 津、河北、辽宁、吉林等地发生危害最重。 稻水象甲以每年10~15km的速 度向外扩展。该虫的发生与河流、道路等密切相关。新的疫点大多发生在公 路、水域附近。在不远的将来,稻水象甲可能会成为国内各主要稻区的重要 水稻害虫。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稻水象甲是一种危害水稻茎秆、穗部和叶片的害虫,其取食会使水稻植株受损,导致稻谷产量降低。
因此,在稻田中防治稻水象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我们来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一、物理防治:
1.清除杂草:在稻田中,可以清除杂草,减少稻水象甲的藏身之处和营养来源,从而防止稻水象甲在杂草中生存繁殖。
2.挖淤土:如果稻田过淤,可以挖淤土,增加水深和流速,从而减少水稻植株中稻水象甲的滋生及繁殖机会。
3.机械捕捉:可以在田间进行机械捕捉,如用小型带网捕捉,减少稻水象甲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中,主要是使用杀虫剂,例如氯氰菊酯、吡虫啉等,以达到控制稻水象甲的目的。
但是,在使用杀虫剂时,也要考虑农药的安全性问题,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尽可能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生物防治中,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及其卵、幼虫、成虫等进行控制稻水象甲,例如:寄生蜂、蜘蛛等。
通过增加天敌数量,控制稻水象甲数量。
综上所述,对于稻水象甲的防治,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防治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各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而在防治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水稻品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治
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治作者:陈静来源:《农村科学实验》2016年第02期稻水象甲,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我国被列为进境和全国植物检疫性害虫,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原野和山林,以野生的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为食。
1976年,传入日本,1988年由日本传入韩国、中国,1988年首次在中国唐山发现,现已蔓延我国大部分省市。
稻水象甲的寄主种类多,危害面广,为害水稻、高粱、玉米、小麦等,尤其对我国水稻危害较大,近几年已成为北方水稻的重要害虫。
充分认识稻水象甲的危害,做好对稻水象甲防治工作,是保证水稻丰产的关键。
一、稻水象甲的特征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属鞘翅目,象甲科,象甲属,是一种危险的检疫性害虫。
成虫雌虫长2.6—3.8毫米,宽约1.5毫米,体表被覆淡绿色至灰褐色鳞片.自前胸背板的端部到基部,有一个由黑色的鳞片组成的广口瓶状的暗斑,在鞘翅的基部向腹延伸至鞘翅的约3/4处形成一个小整齐的黑斑。
胫节末端有钩状突起或内角突起。
幼虫为无足型。
白色,老熟幼虫体长约8毫米,腹节9节,第2-7腹节的背面各有一对长而略向前弯的钩状突起(气门),在幼虫淹水时得以从根内和根周围获得空气(稻水象甲幼虫的重要特征)。
蛹老熟幼虫先在寄主根系上作土茧,然后在土茧中化蛹。
土茧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
卵圆形,表面光滑。
蛹白色,大小和成虫相似,但喙紧贴于胸部,复眼黑色。
二、危害特点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作物,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以幼虫为害为主。
成虫在细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随着叶表面的生长留下一纵形条斑痕;幼虫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直接咬食根系。
幼虫密集根部,根系被取食,刮风时植株倾倒,甚至被拔起浮在水面上,根系受害后还常变黑并腐烂,由于水稻根系造成损坏,使植株生长受阻,变得矮小,分蘖率降低,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明显减少,抽穗和成熟期显著推迟,最终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地块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严可达50-70%。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稻水象甲是稻田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们以水稻幼苗和根茎为食,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科学有效地防治稻水象甲对于稻田的管理和水稻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进行浅析,以期对农田生产有所帮助。
一、生物防治1. 天敌调查稻水象甲的天敌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蚜茧蜂、蝇蜂、膜茧蜂和瓢虫等。
这些天敌对稻水象甲有天然天敌作用,可以帮助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
