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体育美学(教学重点)

体育美学(教学重点)

第一章体育美学概述第一节体育美学的学科性质一、体育美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

(1)古代对艺术的概括,是美学思想的萌芽。

(2)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1735年德国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1750年将美学命名为 Aesthetik。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形成的。

美学的西文名称为“Aesthetic”,该词源于希腊文,词根含义为“感觉”、“感兴趣”、“感性的”。

“美学之父”:18世纪初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嘉滕(Baumgarten )2.体育美学产生的原因是伴随着体育实践的产生而产生3.体育美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美感由外界环境所决定,与人的意识的能动机制有关●具体体现在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上。

●对体育美的概括和总结为体育美学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二、体育美学的发展概况产生出比较抽象的理论,是在 20世纪下半叶。

1.日本较早着手研究的国家。

2.20世纪 50 年代苏联研究活跃。

3.我国20 世纪 70 年代末着手研究。

(1)1985年成立体育美学学科组。

(2)20年间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

三、体育美学的学科性质1.体育美学(1)揭示体育美的本质特征(2)体育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3)阐明体育实践与审美的关系(4)是美学的一个分支(5)属于应用美学的范畴。

2.体育美学具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征。

第二节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一、体育美学研究的对象1.从客观上研究体育运动中存在的和显现的美2.从主观上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意识。

3.揭示如何利用各项体育运动。

二、体育美学研究的范围1.研究的范围(概括)(1)以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审美关系为中心(2)研究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3)研究体育美的创造以及体育中的审美教育2.研究的范围(具体)(1)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的表象与理念。

(2)体育运动中技术、战术的美的特点和规律(3)体育运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4)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5)各种类型的体育场地、体育馆的设计与建筑的装饰(6)各项体育运动服装的样式设计和调配(7)各种运动器材的设计、制作以及体育音乐、体育美术、体育摄影、体育电视、体育广播等。

足球运动的美学探讨

足球运动的美学探讨

足球运动的美学探讨Chenencr7摘要:足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被誉为当世第一运动。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从足球技战术美,悬念美,演绎民族文化的舞台等三方面探讨足球运动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最后并简要分析中国足球的现状的思考。

关键词:足球运动美学现代足球起源于英格兰, 是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

自此,它以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那是何原因能让足球在这区区一百多年内征服了全世界?它的魅力到底何在?1 技战术美技战术美是指“人在体育实践中,通过身体运动所呈现的一种动态的美它是体育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体育美的基本表现形式包括技术美和战术美两大类。

”(1)技术美,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完美的发挥自身对足球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球员为了达到比赛要求,获取比赛胜利而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过程。

足球是一种以脚控制球为主的高难度体育运动,大家都知道脚是人体最笨拙的部位之一,足球运动员却能将脚运用到极致,“倒挂金钩”、“蝎子摆尾”、“鱼跃冲顶”等高难度的射门动作让人们惊呼运动员身体控制能力和精准的时空感;“踩单车”、“马赛回旋”等杂耍般的动作让人们感叹于运动员超高的技艺;其动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技术美感与体操等其他项目相比毫不逊色。

而足球战术美是在复杂多变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力量并采取合理的行动,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的优势争取胜利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美。

当今的体育比赛无论是一对一的单打独斗,还是全队参与的集体抗衡,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谁的战术组织运用得好运用得美就会赢得比赛的胜利。

进攻者或长传转移、短传渗透、或边路突破、下底传中, 而防守者或区域紧逼、或交叉保护、或全线回收。

进攻者充分利用球场的横向宽度, 攻守转换, 潮涨潮落, 恰是一副流动的艺术画卷。

(2)正所谓“成功的战术运用就是比赛获胜的一半”。

它是人们的一种智慧投人。

2悬念美个人觉得足球比赛和舞台剧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把足球场比做一个大舞台球员就是各司其职的演员,扮演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角色,而球迷就是观众,在这个舞台出演着各种喜怒衰乐。

健美操运动的美学表现及发展趋势

健美操运动的美学表现及发展趋势
竞争之美是在参赛对手的相互作用相互有时代感受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动作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对抗中呈现出来的在竞争中的风格而动作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不仅使动作更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越高实力越接近竞争就越激具生命力的能力而且增加了健美操的韵律美提烈更能全面地展现巨大的体力体能智慧和技升了健美操的美学价值
第2 9卷第 3期 郑州航 空工业 管理学院学报 ( 社会 科学版 ) 2 1 6月 Ju a o h nzo stt o eoat a Id syM n gmetSca S i c dt n 0 0年 o rl f egh uI tue f r ui ln ut a ae n( oi c neE io ) n Z n i A n c r l e i
形体缺陷 , 使身体协调发展 , 塑造 自己理想 的形体。
收稿 日期 :0 0—0 21 4—1 1 作者简介 : 潘万东 , , 男 山东曹县人 , 讲师 , 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

