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八年级的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沪科版)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时间主备人使用人课题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型科学探究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了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课时 1 课时教学设想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一些事例,结合图示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通过课本图 10—1 和图 10— 2 示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器具,让学生通过视图想想这些器具的使用,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建立杠杆的概念,认识力臂的意义,明确这些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终达到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的目的。
用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本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评估”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并得出结论。
总之,本节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移动地球。
”为话题,提出疑问。
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杠杆 ( 如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夹等。
请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进行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知道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三、出示学习指导:认识杠杆:【观察】生活中的杠杆: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等。
1.6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知识点的认识】杠杆动态平衡是指构成杠杆的某些要素发生变化,而杠杆仍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知识点的认识】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此,他说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地球的质量大约是6×1024kg,人产生的推力约为588N,我们设想要撬起地球这个庞然大物,又找到了合适的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用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1023:1,当然要找到这样长的杠杆确实非常困难,但这个假想的实验包含了科学家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只要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足够大,动力与阻力之比也就足够小,这样使用杠杆也就最省力.
【命题方向】杠杆动态平衡问题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题型之一,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分析推理能力.由于此类题型构思新颖,变化灵活,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已成为各地大型选拔性考试的热门题型.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
【解题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题目一定抓住原理:F•L1=W•L2.
【知识点的认识】当杠杆静止或做快慢均匀的转动时;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分析法──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由果索因”,逆向逐步找这个不等式成立需要具备的充分条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案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杠杆及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3.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4.了解杠杆的一些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运用,进一步认识物理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阿基米德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他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你认为他能做到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认识杠杆[思考]观察图10—1,有没有发现它们的特点?[提示]它们都有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思考]生活中与此类似,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物体有哪些?[提示]撬棒、跷跷板、钓鱼竿等。
[小结]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思考]观察图10—2,用撬棒撬动物体,分析撬棒除受自身重力外,还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提示]手给撬棒一个动力,石头给撬棒一个阻力。
[思考]动力和阻力在作用效果上有什么特点?[提示]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一个力使得杠杆朝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个力使得杠杆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小结]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注意]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动力和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思考]什么叫做力臂?[小结]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动力的力臂叫做动力臂,阻力的力臂叫做阻力臂。
[思考]如何正确作出图10—2(a)中的力臂呢?[归纳提升]画力臂的一般步骤:①确定支点;②画出力的作用线(过F1、F2的直线,一般画为虚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在力的作用线上;④标出力臂。
[习题]如图所示,O是轻质杠杆的支点,l1是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的动力F1的力臂,请你画出动力F1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十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杠杆的定义及其分类;2. 杠杆的平衡状态;3. 杠杆的平衡条件;4. 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杠杆的定义及其分类,掌握杠杆的平衡状态和力臂的概念。
2.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1. 杠杆的平衡状态的判断;2. 力臂的画法;3. 杠杆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杠杆实验器材一套(包括杠杆、支架、钩码等);PowerPoint课件。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现象,如撬棍、剪刀、钳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2. 知识讲解:介绍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平衡状态,讲解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杠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运用杠杆原理讲解实例,如“撬棍原理”、“剪刀原理”等,让学生明白杠杆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检验学习效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杠杆的平衡条件:1. 杠杆的定义及其分类2. 杠杆的平衡状态3. 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4. 杠杆的平衡条件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题:(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力臂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与杠杆支点的连线段。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 选择题:A. 撬棍撬起石头B. 剪刀剪断纸张C. 杠杆静止不动D. 杠杆以匀速转动A. 图1B. 图2C. 图3D. 图4答案:1. (1)√(2)×(3)√2. (1)D(2)C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臂的概念,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4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九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对图片、实验等信息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最后得出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对杠杆平衡的条件提出猜想与假设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猜想与假设,能对验证方案进行改进,学会对获得的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2. 了解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掌握探究活动中各种注意事项、杠杆平衡的条件。