在稻田中进行天敌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来判断稻田中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从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2. 天敌增殖为了增加稻水象甲的天敌,在稻田和周围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一些对稻水象甲有天敌作用的植物,比如一些花卉和杂草。
这些植物可以提供天敌的食物和栖息地,帮助天敌在稻田中增殖。
也可以人工引入一些天敌,进行天敌增殖,增加天敌在稻田中的数量,帮助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
3. 生物防治药剂在生物防治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生物防治药剂,比如一些对稻水象甲有天敌作用的微生物制剂。
这些微生物制剂可以喷洒在稻田中,通过天敌摄食感染稻水象甲,起到控制害虫的作用。
二、物理防治1. 拔草深耕稻水象甲在簇苗期主要以水稻幼苗为食,在深水期主要以水稻根茎为食。
在簇苗期可以在稻田中拔掉一些杂草,减少稻水象甲的食物来源。
在深水期可以适当进行深耕,打断稻水象甲的活动和趋光性,减少它们对水稻的危害。
2. 排水灭虫稻水象甲是水稻田中的水栖害虫,它们对水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通过排水来控制稻水象甲的数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在稻田中适当降低水位,可以减少稻水象甲的栖息地,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3. 覆盖稻田在幼苗期可以使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水稻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幼苗生长,还可以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因为稻水象甲是趋光性害虫,覆盖了塑料薄膜后可以减少害虫的活动和危害。
三、化学防治1. 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防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可以选择对稻水象甲有特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水象甲的识别鉴定及危害症状、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运检疫、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对稻水象甲的检疫及综合治理。
2稻水象甲的危害症状稻水象甲(形态特征见附录A)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长条白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cm.低龄幼虫啃食稻根,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生长发育,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3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3.1调查时间在两个高峰(越冬代迁飞高峰、一代成虫发生高峰)进行调查,4月15日一6月15日,7月15日一8月15日,每月调查2-3次。
3.2调查方法3.2.1越冬场所调查每年4月中下旬,气温转暖后,越冬成虫开始复苏,复苏后的成虫就近取食嫩绿杂草。
因此,首先调查水稻田周围的禾本科杂草有无成虫取食被害状,发现被害状,要仔细检查受害植株及邻近植株和根丛基部。
3.2.2田间调查重点调查秧田和大田,一般插秧后7天是成虫迁入大田的高峰期,亦是成虫产卵的高峰期。
因此,插秧前7天和插秧后7天是调查秧田和大田的有利时机。
此期间水稻植株矮小,株距较大,便于观察,重点检查田块周边的叶片有无被害状,如果发现被害状,则应仔细查找成虫(日落前后仔细观察植株叶片叶尖上是否有成虫)。
利用稻水象甲的假死习性,拍打植株是否有成虫落入水中,或拍打时在植株下放入白瓷盘收集。
3.2.3稻水象甲卵和一龄幼虫的调查3.2.3.1叶鞘解剖法将样株清洗干净,剪去露出水面的植株叶片,保留淹水的叶鞘基部10cm的根部,将由外向内剥取的叶片依次面朝上置于解剖镜下,划破表皮,在上、下表皮间沿输导组织寻找稻水象甲长椭圆形卵粒和新孵化停留在叶鞘内的一龄幼虫。
用同样方法检查根部。
3.2.3.2查找根部幼虫和蛹根据稻水象甲幼虫在根部取食造成危害的习性和老熟幼虫形成附着在根系上的土茧并在其中化蛹的习性,在水稻生长期取样检查。
调查基数详见表1。
3.3结果处理调查结束后填写《稻水象甲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2),发现可疑虫体要及时采集带回室内检验。
稻水象甲怎么治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怎么治稻水象甲防治措施稻水象甲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国家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那么稻水象甲怎么治,又有哪些防治措施呢?稻水象甲的形态特征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
成虫:体长2.8~3.2 mm,体壁褐色,密被灰绿色鳞片,喙短阔,端部环绕灰白色刚毛,前胸背板肩突明显,从背板中区至鞘翅末端1/3处的背部鳞片黑色,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的黑色大斑。
鞘翅长宽比为1.5∶1,有6条纵纹,鞘翅不能覆盖臀板。
3对足基节基部鳞片黄色,中足胫节两内侧各有1排长的游泳毛,跗节3和2等宽。
雄虫后足胫节无前锐突,锐突短而粗,深裂呈二叉形。
雌虫的锐突单个,长而尖,具前锐突。
幼虫:白色,无足,头部褐色,共4龄,腹节背面2~7节各有1对向前伸的钩状呼吸管,气门位于管中,4龄虫体长约8 mm。
蛹:白色,大小、形状近似成虫。
居于土茧中,土茧灰褐色,近椭圆形,直径约5 mm,粘附于根上。
