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合集下载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指的是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心理过程或行为表现。

它涵盖了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和外部的行为表现,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体现。

心理现象的定义涉及以下方面:
1. 思维过程:包括感知、认知、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

比如,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和对信息的加工。

2. 情感体验:涉及情绪、情感、喜怒哀乐等内在情绪体验,以及情绪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例如,愤怒、快乐、焦虑等情绪体验。

3. 行为表现:包括言语、行动、交流方式等外部行为,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比如,语言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等。

4. 心理发展和变化:描述个体在不同阶段或情境下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变化。

比如,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青少年期的情感变化等。

5. 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对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心理学通过研究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心理现象是人类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的表现,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为心理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心理和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和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和心理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参考如下:心理和心理学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心理是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心理学则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心理和心理学的定义和概念入手,详细探讨心理和心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和个体心理状态的调节。

心理学作为研究和了解个体心理的学科,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身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进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定义和概述心理和心理学的含义和内涵。

其次,我们将探讨心理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读者提供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然后,我们将探讨心理和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教育、医疗、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等领域。

最后,我们将总结心理和心理学的紧密联系以及心理学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心理和心理学的探讨,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心理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心理学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心理学领域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通过清晰的大纲和目录,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每个章节的主题。

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心理与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心理和心理学的关系进行概述,介绍心理和心理学的基本定义和概念。

接着会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心理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最后,引言部分将会对全文做一个总结,展望后续章节的内容。

正文部分将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心理的定义和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和概念、心理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 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 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 是牺发现自己 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 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 “预测未来 发展的测验”,随机抽取出学生名单然后以“权威性的谎言” 暗示教师那些学生都存在“优异发展可能”。8个月后再次智能 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 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 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 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习得性无助试验
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 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且不可控制的电击,当狗 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 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 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 等等,这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 种无助感。 这个试验告诉人们,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 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 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 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心理 学效应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 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 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 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 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 的,就不能糊涂。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1. 情感不稳定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个人情绪不稳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沮丧,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情感不稳定。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过度敏感,自卑心理或恐惧心理等因素引起的。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措施,比如与朋友、家人、心理医生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以调节情绪。

2. 学习失误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记忆失败,对知识点掌握不深,做题出错等现象。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缺乏学习热情等原因引起的。

患者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学习策略,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积极参与、利用记忆技巧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比如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家庭关系等。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沟通不畅、信任问题、互相理解欠缺等原因所导致的。

在应对这种问题时,要学会倾听、理解和沟通,认识到彼此间存在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4. 心理压力大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学习、工作、家庭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当压力过大时,会引发各种身心问题,如失眠、食欲减退、情绪不稳定等。

在积极的面对压力的同时,也需要采用一些缓解压力的措施,如身体运动、音乐疗法、健康饮食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5. 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表现为消极、低自尊心、沮丧等。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患者经历了一些创伤、挫折、困境等问题所导致的。

治疗抑郁症状的方法,有心理上的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总之,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种种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尽管做出积极的面对是应该的,但同时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为(行为不同于‎心理又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是‎通过心理中‎介起作用的‎。

其次,个体的心理‎又常常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指能被个‎体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非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四个方面。

个体心理:(indiv‎idual‎mind)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分为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四方面紧密‎联系。

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相互作用的‎。

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自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第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紧密联系的‎。

是介于流动‎的心理过程‎与稳固的心‎理特征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动力(menta‎l motiv‎ity)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es)指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能贮存在人‎的头脑之中‎,并能在需要‎时再现出来‎)、思维(通过已有知‎识经验的加‎工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言语。

个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室紧密‎联系,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首认知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个体的兴趣‎和意志也影‎响着认知活‎动。

情绪和意志‎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生活中的心理学现象

鳄鱼法则
鳄鱼法则: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 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 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 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 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 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青蛙现象
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 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 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 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 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 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 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 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 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 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木板。
木桶理论在于解决问题时要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圣经 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 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 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 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 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鲶鱼效应
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 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 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 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 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 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 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 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 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心理学5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50个常见的心理效应

