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己亥杂诗》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

2024《己亥杂诗》新教案范文3篇教案《己亥杂诗》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讨论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创作法: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龚自珍的生平。

2. 讲解: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活动: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5. 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课后作业:1. 背诵《己亥杂诗》。

2. 写一篇短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学生通过讨论和创作活动,深入理解了诗中的意境,提高了自己的创作能力。

教案《己亥杂诗》新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己亥杂诗》。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2. 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讨论法: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创作法:学生运用意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龚自珍的生平。

2. 讲解: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活动: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8已亥杂诗》公开课教案_4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8已亥杂诗》公开课教案_4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成功小学赫岩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 (1)朗诵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色。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掌握,朗读赏析,意会感情,拓展延长。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人希望社会改革和期望人材济济的激烈的爱国感情。

教课重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1、从前我们学的古诗大多是唐宋期间的,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距今只有一百多年,那就是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师板书课题);2、生齐读课题,师重申“己”不要写成“已”。

二、新授(一)、解诗题1、谁能联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诗题的意思?课件出示: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同就是 1839 年。

这个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 315 首日志体组诗。

由于都写于己亥年,因此将这 315 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2、1839 年的第二年,也就是 1840 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依据课前的收集报告:鸦片战争。

)3、小结:这个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从前富强的大清帝国行将衰败。

腐败的清政府对外奴颜婢膝,对内大举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生凋零。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

(二)、读诗韵1、请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展现朗诵。

3、师指导并范读(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读得长而轻;三声四声读得短而重)。

4、再指名读。

学致使用,看着老师的手势读出节奏和神韵。

5、男女合作读。

6、师生合作读。

7、全班齐读。

(三)、释诗意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啊!诗,我们已经读准音,读出节奏了。

那么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吗?请你借助下边的说明来理解诗意,开始吧!1、小组合作学习,借助说明,理解诗句意思。

九州:中国。

生气:活力勃勃的场面。

恃:依赖。

喑:哑。

万籁俱寂: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六年级古诗词已亥杂诗教案

六年级古诗词已亥杂诗教案

六年级古诗词已亥杂诗教案六年级古诗词《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2)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领悟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诗人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会诗歌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古诗——《己亥杂诗》。

2、介绍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意思是: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思考:诗人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腐朽,政治腐败,人才被压抑,社会缺乏生机和活力。

)2、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愿望的?(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呼吁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地降下更多的人才,以改变社会的现状。

)3、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已亥杂诗》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已亥杂诗》教案、教学设计
目的: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3.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龚自珍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特点及文学成就,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目的: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已亥杂诗》中表达的家国情怀,结合时事,谈谈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培养热爱祖国、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2.学生通过学习《已亥杂诗》,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3.学生在品味诗歌美好情感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4.情感体验,表达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鼓励他们用朗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5.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将诗歌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6.评价反馈,激励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4.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诗歌的情感,培养表达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册《已亥杂诗》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8《已亥杂诗》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3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8《已亥杂诗》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3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8《已亥杂诗》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3篇)《已亥杂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

⑵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⒈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

⒉板书课题:己亥杂诗,指名读课题,解释诗题。

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

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

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

这是第220首。

⒊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

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⒉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一会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⒊指名读,齐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⒋汇报交流。

⑴交流对字义的理解:九州:中国。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喑(yīn):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

究:终究,毕竟。

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本单元围绕爱国情怀这一主题,要学会两个要素:
1.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己亥杂诗》是诗人过镇江时应道士所邀写的一首青词,也就是祭神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评述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现状,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人们议论国家政治,所以他采用特别的意象,描写出当时清朝政治死气沉沉的局面,统治者压制人才的做法,令诗人十分反感。

诗人希望风雷激荡,来一场变革排除污浊。

诗人也十分期待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革命大潮能荡涤旧势力,是社会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要想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尤为重要。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已亥杂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已亥杂诗》课文,理解文中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能理解文中描绘的山水画面,培养想象力。

3.能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4.能够将个人的感悟与课文联系,进行适当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已亥杂诗》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面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诵读课文。

2.能够用文字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课文教案,课件,录音设备。

2.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步感受: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已亥杂诗》。

2.课文学习:课文分段朗读,教师进行解释,学生跟读。

3.讨论:就课文中描绘的山水画面,进行讨论。

4.朗读:学生个人或小组朗读课文。

5.总结:教师总结《已亥杂诗》的主题与情感。

第二课时
1.诵读:学生自由诵读《已亥杂诗》。

2.创作:学生根据诵读的感受,写一篇类似的诗歌。

3.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欣赏。

4.延伸:了解《已亥杂诗》的作者,以及其写作背景。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已亥杂诗》这篇文章,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已亥杂诗》。

2.完成课后习题。

3.创作一首山水诗。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

最新-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优秀3篇)《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

