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国公司与集群区域的互动关系(一)
论跨国公司与东盟电子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0 6年 6月 1日,新 加值征收关税 ,这一政策推动美 国 I 业从 事离 业集 聚现 象 越 发 明显 。截 至 2 0 c企 加 坡拥 有 l 芯 片 厂 、2 4家 0家 封 装 测 试厂 和 4 0家 岸芯片封装。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都设立了出 口加 c设计 中心 ,I c产业 在 新 加 坡 已经 形 成 完 整 的 产 工 区 ,出 台 了许 多 税 收 优 惠政 策 ,吸 引 外 国直 接 I 业链 。据 统 计 ,从 2 0 0 0年 到 2 0 0 4年 ,有 3 0多 0 投资。 家 电子 企 业 进 驻 菲 律 宾 。 马 来 西 亚 至 少 拥 有 9 0 0 ( )第 二阶 段 :2 二 0世纪 8 代 至 9 0年 0年代 多 家 电子 产 品 制造 公 司 。 2 纪 8 代 后 ,由于 日本 和亚 洲 四小 龙加 0世 0年 从 以上东 盟 电子产 业 发展 的轨 迹来看 ,跨 国公 快 了对 东盟 国家 的投 资 ,使得 该地 区的 电子 产 业 的 规模 迅速 扩大 ,同时 也带 动更 多 国际 电子零 部 件厂 司对东盟 电子产业的投资趋势是沿着产业价值链的 商 的投资 。在 东盟 外 国投 资 中 , 日本 和 韩 国是 以 消 两端向上延伸的 ,即由最初 的封装 、加工组装等低 费性电子投资为主。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则以电子资 端环 节 向 中间产 品 、关 键零 部件 的生产等 中端环 节 讯投 资 为主 ,其他 欧美 国际厂 商多 以半 导体 元 件 和 甚至 向销 售 、研发 等 高端 环节 伸延 。由于东 盟各 国 微处 理器 的组 装 为主 ,这一 阶段 跨 国公 司主 要把 电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跨 国公 司在东盟各国的投资轨 子产 业 的制造 和装 配环 节转 移 到东盟 国家 , 以进 一 迹 也 不一 致 ,在东 盟地 区 内逐渐 形成 了以新 加坡 作 步 降低其 运营 成本 ,其 中以马来 西 亚和 菲律 宾 受 惠 为地 区总 部 ,向其 他东 盟 国家延 伸 的产业 格 局 。 最多 。这 一时 期 H D ( 盘 驱 动器 ) 产 业 也 开 始 D 硬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于跨国公司的负面评价,亦或是对其所产生的积极效应的怀疑与质疑。
在这场关于跨国公司的辩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相邻且互为邻近的企业集合,它们因相似的产品、相同的市场需求或共享的资源而形成合作与竞争关系。
在现代经济学中,产业集群被视为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源泉。
而跨国公司则是指那些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公司。
跨国公司通常具备全球化经营的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进入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通过直接投资、技术引进和资金注入,跨国公司可以为产业集群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例如,一家跨国公司在某个国家建厂,会给当地企业带来订单和就业机会,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和合作,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也对跨国公司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在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这可以降低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同时,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供应链,增强了其全球化经营的可行性。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牵头合作,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创新。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也对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跨国公司的进入,产业集群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得到提高。
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提升了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流动,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跨国公司的进入可能导致产业集群内部的垄断和竞争不公平。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垄断资源和市场,牺牲其他小企业的利益。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作者:李宏伟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2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参与者,在跨国公司参与的产业集群中,其形成机制、成长模式、演变特征都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的特征。
本文通过研究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相互关系,探讨东莞IT产业集群在新阶段的发展方向。
一、产业集群概述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的定义,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存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传统集群理论研究主要关注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强调集群的本地化特征。
在他们看来,集群是自发形成、独立成长的,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基地,企业关系以及支持集群成长的国际化环境等。
然而全球化的进程的快速发展使跨国公司在地方产业集群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一些难以凭借自身实力形成本地产业集群的外围区域,通过吸引外资来形成富有活力的本地生产系统,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另一种模式,即依赖于跨国公司的集群发展模式。
如本文中的广东东莞TT产业集群,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跨国公司参与集群的方式及影响美国学者马库森对美国、日本、韩国和巴西经济增长明显较高的集群区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四种典型的产业区类型:(1)马歇尔式工业区;(2)轮轴式产业区,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3)卫星平台式产业区。
在我国,跨国公司参与产业集群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间接参与方式,跨国公司没有直接进入当地的生产系统,而是作为集群的重要客户将部分生产性价值链外包,这类集群的特点是以小企业参与为指导,以地方性内部知识流的创新与扩散为动力,集群的形成往往是自发演化的过程。
例如我国浙江传统纺织业产业集群。
第二种方式是直接参与方式,跨国公司是集群形成的重要成员。
《东南亚研究》2010年目录汇编
( 泰国 )张美君 ( 3 ) 3— 5 王子 昌 ( 4) 4— 林锡 星 ( 4—1 ) 1
缅 甸 与 孟 加 拉 国关 系 中 的 罗 兴 亚 难 民 问 题 — — 孟 加 拉 国 的
( 加拉 国 )Up l R hm 丁 丽 兴 ( 孟 ta aa a 4—1 ) 8
全 球 金 融 风 暴 下 的印 尼 银 行 业 — — 基 于 与 19 97年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对 比的 视 角 论 20 09年 菲 律 宾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刘才涌 于 晓璐 ( 2 ) 4— 4 吴金平 ( 4—3 ) 2
(9 5 17 ) 14 - 9 0
18 98年 以来欧盟对缅甸 的立 场与政策浅析 黄云静 ( 2 ) 1— 8 英 国东南亚 特派员与粮食 供应 (9 6 14 ) 14 - 9 8
杨文娟 ( 5 ) 2— 6
周
舟 ( 6) 1— 4
东南亚 国家 对美 贸 易 与经 济增 长 的国 际政 治 经济 学 分 析
彭 慧 ( 6—1 ) 1
后苏 哈托时代的印尼军人政治
( 印尼 )梁孙逸 ( 2 ) 5— 2
日两国茶事活动 中的不 同体现为例
潘洁敏
阿拉伯 国家在菲南 和平进 程中的作用
试 论 当代 菲 律 宾 国 内 的 三 种政 治形 态
试论东亚地 区文化 的共性 与特性—— 以天人合 一思想 在 中
