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腰眼 (EX-B6) • [定位]伏卧位。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 寸凹陷中。 • [主治](1)、腰痛。 • (2)、尿频,月经丌调,带下。 • [刺灸法]直刺0.5~1寸。

白(EX-UE1)
【标准定位】在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 两侧,一侧二穴。 【功用】调和气血,提肛消 痔。 【主治病症】1.脱肛,痔疮。 2.前臂痛,胸肋痛。
经 外 奇 穴
wk.baidu.com
经外奇穴的基本内容
• 定义:指不归属于十四经,但具有一定名称、固 定位置和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为奇穴。 • 分布:经外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大多不在十四 经循行路线上,但与经络系统仍有一定关系。
• 有的经外奇穴并不丏指某一个部位,而是指一组 腧穴,如十宣、八邪、八风等。 • 经外奇穴在临床应用上,针对性较强,如四缝治 疳积、太阳治目赤等。
【操作】 向膝外侧斜刺0.5~1.0寸。
阑尾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屈膝,于足三里与上巨虚两穴之间压 痛最明显处取穴。一般约在足三里下1.5-2寸处。
主治:急、慢性阑尾 炎,胃脘疼痛,消化 不良,下肢萎痹。
操作:直刺0.5-1寸。
(1)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2)鹤膝风。
【操作】 直刺0.5~0.8寸。
百虫窝
【定位】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穴上1寸。

(优质课件)经外奇穴

(优质课件)经外奇穴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灸。
7
四神聪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
、神经衰弱、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大 脑发育不全等。
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失眠; 配太冲、风池主治头痛、头昏。
8
当阳
【定位】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
际上1寸。 【取穴】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瞳孔直 上,入前发际1寸。
19
太阳
【功用】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
灸。
20
太阳
【临床运用】 1、高血压头痛:太阳、印堂;前额痛加攒竹,额顶
胀痛加百会、四神聪,项强加风池,眩晕欲仆加头维。 2、血管性头痛:太阳(患侧)、太冲(患侧)、合
11
印堂
【定位】 在前额部,当两眉头
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 【取法】
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12
印堂
【功用】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主治病症】 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
、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 目眩、眼部疾病等。 【刺灸法】
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上肢穴
腰痛点
• 定位: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及第4、 第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 一侧2穴,左右共4穴。
• 主治:急性腰扭伤 • 操作: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
八邪
• 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 指蹼缘后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 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 毒蛇咬伤。
夹承浆
• 定位: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 • 主治:牙龈肿痛、口 •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金津、玉液
• 定位:在口腔,当舌系带 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 右为玉液。
• 主治:口疮、舌强、舌肿; 呕吐、消渴。
• 操作:点此出血。
牵正
• 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 主治:口疮 • 操作:向前斜刺0.5~0.8寸。
经外奇穴
膻中组
头颈部穴
四神聪
• 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一寸, 共四穴。 • 主治:神志病症;目疾。 • 操作:平刺0.5~0.8。
印堂
•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 的中间。 • 主治:神志病症;鼻、鼻 渊;小儿惊风、产后血晕、 子痫。
• 操作:提捏局部皮肤,平 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 点刺出血。
阑尾
• 定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 骨前缘旁开1横指。 •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 痹。

针灸经外奇穴

针灸经外奇穴

主治:子宫脱垂,痛经,崩
漏,阴挺,月经不调,
不孕。
刺灸:直刺0.8~1.2;可灸。

2、定喘
定位:大椎穴旁开0.5寸。
主治;哮喘,咳嗽,肩背痛,
上肢疼痛不举。
刺灸:直刺0.5~0.8寸。

3、夹脊(华佗夹脊)
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 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主治范围广,上胸部穴位治疗
心肺疾病,上肢疾病;下胸部
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
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刺灸:斜刺0.5~1寸;可灸。

4、腰眼
定位:腰阳关旁开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

5、十七椎
定位:第五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 漏,月经不调,遗尿。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定位:当折耳向前,耳廓上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咽
喉肿痛。
刺灸:直刺0.1~0.2寸,或
三棱针点刺放血。
按:清全身之热