1 71 ・
第 3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
第 2 卷 9
度挖 掘 健 美操 运动 的 关学价 值 。
关键词 : 健美操运动 ; 美学; 表现形式
中图分 类号 : 8 13 G 3 .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9—15 (0 0 0 07 0 10 7 0 2 1 )3— 11— 3 在 健美 操运 动 中 , 肉运 动 器官 的审美 意识 中 肌 发挥 着 特殊 的作 用 , 是感 觉运 动美 的基 础之 一 。有 力的健美体型给人 以雄壮、 勇猛 、 泼 、 健 的 感 活 强 觉, 极致 地展 现 了力 量之 壮美 。而 健美 操运 动 中的
例所决定 。体态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姿势美 , 是通过 健美操特定动作的锻炼使人的身体形态、 骨骼和肌

新时期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探究

新时期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探究

新时期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探究[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调研、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美育实施现状和体育审美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以形体为主的身体健康美、心灵美、行为美以及创造这些美的能力。

高校应尽快面向大学生开设体育美学课,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审美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据此,体育的美育就是将美学理论运用于体育教育与实践的过程,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对实践者进行体育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感受体育美,欣赏体育美,表现和创造体育美的能力。

体育美,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和品德教育、智力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体育教学中,在课堂中可向学生进行一些美的教育,如对动作美的欣赏,一个教师优美的动作会使学生激发出对美的向往,从而使学生向往美的身体、美的姿态,处处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和展示自身的健与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之前的研究与探讨,本文通过对体育美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给大学体育开设美学课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16所普通高校在校生进行调查,包括理工、船舶、农、林、医、石油、师范和综合性大学等学校,按年级和专业分层随机抽取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6份。

其中,男生340人,女生246人,调查于2011年9至10月间完成。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访问调查法、常规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对黑龙江省16所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了基本情况的填表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的数据和材料运用了常规数据统计归纳整理和逻辑分析法进行了研究。

二、当代大学生体育审美的特点1.体育参与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审美的重要因素。

体育美学

体育美学

试述体育美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对体育美学的概括和总结,对体育运动中的美感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所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为体育美学的产生提供了依据,这就是建立体育美学的原因和条件试述体育美学的学科性质?体育美学是科学的揭示体育美学的本质特征、体育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阐明人对体育实践的创造与审美的关系的学科,是美学的一哥分支,属于应用美学的范畴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体育美学不仅要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美的表现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还要研究人对美的意识、美的观念、美的创造在体育运动中的反映和表现形式。

体育美学一方面从客观上研究体育运动存在的和显现的美,正确认识审美对象,以便准确地发掘体育运动美的特征及其规律;另一方面从主观上研究体育运动中以美感为核心的审美意识体育美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方面?体育美学以运动事件中的神没关系为中心,研究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研究体育美的创造以及体育中审美教育等问题。

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体育美学,应当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的表象与理念。

体育美学,应当研究体育运动中技术、战术的美的特点和规律。

体育美学,应当研究体育运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体育美学,应当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

此外,体育美学还应当研究各种类型的体育场地体育馆的设计与建筑的装饰,各项体育运动服装的样式设计和调配,各种运动器材的设计、制作以及体育音乐、体育美术、体育摄影、体育电视、体育广播等。

试述体育美学的任务?主要任务是科学地揭示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和特征,研究体育运动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准确地论述体育运动中主体的创造活动、没的现象和人的审美意识。

试述体育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性研究的基本方法2应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1)经验方法(2)理性方法(3)实践方法试述体育美学的研究意义?体育美学的崛起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体育美学的出现,以它特有的体系、结构和科学性,充实了体育科学,反映了人们对体育与美的关系的认识的深化,在体育运动的认识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的现状、前沿及趋势分析

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的现状、前沿及趋势分析

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的现状、前沿及趋势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体育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国际视角来看,体育舞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领域。

许多国家在体育舞蹈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和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体育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参与者。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有助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体育舞蹈的整体水平。

从国内视角来看,我国体育舞蹈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人才培养、赛事组织、市场开发等方面,我国体育舞蹈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有助于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舞蹈作为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艺术学、生理学、心理学等。

我国体育舞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亟待加强。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促进学科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对我国体育舞蹈现状、前沿及趋势的分析,可以为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体育舞蹈事业迈向新的高峰。

1.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体育舞蹈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对我国体育舞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 研究意义和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和竞技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身体运动美学知识点总结

身体运动美学知识点总结

身体运动美学知识点总结导言身体运动美学是研究人类身体运动的美感、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体运动中所体现出的美感和美学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运动美学,认为它不仅可以丰富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对身体运动的艺术、体育、健康、教育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身体运动美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身体运动美学的概念和内涵身体运动美学是研究人类身体运动美感、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范围。