稻水象甲的危害性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稗。
成虫喜食稻叶,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宽约0.09 cm的长条白斑,长短不等,长度一般不超过3 cm,全斑粗细一致且直,两端平整,偶有粗细不一致而弯曲,两端不很平整者(特别在幼嫩稻叶上)。
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幼虫对根的危害。
幼虫密集水稻根部,在根内或根上取食,根系被蛀食,变黑并腐烂,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导致减产。
该虫引起的产量损失一般10%~20%,严重田块减产50%。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一、防治指标:以目测发现单个成虫或幼虫立即开展防治。
二、防控技术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
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人手加强对秧田和大田的普查,发现疑似虫体和症状立即报告区农委。
2、农业防治:选用生长势强、耐虫或抗虫的水稻品种。
清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3、物理防治:利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4、生物防治:在疫情发生区的大田,利用“稻鸭共育”种养模式,应用生物农药(如绿僵菌等)防治第一代成虫。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
祁东县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初报祁东县位于湖南省湘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水稻生长。
稻田中常常会发生一种名为稻水象甲的害虫,给水稻生长带来严重威胁。
及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有效的防控对于水稻种植来说至关重要。
一、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稻水象甲是稻田中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以水稻的叶片和根部为食。
成虫和幼虫都对水稻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叶片枯黄、生长受阻,最终影响产量。
稻水象甲主要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大量出现,对水稻的危害最为严重。
稻水象甲的发生与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条件:稻水象甲适应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湿润的稻田是它们繁殖的理想场所。
2. 生态环境:稻田中如果存在水稻杂草,枯落物等,会成为稻水象甲的生存场所,为害水稻。
3. 农田管理:不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容易引发稻水象甲的大量繁殖。
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常常导致稻水象甲的大量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小的损失。
二、稻水象甲的防控方法针对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它们对水稻的危害,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1. 生物防治:在稻田中适当投放天敌昆虫,如龙蝇、鳞翅目等天敌昆虫,以捕食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2. 化学防治:使用一些生物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以减少稻水象甲的数量。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需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影响农田生态环境。
3. 田间管理:加强对稻田的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枯落物等,减少稻水象甲的生存环境。
4. 基因改良: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品种,提高水稻对稻水象甲的抵抗力,减少虫害发生。
根据对祁东县水稻田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在近期部分稻田中发现了稻水象甲的大量滋生情况,对水稻生长带来了威胁。
我们建议在稻田进行定期巡查,并对发现的稻水象甲及时进行控制,以降低其对水稻的危害。
我们也建议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防治试验,比如在部分稻田中进行生物防治的投放实验,观察其对稻水象甲的影响;在另一些稻田中进行化学防治试验,选用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喷洒,比较其效果。
稻水象甲防治方法
稻水象甲防治方法
稻水象甲是一种常见的稻田害虫,它的幼虫主要以水稻的根系为食,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防治稻水象甲,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抗稻水象甲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如“桂优1号”、“桂优2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虫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3. 灌水管理:稻水象甲的幼虫主要生活在水中,因此,灌水管理对于防治稻水象甲非常重要。
