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填空【完整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附答案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2.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3.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4.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5.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6.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7.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8.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9.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10.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11.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1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13.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14.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食。

参考答案:1.豁然开朗。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山有小口; 初极狭。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其中往来种作。

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6.《小石潭记》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答案1.如鸣佩环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怡然不动,俶尔远逝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三、《核舟记》1.《核舟记》中,指出木刻的珠子清晰得可以数出来的句子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试题汇编(附答案及解析)1.默写填空(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3)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4)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卖炭翁》一诗中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露未晞青山横北郭胡为乎泥中寂寞沙洲冷天涯若比邻禅房花木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本题的“晞、寂寞、沙洲、涯、禅房、突兀、见、庐、可怜、炭贱”等字词容易写错。

2.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十分全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十分全面)
2021/10/24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 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 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 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 “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2021/10/24
十三、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021/10/24
十四、《卖炭翁》白居易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 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5.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021/10/24
十五、《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 成语,这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 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4、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 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 《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 《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 《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 《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马说》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 《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8 《马说》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情怀。

通过默写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并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是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汇总。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类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

作者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暗示人类也应该有追求高处、不断进取的精神。

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寓意着人类的追求永无止境。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豪情。

作者通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来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思念之情,同时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表达了诗人立志要超越众人,追寻更高远的目标。

3. 《枫桥夜泊》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夜晚的枫桥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并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来表现夜晚的寒冷和寂静,而“江枫渔火对愁眠”则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表达了诗人离乡之苦,同时也暗示了对佛教文化的尊敬。

以上是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汇总,通过默写这些古诗文,可以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诗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美丽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默写古诗文,更好地走进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默写 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默写 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默写一.名句默写。

(第一单元)(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仰、俯两种视角描绘了秀美山川的景物。

(6)《游山西村》中描绘了乡村明媚、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8)《桃花源记》中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君主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奔波劳作,正如《式微》中所言:“微君之躬, _______________?”(10)《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11)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2)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1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通过工整对仗表现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目录:12.《诗经》两首一、XXX二、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式微/《诗经》四、子衿/《诗经》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XXX六、望洞庭湖赠XXX/XXX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XXX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主题思想】24.唐诗二首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XXX八、卖炭翁/XXX课外古诗词诵读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十、送友人/XXX十1、XXX院居住作/XXX十二、XXX/XXX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表达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蒹葭》【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填空【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填空【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填空【完整版】【课内】关雎《诗经》(1) 关关雎鸠,。

(2 )窈窕淑女,启子好逑。

(3)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启子好逑。

(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5) 悠哉悠哉,。

(6) ,左右苇之。

窈窕淑女,。

(7) 《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启子好配偶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启子好逑。

《诗经》(1 )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2)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3)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 溯涧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7)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8)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浚。

(9)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10) 溯涧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11 )《兼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活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12 )《兼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了歌曲的一部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 ),秋天漠漠向昏黑。

(2) 俄顷风定云墨色,。

(3) ,娇儿恶卧踏里裂。

(4) 自经丧乱少睡眠,!(5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 安得广厦千万问,!(7) 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的愿望。

(8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1 )描写秋天凄凉余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部编版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部编版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部编版在八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默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部分必背古诗词的默写题,供同学们复习和练习:1.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9.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同学们能够默写,还应该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古诗词鉴赏能力。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八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词目录:12.《诗经》两首一、关雎二、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式微/《诗经》四、子衿/《诗经》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4.唐诗二首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卖炭翁/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十、送友人/李白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十二、卜算子•咏梅/陆游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主题思想】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理解性默写:1、起兴的句子是: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蒹葭》【原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有答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有答案)
2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十一、《大道之行也》
1.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3、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十六、《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过关训练
1.【浙江省东阳市18-19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古诗文填空。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专项复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专项复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专项复习附答案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默写专项复附答案一、直接型默写1.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桃花源记》)3.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4.关关雎鸠,_________。

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5.求之不得,_________。

悠哉悠哉,_______。

(《关雎》)6.蒹葭苍苍,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

(《蒹葭》)7.__________,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______。

(《蒹葭》)8.式微式微,_________?微君之故,_______?(《式微》)9.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_________,_______!(《子衿》)10.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

与君告别意,________________。

(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知缺乏,________;知困,_________。

(《虽有嘉肴》)14.使老有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15.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16.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