3. 体验、经历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想象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杠杆的平衡1、问题一:什么是杠杆的平衡?2、观察小实验:知道什么是杠杆的不平衡3、学生动手小实验:请大家用橡皮、小刀、直尺、铅笔等物组成杠杆,并使其达到自己心目中平衡?二、影响杠杆的平衡因素1、通过观察二幅图片猜想影响杠杆的平衡因素:可能与力的大小和力臂有关2、实验验证猜想:请大家把刚才用橡皮、小刀、直尺、铅笔等物组成的平衡杠杆,通过加减物体、移动力臂让其不平衡。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1、猜想:F1、L1、F2、L2的数量关系?如何猜想:比如:有a、b、c三个数字你可以怎么猜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2、得出猜想关系:F1+l1=F2+l2;F1–l1=F2–l2;F1 · l1=F2 · l2;F1 /l1=F2 / l23、设计实验方案:为了便于探究挑水怎样才能成水平的平衡状态,可以对它进行简化。
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质木尺代替扁担,用钩码代替水桶和水。
4、器材设计:(1)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这个装置能起什么作用?(2)杠杆调平的方法是什么?(3)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学生通过两画幅图的力臂,比较哪图的力臂更好测量得出结论力臂的画法:一找(支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引(垂线)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5、教师实验验证能满足猜想一:F1+L1=F2+L2和猜想三:F1 · L1=F2 · L2这二个猜想是否都是对的呢?分析:(1)此实验只做一次,能以偏代全吗?(2)观察实验数据的不妥之处,得出要用国际单位6、实验方案的改进(1)、只做一次实验误差大,要做多次实验,至少三次。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1 (新版)沪科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是在吹大话,在说谎吗?学好这一课就知道答案。
二、新授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1.认识杠杆展示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某某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某某块远一些的地方?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强调力臂的画法:·找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的长度即是力臂。
概括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用橡皮、笔、书、直尺设计一个杠杆探究支点在不同位置时动力的大小情况。
结论: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动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教学设计】《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沪科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材分析本节是五、六两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
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察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杠杆,能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尝试用杠杆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兴趣。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的分类。
难点1.正确画出力臂和利用杠杆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2.正确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准备PPT课件、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镊子、起钉锤等、杠杆、铁架台、钩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何取出木板上的钉子?这就利用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呢?【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启发学生使用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以及特征。
二、新课教学出示开瓶器、剪刀、羊角锤、切纸铡刀,请学生上讲台演示如何使用。
其他学生观察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总结:能转动、有固定点、有力的作用(教师适当指点)。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杠杆?学生举例,教师展示实物:老虎钳、扳手、核桃钳等。
课件展示:撬棒撬石头。
刚才的各个杠杆在转动过程中,有一个固定不动的点。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问:杠杆转动起来,需不需要力?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各种用具和机械图片,提取出杠杆的概念。
2.通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应用杠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和通过抗震救灾的知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法与学法】1.教法设计:(1)用图片、实物展示引入杠杆。
(2)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平衡条件。
(3)用图片、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杠杆,图片展示说明古代人类利用机械的历史。
2.学法指导:(1)杠杆支点的辨识:杠杆转动时(瞬间)唯一不动的点。
(2)力臂的确定:延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量取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
(3)动力和阻力没有绝对的分别,具体分析时可以认为以使杠杆朝某个方向转动的力为动力,反之则为阻力。
(4)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先调整杠杆平衡,注意记录数据,应用表格(P186)分析数据归纳关系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天平、支架、杠杆、钩码等。
学生准备:学案。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引入新课出示下列器材:轻质长木板、黑板擦、课本、粉笔。
提出问题:你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将课本撬起来?针对学生的活动做出评价。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能见到或用到各种机械。
这些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刚才同学们运用的机械——杠杆就是简单机械的一种,本节课我们就从杠杆谈起。
利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组装成一个杠杆装置。
了解本节课的任务。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新课教学 (1) 认识杠杆生活生产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杠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都见过哪些事例?组织学生看课本图10-1学生看完课本教师提出问题:通过看课本你对杠杆有哪些初步的了解?你想知道有关杠杆的哪些知识?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
八年级物理全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沪科版
10.1 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目标】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体验物理的实用,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184至P188,勾画并思考本节的重点内容(杠杆的平衡条件)完成预习案部分,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用红笔标出疑问,以备上课交流。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的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附加题之外的题目。
3.10分钟完成对课本的勾画和思考,20分钟完成导学案。
预习案一、预习自学1.一场强震过后一块巨石从山坡滚落至公路中间阻碍了正常的交通,那么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将这几吨重的巨石移开呢?2.杠杆原理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能列举出几个实例?二、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点一: 杠杆的五要素问题一:阅读课本184-185页的内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什么叫杠杆?什么是杠杆的五要素?问题二:画出下图中人用木棍撬开石头的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其杠杆的五要素。
