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注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原文+译文+考点)(共四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
文中有“从容”一词,后来延伸出“从容不迫”的成语,所以人们把《庄子·秋水》作为“从容不迫”的出处。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考点】〔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宋国人,古代著名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好友。
惠施口才很好,与人辩论了一辈子。
〔游于濠梁之上〕这是状语后置句,理解为“于濠梁之上游”,译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濠梁:濠水上的桥。
濠:读作háo,水名,译为“濠水”。
【原文】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考点】〔鲦鱼〕一种白色小鱼。
鲦:读作tiáo。
〔从容〕悠闲自得。
成语“从容不迫”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是鱼之乐也〕这是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译为“这是鱼的快乐”。
是:代词,意思是“这”。
【原文】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考点】〔子非鱼〕这是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性判断,译为“你不是鱼”。
子:对人的尊称,译为“你”或“您”。
〔安知鱼之乐〕这是反问句,译为“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意思是“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
安知:意思是“怎么知道”,这里的“安”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译为“怎么”“哪里”。
【原文】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考点】〔子非我〕这是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性判断,译为“你不是我”。
庄子在这里顺着对方的逻辑来说,意思是: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你不是我,也就不知道我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
【原文】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21篇古诗文+译文(简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必背21篇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人教版八下古诗词及注释
部编版八年级(下)必背21篇0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6.自:从;7.至:到;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9.独绝:独一无二;独,只; 绝,绝妙;10.皆:全,都;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16.若:好像;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23.激:冲击,拍打;2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25.好:美丽的;26.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30.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3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32.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 ;反,通“返”,返回;34.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蔽,遮蔽;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37.见:看见;38.日:太阳,阳光;翻译: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词句注释: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2.详:知道;3.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6.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7.欣然:高兴的样子;8.嗜:喜好;9.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10.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1.或:有时;12.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14.既:已经;15.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16.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17.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8.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19.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22.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着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23.戚戚:忧愁的样子;24.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25.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26.兹:这;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28.俦chóu:辈,同类;29.觞shāng:酒杯;30.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31.:与下面的“”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翻译: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3马说韩愈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词句注释:1.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2.只: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3.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4.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5.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6.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以,按照,介词;称,称颂,称道;7.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时;9.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10.食sì:通“饲”,喂养;11.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12.是:这,指示代词;13.能:才能;14.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16.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18.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19.鸣之:马嘶鸣;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20.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21.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22.其:难道,表示推测;23.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4.其:其实;25.知:懂得;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着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2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词句注释:1.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2.致:得到;3.余:我;嗜shì学:爱好读书;4.假借:借;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6.走:跑,这里意为“赶快”;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8.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9.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10.硕shuò朔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11.尝:曾;趋:奔赴;12.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13.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14.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15.叱chì赤咄duō夺:训斥,呵责;16.俟sì四:等待;忻xīn新:同“欣”;17.卒:终于;18.箧qiè窃:箱子;曳yè夜屣xǐ喜:拖着鞋子;19.穷冬:隆冬;20.皲jūn军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21.僵劲:僵硬;22.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持汤沃灌: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汤:热水;沃灌:浇水洗;23.衾qīn钦:被子;24.逆旅主人:旅店主人;25.日再食:每日两餐;26.被pī披绮绣: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的丝织品;27.朱缨宝饰:红穗子上穿有珠子等装饰品;28.腰白玉之环:腰间悬着白玉圈;29.容臭:香袋子;臭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30.烨yè页然:光采照人的样子;31.缊yùn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翻译: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25、诗词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原文: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词语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3.见赠:送给我;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7.怀旧:怀念故友;8.吟:吟唱;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10.到:到达;11.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14.侧畔:旁边;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翻译: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赤壁杜牧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词语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⑵销:销蚀;⑶将:拿起;⑷磨洗:磨光洗净;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过零丁洋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品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⑷絮:柳絮;⑸萍:浮萍;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⑵达旦:到天亮;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⑹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⒁但:只;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翻译: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词句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踟蹰chí chú”;⑺“伤心”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伤心:令人伤心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翻译: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2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4.行:走;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发出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翻译》1.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翻译:> 老夫我一时兴起,像少年一样狂放,左手牵着黄狗,右手举着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皮大衣,率领千骑在平原上驰骋。