在水稻生长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水位,避免水位过高或过低,同时定期更换水源,减少稻水象甲的滋生。
4. 化学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有氯氰菊酯、吡虫啉等。
但是,使用化学农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应该注意安全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稻水象甲进行生物控制。
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等,对稻水象甲进行生物防治。
总之,防治稻水象甲需要综合施策,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才能有效地减少稻水象甲的危害。
稻水象甲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稻水象甲是一种农业害虫,主要寄生于稻田,对稻作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稻水象甲的寿命很短,但是它们数量庞大,繁殖速度快,一旦受到侵害,对稻田的危害非常大。
下面我们将从稻水象甲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1. 危害稻田产量:稻水象甲主要靠咬断稻株的根部和茎部,对稻株造成损伤,影响稻田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2. 寄生繁殖速度快:稻水象甲数量庞大,且繁殖速度快,一个季节内可繁殖多代,引起危害较严重。
3. 极易误诊:稻水象甲的幼虫和成虫长得很像,容易被误认为是水稻蓟马等虫害。
二、综合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在秸秆、稻草等稻田周围生态环境建立起生物防治系统,利用天敌和寄生菌等对稻水象甲进行防治。
例如,释放泥鳅、鱼类等控制成虫的数量,可以摧毁其卵和幼虫,抑制繁殖。
2.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是目前防治稻水象甲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地域、天气、作物类型等情况,选用适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化学防治不宜过分,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3. 农艺防治:通过改善生产环境、优化农业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等方法,增强稻田的生命力,降低稻水象甲的发生率。
例如,对稻田进行充分的平整,避免积水,防止稻农表土,减少害虫的栖息环境。
4.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稻水象甲。
如利用嘴巴或者手把稻水象甲捏死,以及利用黄板、白板等死亡陷阱诱杀稻水象甲。
综上所述,针对稻水象甲这一农业害虫,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不同防治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坚持综合防治,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稻水象甲,减少对稻田的危害,保证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分布与传播
分布
稻水象甲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北 美洲的部分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受害 较为严重。
传播
稻水象甲的传播主要依靠成虫的迁飞 和人为的携带,如稻草、稻谷等。
危害与影响
危害
稻水象甲对水稻的危害极大,可导致 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带来 巨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
稻水象甲的危害不仅限于水稻,还可 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破坏水生 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水源条件
稻田附近的水源为稻水象 甲提供了繁殖和生存的场 所。
土壤条件
粘土和低洼田地更有利于 稻水象甲的生存和繁殖。
发生规律与预测模型
发生规律
稻水象甲在南方稻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春秋两季更容易造成危害。
预测模型,为防治提供依据 。
03
稻水象甲的防治措施
生物学观察
观察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如繁殖、越冬、迁飞等 ,以便更好地掌握其发生规律。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稻田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稻 水象甲的发生趋势。
预警系统与机制
预警系统
建立稻水象甲预警系统,通过收集、分析监测数 据,预测稻水象甲的发生趋势和危害程度。
应急预案
制定稻水象甲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01
药剂拌种
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使种子 携带药剂,预防稻水象甲的侵害 。
02
03
药剂喷雾
毒土法
使用触杀性杀虫剂进行稻田喷雾 ,直接杀死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 。
将药剂与细土混合后施入稻田, 利用土壤粘附力杀死稻水象甲幼 虫。
04
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预警