首先,身体运动美学关注的是人体运动中所体现出的美感。

人们在观赏他人的运动时,会产生美感的体验,这种美感往往会使人感到愉悦、满足和赏心悦目。

其次,身体运动美学关注的是人体运动的美学特征。

不同的运动动作、姿态、表情、气质等,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它们在形态、结构、比例、韵律、动态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最后,身体运动美学关注的是人体运动的美学规律。

人体运动的美学规律是指在运动美学实践和观赏过程中,人们对于运动美学的认知、感知、评价和欣赏的规律,包括主观美感的产生、客观美学特征的表现、美感的传递和体验等方面的规律。

二、身体运动美学的艺术价值身体运动美学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

首先,人体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现。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以各种姿态和动作来表现出美感和美学价值,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艺术的表现。

其次,身体运动美学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

人们在欣赏他人的运动时,会产生美感的体验,这种美感往往会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使人们享受到审美的愉悦和乐趣。

再次,身体运动美学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研究运动美学,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自己更加懂得欣赏身体运动的美感和美学特征,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养。

三、身体运动美学的体育价值身体运动美学对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身体运动美学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如果能够注重自身姿态和动作的美感和美学特征,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动作精准度、表现力和观赏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比赛成绩。

物质层面美学分析及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启示

物质层面美学分析及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启示

物质层面美学分析及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启示摘要:足球运动的物质层面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们之所以从事此项活动的基本条件,处在足球运动文化的最外层。

足球的美在其物质层次上的体现是最直观的,这种直观的美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体育美足球运动足球美学1.概念界定1.1 体育美的本质特征研究概述于秋芬认为体育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运动实践这个特定领域中的感性显现,它反映的是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

体育美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体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直接展示,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复现”和确定。

从美学范畴来看,体育美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一种由主观参与创造的,凝聚着主观力量和智慧的社会性存在。

①1.2 足球美学足球美学是体育美学下属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提高足球运动效果而研究其美的结构、美的规律与美的价值的一门学科。

是运用美学和体育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足球领域中有关足球运动美的发展、规律、本质和特点以及人如何表现、认识、反映和掌握这些规律的科学。

2. 现代足球运动物质层面美的内容要素2.1 场馆之美足球的场馆的美,表现在绿草如茵的球场,表现在形式各异、气势恢宏的场馆以及设计合理美观看台等。

一般正规的标准足球场地必须是长方形,长度最短90米(100码),最长120米(130码);宽度,最短45米(50码),最长90米(100码),上面要种植真实草皮。

不论是在上面比赛的人还是场下观看的人,看到这么大一片整齐清新的草地,心情都豁然开朗,在上面运动奔跑将是多么美好的事。

足球场馆也是因足球而建,世界上有许多足球场馆是非常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不禁充满了唯美恢弘的艺术特色,还具有漂亮的名字。

如号称”梦剧场”的老特拉福德球场(old trafford),是曼联的主场,它有一个响亮的昵称,“梦剧场”(the theatre of dreams),曼联名宿博比-查尔顿最先这样称呼老特拉福德,因为在这里,过去100年里上演过数不清的经典比赛,最好的球员和最好的球队都曾在这里献艺。

美学学科发展的历程简述

美学学科发展的历程简述

美学学科发展的历程简述
1.古代美学: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开始,到古罗马的美学理论,以及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

2.文艺复兴美学: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研究和发掘促进了美学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美学概念。

3.启蒙美学: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美学理论和艺术价值,提出了自我意识和审美判断的概念。

4.浪漫主义美学: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学强调个性、情感和想象力,艺术家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5.现代美学:现代美学主要关注艺术的形式和技术,强调以艺术为本位和艺术的自我创新和发展。

6.后现代美学:后现代美学对传统美学、现代美学进行了批判,主张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和反对意识形态化的文化。

体 育 美 学 研 究 述 评

体 育 美 学 研 究 述 评

体育美学研究述评体育美学的研究始于20 世纪下半叶。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上都有差异,大致可分为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欧美等国、日本3 类,代表不同的学术传统和风格。

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初步形成特色。

伴随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审美文化,正在焕发生态、绿色、人文的特性,倾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

1 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美学研究前苏联的美学研究自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来异常活跃,美学对象由艺术到审美关系,再扩大到社会有益劳动的一切形式。

前苏联美学家认为,美学是研究现实中的美好事物、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的特点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一般原则,美学的对象随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进步而日益扩大。

前苏联可以说是最早从政府层面关注体育美学的国家,教育部门历来注重体育与美育的配合,认为体育和运动中表现出的审美功能将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加社会生活过程。

美学家们论证了美育在共产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认为它本身也含有其他教育的内容,能直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解决现代科技条件下人的畸形发展问题。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关于人体美的争论就曾波及到体育界。

