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计准则的认识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最新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最新
2024年6月1日,《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正式实施,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第三个版本。
新版准则总共有三个部分:总则、责任和行为准则、技术审计准则。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
首先,总则部分主要包括审计的性质和目的、审计的法律和法规、审计的责任和程序等方面。
总则部分强调审计师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确保审核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其次,责任和行为准则部分规范了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这包括审计师应当遵守职业操守,保持独立性和保密性,不得从事不道德或违法行为,确保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技术审计准则部分主要规定了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估等。
这部分准则要求审计师应根据审计风险进行审计程序的确定,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获取和评估审计证据。
除了上述三大部分,《准则》还对特定行业、特殊情况下的审计提供了指导。
例如,对金融机构、公共法人以及上市公司等特定行业和情况下的审计,提供了相应的准则和规定,以应对不同行业和情况下可能存在的特殊问题。
新版的《准则》相比之前的版本,进一步加强了对审计师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要求。
特别是对于金融机构、公共法人以及上市公司等特定行业和情况下的审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总之,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最新版本致力于提高审计工作的质
量和可靠性,强调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并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发展
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这些准则的实施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审计报告准则价值和影响因素分析》
《新审计报告准则价值和影响因素分析》摘要。
202x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以提高审计报告信息相关性为目的的审计报告准则的修改。
本文分析了我国202x年新修订的审计报告准则的价值、实施效果以及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审计报告;信息不对称;关键审计事项一、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202x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审计报告信息缺乏相关性,这一严重缺陷,日益受到关注。
为提高审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国际审计准则理事会于202x年发布了新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
财政部于202x 年12月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新增和修订的12项审计准则(以下简称1504号准则及其修订准则)。
从202x年1月1日开始,在a+h股、h 股上市公司中实施该准则。
从202x年1月1日开始,境内上市公司、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以及其他视同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开始实施该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新,体现在报告内容的扩容和报告内容安排顺序的调整两大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增加了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要求在审计报告中介绍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依据、审计程序、审计结论等内容,极大缓解了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透明度。
二是对使用多年的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做了修订。
为了方便审计报告使用者阅读,把核心内容如“审计意见”、“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调整到审计报告的前面,并对一些重要的专业术语在报告中进行界定,使得审计报告的可读性更强了。
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主要价值(一)激发会计师事务所改革的活力。
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沟通内容。
大大加强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审计成本。
会计师事务所要应对这一挑战,必须进行有效地变革,化威胁为机遇。
1.提高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透明度新审计报告,使得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更多了,将注册会计师以往做了但没有说的内容,在审计报告中说出来,有利于增强已执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有助于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注册会计师采取的审计程序、做出的专业判断和形成的审计结论,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性工作受到认可,建立良好口碑。
2023年审计准则
2023年审计准则摘要:1.2023年审计准则的概述2.2023年审计准则的主要变化3.2023年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的影响4.2023年审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应用5.审计师如何适应新的审计准则6.2023年审计准则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7.我国审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正文:一、2023年审计准则的概述2023年审计准则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旨在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在新的审计准则中,强调了审计师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独立性、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等。
同时,对新审计业务、持续经营、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2023年审计准则的主要变化1.强化了审计师的独立性,要求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始终保持独立思维和独立行动,避免利益冲突。
2.增加了审计证据的要求,要求审计师在制定审计意见时,应当充分获取和评估审计证据,确保审计意见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修订了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审计师在评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时,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环境、管理层的策略等因素。
4.改进了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使其更加清晰、易懂,提高审计报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2023年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的影响2023年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审计技能,以适应新的审计环境。
同时,审计师还需关注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估,以确保审计意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2023年审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应根据2023年审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评估审计证据,最后形成审计报告。
此外,审计师还需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以提高审计质量。
五、审计师如何适应新的审计准则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审计技能。
2.更新审计方法和程序,使之符合新的审计准则的要求。
3.增强审计证据意识,充分获取和评估审计证据。
4.加强与企业和管理层的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变化对比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变化对比引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守的要求。
准则的修订和变化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机构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审计工作和业务流程。
本文将主要比较和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的变化,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准则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变化一: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的变化,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发生了一些重要改变。
新准则要求审计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清晰简洁,以便于读者理解。