组诗运用多种手法,艺术风格多样,既有雄奇又有哀艳。

己亥杂诗龚自珍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有关龚自珍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品读感悟的方式,理解诗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诗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时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再一次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三、解释题目《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

这首诗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好习惯,好人生。

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四、朗读诗歌的要求A、声音洪亮B、字音准确C、停顿正确D、读出情感五、初步朗读课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大家一同探讨。

1、小组讨论诗歌各句中字词的主要意思。

2、汇报交流A、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白日:B、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即:C、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D、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己亥杂诗》说课稿一、说教材《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是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诗中的第220首,全诗通过对“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社会政治局面的控诉,表达了诗人渴望政治改革,期望人才辈出的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自学本诗中“亥,恃,擞”三个会认字和“亥,恃,哀,拘”4个会写字。

(2)运用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理解诗意,领悟情感,诵读赏析,学法迁移,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交流,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入情入境地朗读,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三、说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

在本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以阅读吟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在具体方法上包括:以学生的自主诵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的方法指导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创设语言情境并用PPT演示、图片、声音,范读、读一读等方式,进行渲染意境。

四、说教学环节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传达出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社会政局强烈不满和希望改革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的迫切愿望。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3篇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3篇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3篇《己亥杂诗》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五、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己亥杂诗》。

(2)理解《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己亥杂诗》。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爱。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 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学生齐读诗歌,了解所学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问。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 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3)学生集体背诵诗歌,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己亥杂诗》。

(2)写一篇关于《己亥杂诗》的感悟文章。

8.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与其他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其异同。

2. 文化延伸介绍古代文人对《己亥杂诗》的评价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学术观点。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五篇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五篇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五篇第1篇: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学会“榆畔帐聒”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5、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感知词的大意,懂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21课的前两首古诗,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张籍那浓浓思乡情。

那么谁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古诗请学生配乐诵读。

2、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昨天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诵读、试着理解古诗词的意思)2、在预习时,你发现长相思与前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教师介绍词: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教师补充:长相思是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通常用来写思念之情。

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3、检查朗读下面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

大家看,更在这儿应该读几声你怎么知道第一声的解释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读,教师评价:字正腔圆古代,词是可以配乐唱和的,有它自己的节奏,老师给大家标出来了,谁来试试。

一起试着这样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读读这首词。

三、学习这首词(一)默读1、同学们已经把这首词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但这还不够,还要读得有情有味才可以,这就需要我们读懂词意,体会词人的情感。

同学们,想想可以运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词和我们读懂古诗的方法一样。

2、请大家运用刚才提到的方法自学这首词,想想这首词的大体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教案

《己亥杂诗》(第220首)教案【说教材】《己亥杂诗》是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篇目。

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暴风雷般的巨大改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

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

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说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己亥杂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继续积累古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的思想。

⒉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课题看图猜古诗。

会背的一起来背背。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古诗导入新课,最后一张图片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过渡到今天的学习)1、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另一首龚自珍写的诗《己亥杂诗》。

(板书:己亥杂诗)2、读课题。

二、解诗题,解背景,知诗人师述:中国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纪年法,己在天干的第六位,亥在地支的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1839年。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男人、女人、平民、官员,吸食鸦片的人占了全国四分之一,英国人的腰包鼓了,中国人的身体垮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珠宝国宝像水一样流向国外。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一、作者、背景简介二、诵读三、初读感知1、结合注释,了解大意2、赏析(1)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本指水势浩大,这里形容离愁,以“浩荡”二字,写出离愁的无穷无尽。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

(2)吟鞭东指即天涯天涯指作者的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

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胸中的忧虑、怨恨以及失落当然不会少。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3)(4)“落红”有何意义?(一)唏嘘感叹(二)昂扬向上(三)反哺延续表面写落花,实则写人,落花纷纷不是无情的飘洒,为的是反哺大地,反哺花根,化作春泥滋养,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诗人(移情于物),借落花翻出新意,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展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灵魂!四、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表现了作者自我牺牲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

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衍生义:后用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己亥杂诗的说课稿

己亥杂诗的说课稿

己亥杂诗的说课稿一、说教材《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我国古代诗歌的珍品之中。

这首诗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思。

它的地位不仅体现在龚自珍个人创作的巅峰,同时也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历史背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文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个人遭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邃的哲理,又富有艺术魅力。

(1)诗的结构与韵律《己亥杂诗》共一百二十首,本文选取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

这些诗大多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韵律优美,对仗工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2)诗的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通过描绘各种历史人物和典故,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3)诗的艺术特色《己亥杂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运用典故,寓意深刻;二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三是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己亥杂诗》的背景、作者简介;掌握诗中的典故、象征手法;学会欣赏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坚定信仰和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己亥杂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以及诗歌鉴赏方法。

难点在于对诗中典故、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1. 重点:诗的结构与韵律、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2. 难点:诗中典故、象征手法的解读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中的典故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最全流程己亥杂诗教案范例

