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案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歌,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材。
歌曲以生动的花篮为题材,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为2/4拍,结构方整,旋律优美,富有弹性,节奏明快,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造,对富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编花篮》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感受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音乐软件。
2.乐谱、歌词。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花篮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跟随教师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音准、节奏方面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演唱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歌曲的民族特色。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要求。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编花篮》,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编花篮》,了解歌曲背景及特点,能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编花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编花篮》乐谱、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带好音乐课本、五线谱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背景、特点,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集体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 合唱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唱效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编花篮》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编花篮》,加强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演唱水平,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家长签字确认,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唱比赛:组织班级合唱比赛,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2. 观看民族音乐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开展民族音乐作品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编花篮》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掌握合唱技巧,进行合唱训练。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准问题。
2. 合唱时的音准协调和节奏统一。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歌曲乐谱和教学内容。
2.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示范演唱。
3. 合唱用具,如合唱谱架、乐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歌曲学唱(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编花篮》,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2. 教师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反复示范和指导。
三、合唱训练(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男女两个声部,分别进行合唱训练。
2.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如音准协调、节奏统一等。
四、歌曲表演(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唱。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和合唱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详细解析歌曲《编花篮》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
七、合唱演练(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练,注意调整音准和节奏。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合唱效果的和谐。
八、音乐活动(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与歌曲《编花篮》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接龙唱、分组唱等。
《编花篮》教案与反思素材
一、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编花篮》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歌词意境。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学会《编花篮》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教学难点】1. 歌曲中个别音高的准确性。
2. 歌曲节奏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乐谱或歌词。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编花篮》歌曲的背景、歌词意境及演唱技巧。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二、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编花篮》歌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合作演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编花篮》歌曲的合唱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歌曲中音域的拓展。
2. 合唱时的音准和节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乐谱或歌词。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美感。
2. 讲解:教师分析《编花篮》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合唱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演唱:全班学生进行合作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协调。
5. 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三、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编花篮》,培养音乐节奏感。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会《编花篮》歌曲的节奏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准确性。
2. 音乐表现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编花篮》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编花篮》这首歌曲,掌握其中的旋律和歌词,培养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编花篮》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1.3 教学准备音乐教室、钢琴、多媒体设备、歌谱。
1.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步骤二:学唱歌曲(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
3. 针对难点部分,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步骤三: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
2. 学生探讨歌曲的表现手法,如音色、节奏等。
步骤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 各组展示伴奏,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编花篮》的歌曲演唱,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有了深入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展现了较高的音乐素养。
2.2 教学亮点1. 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注重对学生音准、节奏的培养,使学生在歌唱中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
2.3 改进措施1.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歌曲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2. 加强对学生的个体辅导,关注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
3.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内容6.1 歌曲背景介绍《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起源于我国河南省。
歌曲以编花篮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欢乐劳动的场景,体现了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
6.2 歌曲风格与特点《编花篮》歌曲风格欢快、热烈,旋律简洁、朴实。
歌曲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具有一定的音乐难度。