与此前的准则相比,新的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调整:1.标题的排版:新准则要求标题要使用粗体,并在标题后面加上一个冒号,以突出标题的重要性和清晰度。
2.正文的分段:新准则规定审计报告的正文要使用空一行来做段落分割,以增加段落之间的间隔,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和理解。
3.副标题的引入:新准则强调对审计重要事项的说明和解释要通过使用副标题来引入,以便读者能够更快地理解报告的内容结构和重点。
4.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新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语言要求更为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技术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提高读者对报告内容的理解。
变化二:审计工作程序的调整除了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还对审计工作程序进行了一些调整。
新准则要求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新准则明确了审计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存档和分析要求,要求审计师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来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内部控制的评估:新准则对内部控制的评估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进行全面和独立性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审计报告中。
3.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新准则强调了风险评估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计划和程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被审计单位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最新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最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规范我国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重要法规和准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和需求,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也得到了不断的修订和更新。
最新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共分为十个部分,包括总则、责任、独立性、职业谨慎、预审阶段、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文件和质量管理等。
总则部分主要规定了审计的目的和要求,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原则。
审计的目的是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确保其真实、准确和完整,使其能够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
审计的要求包括审计工作应依法进行,维护独立性和职业谨慎等。
责任部分主要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独立性,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审计下的相关义务。
责任部分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和审计报告的格式要求,以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和可信度。
独立性部分主要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保持独立地位,不受他方的干扰和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下进行审计工作,防止其他因素对审计结果的影响。
职业谨慎部分主要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谨慎原则和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审计计划和程序,进行审计工作。
职业谨慎要求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和方法,确保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预审阶段部分规定了在进行实质性审计工作之前,注册会计师应进行的预审工作。
预审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客户、评估风险、确定审计程序等,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审计程序部分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了解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抽样检查和核实,分析与评估经济业务和会计报表等,以获取审计证据并形成审计意见。
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解读
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解读为了规范内部审计的实施,中国审计协会于2024年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下面,将对准则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第一,准则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应直接向组织最高管理者报告,不受其他部门、个人的影响和干扰。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专业知识,为组织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准则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评估和提升组织的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合规性、运营效率、财务报告等方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管理者汇报,并监督问题的整改和解决。
第三,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素质。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适当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具备审计、风险管理、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知识。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参加培训和持续教育,以适应业务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准则强调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内部审计部门应由专职人员担任,组织设置应符合组织的规模和特点。
内部审计人员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保持独立性和保密性。
第五,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风险管理的工作,防范和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评估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
第六,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合作。
内部审计人员应配合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配合,确保外部审计的顺利进行。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及时汇报审计发现的问题,配合外部审计工作的整改和解决。
总之,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责、独立性和专业素质要求,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和监督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组织提供可靠的建议和决策依据,实现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依据新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升组织的内部控制水平。
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工作的影响
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工作的影响近年来,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报告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其准确性、可靠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不仅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产生了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审计师的责任和承诺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力推动了审计质量的提升,提升了审计报告的透明度和质量,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审计报告内容和格式的改变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重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强化审计师的责任和承诺。
新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表达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强调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是基于诚实和公正的原则,客观性和独立性,并且要求审计师对其审计工作负全责。
2. 强化审计发现的透明度。