小试牛刀:画出下图的力臂探究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问题一:我们如何判断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的状态?问题二:阅读课本186页的实验内容,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阴力臂之间的关系,亲自动手试验并将数据填入下表。
问题三:根据上面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试牛刀:.如图所示,重为9 N 的物体挂在B 处,O 为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 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N ,方向_____.。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感平衡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出共同的特征,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学习过程】一、预习提纲。
1.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认识杠杆的五要素:支点: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动力: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动力臂: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阻力: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阻力臂: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3.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是。
二、重点学习。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你认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我的猜想。
做一做:1.利用提供的器材,探究动力、动力臂、阻力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23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1.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A.G·OB=F·OAB.G·OB=F·OBC.G·OB=F·OCD.G·OB=F·DA3.把重为2N和12N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时,两力臂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
若在2N的物体上再加上2N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12N的重物上加_______牛的重物。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考教案2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取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经过科学抽象出杠杆的概念,初步体会物理教学中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核心素养通过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使学生形成关于杠杆的物理观念,通过实验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通过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责任。
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各种用具和机械图片,提取出杠杆的概念.(2)通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3)应用杠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二、教学流程全),瘦小的女生用钉锤拔.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引入课题) 拔出.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新课教学1.杠杆的概念1.请同学们看课桌上摆放着一些日常工具,用这些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操作,并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工具。
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认识杠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延伸学习兴趣.2.【观察幻灯片】生活中的跷跷板、划船的浆、抽水机的手柄、撬石头的撬棒,察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优教提示:打开“视频资料:生活中的各种杠杆”观察课件,了解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特点.3.通过讨论,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学生总结生活中这些用具的共同特征理解力臂的画法.4.介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提出问题:怎样作出力臂的示意图呢?学生根据数学知识:点到线的距离,作出力臂.2.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猜想与假设:优教提示:打开“动画演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演示实验:在一根轻质长木尺的两端分别放一个苹果和一个钩码,多次调节它们在杠杆上的位置,使它们平衡.提出问题:怎样使苹果和钩码保持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觉感受,引发学生猜想.。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十章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导学案
第1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导学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能从生活生产劳动中识别杠杆,并能在杠杆上确认动力阻力、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进行分类。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设计出验证方案,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节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节难点】力臂的画法本节知识概览图杠杆⎪⎪⎪⎪⎪⎪⎪⎪⎪⎪⎩⎪⎪⎪⎪⎪⎪⎪⎪⎪⎪⎨⎧⎪⎩⎪⎨⎧=<>•=•⨯=⨯⎪⎪⎪⎩⎪⎪⎪⎨⎧桔槔等舂古代杠杆的应用跷跷板等天平例如等臂杠杆筷子等理发剪刀钓鱼杆例如费力杠杆手推车等扳手开瓶器例如省力杠杆杠杆的分类及应用即阻力臂阻力动力臂动力平衡条件距离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阻力臂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动力臂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支点五要素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定义、:、:),l (l 、、:),l (l 、、:),l (l l F l F ,::::::,:2121212211新课导引如图所示的漫画是小猴和小兔分萝卜吃的情景,小兔认为自己胜利了,而小猴却认为小兔中计了.小猴与小兔谁分到的萝卜重?教材精华知识点1 认识最简单的机械——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生产、生活中杠杆的实例,如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钳、撬棍、铡刀、案秤、起重机、缝纫机踏板等.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 ”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 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 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 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 2”表示.(如图9—1所示)力臂的画法.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首先要明确力臂的概念——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这是解决杠杆问题的关键,然后按下述步骤进行即可.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再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出,在旁边标出字母l 1或l 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知识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的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杠杆平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动力臂阻力臂阻力动力=,用公式表示为2211l F l F •=•,即1221l l F F =,也称为杠杆原理.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F 1,F 2,l 1,l 2四个物理量时,只要已知其中的任意三个量,或已知其中的一个力和两个力臂的比,或已知其中的一个力臂和两个力的比,就可以由2211l F l F =求得未知的那个力或力臂.