6、球后
交界处。
定位:眶下缘外1/4与内3/4
主治:目疾。 刺灸:轻压眼球向上,沿眶下 缘向下斜刺0.5~1寸, 不提插捻转。

7、牵正
定位:耳垂前0.5~1寸处
主治:口眼歪斜;口疮。

3、鱼腰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一、头颈部穴
1.
2.
3.
4.
四神聪:正坐位或仰卧位。在头顶部,当 四神聪 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 当阳:正坐位或仰卧位。在头前部,当瞳 当阳 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印堂:正坐仰靠位或仰卧位。在额部,当 印堂 两眉头之中间 鱼腰: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瞳孔直上, 鱼腰 眉毛中
5.
太阳:正坐或侧伏坐位或侧卧位。在颞部,
10.
11.
八风:正坐位或仰卧位。在足背侧,第一~五趾间,
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8个穴位 独阴:仰卧位。在足第二趾的跖侧远侧趾间关节的中 独阴 点 气端:正坐或仰卧位。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 气端 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12.
4.
5.
痞根:伏卧位。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 痞根 3.5寸 下极俞: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腰椎 下极俞 棘突下
6.
7.
腰眼:俯卧位。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约3.5寸凹陷中 十七椎: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 十七椎 棘突下 腰奇:俯卧位。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 腰奇 间凹陷中
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 处 耳尖:正坐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 耳尖 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6.
7.
8.
球后:仰卧或仰靠坐位。当眶下缘外1/4与

经外奇穴PPTppt

经外奇穴PPTppt
古代医家的发现和总 结
经外奇穴在古代医家的书籍中有所记 载,但并没有详细解释其作用和疗效 ,需要临床实践进行探索。
要点二
临床实践的积累
经外奇穴的临床实践经验比较多,不 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应的经外 奇穴应用。
wk.baidu.com
要点三
现代医学的认可
现代医学对经外奇穴的认识逐渐深入 ,并对其疗效进行了科学验证,得到 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经外奇穴与经络系统相互关联,通过刺激经外奇穴可以调和 阴阳平衡。
经外奇穴对经络的调节作用
经外奇穴具有调节经气、平衡阴阳的作用,可调和阴阳平 衡。
经外奇穴可调和气血,使气血流畅,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
经外奇穴的养生保健作用
经外奇穴可调和气血,促进气血循环,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
经外奇穴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 疾病等。
03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经外奇穴的治疗原则
局部取穴
经外奇穴多位于病变局部,通 过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达到治疗的目的。
远端取穴
经外奇穴也可选取远离病变部 位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
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随症取穴
根据病情需要,选取相应的经 外奇穴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

经外奇穴的配穴方法
01
02
03
兼具经穴和奇穴的特点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四神聪
定位:在头顶部,百会 前后左右各1寸。 主治:1 头痛、眩晕、 中风偏瘫、癫痫。 2 失眠、健忘。
印堂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之 中间。
主治:1 失眠 2 鼻渊、鼻衄。
太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 目外眦之间,向后 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
牵正
定位:耳垂前 0.5 ~ 1 寸处。
落枕
定位:在手背,第二、三 掌骨之间,掌指关 节后0.5寸。 主治:落枕;
胆囊
定位:阳陵泉直下2寸 主治:胆囊疾患。
阑尾
定位:足三里下2寸Fra Baidu bibliotek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
主治:口眼歪斜;
安眠
定位: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 之中点处。 主治:失眠。
定喘
定位:大椎穴旁 0.5 寸。 主治:哮喘;
腰痛点
定位:在手背,当第二、 三掌骨及第四、五掌 骨之间,当腕横纹与 掌指关节处,一侧两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
四缝
定位:第二至第五指掌 侧,近指关节的中央。 主治:小儿腹泻,疳积、 百日咳、肠虫症。 刺灸:直刺0.1~0.2寸, 挤出少量黄白色 透明样粘液或出血。

经外奇穴PPT

经外奇穴PPT

定位取穴法
总结词
根据穴位所在位置进行取穴
详细描述
定位取穴法是根据穴位所在的位置进行取穴的一种方法。在确定穴位的位置时, 可以使用手指、棉签等工具辅助定位,也可以使用经络图、穴位图等工具进行定 位。
压痛取穴法
总结词
根据压痛点进行取穴
详细描述
压痛取穴法是通过按压身体某些特定部位,寻找压痛点来确 定穴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治疗慢性疾病或疼 痛症状。在应用压痛取穴法时,需要找到与疾病或疼痛相关 的穴位,然后进行按压并寻找压痛点。
儿科疾病
总结词
经外奇穴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小儿厌食、腹泻 等症状。
详细描述
经外奇穴可调理脾胃功能,对于儿科疾病引起的厌食、腹泻、咳嗽等症状有 明显的改善作用。如对小儿厌食病症,通过选取相应的经外奇穴进行针灸、 按摩等治疗,可有效促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04
经外奇穴的取穴方法
针灸与内分泌调节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外奇穴,影响内分泌腺体的分泌活 动,从而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功能。
免疫调节机制
免疫调节概述
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对外部刺激和内部环境进行识别和应答的 过程。
经外奇穴与免疫调节
经外奇穴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 反应。
针灸与免疫调节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经外奇穴,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从而调 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经外奇穴》课件

