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3)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__父亲大喊__阿曼达__我的儿子__(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是儿子的声音________ 父亲大喊________ 阿曼达________ 我的儿子________(2)“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划线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________,第二个取意思________。
(3)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4)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答案】(1)!;:“;!;!”(2)②;④(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亲的心中只有儿子,他一直在坚持地挖着,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儿子。
(4)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6单元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本课的写作素材源于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地震。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地震。
据统计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手上。
地震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约11条主干道被迫关闭。
地震还造成该市4万户住宅断水,5.2万户断电,3.5万户断煤气,通讯网络出现严重阻塞,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洛杉矶(shān bīn) 颤抖(chàn zhàn) 废墟(xū x ī) 混乱(hùn hǔn) 血迹(xuè xuě)•••••√√√√√杉 墟 砸 砾 爆shān xūzálìbào混hùn (混合)hún (混水摸鱼)颤chàn (颤抖)zhàn (颤栗)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几”撇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洛杉矶 燕子矶造句:燕子矶是一个风景迷人的好地方。
音序:J 部首:石矶jī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日”略扁,“匕”竖弯钩圆转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混凝土 混合造句:空气中混合着多种颗粒弥散在雨中。
音序:H 部首:氵混hùn结构:上下组词:昔日 往昔造句:昔日,这里是一个小山村。
音序:X 部首:日书写指导:左上部第二横长,托上盖下,“日”略扁。
昔xī书写指导:“土”末笔变成提,“虚”长撇舒展,“业”的横略长。
结构:左右组词:废墟 殷墟造句:一座新城从这篇废墟上拔地而起。
音序:X 部首:土墟xū书写指导:“日”略扁,“罒”扁而宽,“又”撇捺舒展。
结构:上中下组词:曼妙 蔓延造句:恐惧的心理在人群中蔓延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阅读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3、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
4.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________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主要写 、 这两件事,表现了外祖父 的思想感情。(3分)
6.文段有很多句子体现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请用“ ”划出其中的一句,并写写你的体会。 (3分)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 有的是绿色的 看上去很嫩 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叶子也与众不同 小而厚 表面像涂上了一层蜡油 碧绿如洗。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那面对太阳的直射而毫不回避的花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 五彩缤纷 有的洁白如玉 有的鲜红似火
有的深黄若金 那粉色的则像又淡又薄的胭脂 密密麻麻地开了一片。花朵虽然不大 但很娇艳。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 单层花瓣的更别具风韵。如果说单层的花瓣像精巧的小盘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阅读
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1.“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部。(1分) 2.请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慎重( ) 凌辱( ) 大概(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三篇】
优秀的初步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立基调的话,要恰到利处,形式开朗,吸引人,感人人,让听课者回味无量。
下边是【篇一】1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洛杉矶、杂乱、往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累积文中对于人物相貌、语言描绘的佳句。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从课文的详细描绘中感觉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自上吸取的力量。
4意会作者抓住人物相貌、语言、动作进行描绘,反应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采集并阅读同类的歌颂亲情的故事。
如学生采集有困难,教师可供给《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建生命奇观》《 7 岁女孩挽救母亲的动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揭露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谈谈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能够先各小组介绍代表报告用课余时间采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能够教师播放地震的有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够展现自己采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讲解 ; 而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觉。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忍,它使多少人失掉了亲人,流浪失所。
1989 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人地故事。
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词典,联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沟通学习收获。
3全班沟通 1 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要点记着墟、砾、颤等字形。
2初步报告自己深受感人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 默读课文,思虑①用比较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觉 ;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全班议论 1 用简短的话谈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名师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课件
——《地震中的父与子》节选
“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
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慈母情深》节选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 吗?”他大吃一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 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 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 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某版教材删除的部分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 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 迹……
艺术前途。” 朱丹说:“请原谅……”
——《木笛》节选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与子》
《不管发生什么,我永远都会在你的身边!》
你喜欢哪个标题?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
墙角,房屋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Hale Waihona Puke ——《地震中的父与子》节选
"我们有14个活着。爸,我们好害怕,又渴又饿,谢 天谢地,你在这儿。教室倒塌时,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 的洞,救了我们。"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 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 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 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 迹……
“爸爸,是你吗?”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精选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精选答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精选(附答案)【文段一】窃读记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昨天读过的那本书。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我”比作饿狼,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
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 B )(2)选的都是高才.生。
( A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喜爱)培养――(栽培)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贯通的人才。
[拓展运用]1、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
这里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经验,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精选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答案(精选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习题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从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及这对父子间的相互信任。
3、在角色写话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想】1、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2、抓儿子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从中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深入感受他们的了不起。
二、感悟“了不起”1、感悟父亲的“了不起”:⑴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板书:父。
⑴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个性化理解──个性化朗读:a、能具体说说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个性化朗读)b、请再读读这句话,说说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个性化朗读)②想象说话──想象画面读:a、8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父亲在废墟里挖掘的画面吗?36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此时父亲形象吗?b、能结合你看到的画面来读读这句话吗?先自由地读读。
再指名读。
③情境感受读:a、导:面对这样一位父亲,哪些人来阻挡过他,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出当时处境的危险吗?这位父亲急需别人的帮助。
b、导: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挖下去呢?出示: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齐读句子──个性化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c、导:因为父亲要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于是他挖了……齐读句子。
④深化朗读:a、导: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没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练习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 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 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 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 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 声。)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 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 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 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 身,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 急切心情。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 因为他坚信儿子记住他说的那句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赛课导学案_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学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
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
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
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体会地震的惨烈,通过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的研读感悟出父亲的了不起和父爱的伟大。
还要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并且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阿曼达的父亲用文字表达出对儿子的爱。
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出地震的惨烈。
3、从课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中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与父爱的伟大。
四、教学重点从课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中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与父爱的伟大。
五、教学难点从课文中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中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与父爱的伟大。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的运用能让学生直观清楚明白教师意图,同时能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初步感知1、自由读文教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那,地震中父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就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自由朗读课文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设计意图】在初读中认识生字、读好词语促进学生的再读感受,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课内阅读)(一)课内阅读1.阅读《窃读记》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
(2)请赏析第13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3(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2.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在文中连用了()句,强调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A.设问B.疑问C.反问(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句话是比喻句,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选文中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5)作者把书比作家,比作朋友,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书之情,其实这样的比喻还很多,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
(3)“秉性”的本意是什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
(6)作者以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
(7)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五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课件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跟你在一起! 儿子在等着我!