1962 年,苏联《接班人》杂志第12 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力量,健康,美》的文章,时任苏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和马列主义研究院院长的叶果洛夫[1]对这篇文章提出了尖锐批评。

他说:“早在20 年代末和30 年代,在我国就出现过类似‘文化主义’的运动,当时,以高尔基为首的苏联舆论界坚决地反对‘崇拜肉体’,而体育和竞技运动沿着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的人道路前进。

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当时多数人的意见认为,体育美学的研究要符合社会主义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1963 年,阿·阿·弗连金出版了《体育美学》专著,从广义的“身体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体育中的美。

尔后,姆·亚·萨拉弗于1978 年出版了《运动美学》一书,从竞技运动方面另辟蹊径。

啦啦操的美学价值与发展现状分析

啦啦操的美学价值与发展现状分析

2020.10爱情婚姻家庭 教育科研43啦啦操的美学价值与发展现状分析杨 艺 刘可馨 石玉铃西华大学体育学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运功,它涵盖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以及娱乐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普及性和广泛的受众面,同时其丰富的文化元素结合使得其审美价值更具多元化。

本文结合啦啦操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啦啦操内在的美学价值,同时对我国啦啦操的发展及现状做了梳理,意在为啦啦操更好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啦啦操;美学价值;发展现状1.啦啦操的美学价值概述1.1啦啦操的美学特征啦啦操不仅能够给运动员带来主观的体育乐趣,同时也能给客观的人们带来运动美学与艺术结合的视觉享受,啦啦操的主观与客观的美学特征和价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运动美学文化。

啦啦操能够塑造优美精致的身体外形,同时能够促进各类美学文化的融合发展,形体的精致美感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观念[1],使的主观远动员与客观的观众能够达到从艺术到精神的愉悦境地,因此啦啦操能够能够丰富人们的审美文化,同时也能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层面获得更好的满足感。

啦啦操基于其丰富的组成元素,因此其美学特征也十分丰富。

一是啦啦操的身体形态表达美。

啦啦操运动员通过身姿表现的活力之美和形体本身之美即为身体形态表现之美。

运动能够带来身体上的健美变化,使身体的形态美得到体现,同时啦啦操运动员用身体的形态美表现的健康与活力是啦啦操的重要情感内涵。

二是啦啦操具有运动形式美。

啦啦操的运动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舞蹈风格多样、动作造型丰富动作编排创新上,同时啦啦操具有队形整齐、节奏感强、变化多样等特点,同时能够融合多种舞蹈元素与音乐元素,例如古典、民族、现代等舞蹈和音乐风格[1],使得啦啦操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其美学特征与浓度更加丰富。

三是啦啦操的精神内涵美。

啦啦操其运动本身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其能够将活力积极的精神情感得到全方位的展示,能够使现场充满感染力[2]。

论体育运动与美学艺术的关系

论体育运动与美学艺术的关系
t o. w
【 e w rs s ot, etei r,ned p n e c , nfsaino h r K y od 】 p rsa s t atitr e e d n e ma i tt f am h c e o c
1 体 育 运 动 与 美 学 艺 术 的 关 系
呼 、 喊尽情 的释 放 自己的情 绪 . 有一 次 成 功 的射 呐 还 门 、 个 漂 亮 的 投 篮 、 串美 妙 的跳 跃 、 次 奋 力 的 一 一 一
美 学 艺术 不 仅 仅 是对 外 在美 的惊 叹 和倾 羡 .更 重要
在体 育竞 赛 中体育 精 神 的体现 更为 突 出 .其 艺
术性 的升 华更 为 明显 , 至上 升 为一种 民族精 神 。艺 甚 术鉴 赏 中 . N A 的历史上 . 什么 “ 在 B 为 飞人 ” 乔丹 的 出
高超 、 洒脱 所 吸 引 、 所惊 叹 、 所折 服 。在这个 过 程 中 , 人 们不 仅 可 审视 到 自身 体 育力 量 的崇 高 ,而 且感 受
千 差万 别 、 富 多彩 , 就 是不 同 的节 奏 。从 美 学 艺 丰 那 术 上讲 就 是要 从 这 些运 动 的节奏 变 化 中去 体 会 体 育 运动 的美 学 艺术
种 复 杂 的社 会文 化 现象 . 以身 体 活动 为 基本 手 段 .
增强体质、 增进 健 康 、 体现 文 化 以及 培养 人 的各种 心
理 品质 为 目的 在 体 育运 动 中美 学 艺术 始 终 贯穿 其
视 觉艺 术 是通 过 一定 的媒介 .塑 造 可为 人 观 看 的、 直观 的造 型艺术 。体育 运 动所表 达 的 内容 可 以说 是非 常 丰富 的视觉 艺术
体 育 运 动 中 运 动员 身 体 的优 雅 造 型 无 处 不 在 ,

