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以鲁尔区为例教案及练习题教案
高中地理《鲁尔区的新发展》教案
高中地理《鲁尔区的新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外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2、通过对鲁尔新发展的学习,能归纳出分析、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3、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难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播放鲁尔区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鲁尔区繁盛和衰落的过程,体会鲁尔区目前的困境,并且思考,如果你是鲁尔区的行政长官,你应该怎样使鲁尔区走出困境?环节二:新课讲授(一)鲁尔区的衰落学生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提供资料,归纳总结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出示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比重变化图。
引导学生读图,并获得煤炭地位下降的信息。
出示材料二:世界性钢铁过剩。
出示材料三:新兴产业的中击【师生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内部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单一。
外部原因包括煤炭消费地位的下降,钢铁市场竞争激烈,新技术的发展等国际形势。
引导:除了这些原因,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还会引发什么题呢?观察P60,阅读材料“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学生活动】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承转】鲁尔区要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就是很大的障碍,怎样排除这些障碍呢?(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学生阅读教材P60—62正文和活动。
提问:假如你是鲁尔区行政长官,你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鲁尔区?【学生活动】德国的治理措施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环境治理等三个方面。
【教师活动】补充以下材料:图片一:鲁尔区煤炭基地和钢铁高炉的数量变化图片二:煤炭、钢铁就业人数变化图片三:鲁尔区工业布局的变化图片四:鲁尔区各产业人数的变化【师生总结】【教师活动】我们学习一个区域以后,我们要总结研究一个区域的方法。
讨论:你能概括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吗?【师生总结】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可以遵照以下思路: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工业,促进地区经济结构多元化。
高中第二节以鲁尔区为例教案及练习题教案
高中第二节以鲁尔区为例教案及练习题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教学难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着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大同)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要以鲁尔区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大家看图,回答问题。
(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德国地图、鲁尔区地图)(板书)1、地理位置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板书)2、交通条件鲁尔区的交通条件如何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板书)3、资源优势鲁尔区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里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以上。
高二地理教案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3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1、必修三的内容落脚点在于区域开发与治理,因为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区域在我国有很多,所以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案例,所以本课选择鲁尔区做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和措施。
3、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本节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储备——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2、兴趣和动机:振兴东北是目前我国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建设措施,所以是我国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因此通过一组关于东北经济过去和现在数据的对比产生强烈反差,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
3、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三维目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为:1、知识与技能:围绕“德国鲁尔区”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得出治理德国鲁尔区的措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从而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讨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新3.2德国鲁尔区教案
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让学生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分析区域特征。
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以鲁尔区为例,探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煤炭城市63个。
这些资源型城市经过长时间的开发,目前普遍面临因资源衰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课件展示:图片——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师:那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成功的案例—德国鲁尔区。
通过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课题及学习目标)生:一起朗读本节课学习目标(板书)一、鲁尔区发展条件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师:检查一下预习状况,找三名同学上黑板默写教材主干知识;并同时布置学生互查学案自主预习(观察学生的填写情况)稍后,填写补充血案的基础梳理部分,并互查生:互查学案自主预习;(稍后)填写补充血案的基础梳理部分,并互查师:点评三名同学黑板默写情况,并引导学生讨论从哪些方面评价某区域的开发条件?(课件展示:规律小结——从哪些方面评价区域的开发条件?)师:既然德国鲁尔区有此优越的发展条件,假如你是鲁尔区一名投资者,你会投资发展哪些工业部门?(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生: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等师:点拨——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是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第二章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历案-高中地理湘教19选择性必修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案例,探讨资源枯竭地区如何通过科学规划、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德国鲁尔区资源枯竭的历史背景和现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分析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资源枯竭型地区概念、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程度。
2. 技能应用评价: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其资源枯竭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案例。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内容,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学生在今后应如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关于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心得体会或提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等。
教案2-德国鲁尔区的探索-高二地理必修3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课题: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自然环境等方面说出鲁尔区开发兴起的地理条件。
2.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鲁尔区兴衰的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高一的时候学习了工业区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前一章中学习了区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加上本章前三节,已经学习了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对于本节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基础,所以学生的学习将会变的比较的轻松。
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学生思维的综合性和程序性不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不足。
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全面综合的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鲁尔区兴起与衰退的原因分析。
难点: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
教法:诱思探究、案例分析、答疑讲解法。
学法:小组探讨,协作学习。
四、教学流程:
播放视频,
对比导入 质疑、读图分析 小组探究 拓展应用 课堂小结