s U H A TA IN s U lS o T E s sA T DE
东 南亚 研 究
2 1 第 1期 0 1年
《 东南亚研究》2 年 目录汇编 0 1 0
东南 亚 问题 评 论
论跨 国公司与东盟 电子产业集群 的互动关 系
开放型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带来 新 的外 部 知识 与技 术 . 使 得 进
入 跨 国 公 司 就 业 的 人 员 的 素 质 不
誉, 形成“ 泰达品牌 、 泰达 制造” 概 念 而且 跨 国公 司作 为 区内 的重 要
断提升 。 再 加 上跨 国公 司的技 术 溢 出效 应 , 使 得 整 个 区域 内的 整 体从 业 人员 的 素质得 到提 升 区域 内外
而 且 京 津 冀 高 校 人 才 的 聚 集 使 得
开 发 区 内 的 整 体 劳 动 力 素 质 得 到
显 著提 升 。从 表 2还 可 以 看 出 . 不
仅 外 资企 业 就 业人 员 增 加 . 连 带 区
跨 国公 司 作 为 连 接 经 济 全 球
化 与集 群 区 域 的纽 带 . 经 济 开 发 区 内的产 业 更 多 的 面 向全 球 市场 . 跨 出当地 化 的 网络组 织 . 逐 步被 纳 入 到 国际分 工 网络 。如 著 名 企业 、 跨 国公 司 在 开 发 区 建 立 中 国 总 部 或 亚 太 制 造 中心 . 其先 导 性 的产 品 以 其 优 良的 品 质 、 先进 的技 术 和 规 范
用. 新 的供应 商 及 服 务 机构 以及 相
关 支 持 性 产 业 的 中 小 企 业 大 量 产 生. 进 一 步促 进 了 区 内集群 产 业 网
络 的形 成
1 . 1 . 4 跨 国公 司促 进 产 业 园 区对
外开放 程度
跨 国 公 司 的 进 入 必 然 形 成 了 巨大 的人 才 需 求 市 场 . 对 于 缓解 京 津 冀 地 区 的就 业 问题 提供 了帮 助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
通常具备国际化、专业化、网络化等特征,通过全球化研发资源配置,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发展中国家布局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通常设立在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人才储备充足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班加罗尔等。
发达国家布局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通常设立在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人才集聚的城市,如硅谷、剑桥等。
新兴市场布局在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则倾向于设立在经济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全球的布局研发数字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正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研发全球化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越来越注重全球化研发资源配置,以实现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全球化协同。
开放创新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逐渐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积极与本土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合作,共享研发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人才本土化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土市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越来越注重本土化,以减少文化冲突,提高研发效率。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发展趋势技术转移与本土化产业链协同人才培养与流动030201研发机构与本土产业链的整合联合研发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土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技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研发机构与本土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资源整合开放创新模式创新氛围营造研发机构与本土创新生态的互动技术转移的途径与模式技术许可01联合研发02人才流动03本土化改造技术融合技术在本土的适应与改良技术扩散对本土产业的影响提升产业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创新生态1 2 3知识共享技术转移跨国界研发团队知识的跨国界流动研发机构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计划导师制度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输出人才引进人才交流人才在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间的流动技术外溢效应创新资源整合科研合作与交流对本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对本土创新能力的提升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培养与流动创新氛围营造03品牌与声誉提升01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02拓展国际市场本土企业在互动中的学习与成长互动背景详细阐述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本土产业进行互动的背景和初衷,如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等。
跨国公司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
跨国公司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
两者共同之处在于都促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规模经济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是微观经济一体化,由市场力量推动,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
这种一体化构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范畴,是成员国基于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鉴定协议来为资本在本地区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还可能形成政治方面的合作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构筑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基础。
由于这两种一体化在运行层次和运作机制上的不同,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两个主要动力源。
但是,这两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的原因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自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以来,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快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受单个国家尤其是小国的资源与市场局限无法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战前的殖民地开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矛盾。
但列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战争方式获得的资源与市场很可能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失去。
另外,战争也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扩张的机制,破坏了生产力和资本向纵深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条件。
显然,从战争转向合作是解决这一矛盾更可行的途径,于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调节,由资源争夺转向资源共享,从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竞争,逐步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这在实际上便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化在战后迅速发展深层次认识的基础。