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控
坷 . 坏 , 导 致 稻 株 枯 萎 , 生 长 受 阻 , 植 株 矮 小 , 分 蘖 降低,成 穗 率 和 穗 粒 数 明显 减
测
,兼 治幼 虫 ,虫 区普 治 ” 的监 控 策略 ,推 行 农 和 成 熟 期 雌推 迟 ’ 最 终 造 成 成虫 业 、物理 、生 物 、化 学 防治相 结合 的综合 措施 ,组
. . .
2 . 2 疫情 监 测 。根 据 2 0 1 2年 的经 验 ,进一 步 采 取 广泛 宣传 、发动 群众 、专 群 结合 的措 施 。通 过播 放 及发 放 《 稻水 象 甲专 题 片》 光碟 、 张贴挂 图、发 放 明 白纸等 ,让群 众识 别该 虫及 危 害症 状 。县 农技 部 门、乡 农业服 务 站利 用技 术 咨询 服 务窗 口、黑板 报 等 多种 形式 ,向群众 宣传 讲 解稻 水 象 甲防 治相 关知 识 ,并 按有 关程 序及 时 向县级相 关 部 门反馈信 息 。 2 . 2 . 1 监测 重 点 。坚持 “ 县 不漏 乡 、 乡不漏 村 、村 不漏 社 、社 不漏 户 ”的多 点多级 原 则 , 围绕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产 基 地 乡 镇 ,在 过 境 省 道 ¥ 2 0 2 ,¥ 2 0 1 线
根系 被蛀 食 后 根 系变 黑 或烂 根 ,甚 至 根系
I I 厶 咬 断漂 浮在 水 面 ,产 生 浮秧 。 由于稻 根破
2 . 1 指 导方 针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观 理 念 ,积 极 贯 彻
“ 预 防 为主 、综合 防 治 ”的植 保 方 针 , 以 《 植物 检 疫 条例 为依据 ,实施 科 学监 测和 依法 防控 ,按照 “ 系 统 监 测 与大 面 积普 查 相 结 合 ,早 防早 治 ,主 治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介绍稻水象甲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为我国重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以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为害水稻,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20%,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
该虫适生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可孤雌生殖),危害时间长,越冬场所多,扩散速度快,防治难度大。
到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发生稻水象甲,毗邻的贵州省遵义县等18个县(市、区)去年近28万亩稻田发生疫情,严重威胁着我地水稻生产安全,特别是我镇系杂交水稻制种区,一旦发生疫情,将对我镇水稻制种产业产生无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让大家了解、认识稻水象甲,我在这里对稻水象甲作详细讲解,以便大家及时监测。
一、分类地位:鞘翅目、象甲科、沼泽象亚科、稻水象属。
二、起源与分布:原产于美国,1975年加利福尼亚首次发现、为孤雌生殖型;1976年从美国传入日本;1988年从日本传入韩国和朝鲜。
我国是1988年河北唐山唐海县首次发现,现已扩散蔓延到全国19个省区,贵州2010年5月首次发现,四川2011年首次发现。
重庆荣昌首次发现面积2.5万亩,很快发展到江津夏坝,面积100亩,今年5月发展到綦江区永兴镇伏牛村,面积200亩。
三、识别特征:1、成虫:体长2.6~3.8mm,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属孤雌生殖。
2、卵:卵长约0.8mm,圆柱形,两端圆,略弯,珍珠白色,多产于植株基部水面以下的叶鞘内侧近中肋的组织细胞内。
3、幼虫:成长幼虫体长约8毫米。
白色,头部褐色,无足,细长,略向腹面弯曲。
4、蛹:老熟幼虫先在寄主健根上作土茧,然后化蛹其内,蛹白色,复眼红褐色。
5、为害症状及诊断稻水象甲成虫取食寄主植物的嫩叶,造成纵向白色细条斑(长0.5~3cm;宽0.4~0.8mm),细条斑短,两侧平行、两端钝圆。
在水稻抽穗期,可危害嫩穗,造成秕谷或虫伤粒。
稻水象甲幼虫主要为害根部,影响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分蘖减少,植株矮缩,严重时,导致死苗或枯株或不抽穗。
浅谈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毛永波
稻水象 甲属 鞘翅 目、 象 甲科 、 水象重. 而晚插秧的 田块则危害较轻。 幼虫多危害 早插秧的水稻。 喜 食嫩根, 而晚插秧 的田块 幼虫危害则明显
较轻。 2 、 成虫活动性 。 9 : 0 O —l 1 : O 0和 1 6 : O O 一1 9 : 0 0最 为 活 跃 .
冬 后 成 虫 的整 个 发 生 期 , 无需二次施药。 稻 水 象 甲是 以 幼虫
稻水象 甲成虫对水旱生植物均可取食。其寄主有 7个
科的4 0 余 种植 物。 属杂食性害虫, 但嗜食禾本科 和莎草科植
物, 作物 中以水稻 、 玉米罹害最重 。成虫通常沿 叶脉 啃食 叶 肉, 仅 剩下表皮 , 在 禾本科 和莎 草科植 物上造成 “ I ” 形 长斑 痕, 久而呈条状破裂. 在 阔叶植物上取食 。 亦 造成长条状食痕. 但不规则。 幼虫仅为害少数几种水生植物。 田间在稻和稗根
稻 田成虫 以爬行 、 游水为主彳 艮 少飞行。 6月的成虫 多在 叶面 进行取食活动. 中午前后。 一般沿植株爬入水 中, 或伏 于水层 表面附近 或 因“ 风 吹草动” 作假死 坠入水 中, 在水表或水层
内游 动 。
节, 第 1节大, 第 2节长 , 第3 - 6节球状, 棒基部无 毛, 具金属
取食稻根为主 的地下害虫,一般药剂对其幼 虫直接 防治效 果均不理想。 因而稻水象甲通常 以防治成虫为主。 越冬后稻 水象 甲成虫在稻田发生时间长达 1 个 多月,且陆续产 卵, 故 掌握 防治时间对提高防治效果极为重要 。 2 、 农业防治 稻水象 甲成虫 、 幼虫连续为害水稻 。 水稻移栽后成虫开
长缓慢, 分蘖减少, 植株矮小, 穗数、 穗粒数减少' 产量降低; 严
