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_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英文译名:Hygiene in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中专学时:72学时学分: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学前卫生学》是中师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
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2、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法、等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卫生学知识去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人体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及新陈代谢的定义(二)教学内容1、基本形态2、基本结构3、人体功能的调节4、人体的化学成分5、新陈代谢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
学前卫生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实践学时】1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学前卫生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掌握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婴幼儿常见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
后续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说明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法,教师在进行讲授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说明(1.关于考核方法的说明 2.出勤、提问、作业、实验、测验、期末考试等各占比例的说明 3.其他必要的说明)《学前卫生学》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作业提交、实际操作及课堂讨论等几方面综合考评。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形式,学期成绩采取期末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计算评定,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教材:《学前卫生学》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执笔:吴恒(课程负责人)审核:吴恒(教研室)批准:×××(学院(部))。
学前卫生学思政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思政教学大纲学前卫生学思政教学大纲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卫生教育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卫生学思政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通过思政教育的方式,引导学前教师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一、背景介绍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形成卫生意识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
卫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正确的卫生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素养。
因此,制定学前卫生学思政教学大纲,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正确的卫生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的健康素养。
3.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活动促进卫生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教学内容1. 卫生知识的传授: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儿童学习和理解。
2. 卫生习惯的培养: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儿童养成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通过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让儿童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如火灾逃生、交通安全等。
4. 环境整洁和健康饮食的培养: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导儿童养成保持环境整洁、合理饮食的好习惯。
5. 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活动和集体游戏,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集体中学会互助、分享和尊重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实践,引导儿童主动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体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儿童深入感受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让儿童在情境中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和口头评价,对儿童的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进行综合评价。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主要以脑科学、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学科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学科。
课程主要围绕学前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论述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学前儿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前卫生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后续开设的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以及各科教学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前卫生学》中的学前儿童生理特点为上述学科在生理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结构的要求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制定的。
根据这些标准,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懂得对学前儿童进行营养管理、懂得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及托幼园所的卫生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将《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定为下面五大模块: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学前儿童健康评价、学前儿童疾病的护理与预防、集体儿童的卫生与保健等五方面。
接着再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每一模块下面选择了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以项目为载体,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都提出相应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
最后根据拟定的这些内容、项目,再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在查找中发现《学前卫生学》(2004年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较符合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卫生方面的要求,与既定的五大模块内容较为接近,因此选择《学前卫生学》为本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参考了其他相关的资料,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与补充,形成了《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54861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英文译名:Hygiene in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中专学时:72学时学分: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学前卫生学》是中师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
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2、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法、等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卫生学知识去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人体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及新陈代谢的定义(二)教学内容1、基本形态2、基本结构3、人体功能的调节4、人体的化学成分5、新陈代谢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