为了报答全城人民跟随我,亲自射杀老虎,看那孙郎的英勇。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翻译:> 明月何时出现?我举杯向天空发问。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风归去,但又担心那高高的琼楼玉宇,高处的寒冷无法忍受。
起身跳舞,玩弄着清澈的影子,这又怎能比得上在人间?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翻译:> 大江向东流去,波涛冲刷着历史,无数风流人物都已逝去。
在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那是三国时期周瑜的赤壁。
乱石穿透天空,惊涛拍打着岸边,卷起千堆如雪的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之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4. 《望岳》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 泰山的壮观如何?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造化赋予了它神奇的秀丽,日出日落划分了明暗。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决裂地注视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所有山峦。
5. 《春望》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翻译:> 国家虽然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城池草木茂盛。
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 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论语》十则孔子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此句意为: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孔子说:复习旧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道理,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孔子说:不到愤懑的时候不启发,不到困惑的时候不点拨。
如果举一个例子,不能推知其他三个,就不再教导了。
6.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8. 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注释】孔子说:我曾经整天思考,但不如片刻所学到的东西。
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智慧的人善于变通,仁德的人内心宁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仁德。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豁然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和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和文言文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词及翻译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白天结束了,太阳落山了;黄河奔流入海去了。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景色,就得再往上爬一层楼。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沉睡得很沉,到处都能听到鸟儿啼鸣。
从昨晚的风雨声中来看,花儿被吹落了不少。
3.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很猛,天很高,猿猴哀鸣;水很清,沙很白,鸟儿飞回来。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落下,长江滚滚不停地流。
万里之间常常悲秋,一百年来多病独自登上高塔。
艰难困苦,悔恨满头白发,我心情低落,不再喝酒。
4.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啊,你如何了?齐鲁之地依然碧绿。
大自然的创造神奇,日出日落,黑夜变白天。
心里生出了许多豪情壮志,眼泪如箭般流出。
若能登上最高峰顶端,俯瞰群山,才能明白它们是如此渺小。
5.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共谁悭恩遇,伤别正多君。
黄叶江南岸,乡心独未论。
译文:夜晚在牛渚西边的江河畔,青天上没有一片云彩。
登上船只仰望着秋天的月亮,留空怀念着那位谢将军。
彼此分享了友谊和恩遇,分别时带着无尽的伤感。
江南岸的黄叶飘落,家乡的思念依旧难以言表。
6.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的草儿茂密繁盛,每年一次经历生枯荣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吹又生。
远方花香侵入古道,晴朗的翠绿接连着荒凉的城市。
又一次送别王孙,满满的别离情感缠绕心头。
7. 《登幽州台歌》 - 李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以下是八年级下册部分文言文及其注释,以供参考:1.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天下独绝:极顶,最。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游人虽未盛:虽然。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亦不详其姓字:知道。
闲静少言:安静。
不慕荣利:羡慕。
忘怀得失:在意。
环堵萧然:房屋四壁如一堵堵墙环绕。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箪瓢屡空:盛饭的箪和舀水的瓢都经常是空的。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3. 《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匹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是马也,虽善饮者而不能尽其意:这样的马,即使有好酒的人也难以尽情驾驭它。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英特的素质不能从外部表现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弗之怠:不放松抄写工作。
走送之:给跑腿,给送书。
录毕,走送之:抄写完毕,跑着给送去。
或遇其叱咄: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就更为恭顺。
益恭:更恭敬。
5. 《小石潭记》水尤清冽:格外地。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咬合在一起。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之,代词,“它”。
太守自谓也,省略句,“谓”后省略宾语“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完整版)初二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注释
初二语文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注释制作者:向天浴《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及诗词详解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人。
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俱:全,都。
(3)净:消失。
(4)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5)从:顺,随。
(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7)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
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绝:极(10)皆:全,都。
11)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
缥:青白色。
碧:淡绿色。
缥碧: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急流的水。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奔腾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文言文,古诗原文、翻译、注释制作者:向天浴《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本性嗜酒,家里穷不能常喝。
亲戚旧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酒叫他来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竟不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安然自若。
经常写文章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忘记心中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把自己的志趣当作快乐。
(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马说》韩愈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每每向藏书的人家借,(借来)亲手用笔抄录,计算着日期归还。
天很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不放松抄书。
抄录完了,跑着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为这人家大多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与(我)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他旁边。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脸色愈加恭顺,礼节愈加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
所以我虽然笨拙,终于获得很多教益。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隆冬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深几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了却不知道。
到了学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盖着,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店,店主每天提供(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享受。
同住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饰红帽带和宝石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好像仙人。
我则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我的勤恳与艰辛是这样。
《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高兴。
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往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潭把一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来条,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与游人一起娱乐。
向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水的岸势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坐在潭边,四周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译: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废弛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上面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好景色,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山,吞着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象那连绵的雨下得繁密,连续几个月不放晴,阴惨的风愤怒地号叫,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已的情绪了。
至于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得)茂盛青葱。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当着风,高兴极了的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