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调查及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对策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救治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科室。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较弱,常常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和对策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护患者的生命十分重要。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1.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等。
细菌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医疗设备等途径进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2.病毒感染:病毒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等途径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念珠菌(Candida)和黏霉菌(Aspergillus)等常见真菌。
真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进入下呼吸道,感染机会较细菌和病毒相对较低,但病情一般较重。
1.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和访客进入病房前,应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要求医护人员经常洗手或使用洗手液,避免交叉感染。
2.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定期消毒:定期对病房内的设备、家具、门把手等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4.创口和呼吸道的护理:养成良好的创口和呼吸道护理习惯,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支气管插管等器械,减少感染的机会。
5.病房通风: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及时清洗空调和其他通风设备,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
6.定期检测:定期对病房内的患者进行病原体的监测,及时发现感染,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总之,重症监护病房是免疫力较弱的患者集中救治的特殊区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和对策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通过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消毒、创口和呼吸道护理、病房通风以及定期检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专家述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挑战与解决策略胡晏宁,鲁炳怀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18YFC1200100,2018YFC1200102%作者单位:100871北京,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胡晏宁,鲁炳怀);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鲁炳怀)作者简介:胡晏宁(199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学研究。
E-mail:1102640458@通讯作者:鲁炳怀(1972-%,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原学诊断,耐药机制(E-mail:zs25041@鲁炳怀,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大医学部教授,北大医学部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微生物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常委,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第二届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委员会委员(ChiCAST)。
研究方向: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原学诊断,耐药机制,呼吸道感染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主要从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与致病机制的研究。
主持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
发表SCI收录文章近30篇。
[摘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成人和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病原体的诊断非常重要,并且是难点问题。
现行的临床病原学检测的方法中,传统方法包括涂片染色镜检法、抗原检测法、培养法等。
对于阳性的培养物还可以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COF MS%进行菌种鉴定。
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多重PCR)实时定量PCR等和宏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
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有望成为帮助指导靶向治疗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组测序[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806(2021)01-0008-05dol:10.3969/j.Csn.1674-3806.2021.01.02Challenget and solution strategiet foe diagnosis of microbial patiogent of respiratory trad infectiont HUYan-ning,LU Bing-huai.Peking University Chia-Japan FriendsOip School op Clinical Medicino,Beijing100871,China+Abstract]Respirator tract infections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moAidity and moAalCy in adults and childrenworldwide.The diagnosis of microbial pathooens of respirator tract infections is vet important and chaVenging.Among the current clinical pathooen detection methods,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nclude smear staining and microscopicexamination,antigen detection,culture,etc.Mah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hme-of-C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COF MS)can also be used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c—positive cultures.In recent years,molecular bio-10X1011detection methods have developed rapidly,including comm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multiple-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and metagenomico nea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technology.Rapid andpoint-of-core testing(POCT)molecular methods are expected to be effective tools to help guide taraeted therapy andappropriate use of antibiotics.+Key words]Respirator tract infection;Antigen identification;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Metagenomic sequencing人体的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感染病原学类别非下呼吸道感染(Cw respirator tract infection,LRTI%常复杂,涵盖细菌、真菌、病毒,甚至寄生虫的感染。
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50例临床分析
道深部 真 菌感染 , 讨论 其临床 特点 及 治疗 。 并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5 O侧 肺 癌 患 者 , 中 按 组 织 学 分 其 类 鳞癌 2 6例 , 细 胞 癌 1 小 2例 , 癌 1 腺 0例 , 泡 癌 2 肺 例 ; 解剖 学 部 位分 类 中心 型 肺 癌 3 按 8例 , 围 型 肺 周 癌 1 2例 。 性 2 男 9例 , 性 2 例 , 均 年 龄 6 岁 ( 8 女 1 平 1 2
维普资讯
2 80
肺 癌 患 者 呼 吸道 深 部 真 菌 感 染 5 0例 临床 分 析
赵建 军 .牵 立 . 玉明 宋
( 林 大 学 第 三临 床学 院 . 林 长 春 1 0 3 ) 吉 吉 n 1 3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肺 癌 患 者 并 发 呼 吸 道 深 部 真菌 感 染 的病 因 、 断 、 诊 治疗 及 预 防 方 法 对 j 例 台 并 呼 吸 道 探 郝 0 真 菌 感 染 患 者 观 察 临 床症 状 、 征 , 过 痰 液 培 养 确诊 , 析 其 原 因 , 氟 康 唑 治 疗 . 察 疗 效 。 结 果 体 通 分 观 ∞ 例肺 癌
9 0岁 )
1 2 临床 表 现 .