50个常见的心理现象1、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在群体中个体会因为群体他人的影响使得责任感变弱,面对责任或困难往往会退缩的现象。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基于对方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出发,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其他品质。

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4、维特效应类似情绪流感”,常见的自杀模仿现象,指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

5、刻板效应指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6、羊群效应指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7、损失厌恶效应即相比于获取,人们对失去带来的损失更加敏感8、酸葡萄效应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是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9、甜柠檬效应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会提高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10、巴纳姆效应也就星座效应,指个体有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的倾向. 11、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12、南风效应指人际交往中,温暖胜于严寒。

13、北风效应比喻以强硬的手段迫使别人听从自己的命令,结果往往事得其反。

14、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15、首因效应指之前获得信息比最近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如第一印象16宽大效应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17、霍桑效应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18、结伴效应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参加导致效率变化,如和尚的故事19、马太效应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20出丑效应人们更倾向于喜欢聪明但有小缺点的人21、超限效应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指刺激过多。

22、贴标签效应当个体被贴上标签时,会自发作出自我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23、登门槛效应指个体接受一个小要求后,为了维持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24、鲍鱼效应通过个体介入刺激竞争的产生的现象.25黑羊效应是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冷眼旁观的诡谲现象26、锐化效应指人们的价值如果在知觉对象前被激活,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对知觉有促进作用27、禁果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去尝试28、左位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数字大小的判断会受到多位数中最左侧数位的影响。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学现象。

从小到大,我们的思维、情绪、行为都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并进行心理分析。

一、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当个体的信念、行为、态度与其价值观产生冲突时所产生的不适感。

例如,当我们购买了一款昂贵的商品,但却发现其实际效用并不如预期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引起个体内部的不安,导致情绪上的困扰。

心理分析:认知失调是因为我们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产生不一致所引起的心理状态。

为了减轻这种失调,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评估自己的期望值,或者寻找替代性的满足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认知。

二、信息过载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的传递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常常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中。

当我们面临过多信息的时候,会感到疲惫、困惑,难以正确处理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过载。

心理分析:信息过载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有限,无法同时处理大量的信息。

为了减轻信息过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学会筛选信息、利用时间管理技巧,确保关注重要的信息,不被琐碎的信息干扰。

三、选择困难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选择并不容易,他们会陷入选择困难症。

当面临太多的选项时,他们会感到不安、犹豫不决,甚至选择恐惧症。

心理分析:选择困难症是因为我们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害怕后悔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为了解决选择困难症,我们可以先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排列出优先级,然后按照自己的优先级进行选择,避免陷入无休止的纠结中。

四、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在集体环境中,个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受到集体影响的现象。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群体中时,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会受到群体的塑造和影响,我们可能会采取与自己个体思维不同的行动。

心理分析:群体心理是因为我们作为社会动物,我们都希望被接纳和认同,因此我们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为了避免群体心理对我们的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思考,独立思考,不盲从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一、关于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意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是直接作用、个别属性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分析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是直接作用、整体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注意的集中性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特征是过去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够识别的记忆过程。

重现又叫再现或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而能够把它回忆出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

意志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

需要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二、关于种类:依据注意的对象处于个体内部和外部世界划分为内部注意、外部注意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有无目的性及需要意志努力的程度划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根据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根据分析器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则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这些可纳入外部感觉,还有反映机体本身状态的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这些属于内部感觉。

联觉又叫通感;或叫感觉挪移。

是指不同的感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联系,彼此合作,形成统一的独创性的共同感觉。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一)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一)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一)引言概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关注个体的内心活动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心理学涉及广泛的领域,包括认知、发展、社会和临床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一些主要心理现象,并深入探讨每个现象的相关内容。

