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者放热现象乳化现象名师精编课件新版新人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

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掌握几种物质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会区分几种常见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重点:分清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及会区分乳化和溶解现象。

难点:乳化和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赠送的小册子。

一、情景导入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用石蜡粘有一个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适量NaOH固体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底部粘着的小木块掉下来了。

你知道小木块为什么会掉下来吗?原来NaOH固体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小木块便随之掉下来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寻找问题的答案!二、合作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探究NaCl、NH4NO3、NaOH溶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第29页“探究”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向3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测出水的温度,然后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NaCl、NH4NO3和NaOH固体,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分别测定溶液的温度(设计实验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药品用量的问题,如溶剂水的用量过大,温度变化将减小,测量会有困难;三种物质的溶质和水的用量应大致相等,才能科学地进行比较)。

【分组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溶解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填入表中:【归纳总结】(1)NaCl 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

(2)NH 4NO 3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

(3)NaOH 固体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热量。

【讲解】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撰写报告:要求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撰写一份关于溶液的形成和性质的报告,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乳化现象:学生可能对于乳化作用的原理和乳化剂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来进行解释和演示。
(3)溶液的形成过程:学生可能对于溶液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案例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讲解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的基本概念时,教师采用条理清晰的讲授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在线课程:如“化学溶液学导论”、“溶液化学专题”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
2.拓展建议:
-让学生阅读科普书籍,选取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章节进行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鼓励学生查找并阅读科普文章,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要求学生简要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以及乳化现象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时2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时2

课后作业
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B ) A.高锰酸钾 B.蔗糖 C.硫酸铜 D.面粉
课后作业
2.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并且溶质是单
质的是
( C)
A.稀盐酸
B.泥水
C.碘酒
D.洗洁精与水和油滴混合
课后作业
3.蔗糖溶液的甜度取决于溶液中所含蔗糖的量 。现有一杯蔗糖溶液,分别取上部、中部和底部 溶液适量依次进行品尝,结果是 ( A ) A.三份溶液一样甜 B.上部溶液最甜 C.中部溶液最甜 D.底部溶液最甜
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课堂实验,体验溶 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化学用语天天练
根据物质名称写出化学式: 氢气:H2 氧气:O2 水:H2O 二氧化碳:CO2 氯化钠:NaCl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铜:CuSO4 氯化亚铁:FeCl2 碳酸钙: CaCO3 硫酸:H2SO4 盐酸: HCl
导学导练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师生合作】 完成教材P29“探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导学导练
小结: 1.物质溶解时常使溶液的温度_发__生__改__变____。 2.(1)溶解时吸热的物质主要有_硝__酸__铵______等; (2)溶解时放热的物质主要有
_浓__硫__酸__、__氢__氧__化__钠__固__体__等; (3)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物质主要有
_氯__化__钠___等。
导学导练
【小组讨论】
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 _溶__解__油污,形成_溶__液__。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 能洗去油污,这是由于洗涤剂能_乳__化__油污,形 成_乳__液__。两者去污的原理_不__同__(填“相同” 或“不同”)。

人教版九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

人教版九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同步练习1.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硝酸铵D.蔗糖C.氢氧化钠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能得到乳浊液的是()A.植物油和汽油B.固体高锰酸钾和水D .植物油和水.食盐和水C3.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溶质碘汽油苯(有毒) 酒精水溶剂易溶易溶可溶溶解性微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A.水B.酒精.苯D .汽油C.4.将一块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份后,分别浸泡于等质量的溶有少量洗涤剂的冷水和热水中(见下图),其中C、D分别再滴加同一牌子的洗涤剂各5滴。

(1)10分钟后捞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净比较,____(填序号)杯中的抹布最干净。