学前卫生学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自学考试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学前卫生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如何保护和增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还为学好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奠定理论基础。
《学前卫生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如涉及到儿科学、营养学、坏境卫生学、传染病学以及心理卫生等诸多领域,但内容紧扣从事学前教育之需这一前提,且着眼于实用。
因此,该课程具有综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有关促进儿童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为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贡献力量。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新生儿期保健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了解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品,并积极倡导母乳喂养;能初步鉴别哪些是新生儿期特殊的生理现象,哪些是生病的迹象。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和护理(一)降生的瞬间生活方式和坏境的巨变。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体格发育和各系统的特点。
(三)新生儿护理要点环境温度、衣物、清洁护理、预防感染等要点。
(四)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婴儿抚触所起到的作用和抚触时的注意事项。
(五)预防意外窒息等意外的预防。
第二节新生儿的一些特殊生理现象(一)生理性体重下降原因。
下降的温度。
恢复的时间。
(二)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黄疸程度。
生理性黄疸与疾病引起的黄疸之区别。
(三)螳螂嘴和板牙正确对待以上现象。
(四)乳房肿大正确对待以上现象。
(五)女婴阴道流血处理方法。
第三节新生儿疾病(一)常见疾病发烧、体温不升、吃奶异常、呼吸异常等。
(二)新生儿常见病脐炎、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肺炎等的病因、症状和防治。
第四节提倡母乳喂养(一)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
母乳中的免疫成分。
哺婴对乳母和婴儿都有益。
(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新措施早开奶、按需喂哺。
(三)使乳汁充裕其他条件排空乳房、合理营养等。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1.2 教学内容幼儿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幼儿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案例分析:分析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际案例小组讨论:探讨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第二章:幼儿生理健康教育2.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生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2 教学内容幼儿生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生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生理健康教育第三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3.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4.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掌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2 教学内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第五章:幼儿安全教育5.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2 教学内容幼儿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幼儿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安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安全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安全教育第六章: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6.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饮食与营养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6.2 教学内容幼儿饮食与营养的基本知识6.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饮食与营养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饮食与营养教育第七章: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7.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运动与体能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运动与体能活动的习惯7.2 教学内容幼儿运动与体能的基本知识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运动与体能活动的习惯的策略7.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运动与体能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演示:演示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运动与体能活动的习惯的策略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运动与体能教育第八章:幼儿环境保护教育8.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8.2 教学内容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知识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的策略8.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基本知识讲解:讲解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实践演示:演示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的策略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幼儿环境保护教育第九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9.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9.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9.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和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第十章:幼儿健康教育评价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健康教育反思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幼儿健康教育反思的习惯的策略10.3 教学活动导入:介绍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讲解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演示:演示培养幼儿健康教育反思的习惯的策略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评价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绪论中的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成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11101202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卫生学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开课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教学和实践的指导性课程,是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属于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儿童保健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能够在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幼儿园见习等。
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成绩考核形式:考试。
