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1]

合集下载

环境教育教案5篇

环境教育教案5篇

环境教育教案5篇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本事。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礼貌;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

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期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们共同的家园你明白“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此刻地球的处境吗?思考举例:(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供给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当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完美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貌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可是能够经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初中环境教育教案(精选5篇)

初中环境教育教案(精选5篇)

初中环境教育教案初中环境教育教案(精选5篇)初中环境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初中开学第一课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开学第一课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开学第一课环境教育教案
教案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意识;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教案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包含环境保护的图片和相关知识点;
2. 视频资源:有关环境保护的短片;
3. 小组活动材料:准备环保倡议书模板和海报画纸。

教学步骤:
1. 导入环境保护话题(10分钟)
- 分享一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真实故事或新闻,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共鸣;
- 播放一个短片,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讲解环境保护的知识点(20分钟)
- 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因和
影响;
- 强调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如节约用水、减少废物产生等。

3. 进行小组讨论和活动(2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保倡议主题(如垃圾
分类、节约用电等);
-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择的主题,设计一份环保倡议书,并制作
一张海报进行宣传;
- 学生之间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各组的环保倡议内容。

4. 总结和小结(5分钟)
- 回顾今天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强调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和
义务;
- 提醒学生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真实故事、短片、小组讨论和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引起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和重视。

小组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得到
了亲身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以后的环境教育
中,可以加强与社会环保组织的合作,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初中九年级(初三)学生环境健康教育教案共十课

初中九年级(初三)学生环境健康教育教案共十课

初中九年级(初三)学生环境健康教育教案共十课课程介绍本教案是为初中九年级学生设计的环境健康教育教案,共十课。

本教育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课:环境污染的概念1. 环境污染定义2. 主要的环境污染类型3.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二课:空气污染1. 空气污染的概念2. 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和污染物3.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三课:水污染1. 水污染的概念2. 主要的水污染源和污染物3.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四课:噪声污染1. 噪声污染的概念2. 主要的噪声污染源和污染物3. 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五课:固体废弃物污染1.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概念2. 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和污染物3. 固体废弃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六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概念和意义2. 主要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和内容第七课:环境监测和评价1. 环境监测和评价的概念和意义2. 主要的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第八课: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2.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3. 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九课:节约能源和使用清洁能源1. 能源的概念和意义2. 现代社会的能源需求3. 节约能源的方法和意义4. 清洁能源的概念和种类第十课:环保行动1. 环保行动的概念和意义2.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 勇敢说不污染,勇敢保护环境教学目标通过本教育教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 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监测评价方法4. 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方法5. 掌握节约能源和使用清洁能源的重要性6. 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希望本教育教案能够对学生环境健康教育的学习和认识有一定的帮助。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1. 引言环境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和行为。

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挑战。

因此,开展环境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基于活动的环境教育方案。

2.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概念清晰的环境保护知识;•环境问题的实例分析;•团队合作与环境保护;•制定个人环保计划。

3.2 教学方法•演讲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并展开讨论;•观察与实验:进行环境保护实例观察和实验活动;•分组活动:分组进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活动体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教学步骤4.1 环境保护知识普及(30分钟)•学生整理环境保护的概念,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全班进行分享;•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引导思考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2 环境问题实例分析(40分钟)•教师介绍几个环境问题的实例,如水污染、垃圾处理等;•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环境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展示和讲解。

4.3 团队合作与环境保护(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每个小组需要考虑实际环境问题,制定可行的环保行动计划;•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帮助小组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环保行动计划。

4.4 情景模拟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环境问题的情景模拟活动;•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和危害;•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模拟活动体验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4.5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40分钟)•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计划中需包含具体的环保行动和时间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制定;•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环保计划。

初中保护自然环境教案

初中保护自然环境教案

初中保护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3. 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4. 个人和集体在保护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和责任5. 环保行动计划和环保建议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 案例分析:分析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紧迫性。

4. 法律法规: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环保志愿者、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讨论在保护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和责任。

6. 行动计划: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7. 总结和建议:总结课程内容,给出环保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践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的概念、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行动计划法: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行动计划:跟踪学生参与的环保行动计划,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创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的环境教育教案4篇

的环境教育教案4篇

的环境教育教案4篇环境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植物的改变,唤起同学对日益蒙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楚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同学爱环境的情感,理解“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辨别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同学从自我做起,爱惜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同学对日益蒙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楚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同学自学课文争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2、学习《追根求源》依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争论:枫叶为什么红了?小结3、自学《二十四节气》三、环保在行动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环境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同学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引起同学观测四周动物之间关系的爱好。