体育美学之二

体育美学之二

1992年和1993年,中 国的《体育美学》被 韩国两家出版社翻译 出版,标志着中国的 体育美学已基本自成 体系。10年来,华南 师大一直招收把体育 美学作为研究方向的 硕士生和博士生。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下面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首先,从客观方面研究体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美, 正确认识审美对象。
2 创造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创造性是体育美的突出特征。尤其是现代以来,创造性成为现 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成了评判竞技体育水平的准则。奥林 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也体现了体育美的创造性 特征。同时,人们也极易将体育美的创造性与社会进步、与体 育运动的发展相联系,似乎只有符合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 的、新的、进步的事物才能充满生机、富有创造性,才是美的。 很显然,如果一味追求规范性势必会阻碍体育美育活动的发展。 因之,体育美的创造性特征几乎屏蔽了它的规范性品格。事实 上,规范性同样是体育美的重要特征。首先,体育美育活动总 是在一定规范内进行的,体育美的展示也同样遵循各种规范。 以体操为例,体育美必须建立在动作完成的规格之上,没有了 规范的动作也就失去了美。其次,体育美的创造必须以科学规 范为基础。不遵循科学的规律进行训练,人体就会受到伤害。 以追求更快的110米栏为例,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 伤退场时,中华人民共和国13亿人民无不黯然神伤,哪里还有 体育美可言。所以体育美应是创造性与规范性的统一,规范是 创造的规范,创造是规范的创造。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运动, 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体现着人类对美的追求,一种在实 质上体现着人类进步的文化。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和欣 赏并不只是单纯的对力量、技巧的崇拜和对运动规则 的玩味。毋宁说对体育的赞赏更多的是一种对善和美 的积极肯定。体育运动显现着善和美,体育很典型地体 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体育美学教案

体育美学教案

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 课次1、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2 课次 1 教师年月日教学内容体育美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教学目地介绍体育美的形成、体育活动中的真善美的异同、体育美的特征教学重点体育美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真善美的区别教材、教具讲授提纲讲授内容讲授方法学时分配第一节体育美的本质讲授 21、体育美的本质与体育的本质体育的本质是:(1)健身手段(2)体育教育(3)社会实践(4)文化现象2、体育美的本质社会现象,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通过体育运动时间,以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并能得到运动者和欣赏者的观照,引起情感上的愉悦。

3、体育美的根源劳动是体育产生的主要源泉第二节体育活动中的真善美的关系1、体育美和真的关系美要以真为前提,真是美的基础,没有真也就没有美,但是真不等于美。

2、体育美和善的关系善是美的灵魂,美,归根到底要服从善。

这是人类实践的本性决定的。

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2 课次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3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3 课次 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4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4 课次 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5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5 课次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6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6 课次 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7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7 课次 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8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8 课次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9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9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0 课次1、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1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1 课次 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2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2 课次 2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3 课次 1 教师教案(课时授课计划)学年度第学期周次13 课次 2 教师。

体育与美育一体化课程开发研究--以体育舞蹈为例

体育与美育一体化课程开发研究--以体育舞蹈为例

第34卷第10期 2021年05月Vol.34 No.10May 2021艺术科技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和审美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1]。

如今,学校体育的美育功能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一方面与学校体育观念变革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则凸显了学校体育在促进个体价值跃升路径选择上的转变。

可以说,在“身体教育”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的个体审美人格,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自由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学校体育的内在使命[2]。

体育美育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能够解决如何在体育课程中发挥美育育人作用的问题。

当前一体化研究多集中于学科融合的理念,即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但缺失实践层面的衔接与创新。

本文以体育舞蹈这一类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体育项目为例,探索适合体育美育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路径。

1…体育课程中开展美育教育的突出问题1.1…课程美育功能渗透不足体育与美育是两个即独立又关联的概念。

当前在各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育体”功能明显,其强调身体实践,扼制学生的情感表达与能动的创造精神。

但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体育课程的内在价值仍未被完全挖掘出来。

1.2…审美教育观念存在错误美的概念虽然比较主观,没有确切的量化定义,但总的来说,美应该是可以使人的思想、感官、身体感到愉悦的事物或方式。

审美能力大多来自后天培养和学习,是学生成为富有创造力与想象力人才的关键。

因此,从长远来看,必须从学校教育入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进而提升全社会审美能力。

1.3…教师美育能力亟须提高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课程教师统筹把握。

当前,教师美育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美育意识不足;第二,体育美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3]。

体育教师亟须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增加教学知识,及时地改进和大胆地探索美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的美育效果和功能。

羽毛球教学中的美学研究

羽毛球教学中的美学研究

羽毛球教学中的美学研究[摘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美育教育同样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