原因是__ __。

(2)从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中谈谈家中若清洗餐具应如何做?__ __。

5.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____(选填“上。

__ __ 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升”“下降”或“不变”.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6 )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蔗糖B.硝酸铵D C.氯化钠.氢氧化钠7.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BA.氢氧化钠.生石灰D.浓硫酸C .硝酸铵).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8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木炭燃烧.金属镁和稀盐酸反应DC )9.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A .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B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10.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教案:第9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学习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海水是纯洁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将少量蔗糖固体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固体消失?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溶液1.阅读教科书P26,观察实验9-1,思考:实验现象:蔗糖逐渐溶解,固体消失了。

混合物的特点:各局部组成相同。

解释(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蔗糖分子均一地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混合物。

2.溶剂溶质振荡前的现象振荡后的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液体分层液体不分层,融为一体液体仍不分层,融为一体溶质可以为液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稳定性;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量多的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最常用的溶剂是水;碘酒中酒精是溶剂,碘是溶质。

3.溶质溶剂现象碘水碘在水中没有变化碘汽油碘溶解在汽油中,溶液变为紫黑色高锰酸钾水高锰酸钾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紫红色高锰酸钾汽油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实验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知识模块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根据教科书P29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水中参加的溶质NaCl NH4NO3NaOH参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 \溶解现象溶解溶解溶解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无变化温度下降温度上升结论溶解时温度不变溶解时温度下降溶解时温度上升归纳整理:阅读P29最后一段内容:吸热>放热:温度下降;吸热<放热:温度升高;吸热=放热:温度不变。

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解,可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如条件允许,第二个探究实验可让学生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手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
说课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南岔区第二中学 于子程
.
一、说教材
•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 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的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这部分内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系统地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一般 步骤。 《溶液》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第十单元、第十一单元学习的重要基 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初中毕业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 象,会引起密闭容器内气体的膨胀或缩小,如气球变大或缩小,水平玻璃管内液柱的左、 右移动,U形管内左、右液柱是上、下移动等(如饱和硝酸钾溶液、饱和石灰水)。同时要 让学生了解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即同时存在两个过程(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最后达 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的目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让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整合。
利用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实验,使学生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
四、说教学过程
• 思路: 导入(提出问题)——猜想——自学——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小结— —微观解释——拓展提升——巩固应用——总结——布置作业
.
五、反思与评价
• 优点: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的教学理念,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课堂氛围活跃,有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引导学生在完成本节的教学内 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 于学生的思维拓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知识与技能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温度的变化。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重点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

难点对溶液形成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理解。

教学课件;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NaCl、NH4NO3、NaOH)、药匙、温度计等,植物油、洗涤剂、试管、胶头滴管。

一、知识回顾什么是溶液?溶质、溶剂和溶液三者有什么关系?二、新课导入师: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溶液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了溶液的组成,了解了常见的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那么在这一溶解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内容.三、新课教学[板书]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教师演示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不断搅拌.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

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生2: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生3: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