跨国公司与本地社会的互动
跨国公司与本地社会的互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各个国家开展业务。
这些公司的到来,无疑给本地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和本地社会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与本地社会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跨国公司的到来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这些公司在本地社会中建立工厂、办公室和分支机构,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这不仅提高了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带来的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本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二、文化交流与融合跨国公司的到来,也带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跨国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都会相互影响。
通过与本地居民的接触,跨国公司员工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俗,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同时,本地居民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和方式,促进了本地社会的多元发展。
三、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增加,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
无论是环境保护、教育事业还是公益捐赠,跨国公司都积极参与到本地社会的发展中。
他们不仅在经济层面上为本地做出贡献,也在社会层面上推动着本地社区的进步。
通过投资社会项目、培训员工和参与慈善活动等,跨国公司使得本地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环境、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四、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本地社会开展业务时,他们将这些优势带到了当地。
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传递,跨国公司促进了本地企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本地的员工在与跨国公司员工的交流中,可以学到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这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对本地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而言,跨国公司与本地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跨国公司的文化管理和团队协作
跨国公司的文化管理和团队协作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国公司的文化管理和团队协作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关键。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如何有效地管理文化差异和实现团队协作。
一、了解文化差异在跨国公司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语言、习惯、信仰和工作方式等。
因此,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了解文化差异,比如在招聘员工时注重员工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提供文化差异培训,以及与当地的专业咨询机构合作等。
这些措施可以增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二、制定共同的工作准则跨国公司的群体是由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员工组成的。
因此,为了确保效率和效果,企业需要制定共同的工作准则。
这些工作准则包括沟通方式、会议规则、工作时间、工作纪律等。
通过制定这些准则,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冲突。
三、推行多元文化在跨国公司中,多元文化并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优势。
企业可以推行多元文化,增强员工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推行多元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文化庆祝活动、培训跨文化领导力等方式来实现。
这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各自的文化,以及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协作和沟通。
四、建立团队信任跨国公司中的团队合作需要建立信任关系。
建立信任关系是团队协作的基础,可以使团队成员更好地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渠道,以及培训领导技能来帮助员工建立信任关系。
这可以减少团队中的合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建立职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是员工的重要需求之一。
跨国公司需要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并在员工的职业规划中给出具体建议,帮助员工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自我价值。
结语有效的文化管理和团队协作可以在跨国公司中获得成功。
跨国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包括了解文化差异、制定共同的工作准则、推行多元文化、建立团队信任和建立职业发展规划等,以实现文化和团队之间的协调和良性互动。
如何有效管理跨国公司的全球团队
如何有效管理跨国公司的全球团队跨国公司的全球团队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公司扩展到国际市场,并且设立全球团队来管理不同地区的业务。
在这种复杂和多元化的环境中,有效地管理全球团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管理跨国公司全球团队的策略和实践。
1. 建立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一个成功的全球团队需要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这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有助于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领导者应该与团队成员明确沟通公司的整体目标,并帮助他们在个人和团队层面制定明确的目标。
这样能够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效的沟通对于全球团队的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团队成员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区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领导者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的视频会议,即时通讯工具和共享平台。
这样可以确保信息的快速流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3. 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全球团队的成功需要领导者对各种文化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并加以尊重。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商业文化、价值观和工作习惯。
领导者应该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包容。
此外,提供跨文化的培训和沟通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全球团队的成功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
领导者应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通过共同工作和知识分享来促进团队的协作。