本文根据羽毛球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的氛围、教师的素养以及学生掌握羽毛球的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去研究美的特点,从学习态度、体育道德、技术风格到各个技术训练环节都要体现美的教育,运用美的艺术,使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陶冶情操,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美学特征羽毛球教学运动羽毛球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认知过程,它不仅注意学生技术动作的优美协调,而且还讲究内在的精神意识与技术动作的密切配合。

体育与美育在羽毛球的教学中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语言美,行为美,艺术美,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掌握羽毛球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在教学和运动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并具有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进一步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体育院校专修羽毛球的学生。

2.研究方法(1)调查访问法。

(2)文献资料法。

(3)理论研究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1.在教学中注意营造教学氛围美在羽毛球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学环境要干净,优美,运动器材放置有序,优美的场地布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化其情感,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

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从指挥,课堂秩序井然,给人一种激昂向上的美感,在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会潜移默化,逐步形成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美德,养成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的良好学风。

课堂上需要宽松和谐的气氛,教师和蔼可亲的面容,富有温暖感的举止以及优美自然的教态等,都是促成这种气氛的调色板。

那种表情呆滞、生硬,态度蛮横、无理以及动作粗俗散漫、随便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破坏气氛的和谐。

通过教师姿态语言美,沟通师生的感情,给学生以身心的影响,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求知的欲望,最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师的姿态美在羽毛球教学中,教师的仪表要端庄,衣着要得体,举止要优雅,行为要高尚,这本身就是一种美。

运动训练美学教案模板

运动训练美学教案模板

运动训练美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训练的美学概念,明确运动训练美学的重要性。

2.掌握运动训练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对运动训练美学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对运动训练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运动训练美学的概念和意义。

2.运动训练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对运动训练的审美能力。

2.如何将运动训练美学融入实际训练中。

四、教学内容1.运动训练美学的概念和意义运动训练美学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追求美的境界,不仅包括对运动员自身形象的追求,更包括对运动动作、训练环境、训练器材等方面的追求。

运动训练美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使其在运动中表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2.运动训练美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运动训练美学的基本原则a.动作规范:运动训练中的动作要求规范、优美,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要素的结合要合理。

b.训练环境:训练场地要整洁、宽敞,训练器材要完好,训练氛围要轻松愉悦。

c.心理素质:运动员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对训练充满热情和动力。

d.形象管理:运动员要注重形象管理,包括仪表、仪态、仪容等方面的塑造。

e.团队协作:团队合作是运动训练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协作,形成良好的整体效果。

(2)运动训练美学的方法a.示范引导:教练员要通过自身示范,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b.训练设计:在训练安排上,要注重美感的培养,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感受美的力量。

c.形象塑造:运动员形象的塑造是运动训练美学的重要内容,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注重仪表、仪态、仪容的塑造。

d.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培养运动员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其对美的追求和感悟能力。

五、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运动训练美学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对运动训练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运动训练美学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训练美学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方法。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运动训练美学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力量。

现代中国美学

现代中国美学

现代中国美学
现代中国美学是指 20 世纪以来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它是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美学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形成的。

现代中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0 世纪初,随着西方美学
思想的传入,中国开始了对美学的研究和探索。

20 世纪 30-40 年代,
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著作,如朱光潜的《谈美》、宗白华
的《美学散步》等。

20 世纪 50-60 年代,美学研究受到了政治运动的
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政治倾向的美学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美学研究逐渐恢复和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创
新意义的美学理论,如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王朝闻的“审美关系论”等。

现代中国美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实践、生活和文化的美学意义,
注重美学与人生、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强调美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同时,现代中国美学也吸收了西方美学的思想和方法,注重美学
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现代中国美学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网球运动美学的价值探析

网球运动美学的价值探析

理论前沿THEORETICAL FRONTIER关键词:网球运动;审美情趣;美学价值1、前言网球起源于英国,早期是少数贵族阶层之间的运动,比赛双方十分注重礼节,不管是球具、衣着,都有很多讲究和习惯。

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于全世界。

现在,国内只有少部分城市拥有高品质的网球场地,网球的普及程度不高,需要相当的时间来推动发展。

对网球审美价值的探索,可以拓宽网球理论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网球实践的发展,也为美学理论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网球,为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尤其是对网球的审美意识产生积极影响。

[1]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网球运动的美学内涵,即网球运动有关的美学价值和特征,不仅有网球运动美学特征,还包括与网球相关的社会美学因素等等,二者应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在高校网球教学实践中也应运用美育观念,这是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更是为世界网球运动发展贡献力量。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作者广泛查阅了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上有关体育美学和网球美学以及美学等方面资料,汇集各方面研究材料,进一步提炼自身的观点,为本文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2.2 逻辑分析法作者通过严谨的科学逻辑分析,从多角度分析,把握住每一个理论依据,运用相关美学原理,探究和分析网球运动中独有的美学价值。