五、教、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PPT 及FIASH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课题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型新课课时 2学习目标1、结合鲁尔区的背景资料,说出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通过对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学会分析“资源型工业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学习重点1.以鲁尔区为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条件及其衰退的原因。
(综合思维)2.通过鲁尔区再度振兴的实例,掌握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综合思维)3.通过矿产资源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的探究,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学习难点1.以鲁尔区为例,说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条件及其衰退的原因。
(综合思维)2.通过鲁尔区再度振兴的实例,掌握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综合思维)学情分析通过对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学会分析“资源型工业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核心知识通过矿产资源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的探究,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等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鲁尔区的昔日辉煌1.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水陆交通发达:莱茵河纵贯南北,利珀河、鲁尔河横穿东西,铁路、公路密布。
(3)资源优势: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2.鲁尔区的发展概况(1)主要工业部门:炼焦、电力、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
(2)工业地位: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二、鲁尔区的一度衰退1.传统产业的衰落原因结果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煤炭地位下降新技术的应用,使炼钢耗煤量减少煤炭开采深度加大,开采成本增加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工业衰落2.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单一的工业结构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新兴产业发展,替代产业难以形成。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鲁尔区的过去和现在,让学生直观感受鲁尔区的变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鲁尔区的转型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3.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枯竭地区的生产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案例亮点
1.贴近实际,激发兴趣:本节课以鲁尔区的真实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了解资源型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展示鲁尔区的过去和现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实际问题。
2.问题驱动,培养思维: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鲁尔区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方面。通过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一、案例背景
本节地理课以“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引导学生理解资源型城市在面临资源枯竭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鲁尔区作为德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曾经因煤炭资源丰富而辉煌一时,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鲁尔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升级,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
3.小组合作,互动交流: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情景创设,体验教学: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鲁尔区的变迁,让学生直观感受鲁尔区的实际情况。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枯竭地区的生产生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师提醒学生在撰写作业时,要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内容准确。
2.3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设计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①时间:20世纪60年代。
②原因:其他国家钢铁业不断发展;欧洲钢铁市场需求萎缩;替代钢铁的新材料出现。
(3)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
(4)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展示我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及其发展所依赖的矿产资源。
谈一谈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
生:资源枯竭、产业萎缩;经济发展乏力,收入水平下降等。
师:总结并指出这些城市要避免进一步走向衰亡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型发转型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德国鲁尔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内容,了解鲁尔区概况以及19世纪上半叶以来当地的产业的大发展。
完成60页活动。
问题:(1)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条件。
(2)鲁尔区工业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生:归纳整理,分享各自观点。
师:总结评价。
答案:(1)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德国西部,欧洲的十字路口。
②水陆交通便利: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③煤碳市场竞争力强:鲁尔区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
(3)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问题: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鲁尔区出现衰落的原因,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进行总结。
师:其他国家钢铁业不断发展;欧洲钢铁市场需求萎缩;替代钢铁的新材料出现。
1.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2)中国最大的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有( )①水源充足②铁矿石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市场广阔⑥农业发达,为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1)C (2)C2.读图,回答(1)~(2)题。
2.2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对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问题充满好奇,有探索的欲望。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对资源枯竭地区的实际情况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容易局限于单一角度,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地理、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7.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鲁尔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曾经的世界工业中心。提出问题:“为什么鲁尔区会从繁荣走向衰落?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同时,学生对现代技术手段(如GIS)的兴趣浓厚,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问题,掌握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4.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资源枯竭地区的实际环境中,感受当地居民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资源枯竭地区,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科素养。
高中地理 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 鲁科版必修3
(4)图中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是以________为主,目前该基地的发展受________和________供应不足的影响,今后应当限制某些________大,当地又缺乏________工业的发展。
【思考感悟】
鲁尔区的主导产业是什么?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里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4、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A.煤炭源丰富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5、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思考感悟】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如何?
【思考感悟】
鲁尔区钢铁工业进行调整时,将有的钢铁公司通过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是为了什么?
3.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学习重难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学习过程】: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鲁尔区得到发展的区位优势:
(1)位置:
(2)交通:
(3)资源:
(4)水源:
(5)市场:
2、鲁尔区的工业部门: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传统产业的衰落:(体现在哪些方面?)