新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清晰地表达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包括审计意见的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并对审计发现的关键事项进行重点披露。
3. 强化审计报告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新准则要求审计报告的语言更加简明扼要,易于理解,排版布局更加清晰,以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提高投资者对审计报告的信任度。
二、对审计师的要求和挑战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审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要包括:1. 充分理解和掌握新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要求审计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新准则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对新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确保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符合新准则的规定。
2. 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对关键事项进行更加透明和清晰的披露,需要审计师加强对客户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确保审计发现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3. 提高审计师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性。
新准则对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客户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确保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新修订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以及对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下 半 篇 文 章”与 审 计 揭 示 问 题“ 上 半 篇 文 章 ”同 样 重 要 , 到“ 审 计 发 现 ”前 ,这 样 审 计 报 告 的 表 述 顺 序 逻 辑 性 更
必 须 一 体 推 进 。要 把 督 促 审 计整 改 作 为日 常 监 督 的 重 要 强 ,更 有 利 于 审 计 报 告 使 用 者 的 阅 读 理 解 。2019 年 中 国
新修订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财
以及对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审
论
姻 郭长水
坛
2023 年 6 月 13 日 , 中 国 内 部 审 计 协 会 发 布 新 修 订 的 内 部 审 计 基 本 准 则 《第 1101 号 ——— 内 部 审 计 基 本 准 则》(2023 年 修 订)(以 下 称 为 新 准 则), 自 2023 年 7 月 1 日 起 施 行 。2014 年 1 月 1 日 起 施 行 的《第 1101 号 ——— 内 部 审 计 基 本 准 则》(以 下 称 为 旧 准 则)同 时 废 止 。原 基 本 准 则 共 计 33 条 ,此 次 修 订 中 ,修 改 7 条 ,新 增 3 条 , 修 订 后 共 36 条 。
删除“三日”二字。
书,做好审计准备工作。
好审计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深 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查 和评价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 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关注 信息系统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 和风险管理的影响。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深 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查 和评价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 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月 1 日起施行。
7 月 1 日起施行。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第 1101 号———内部
新《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解读
第三章 作业准则
新: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组织 的风险状况、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配置 情况,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这条讲编制年度计划应遵循哪些依 据。) 老: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在考虑组织 风险、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 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
《新准则》第十二条解读
《新准则》第十三、十四条解读
新老《则》相对照: 1.《新准则》第十三条、十四条明确 提出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审计编制项目审计 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做好审计准备工 作。《老准则》只是提到送达《审计通知 书》和做好必要的审计准备工作; 2.《新准则》在审计程序上要求更加 严格、完善。送达《审计通知书》连三日 前都明确提出来了。
第三章 作业准则
新: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 的情况,审查和评价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 适当性和有效性,关注信息系统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 和风险管理的影响。 (这条讲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信息系 统审计) 新: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业务 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舞弊风险,对舞弊行为 进行检查和报告。 (这条讲舞弊行为的检查和报告。) 老: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 单位的情况,采用抽样审计等方法,对其经营活动及内 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
《新准则》第七条解读
新老《准则》相对照: 《新准则》在“职业道德”、“职业谨 慎”方面的措辞力求更加准确恰当。 简而言之: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 诚信正直、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践行保 密。
第二章 一般准则
新: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 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保持 和提高。 (这条讲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后续教 育。) 老: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 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 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与原审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中关于审计报告的规范内容更加系统和完整,进一步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在最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直接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的准则有3个,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另外,在其他相关审计准则中,还就涉及审计报告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规范。
笔者认为,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中涉及审计报告的规定内容有了较大的调整,显得更加系统和完整,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
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根据原准则的规定,审计报告包括四种类型,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新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要素进行了调整,并将审计报告划分为标准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类。
标准审计报告是指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样的划分在便于准则表述的同时,严格限定了标准审计报告的范畴,强调除了可能附加强调事项段以外,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能附加说明段和任何修饰性用语,更加规范了审计意见的表述。
有一点需要说明,1501号审计准则在解释标准审计报告时提到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但1502号审计准则指出:“本准则所称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也就是说,1502号审计准则在解释非标准审计报告时并未将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在内,也未对这一审计报告加以解释。
对这种审计报告,国际审计准则700号修订《对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的要求是:“一些标准、法律或审判中的惯例可能要求或允许注册会计师对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或审计报告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解读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解读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全球化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和复杂。