此外,建立跨地理和跨文化的工作小组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 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全球团队管理还需要为团队成员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领导者应该根据团队成员的需要和发展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
这样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前景,并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团队凝聚力。
6. 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为了提高全球团队的绩效,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非常关键。
跨国投资与现代企业集群发展
跨国投资与现代企业集群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国投资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国投资,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技术和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而现代企业集群则成为了跨国投资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企业集群可以实现多企业之间的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企业发展的速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跨国投资和企业集群两个方面,探讨跨国投资与现代企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跨国投资的定义及发展趋势跨国投资是指企业在不同国家之间投资、合作或并购的行为。
跨国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份额,通过跨国扩张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国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范围也不断拓展。
根据UNCTAD 的数据,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存量规模已从2000年的1.5万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5.1万亿美元,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跨国投资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亚洲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热点地区。
在全球跨国投资中,亚洲地区的投资规模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了全球跨国投资的主要热点地区之一。
2. 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展。
传统的跨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领域,但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数字化和创新型领域进行投资,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3. 投资的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跨国投资方式主要是独资、合作和并购等,但由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投资方式也趋向于多样化。
二、现代企业集群的概念及发展趋势现代企业集群是一种在地理上相邻、相关联、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企业集群可以实现多企业之间的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企业发展的速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由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现代企业集群也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充分利用区域内各企业的资源,形成区域经济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跨国公司与当地社会的互动关系
跨国公司与当地社会的互动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贡献,还在许多方面与当地社会进行互动。
然而,跨国公司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并非总是和谐的,它们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跨国公司在当地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的。
虽然它们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但跨国公司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它们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或者通过压低工资和剥削当地劳动力来谋取利润。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平等和抗议行动。
其次,跨国公司在与当地社会互动时需要尊重当地文化和价值观。
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公司应该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和道德标准。
此外,跨国公司还应该努力融入当地社区,与当地民众建立良好关系。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支持当地的教育和社区项目来增加其社会责任感。
然而,跨国公司并不总是能够有效地与当地社会互动。
有些公司仅仅把目光放在了利润上,忽视了与当地社会的关系。
这种短视行为可能会导致社会不满和抵制,并最终损害公司的声誉和利益。
因此,公司需要认识到与当地社会的互动关系对于其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个挑战是跨国公司面临的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公司可能会遇到沟通和理解上的困难。
为了有效地与当地社会互动,跨国公司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并且愿意学习和适应当地的文化。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建立起与当地民众的互信和共赢的关系。
最后,有效的对话和合作是跨国公司与当地社会建立健康关系的关键。
公司应该积极听取当地民众的声音,并采取透明的沟通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与当地社会的合作,公司可以共同开展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促进当地和公司双方的共同利益。
在总结中,跨国公司与当地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
公司应该意识到与当地社会的合作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
通过尊重当地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倾听当地声音、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建立透明沟通渠道,跨国公司可以有效地与当地社会建立良好关系,并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研究国际贸易中的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
研究国际贸易中的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结合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种结合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跨国公司是一种经营模式,它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来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
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之间实现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提高了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形成的一种合作网络。