2、培育同学爱惜各种动物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难点:培育爱惜各种动物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今日,我们要到森林动物园去,你最想见到谁?为什么?2、今日,我们除了看动物还要给动物找出它的伙伴和敌人,什么是伙伴?什么是敌人呢?二、学习新课1、观看多媒体画面一:这是一头怎么样的.狮子?动物们都排好队出来了?说说有什么动物?为什么狮子要站在中间?2、观看多媒体画面二:下面,我们帮动物把它的敌人找出来,看看是谁把谁给吃了?3、争论:(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相互是敌人?(2)动物里它吃谁?又被谁给吃?(3)动物之间这样吃来吃去好不好?为什么?假如没有ХХ,会怎么样?4、介绍电脑画面三:食物链图。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第三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细节: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例题。

细节: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跟随思路,共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自然资源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份关于“我身边的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

答案: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完成调查报告。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细节:教师推荐书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分享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教育教案(初中)

环境教育教案(初中)

环境教育教案(初中)1. 课题名称:初中环境教育课——我们的地球2. 年级学科:初中一年级,地理课3. 课时:2课时(90分钟)4.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

(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地球的自然景观、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地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生们认为地球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4. 教师讲解针对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学生们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3. 教师讲解针对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定一个环保计划,内容包括:减少浪费、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环保计划制定:评价学生制定的环保计划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性。

3. 学生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地球的自然景观、资源分布和环境问题。

2. 教材:提供有关地球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的知识。

3. 环保计划模板:用于学生制定环保计划。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

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

环境教育教案初中课程名称:初中环境保护教育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分析环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2. 环保行动的参与和实践3.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如污染、砍伐、浪费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感受。

二、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15分钟)1. 教师介绍全球和我国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 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三、环保行动的参与和实践(20分钟)1. 教师提出环保行动的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垃圾分类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自己的环保计划。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并进行讨论和改进。

第二课时: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15分钟)1. 教师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和分析环境问题(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或家庭周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2. 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并讨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三、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资料。

2. 环保行动的建议和案例。

3. 调查和分析环境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教学建议:1. 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九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九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环境问题的危害:生态系统破坏、资源枯竭、人类健康受损。

3.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绿色生活。

4. 环保行动: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5. 可持续发展:公平、和谐、持续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解决方法。

2. 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课:提问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2. 讲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等。

3. 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生态系统破坏、资源枯竭、人类健康受损等。

4. 讲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绿色生活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成功解决环境问题的案例,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7.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9. 讲解可持续发展:公平、和谐、持续的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2. 评估内容: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环保知识的掌握、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等。

3.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实践活动报告、小组讨论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环境教育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等。

环境教育教案中学初中

环境教育教案中学初中

环境教育教案:初中阶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保基本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

2. 环境问题的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3. 环保知识和技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等。

4. 环保行动:校园环保活动、家庭环保活动、社会环保活动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保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的表现、环保知识和技能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环保行动的实施方法和可行性。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家庭、社会的环保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保基本概念和环境问题的表现1. 讲解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基本概念。

2. 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第二课时:环保知识和技能1. 讲解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等环保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环保知识和技能。

第三课时:环保行动1. 讲解校园环保活动、家庭环保活动、社会环保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家庭、社会的环保活动。

3. 引导学生总结参与环保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保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环保宣传资料:如环保宣传册、环保视频等。

2. 环保工具:如分类垃圾箱、节能灯泡等。

3. 环保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环境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环境教育教学教案

教案:初中环境教育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3. 引导学生掌握环保知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 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如何让学生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环境问题短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现状。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环境问题,教师总结。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定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环保行为和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历或建议,教师点评并鼓励。

四、环保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方面。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行动计划(10分钟)1. 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制定的环保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行动计划,引导他们将环保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初中语文环保教案教案

初中语文环保教案教案

初中语文环保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课件、环保资料、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现状,引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环保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2. 学生结合资料,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想法和建议。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探讨。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表示将在生活中践行环保。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3. 学生对环保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环保教育中得到提高。

初三秋季开学第一课环境保护教案

初三秋季开学第一课环境保护教案

初三秋季开学第一课:环境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环保法律法规。

2.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从小保护环境,成为爱护环境的环保先锋。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保护的意义。

2.环保法律法规。

3.环保知识的普及。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从小保护环境。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小组合作学习。

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1.圈定环保知识的范围,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环保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对环保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4.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5.通过活动引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从小保护环境。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

2.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评估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
初三是学生进入中学的关键年龄段。

环保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加强法律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保护环境,成为爱护环境的环保先锋。

初中教案《环境教育》

初中教案《环境教育》

初中教案《环境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3. 引导学生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

2.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 如何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环境问题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 提问:你们觉得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地球有什么影响?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如健康问题、生态破坏等。

3. 引导学生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减少污染源、提高环保意识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环保行动。

2. 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如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四、分享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环保建议和讨论成果。

2.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参与的环保行动的日记或感悟。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并付诸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自身也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环境教育上册教案