2、生态与环境恶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面对困境,鲁尔区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高中地理矿产鲁尔区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州民中:彭敏教学内容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围绕“德国鲁尔区”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在学习中讨论得出治理德国鲁尔区的措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人类必须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律设计人类活动,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重点难点1、重点:鲁尔区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鲁尔区的新发展。
2、难点: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材分析1、区域开发与治理,因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区域在我国有很多,所以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案例,所以本课选择鲁尔区作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我国振兴东北的政策和措施。
3、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环境和设备准备多媒体教室;制作课件。
课时2课时从同学们课堂中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的参与度、兴奋度和质量;从同学们课后完成思考题的质量;从课后同学们完成练习的情况看,笔者关于本课教学目标和手段的设计是合理的,教学效果也是好的。
但是,这些观察记录也反映出本课教学中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1.本课需要学生运用初中所学世界地理知识多,对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要求较高,笔者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似宜课前抽时间对学生稍加辅导)。
2.某些设问可能超出了一般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本校学生的思维形式运算能力低,今后要注意设问不可太过概括和抽象。
板书设计一、鲁尔区发展的条件1、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3、水陆交通便利4、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也是消费中心二、鲁尔区的衰落廉价石油竞争采煤工业衰落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衰落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为主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三、鲁尔区振兴的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促进地区经济结构多元化2、调整区内生产布局3、大力发展文教科研,促进原有企业的经济改造,同时整治环境,清除污染。
《第二单元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历案-高中地理鲁教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探讨资源枯竭地区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手段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资源枯竭地区的基本概念及鲁尔区的发展历程,掌握资源枯竭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 技能与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资源枯竭地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理解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对资源枯竭地区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准确描述鲁尔区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
2. 评价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掌握情况,能否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资源枯竭地区的转型发展策略。
3.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正确。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资源枯竭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资源枯竭地区的基本概念及现状,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历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重点讲解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资源枯竭地区案例,如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掌握分析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资源枯竭地区发展的可能策略,并分享小组观点,锻炼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资源枯竭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简单的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作业,如撰写关于资源枯竭地区发展的心得体会或设计一份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规划方案。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二地理必修3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高二地理必修3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目的: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3、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学情分析: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鲁尔区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主要是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来。
教学过程:导入:阅读探索活动,问题:曼彻斯特和利兹的发展道路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城市,特别是资源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开发的后期〕,要及时进行产业政策、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调整,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实现本区的可持续发展。
类似的城市:大同。
——鲁尔区,是一个最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之一,但经过调整,基本已完成转化,为实现区域或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鲁尔区位置:学生据图描述鲁尔区的大致位置: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鲁尔区不是严格的行政区域,它类似我国“苏南〞、“苏北〞这样的区域概念。
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的工业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基础,战后又在德国经济的恢复和腾飞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
现在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形成于19世纪中叶。
二、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学生看图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尔煤田储量大,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占全国储量的90%,煤质好,煤种齐全,含硫低,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并有漏天煤矿的分布。
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仍然十分发达。
2,离铁矿区较近: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进口;后来又从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都依赖方便的交通,本区发展“移铁就煤型〞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
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课件:鲁尔区图片展示)
能源和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十分重要,近代很多着名的城市和地区都是在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影响了这类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课件展示:图片——美国五大湖地区、英国中部区、中国东北、大同)
资源型地区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今天我们就要以鲁尔区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
(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大家看图,回答问题。
(课件展示:欧洲地图、德国地图、鲁尔区地图)
(板书)1、地理位置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
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板书)2、交通条件
鲁尔区的交通条件如何?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板书)3、资源优势
鲁尔区的资源优势表现在哪里?
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为2 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全国90%以上。
鲁尔区的煤炭埋藏较深,但品种多,煤质好。
(板书)4、鲁尔区的地位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人口和城市最为稠密的地区。
19世纪初期,克虏伯和蒂森公司开始大规模开采煤和生产钢铁后,鲁尔区才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工业增长加快,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
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小结):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一说鲁尔区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络,有广阔的市场
(补充)可以方便的从周边国家——法国,输入铁矿。
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发展的优势在于:鲁尔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等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课件展示:1958年的鲁尔区)
(板书)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读课文,看课件,填写下表:
(课件展示:表格1)
(填表)。
(小结)由于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
鲁尔区矿山遍野,煤碴、矿碴堆积成山,占用大量土地;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热力发电又产生大量的热污染;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的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致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板书)1、环境恶化
2、传统产业的衰落
(课件展示:表格2)
(学生填表)。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钢铁工业开始走下坡路。
大家思考鲁尔区如何维持它的可持续发展,读书回答。
一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根据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板书)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课件展示:表格3)
二是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板书)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阅读教材,填空。
(课件展示:填空)
【巩固练习】
一、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着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A )
A水资源B铁矿石C交通D煤炭资源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
A广阔的市场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D、劳动力
(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二、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主要措施如下:
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三、选择题
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D )
A劳动力数量B政府支持C广阔的市场D便捷的交通
【板书】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鲁尔区例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地理位置
2、交通条件
3、资源优势
4、鲁尔区的地位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2、传统产业的衰落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