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说课稿 教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4.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能力目标】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方法】1.通过例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辨别快慢.2.通过讨论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学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教学难点】1.怎样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及在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怎样确定的.采用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来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来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来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自己归纳比较快慢的两种形式.2.通过实例的计算,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即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3.教师讲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教学过程】问题1:比较A和B谁运动的快,为什么?问题2:比较B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结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1)一种是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2)另一种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体运动得快,位移小的物体运动得慢;问题3:比较B和C谁运动的快,为什么?一.速度1.定义:位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用v表示.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二、能力目标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重点】1.理解坐标和坐标变化量。
2.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物体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火箭转瞬即逝,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爬.那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 研究直线运动时,坐标轴上的点x表示物体的位置,两点间的线段Δx表示位置的变化。
2. 物体的位移可以用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Δx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Δ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思考:课件投影图,让学生观察,用数轴表示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能否用数轴表示时间的变化量?分析:显然物体开始是向x轴正方向运动,位移△x=x2-x1为正值;若向x轴负方向运动时,位移△x为负值。
(二)速度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内比较位移的大小;(2)相同位移时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速度(1)定义:速度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单位:m/s,常用的还有km/h、cm/s等。
换算关系:(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6)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运动的快慢程度相同,即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某段时间的位移△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docx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解释速度的概念,能够概括速度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
(2)解释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定义并学会辨析。
(3)能够说出速率的概念并辨认速度与速率。
2. 过程与方法(1)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全面、正确的关于速度的概念。
(2)通过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的过程,锻炼使用极限思维。
(3)通过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分辨,学会运用辨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速度全面正确地解释来积极培育自身科学严谨的态度。
(2)积极将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尝试体会物理学中蕴含的对立统一。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一般而言,高一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后,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取代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能够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利用假设思维进行学习;(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3)在某种程度下学生思维不再是“抱残守缺”,而是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4)学生学习动机由兴趣支撑逐渐转变为由意志支撑,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5)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关于“速度”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科学学科中所接受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与高中对于“速度”的定义截然不同,学生虽然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个基础里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将初中阶段所接受到的关于“速度”的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达到一个新的认知平衡是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前面关于“位移”、“路程”的学习为本节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本节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生根据初中阶段的学习积累对于“速度”难以产生正确、客观的认识,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转变;二是学生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两个概念可能会有所混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区分.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引出瞬时速度。
说课稿§1.3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根据新课标的理论,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首先说一下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学生在初中已有初步的学习,但初中给的速度概念比较模糊。
高中阶段在学完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以后再引入速度的概念更科学。
本节课强调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对后面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概念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建立好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对后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以及对力学和电磁学都有很好的帮助。
基于对教材的这些认识,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认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重点为比值法定义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经过以上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直线坐标系中的坐标与位移的关系。
(2)知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定义的。
(3)理解速度的意义,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速率。
(4)能够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能够求解实际情景中的平均速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探究、辩论、交流、极限渗透法让学生逐步建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在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辩论、交流,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思考及合作交流精神。
学生在初中时对速度已有了初步的学习。
并在上节学习中理解了矢量与标量,为这节课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基于此点本节的教学与学法我将采用教师启发、指导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等环节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说课稿)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说课稿)【授课内容】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一(6)班【教师】【授课地点】3#楼3楼多功能教室【授课类型】新教师亮相课【教材综述】本章是高中物理的第一章,在很多方面对高中物理来说都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在速度概念的学习中,学生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几项是第一次出现。
例如:第一次在坐标轴上表示矢量;第一次在物理问题中渗透极限思想;第一次抽象地领会物理学中的“变化率”的含义;第一次用打点计时器来进行定量的实验;第一次用图象来定量描述某个物理量等等。
因此,教学中如何对待这些重要的“第一次”,既要使学生扎扎实实从这些第一次中获得基本素养的提高,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的可接受性,做到循序渐进而不一步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是在本节学习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材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如何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和位移,为速度概念的叙述作好准备。
教材的重点是速度,从平均速度引入,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过渡到瞬时速度,说明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教材非常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无论是概念的引入、阐述、应用、练习都注意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现代科技。