《经外奇穴》课件

常用穴位
• 关元穴 • 气海穴 • 三阴交穴 • 足三里穴
什么人不适合按摩经外奇穴?
孕妇
在孕期按摩经外奇穴要慎重, 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
有高血压的人
为了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刺 激,这部分人也要慎重。
年迈的人
老年人的身体虚弱,按摩力度 和时间要适当,以免过于疲惫。
纵论经外奇穴的治疗优势
方法简便
按摩经外奇穴不需要太多设备,操作方便。
探讨经外奇穴的渊源
针灸
经外奇穴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的 针灸疗法。
中药
同时,很多中药对经外奇穴也 有治疗作用。
艾灸
经外奇穴在进行艾灸治疗的时 候也需要注意。
经wk.baidu.com奇穴对症治疗
1 失眠
2 肩颈痛
3 月经不调
按摩厉害穴、睡意穴、 迎香穴等经外奇穴有助 于改善失眠问题。
刺激灵台穴、会宗穴、 肩井穴等经外奇穴可以 减轻肩颈疼痛。
《经外奇穴》PPT课件
探索中医的奥妙:经外奇穴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这份PPT课件 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经外奇穴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经外奇穴?
又称奇经八脉
是在人体经脉经络以外、 别具特殊的穴位。
疗效神奇
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症状, 且疗效明显。
常被忽视
因为这些穴位位置比较特 殊,很多人往往没有关注 到。

《经外奇穴》课件

《经外奇穴》课件

美容保健
经外奇穴还与美容保健密切相关,如调 节面部气血、改善皮肤质量等,通过刺 激相关穴位可以达到美容保健的效果。
经外奇穴的配伍应用
相须配伍
相须配伍是指将作用相似或相同的经外奇穴配伍使用,以 增强疗效。如合谷配太冲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相使配伍
相使配伍是指将作用不同但能够相互辅助的经外奇穴配伍 使用,以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如足三里配阳陵泉可以调 理脾胃、舒筋活血。
VS
详细描述
经外奇穴的命名通常与其所在部位、主治 功能和治疗作用有关,如“太阳穴”位于 头部太阳穴处,主治头痛、偏头痛等病症 。经外奇穴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按所在 部位可分为头部、躯干、四肢等类别的奇 穴;按主治功能可分为止痛、安神、止泻 等类别的奇穴。
02
经外奇穴的分布与作用
经外奇穴的分布规律
《经外奇穴》ppt课件
目录
• 经外奇穴概述 • 经外奇穴的分布与作用 • 经外奇穴的临床应用 • 经外奇穴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经外奇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经外奇穴概述
经外奇穴的定义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经外奇穴是指分布于经络系统之外,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
经外奇穴又称“奇穴”,是指那些在经络系统之外,具有特殊治疗作 用的腧穴。这些穴位通常不在十四经脉上,而是分布在十四经脉之外 ,对某些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第三节经外奇穴

第三节经外奇穴

上廉泉 Shangli6nqudn(HN20) 【取穴】 在颈上部正中,下颌下缘与舌骨体 之间凹陷处,当廉泉穴上1寸。 【主治】哑症、舌强、流涎、中风失语、舌神经 麻痹、急慢性咽喉炎。 【刺灸】 向舌根方向刺0.5~o.8寸;或向金 津、玉液方向透刺。
新设Xinsh宅(HN21) 临床常用穴。 【取穴】在颈部,风池穴直下,当后发际下 1.5寸,平第4颈椎横突端。 【主治】头颈痛、角弓反张、咽喉痛、肩背酸 痛、颈椎病、神经性头痛、脑炎后遗症。 【刺灸】直刺o.5~1.o寸;可灸。 颈臂.1lngbi(1HN22) 【取穴】在颈部,当锁骨内1/3与外2/3交 点处上1寸,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后缘处,头转向对 侧取之。 【主治】肩臂手指麻木、疼痛、上肢瘫痪。 【刺灸】直刺o.3~o.5寸;禁深刺,防止造 成气胸。
上迎香 Shangyingxiang(HN8) 临床常用穴。 【取穴】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处, 近鼻唇沟上端处。 【主治】鼻炎、鼻塞、鼻部疖肿、迎风流泪。 【刺灸】向内上方斜刺o.3~o.5寸;可灸。
内迎香N龟iyingxidn9(HN9) 【取穴】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 界 的黏膜处。 · 【主治】 目赤肿痛、鼻炎、咽喉炎、发热、 中 暑、眩晕。 : ,【刺灸】三棱针点刺出血。
wk.baidu.com
牵 正 Qianzh每ng(HNl6)¨ E^ 临床常用穴。 ’ 【取穴】在颊部,当耳垂前0.5~1.0寸处。 【主治】面瘫、口腔溃疡、下牙痛、口臭。 【刺灸】向前斜刺o.5~0.8寸。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The Extraordianary Points