5 0例患 者 有 咳 嗽 、 痰 、 闽 、 咯 胸 气
多 细 胞 真 菌 多 为 丝 状 菌 , 养 呈 丝 状 菌 落 部 真 菌 培 深 感 染 主 要 有 两 大 类 : 正 致 病 胜真 菌 和 条 件 致 病 性 真 真 菌 感 染 正 致 病 胜真 菌 发 病 呈 地 域 分 布 , 国 罕 真 我 见 。 件 致 病 性 真 菌 是 宿 主 正 常 菌 群 成 员 , 有 当 宿 条 只 主 抵 抗 力 降 低 时 才 致 病 。这 类 真 菌 包 括 : 珠 菌 、 念 隐 球 菌 、 霉菌 、 霉 菌 , 两 者为类 酵母 菌或 酵母 菌 , 曲 毛 前 后 两 者 为 丝 状 菌 。 珠 菌 种 类 很 多 , 人 有 致 病 性 的 念 对 念 珠 菌 有 8种 , 中 白 色 念 珠 菌 是 念 珠 菌 中 致 病 其 最 强 的 , 临 床 念 珠 菌 病 的 3 4 占 /。 真菌 不 但 能 侵犯 皮 肤 、 膜 、 且可 侵 犯 内脏 、 粘 而 肌 肉 和 骨 骼 . 中 呼 吸 系 统 占 首 位 。 几 年 来 随 着 广 其 近 谱 抗 生素 、 疫抑 制剂 和抗 肿瘤 药物 的 广泛应 用 , 免 『 临 床 深 部 真 菌 感 染 增 多 且 复 杂 , 医 院 感 染 中 占 重 要 在
老年肺癌患者医院内感染调查及护理
-
8 4岁 , 均 6 . 。诊 断 均符 合 19 平 96岁 97年 1 月
中华 医院感染 管 理 学会 审定 的 “ 院 感染 诊 断标 医
准 ”1。 [j
与住院比较 , P<O.1 一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 本来 自人 院 4 的住 院患 者 , 据 临床 8h后 根 症状 、 体征分别 行痰 、 咽拭子 、 中段尿 、 大便 、 、 血 伤 口分泌物 及脓 液 等 细 菌 培养 和抗 生 素 敏 感 试 验 。 主管 医师 填报 医 院 内感 染 报 表 , 主任 和 护 士 长 科
护人 员 的数 量 , 少 探 视 人 数 及 次数 , 确 需探 减 如
视 , 按 时 集 中探 视 , 尽 量 减 少 患 者 的 住 院 时 应 并 间, 以减少交 叉感 染 。病 室按 时通 风换气 , 保持 室 内空气 清新 。每 日用 消 毒 液 喷 洒 地 面 , 拭 物体 擦 表面 。加强 病房 的空 气? 毒 。治疗 室用紫外 线 照 肖 射 1h d 空气 培养 1 倜 , / , 次 止血 带 、 种管 道等 各
2 结 果
37例 住 院 老 年肺 癌 患 者 , 生 医 院 内感 染 4 发 4 2例 , 总的 院内感染 率 1 .0 2 1 %。 老 年肺 癌患者 医院 内感 染 不 同部位 的构成 比
见表 1 。
表 1 老 年 肺 癌 患 者 医 院 内 感 染 部 位 分 布
敢用力咳嗽、 咳嗽反射差 、 支气管腺体增生、 分泌 物增 多 , 膜纤 毛 功能 减退 , 瘤阻 塞支气 管亦致 粘 肿 排痰不 畅 , 细菌 容易 滋生 以及 有 意识 障碍 、 胃肠张 力 降低 和 吞咽异 常 者易发 生 误 吸等均 为下 呼吸道
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7 2 8・
塞 医堇塞恚 2 Q l 7 l! f g 2 o :  ̄g 7 期L J 0 u a l 0 f P m c t i c a I Me d i c a l T e c h I I i c n l e 8 。 J u l v 2 0 1 3 , V 0 1 . 2 0 , N o . 7
・ 7 2 9・
离 措施 , 不能 有效保 持 病室 空气 流通 和环 境卫 生势 必导 致 交叉感染 嗍 。因此 , 严格掌握 侵入性操作 的适 应证 , 注重操作
中的环节 管理 ,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各种引流管护理 , 及 时处 理引流液 , 保 持各管道 的正确 位置 , 避 免引流 液倒流 而增加
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 , 2 0 1 0 , 2 0 ( 7 ) : 9 5 6 . 9 5 7 .