为了更好地引领和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2023年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
本文将针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的重要内容和影响。
1. 背景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演变和内部审计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原有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2.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的重要内容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中,最重要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职责、方法、尺度以及内部审计师个人素养的要求等方面的调整。
2.1 定位和职责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强调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是评估和改善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过程。
修订还强调了内部审计在支持和完善企业经营、控制和治理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2.2 方法和尺度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法和尺度作出了相应调整。
修订强调了内部审计工作应当以风险为导向,采取多元化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等,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审计需求。
2.3 内部审计师个人素养要求修订还对内部审计师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内部审计师应当具备广泛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3.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的影响内部审计基本准则2023年修订的实施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修订将引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更加注重风险导向,更加注重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的支持作用。
修订将促使企业加强对内部审计师的培训和素养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要求。
解读新审计报告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概览
解读新审计报告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概览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均遭到重创。
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除了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外也在反思金融危机中审计的不足,探讨如何改革现行审计制度,探讨如何改革现行审计制度,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时效性,以进一步发挥注册会计师在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中的作用,审计报告的改革应运而生。
2015年初,国际审计及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发布新制定和修订的审计报告系列准则,改革现行审计报告模式,增加审计报告要素,丰富审计报告内容。
我国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借鉴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中注协对审计报告相关准则做出修订。
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24号)。
新审计报告准则一改现行审计报告模式在格式、要素和内容上的标准化,及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含量低、相关性差,通过增加关键审计事项,修改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措辞,强化注册会计师对持续经营、其他信息、独立性的关注,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增强了审计报告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并强化注册会计师与审计相关的责任。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重大变革预期一方面将弥合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与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期望差距”,降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的审计执业带来极大的挑战。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即组织事务所人员学习、研究与探讨,现将部分学习研究成果整理为系列专题,供感兴趣的同仁参考。
本期首先推出致同研究之“新审计报告准则”系列(一):新审计报告准则概览,其他内容我们也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敬请各位关注。
一、新审计报告准则的修订背景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保持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以财会〔2016〕24号文件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报告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是指2019年新修订的《企业财务报告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协)发布。
新准则主要针对宏观经济背景和企业财务报告审计实践的变化,对审计报告的内容、格式和披露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准确性和对风险的揭示能力。
新准则在审计报告的起草和表述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和要求,包括:
1. 强调审计目标的清晰表述。
新准则要求审计报告明确表述审计目标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进行审计,以便使报告的受众能够理解审计工作的目标和范围。
2. 强调标注审计应注意事项。
新准则要求审计报告明确标注审计报告中的重要事项,如关键审计风险、审计信息的基础和不确定性等,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报告和相关审计意见的内涵。
3. 强调审计报告应包含的要素。
新准则要求审计报告应包含的要素包括审计意见、审计对象和审计基准,同时还要求对审计的验证工作和资料来源进行清晰表述,以便读者了解审计的可靠性和证据的可信度。
新准则的发布,旨在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信任和依赖,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财务报告审计制度。
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
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旨在提高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
以下是对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的简要概述:1. 增强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强调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是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作用,积极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并为内部审计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不受任何外部干扰和影响,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审计结论和建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 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强调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重审计结果的应用和转化,将审计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推动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4. 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认为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深入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特点,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和方案,为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对于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施新全球内部审计准则的过程中,组织应该注重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组织应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新审计报告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 2016年12⽉23⽇,财政部印发《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报告,是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使⽤者沟通所审计事项的主要⼿段,对增强财务信息的可信性起着⾄关重要的作⽤。