一概述(Introduction)

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是指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太阳多用于头痛,腰痛点多用于腰痛等。

二、文献

《备急千金要方》载有奇穴187

明《奇效良方》专列“奇穴”收集了26穴

《针灸大成》始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144穴

《类经图翼》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84穴。

《针灸集成》144穴

三、常用奇穴

(一) 头颈部穴

Points of Head and Neck, EX-HN

1.四神聪EX-HN1

定位:在头顶部,百会

前后左右各1寸。

主治:1 头痛、眩晕、

中风偏瘫、癫痫。

2 失眠、健忘。

刺灸:平刺0.5~0.8寸;

可灸

2.印堂EX-HN3

定位:在额部,两眉头之

中间。

主治:1 、头痛、头晕

2 、鼻渊、鼻衄、

目赤肿痛、颜面疔疮

刺灸:提捏局部皮肤,向

下平刺0.3~0.5寸,

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可灸

3.鱼腰EX-HN4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眼睑下垂,

眼睑瞤动,口眼喎斜。

刺灸:平刺0.3~0.5寸。

4.太阳EX-HN5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

目外眦之间,向后

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

目眩、目涩、口眼喎

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 寸;

可灸。

5.耳尖EX-HN6

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麦粒肿,

喉痹,偏头痛。

刺灸:直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

刺出血;可灸。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1.明眼穴、大空骨穴凤眼穴(拇指指节尺侧中间桡侧)

上了年纪,容易老花眼,试试看明眼穴的按摩,保证您会耳聪目明。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需要这个妙方!假如我们常常会感到眼睛会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的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在我们的姆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如上图),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于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刺激的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这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即可。这是项简单的按摩方法,当工作的休息时间、或是通车的空档,均可自行操作。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来消除眼睛的疲劳,便可轻易地入睡,以上的方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2.《董氏针炙奇穴经验录》

3.临床上经验丰富的医家,在大剂量使用熟地的时候,就会配伍行气的药物,比如砂仁、陈皮等等,就是这个原因

4.临床上对于气虚的病人,在使用黄芪、党参这些补气的药物时,患者容易出现腹胀的情况,这就是补而太过,适当佐以行气的药物,如木香等,或者活血的药物,如鸡血藤等,就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四神聪
• 【功用】

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
• 【主治病症】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
脑血管病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等。
•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灸。
-
7
四神聪
•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
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小儿多动症、血管性痴呆、
经络腧穴各论
-
1
奇经八 脉
---之经外奇穴
-
2
经外奇穴

指不归属于十四经,但具有一定名称、固定
位置和
• 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为奇穴。经外奇穴一般都是
• 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其中部分穴位如膏肓俞、
• 厥阴俞等,后来还补充到十四经穴中,可见经外奇穴本
• 身又是经穴发展的来源。
-
3
经外奇穴
• 合
2、血管性头痛:太阳(患侧)、太冲(患侧)、
• 谷(健侧);配穴:风池、率谷。

3、急性结膜炎:太阳、风池、合谷、睛明。

4、电光性眼炎:太阳、攒竹、内迎香。
• 风
5、青少年近视眼:太阳、四白、攒行、手三里;
-
21
太阳
• 堂(
6、麦粒肿:瞳子髎(双)、太阳(双)、印
• 双)、合谷(健侧)。
• 气郁
• 行路
经外奇穴的分布比较分散,大多不在十四经循
• 线上,但与经络系统仍有一定关系。有的经外奇穴并不
• 专指某一个部位,而是指一组腧穴,如十宣、八邪、八
• 风等。经外奇穴在临床应用上,针对性较强,如四缝治
• 疳积、太阳治目赤等。
-
4
经外奇穴