如:讲速度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物体和交通工具的速度;教科书注意物理知识的人文特色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特别撰写了一篇STS的短文:速度与现代社会,表述通俗易懂,介绍交通工具的速度与城市发展规模等各方面的关系,也介绍了交通网络促进经济发展和交通堵塞、污染等带来的社会问题,从一个侧面使学生对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说课稿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说课稿
说课稿开头: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
我是,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_____ 年级物理 ____ 册第 ____ 章第 ____ 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
时刻(或位置)的速度,就需要取较小的时间段(或位移),最后才定
义瞬时速度。
科学探究:通过书本提供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分析建立概念,掌握研究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组织简
约的语言发表意见,对表现积极主动思考的同学及时给以表扬提出期
待,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
教具多媒体课件,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等
教学
方法
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与
学法
教
学
程
序
与
板
书
板书设计。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主要讲述机械**的描述,以机械**与物理模型为学习主题。
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物体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态,叫作机械**。
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规律的分支叫作力学。
人们在力学的研究中,不仅认识了物体做机械**的规律,而且还创立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第一章学习,培养学生**观念、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力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从而让学生具有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四节内容,本节是第三节,介绍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承载着实现全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1.3 理解速度。
例 3 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的描述》的第三节。
要描述物体的**,首先要要讨论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就要涉及位置、时间、位移等概念。
其次,要运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快慢。
本节是一节概念课,用单位时间的位移或单位位移的时间进行对比,建立速度的概念。
讲解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最后讲解了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的矢量性问题,是本节的重点,特别是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体现了一种极限的思想,对此要求引导学生逐。
说课稿: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说课稿: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背景介绍《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描述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进而掌握速度与位移、时间的关系等重要物理概念。
本单元的学习将对学生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速度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讲授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描述速度的含义;2.学会计算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速度的单位;3.掌握速度与位移、时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概念;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1. 速度的概念介绍在课堂开始时,我将向学生介绍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包括两个要素:位移和时间。
我将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确速度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将向学生介绍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我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引导他们进行练习。
3. 瞬时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在学生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后,我将向他们介绍瞬时速度的概念。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极限思想得到。
我将通过图示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4. 速度单位的介绍为了让学生熟悉速度的单位,我将向他们介绍常用的速度单位:米每秒(m/s)。
我将解释这个单位的含义,并与其他常见的速度单位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速度单位的认识。
5. 速度与位移、时间的关系我将带领学生探讨速度与位移、时间的关系。
通过一些实例,学生将学会运用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6. 练习与巩固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我将提供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完成。
说课稿 运动快慢的描述
如果Δ t取的很小很小,则 Δ x也会很小很小,那么刚才定 义的速度就可以表示在某一时刻 物体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瞬时 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 小称为速率。
-20-
瞬时速度 方向
运动 轨迹
瞬时速度方向沿物体 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2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的异同
异
平均速度和 瞬时速度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我们大家都坐过 平均速度能描述某 汽车,那么汽车 一时刻的运动快慢 在行驶的过程中 速度总是相等吗? 吗?
我们刚才定义的速度一般是 平均速度,因为时间一般比较长, 而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速度是矢量!
-19-
怎样求刚才例子中汽车 在 t 时刻的速度?
§1.3 运动快慢的 描述——速度
-2-
-3-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介绍了速度这 一物理量。本节承接了前两节学的内容,且是 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因而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
-4-
运动学
位移 △x
加速度
动力学
△t非常 非常小
-6-
重 点
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 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 系。
难 点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7-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分析 学生情况 分析 教材分析
-8-
知识储备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速度 的概念,但存在局限性。
心理特征
刚进入高中,对高中学习不适 应,但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并 喜欢思考。
2
认知特征
x x 2 x1 t t 2 t1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 ,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 。
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说课稿: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说课稿: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取自于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参考系、坐标系等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后提出的,这一节的学习是对这些内容的运用。
教材通过坐标的变化量,明确运用矢量描述位置变化的方法,然后将其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定义为速度,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本节课强调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对后面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概念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建立好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对后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以及对力学和电磁学都有很好的帮助。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转化的阶段,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于速度的概念已经有感性的认识,但对速度的严格定义显然没有概念。
因此在教学当中要由形象思维开始,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展现速度快慢的现象,同时又要不失时机的适时的。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doc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在学生过程中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把思维迁移到复杂方向,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区别。
教学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式方式1:距离一定,时间越少,运动越快例如:在雅典奥运会上的110米跨栏中,谁先跑到终点,即谁用时最少,谁最快.我国运动员刘翔用时最少,得到了金牌。
方式2:时间一定,位移越大,运动越快。
例如:两个同学在吹牛,甲说我只用2分钟可以骑到红太阳广场,乙说你真慢,我2分钟早骑到老街了。
以上两种不同的方式都可以用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总结如下:相同位移--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位移二、探讨问题:1、以上是我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共同的标准来同时衡量这两种方式?2、我们在初中学过电功率,若做功为w,时间为t,则表示用电器做工的快慢的电功率p为p=w/t单位时间内做工越多,说明做功越快。