2.2.3 实地观察法作者通过亲身观察高校网球教师的教学方法,把握目前我国高校网球教学规律和现状,主要分析了目前网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重点了解现今的网球教学过程中,高校网球教师是否自觉把审美意识贯穿于实际的网球教学中,是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重视学生美育的培育。

目前高校网球教学中,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涉及到的美育知识很少,还未担负起美育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

[2]3、结果与分析网球运动赋予人们的是美感,并不是简单的人体原型的自然呈现,而是连贯流畅、富有弹性的动作,是以动态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动作优美、节奏分明、活力十足,极具观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当奥运会成为全球亿万观众的盛会时,当体育运动以其特殊的魅力席卷五大洲时,当优秀运动员以经典完美的动作演绎人类对自身的超越时,有感于运动给社会创造的极大精神财富和享受,有感于“更快、更高、更强”精神的鼓舞,有感于‘运动美”的激励和震撼……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对运动美学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对运动美学的研究对象、本质特征、形式美法则以及心理机制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和探讨,研究范围从人文领域延伸到自然科学领域,涉及运动项目20多种。

我国从1950年至今运动美学文献研究量达近千篇,成为了运动领域的新兴学科。

由于运动是通过身体动作完成的,加之美的含义的不确定性与意义不断变化的特点,研究者始终面临着完成一个“不可言说的言说”的艰巨任务,所以尽管有众多研究人员关注和参与,运动美学学科的研究进展仍十分缓慢。

但是,运动美本质的解读及传递方式却极大地影响着运动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决定了运动技术习得效益与水平的发挥。

因此,在运动美学的研究中,突破当前这一困境,为运动美的解读与传递寻找合适的载体和注解就更加关键。

这一切入点的找寻则昭示着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新突破和转向,而运动美学这一突破必将给运动训练和体育社会化研究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对运动内涵的理解和文化传播将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003年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变化通过中国期刊网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检索和查阅,从1988~2003年与运动美学相关的研究文献901篇(关键词检索)其中通过篇名检索有558篇,根据每年的文献发表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最近16年间的美学研究的发展变化总体趋势,都是在攀升后又回落,从1988年至今共有5次较大波动,显示出运动美学研究的坎坷,尤其在新世纪初,再次出现这种大的涨落现象意味美学研究在又一轮的冲击后再次陷入困境。

但体育美学工作者近20年不懈的追求也保持了运动美学理论研究量的增长,总体态势仍呈逐渐上升趋势。

诚如胡小明111所形容“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

2.我国运动美学研究的内容通过文献的分类统计得出,运动美学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涉及美学学科的相关研究占%(表1中序号1)和美学学科自身的研究(表1中序号1~7)美学学科自身的研究又分为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两大类6个方面(见表1)涉及美学学科的相关研究这类研究与美学学科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决定着美学研究的价值和未来的实践方向。

理论的研究终将要与实践结合,指导和应用于实践,创造效益和体现价值。

因此,此类研究也是文献分析中分量最重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项目的推广发展、观念和动机、教学训练、素质教育和人文体育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运动美学是这些领域研究的基础,基础研究的水平则直接制约相关研究进展。

运动美学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1)独立而具有专业特色的运动美学体系仍在构建中。

学科要独立和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研究体系,美的含义通俗性和模糊性使得研究者众多但始终没有统一的观点。

有学者对此问题提出了质疑“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把体育美学研究对象拓展得很广,似乎把同体育有关的许多方面都关照到了,但在这背后透露出的却是一种对体育精神、体育本质把握的缺乏。

121黄金鹏对目前运动美学理论研究不足的提示切中要害,值得反思。

缺乏自身独立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特点的学科是无法发展成熟起来,更谈不上指导实践。

运动美学研究仍在寻找学科的切入点,学科体系尚在构建初期。

(2)运动本质”争论表现出人们对美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运动是人类为表现自我,体现自我,实现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特有的活动1即表现超越和创造是体育运动的本质的特征。

运动美学的许多研究顺着运动本质表现极度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范畴,致使始终无法自圆其说,从而流于肤浅,事实上怎么可能仅靠美学一个学科就要解决人类的自美学被人们的美好愿望推到一个尴尬境地,违背了当初美学之父鲍姆嘉登原本“感性学”的初衷。

(3)运动美传递和表达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是美学研究的基础。

对美的理解的心理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美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美在主客观两方面相互作用中产生和传递的,运动美则更具独特性的一面,运动美蕴含在体育创造活动的全过程中,既是客体的反映又是主体自觉的创造,运动美的创造是主体与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