『 2 ] 汤晖 , 李 俊英 , 何 晓欢 . 肺癌患者 医院感染相关危 险因素及护
义。 2 结 果
2 . 1 医院感染 的年龄与住院时间 : 监测 的 2 5 5例肺癌患者 中 男性 1 6 8例 , 女性 8 7例 。年龄 3 9 ~ 8 7岁 , 平均( 6 6 - - 1 0 ) 岁 。住 院时间 1 1 6 6 d , 平均( 3 0  ̄ 1 8 ) d 。 2 . 2 感染发生率 : 监测期间共发生医院感染 7 3例 , 医院感染 率为 2 8 . 6 %, 与 我院平均 医院感染 率 4 . 0 %相 比,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叭) , 感染例次 1 4 2例 , 感染例次率为 5 5 . 7 %, 与我 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4 . 2 %相 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1 ) 。
性菌为主 , 真菌次之 。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尤其是第 三代 头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学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学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其病因学特点对于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至关重要。
一、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学特点1、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以及颗粒物(如PM25),可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如石棉、矽尘)、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尘肺、职业性哮喘等疾病。
吸烟: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纤毛运动,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2、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常见的如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等,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病毒感染往往具有传染性,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可导致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细菌感染通常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生。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也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如支原体肺炎等。
3、过敏因素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
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导致呼吸道炎症和痉挛。
遗传因素:部分过敏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个体发生过敏的风险相对较高。
4、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累及呼吸系统,导致间质性肺炎、胸膜炎等并发症。
气道高反应性:某些个体的气道对刺激物反应性增高,容易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增加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5、其他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减弱,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基础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全身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药事组织 ・
中l 茜
C i n a a r mac e u 咖 口
2 0 1 3年 4月 2 0日 第 2 2卷第 8期
Vo 1 . 2 2 , No . 8 , Ap r i l 2 0 , 2 01 3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不 同 国家 、 不 同 医院 环 境 及标 本 量 的 多 少相 关 。
分 以二 倍 稀 释 法 测 定 细 菌 的 最 小 抑 菌 浓度 ( MI C ) , 按 照 美 国临 床 实验 室 标 准 化 委员 会 ( N C C L S ) 解 释 结 果 。
2 结 果
由 于我 国抗 生 素 的滥 用 , 导致 在进 行 药 物 敏 感性 分析 时结 果
意外后遗症 1 2例 , 高血压病 1 4例 , 冠心病 1 1 例, 糖尿病 7例 ; 经
x线 或 胸 部 C T检 查 , 均 提 示 肺 部 感 染存 在 , 表 现为 不 同程 度 的 呼 吸 道 感 染 症状 ; 均 行 痰 培养 及 药 物 敏 感 性 试验 ; 均 除 外肺 结 核 、 肺 感 染 性 肺 间质 疾 病 、 肺水肿 、 肺不张 、 肺 栓塞 、 肺 嗜 酸性 粒 细 胞 浸 润症 、 肺血管炎等 ; 均 符 合 中华 医 学 会 呼 吸病 学 分 会 医 院 获 得 性 肺 炎 的 诊 断标 准 】 。 1 . 2 标本 采 集 及 试 验 方 法 辅助患者晨起 以清水漱 口, 协 助患者咳痰至无菌容器 中, 并 由专 人 尽 快 送 至 微 生 物 实 验 室 进 行 细 菌 和 真 菌 培 养 。 6 1例 患 者 引发 各 种 感 染 , 特 别 是 肺 部感 染 。 因此 , 对 于 病 原 菌及 药 物 敏 感 性
肺癌患者化疗后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离出 2 1 0株病原 茵。其 中革 兰氏阴性杆茵 1 4 0 株, 占6 6 . 7 %; 革 兰氏阳性球 菌 3 2 株, 占1 5 . 2 %; 真茵 3 8 株, 占l 8 . 1 %。革 兰氏 阴性杆
菌 中前 3位依次为 : 大肠埃希 菌、 肺 炎克雷伯 氏茵 、 铜 绿假 单胞茵。革 兰氏阳性球 菌中前 3位为 : 金黄 色葡萄球 菌、 溶血性 葡萄球 菌、 表 皮葡萄球 菌。革 兰氏阴性杆 菌对抗生素的耐 药率高, 未发现有耐 万古霉素的葡萄球 菌。结论 林菌株 ( M R S ) 出现 率高 , 临床 医生需根据 药敏 结果合理选 用抗 生素 。 革 兰氏 阴性杆 菌是 下呼 吸道 感染 的主 要致病 茵, 其药敏结果表 明耐 药性较 高 , 真 菌是 下呼吸道感染的 第二 致病 茵 , 以 白色念 珠 茵为主 , 五 氟孢 嘧啶耐 药性较 高。耐 甲氧 西
1 4 0 s t r l a m o f G r a m —n e g a i t v e b a c i U i , o c c u p y i g n 6 6 . 7 %; 3 2 s t r a i n s o f G r a m—p o s i i t v e c o c c i , cc o u p y i g n 1 5 . 2 %; 3 8 s t r a i n s ff o u n s i ,o cc u p i y n g 1 8 .