环境教育上册教案

环境教育上册教案第一章:环境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环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新课导入:讲解环境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案例分享:介绍一些成功的环境教育案例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教育的方法和实施途径第二章: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严重性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2.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种类和特点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2.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新课导入:讲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案例分享:介绍一些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三章: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行动引导学生学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3.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和方法3.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种类新课导入: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案例分享:介绍一些成功的自然资源保护案例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种类和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的恢复方法4.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种类和特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生态环境的恢复原则和方法4.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种类新课导入: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案例分享:介绍一些成功的生态环境保护案例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方法第五章: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环境法规的意识和行动引导学生学习环境管理的方法和环境法规的内容5.2 教学内容环境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法规的种类和内容环境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导入:介绍环境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新课导入:讲解环境法规的种类和内容案例分享:介绍一些成功的环境管理案例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管理的方法和环境法规的遵守第六章:生活中的环保行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环保行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环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影响他人参与环保6.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保行动举例环保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中推广环保行动6.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新课导入:介绍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和其重要性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各自家庭的环保习惯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环保行动计划,如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第七章:环保科技与创新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科技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环保科技创新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如何助力环境保护7.2 教学内容环保科技的概念和分类环保科技的应用案例分析未来环保科技的发展趋势7.3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环保科技的基本概念新课导入:讲解环保科技的应用案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保科技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意义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环保科技的视频,增加学生对环保科技的了解第八章: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认识引导学生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8.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环境教育的关系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8.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新课导入:介绍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案例分析:分析环境教育如何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小组活动:让学生制定一个小型的可持续发展项目计划第九章:环境教育与全球公民意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公民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9.2 教学内容全球环境问题的概述全球公民意识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教育如何培养全球公民意识9.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新课导入:介绍全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角色扮演:进行模拟联合国会议,让学生体验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第十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环境保护的乐趣培养学生将环保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传播环保理念10.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和设计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指导和环保原则10.3 教学过程导入:讨论实践活动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性新课导入:介绍不同类型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的环保实践活动分享与展示:让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体验和收获重点和难点解析1. 环境教育的意义与目标补充说明:通过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愿。

最新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1]

最新九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1]

第一课时第一单元水污染及防治第一课水体污染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水体污染?2、知道水污染的成因及水污染的分类。

教学重点:水污染的成因,懂得如何控制和减少水污染。

教学过程:一、水体污染的定义1、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水体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环境学中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的完整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

水体按类型还可划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又分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等。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2]2、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二、自然界中的水体污染的类型1、从污染成因上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1)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水质。

初三(5)班环境教育教案-(1)

初三(5)班环境教育教案-(1)

第一课:地球日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从小做自觉保护地球的主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生态和谐与人类发展的意义,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教学过程:一、先介绍一下世界地球日的来源、发展。

二、重庆的环境状况三、请问同学们现在我们地球正遭受着什么样的灾难呢四、播放PPT展示灾难图片五、那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以前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呢六、播放PPT图片七、那同学们觉得要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呢八、播放PPT,展示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

九、我们身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可爱、美丽的家园,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小,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团结起来,那就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气势,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的未来的蓝色天空,清澈的小溪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同学们说是不是呀课后反思:第二课沙尘暴敲响了警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原因。

2、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所做出的努力。

3、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阳光普照,空气十分清新,让人神清气爽,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天气。

2、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环境教育的教案

环境教育的教案

《环境教育的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环境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主动参与,提高环境素养。

教案适用于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保护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4.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推动环境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掌握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以及环境恶化可能带来的后果。

2. 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学习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行动的重要性。

3. 环境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清洁、植树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环境主题的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通过作文、绘画、宣传海报等方式,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讲授通过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并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

2. 环境保护知识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保护水资源等。

3. 环境实践活动组织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环境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垃圾、参加社区植树活动等,通过实践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环境主题创作与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环境主题的创作和表达,如绘画、写作、设计宣传海报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参与度评价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意愿。

2. 学习成果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作品、书面报告、小组讨论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掌握情况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第一单元水污染及防治第一课水体污染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水体污染?2、知道水污染的成因及水污染的分类。

教学重点:水污染的成因,懂得如何控制和减少水污染。

教学过程:一、水体污染的定义1、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水体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环境学中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的完整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

水体按类型还可划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又分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湖泊等。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2]2、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二、自然界中的水体污染的类型1、从污染成因上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1)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水质。

(2)人为污染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地表水水体污染。

2、从污染源划分,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称为污染源。

点污染是指污染物质从集中的地点(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门)排入水体。

它的特点是排污经常,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它的量可以直接测定或者定量化,其影响可以直接评价。

而面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如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排后常含有农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矿山在雨季,雨水冲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径流等。