探究实验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既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那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便可能存在某种关系.由此可作出如下猜想:A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B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C.=动力阻力阻力臂动力臂D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如图9—4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前面A ,B 的猜想显然不合理,因为两个量的相加或相减,其单位必须相同,而力与力臂的单位是不同的.因此下面我们主要检验C ,D 两种猜想是否合理. .1 杠杆和支架(如图9—4所示)、钩码、尺、线.(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实验要点解析hslx3y3h 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知识点3 杠杆的分类及应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2112F l F l =,可以把杠杆在应用中分为三种情况: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所以能省力,但是费距离.例如:手推车、瓶盖起子、扳手等.(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因此费力,但能省距离.例如:理发剪刀、镊子、钓鱼竿等.(3)等臂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动力等于阻力.例如:天平、跷跷板等.不仅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杠杆,人体中的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的功能.人体中的“杠杆”多数为费力杠杆,但省距离.知识点4 我国古代的杠杆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如图9—6所示,古人进行称量的天平(如图9—6甲所示)、捣谷的舂(如图9—6乙所示)及汲水的枯槔(如图9—6丙所示)等都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新课导引解读:小猴分得的萝卜重.萝卜平衡时,粗的一端力臂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粗的一端更重些.课堂检测1 下列关于杠杆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要有支点C.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2.如图9—7所示,作出图中各杠杆的动力和阻力的力臂.3.如图9—9所示的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4 如图9—10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5 如图9—1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哪种方法能使杠杆重新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 ( )A.左、右两边各去掉一个钩码B.左边钩码向左移动1格,右边钩码向右移动l格C.左、右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D.右边去掉两个钩码并向右移动3格6 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9—12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杠杆,铡刀属于杠杆.7 重为200 N的一根木料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80 N的力可以抬起它的一端,由此可知( )A.木料的粗细均匀B.木料的粗细不均匀C.他抬的是较细的一端D.他抬的是较粗的一端8 如图9—13是长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当小石块垫在O点时,若在A点用竖直向下的力F1压长木棒时,大石块未撬动.现将垫着的小石块移到离大石块(填“近”或“远”)一些,且用力方向改为图中的方向(力的大小不变),则有利于撬动石块.体验中考1(09·北京)如图9-23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09·天津)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如图9—24所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C.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D.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3(09·安徽)升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如图9—25a所示),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如图9—25b所示),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 cm,BO=1 cm,F1=25 N,则F2=N.4(09·山西)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9—26所示),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
八年级物理全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全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全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学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别出;(2)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和示意图;(3)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4)理解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2、预习范围教材第10章第一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杠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称之为杠杆平衡。
3.杠杆的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检测1。
关于杠杆和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B.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C.力臂总在杠杆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
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且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人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人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孩那端下沉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下列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B.镊子钳子C. D.起子剪子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认识杠杆(1)。
请同学们观察图10-1中所示的各种杠杆,通过讨论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沪科版初二全册物理教案: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沪科版初二全册物理教案:10◆学情分析,这对学生来说,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是容易明白得的。
课本的实验因为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实验技能,可安排成分组实验,由学生自己完成。
授予课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和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小关系,为后面学习功的原理做预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白杠杆平稳的概念。
(2)明白得杠杆平稳的条件。
(3)会利用杠杆的平稳条件分析什么样的杠杆省力,什么样的杠杆费劲,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4)明白动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与杠杆省力和费劲的关系。
(5)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经历实验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运用规纳法、探制变量法探究杠杆的平稳条件。
(2)通过小组讨论,去发觉杠杆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分类,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规纳能力。
[来源:Z,xx,k ](3)让学生依照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欢乐;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其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明白得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从而制造出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臂的确定。
(2)设计“探究杠杆平稳条件”的实验方案;【教学难点】画力臂及探究杠杆的平稳条件. 实验法、科学探究法、讨论法1.多媒体课件。
子、大石头、小石头、探究杠杆平稳条件的实验装置。
科学探究:杠杆平稳的条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来源:Z#xx#k ]教师课堂展现各种工具:剪刀、羊角锤、指甲刀、钳子、食品夹等。