P Y . S o n g C h u n y a n . T h e T u m o r H o s p i t a l o fL i n y i C t i y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 n c e . 西 2 7 6 0 0 1 , C h i n a .
肺癌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出 自己的感受 , 及时开导 , 主动向患者介绍病情好转 的信息 。 因此期患者害怕被冷漠 和被抛弃 , 常感到孤独 , 尤其在夜 间,
总感到死亡就要来 临, 人的关心会使患者感到安全 、 适 、 家 舒
温暖。护士应采取各 种措施减轻患者 的痛苦 , 是做好心理 这
护 理 的基 础 J 。
的发生… 。为了提高肺癌 患者的生存质量 , 我院在 日常的护
理 工 作 中 采取 了一 系 列 的有 效 措 施 , 防 和 减 少 了 呼 吸道 感 预 染 的发 生 。现 将 我 院 2 0 0 3年 1月 ~20 06年 9月 期 间资 料 完 整 的 3 2例肺 癌 患 者 ( 部 为住 院患 者 ) 并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原 1 全 合 因进 行分 析 , 将 相 应 护理 措 施 报告 如 下 。 并 1 临 床 资料 本组 32例 均 为 我 院 肿 瘤 科 和 呼 吸 科 在 20 1 03年 1月 一
易相互交叉感染。本组 因此感 染者 2 8例。 2 3 长期卧床 : . 晚期肺癌患者 由于疼痛和病情 恶化 , 以至 长 期卧床不起 , 使其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 出, 淤积肺 内引起 坠积性肺炎。本组病例 18例发生 坠积性肺炎。 3
2 4 气 道狭 窄 : 肿 增 大 , 塞 气道 , 气 管 内分 泌物 排 出受 . 癌 堵 使
注意保暖 , 以至于受凉。 32 加强病情观察 : . 密切注意体温 的变化 , 测体温 2次/ , d 发
细胞 数低 于 3X1 时 , 停止 化疗。当 白细胞数 量降至 0几 应
1 0几 时 , 要 给予 保 护 性 隔离 , ×1 既 必要 时输 入 新 鲜 全 血 或 白
细胞悬液 以提高免疫力 , 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 , 待 再进行化 疗。本组 1 2例化疗 1 周后 出现白细胞减少 , 息2周后 , 休 白细
肺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关键词 】 肺癌 ; 感染 ; 险因素 危
An l sst e d n e o s f c o s o we e p r t r r c f ci n i a i n s wi n a c r Y a y i h a g r u a t r fl o r r s ia o y ta ti e t p t t t l g c n e ANG Z u S N n o n e h u h o, U L , E Xio i g i R N a pn . S a x r vn e P o l s i l a 7 0 6 C ia h n iP o ic e p eHop t , a n 1 0 8, h n
rts f a e t w t Ⅲ 一Ⅳ s g n a c r sae a c r m l el u gc n e , e t n a c r n d a c da eae ih r h a t ns i eopi h t el g n e . c n e ,s a lln a c r c ne l gc e d a v e g r g e a a u c l c l c ru n a n h tn
1 20 6 1~ 05,.Reut T ert o w rrsitr atnet ntc at ns i n acrs 17 (2 / 9 ) h ei etn sl s h a fo e pro t c fci atn] i twt l gc e . % 1 11 6 .T ci e l e ay r i o r i ae h u n i6 f n o
小细胞癌 、 中央型肺癌下呼吸道感 染率明显增 高; 此外 , 与感染相关的可干预危险因素还有 : 吸烟史、 营养状况 、 慢性非 癌性 肺部 疾病 、 发病时 间、 院时间 、 住 侵入性操 作、 抗生素应用等 。结论 肺 癌下呼 吸道感 染危 险因素诸 多, 对感 染相关 的可干预危 险因
放疗化疗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3 讨 论
维普资讯
Ch n J I b M e i c ,J n 0 2, l3 i d Cl S i u e 2 0 Vo ,No 2 a n .
