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覃雪梅)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覃雪梅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教学做合一》《艺友制的教育》等论著中多次阐发“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
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也是教育现象的说明。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对后世众多教育学家、学者、师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做合一”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杜威的“从做中学”等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在强调从真正的、实际的实践中求学问、寻教书育人之道,陶行知曾把它作为晓庄师范的校训,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
他说:“我们学校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
”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回到中华故土,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
他主张以主张以教学法代替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教授法,但这一意见未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通过。
1919年,陶行知应《时报·教育新思潮》主编蒋梦麟之征,发表了《教学合一》一文,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
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表明陶行知先生坚持知行统一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他对教与学之间本质关系的深刻见解。
时过境迁,我们重温陶先生这些针砭教育时弊的主张,仍然深受启发。
深入研究、挖掘其理论的精华并给予充实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改进教法。
陶行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学法。
根据这一思想,目前,首先应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教会学生学习,授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己去获得经验和知识的能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对于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教学过
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教育与行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够将其
应用到实践中。
首先,教学做合一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
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亲身体验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成果,增强自信心,提高
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做合一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运用
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他们动手实践、思考问题、调整方法,从而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种能力和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未
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教学做合一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不同学
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操作。
这种跨学科的实践过程可以促进学科之
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任务。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通过将教育与行动相结合,可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教
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而提高
教育的实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FUJIAN TAO YAN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教学的启示龙岩市永定区城郊中心小学吴志华“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最 早形成的一个基本原理。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 的根本方法,也是生活之说明,更是教育工作者应当 学习的教育之“方法论”。
努力学习、实践、研究陶 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对于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 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做”中学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
”科学教育中教师 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和学 生心理特征,运用现代认知理论,创设情景,激发学 生主动实践探索。
今后,在教学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 给学生,尽可能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其在到停顿恰当。
而后,让学生给生字词及多音字注音,在此基础上齐读、同桌互读,反馈并正音。
这一系列 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黄老师的点拨是 建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重视教在难处,教在学生 朗读不到位之处。
在处理整个“读”的教学环节上,黄老师提供学生动口、动脑、动笔的机会,把读的 环节落到实处,让学生顺利闯过了“读通读顺”这一 关。
又例如教给学生理解文意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除了把课文读通之外,还要把文章读懂。
在这一环节 上,黄老师先让学生同桌分角色体验,接着教给学生 翻译文言文的好方法,那就是:国年官地,保留不 译;字字落实,单音换双;调整词序,删去无义;遇 有省略,补充整齐。
有了方法的引领,学生初次学习 文言文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黄老师的指导并没有停留 在这一步,她还对课文的第一句话进行了示范翻译。
老师示范之后,学生同桌合作,结合注释,用老师示 范的方法逐句翻译,再上台板演,解说。
这样的教学 设计,学生参与度高,个个都积极思考,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做事效果明显教育乃是教人学做事。
执教者要教人学做事,帮助学生形成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 的方法。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探析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探析叶云霞内容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
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深远,至今也受用。
本文我将从“教学做合一”来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思想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体会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
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了国外。
陶行知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为“万世师表”。
可见陶行知先生地位之高。
一.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长期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他十分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校本课程的今天,我们仍然要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领悟他的教育理念,进而不断提高自己。
以下我将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和如今新课程理论不谋而合。
陶行知先生:“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就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
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他还说:“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是活人必定做。
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
如果我们承认小孩子也是活人,便须让他们做。
小孩子的做是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建设,小生产,小破坏,小奋斗,探寻小出路。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
汇报人:abc
一”思想
PART SEVEN
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 代价值
探讨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当代教 育的应用与实践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其他教 育理论的融合与创新