3、我们现在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求单位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若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说明运动的越快.例:甲乙运动员沿直线向前跑,甲4秒跑了32米,乙3秒跑了30米,问谁跑的快?解:甲每秒跑32÷4=8米乙每秒跑30÷3=10米∵8米<10米,所以乙运动员跑的快.4、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中引入了一个物理量--------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符号:vv=s/t单位:m/skm/hcm/s速度的矢量性: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三、巩固练习: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8秒的时间内从东往西移动了24米,其速度为多少?解:运动的速度v=s/t=24/8=3m/s方向为从东向西.2、你了解以下物体的速度吗?您会形容物体运动快慢吗?(课件出示)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段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是恒定的,可以由S/t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用这个速度可以描述整个匀速直线运动.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的位移是8m,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20m,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0m,第4s内通过的位移是10m。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1.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2.掌握用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体会用极限的思想思考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生活中的“速度”与物理学中的速度概念,体会生活语言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STS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如: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教学难点:怎样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时速度.准确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前提,所以速度是全章的重点内容,自然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瞬时速度的定义要求要用到极限的思想,所以由平均速度向瞬时速度的过渡是本节课的难点.三、教学内容及变化本节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包含正文、做一做、说一说、STS、问题与练习等五部分。
其中正文包括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三部分。
与原大纲教材相比在本节的正文内容增加了“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瞬时速度的提法变化较大,原教材是通过阅读材料的形式,用极限思想体现瞬时速度;新教材是在正文用极限思想介绍瞬时速度,我们认为相比较而言旧教材的呈现方式(用物理情景说明位移足够小时,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比新教材(没有物理情景,说△t足够小时,△x/△t表示的就是瞬时速度,学生理解较困难)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理解瞬时速度。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建议(包括教学资源)(1)运动的描述运动——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化)位置的描述——坐标位置变化的描述——坐标的变化(2)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考虑到学生初中的基础,本处略写)举例说明: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往往不同,为了科学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定义:单位:与初中的区别——矢量性区别于学生生活经验中所说的速度,如:“吃饭速度快”(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创设情景: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甲地加速行驶到乙地提出问题:1.由甲地到乙地的速度?由于是加速行驶,所以这里说的速度是——平均速度2.描述汽车通过路途中相邻电线杆a和电线杆b过程中的快慢?由电线杆a到电线杆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精确描述汽车通过电线杆a过程中的快慢?由此过渡到瞬时速度——在某一位置(某一时刻)的速度举例说明:汽车速度计(四)关于教材“说一说”和“STS”部分内容同学采用合作学习(讨论)和自主学习(阅读)的方式处理。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运动的快慢》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班级的教学内容同学对物理有了确定的了解,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学问基础上,同学对运动和静止有了确定的熟识后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学问。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确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把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学问去处理解决简洁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在学校六班级的数学中同学进行了不少的有关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留意公式的理解和有关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同学体验时间,路程,速度的概念。
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推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推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状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推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洁计算来把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分,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让同学把握公式,v=s/t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方法。
本届九班级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较好,但后进生面大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关注他们教学过程中要从易到难,从同学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活动。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同学的学问水平和理解力气,不行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
因此,在教学中,依据我们同学的实际状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留意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学问点都尽量从同学生疏的生活现象动身,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关怀同学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使同学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学问的喜悦,从而激发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状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洁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经受观看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洁描述所观看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看力气。
高三物理学科说课稿: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三物理学科说课稿: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物理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的学科。
小编准备了高三物理学科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教材分析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是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它与上面两节内容一样,属于运动描述的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参考系、坐标系等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后提出的,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运用。
教材通过坐标的变化量,明确运用矢量描述位置变化的方法,然后将其与时间变化量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教材在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表述中,用位移代替了初中的路程,因而使速度概念变成矢量,并且首次用比值法来进行定义。
同时平均速度是从整体角度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综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瞬时速度是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移)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在引出瞬时速度概念时,利用极限的思想进行思维,是学生学习极限思想方法的很好途径,也是学生对瞬时速度能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本节课强调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对后面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概念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建立好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对后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以及对力学和电磁学都有很好的帮助。
此外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
学情分析。
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说课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速度与速率
学 策 略
教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6 5
教学重难点
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1
教材分析
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 课题来源: 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已有知识基础:时间和位移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 理量,后续的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牛顿运动 定律,动能,动量等都要用到。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大小相等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说课: 让学生学会讨论,思考交流,使 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 速率 问: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叫平均速率呢?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大小相等
案例分析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英里每小 时!”(1英里=1.609千米). 女士:“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 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英里呢?” 警察:“太太,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 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60英里.” 女士:“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英里 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过60英里的路程.”