・
经 验 交 流
・
放 疗 化 疗 肿 瘤 患 者 呼 吸道 感 染 病 原 菌 及 药 敏 分 析
甘 晓 协 刘 预 王 红 羚 张 达 容 ( 庆 市肿 瘤 医 院 检 验 科 重
关 键 词 : 瘤 ; 吸 道 感 染 ; 生 素 ; 药 性 肿 呼 抗 耐 肿 瘤 患 者 由 于 自身 疾 病 的 特 点 导 致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 加 之 大 剂 量 的 化 疗 和 放 疗 容 易 并 发 各 种 感 染 , 中 以呼 吸道 感 染 其 最 为 常 见 , 重 了 肿 瘤 患 者 的 病 情 , 响 肿 瘤 的 治 疗 和 预 加 影 舌 。 为 了更 好 控 制 肿 瘤 患 者 放 疗 和 化 疗 后 并 发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发 生 , 为 临 床 合 理 选 用 抗 生 素 提 供 依 据 , 文 对 1 9 ~ 并 本 99 20 0 1年 我 院 住 院 肿 瘤 患 者 放 疗 和 化 疗 后 并 发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病 原 菌 分 布 及 耐 药 情 况进 行 分 析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标 本 来 源 1 9 _ 9年 3月 ~ 2 0 9 0 1年 5月 本 院 住 院 的 恶 性
肺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头孢易产生超 广 谱 β内 酰 胺 酶 而 耐 药,故 使 用 三 天 以上需再次做药敏。肺癌并发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多 不典型,起病 缓 慢,表 现 低 热 或 无 发 热,少 部 分 突 然 高热,有时以消化道、精神系统症 状、肝 肾 功 能 损 害、 甚至急 性 心 衰 为 主 要 表 现,但 多 数 有 咳 嗽 咳 痰 症 状 。 [3] 因此,对肺癌患者出现 咳 嗽 咳 痰,应 详 细 询 问 病史,肺部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 分 析,提 高 诊 断 率。 肺癌患者免 疫 功 能 下 降,心 肺 功 能 低 下。 广 谱 抗 生 素的 广 泛 使 用 致 细 菌 耐 药 率 增 加,菌 群 失 调 并 发 真 菌感染,但是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氟 胞 嘧 啶 均 具 有 较高敏感性,克 柔 念 珠 菌 对 氟 康 唑 天 然 耐 药。 本 研 究显示,肺癌患者由于长期放化疗的 应 用,使 大 量 条 件致病菌易位,出现呼吸道菌群 失 调,引 起 感 染。 为 了有 针 对 性 的 给 予 抗 感 染 治 疗,以 达 到 更 好 的 治 疗
— 2008 —
Chin J Lab Diagn,December,2014,Vol 18,No.12
效果,有效控 制 院 内 感 染,提 高 患 者 生 存 质 量,临 床 医生 应 早 期 进 行 痰 细 菌 培 养,根 据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合 理选用敏感抗生素。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 验 操 作 规 程[M].第 3 版.江 苏:东 南
近 年 来 ,肺 癌 发 病 率 明 显 上 升 ,主 要 治 疗 手 段 化 疗 、放 疗 ,可 有 效 控 制 肿 瘤 进 展 。 但 是 由 于 肺 癌 患 者 机 体 免 疫 力 低 下 ,局 部 肿 瘤 阻 塞 ,肺 部 感 染 成 为 常 见 的并 发 症。 临 床 表 现 不 典 型,死 亡 率 高,影 响 预 后。 因此早期进行痰细 菌 培 养 及 药 敏 试 验,合 理 使 用 抗 菌 素 ,对 于 提 高 疗 效 和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我 院 2012 年 1-10 月 住 院 诊 治 发 现 晚 期 肺 癌 合 并 肺 部 感 染 的 256 例 患 者 ,临 床 分 析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标 本 来 源 256 例 均 为 2012 年 1 月 至 10 月 住院患者。经临 床 表 现、X 线、CT、核 磁、病 理 等 检 查确诊为肺癌,肺部 感 染 诊 断 依 据 《社 区、院 内 获 得 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男 164例,女92例,年龄 36-82岁,平 均 62.3 岁。 其 中 鳞 癌 70 例,腺 癌 119 例,腺鳞癌4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5 例。 1.2 标本采集 要求患者清晨反复漱口 3 次 后 留 取痰标本,≤2 小 时 送 检,革 兰 氏 染 色 镜 检,低 倍 镜 视 野 中 ≤10 个 鳞 状 上 皮 细 胞 ,以 及 ≥25 个 白 细 胞 为 合格痰标本。 1.3 检测方法 按 《全 国 临 床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1]一 书 中 常 规 方 法 进 行 。 标 本 接 种 血 平 板 、巧 克 力 平 板 、 麦 康 凯 平 板 、科 玛 嘉 真 菌 显 色 平 板 、菌 种 鉴 定 采 用 德 灵 Microscanwalkway40 系 统,药 敏 试 验 采 用 微 量 稀释 法。严 格 按 照 美 国 临 床 实 验 室 标 准 委 员 会 (CLSI)制定的最 新 规 则 及 标 准 判 断。 用 大 肠 埃 希 菌 A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 ATCC700603,铜绿 假 单 胞 菌 ATCC 27853,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ATCC25923 作质控。 1.4 统计学方 法 采 用 WHONET 5.4 软 件 对 耐 药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主 要 病 原 菌 分 布 及 检 出 率 由 表 1 可 见 ,检 出 的革兰阴性菌有 107 株,占 41.8%;革 兰 阳 性 菌 有 10 株,占 3.9%;真 菌 139 株,以 白 色 念 珠 菌 为 主,
611例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已开始抗 生素 治疗 , 泌物 中有 一定 浓度 的抗生 素存 在 , 分 使
细菌 生长 受到抑 制 甚 至死 亡 ; 是来 自 口咽部 细 菌 大量 生 二
长, 使为数不多 的有意义 的细菌 生长受到干扰 而未能分离 出 来; 三是细菌 以外 的病原微生物 ( 如病毒 , 支原体 等) 感染。 4 3例痰培养 阳性标 本 中其检 出致病 菌 45例 , 6 8 革兰 氏
一
结果与 国内报道 略有差 异 原 因有待 进一步 探讨 。真菌
1 2 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 WB > 5 低倍视野 , C ̄2 / 且上皮细 胞 ≤1/ 0 低倍 视野为合 格
标本。 13 操 作 方 法 .