正文:1. 感知与知觉- 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受- 知觉的构建:感知、选择、组织和解释信息的过程- 错觉: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的误判现象2. 学习与记忆- 经典条件作用:通过条件刺激建立关联的学习过程- 操作条件作用:基于奖励和惩罚,以增加或减少特定行为的学习过程- 人类记忆系统: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遗忘现象:遗忘的原因和遗忘曲线3. 情绪与情感- 基本情绪:喜、怒、哀、乐、惊等人类共有的情绪- 情感调节:情绪表达、调节和情绪智力的发展- 情绪与心理健康: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与心理疾病的关系4. 人格与个体差异- 人格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不同的人格解释模型- 人格发展: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个体差异: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对个体行为和思维的影响5.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社会影响:从他人和社会环境中获取的信息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团队合作与领导:团队协作、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总结:心理学研究了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广泛领域。

本文介绍了心理学中的一些主要心理现象,包括感知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情绪与情感、人格与个体差异以及社会心理学等。

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心理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并为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精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精要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精要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内容涉及到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教学方法、评价与改进等方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理论、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包括四个基本概念: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和心理发展。

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内心经验,心理过程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智活动过程,心理结构是指心理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能力和特点的总和,心理发展则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心理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是指研究人的心理能力和特点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作用下的发展轨迹和规律的学说。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潜意识和冲动的影响,个体的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解决内心冲突来实现。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逐渐成熟和发展,通过适应不同的认知环境来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3.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而形成的,个体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知、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在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时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研究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四、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个体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科学。

其中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个体通过与环境的刺激和反馈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2.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通过构建知识结构和解决认知冲突来促进学习的发展。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三、意识及其特征
(一)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积极主 动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是人所 特有的心理现象。
(二)意识的基本特征
意识的基本特征
1. 意识的自觉性。
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能够 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 关系,并能够对自身的反映活动产生相应的 认识和评价。
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
2.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消除各种唯心
主义思想的影响。
3.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其它邻近学科。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 有重要意义。
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科学研究中应用 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几乎从事任何研究都离 不开观察法。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以免 出现遗漏;
其次,应力求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避免主观性;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第三,要反复多次地进行系统观察,以获得 全面翔实的资料;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 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 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 经验总结法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
1.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 和计划,同被试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 法。
2. 意识的目的性。
是指人们不但在行动之前知道干什么, 而且知道自己的行动将要取得的结果。
意识的基本特征
3. 意识的能动性。