2018/4/26
他挖了8小时,12 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拦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 会跟你在一起! 儿子在等着我!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 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 都是血迹。
2018/4/26
1994年洛杉矶地震资料(2)
地震当天,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项向灾区提供4 亿多美元联邦紧急援助的文件,并派出一个特别 小组前往灾区处理善后赈灾事宜。美国红十字会 在受灾最严重的北岭地区设立了18个避难所,向 灾民发放帐篷、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具。 地震发生后,当局还组织了大批专家,对未受损 的建筑物进行可行性鉴定,并将10000多间危房 予以封锁,以待拆除。 二、原因剖析 洛杉矶地区位于美国西海岸,正好处于全球最大 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范围内,是一个地震 高发地区。后经科技人员勘测,地在下两万米左 右的深处有一条活动断层,专家们认为,这虽造 成本次地震的罪魁祸首。 2018/4/2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018/4/2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6
地震破坏公共设施。
2018/4/2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7
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 一位不顾自己生死的父亲坚持38个小 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 仅7岁的儿子和13个同学,谱写了一 首父子情深与父爱伟大的颂歌。
2018/4/26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8
这是关于父亲的( 对于这句话你有何感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们想象一下,当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 下,听到小伙伴们绝望的哭声、撕心裂肺 的呼喊声时,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 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 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 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
返回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 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 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 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 和我在一起!”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 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 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 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 和我在一起!”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 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 子的学校。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 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向他七岁 儿子的学校跑去。
返回
他顿时感到眼前 一片漆黑 ,大喊:“阿 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 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 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 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 走去。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 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 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 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 和我在一起!”
返回
“不!爸爸。先让同学们 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 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 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
“不!爸爸。先让同学们 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 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 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 一起。”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 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 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 你在一起!”他 坚定 地站起身,向那片废 墟走去。
返回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 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 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 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 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 去孩子过于悲痛,精前区 红旗小学 席丹丹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给课文划分段落。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母爱如太阳,热烈而温暖,父爱如海洋,深沉而含蓄。
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
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遇到危险时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今天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互相检测生字。
3、教师检测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
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指导学生朗读。
五、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分析课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及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原文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位年轻的父亲急忙安顿好受伤的妻子,然后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心中充满了绝望。
但他仍然坚定地站着,想起他对儿子的承诺,他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他开始挖掘,不顾一切地寻找他的儿子。
消防队员和其他家长试图阻止他,告诉他没有希望了。
但他只是回答:“你们愿意帮我吗?”然后继续进行挖掘。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了废墟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废墟下的儿子回应:“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因为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赏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地震中坚守对儿子的承诺,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找到并救出了儿子的感人故事。
课文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对话,将父亲的爱和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受感动。
同时,也展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和依赖,体现了亲情的力量和伟大。
整篇课文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力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篇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1994年洛杉矶地震资料(3)
三、几点启示 本次地震号称该地区历史上有数的大地震,但仅死 亡58人。其死亡人数之少,主要归功于洛杉矶地区 建筑物具备了良好的防震功能。当地政府和人民在 该地多次发生地震后,树立了较强的意识,在建造 房屋时,大都采用木质结构,植根于坚实的岩层中, 并依山势而布局,所以当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优 越,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避免倒塌,大在降低了伤亡 人数。但从另一方面分析,本次地受伤亡人数虽然 很少,但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这是因为洛杉 矶地区是全美第二大城市带,经济密度相当高,灾 害的放大效应非常明显,形成了低人口死亡率、高 经济损失率的灾情特征。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学习要求 默读第2至第23自然段, 23自然段 默读第2至第2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 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的语句, 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的语句,想一想 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他们了不起在什么地方。 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认为谁了不 说出理由。 起,说出理由。 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得到父亲的了不 画一画, 起?画一画,可以在句子旁写写自己 的感受。 的感受。
1、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类似的话?为什么多 次出现呢?(课文中出现了3次。因为这是父亲 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望中信心满怀的力 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2、有感情朗读。第一次是,要读出非常坚定地语 气。第二次读出兴 奋地语气,第三次要读出儿 子对父亲的信赖的语气。
课文中没有一处写出了父爱的伟大,却让我 们体会得很深刻,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呢? (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很具 体。从人物的这些细致的描写中,让我们品 悟出父子情深、父爱的伟大,儿子从父亲身 上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精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谈论)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从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互相坚定地信念,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各同学的事情)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
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你看得真仔细,你的确体会到的。
(学生补充: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
)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
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是什么是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
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
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
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