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
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稻水象甲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国。
在我国最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地方是,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
稻水象甲在我省最早发现的地区是,1993年8月在通化地区的集安市。
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种害虫。
一、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部分禾本科植物。
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成虫在幼嫩水稻叶上取食叶肉,留下表皮。
幼虫食根,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咬食根系。
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腐烂,刮风稻株易倒伏。
发生虫害的地块一般减产20%,稻水象甲发生重的田块,减产可达50~70%。
二、稻水象甲生活习性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性昆虫。
该虫分两性生殖和单性生殖型(成虫可进行孤雌生殖)。
我国发生的稻水象甲均为单性生殖型。
成虫在稻草、稻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越冬。
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复苏活动。
复苏后先食禾本科作物的新叶,待水稻插秧后就进入稻田进行危害。
三、稻水象甲特点该害虫抗逆性强,耐饥饿、耐低温、繁殖率高(每头成虫可产卵50~75粒),寄生性广。
稻水象甲传播速度快,此害虫能爬、善飞、会游泳。
可借水流、气流、交通工具进行传播。
四、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未发生稻水象甲的地域,要控制其传入当地。
应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法规办事。
不从疫区引种,不从疫区、发生区调运稻草及稻草制品。
发生区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
要做到测土施肥,缺啥补啥。
氮肥过多易造成虫口密度增大。
2、清除杂草。
秋冬、春季要清除或烧毁稻田周围的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针对稻水象甲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在稻田附近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4、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已经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稻乐丰、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双等。
在防治方法上要以村屯为单位进行联合防治,要做到“四统一”。
即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时间施药,统一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间危害症状
3、传播途径 成虫有较强的飞行能力,也可借风力或水流作远距 离自然扩散,飞翔的成虫可借气流迁移10000米以 上。水稻秧苗和稻草可携带卵、初孵幼虫和成虫作 远距离传播。成虫还可以随稻种、稻秧、稻谷、稻 壳、稻草及其制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进 行远距离传播。还可随水流传播。 4、影响因素 影响稻水象甲发生、消长的因素与施肥、降雨、种 植等情况有关,但气候因素及天敌因素对该虫发生 程度影响较小,不同年份虫情变幅不大。
在小片孤立稻田,利用灯光诱杀技术压低虫
源;设置防虫网阻止稻水象甲迁移进入稻田 或覆膜无水栽培,减少稻株上的落卵量。
4、生物防治
保护捕食性天敌,如稻田、沼泽地栖息鸟类、
蛙类、淡水鱼类、结网型和游猎型蜘蛛、步 甲等可猎食各种虫态稻水象甲的天敌。
5、化学防治
以防治越冬代成虫为主,可针对秧田期、大
5、鉴别特征
成虫长2.6-3.8mm。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 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 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 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卵长约0.8mm,圆 柱形,两端圆,略弯,珍珠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10mm,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呈新月 形。腹部2-7节背面有成对向前伸的钩状气门。蛹白色,长 约3mm,大小、性状近似成虫,在似绿豆形的土茧内。
田期及越冬场所分成三个防治阶段。所选用 的农药主要以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氨基甲 酸酯、沙蚕毒素或混配制剂为主。 (1)越冬场所稻水象甲及一代成虫的防治 一般于4月底一5月中旬部分成虫爬到杂草植 株上后施用50%稻乐丰乳油,每亩用500ml, 兑水40一50kg,压低发生基数。也可选用3 %喃丹颗粒剂或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每亩 1.5—2kg。
(2)本田一代成虫的防治
一代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和飞翔能力,7月