问:“假如要想将钉子从木板上拔出,能够使用那些工具?”请同学上来利用所给的工具的工具把钉子拔出来。
指出这些简单的工具都称为简单机械。
用多媒体PPT 展现:起重机、推土机、吊车等,这些属于复杂的机械。
是生活和生产中不管复杂的机械、依旧简单工具,它们实质上差不多上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案共9页word资料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其五要素。
2、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3、会对杠杆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评估能力,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2、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
结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杠杆的研究和应用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进而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其五要素。
2、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1、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2、会对杠杆进行分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用杠杆,钩码(共组);剪刀,硬纸片;钳子,铁丝;核桃钳,核桃;羊角锤,铁钉,木块;水桶两只,简易扁担;带盖酒瓶,开瓶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师:(师生问好后)同学们平常学习挺紧张的,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一段视频放松一下好不好?视频播放:海尔哥哥在火山岛上利用杠杆把巨石推到悬崖下。
2、生:观看视频,思考原因。
3、师:与大力士相比,海尔哥哥是弱小的,但他却借助一根普通的木棒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大家知道吗?这根普通的木棒此时就成了人们常用的一种机械,我们把它叫作杠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杠杆吧!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认识杠杆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共建:(一)认识杠杆1、师: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借助机械来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
从天上的飞机、海中的轮船到公路上的汽车,从工厂中的机床、工地上的起重机到家里的剪刀,都是人类发明的机械。
今天,我也带来一些机械,大家注意观察!演示:(1)核桃钳夹碎核桃(2)钳子掐断铁丝(3)剪刀剪开硬纸片。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工具虽然用途不同、形状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着实物与图片上展示的物体思考:这些机械到底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2、生:观察、思考,尝试发现共同的特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案(有答案)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班级: 姓名: 组号:(一)情景体验 体验 认识杠杠活动1:用起子起酒瓶盖。
活动2:用木棍撬石头。
(1)活动1中,起瓶盖时,起子是绕 点转动。
(选填“A ”、“B ”或“O ”) (2)活动2中,手往下使劲时,握住 点更容易撬动石头。
(选填“A ”、“B ”、“C ”或“O ”)(二)教材助读 1.认识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绕某一 转动的 棒称作杠杆。
常见的杠杆有 、 、 等。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 ,用字母 表示 动力: ,用字母 表示 阻力: ,用字母 表示动力臂:从 到 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 阻力臂:从 到 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 (2)杠杆的平衡必须满足什么条件?ABO完成情况一、自主预习•探究新知(三)预习自测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都是一根直棒B.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C.杠杆不一定有支点D.杠杆不一定要有力的作用2.下列关于F1的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3.当杠杆平衡时,若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是动力的2倍,则动力臂是阻力臂的()A.1/2倍B.2倍C.1/4倍D.4倍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地方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二、课堂探究•快乐学习探究1:认识杠杆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跷跷板、拔钉子的羊角锤、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以及汽车刹车时踩的踏板,思考它们在工作时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杠杆的平衡。
(1)如图1,分别在A、B两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保持平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力的会影响杠杆的平衡。
(2)如图2,保持作用点相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仍使杠杆保持平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力的也会影响杠杆的平衡。
(3)实际上,真正影响杠杆平衡的是支点到力的的距离,也就是力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杠杆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了解力臂的概念,能根据相关的实物,画出杠杆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杠杆,会对杠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1.自带物品
课前从家里带来羊角锤、剪刀、钳子、起子(及带瓶盖的废酒瓶)等工具。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认识杠杆
活动1:分别用羊角锤起钉子、用剪刀剪纸、用起子起瓶盖、用直尺撬文具盒……。
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讨论:
1.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特征?
2.请画出下图中各杠杆的支点O和动力F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思考:F1和F2是谁受到的力?
填一填
⑴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杠杆。
⑵支点是:________________,动力是:____ ________,阻力是:______ _____。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活动2:回忆你玩过的跷跷板的游戏,结合观察下图思考:
1.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2.跷跷板在水平位置静止由哪些因素决定?
活动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在木尺的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同的钩码,用F1、F2表示钩码的
拉力,用L1、L2表示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
2.改变钩码个数并调节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使木尺处于水平静
止状态。
将各次实验数据填写入下表。
3.观察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木尺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 。
4.如果杠杆的左边改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使其平衡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支点到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距离和支点到该力作用线 的距离填入下表中。
5.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木尺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
⑴动力臂是:____ ________。
阻力臂是:____ __ _____。
⑵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杠杆的分类
活动4:标出下图中杠杆的支点,并画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然后思考讨论:
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上图中的杠杆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哪个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为什么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既不省力又不费力?
3.生活中还有哪些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请列举几例,并画出这些杠杆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