现⾏审计报告具有格式统⼀、要素⼀致、内容简洁、意见明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不⾼的缺陷,与财务报表使⽤者的期望存在⼀定差距。
2008年全球⾦融危机发⽣后,国际上对提⾼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呼声⽇趋强烈。
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修订发布了新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在改进审计报告模式、增加审计报告要素、丰富审计报告内容等⽅⾯作出了重⼤改进。
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改⾰与发展,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提出更⾼的要求,期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更⾼的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为顺应市场各⽅的需求,体现审计准则持续趋同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借鉴国际审计报告改⾰的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启动了审计报告准则的改⾰修订⼯作。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起草、论证和⼴泛征求意见,新审计报告准则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审议通过,财政部批准发布。
本次发布的12项审计准则,最为核⼼的1项是新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的个性化信息。
其中,要求注册会计师说明某事项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针对该事项是如何实施审计⼯作的。
该准则仅适⽤于上市实体的审计业务。
除该准则外,“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与治理层的沟通”、“持续经营”、“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等6项准则属于作出实质性修订的准则,另外5项准则属于为保持审计准则体系的内在⼀致性⽽作出相应⽂字调整的`准则,这11项准则中,有的条款是仅对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有的条款是对所有被审计单位(包括上市实体和⾮上市实体)审计业务的规定。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特点与对审计实务的影响
新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先进审计理念及其 运用要求
3.改进了审计业务流程,增强了审计程序的实 施效果。原模型把审计流程分4块:(1)了解被审 计单位情况(主要为评估固有风险);(2)了解内 控;(3)(必要时)控制测试(均为评估控制风险); (4)实质性测试(为降低检查风险)。而新模型把 流程分为3块:(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 括内部控制(目的是评估报表层和认定层重大错 报风险),本块称为“风险评估程序”;(2)(必 要时)控制测试(目的是为了测试内控在防止、发 现和纠正认定层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 重新评估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3)实质性程序 (目的是发现认定层重大错报,降低检查风险)。
新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先进审计理念及其 运用要求
1.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并规定识别 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要 求CPA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适当地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不能未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或像以 往简单设定固有和控制风险为最高水平那样假定 重大错报风险为100%,就直接盲目实施实质性 程序。因为不弄清重大错报风险可能发生在哪里 就实施程序,往往查不出重大错报。新的风险准 则及模型力主的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最 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低水平的最新风险 导向审计理念,也是对有些会计公司曾实行的以 评估客户经营风险为起点和重心的风险导向审计 法的校正。
新审计风险模型下的先进审计理念及其 运用要求
2.新的风险模型强调要求CPA区分财务报表层和认定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然后再针对评估出的不同层的重大错 报风险,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分别确定拟采取的总体应对措 施和设计、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合力将审计风险降至 可接受的低水平。还强调评估的财务报表层重大错报风险 及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 审计方案具有重大影响。而原有的风险准则和模型尽管也 提到要评估财务报表层的固有风险,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要 针对其采取总体应对措施,也没有强调评估的报表层错报 风险对认定层总体审计方案的重大影响。这容易导致不重 视对报表层错报风险的评估,忽视在报表层运用风险模型, 割裂报表层和认定层错报风险间的联系,难以发挥风险模 型的效用。
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8号令公布
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8号令公布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8号令公布明年1月1日起施行(中新网9月8日电)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日前签署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据悉,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于今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
新的审计准则包括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则,共七章。
审计准则对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作了系统规范,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适用于审计机关开展的各项审计业务。
审计准则的修订和颁布,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中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又一件大事,是完善中国审计法律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第三章审计计划第四章审计实施第一节审计实施方案第二节审计证据第三节审计记录第四节重大违法行为检查第五章审计报告第一节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第二节审计报告的编审第三节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第四节审计结果公布第五节审计整改检查第六章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2-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第三条本准则中使用“应当”、“不得”词汇的条款为约束性条款,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
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工作的影响
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工作的影响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进行审计后所做出的结论和意见的文书,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为提高审计质量和适应市场需求,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于2015年颁布了新一轮的审计报告准则,该准则从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审计报告的信任特征等方面对审计报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工作的影响。
一是内容丰富与精准度的提升。
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在报告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如重大审计事项、重大风险等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审计报告。
该准则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准确的判断,使报告更加精准。
这种内容丰富与精准度的提升让用户获得了更多的有用信息,减少了对其他信息的依赖,提高了审计报告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二是报告可读性和易懂性的增强。
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报告格式更加清晰易读,避免使用过多技术术语和复杂的语言,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准则还鼓励审计师使用可视化工具来展示审计结论和意见,进一步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易懂性。
这对于提高报告的有效传达效果和用户的满意度有着积极影响。
三是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的加强。
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对相关审计事项进行更加全面和透明的披露,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准则还规定审计师需对存在重大风险或不确定性的情况进行特别的披露,增加了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是对审计师责任的强化。
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审计师对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更大的责任。