中旬一8月中旬于时-20时喷洒上述杀虫剂。 施用4%DJ复合粒剂。于水稻缓秧后7—10天 撤施,每亩3kg,该药扩散溶解的药膜对成虫 产在近水层的卵有杀伤力,残效30天以上, 对根际幼虫控制效果85%左右,且可兼治二 化螟和水稻潜叶蝇。此外每亩可施用20%多 来宝乳油30一40ml或尖、叶喙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 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白色条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cm。 低龄幼虫啃食稻根,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生长发育, 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 素。该虫为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为20%左右,严重者可达50% 左右。
2、农业防治
稻田秋翻晒垄灭茬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
的成活率。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 以消灭越冬成虫。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土 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保护青蛙、蟾蜍、 蜘蛛、蚂蚁、鱼类等天敌。应用白僵菌和线 虫对其成虫防治有效。施药品种以选用拟除 虫菊酯类农药为宜。
3、物理防治
稻象甲(稻象虫、稻象 鼻虫) 成虫体长约5mm,体灰 黑色,密被灰黄色细鳞 毛。在鞘翅下方各具1 长方形白色小斑。 成虫咬食稻苗近水面的 心叶,受害叶长出后, 出现一行横排小孔,遇 风折断浮在水面上。
通气性好,含水量较低 的沙壤田、干燥田、旱 秧田易受害。
稻水象甲与稻象甲的主要区别
稻水象甲
稻象甲
二、稻水象甲的防治
1、严格实行检疫 稻水象甲是中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 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 病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 及其制品,防止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对来自疫 区的交通工具、包装填充材料应严格检查,必要时 做灭虫处理。严格检疫检验,通过对其适生区、适 生场所、嗜好寄主植物,采样检验,开展普查、监 测,力求做到早发现。
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治
谷城植保站 刘传政 2014.4
稻水象甲的识别与防治
一、稻水象甲的认识
二、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三、稻水象甲与稻象甲的主要区别
一、稻水象甲的认识
1、概况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 毁灭性水稻害虫之一,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 虫,我国列为二类检疫性害虫。呈现繁殖能力强、 适应环境能力强、传播途径多等特点。 稻水象甲原产北美洲。1976年进入日本,1988年扩 散到朝鲜半岛。1988年首次在中国河北唐山发现, 1990年在北京清河发现。到1997年,它已在我国8 省(直辖市)54个县、市出现。现已扩展到全国十 多个省市生,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外都可能 有分布。湖北部分市县已有发生。
7、寄主植物 稻水象甲食物复杂, 寄主范围非常广泛。水稻、英白、玉米、 甘蔗、小麦、大麦、牧草、禾本科杂草等 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 其次是禾本科、泽泻科、 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
8、检验方法 对运输的水稻秧苗和稻草进行卵、幼虫和成虫检查,稻种、 稻谷、稻壳等进行成虫检查。另外,田间调查应注重监测技 术的提高,掌握调查时期、调查方法和不同时期的重点调查 部位。调查方法一是灯光诱集;二是查看寄主叶片上的取食 斑,特别是针对白茅、芦苇、狗尾草、稗草变种等寄主。成 虫飞翔活跃期以灯光诱集为主,结合网扫、取食斑调查。
6、生物学特性
稻水象甲是半水生昆虫,多数1年1代,南方1年2代。越冬成 虫在田边、草丛、树林落叶层中越冬,翌春成虫开始环杂草 叶片或栖息在茭白、水稻等植株基部,黄昏时爬至叶片尖端, 湖北本地气候条件下一般在5月上旬,于水稻分蘖期转到稻 株叶片尖端危害,产卵于近水层的植物组织,在水下的植物 组织内产卵,产卵期1个月,产卵量50—100粒,卵期6-10 天。5月下旬-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初孵幼虫取食叶 肉1-3天,后落入水蛀入根内为害,幼虫期30一40天。老熟 幼虫附着于根际,营造卵形土茧后化蛹,蛹期7—天。7月下 旬-8月上旬为第一代成虫危害盛期,8月下旬后大部分成虫 陆续转移到寄主越冬。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 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稻水象甲有两性生殖型和孤雌生殖型,发生在中国的均属孤 雌生殖型。
三、稻水象甲与稻象甲的主要区别
形态
危害状
适应性
稻水象甲 成虫体长2.6-3.8mm。 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 稍弯,扁圆筒形。前 胸背板宽。鞘翅端半 部行间上有瘤突。 成虫多在叶尖、叶喙 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 食嫩叶的叶肉,留下 表皮,形成长短不等 的白色条斑。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 强。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