期终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健康概念的涵义以及演变过程,掌握健康的主要特征理解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方法以及意义,对学前卫生学有总体的了解。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健康的主要特征理解学习学前教育原理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健康的概念、标志。
教学难点是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
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总学时:72课堂教学学时:72实验(上机)学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方向)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本课程的任务: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知识目标:始终坚持学前卫生知识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卫生保健工作。
并进一步理解幼儿卫生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以及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形成从事幼儿园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的设计能力、创设适宜环境的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特点,给予最基本的有关幼儿身体保健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素质目标:具备吸纳先进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卫生观入手,力图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学前专业的时候,就能以一种较高的、较广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幼儿卫生教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进程安排三、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绪论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了解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和愿望。
2.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3.教学内容和要求: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
学前卫生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2)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熟悉学前儿童营养、心理、卫生等方面的保健知识;(4)了解我国学前卫生保健政策、法规和标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卫生保健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儿童身心健康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特点2.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指导3.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4. 学前儿童身体锻炼与运动5. 学前儿童环境与健康教育6. 学前卫生保健政策法规7. 学前卫生保健工作实践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总学时:32学时2. 实践教学环节:(1)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了解学前卫生保健工作实际;(2)技能训练:开展卫生保健技能训练,如测量身高、体重、视力等;(3)案例分析:分析学前卫生保健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如制定卫生保健方案、开展卫生保健活动等;(5)总结交流:学生总结实践过程,分享经验与体会。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2. 评价内容:(1)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视力等技能;(2)案例分析能力:分析学前卫生保健案例,提出解决方案;(3)实践操作能力:制定卫生保健方案,开展卫生保健活动;(4)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5)沟通与表达能力:在总结交流环节,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前卫生学——精选推荐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指导思想确定教学内容时,应从幼儿教育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应强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懂得如何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三、基本理念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
考虑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既要避免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又要防止学科之间的论述矛盾。
确定教学内容和分配课时时,应留有机动时间,以便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补充教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目标:始终坚持学前卫生知识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卫生保健工作。
并进一步理解幼儿卫生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以及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形成从事幼儿园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的设计能力、创设适宜环境的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特点,给予最基本的有关幼儿身体保健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素质目标:具备吸纳先进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卫生观入手,力图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学前专业的时候,就能以一种较高的、较广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幼儿卫生教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学前卫生不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人体概述目的要求一、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及神经—体液对人体的调节。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常见疾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及意外事故的基本急救措施;熟悉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教育教养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
2.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保护和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科学指导幼儿进餐;能辨别和预防幼儿的常见病、传染病;熟练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的各项技能;能够积极预防、排除幼儿安全与健康隐患,及时处理意外事故;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
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学前卫生学》一般原理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4.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逐步认同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
5.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能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了解儿童,热爱儿童,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初步建立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2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4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1.朱家雄汪乃铭戈柔.学前儿童卫生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顾荣芳.学前儿童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2.主要参考书1.张兰香潘秀萍.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王练.学前卫生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史慧静.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制订人:审核人:2020年 6 月5。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60学时,教材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万钫编着的《学前卫生学》。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拟操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解剖生理部分,建议教师利用挂图、模型、幻灯、动画等方法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在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时,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实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