六、教学方法6.1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教案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编花篮》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歌曲《编花篮》,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了解歌曲《编花篮》背后的文化背景,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教学内容:1. 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
3. 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
教学难点:1. 歌曲《编花篮》的高音部分。
2. 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编花篮》,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欢快的节奏。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编花篮》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的旋律和歌词(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编花篮》,注意音准和节奏。
2. 教师分析歌曲《编花篮》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的高音部分。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高音部分,直到熟练掌握。
三、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节奏和拍子,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跟拍子唱歌曲《编花篮》,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节奏,直到熟练掌握。
四、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编花篮》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歌唱歌曲《编花篮》,注意情感的把握。
3.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情感表达,直到熟练掌握。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教师提出课后练习任务,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编花篮》的旋律、歌词、节奏和情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中的积极参与度。
五年级音乐编花篮教案
五年级音乐编花篮教案五年级音乐编花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编花篮这种基本手工技能的基本要求和制作方法;2.让学生学会用花艺手工的方法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朵、叶子、草等材料组织在一起,制作出美丽、实用的花篮;3.通过学习花艺手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水平,了解和欣赏美好的自然之美。
二、教学内容:1.制作材料:鲜花,花盆,花泥,细软小刷子,剪刀,缎带,蜡烛线等。
2. 制作方法:1)将所选取的鲜花和绿叶分别用剪刀剪成你所想要的形状,并将它们放进水中浸泡约半个小时,以防萎缩;2)准备好花泥,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来配制,然后将花泥搀和均匀后,置于花盆中;3)把刚刚浸泡过的鲜花和绿叶,按你想要的造型,有条理地放进花盆中,可用蜡烛线缝针法将它们固定;4)等到花泥完全干透,再用缎带包装花篮。
三、教学过程:1.开端环节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引同唱《开心向上》这首歌曲,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足准备。
2.授课环节通过开花暨花艺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了解了花艺手工制作的常见类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花艺手工的基本技能,了解用花艺手工制作花篮的所需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等。
3.互动环节以学生为主角,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合作和交流,让每个小组都选择出自己的“花篮主题”,并展开专业的花艺设计和制作。
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使用手工的心得和方法,共同进步。
4.总结环节让一组学生展示自己所制作成的花篮,并向全班介绍自己花篮设计和制作的的过程,以及所面对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花艺手工制作活动,学生们积极投身其中,学习并运用手工技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让学生从艺术角度出发,去认识、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魅力,从视觉和触觉上得到了丰富而有益的体验和启示。
六、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把每个学生从花艺手工中所能体验到的美好和乐趣,强调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编花篮》详细教案
《编花篮》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编花篮》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介绍《编花篮》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2 歌词解析分析《编花篮》的歌词内容,解释歌词中的寓意和意境。
2.3 旋律分析分析《编花篮》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规律。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寓意和旋律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
3.2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帮助学生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
3.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提高歌唱水平和音乐表现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练习,活动口腔和声带,为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4.2 歌曲学习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重复练习直至熟练。
4.3 歌词解释解释歌词中的寓意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4 旋律练习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唱,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规律。
4.5 完整演唱学生分组或全体演唱歌曲,检验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5.2 演唱水平评价学生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力。
5.3 歌词理解评价学生对歌词寓意和意境的理解程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歌曲背景知识拓展介绍《编花篮》歌曲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如花篮的文化意义、歌曲的地区特色等。
6.2 音乐活动拓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接龙唱、音乐竞猜等,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6.3 艺术实践拓展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花篮,或以花篮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资源使用正式出版的音乐教材,提供歌曲乐谱、歌词解析等专业资料。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一、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人音版音乐五下的一首音乐作品,通过歌曲的演唱和伴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活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编花篮》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
3.能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掌握歌曲的发声方法和表演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编花篮》的音乐录音,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分析歌曲:3.学习歌词和曲谱:教师将歌词和曲谱分发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然后,教师讲解歌曲的曲谱,指导学生认识音符和节拍。
4.练习唱歌: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唱出歌曲,并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5.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并分工合作,用表演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
6.集体表演:每个小组轮流在班级面前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评价他们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7.总结和延伸:通过观看和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唱歌和表演情况,评价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业,评价他们对歌曲的理解程度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人音版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主要围绕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和集体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_1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题《编花篮》时授时间型新授缺勤学生学习目标、能用活泼的情绪准确演唱《编花篮》2、学习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3、对比《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学习重点难点用活泼的情绪学唱《编花篮》。
