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生05(周末)课程班考试题
科目:基础心理学姓名:郭宁学号:分数:
论述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成果: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等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所借助的工具包括:表象、想象、概念、推理以及语言等,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语言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1]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在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是人们关注以及争论的焦点。毋庸置疑的是:思维和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综合前人研究的结果以及本人的观察与实践经验,两者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但是,语言是否是思维的必要前提?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其次,语言塑造思维。关于这一理论,人们尚未达成共识的是,语言对于思维的影响程度。显然,语言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思维,然而,这种塑造并非绝对。在应用心理学领域,这一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再次,思维影响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的领域,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在这一方面将以大量的观察及实践经验来证明这一观点。
最后,语言与思维产生的时序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语言,其产生无论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角度,还是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角度,都晚于思维的形成。
本文将围绕以上四点,深入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由于本人长年从事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在观察法和实验法方面,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得出了一些相对独到的结论。
(三)研究结果:
一、首先,“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的结论或许会被大多数人立即接受,人们自然会认为,所谓思维——想,即是在头脑中自言自语。然而深入探讨思维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大量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这一工具,然而一些思维活动并不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
语言和思维的这一层关系,在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2]爱因斯坦直到3岁的时候才学会说话,9岁的时候还无法达到流利表达。他一生也没能用英语流利表达思想。就是这样的一个语言发展迟滞甚至有些障碍的人,却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聪明、思维水平最发达的人之一——显然,语言是完全不同于推理、问题解决等思维活动的东西。那么爱因斯坦的思维活动是否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呢?爱因斯坦自己坦白说,他的思考依靠想象——依靠在头脑中摆弄那些表象,来“看到”特定情境中的事物。在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中,他曾说道:我试想自己追逐着一束光线跑,完全达到光的速度,从而“看到”光的样子。而使用语言或者其他符号描述,则是在第二个阶段才发生的事情。从爱因斯坦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思维有时未必需要通过语言来完成。
我们在对思维的研究中发现,思维的基本工具有:语言、表象、想象和概念,而思维活动主要是借助这些基本工具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显然,语言并非思维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语言,人们也可以通过表象、想象等其他工具进行思考。
二、其次,我们来探讨“语言塑造思维”这一结论。
认为“语言塑造思维”的经典试验包括:语言学家Benjamin Lee Whorf[3]在1956年发现:北部加拿大因纽特人具有许多词汇来描绘各种不同的“雪”,他们因此比任何一个讲其他语言的人们能够辨识出更多种类的雪。对于这个结论,我认为颇有“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疑惑:会不会是由于因纽特人有更多的接触雪的机会,从而习得了辨认细节的思维能力,从而编撰了相应的关于雪的词汇呢?
假设Benjamin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不具备那么多有关颜色的词汇的民族,是不是就看不出众多颜色间的差别呢?另一个经典实验否定了这个结论。Rosch在1973年和1975年分别测试了Dani这个原始部落民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使用“深色”和“浅色”两个词汇来描述所有颜色,然而实验结果表明,他们和那些拥有丰富颜色词汇的人们一样,能够轻松辨识多种颜色间的细微差别。
综合上述经典实验,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对人们的思维有一定的“塑型”作用,然而这种塑造的程度并没有一个绝对值。
在应用心理学方面,“语言塑造思维”这一结论被很多领域所采用。在教育学、人力资源等方面,都可窥见一斑:比如语言可以提高记忆——许多在2-3岁这一发展语言最佳时期背诵大量唐诗宋词的孩子,在后期的学习中都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一个更为普遍令人接受的情况是:如果想记住天上云彩的形状,仅通过表象是很难完成的,如果我们用语言把它们描述为“一只小兔子”、“一张没有下巴的脸”等等形象,记住它们的形状就轻而易举。在人力资源方面,许多企业都愈发重视员工“积极语言”的应用。认为积极语言可以产生积极的心态。再比如那些参加重大比赛前的运动员们,通过大量心理暗示性的语言,反复进行着赢取比赛的思维活动,从而最终在实践中取得好成绩。
三、“思维影响语言”这一结论在第二语言习得以及跨文化交际中屡见不鲜。
在汉语中“爸爸扔了一个球”用土耳其语言表达为“Topu babam atti”其中ti表示说话的人为旁观者,在汉语中我们并不要求区别哪些事情为旁观到的,哪些事情是亲身经历的,然而土耳其语却要求这样区分,这正体现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力。
我本人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类似这样的现象,非常有趣。许多中国人英文学到一定程度,却发现仍然无法与外国人沟通,这与没有真正掌握目的语的思维模式,思维无法切换很有关系。比如西方人描述(Describe)事物的方式是比较直接的。他们几乎会毫无例外地讲出结论,然后再进行细节的描述。中国人则不然,一般先深入细节,最后告诉你一个结论,就如“武松打虎”一般,描述武松功夫了得,又在上山前喝了十八碗酒,最后打没打死那只虎也要“且听下回分解”。如果学习英语不同时理解思维,外国人就总会着急的问“What is your point? Get to the point.”(你要表达什么意思?请切入主题!)西方人讲“武松打虎”的故事,一开头一定是:“英雄般的武松打死了一只凶恶的老虎!”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我们的思维影响了我们的语言,当我们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时,那种支配另一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就成为我们真正掌握非母语的一把钥匙。
再比如,中西方在下定义(Define)方面也有很大差别。如果问中国人“What is Monkey King?”大多数中国人会说Monkey King就是“美猴王”。但是这种回答实在没有回答外国人的问题——中国人做了“翻译”而不是“定义”。而西方人则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使用着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