三、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绪论(2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的具体内容: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三.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生理基础(16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教学重点: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教学难点: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小儿的生理特点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三.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四.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五.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泌尿系统六.身兼数职的皮肤七.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八.人体的防御机构——免疫系统九.眼睛——视觉器官十.耳——听觉器官十一.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十二.幼稚的生殖系统第二节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一.降生的瞬间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三.新生儿的本能四.新生儿的感觉第三节生长发育一.胎儿的发育二.小儿的生长发育第二章儿童营养(10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及利用;了解加强孕期营养和提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了解幼儿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理解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意义教学重点:六大营养素的营养意义及来源;幼儿的膳食特点和安排幼儿膳食的原则。
甘肃民院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大纲1、说明(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研究如何保护儿童、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三)教学内容《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四大块共七章。
第一块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第二块既第四章,介绍学前儿童营养和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第三块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介绍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及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第四块包括第七章,介绍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知识。
另加绪论部分,介绍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意义。
(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5学时,观摩、见习10学时。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拟操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对于解剖生理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在学习病儿护理技能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时,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护理和意外事故急救处理技能。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
2、本文绪论教学要点:在系统学习本课程前了解这门课程"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几个基本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卫生学》辅导资料课程简介: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构成幼儿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和生长发育规律,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及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指导等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
辅导目标:1、能够识记、理解课程中重要的术语、概念和观点。
2、能够运用《学前卫生学》的一般原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大纲)第一章新生儿期保健一、新生儿的降生(一)生存方式发生变化告别胎内寄生生活。
(二)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离开恒温的子宫,来到常规的世界。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一)体格发育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胸围(二)各系统特点(略,后面有详细叙述)三、新生儿的护理(一)注意保暖,防止过热(二)选择合适的衣物(三)清洁护理(四)预防感染(五)合理的抚触(“婴儿抚触” 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六)母乳喂养四、新生儿的教养与训练(了解)新生儿的“七大本领”: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触觉、运动、神经反射、互动能力。
第二章幼儿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第一节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一)骨骼(二)关节(三)肌肉二、运动系统的功能(一)运动(二)保护(三)支持(四)造血三、运动系统各部分的特点(一)幼儿骨骼的特点1.骨膜较厚,为骨骼的发展提供营养支撑;2.骨骼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3.各部分骨骼的发育不同。
(二)骨连接的特点1.直接连接:颅骨、脊柱特点:牢固,活动性小,具有保护作用。
2.间接连接:关节特点:稳定性和灵活性,支撑运动、杠杆作用。
识记:幼儿关节发育的特点—灵活性好牢固性差,韧带发育不完善,易脱位。
(三)肌肉的特点1.大肌肉群先发育;2.肌肉水分多,固体物质少,肌纤维细;3.肌肉力量、耐力不足,收缩力量差,易疲劳但也易恢复。
四、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开展适合年龄的体育活动:1.注意年龄特点: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2.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要求的差异(二)意外的预防(三)避免被束缚:衣服、鞋子、松紧带等(四)营养(五)睡眠第二节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组成(一)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二)淋巴循环系统(辅助部分):淋巴管、淋巴结、脾二、循环系统的功能(一)运送氧气,二氧化碳(二)运送营养物质供各器官需要(三)运送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四)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物质抗体,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净化血管三、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一)幼儿血液的特点1.血液含量相比成人多,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2.血液中血浆含水分较多,血液凝固较慢3.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较多,有利于新陈代谢4.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与成人相仿,但对机体保护较强的嗜中性粒细胞较少(二)幼儿血管的特点1.动脉血管的内径相对地比成人粗,动脉、静脉的口径相差较小。
2.婴幼儿毛细血管网较密,管径也较成人粗大。
3.幼儿的血管较成人短,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短。
4.幼儿血管壁薄且柔软,但弹性较差。
5.幼儿的血压较成人低。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所造成的压力,指动脉血压。
)(三)幼儿心脏的特点1.幼儿心脏的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其重量的增长是不均衡的。
2.幼儿心肌纤维细弱,所以幼儿时期心壁较薄,收缩能力差。
3.幼儿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4.幼儿年龄越小,心脏活动的节律性越不强。
四、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合理营养,既要预防肥胖,心血管问题的早期发生会留下隐患,又要预防贫血。