这些企业和机构通常在同一行业或相关领域,并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信息。
产业集群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创造了规模经济和技术协同效应,提高了该地区内企业的竞争力。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参与产业集群来获取市场信息和先进的技术。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信息流通更加便捷和及时。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并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跨国公司的参与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
跨国公司通常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先进的管理经验,他们在产业集群中的投资和业务活动可以为当地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推动整个产业集群向更高附加值和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
此外,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拥有全球的渠道和销售网络。
通过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合作,跨国公司可以将当地企业的产品引入全球市场,并帮助其实现国际化。
同时,跨国公司还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引入产业集群中,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和销售渠道。
然而,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结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参与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和产业的扭曲。
跨国公司通常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会考虑到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和市场因素,这可能导致资源向某些地区过度集聚,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失去资源和市场机会。
跨国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跨国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跨国企业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它们具有跨越国界的能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本、市场和资源等。
跨国企业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之一,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跨国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吸收外来资金和技术跨国企业的进入,可以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外来资金和技术,这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跨国企业的引导下,当地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2.提高地方市场规模和活力跨国企业的进入,可以扩大当地市场规模和活力,增加就业岗位,缩小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使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3.推动地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跨国企业的进入,能够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可以为跨国企业提供更多稳定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促进其在当地的发展。
二、跨国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1.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跨国企业往往可以获得丰厚的政策支持、资金和优质的市场资源,他们的规模和资源优势往往会对中小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对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隐患。
2.加重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跨国企业通常会聚集在一些拥有比较充足的资源的地区,这会加重当地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不当的经营模式和过度的开采也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三、构建跨国企业和地方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1.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应该加强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一个公平、开放、透明和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来到当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当地政府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产业创新和技术含量。
在此基础上,跨国企业与当地企业可以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试析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径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一)
试析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径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一)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促进关系论文摘要:跨国公司叶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化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公司区域内规模的扩张。
但随着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跨国司一体化将可能导致垄断,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提倡竞争。
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化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在宏观领域实现一体化,反过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跨国公司在微观领城的进一步发展。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化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可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初期,削减贸易壁垒以促进区内贸易发展往往是政策重点,一旦区内贸易达到一定水平,区内企业将通过跨国投资来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扩大了的市场和有效利用区域内可供资源。
同时促使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资源察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区内各国相对区外来说比较优势得到提高。
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人到新的国际分工中,并从中受益,这些国家迫切要求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
促使区内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规则的形成,使区内市场得到进一步深化。
跨国公司一体化可扩大区域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区内、区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贸易量。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跨国公司一体化,区内、区外可进一步加强新知识的交换,不断扩大区域内创新网络的联接范围,提高创新能力。