12株 , 5 2 2 占2 . %。 白色念 珠菌 7 8例 , 带念珠 菌 2 例 , 热 1 克 柔氏念珠菌 1 3例 , 光滑念 珠菌 4例 , 其它 念珠 菌 6例 , 见表
维普资讯
现代肿瘤医学
20 07年 1 第 1 O月 5卷第 1 O期
・
1 441 ・
1 ,1 ~1 . 2 16 1 7 [ ] 王玉峰 , 3 殷晓风, 李敬华 . 肺周 围多结节小 细胞癌 的临 床及 x 线诊断 [ ]实用 医技杂 志, 0 ,1 2 : 2~ 6 . J. 2 4 1( )1 0 6 13
平皿 、 中国兰平 皿和巧克力平皿 ,7C 育 2 一 8小时 观察 3 ̄孵 4一 4 记 录可疑菌落 、 片 , 涂 纯分离 , 化鉴 定。生化签 定 管 、 生 药敏 纸片均购杭州天和 。以大肠埃希 氏菌 A C 2 9 2 铜 绿假单 T C 52 , 胞菌 A C 28 3 金黄色 葡萄球 菌 A C 2 9 3为 质控 菌株 , T C 75 , T C 52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肺癌化疗患者并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对肺癌化疗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同时对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87例肺癌化疗患者其中有26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病菌进行调查同时对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26例感染患者中有16例患者起病缓慢,无发热患者19例,咳嗽患者21例,脓痰性咳嗽患者13例,气促患者11例,胸痛患者9例,肺部湿罗音患者18例。
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中央型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周围型患者的发病率P<0.05。
住院天数、白细胞水平、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均与患者的感染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患者性别、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对患者感染影响因素不大。
结论本病在临床中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强,医师在临床中要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标签:肺癌化疗;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肺癌是癌症中的常见类型,本病在化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骨髓进行抑制,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各种合并症。
下呼吸道感染是肺癌化疗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为进一步降低患者疾病的发生率。
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2月对肺癌化疗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同时对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87例肺癌化疗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58±6岁,男性45例,女性42例。
其中有26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癌症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无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2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包括临床表现、体征(患者可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临床表现或体征)。
收集感染患者痰液,进行致病菌检测,同时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呼吸科住院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呼吸科住院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调查关键词肺炎衣原体感染免疫球蛋白肺癌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2007年5月~2009年7月对65例进行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研究,并与67名健康献血员进行对照分析。
病例组65例,男43例,女22例,年龄21~90岁,中位年龄62岁。
其中肺癌36例(鳞癌5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6例、病理类型不明确10例、转移性肺癌7例)、COPD并肺部感染20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支气管哮喘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自发性气胸3例。
对照组为同期体格检查健康的献血员67例,男40例,女27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41岁。
实验方法:病例组于入院第2天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分离出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用。
对照组由我院中心血库提供(抽血当日取血),标本制备同病例组。
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滴定平板技术,IgG、IgM抗体采用微量免疫荧光实验测定。
微量免疫荧光实验基质购自北京和德国,免抗人IgG、羊抗人IgM荧光抗体购自美国,羊抗人IgA荧光抗体购自德国,操作方法按说明书。
诊断标准: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诊断标准参考[1]:①双份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质IgG或IgM抗体)滴度升高4倍及4倍以上;②肺炎衣原体特异质IgM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16;③肺炎衣原体特异质IgG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
上述三条符合其中1条即可诊断。
既往感染:肺炎衣原体特异质IgG抗体滴度≥1:16而<1:512。
慢性感染:肺炎衣原体特异质IgA抗体滴度≥1:100且排除急性感染。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SPS11.0软件,抗体阳性率及急、慢性感染率应用X2检验。
结果所有受检标本无1例诊断为急性感染,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阴性。
既往感染:病例组42例(65%),对照组33例(49%)。
两组比较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平均滴度分别为1:60、1:16。
慢性感染:病例组41例(63%),对照组6例(9%)。
呼吸道多病原病原学监测工作方案