(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三)规律的生活,动静交替(四)避免情绪紧张(五)新鲜的空气,保证氧气的供给(六)预防意外避免大出血(七)预防传染病,因为防御能力强的白细胞较少。
第三节呼吸系统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一)上呼吸道:鼻咽、喉(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二、呼吸系统的功能气体交换与输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一)鼻腔:鼻道狭窄,没有鼻毛,粘膜少,血管丰富,易感染,易出血,防线作用弱(二)咽: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幼儿咽鼓管短、粗、水平(三)喉:喉腔狭窄,声门狭窄。
声带薄,音调尖、高,声音易疲劳。
(四)气管、支气管:摆动能力差,易发炎——支气管、气管炎(五)肺:⏹肺泡数量少,肺容量少,含气量少,间质多,弹性纤维,易感染肺炎⏹呼吸频率快⏹呼吸节律不齐四、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一)空气新鲜,流通良好(二)正确的姿势:坐,立,行的姿势(三)培养良好习惯(四)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五)注意歌唱和朗读卫生第四节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一)消化道: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二、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吸收食物并产生废物、代谢产物了解两个概念:消化:通过消化管和消化液的作用把食物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管壁进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
三、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一)牙齿为空腔中的主要器官,应着重保护(二)胃是个肌性结构,伸展性大,个体、年龄段差异大(三)肝脏是人类最大的消化腺,血供丰富,再生力强四、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一)牙齿的保护⏹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
⏹注意冷热食物对牙齿的影响,硬的食物对牙齿的影响(二) 合理的饮食制度:定时定点定量,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注意吃零食的时间(三)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霍乱、灾后感染、禽流感,2005年福州地区霍乱局部流行)(四)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进餐情绪(五)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第五节感觉器官一、视觉器官——眼(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二)幼儿眼的特点1.眼球前后径短,呈生理性远视。
2.晶状体弹性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
3.玻璃体透明度大,视力敏锐,视物清晰。
4.幼儿辨色能力较差。
3岁时能辨认红、黄、兰、绿基本颜色,对相近色还难以区分。
(三)幼儿眼的保育要点1.科学采光2.正确坐姿3.眼保健操、远眺4.视物时间不宜太长,距离适宜5.定期视力检查6.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二、听觉器官——耳(一)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二)幼儿耳的特点及保健1.耳廓易生冻疮2.外耳道易生疖3.易患中耳炎4.对噪声敏感5.听觉训练:音乐,有表现力的语言,各种和谐的声音。
三、防御器官——皮肤(一)皮肤的功能:感觉、防御、调节体温、代谢、间接分泌等。
(二)幼儿皮肤的特点1.皮肤的保护功能差2.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3.皮肤渗透性,吸收性强,防止外用药物过量以免中毒。
4.触觉、痛觉不及成人敏感,温度觉敏感(三)皮肤的保健1.保持皮肤的完整性:2.护肤品的选择:冬季防裂,滋润3.衣物的选择4.多喝水,多运动保证皮肤代谢第六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二、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三、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一)从小到大,脑的重量、细胞数、体积不断增加(二)神经纤维不断加长、增粗(三)神经纤维鞘化过程(四)大脑活动具有自我调节的特点四、幼儿神经系统的保健(一)既丰富又符合年龄的刺激(二)消除引起大脑紧张的因素。
(三)丰富、合理的营养。
(四)愉快情绪的培养。
(五)一些专门的训练。
(六)动静交替的合理实施。
第七节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了解)一、内分泌系统(一)组成: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胸腺,性腺,垂体等内分泌腺.(二)功能: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的又一个调节系统.(三)系统内各要素的功能1.甲状腺的功能:对代谢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了解: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身材异常矮小,智力低下.2.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在婴幼儿时期具有重要作用.二、泌尿系统(一)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二)功能:排泄作用(三)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是婴幼儿时期要注意的问题.三、生殖系统(一)组成:生殖器官和性腺(二)功能:生殖和形成性别特征(三)特点:婴幼儿时期生殖系统尚未发育.第三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概述(一)生长指有机体的细胞繁殖(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全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
(二)发育比较复杂,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在功能(包括心理及智力)方面的变化,也就是指质的变化。
(三)新陈代谢有生命个体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二、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280天约40周。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为新生儿期。
(三)乳儿期:从出生后28天到12个月称为乳儿期。
(四)婴儿期:生后1—3岁称为婴儿期。
(五)学龄前期:3—6岁称为幼儿期。
(六)学龄期:6-12岁三、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生长发育是由量变质到质变量的复杂过程(二)幼儿生长发育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三)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顺序性的,又有阶段性(四)幼儿身体各部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五)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密切联系的,个体差异性四、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一)营养的影响(二)适宜的体育锻炼和适当的劳动(三)生活制度的影响(四)疾病的影响(五)社会因素的影响(六)遗传因素的影响五、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一)形态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二)生理功能发育指标:脉搏,肺活量,血压等(三)神经精神发育指标:包括动作,语言,适应能力,认知,行为等第四章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组织一、组织好一日生活的意义(一)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二)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及习惯的培养(三)有利于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四)有利于卫生原则、要求的贯彻和实施二、制定生活制度的依据(一)依据1、儿童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需要2、根据季节变化3、根据家长的需要:日托、寄宿、钟点式,周末托。
4、根据儿童的活动特点安排,动静交替,集体和小组、个别相结合。
(二)时间安排1、进餐时间2、睡眠时间3、集中活动时间4、游戏时间5、户外活动时间三、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与卫生要求(一)晨、午、晚间检查(二)进餐(三)睡眠(四)上课(集体教学活动)(五)游戏和户外活动(六)盥洗和卫生要求第五章学前儿童体格锻炼一、关于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简单了解)(一)什么是体育(二)体质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二、不同年龄段的体育锻炼形式(一)出生2个月-1岁(二)1-2岁(三)2-3岁(四)4-6岁1.晨间体育锻炼、早操2.体育课3.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4.三浴锻炼(空气、日光、水)5.其他运动形式三、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一)立足于本班幼儿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制订锻炼计划。
(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幼儿的状态、衣着、器械、场地等。
(三)随时注意安全。
(四)结合儿童的锻炼,观察,记录儿童的变化。