心理学的166个现象大全

心理学的166个现象大全

心理学的166个现象大全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有趣和重要的现象被探索和解释。

下面是一份关于心理学中166个有趣现象的大全:1. 心理条件反射2. 短期记忆的容量限制3. 锚定效应4. 近似价值效应5. 选择遗忘6. 臆听的记忆效应7. 情绪传染8. 社会认知失调9. 遗忘曲线10. 多因素理论11. 被动依从12. 潜意识的影响13. 条件回避研究14. 结构感知15. 代入思考16. 自我效能感17. 情感智力18. 智力瓶颈效应19. 被动暴露效应20. 情感支持21. 共生态性恋爱22. 被动影响23. 自动联结24. 同化效应25. 分解范式26. 外在激励27. 反转研究28. 分组效应29. 平均主义30. 非经验感知31. 预期偏差32. 从众行为33. 社会几何图形效应34. 组均编辑效应35. 多通道记忆36. 心灵感应37. 策略描述效应38. 平均主义39. 作者效应40. 多形态表现41. 明线效应42. 情感传达43. 社会作用模型44. 分割效应45. 目标替代效应46. 非当前决策效应47. 集体行动48. 启发式计算49. 爱情脑50. 字模块效应51. 多层次建构52. 心理距离53. 集体认知54. 情境特定性55. 理解压力56. 美学偏好57. 首字母效应58. 主观幸福感59. 心理延迟效应60. 语言早熟61. 注意偏差62. 流行审美63. 高效选择64. 情绪转义65. 打断效应66. 自动化过程67. 小众审美68. 社交跨软件69. 差异咀嚼效应70. 预期效应71. 突出效应72. 自我生成效应73. 回忆歪曲74. 音乐心理学75. 安全感文化76. 情绪调节77. 行为迷因78. 均衡理论79. 阿特金森和沙尼特效应80. 数字时代81. 相似效应82. 巨人效应83. 心理护航84. 辨别变基85. 自我确认86. 想象引导87. 心理干预88. 社会互动89. 拷贝微汽化90. 心理警觉91. 自我知觉92. 领导力心态93. 社会心理学94. 人际认知95. 文化心理学96. 心理疲劳97. 认知复位98. 回忆重演99. 粉丝心理学100. 情绪智能101. 孤独感102. 刻板印象103. 分配公正104. 社交比较105. 自尊心106. 情感调节107. 儿童心理学108. 心理障碍109. 预期违背110. 多属性决策111. 相对风险偏好112. 多元感知113. 性别心理学114. 非语言沟通115. 情绪察觉116. 自发思维117. 期望管理118. 社会对比119. 心理困境120. 婚姻心理学121. 决策框架122. 心理建设123. 认知失调124. 对等原则125. 小组决策126. 文化与认知127. 精神创伤128. 决策赛局129. 幻觉矫正130. 起点效应131. 情感早期132. 自我认同133. 社会心智134. 认知重建135. 双层建构主义136. 认知抑制137. 现实偏差138. 地理心理学139. 心理健康140. 双边既得利益141. 虚假回忆142. 友谊心理学143. 组织行为144. 实验室心理学145. 心理投射146. 觉察过程147. 空间认知148. 批判感知149. 自我控制150. 社群心理学151. 瞄标效应152. 反应偏颇153. 视觉幻觉154. 思维固定155. 伴侣心理学156. 认知修复157. 创造性思维158. 非自发行为159. 知觉输入160. 心理抱怨161. 人际交往162. 行为难以预测163. 图像记忆164. 决策推迟165. 心理社会166. 社会认知以上是166个心理学中的有趣现象的大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能动反映。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4、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又称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又称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它的两个条件: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的。

)5、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人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5-9个组块)、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6、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

其中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最多。

7、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的整体的反映。

8、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事物的特性)或者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9、错觉是指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

10、感觉现象:感觉后象——刺激停止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未停止,继续了一段很短的时间。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原理。

感觉适应——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是,人对刺激个感觉能力发生变化。

厕所里呆久了就不觉得臭了感觉对比: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感觉发生变化。

喝过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都觉得是甜的。

11、知觉的基本特征:意义性、完整性、选择性、恒常性。

12、知觉的意义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

如一个知觉现象出现时,我们总倾向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将其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

13、知觉的完整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集中为一个整体。

如人的画像,无论大小如何变,只要线条的比例不变,看上去总是像这个人的。

1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心理学

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的分类:1)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划分,可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从心理的意识性维度上划分,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心理过程: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情认识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等3、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它应该是跨于二者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4、心理的本质: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只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而已。

心理的出现是与物质的进化,尤其是与生物机体的神经系统的发展分不开的。

5、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通过大脑的活动对客现事物所作的主观、能动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它是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6、案例:全班同学听一位教师讲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不一样?为什么?分析:虽然同听一位教师的课,各人的理解、收获和体会不会一样。

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7、感觉的意义: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

8、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感觉的代偿作用:某一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的现象。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知觉的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10、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来分类: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语义记忆根据是否需要意识提取来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根据记忆编码方式不同、贮存时间不同来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

生活中常见心理学现象及心理分析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领域,我们的思维、情绪以及行为都受到心理学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本文将就这些现象进行心理分析。

一、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在面对心理压力和不适应环境时常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回避、否认、压抑和投射等。

比如,在面对一次失败时,有的人会选择回避失败的事实,逃离现实;有的人会否认失败的存在,找各种借口来解释;有的人会通过压抑自己的情绪来掩饰失败的伤痛;还有的人会将自身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投射自己的不满情绪。

这些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但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

二、焦虑与压力焦虑和压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而且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

焦虑是指对未来的担忧、不安和恐惧感,而压力是指由外界环境或内部因素造成的身心负担。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都很容易导致焦虑和压力。

当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比如积极的思维、放松训练、寻求社会支持等,以减轻焦虑和压力的影响。