拓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国际教 育领域的交流与影响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探索,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到更多的教育实践中, 以提高教育质量。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以生活为中心,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 加贴近实际。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通过实践活动、项目探究 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活到老,学到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更新和 拓展知识面。
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陶行知认为,传 统教育过于注重 教和学,忽视了 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导致学生 无法真正掌握知 识。
教学做合一思想 旨在改变这一现 状,强调在实践 中学习,将所学 知识应用到实际 生活中,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相融合。 行动哲学:陶行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行动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民主主义思想: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精神:陶行知强调创新精神,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出生地:安徽省歙 县
陶行知学历: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
陶行知职业:教育家、思 想家
提倡“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和行动 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主张“平民教育”,认为教育应该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 提倡“科学教育”,认为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18篇)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18篇)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通用18篇)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篇1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许多文章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教学合一》这一篇。
陶行知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怎样来做一个老师。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说的教学生学的意思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而应该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经验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
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
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
就拿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观
□卷首□【摘 要】“教学做合一”主张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学无止境,不断学习,其次重在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最后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教师 学生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向我们正确阐释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强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大家互相配合,共同推进教学活动。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就是要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教师为主导,学无止境陶行知曾明确指出“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学并不是贩卖一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的信息五花八门,接触的书籍浩如烟海,做老师的想要偷懒不学习根本就无法教好他们。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松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督促自己进步。
日常的教学中,我就深有体会。
做学生的时候,读了许多的书,有些是出于兴趣,有些是出于作业要求。
做了老师,反倒读的书少了许多,一方面是课业压力,时间有限;一方面是沾沾自喜,觉得大学本科的知识储备难道还教不了小学生吗?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越发觉得教小学生还真是教不成了。
在教授《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文中涉及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上课之前我把教参上的内容看了看,对教学步骤熟悉了一下,就上台给他们讲课去了。
课堂上学生忽然提问:“鲁滨逊漂流到的孤岛叫什么名字?”我顿时有点傻眼。
因为《鲁滨逊漂流记》还是学生时代看的书,印象已经模糊,学生明显看出我的窘态然后大声地告诉我那个岛叫做绝望岛。
我想:这正是因为我的固步自封才会导致现今的难堪,何不抓住机会和学生一起学习。
于是,我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和我比赛看《鲁滨逊漂流记》。
陶行知的一生追求之我见
陶行知的一生追求之我见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了教育,而在我看来他的一生追求的是国家命运,是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教育理念,即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
胸怀“教育为立国之本”的远大理想,高举生活教育的大旗,活教育、真教育、好教育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教育理想和实践探索,并在先生各个时期的教育活动中,尤其在他亲手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和育才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推行。
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年,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们一定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得到鼓舞和启迪。
活的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的教育。
活的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
早在1921年,时年30岁的陶行知在目睹了旧中国教育“沿袭旧法,仪型外国”、“守陈法而不革,拘故步而自封”、教师只顾闭门死教书,学生只知埋头死读书、教育与时势严重分离的状况,对腐朽没落的旧教育、死教育提出了大胆挑战:“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
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
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
①陶先生又用日常生活中穿衣为例,形象地论证了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的道理。
他说“古时的衣服,不能适合于现在;现在的衣服,未必又能适合于将来!时势的变迁,是有进无已的。
办教育的,就要按着时势而进行,依合着儿童的本能去支配。
有许多教科书,在从前要算是很新很适用的,在现在却变成腐败不堪了。
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本着这世界潮流的趋向,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
②细细体会和理解陶先生关于活教育的论述,我们就能对活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陶先生追求的活教育,首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动的教育,是顺应世界潮流和时势的一种与国家命运、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教育,否则,便是死教育,或是不死不活的教育。
同时,陶先生追求的活教育,又是要求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
要相信你的教育对象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反对把学生视作文化的奴隶,当作知识的容器,进行填鸭式、注入式教育。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第1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读后感“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善教、教学生学什么?这是我们应该不断向自己发问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随时进行自我鞭策的一种方式,我想陶行知老先生的文章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纵观陶行知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大力倡导创造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其鲜明的特色,致力于开发儿童的创造力、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