(《马说》) 17.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

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XXX《茅舍为金风抽丰所破歌》)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2023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23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

2023年部编八年级下册古典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这份文档旨在帮助八年级下册学生深入理解和默写古典诗文。

以下是完整版的默写内容。

1. 诗文默写1.1 古诗默写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登岳阳楼》(杜甫)5.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岳宫,空山新雨后初晴。

——《望岳》(杜甫)1.2 古文默写1. 《论语》:“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2. 《庄子·达生》:“鼓盆而踊,其中舞刀激斧者为众,何也?众各曰:“快哉流形之乐也!”而不知夫乘车吹笛者出于盆也。

——庄子3. 《红楼梦》:“但见此景不久长,只闻此言无限意。

”——曹雪芹4. 《西游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吴承恩5. 《水浒传》:“领袖弟兄,急割富豪暴发户而亡。

”——施耐庵2. 默写注意事项- 完整默写每篇诗文,注意准确把握诗文内容和整体语境。

- 注意正确书写汉字和标点符号,确保字体工整、格式规范。

- 默写完成后,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并进行修正。

希望这份文档对于八年级下册学生的古典诗文默写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能够在默写中加深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全册 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全册 完整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册完整版)一、《回延安》(贺敬之)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句子是:“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2、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的句子是: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夸张句子是: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描绘了延安新貌的排比句是:“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二、《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

4.《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桃花源记》中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 《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外界打扰生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与背诵(诵读篇)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与背诵(诵读篇)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诵读篇)(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陶渊明《桃花源记》)3.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以其境过清”。

9.在《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三)关雎(《诗经》)1.“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2.《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四)蒹葭(《诗经》)1.《诗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比兴。

《关雎》中由雎鸠鸟引起美好联想,表现男女爱情的千古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古诗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古诗默写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古诗默写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8分)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领略古典诗文的无穷魅力。

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1)______________”的催泪;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的幽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______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的冷清;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4)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争;《礼记》“(5)____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6)________________,不必为己”的无私;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的潇洒,无不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2.请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0分)(1)中国古代诗文灿若星河。

《小石潭记》中有“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的生机盎然之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的句子:“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中有充满雄奇瑰丽色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让我们感叹中国古典文化之美。

(2)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

在《关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的配偶的美好形象。

漫步唐朝,吟诵古诗,我们能感受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李白《送友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送别的环境景色;在《卖炭翁》的“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感动于白居易心系苍生的崇高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填空【完整版】【课内】关雎《诗经》(1)关关雎鸠,。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5)悠哉悠哉,。

(6),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7)《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6)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8)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9)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10)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11)《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12)《蒹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了歌曲的一部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秋天漠漠向昏黑。

(2)俄顷风定云墨色,。

(3),娇儿恶卧踏里裂。

(4)自经丧乱少睡眠,!(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安得广厦千万间,!(7)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的愿望。

(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1)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2)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哪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白居易(1),两鬓苍苍十指黑。

(2),心忧炭贱愿天寒。

(3)可怜身上衣正单,。

(4)《卖炭翁》中最能体现卖炭翁的悲惨遭遇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5)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6)写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倾注诗人的无限同情,催人泪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是:,。

(7)最能反映宫市的霸道不公的诗句是: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课后】《》王勃(1),风烟望五津。

(2)城阙辅三秦,。

(3)与君离别意,。

(4),天涯若比邻。

(5)海内存知己,。

(6)无为在歧路,。

(7),儿女共沾巾。

(8)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9)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两句诗一反送别诗的悲戚之态,写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10)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诗与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具有相同的情感和境界。

《式微》《诗经邶风》(1)式微,式微!胡不归?(2)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3)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4)式微,式微!胡不归?(5)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6)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7)《式微》中交代了天黑了,人们不能回家的原因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8)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

《子衿》《诗经郑风》(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4)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5)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6)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7)纵我不往,子宁不来?(8)纵我不往,子宁不来?(9)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10)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1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3)诗中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的句子是: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14)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的句子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15)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的句子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16)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而本诗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笔力千钧,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壮观景象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希望得到援引,但“有济世之志而无引荐之人”而感到羞愧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现诗人不甘寂寞、渴望得到援引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7)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0)《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来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1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赖此俱寂(15)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目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送友人》李白(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0)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1)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2)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5)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6)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9)营造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在句子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10)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的句子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1)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无人理解在句子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12)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陆游(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0)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1)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2)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