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时断时续,并与气象因素有联系。

3、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加等;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减少,溶解盐类增加,水的硬度变大,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化学物质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事实上,水体不只受到一种类型的污染,而是同时受到多种性质的污染,并且各种污染互相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分解、化合或生物沉淀作用。

4、从污染成因上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水质。

人为污染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地表水水体污染。

三、学生作业1、讨论在生活中你看到或听到的水污染情况怎么样?2、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二课时第一单元水污染及防治第二课水体污染的危害教学目标:1、知道污染物的种类。

2、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原因。

教学重点: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原因。

教学过程:一、污染物的种类1、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表现为生物毒性。

2、从环境科学角度则可分为病原体、植物营养物质、需氧化质、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酸碱盐类及热能8类。

水体污染3、悬浮物无机有害物如砂、土等颗粒状的污染物,它们一般和有机颗粒性污染物混合在一起,统称为悬浮物(SS)或悬浮固体,使水变浑浊。

还有酸、碱、无机盐类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

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金属无机毒性物质如氰化物(CN)、砷(As),金属毒性物质如汞(Hg)、铬(Cr)、镉(Cd)、铜(Cu)、镍(Ni)等。

二、水体污染的危害1、长期饮用被汞、铬、铅及非金属砷污染的水,会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导致机体癌变,危害严重。

2、有机有害物如生活及食品工业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有机有毒物,多属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农药DDT、六六六等、有机含氯化合物、醛、酮、酚等。

病毒危害主要表现为传播疾病:病菌可引起痢疾、伤寒、霍乱等;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等;寄生虫可引起血吸虫病、钩端旋体病等。

3、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天然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中鱼类窒息而无法生存、水产资源遭到破坏。

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对人畜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亚硝酸根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能力,使人中毒。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是形成亚硝胺的物质,而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诱发食道癌、胃癌等。

4、石油污染,指在开发、炼制、储运和使用中,原油或石油制品因泄露、渗透而进入水体。

它的危害在于原油或其他油类在水面形成油膜,隔绝氧气与水体的气体交换,在漫长的氧化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堵塞鱼类等动物的呼吸器官,黏附在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上导致大量水鸟和水生生物的死亡,甚至引发水面火灾等。

三、造成原因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污染水体的物质成分极为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有机有毒物、石油类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放射性污染物、热污染等。

四、污染源1、水体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2、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3、工业污染源由于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管理方式,排放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

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

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4、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一般固体物质小于1%,并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需氧有机物类、病原微生物类及洗涤剂。

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5、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工业废水五、课堂小结六、说说水体污染对人类有那些危害?1.介水传染病,2.急慢性中毒,3.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4. 球化学性疾病,5.重金属污染以汞的毒性为最大,镉次之,铅、铬等也有相当的毒性。

作业:说说水污染的危害。

第三课时第一单元水污染及防治第三课水污染的防治教学目标:1、了解水污染的防治方法,2、了解废水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教学过程:一、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从重庆长江取的蓝藻水样与饮用水对比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状况与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匹配。

中国的主要农业灌溉区和需水工业大多集中于北方,而我国水资源分布却是南多北少,导致我国北方水环境严重恶化,因此,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势在必行。

1、在北方地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尽量少建或不建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2、加强对老企业的改造和管理,降低其能耗和污染;3、采取“分散集团“的产业布局原则。

二、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为从整体上解决中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有计划地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主要包括:1、流域水资源保护区;2、山区和平原水资源保护区;3、大型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区;4、重点城市水资源保护区。

将各区内水资源的分配、水费、排污费的收取、治污资金的筹集有效地统一起来,就能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治理步骤的实现,从而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

三、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与规划由于水资源的再治理很困难,因此水环境的保护政策应当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方针。

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污水处理措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从根本上治理水环境。

例如海河,由于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枯水期和丰水期径流相差十几倍,而污染主要集中在枯水期,污径比1994年曾经达到0.15,因此在其中上游修建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可调节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水环境容量不至于在丰水期浪费而在枯水期又远远不足,增加河流的稀释能力。

四、防止水体污染的途径(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①改革生产工艺。

②综合利用废水。

(2)废水无害化(3)对水体及其污染源进行监测和管理(4)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为了分离出废水中各污染物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废水处理方法应针对污染物的不同特点,可选用不同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①物理法:适用于分离悬浮于水的不溶物a沉淀法b过滤法c离心分离法d气浮法e蒸发结晶f反渗透法②化学方法a混凝法b中和法c化学沉淀法d氧化还原法e电渗析法③生物方法a活性污泥法b生物膜法和生物(氧化)塘法c污水灌溉,对污水有综合性净化作用。

五、学生作业讨论防治水污染有那些途径?说说你的看法。

第四课时第二单元大气污染及防治第一课大气污染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2、知道大气污染形成的条件教学重点:大气污染形成的条件。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定义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