审计师需对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负责,并对发现重大事项进行特别揭示。
这种责任的强化使审计师更加严谨和慎重地开展审计工作,提高了报告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内容丰富与精准度的提升、报告可读性和易懂性的增强、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的加强以及对审计师责任的强化,都为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审计师职业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审计准则
新审计准则新审计准则是指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该准则于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审计准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审计准则的意义新审计准则是我国审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审计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推动我国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专业性,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新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基本原则、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报告等。
1. 审计基本原则审计基本原则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公正性、独立性、保密性、专业性等五个方面。
其中,真实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的审计,公正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事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审计,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不受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和影响,保密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保密,专业性是指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有效的审计工作。
2. 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程序和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采用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调查、审计测试等。
其中,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适合的审计计划,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查阅文件、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等方式获得的证据,审计风险评估是指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审计调查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审计测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测试,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审计准则的认识
发表时间:2013-04-25T15:43:04.71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2月供稿作者:张增升[导读] 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张增升
一、对审计准则新内容的理解
由于经济社会和审计环境的发展变化,新修订的审计准则立足于中国国家审计实践,增加了绩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整改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扩大了绩效审计的内涵和外延。
新审计准则在第六条中指出要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工作目标,同时解释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过去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及其他公共资源所达到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意味着政府业绩评价机制已从单纯的唯GDP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等综合科学发展转变。
而绩效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活动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包括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评价。
开展绩效审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今后效益审计将成为审计工作重中之重。
新审计准则紧跟新形势,丰富了效益审计内容,为绩效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做出客观真实的审计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增加了信息系统有关的内容。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环境相对于纸质账簿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新审计准则作出了明确规定,增加了信息系统审计有关的内容。
包括: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包括了对信息技术方面整体胜任能力的要求;审计人员要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并从从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方面了解信息系统控制情况;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时,要关注信息系统设计缺陷;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包括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审计人员获取的电子审计证据包括与信息系统控制相关的配置参数、反映交易记录的电子数据等;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或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当责成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信息系统审计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信息系统审计已日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重视。
但由于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标准,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而新审计准则为在审计工作中如何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指明了方向。
二、新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审计准则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
在新准则颁布实施后,我们在审计实践中积极贯彻执行,尤其是对新增内容加以重点关注。
实践表明新审计准则对于保证审计项目质量,拓宽审计人员思路,创新审计方法有积极的作用。
如在2011年上半年开展的某街道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组将绩效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中,通过实地观察、统合分析,重点关注街道城市管理、社区民生等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作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的重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成效。
又如下半年开展的我区某乡镇医院绩效审计中,审计组不仅对医院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率、偿债能力等医院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效等社会效益情况进行了深入审计。
三、以新准则为方向指引,提升个人素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新形势,社会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时代要求和现实诉求。
而这一切,最后必将落实到每一名审计人员身上。
作为全国成千上万审计工作者的一员,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首先要在思维方式上有所创新,破除专注微观、就事论事的思维定式,树立从宏观着眼、胸怀全局、善于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信息化时代需要人们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思维,它有助于人们在获取、控制、运用信息方面做出正确的抉择。
对审计人员而言,信息化思维方式是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基础。
其次在审计方法上,要破除盲人摸象、凭经验查账的落后习惯,树立总体把握、系统分析的审计模式,炼就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评判能力、大局把握能力;注重揭示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完善制度和机制方面提针对性建议。
第三要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信息的时代、竞争的时代。
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形势,把握不了发展趋势,驾驭不住审计工作的大局。
因此,除掌握必要的会计审计专业技能,还必须学习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和审计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