常用奇穴
• 四神聪 当阳 耳尖 球后
印堂
鱼腰
太阳
• 上迎香 内迎香 聚泉
7、眼底出血:太阳、承泣、鱼腰、风池;肝
• 结加太冲、肝俞;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太溪;脾胃

8、虚弱加足三里、三阴交;外伤络破加膈俞、
合谷
• 、太冲

9、青光眼:太阳、风池、印堂、鱼腰;肝火盛
加内
-
22
耳尖
•【定位】 • 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 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 • 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 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 方的尖端处。
•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
10
当阳
• 【临床运用】

鼻塞:配散笑穴(《奇穴治疗诀》)。

眩晕:配神聪穴、发际穴、鼻交穴、印堂穴、虎口
• 穴、拇趾聚毛(《奇穴治疗学》)

风目眶烂:配太阳穴(《针灸集成》)
-
11
印堂
•【定位】 • 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 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取法】 • 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
23
耳尖
• 【功用】

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 【主治病症】

1、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偏正头痛。
• 【刺灸法】

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
24
耳尖
• 【临床运用】

1、流行性腮腺炎:耳尖(点刺出血)、关冲
(点刺
• 出血)、合谷、颊车、翳风;发热加大椎、曲池,腮腺
玉液
翳明
海泉 金津
• 牵正
子宫
三角灸 定喘
夹承浆 安眠 上廉泉
• 夹脊 胃脘下俞 巨阙俞 腰眼
痞根
百劳
下极俞
• 十宣
四缝
八邪
-
大骨空
小骨
5
四神聪
•【定位】
•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Baidu Nhomakorabea 寸处,共4个穴位。
•【取法】

取穴时患者下坐位或仰卧位,
先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中
点(百会穴),在其前后左右各1寸 处取穴。
太阳穴(《简易针灸疗法》)。

2、鼻塞: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
际穴(《针灸学简编》)。

3、鼻渊: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
谷穴(《类经图翼》)。

4、鼻衄不止:配合谷穴、上星穴、百劳穴、
风府穴、迎香穴、人中穴、京骨穴(《针灸大成》)。
-
14
印堂

5、头痛:配太阳穴、风池穴(《针灸学》,
上海中医学院编)。
-
12
印堂
• 【功用】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 【主治病症】

1、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前头痛、
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
眼部疾病等。
• 【刺灸法】

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
13
印堂
• 【临床运用】

1、目痛: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
• 部疼痛加外关,咽痛咳嗽加列缺、少商,恶心呕吐加内
• 关,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加曲泉、三阴交、大敦。

2、麦粒肿:耳尖(点刺出血)、肝俞。

3、失眠:耳尖(点刺出血),根据兼症加耳穴
压丸
• :阴虚火旺加神门;心慌心跳加神门、心、十二指肠;
• 肝气不和加胆、肝、皮质下;脾胃失调加脾、胃、十二
大脑发育不全等。

配神门、三阴交主治失眠;

配太冲、风池主治头痛、头昏。
-
8
当阳
•【定位】 • 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 际上1寸。 •【取穴】 • 正坐位或仰卧位,在瞳孔直 上,入前发际1寸。
-
9
当阳
• 【功用】

疏风通络,清头明目。
•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性头痛,眩晕。

2、目赤肿痛,鼻炎。

12、角弓反张痧: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
央穴、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

13、产后血晕:配支沟穴、足三里穴(《简
易针灸学》)。
-
16
鱼腰
•【定位】 • 在额部,瞳孔直上, 眉毛中。 •【取穴】 • 正坐位或仰卧位,穴 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
17
鱼腰
• 【功用】镇惊安神,疏风通络。
• 【主治病症】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 【主治病症】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可灸。
-
20
太阳
• 【临床运用】

1、高血压头痛:太阳、印堂;前额痛加攒竹,
额顶
• 胀痛加百会、四神聪,项强加风池,眩晕欲仆加头维。

1、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 【刺灸法】平刺0.3-0.5寸。
-
18
太阳
•【定位】 •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 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取穴】 • 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 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 横指的凹陷处。
-
19
太阳
• 【功用】

6、头重:配攒竹穴(《医学纲目》)。

7、眩晕:配丝竹空穴、头维穴(《针灸医
案集要》)。

8、两眉角痛不已:配后溪穴、攒竹穴、阳
白穴、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

9、舌尖生疔: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
浆穴、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
-
15
印堂

11、中风不省人事:配中冲穴、百会穴、
大敦穴、合谷穴(《针灸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