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教学具准备教学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学说方言2、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歌曲中也用了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播放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3、学说河南方言,并将方言准确加入歌曲一起演唱。
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河南人,中》,他巧妙的方言融入其中,很有河南的地方特色。
二、学唱《编花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风味的歌曲《编花篮》,从歌曲中走进河南,进一步了解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2、(播放范唱)这首《编花篮》唱了什么?3、再听老师范唱,找一找《编花篮》中是那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4、学唱最后一句。
(1)了解衬词(2)听老师范唱。
体会衬词的作用。
(3)学唱甩腔,体会韵味。
这句旋律是河南地方戏————河南梆子中的甩腔。
演唱时要注意首音加重,凸显豫剧的风格特点。
(加上手势,男女亮相手势不同,女生花男生芮)、情境学唱前两句。
(1)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别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
(师生合作,情境模唱)(眉毛眼睛太高,回声和原声强弱对比,注意倚音)(2)模唱歌谱,体会歌曲的旋律与方言的关系。
这首歌曲有很多的倚音,很有河南特色。
(3)回声游戏。
进一步熟悉歌曲。
6、学习中间部分。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等)学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感受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2)河南盛产牡丹,洛阳的牡丹甲天下,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
《编花篮》优秀教案《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编花篮》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教学难点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
教学模式“赏析——探讨——表现——赏析”的圆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1 、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
2 、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展示编织条作品和小花篮实物。
二、对比激趣1 、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 ( 按书中步骤图 ) 的录像。
2 、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 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 学生讨论交流。
3 、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
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三、晋级游戏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
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
1 、开始的级别为杂工。
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 ?( 底面 ) 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
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 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
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 、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
你们先用 2 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
有什么问题吗 ? 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 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
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
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 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
《编花篮》教案(通用12篇)
《编花篮》教案(通用12篇)《编花篮》教案篇1学习目标1、能用活泼的心情精确演唱《编花篮》2、学习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3、对比《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学习重点难点用活泼的心情学唱《编花篮》。
精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教学具预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说方言2、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今日,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歌曲中也用了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播放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3、学说河南方言,并将方言精确加入歌曲一起演唱。
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河南人,中》,他奇妙的方言融入其中,很有河南的地方特色。
二、学唱《编花篮》1、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风味的歌曲《编花篮》,从歌曲中走进河南,进一步了解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2、(播放范唱)这首《编花篮》唱了什么?3、再听老师范唱,找一找《编花篮》中是那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4、学唱最终一句。
(1)了解衬词(2)听老师范唱。
体会衬词的作用。
(3)学唱甩腔,体会韵味。
这句旋律是河南地方戏————河南梆子中的甩腔。
演唱时要留意首音加重,凸显豫剧的风格特点。
(加上手势,男女亮相手势不同,女生花男生芮)5、情境学唱前两句。
(1)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殊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
(师生合作,情境模唱)(眉毛眼睛太高,回声和原声强弱对比,留意倚音)(2)模唱歌谱,体会歌曲的旋律与方言的关系。
这首歌曲有许多的倚音,很有河南特色。
(3)回声嬉戏。
进一步熟识歌曲。
6、学习中间部分。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等)学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感受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2)河南盛产牡丹,洛阳的牡丹甲天下,我们一起观赏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感知音乐风格:引导学生了解《编花篮》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4.创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花篮的创意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音乐欣赏:欣赏与《编花篮》风格相近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审美:通过学唱《编花篮》,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1.学唱歌曲《编花篮》: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简谱知识:复习简谱中的音高、音长、休止符等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歌曲《编花篮》的演唱中。
2.增强音乐表现力:在学唱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音色、情感等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创新思维:创编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编排,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4.强化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编花篮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5.增进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编花篮》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文化素养。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程度较高,这说明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情感表达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情感表达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情感融入歌声中。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6课《编花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编花篮》这首曲子的基本情况,包括曲名、作曲人、节奏等。
•掌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简谱读唱。
•了解歌词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并口头解释。
1.2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简谱演奏这首曲子。
•能够正确地唱出歌词,并且情感适合。
1.3 情感目标•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欢快与活泼。
•能够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这首曲子的旋律和简谱读唱。
•正确地唱出歌词,并且情感适合。
2.2 教学难点•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弱。
•学生对乐器的认知并不深入,需要进行一定的介绍和讲解。
3. 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课件。
•演奏器材(高音小号等)。
•学生用品(音乐笔等)。