而目前多数研究仍然集中在一般心理机制的过程,并未反映出运动的特征。

运动美学应用研究(1)美学理论的研究和美育方面的研究基本持平,但是,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体育美育方面的文章是少之又少,说明没有美学理论突破和深入,美育只能是隔靴搔痒,触及不到最根本实质。

(2)从统计中可以看到,运动美学各项目研究中心始终集中在表现难美项群类。

体操类项目和民族传统项目就占总研究的2431%说明难美项群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最丰富的资源。

这类研究中,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类美学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化和哲学层面上的探讨,而以现代难美类项目则有规则辅助,从规则的沿革中隐含了美学发展的主线索。

3.运动美学理论研究中不足和难点从理论和实践分析来看,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始终没能很好地衔接起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无法满足人们过高期望,基础的理论研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工作,而由发展规律,提供一个包栝“真、善”在内的无所不包的学科,实验性的研究又无法提供理论研究需要的基础,这也是目前运动美学研究无法深入的主要原因。

它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无法脱离母学科的影响,受限制太多导致形而上的漫谈;另一方面受科学化影响,始终向实验性和精确化的方向迈进,但却丢掉原有的研究初衷,忽视了运动形象生动的本质特点,进展自然显得力不从心。

实际上,运动美的呈现一刻也没有离开技术层面的基础,始终是建筑在游刃有余的驾驭身体的技巧表现的基础之上,技术是它的前提和工具,只有通过技巧的完成才能感受激烈复杂因素高度对抗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展现,运动美通过技术的形成得以呈现,但又不等同于技术。

因此,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应围绕技术感性的特征,研究其传递和外在化的形式和规律,这种传递和表达的载体也早已蕴藏在运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4.隐喻化传递与实践的结合在美学艰难探索的同一时期,即从20世纪60年代初,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隐喻(metaphor)研究悄然浮出水面,隐喻是人类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根本方式之一,它是人们借助一事物思考和感受另一事物的过程14|。

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在一起意为用一个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

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发现它们的感性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建立起来的,不同事物、经验和现象能够凭借偶然的某种契机相互关联。

这一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的相似性替换的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过程,虽然抽象推理思维由于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探究事物的内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但在需要直观形象、诗意想象、强烈情感的艺术活动领域,隐喻却大放异彩显示其独特的优势运动文化发展的历史早已浸透隐喻的思想和隐喻的痕迹,隐喻首先提供我们理解、观察自然世界的途径;其次隐喻能使人类经验概念化;另外,隐喻能创造新的意义,表达新的思想。

充满创造力的新奇隐喻总是能够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事物的不同方面,获得从未有过的新鲜体验。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华佗的“五禽戏”、武术和舞蹈的各种动作命名以及技术要义,以及“观’公孙大娘’舞剑”诗篇的精彩描写等等。

难美项群中的应用更加普遍,常用的“流畅、干净”类比技术的娴熟和高超;体操中,用湖面上滑过的石子隐喻平衡木上串小翻的感觉;用撑开的雨伞传递鞍马全旋的感觉;利用波浪中‘航船”类比华尔兹舞中的倾斜……在武术中将节奏形象描绘为‘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1‘,就是运动美隐喻表达的经典范例,并且得以经久流传。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隐喻早已渗透到运动领域中的各个角落,作为表达一切抽象事物和情状的主要方式,成为运动文化传递中核心的部分,也可以说,正是通过隐喻才完成了对动作神韵和精髓的把握。

运动美的传递是一种非逻辑、跳跃式的以感性为主的理解、表达、传递及接受的方式,主要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以形象化的方式来整合传递的,在这个过程中对它的解读尤为重要。

由世界的多元性可以推知人们心理世界的多元性,进而到语义和行为的多元性。

对意义的理解,对美的隐喻化传递研究强调了主客体互动性中语言和行为上的传播效益,并且揭示了运动美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多样化特征。

因此,运动过程中的巧妙隐喻和严密的科学概念共同演绎了对运动美形神兼备的整体刻画,也是运动美传递的神来之笔。

中国古语“心领神会,不可言传”恰当地描述了理解所包含非直接表述的理解,西方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方法论的转型,由传统的演绎方法或归纳方法转向“体验一理解’的解释学方法。

隐喻化传递和阐释是运动美传递和表达的最佳载体,同时也提示了运动美学研究的重要转向。

美学的研究不应是形而下的技术也不是形而上的哲学,其研究重点在于沟通理性与感性衔接处。

因此,运动美学理论研究应围绕技术感性特征从运动美隐喻化传递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切入,建立起运动美学研究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空间,同时又密切联系运动实践的基础理论。

运动美隐喻化方向确立是当前运动美学研究的突破和转向,必将给运动训练和体育市场化理论研究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对运动指导者和运动员、体育记者以及科研人员都有一定的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