尤其是陶老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成功其实真的很简单,先生之最大快乐,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教学中我们应该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学生倾注一种“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的关爱,竭尽全力将他们平稳送到理想的彼岸。
我想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这样一种优势,在音乐的殿堂中,与学生在歌声中共同探求生活的真谛,在比赛的激烈角逐中共同释放着生活中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哭也生活,笑也生活。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爱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对待他们,每次训练都真实地感觉到自己与学生越来越贴近的距离,在与学生心与心的交融中逐渐融化为一,教师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向学生导之以行,或示范,或表演,或激励,或促进,每一个言传身教;每一次手眼身法步的指导中无不浸透着生活的真实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音乐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音符的碰撞间产生了音乐教学所特有的审美情趣的升华和艺术人生的体验。
看着那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
用一种音乐教师所特有的方式去爱他们,唯如此,心与心的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唯如此,师与生的互动才能碰撞出火花,用最真的人生哲理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品味生活;用最美的艺术形式教学生学会做人、学做高雅之人!第2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选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一、教学做合一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陶行知及其“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学要贴近生活实践,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来学习,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要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效和有益,必须融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了“恐语症”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影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呈现方式雷同等问题,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善和提升,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语文素养。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简单点说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是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才不会使得教育的内容狭隘,才会广阔丰富,将好的生活改造不良的生活。
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是包含生活实践的意义。
有怎样的生活就有怎样的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可以改造生活。
他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人类本来就有的,随着人类的生活而改变,在各种生活中学习、教育,并且应该是终身的教育、活的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
与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紧密相联,这是对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陶行知对教育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社会即学校是要将小鸟放飞到天空中,使学校延伸到社会去,而不应把他们关在鸟笼里,把鸟笼做的像整个社会一样。
整个社会才是教育的范围,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他结合中国只有少数人能得到教育的国情,提出了要根据社会需要办学的思想。
目的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太少了,应该把教育放到社会中去,使更多人能接受到教育,无论在校外校内,都有师生的角色,都可以学习,同时学习更加符合生活,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对于坏的环境也应该学会辨识,将好的环境改造不好的环境。
学校不可以与社会脱离。
三、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
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
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
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
如果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教学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求,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成为了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情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亲近性和信任度。
通过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可以让小学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思维、创造力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而且,语文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历史、人文等领域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语文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育更加需要重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只有通过优质的语文教育,学生才能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理论基础陶行知强调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他认为,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何看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教学做合一”
如何看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曾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的学生。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教育理论对现当代的教育事业发展起了非常大的导向作用。
陶先生留学回来之后,在继承其老师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现实,创新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理论。
他主张以“行动”为首,肯付出行动,才能获得只是,有了知识才能谈创造“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展开的,提倡“教学做合一”。
这是对杜威的教育理论的中国化。
陶先生提出这一理论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密切关联。
当时的正值帝国主义侵华,国家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广大的穷苦百姓都过着贫苦而惶恐的生活。
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当陶行知看到这个被迫对外开放的班殖民社会时,十分渴望为爱国救国运动出自己的一份力;当他见到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贫苦、愚昧、落后、麻木地受着压迫与欺凌的生活后,他开始投身于教育事业,渴望通过教育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拯救祖国。
他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活动都与爱国活动相伴而生的,留学归来后,他开始推崇科教救国,把爱国救国活动与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
他开始把目光投在了乡村教育上,为普通的劳动人民创办学校。
然而在那个贫苦的年代,不说创办学校的经费,单是要学生放弃家里的劳作一心学习科学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那个时代,不劳动就意味着要饿肚子。
而学生们根本交不起学费,要老师们收那些本来家里就揭不开锅的老百姓的粮食老师们又下不了手,因而如果教书的老师只识教书,生活同样就没有了保障,同样也得饿肚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践理想,1926年,陶行知在南京神策门老山脚下的小庄创建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还改地名为“晓庄”,取日出而作之意。
在这所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