呼吸道多病原病原学监测工作方案急性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的临床常见疾病,研究认为其致病原80%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
虽然不同病毒病原学特性不同,但临床表现并无明显差异,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及疾病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
及时、准确的鉴别诊断,快速识别病原体,对预防策略制定、临床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解我市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现况,进一步做好我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建立有效呼吸道多种主要致病原实验室检测方法并推广应用。
(二)及时了解、掌握我市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主要病原体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变化规律。
(三)掌握我市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病原学特性。
二、监测内容(一)监测对象:包括以下两类病例:1.流感样病例,即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它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2.肺炎病例:(1)临床表现:急性感染表现(至少符合下列任意一项):①发烧②寒战③WBC升高或降低,或WBC分布异常伴呼吸道疾病表现(至少符合下列的一项):①咳嗽、咳痰②气短、气促、呼吸困难③胸闷、胸痛④听诊呼吸音异常(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浊音等)(2)影像学支持肺炎诊断(3)临床诊断为肺炎符合以上三项中任何一项者为肺炎病例(二)监测时间全年开展监测。
(三)监测单位XXCDC、XXCDC、XX区CDC、XX区CDC,XXCDC。
监测哨点医院分别为隆福医院、垂杨柳医院、XX医院、XX 区医院、潞河医院。
监测诊室包括发热门诊、儿科门诊、急诊、呼吸内科病房、儿科病房、ICU等。
(四)工作内容与职责1.哨点医院临床病例数监测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肺炎病例的定义,每日按科室登记各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肺炎病例数以及各诊室就诊总数,由哨点医院主管科室每日收集,每周一汇总上周本院各监测诊室数据后填写附表一《XX 市呼吸道多病原病原学监测临床病例数报表》上报辖区CDC,由区CDC于每周二通过OA上报市CDC。
肺癌手术65例呼吸道管理体会
衰竭等 , 及时复查血气分析 、 观察血氧 指标 , 听诊双肺 呼 吸音 ,
同时报告 医生进 行相应处理 。必要时行气 管切 开或 呼吸机辅
助 呼吸。
气管镜及细胞学检查确诊 。
2 结 果
3 22 充分镇 痛 、 .. 解除 紧张 由于手术 切 口疼 痛 明显 , 患者 恐惧疼痛而不 敢深 呼吸 , 造成 肺不 张。疼痛 也使 患者 不 敢咳
击 时注意避开心脏及 切 口周 围, 观察 患者 咳嗽 、 痰情 况 , 并 排
控制 ; 2例肺 不张患者胸部 体疗 后未见好 转 , 经纤 维支气 管镜
吸痰后治愈 。
3 呼 吸 道 管 理
3 1 术前 呼吸道 管理 . 3 1 1 术前 准备 .. 吸烟 能损 害支气 管和 支气 管纤 毛 的活动
内注射 镇痛药 , 以减轻患者 的疼痛 。
3 2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 ①扣打震 动法 : 患者 取坐位 或侧 卧
位, 操作者站床边 , 手掌呈杯状 , 轻轻 拍打背 部或 胸壁 , 胸 内 使 压改变 , 震动可使粘液从远 端支气管 到近端支气 管 , 大气管 在 内形成粘液球 , 于咳出, 易 同时还可 以诱导排 痰动作 。拍 背扣
( 2 :4 6 1 ) 13 . 收稿 日期 : 0 2 7—1 9 0 2—2
肺 癌 手术 6 5例 呼 吸道 管 理 体 会
祝 慧琴 , 张敬 霞
( 单县 中心 医院 山东 菏泽 2 40 ) 730
20 0 6年 8月 20 0 7年 8月 , 院对 6 我 5例肺癌患者施行 手
怕疼痛 , 可用食指 、 中指在患者吸气终 末用力 向 内按 压胸骨上 窝处气 管 , 同时横 向滑动按摩气 管引起 咳嗽反射 , 按压 时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调查及对策
杨志英1,曹艳华1,阳帆1,何细德2
( 1.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将肺癌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再进行生化试验、种类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256例肺癌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3株,其中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率居于前三位。
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结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G-细菌等条件致病菌占多数,它们对常用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关键词]肺癌;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098(2008)14-1792-02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A Investigation and Strategy Abs tra ct:Objec 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cteria sort and dr ug-sensitivity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with lung cancer pa-tients.Me thods Patients with lung cncer tool sputum general bacteria culture and positive culture results wer e examed the ef fect of biochemistry test and the dr ug-sensitivity.Bacterial sorts were identif ied.Re sults A total of213pathogen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256cases.The positive rate of f ungi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Staph.epidermidisand a nd K.pneumoni-ae.The isolated pathogens resisted at diff erent degrees to antibiotics which wer e used frequently in clinic.Conclusion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is mainly fungi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which is multi-r esistant. We suggest slecting antibiotic to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r ug-sensitivity test.