三、认知偏差人的认知经常受到一些偏差的影响,使我们对外界事物产生误解。

常见的认知偏差有选择性注意、过度概括和心理投射等。

选择性注意是指我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过度概括是指我们会根据个别的经历或观察来推断普遍规律,以为某个事物的特例适用于所有情况。

心理投射是指我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推断给他人。

这些认知偏差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知,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尽量避免这些偏差的影响。

四、团队合作与领导力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在工作场所尤为重要。

在团队中,有的人可能表现出合作、沟通和协调能力,而有的人可能更倾向于独立和竞争。

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个体的心理特点,比如个体对权力的需求、对成就的追求、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等。

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1、心理过程: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1认识过程:接受、加工、贮存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一定的态度并产生某种主观体验,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等。

3意志过程:有意识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

2、人格1人格倾向性: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观点、信念等。

这些内部倾向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程度组织自己的行动,并对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2人格特征:表现一个人稳定的典型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3自我意识系统: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对自己本身的一种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

三、心理的发生发展(具体过程见课本)反应性: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所有物质都有。

反映性感应性:感应性是有机体对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的反应能力。

所有生命都有。

感受性:感受性是比感应性更复杂、更高级的反应能力,不仅能对那些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进行反应,而且对没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也能以一定的方式加以应答。

四、动物心理的发展1、感觉阶段:动物心理发展过程的最初阶段。

动物能形成对刺激的个别属性稳定的反应。

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基本属于感觉阶段。

2、知觉阶段: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低等脊椎动物后,出现了新的反应形式。

这个发展阶段的动物已经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和脑,使得他们能够将刺激的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作整体性的反应。

3、思维萌芽阶段:是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阶段。

高等脊椎动物如类人猿的神经系统高的发展,能够对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

动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生物体适应外界生活环境变化的结果。

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而心理现象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得动物神经系统和心理现象相互影响,不断发展,促进了生物体的进化,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无穷的客观生活环境。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额叶语言觉,颞叶听觉,顶叶运动觉,枕叶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①来自古代哲学,②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魏太默。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感觉的适应⑴“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⑵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⑶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⑷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⑸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⑹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⑺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⑻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⑼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①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②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差别感觉阈限: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3、思维:是人脑以间接地,概括的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4、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二)2024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二)2024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二)引言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广泛而复杂的现象和内容。

本文将通过五个大点来阐述什么是心理学及其研究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大点:感觉与知觉1. 感觉的定义和作用:感觉是人们通过感官器官感知外部环境的过程,它提供了对世界的直接而原始的认识。

2. 知觉的定义和过程:知觉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理解和加工过程,它涉及注意、选择、组织和解释等各个层面。

3.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二者相互依存。

第二大点:思维与学习1. 思维的定义和特点:思维是人类在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时的一种心理过程,它包括推理、判断、解释和想象等不同形式。

2. 学习的定义和类型:学习是人们通过经验和实践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可以分为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和认知学习等不同类型。

3. 思维与学习的关系:思维是学习的产物,并且学习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第三大点:情绪与动机1. 情绪的定义和分类:情绪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种类。

2. 动机的定义和类型:动机是人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等不同类型。

3. 情绪与动机的关系:情绪和动机相互影响,情绪可以激发动机并影响行为选择。

第四大点:人格与自我1. 人格的定义和特征:人格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点,具有独特性和一致性。

2. 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人们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具有意识和自主性的过程,它在个体成长中逐渐形成。

3. 人格与自我的关系:人格塑造自我,自我影响人格的形成和表现。

第五大点:人际关系与社会心理1. 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个体和他人之间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具有重要影响。

2. 社会认知的形成和作用: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信息和他人行为的理解和解释,它影响个体对他人的态度、评价和行为反应。

心理学韩迎春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韩迎春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韩迎春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基础心理学广义上是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狭义的是指普通心理学(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认知: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2、人格(个性):需求和动机(倾向性动态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特征静态的)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需要: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需的客观条件的反应;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需要就变成了动机。