陶行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认为要“发展学生的生活本领”,在这种社会现实的压迫下开展师范教育,也迫使陶行知在杜威的教育思想即其他一些思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切身实践探索出适合自己国家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主张教学与做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文字阅读的能力。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内涵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强调教学要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
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才能深刻地了解所学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达到“教而知之,学而行之”的效果。
1. 语文教学注重实践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模仿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美好,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陶行知认为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依存的,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写作又可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 学习和生活结合陶行知强调学习与生活要结合起来,学生要通过学习的活动来感悟生活的真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体验式教学陶行知主张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进行体验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及现代意义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创建了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中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
一、“教学做合一”的涵义1.“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法”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为由生活教育的特质所规定,“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
”这就说明生活里所有的事,只要一经“做”,那么“做”者本人就是在学,而对他人而言,如何使他学会“做”,就是教。
于是有生活就有教育了。
另一方面,这种教育的师生关系强调了“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那么,谁掌握了“做”谁就是先生。
所以,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这种师生关系,这与韩愈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是根本一致的。
3.“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说:“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那么何为做呢?“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其特征是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种“做”是在思想指导下的行动。
包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真正的做事在劳力上劳心,是手到心到,“做”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做”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系统的认识规律。
并发展到“行之行”。
在教学实践中。
陶行知始终提醒人们,“教学做合一”不能误解成“教”“学”“做”三者并列,而忘记了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指出一切教学都应集中在“做”。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但他并没有否定教和学的作用,也不是简单地以“做”来代替教和学。
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混淆,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张慧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内容摘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将“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做”的重要性,同时又不否定教和学的作用,将知与行统一,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做合一”。
这一教育思想对当前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关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部分,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杰出创造。
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
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同时,他又说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从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1.“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即三者应该“合一”不应该分离。
陶行知看到晓庄一位指导员的教学草案中把活动分为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认为这位指导员是把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
因而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事实上,教学做是不能分家的,不然就教归教,学归学,做归做了。
2.“教学做合一”强调必须以“做事”作为出发点。
教师应该为教学生会做事、肯做事而教;学生应该为学会做事而学。
所以“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否则教与学便没有明确的目标。
3.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这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必然,所以陶行知说:“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
”“‘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这样的教才是真教,这样的学才是真学,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
科学教师研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
科学教师研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心得作者:孙萍丽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年第11期作为科学教师,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如下理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学、学习、实践等问题上的体现,从中可以得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同时,陶先生提倡集体探讨的学习方法,即“五路探讨”学习法。
他说:“集体探讨之目的,在以集体的努力,追求真理。
探讨之路有五,即行动、观察、看书、讨论、思考,称之为五路探讨,也可称之五步探讨。
”“六大解放”学习法则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是生活力、幸福力的最高表现。
因此,我们教科学时,要多让学生体验生活。
一、“教学做合一”中学生“学”的方法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提倡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教学做合一”中的“学”就是这一主张的很好体现。
他曾说:“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
”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的研究。
陶行知还进而认为,只有学生真正会“学”,掌握了“机会方法”,学生自己就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一切真理,不难取之不尽,用之无穷了”。
(一)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
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
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思想做中心,从事学习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地就广博起来了。
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对于一件事,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下去,必然能有豁然贯通之时。
(二)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
陶行知希望大家对每个问题,都必须多多搜集材料,以便精深地、精益求精地学习与研究。
通过搜集多种材料,学习者可以在研究上凝聚力量,在研究上加强创造力量;并且还可以集体创造、共同创造,共同在学习与研究上有所突破。
(三)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意思是深入。