最全流程己亥杂诗教案范例

最全流程己亥杂诗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己亥杂诗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主题等。

2. 通过分析己亥杂诗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己亥杂诗中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己亥杂诗的背景介绍2. 己亥杂诗的作者简介3. 己亥杂诗的主题解析4. 己亥杂诗的艺术特色分析5. 己亥杂诗中的情感表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己亥杂诗的背景、作者、主题等基本知识。

2. 分析法:分析己亥杂诗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己亥杂诗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模仿己亥杂诗的风格,进行诗歌创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己亥杂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己亥杂诗的主题、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3. 分析:分析己亥杂诗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创作:让学生模仿己亥杂诗的风格,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在模仿己亥杂诗风格进行的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形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歌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易懂的己亥杂诗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学习材料。

2. 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途径。

4.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生动展示己亥杂诗的内容和情感。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

己亥杂诗说课稿一、说教材《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龚自珍全集》中。

本文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既有浓厚的文学价值,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为一篇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篇,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二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通过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对社会现象的揭露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展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己亥杂诗》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为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

2. 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3. 本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4.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如词语、句式等。

(3)学会鉴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炼作者观点。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社会责任感。

(2)学习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观点。

(2)学会鉴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知识,如词语、句式等。

(2)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3)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以致用,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公开课教案_5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古诗词背诵 8 已亥杂诗》公开课教案_5

人教2001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己亥杂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渴望涌现各类人才以求革新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学习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相关古诗作者即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古诗,学诗前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2、师课件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晓诗意;3.想画面,悟诗情;4.读诗文,入诗境。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诗题,了解作者。

三、抓字眼,晓诗意。

1.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师课件出示自主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停顿准确,读顺诗句。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联系课前收集的资料,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能读懂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指名读,评读,练读。

(纠正字音与停顿)4.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5.生说诗意。

四、想画面,悟诗情。

(一)教学第一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读第一句诗,透过字面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2、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大家读读后一句。

作者要劝谁?劝什么?怎样劝?(课件示图,说、读)2.师生共同诵读。

五、读诗文,入诗境。

1、指生再读诗。

2、小组赛读诗。

3、全班齐读诗。

4、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想要借这首诗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⒈拓展:出示《己亥杂诗》第5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⒉作业:诵读默写所学古诗。

七、板书设计己亥杂诗(清)龚自珍重抖擞希望社会变革哀劝降人才期待人才辈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说课稿
凉州区双城镇宏庄教学点贺兆林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难就难在教师不知道怎样教。

许多老师觉得字词句难懂一些的作品还好教,她们在讲授时可以字词句的释义为主,或者逐字逐句进行串讲。

但是对那些情景浑然一体、字词句又浅显易懂的诗作就觉得无从下手了。

有的老师觉得这样的诗没什么好教的,上课时让学生们读两遍就得了。

结果使学生对学习古诗不感兴趣,古诗教学收效甚微。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认真的解读了新课标,从中悟出了一些方法并把它付诸于我的这节诗歌教学上,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本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在具体方法上包括:以学生的自主诵读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重视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使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力和语言感觉力结合了起来;从作品意象入手体验作品的情感意蕴;创设情境,运用感性化的教学手段,如:PPT演示、图片、声音,范读、读一读等方式,进行渲染意境。

教学之后,我还反思到了自己在上所有古诗存在的一点共同缺陷,那就是对学生课外诵读的培养不够。

因为学习古诗,课外阅读记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课外诵读不断的积累可以提高对古诗的理解感悟能力,可以丰富对古典文化的修养,亦可以使心灵得到陶冶净化。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课外阅读记诵古诗的情况,对诵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评价。

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最好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

比如通过游戏展开竞赛,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谁读得好。

在课堂上也应该经常性地诵读学过的古诗作品,温故知新。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正确对待其个体差异。

对记诵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加以鼓励,培养呵护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默读重视不够,这节课上我给学生的默读时间有点少了,因为默读是体验作品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改善,多学、多思、多请教、多观看专家们的讲座,在反思中不断的完善自
己,争取在教学上有新的飞跃。

古诗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是让人头疼的,而《己亥杂诗》更是一首让学生感觉乏味枯燥的政治诗,一首创景抒情诗——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没有课外积累的铺垫,没有充分的诵读,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顺畅地完成教学是绝对不可能的。

教学中我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1、教案完整丰富,设计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能充分把握文本特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重视教法的设计,淡化教师的讲解,以学生不同层次的诵读为主线,关注了学生的个体感悟。

建议:
1、要充分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来巧妙推动学习的进程,如“汇报交流”就可以与“体会诗意、诗情”融合在一起,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2、虽然这首诗是一首很难理解的政治诗,但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独立思考的深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上可否考虑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板书尚需精心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