•歌词、简谱等教材以及相关图片。
3.2 教学环境•教学活动需要在音乐教室进行,需要有乐器和音响设备。
•教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及合适的氛围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 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入教学主题,提问学生用什么方式表达心情最好,引发学生对音乐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演示视频或图片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2 学习•播放《编花篮》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息和韵律。
•讲解这首曲子的曲名、作曲人、时期背景等基本情况,并对比其他中华传统音乐,加深学生对中华音乐的认识。
•向学生介绍高音小号等乐器的特点、构造及演奏方法,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
•使用简单的语言,对《编花篮》歌词进行讲解,并且播放配有图片和图示音频的视频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内涵和情感表达。
4.3 练习•在演奏器材上演示这首曲子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观看并模仿。
教师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指出一些掌握演奏技巧的学术核心比如爆吹等,帮助学生提升演奏的技术水平。
•笔耕简谱,向学生展现编制简谱的方法,进行简谱的讲解和演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对这首曲子使用简谱演奏或许唱。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下《编花篮》教案一.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旋律优美、抒情,歌词生动、形象。
歌曲通过对花篮的编织,展现了编花篮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节课通过学习《编花篮》,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简谱,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还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旋律,并能用正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能力。
3.通过学习《编花篮》,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
2.歌曲中旋律的演唱,特别是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或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五线谱、旋律、节奏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互相纠正、交流。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情感。
5.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编花篮》的五线谱、简谱,及相关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4.教学素材:其他版本的《编花篮》歌曲、相关民族音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编花篮》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编花篮》的五线谱,讲解五线谱的识别和阅读方法。
《编花篮》详细教案
《编花篮》教学设计1.方言导入:阶段目标:了解河南人的性格。
(一)通过模仿河南话,了解河南话的特点.学生模仿一句河南话.1.师生问好师:“刚才咱们的问好讲的是普通话,那现在我说一句话,你们猜猜我是哪儿的人?用河南话说“大家好"生:“河南话。
"2.师:“中,俺家的孩子真棒!这是哪的话啊?”生:“也是河南话。
”3.师:“那咱们说两句河南话吧。
师带学生说“中,俺家的孩子真棒!”师:“你们学的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河南方言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总结河南人的性格特点.1。
师:“你们听得出来吗,河南话有什么特点啊?"生:“豪放,豪爽.”2.师:“是啊,河南人说话和他们的性格一样豪爽!”2.感受歌曲阶段目标:找出歌曲中的7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1)聆听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板书写课题,学生谈感受1.师:“那咱们听听河南民歌中是不是也体现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性格,今天,咱们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说一遍。
”生:“编花篮”2.播放音乐,聆听后,师:“说说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生:“高兴,豪放。
”(2)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并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1.师:“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我特想给你们唱一段,怎么样?”范唱后,师:“我唱的怎么样?哪唱的好?”生:“表情好,吐字清楚。
"师:“我唱的有河南味儿吗?”生:“有。
”师:“你们知道河南在我们国家什么位置吗?”生:“黄河以南。
"(三)了解河南中原地区的相关音乐文化2.师:“对,河南是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在过去呀,河南话就是我们的普通话.哎,那咱们也用河南话说说歌儿里的词儿吧?”(4)学生模仿演唱歌曲第一句,体会河南方言的语调和民歌旋律一样师先带生用河南话读“编编编花篮",再唱“编编编花篮”1.师:“你们说,这个“编编编花篮”读的和唱的像不像啊?”生:“像。
”师:“这是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语调和民歌的旋律是一样的.”(五)感受7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做一下练习1。
6《编花篮》(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下册
6《编花篮》(教案)人音版(2012)音乐五年级下册
I.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5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第六首歌曲——《编花篮》。
II. 教学目标
•能够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并能正确朗读歌词。
•能够通过唱歌的方式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能够学会使用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能够通过编织花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III. 教学重点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IV. 教学准备
•音乐教材
•编织花篮所需的材料
•讲解编织花篮的视频或实物演示
V.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播放歌曲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以及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
步骤二:学唱歌曲
让学生边听边跟着歌曲唱,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唱法。
步骤三:讲解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通过视频或实物演示的方式,讲解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重点讲解编织花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要点。
步骤四:编织花篮
让学生自行分组,准备好编织花篮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根据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编织花篮。
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
步骤五:分享和展示
让每个小组将自己编织的花篮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编织经历和心得体会。
VI.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能够学会使用编织花篮的手法和技巧。
通过编织花篮的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
情感目标: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能力目标: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知识目标: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手风琴
教学方法
听音跟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帅放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学生欣赏。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2.学生自由演唱民歌
如:xx民歌:山路十八弯
xx民歌:xx
xx民歌:回娘家
二、学习《编花篮》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
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并介绍伴奏乐器三弦(民族弹拨乐器)。
4.理解歌词
录音xx唱歌曲。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织的情景。
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摘到鲜美娇艳的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xx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5.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引导学生用La演唱歌曲旋律。
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学习演唱歌词。
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观赏牡丹花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
.创新表现歌曲
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用不同的形式为歌曲伴奏。
2.欣赏舞蹈《编花篮》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