陶行知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中要用“钻进去”的方法到知识中探索、到知识中钻研。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教育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引言: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提出的“教育做合一”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劳动教育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本文将以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概述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是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更能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和品质。
他主张通过劳动教育来实现“教育做合一”,将劳动纳入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使其具备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勤劳乐观的品质。
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方式,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活动,不仅能获得各种技能,还能培养劳动精神和责任感。
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现状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然而,在现实中,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缺乏有效的实施和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三、陶行知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1.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的“教育做合一”思想提醒人们要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价值观。
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学校应该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空间。
2. 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陶行知主张通过综合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劳动教育。
综合实践教学强调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校应该开设实践性的课程,如手工课、农耕课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去,从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 培养创新精神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导读:本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金惠春(江西省弋阳中畈中学)在当前紧锣密鼓的课改大前提下,地处乡村的我们又当如何作为呢?本人认为着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最好的引路灯。
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
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曾记得我在某私立学校教八年级语文的时候,有一次,在学生的作业本的不明显处,我发现了一行字“老师,我不喜欢你!”当时,我很生气: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竟然对老师评头论足了……但理智提醒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警示我:学生从心底里不能接受我,我必须有所行动了。
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找到了她,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我明白了,她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不够而发出了不喜欢我的呼声。
这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陶行知才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还记得在2011年下半年我教八(5)班语文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初始接触,感觉不是很好。
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做小动作。
提醒他,也不是很配合,一不小心,又犯了。
课后我找到他沟通,老半天也问不出个缘由。
一场考试下来,竟然考了8分。
旁边有学生告之:“老师,您知足吧,他算给你面子了!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哪场不是0分啊?”听了心里一震,想到陶行知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我何不在劳力上多劳心关注他一点呢?结果我发现了他虽调皮,但不失稚气,于是我用小恩小惠拉拢他,让他乐意和我说话了。
同时我也明白了他上课想睡觉的原因——每次晚自习回家后他还看电视到12点多。
早上又要上早自习,上课不想睡才怪……于是就此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不再晚睡了,上课也有精神了。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
教学做合一心得体会第1篇:教师教学做合一读书心得体会教师《教学做合一》读书心得体会开始拜读陶老先生的教育理论著作,总觉得教育家就是教育家,他的理论真有一定高深,初读的理解不是甚深。
一点心理体会感悟也是很不够精准。
但是我还是想把一些读书体会付诸于笔尖。
陶老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列举了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这不正是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追求的新目标吗。
陶先生的深邃的教育思想让人叹服!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以学定教”的思想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现在的课堂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学会发言、倾听、归纳总结、进步。
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难道不会提高?回头想想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前我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领着学生走,他们可以少走些弯路。
但是恰恰是这样做,养成了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什么东西都等着我来讲,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毫无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老师,等着正确答案的揭晓。
等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不会思辨,考试时老师没讲过的、平时没做过的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
作者:金惠春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03期
在当前紧锣密鼓的课改大前提下,地处乡村的我们又当如何作为呢?本人认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最好的引路灯。
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
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曾记得我在某私立学校教八年级语文的时候,有一次,在学生的作业本的不明显处,我发现了一行字“老师,我不喜欢你!”当时,我很生气: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竟然对老师评头论足了……但理智提醒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警示我:学生从心底里不能接受我,我必须有所行动了。
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找到了她,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我明白了,她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不够而发出了不喜欢我的呼声。
这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陶行知才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还记得在2011年下半年我教八(5)班语文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初始接触,感觉不是很好。
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做小动作。
提醒他,也不是很配合,一不小心,又犯了。
课后我找到他沟通,老半天也问不出个缘由。
一场考试下来,竟然考了8分。
旁边有学生告之:“老师,您知足吧,他算给你面子了!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哪场不是0分啊?”听了心里一震,想到陶行知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我何不在劳力上多劳心关注他一点呢?结果我发现了他虽调皮,但不失稚气,于是我用小恩小惠拉拢他,让他乐意和我说话了。
同时我也明白了他上课想睡觉的原因——每次晚自习回家后他还看电视到12点多。
早上又要上早自习,上课不想睡才怪……于是就此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不再晚睡了,上课也有精神了。
至于做小动作、讲话也明显少了。
与此同时,我发现了他在书写、绘画方面的优势,及时地给予了鼓励。
在我的晓之以理下,他从8分到60多分,体现了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二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生活力、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身为中畈中学的教师,当贯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做新时代的育人者!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