以英国、德国为例。
1952-1982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
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5.8亿马克(1956年)上升到0.5亿马克(1988年)。
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
跨国公司与集群企业的关联和溢出 --机会和政策
跨国公司与集群企业的关联和溢出 --机会和政策
徐金发;张慧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跨国公司(MNC)通过与地方集群的关联和溢出,成为集群企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讨论了MNC与地方集群企业的几种关联和溢出途径及其发展潜力,并分析了集群企业与MNC成功的关联形成和技术升级的决定因素,最后又提出了发展和升级与MNC有关联的集群企业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徐金发;张慧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基于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 [J], 庄小将
2.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产业关联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J], 姜志美
3.政府对跨国公司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在沪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为例[J], 吴启明
4.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产业关联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J], 姜志美
5.考虑技术溢出、研发难度的龙头带动型集群企业研发博弈分析 [J], 廖爱红;卢艳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跨国公司与集群区域的互动关系(一)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集群现象对立统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与之相伴的近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在货物及劳务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与扩散的基础上,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也即通过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中的广泛流动,以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最佳配制的过程。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全球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流动加剧,国际分工形式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变。
这种趋势主要以投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消费的全球化等为基本内容,在地理空间上突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边界,打破了地方市场的分割,促进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生活的融合,大大加速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任何区域或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的与全球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公司的经营方式。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化的网络从世界各地筹措资本,购买商品,获取信息和技术,因而从原理上认为,更开放的全球市场似乎正在抵消地区之间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更加开放的全球市场和快捷的交通、通讯降低了竞争中的区位作用,因为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可以通过全球市场和公司网络从遥远的地方有效的获取任何所需的东西,企业所处的区位从本质上而言已不能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然而如果说区位优势已不再重要,为什么在现实经济中,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意大利北部的制鞋产业,我国温州地区的服装、打火机等加工产业等等都带有明显的地方化特色,和所处的区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明显富于地方色彩的“集群”现象与全球化趋势表面上看去似乎截然相反,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非但没有消除区域和地方特色发展的意义,反而加强了其发展的重要性。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球经济中的区位悖论呢?其实不然。
集群区在提升地方生产效率,孕育新企业的产生,促成区域创新网络方面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正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网络的有益补充。
不仅如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集群区域既是独具特色的本地化系统,更是不断发展的动态化系统和开放性系统。
一方面不同的集群区域将融入到全球化的生产网络当中,如高新技术产品,零配件制造,鞋类,服装的企业群聚区域在全球的生产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外来的知识和信息成为集群区本地知识创新和学习的重要源泉,而外部的交流是获取外来知识的必要途径。
因而尽管不同的集群区虽明显带有地方化的烙印,但仍是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全球经济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与集群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彼此依赖,相互促进。
二、跨国公司成为连接经济全球化与集群区域的纽带1.跨国公司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经营模式,跨越国界,走向全球化经营。
反过来,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支柱力量,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和各种区域市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速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扩张。
跨国公司大规模的兼并与战略联盟;分包,许可证生产,合资等多种经营方式以及全球性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单纯的直接投资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当中,跨国公司的产品无孔不入,跨国公司的广告标识无所不在。
有学者认为,一个无国界的国际竞争时代就要到来,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则是由全球性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他们的网络来主导。
2.在集群现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作为企业群聚区域的重要参与者,跨国公司逐渐浮出水面。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便利的交通等造成的成本优势的基础之上。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而对地方集群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
马歇尔研究了欧洲一些地区的企业集群现象,并认为地方化的优势在于这些地区大量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发展了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促进了知识、信息的频繁交流,这种集聚产生的外部性使其具有极强的内部发展动力,依靠不断的创新能力保持了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