Ke y words:Lung cancer;Respioratory infection;Pathogen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癌肿之一。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增加趋势[1],肺癌患者在病情的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而且易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监测肺癌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并指导临床治疗,我们对226例肺癌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间作痰细菌学检验的肺癌患者,共256例,其中男191例,女65例,年龄28岁~75岁,平均年龄61岁。
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
1.2标本来源患者晨起以生理盐水漱口,再尽量深咳痰吐于无菌瓶中。
经镜检为合格痰(痰中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
留痰至痰培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1.3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将送检的痰标本接种在血平板上,37℃培养24h,培养阳性者取优势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再依镜检结果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的专用鉴定卡和药敏卡进行生化试验、种类鉴定及药敏试验。
2结果
2.1痰标本检出细菌情况256例肺癌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3株,阳性率为8
3.2%。
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率居于前三位。
分别为2
4.2%、9.76%、8.98%(见表1)。
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等;鼻硬结克雷伯氏菌、洛菲不动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聚团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解乌氨酸克雷伯菌、中间型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等。
2.2药敏试验结果痰培养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药敏结果(见表2)。
大多数病原菌对所测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部分表现为多重耐药。
革兰阴性菌对丁胺卡那霉素较敏感。
表1痰培养病原菌种类线
表2痰培养病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注:(3)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噻啶等。
3讨论
尸检表明肺癌最易伴发肺部感染[2],肺癌并发呼吸道感染未能控制是肺癌常见的死因。
呼吸道防御机能低下,肿瘤阻塞支气管后易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压迫和梗阻,分泌物增加、出血等,以及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明显下降,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精神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等均是肺癌患者伴发感染的易感因素。
有报道,肺癌患者在确诊时,有近50%在下呼吸道出现感染前已有细菌定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3],随着病情的进展或机体免疫力的进一步下降,定植的细菌将成为患者的主要细菌来源。
本研究表明,痰标本中检出的213株病原菌中,分离率居前者的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费劳地枸橼酸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均为常见条件致病菌,且对常用抗生素已有一定耐药性。
本研究显示,肺癌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常见,如肺炎克雷伯氏菌、费劳地枸橼酸杆菌等,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4]。
另有报道[5]肺癌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与本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表明肺癌伴肺部感染病原学随病种、病情、用药、时间和环境不同而可能发生改变。
近几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增多且复杂。
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医源性因素,肿瘤病人机体抵抗力差,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并破坏内环境稳定,以及住院时间较长,长期使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多联用药等因素易继发真菌感染,而肺部是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6]。
本研究中真菌的痰标本分离率为24.2%,居痰标本分离病原菌的第一位,为我们提供了菌群失调的证据。
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可能与其菌丝及牙管相对不易被吞噬,致病性强,菌丝形成速度快而且多,能产生磷脂酶和溶血磷脂酶,有利于侵入机体的细胞内进行繁殖等因素有关。
药敏实验表明,大多数细菌对所测抗生素存在耐药性,部分为多重耐药。
若在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前不正确用药,可进一步导致菌群失调及耐药性产生。
所以借助细菌快速鉴定药敏系统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作定期监测,对正确选择抗生素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耐药菌中应注意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并参考报告单灵活掌握,同时要注意其副作用。
要积极预防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不滥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定期进行真菌培养,随时观察病人,预防性给药。
确诊为真菌感染后,应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并应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的一些细胞因子免疫制剂,以减少真菌感染死亡率。
另外,注意给予支持治疗,改善一般状况,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有效地采用一些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淇美玲.病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1.
[2]Nagata N,Ishibashi T,Shigenatsu N,et al.Au topsy cascs of terminal
pulm onary infections[J].Nippon Kyobu Shikkan Gakkai,1998,27
(1):14-24.
[3]张勤,黄迪泽.晚期肺癌化疗后下呼吸道感染31例临床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00,(30):171-172.
[4]邵世峰,宁晖,杜佰凤.肺癌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痰菌及药敏分
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9(4):334-336.
[5]陈正勤,董秀静,赵慧红,等.352例肺癌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病原
菌构成特征分析[J].山东医药,2006,46(17):97-98.
[6]张秀春,郑百成.晚期肺癌伴下呼吸道真菌感染126例临床分析
[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31.
(收稿日期:2008-02-15)作者简介:杨志英(1968-),女,湖南汝城人,硕士,副教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