【活动与探究1】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活动目标: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3.组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Nhomakorabea溶液
溶剂 溶质
水 蔗糖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3)m溶液= m溶质+ m溶剂 (4)V溶液≠V溶质+V溶剂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
的大小( C )
A:A > B C:A= B
生活小常识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
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 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问题】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污分散 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 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 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
结论
水 乙醇 分层
混合均匀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注意: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例题 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
氯化钠注射液
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 [规格] 100ml 0.9g。
化钠注射液。如图是某药业公司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
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
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标签上的部 等均不可使用。
(无洗涤剂) (有洗涤剂)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 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试管内加入的 物质
振荡前
现象 振荡后
静置后
把液体到掉 后试管是否
干净
水和植 物油
分层
浑浊
分层
不干净
水和植物油及 洗涤剂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课件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1. (2021秋·金山区期末)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悬浊
液的是( C )
A. 白砂糖
B. 麻油
C. 面粉
D. 白醋
2. (2021秋·杭州期中)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 一组是( C ) A. 牛奶、洁净的空气、白酒 B. 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 C. 新鲜的血液、肥皂水、碘酒 D. 盐水、泥浆、汽水
5. (2021·青岛改编)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 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 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 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 溶液 D. 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 散到水中的过程
粘在杯底的塑料片脱落。那么他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A. 氢氧化钠固体
B. 食盐
C. 硝酸铵固体
D. 蔗糖
8.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B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C. 用汽油清洗油污 D. 用盐酸清洗盛放石灰水烧杯
9.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D ) A. 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B.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D. 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解析: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故A错; 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不均一、不稳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故B错;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 象,故C错
6. (2021·常州改编)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 C ) A. 面粉 B. 白糖 C. 香油 D. 白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时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内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时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内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D. 加了洗洁精的热水
5. 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Βιβλιοθήκη 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 )
A.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 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 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 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知识点3 乳浊液与悬浊液 6. 将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 物属于悬浊液的是( D ) ①花生油 ②食盐 ③面酱 ④玉米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 图9-1-3所示日常生活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 是__B_C__(填序号,下同), 属于乳浊液的是_A__。属 于悬浊液的是__E_。
新知三 乳浊液与悬浊液
典例精练
【例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D( )
A. 碳酸钙加入水中
B. 碘加入水中
B. C. 酒精加入水中
D. 植物油加入水中
模拟演练
3. 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的液体和少量二氧化碳通入
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分别是D( )
A. 乳浊液、溶液
B. 溶液、乳浊液
C. 悬浊液、乳浊液
D. 溶液、悬浊液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下列物质溶于水会放热且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导致
的是( B )
A. NH4NO3 C. NaOH
B. CaO D. 浓硫酸
2. 小琪同学往如图9-1-1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 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 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D ) A. 蔗糖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理由。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C_a_C_O_3 _; (2)若溶于水并使溶液温度降低,则是__N_H_4_N_O_3_; (3)若溶于水并使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N_a_O_H__; (4)若溶于水且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N_a_C_l__。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作业课件新版新人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化现象作业课件新版新人

10.下表是某实验报告中的一组数据:
(1)从实验①、③数据可知:Na2CO3溶于水放__出__热量, NaHCO3溶于水 _吸_收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根据t2>t1可知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放_出___热量, 根据t4<t3可知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吸_收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4.(重庆三模)下列物质中,利用溶解原理除去衣物上油污的是(C ) A.洗衣粉 B.肥皂 C.汽油 D.洗衣液 5.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D )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使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6.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C ) A.牛奶、汽水、石灰水 B.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 C.泥水、牛奶、碘酒 D.酒精、泥浆、汽水
7.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 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 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A )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 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体积
50 mL 50 mL
X 50 mL
所加物质
NH4Cl CaCl2 NaCl

测量液体 温度(℃)

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第2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2.乳化现象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教学过程一探究几种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合作探究】1.教师演示:取一块玻璃片,在玻璃片上滴上几滴水,上面放一个盛水的小烧杯,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迅速搅拌使之溶解,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1)现象:__玻璃片上的水结冰__。

(2)请大家猜想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小结猜想:__硝酸铵溶于水吸热__。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物质溶于水是否都是这样的?下面我们进行活动与探究,解决以下问题。

2.活动与探究仪器: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药品:固态NaCl、NH4NO3、NaOH(注意药品要过量,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要用玻璃棒搅拌,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探究内容:设计实习方案,研究溶液温度的改变,探究各固体溶解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①实习方案:②画出所设计的实习简图:③观察记录: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 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④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各组的实习方案,实习简图,并描述实习结论。

【针对练习】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习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可供选择的用品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形管、玻璃片、NaCl、NH4NO3、NaOH①设计探究;②交流与展示:同学互相交流设计结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叙述。

教学过程二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扩散过程、此过程要__吸收__热量;二是水合过程,此过程要__放出__热量。

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__>__(填“>”或“<”)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如__硝酸铵__溶解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