4
教学重难点
1、比值法定义速度的概念,了解平均速 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2、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由平均速度引 出瞬时速度。
3分钟
学 程 序
教
1
新课导入(龟兔赛跑)
5
10分钟
2
速度
15分钟
3
平均速度与瞬 时速度
7分钟
5
10分钟
4
2021-2022年高中物理 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年高中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新课标教材通过“想想仪仪”拦目提出问题:那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学生讨论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于速度这个概念,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进一步对速度进行定义,新教材在这里采用了和旧教材调换顺序,即先引入速度再对运动进行分类,并增加了摄影技术在研究运动问题上的应用。
新教材还列出一些物体运动速度的小数据,便于学生对速度单位的认识,而在单位的换算这一环节新教材则采用了例题加以说明,避免学生死记换算关系,随后的一道例题则是用来训练学生对物理公式的变形极其应用的。
并且在公式的变换过程当中,学生在初中二年级的函数学习中有所接触,因而不会感觉困难,而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新教材则通过“想想仪仪”拦目中频闪摄影技术应用介绍来对运动进行了分类,从中也突出了“STS”(社会科学与技术)的理念。
在本节书后面设计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有三道题,他们分别从车时刻表的认识和计算;车的速度;速度的测量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这三道题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编者这样编制的意图在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发挥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对知识要求如此定位,尊重、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获得自信,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1、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元素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速度和路程等各元素间的联系理论还是有点陌生,在兴趣方面,根据学生即喜欢物理又害怕难等等现象,怕的是计算题,特别是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孩子们。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
同时根据中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实验现象,可又没有产生探索这些实验现象原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实际实验操作的功能,同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说课稿:《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说教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学生在初中已有初步的学习,但初中给的速度概念比较模糊。
高中阶段在学完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位移以后再引入速度的概念更科学。
本节课强调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对后面匀变速运动加速度的概念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建立好速度和速率的概念对后面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以及对力学和电磁学都有很好的帮助。
此外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
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教学要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
(2)能在具体问题中正确使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3)知道瞬时速度是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注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速度和速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辩论、交流、极限渗透法让学生逐步建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辩论、交流,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思考及合作交流精神。
3、重点:比值法定义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难点:由平均速度引入瞬时速度
二、说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观察,积极思考,探究交流最后归纳出概念。
三、说教学程序
1、新课引入:由日常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2、速度概念的学习:
实验: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按照老师的指令走路,第一次时间相同位移不同,第二回位移相同时间不同。
让学生观察总结:当时间相同时位移大的快,位移相同时,时间小的快
老师进一步提问:当位移和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例如:某同学跑完百米用13.5秒
自行车在30分钟内行驶8千米
学生总结:求出两次运动中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引出速度的概念)
速度的定义
表达式
物理意义
单位
矢量性
由学生总结对速度的理解
练习: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B、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
D、速度越大,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老师提问:目前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是9.78秒这能说明该运动员都是以10.22米每秒的速度运动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更直观的说明上述速度的定义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在这段时间平均起来的快慢程度。
老师提问: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它从制动到停止用了5秒,这段时间内汽车每秒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你能求出前1s,2s,3s,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吗?比它大还是小?若把时间间隔取得更小呢?如何求关闭油门是的速度?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老师总结这是极限的思维方法,自然引入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是一个矢量。
学生总结:比较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四、联系实际,回归社会。
1.老师讲述司机和交警的故事:在告诉公路上一位司机别交警拦住,理由是超速,该公路限速是100公里/小时,司机觉得冤枉,他说我从开始上高速到现在30分钟走了40公里按速度公式算是80公里没有超速啊。
老师问:是交警弄错了吗?
学生分析:不是。
司机认为平均速度没有超速,但高速公路限速是瞬时速度。
老师问:为什么要算瞬时速度?
学生分析:因为事故往往发生在某时刻或某位置,所以应用瞬时速度。
2.引导学生阅读STS,了解速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说明交通工具的利与弊。
3.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快慢的词语,分组比赛。
作业:设计方案测不同距离下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测蜡烛燃烧的速度;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