因而这种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认识超越了过去停留在优越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条件的局限上,奠定了当代经济学者所谓的空间集聚报酬递增的基矗产业区位研究近年来的关注焦点转向了集群区域中社会经济网络的分析,其中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关系以及企业组织的形成和演化,网络在制度经济学中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内部等级管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的组织形式,它比市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
网络中企业间以经济交流为基础,它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力。
认识到在等级形式和纯市场形式之外,还存在网络形式,这本身也是产业组织理论上的一场革命。
然而制度经济学中的网络概念局限在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上,现实的社会网络关系要复杂和广泛得多,基于本地化的行为主体之间的非贸易相互依赖性在地方企业集群和演变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而新经济社会学超越了单纯的市场交易,认为经济行为是根植在社会关系之中的,强调非正式交流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促进作用,用“根植性”的概念来描述非经济因素的社会影响,并高度评价了社会和文化对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当代集群中的区域创新网络更是动态和开放的系统,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的全球性流动使集群区域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地方化的区域创新为了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必须保持与外界的紧密联系,因此必须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集群的区域化发展。
而跨国公司也间接或直接的参与到集群的地方经济系统中,跨国公司不仅将某些业务外包给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区的加工企业,而且还将某些部门如R&D研发部门,制造部门直接设在了相关的集群区内部,成为集群区经济系统中的一部分。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跨国公司不仅参与了集群区域的创新网络,而且通过自身的全球网络组织为集群区域与外界的联系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链接经济全球化与集群区域的纽带。
三、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1.跨国公司促进了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推行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采用更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将触角深入到各个不同的区域当中,它们在当地投资同时,也吸引了自身的供应商从外部迁入在当地扎根为营,并促成了当地小企业的产生,这种遍地开花的小企业彼此分工协作,很容易促进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
日本丰田产业区原来是一个老的军事要镇,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丰田公司的许多工厂及协作厂商布局在此,该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丰田公司的许多主要供货厂商将总部设在丰田城内,区内大小协作厂商数量达到1000多家。
这种空间集聚的形成使厂商之间供货频繁,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换信息和知识,也使丰田公司能充分利用供货商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生产,提高了整个生产系统的柔性。
在我国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和新区,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当地集群现象的形成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在人才,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方面推行的本地化战略促成了当地特色文化的形成,大量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了一种弹性生产模式,甚至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改进产品,不断创新,孕育出未来常新的勃勃生机。
不仅如此,跨国公司还将某些部门如R&D研发部门,制造部门直接设在了已经形成的集群区内部,成为集群区经济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促进了集群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在美国硅谷的高科技集群区,不少跨国公司都将自己的R&D研发总部迁入,使得硅谷集群区域的产业呈多样化发展,不断循环更新。
与此同时,当某些地区不断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时,随着大量跨国公司在空间上,地理位置上的集聚,这些地区也不断孕育出供应商,服务机构,相关支持性产业的中小企业诞生,这为当地企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矗我国很多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外向型加工园区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其周边地区产生了大大小小的为之服务的支持性企业,形成了当地集群区域的雏形。
跨国公司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员工提供较全面的培训,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促进了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母国(地区)与之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有的生产联系。
同时,与当地跨国公司生产配套的东莞本地企业相继产生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东莞地方生产网络的形成。
这种地方生产网络彼此信任,相互分工协作,大大降低运输费用,节约生产时间,减少库存,实现及时生产,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此外,网络为企业提供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效的促进了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从而增强了区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当然,跨国公司对促进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作用也不应盲目扩大。
从跨国公司因为当地区位优势(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惠政策)的进入到集聚效应的启动和生成还需要真正培育出地方密集的合作网络,根植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弹性生产的地域系统。
之所以称我国很多招商引资的工业园区,外向型加工地域只具备产业集群的雏形正是因为形成产业集聚的社会软环境,具有地方根植性的创新化网络还远远没有形成。
主要表现在本地化企业参与程度较低,跨国公司投资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地方的创新能力不足,外部经济性还没有激发出来。
正因为如此,跨国公司对我国许多外向型工业区还没有形成“扎根”性的需求,不会使核心技术在本地被模仿和迅速扩散,而这些工业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还停留在原有的区位优势上,跨国公司有可能再次发生区位转移,使我国开发区发生“空洞化”的现象。
因此只有充分利用了跨国公司对地区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真正形成了地区的创新网络,跨国公司才会安心扎营,并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其中,形成良性循环。
这对我国许多工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的投资战略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理论与实践研究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