有了动机才可能去行动。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气质: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三、心理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这一认识得到了人们生活经验,临床事实,心理发生、发展过程,脑解剖和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心理是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是有能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形象,概念,体验。

心理支配行为,行为表现心理,按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行为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 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倾向性
2、2个、性个心性理心特理征特征
1(、2个)人性格倾向性
需要气需质要 动机认兴知趣风格 兴趣自动我机概念 信念信念 理想 价值观 人生观 世界观
(1)能(力1)能力
一般能一力般能力
特殊能特力殊能力
(2)气质
速度 强度 稳定性
LOGO
LOGO
心理学(psychology),最早是由 希腊语中的psyche(灵魂)和 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
“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
LOGO
心理学(psychology),就是研 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学科。
LOGO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过程
• 认识过程 • 情绪、情感过程 • 意志过程
条件反射演示(资料来源:Pavlov's Dog ()
(4)教师招考必考部分
(5)认识自己、教育孩子必备知识
心理学是什么?
LOGO
几种误解 1、学了心理学就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
?
LOGO
2、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 =

纠正: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并不是心理学的全部。 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心理咨询 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闲扰,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的丰福感。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来访者有心理困扰,但没有出现严重 的心理偏差。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继承和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反射的思想,通过动物实 验,发现了高等动物和人的条件反射现象,并由此揭露了心理活动产生与脑的反 射机制,认为大脑的暂时神经联系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条件反射是心理 活动的生理基础。
巴甫洛夫(1849—1936),前苏联著 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荣获诺 贝尔生理学奖。
2、生理解剖学的发展——证实了脑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功能
例如,切除或破坏动物脑的一定部位,会引起动物某些正常行 为的丧失。在临床实践中,人们也发现,当人脑由于外伤或疾患而 遭到损伤时,其正常的心理活动就会部分甚至全部失调和改变。例 如,枕叶受到损伤,视觉就会失常;额叶某些部位受到损伤,就不 能很好的根据言语信号来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
(3)性格
内向 外向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 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 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个性心理特征体现着人的心理的鲜明的差异性。
LOGO
二、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 (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四)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情绪情感和意志 产生的基础,没有人的认识活动,人既不会产生情绪情 感,也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情绪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 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 有调控作用。
(二)个性心理
小学儿童发展心理学
1、为什么学习这样的一门课程? 2、对于心理学的认识:心理学是什么?
1、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一门课程?
(1)师范类专业必修课: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数学教育专业
综合一:心理学、教育
(2)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必备学科 学、高等代数;
综合二:数学史、概率
(3)师范类专升本必考科目
与统计、数学分析 公共课:计算机、英语
反射按照起源可以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 如新生儿生来就会吸吮、会游泳,就属于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容易变化的反射。当无条件反射与某种 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后,无关刺激获得信号的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 就表明一个最初级的条件反射形成了。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还 可以建立更复杂的条件反射。
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 • 个性心理特征
LOGO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 感知 • 记忆 • 想象 • 思维
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 体验
•喜 •怒 •哀 •惧
决策付诸行动的心理
• 采取决定 • 执行决定
认识 过程
情感 过程
意志 过程
LOGO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现代科学证明:心理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 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 人漫长岁月的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认识
人在醉酒、做药物麻醉或是脑受损伤时,心脏几乎无变化,人 的心理却不正常了,这主要是人的神经系统或是人脑发生了变化。
3、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条件反射学说的建立,使心理的生理 机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反射的概念最初是在17世纪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提出来的。 反射是指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例如,手脚被灼烫或 针刺时会立刻缩回,这种反应活动叫做反射。
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把反射的概念推广到脑的全部活动, 这对于科学的阐明心理活动的发生是一个飞跃,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
LOGO
3、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
研究
心理学

纠正:这种观点是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混淆了。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 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作对象 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精神科医生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 使用药物,而且还必须要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与精神病学家不同,虽然 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
LOGO
LOGO
第一章 绪论
LOGO
第一节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 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古希腊人首先系统地考虑了重要的心理学问题。 1879年德国人冯特Hale Waihona Puke 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才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